CN209788762U -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 Google Patents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8762U
CN209788762U CN201822211933.1U CN201822211933U CN209788762U CN 209788762 U CN209788762 U CN 209788762U CN 201822211933 U CN201822211933 U CN 201822211933U CN 209788762 U CN209788762 U CN 209788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housing
circuit board
groove
accommodat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19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孙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fa Rainw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fa Rainw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fa Rainw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fa Rainw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19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8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8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8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本实用新型的伞把应用于伞,所述伞包括中棒,所述伞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容纳有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壳体通过该连接组件与中棒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该伞把的伞具有检修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伞把、连接伞把和按座的连接结构、应用该连接结构的中棒、及应用该中棒的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开合多折伞的包括中棒和设于中棒一端的伞把,所述伞把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设于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由于伞把与中棒固接,导致难以对伞把内的电路板和元器件进行检修,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把,旨在使应用该伞把的伞具有检修方便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伞把应用于伞,所述伞包括中棒,所述伞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容纳有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壳体通过该连接组件与中棒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形成有输出端口;且/或,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收容空间相连通,所述电路板还形成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从所述过孔显露出;且/或,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充电集成电路、超载断电集成电路、及电量不足预警指示集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按座和所述伞把,所述按座与伞把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卡合件,所述按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卡合件卡合于该容纳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件的自由端凸设有凸起,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卡合件卡合于该容纳槽中时,所述凸起容纳于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凸设有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外壳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具有与凸缘和凸出部相匹配的形状,所述凸缘和凸出部容纳于容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与收容空间间隔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该容纳空间的内壁上的至少一螺纹部,所述外壳靠近壳体的一端凸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螺牙部,所述凸出部容纳于容纳空间中,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牙部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的底壁上也凸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端子,所述凸出部面向壳体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第二端子,所述凸出部容纳于容纳空间中时,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卡扣,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壳体和外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于靠近壳体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一扣合件,所述壳体靠近外壳的一端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避让槽和至少一第一扣合槽,所述第一避让槽和第一扣合槽连通,所述第一扣合件通过该第一避让槽卡合于第一扣合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内壁于靠近外壳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二扣合件,所述外壳凸设有一扣合端,所述扣合端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避让槽和至少一第二扣合槽,所述第二避让槽和第二扣合槽连通,所述第二扣合件通过该第二避让槽卡合于第二扣合槽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棒,所述中棒包括所述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棒包括上巢和电线,所述上巢设于中棒远离按座的一端,所述上巢内容纳有电机,所述按座内容纳有线路板,该线路板设有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电路板上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线的一端与电路板和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电线的另一端穿过中棒后,与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伞,所述伞包括所述的中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伞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容纳有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伞把可通过该连接组件与中棒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需要对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和电池进行检修时,只需要拆下该伞把即可取出该电路板和电池,使得应用该伞把的伞具有方便检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伞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伞把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伞把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伞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伞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伞把的爆炸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棒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滑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把14。所述伞把14包括壳体141,所述壳体141形成有收容空间1411,所述收容空间1411内容纳有电路板146和与所述电路板146电连接的电池147,所述壳体141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池147为可充电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伞把14包括壳体141,所述壳体141形成有收容空间1411,所述收容空间1411内容纳有电路板146和与所述电路板146电连接的电池147,所述壳体141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伞把14可通过该连接组件与中棒10可拆卸地连接,使得在需要对收容空间1411内的电路板146和电池147进行检修时,只需要拆下该伞把14即可取出该电路板146和电池147,使得应用该伞把14的伞100具有方便检修的优点。另外,当电池147出现充电充不满或者电池不耐用的现象时,可轻易地取出电池147来进行更换。进一步地,由于伞把14可轻易地从中棒10上拆卸出来,使得可于该伞把14内设置电子元件,如:添加设照明、加设蓝牙防丢失、加设MP3等等。以使该伞100具有较多的功能。
所述电路板146的一端形成有输出端口1461。可以理解的,所述电路板146于靠近按座15的一端形成有输出端口1461,以便于该输出端口1461与按座15内的线路板155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146的一端形成有输出端口1461,所述输出端口1461可与按座15内的线路板155连接,由于所述电路板146还与电池147电连接,使得所述电池147可为电路板146供电,且所述电池147也可通过电路板146、输出端口1461为线路板155供电。在按压按座15上的开伞按键1521或收伞按键1523时,所述电池147可为开伞或收伞提供动力。
所述壳体14开设有过孔1451,所述过孔1451与收容空间1411相连通,所述电路板146还形成有充电端口1462,所述充电端口1462从所述过孔1451显露出。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14远离按座15的一端为底座145,所述底座145上可开设有所述过孔1451。所述过孔1451还可形成于所述壳体14的其他区域,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过孔1451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4开设有过孔1451,所述电路板146还形成有充电端口1462,所述充电端口1462从所述过孔1451显露出,使得可通过显露出过孔1451的充电端口146对电池147进行充电。
所述电路板146上还设有电路组件1463,所述电路组件1463包括充电集成电路、超载断电集成电路、及电量不足预警指示集成电路。所述充电集成电路可用于对电池147进行充电,所述超载断电集成电路可用于在电池147充电完成后,停止对电池147进行充电,以提高对电池147进行充电的安全性。所述电量不足预警指示集成电路可用于在电量不足时进行提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按座15和所述伞把14,所述按座15与伞把14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由于该连接结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壳体141的一端的卡合件143,所述按座15包括外壳151,所述外壳151形成有容纳槽1511,所述卡合件143卡合于该容纳槽1511中。可以理解的,所述卡合件143可为长条状结构。所述收容空间1411贯穿所述壳体141靠近伞把15的一端,使得壳体141靠近伞把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卡合件143可设于该开口的周缘。
所述外壳151还包括凸出部153,该凸出部153连接于外壳151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凸出部153开设有均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容置槽1531和过孔1533,且该容置槽1531和过孔1533间隔设置。一线路板155可容纳于容置槽1531和容纳空间中,所述容置槽1531具有与线路板155相匹配的形状。该线路板155上设置有开伞开关1551和收伞开关1553,所述外壳151上设置有开伞按键1521和收伞按键1523。所述线路板155容纳于容置槽1531和容纳空间中后,所述开伞开关1551与开伞按键1521对应设置,所述收伞开关1553与收伞按键1523对应设置。所述开伞按键1521用于打开伞100,所述收伞按键1523用于折叠伞100。可以理解的,所述按座15上设有按键组件152,该按键组件152包括开伞按键1521和收伞按键1523。
在本法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41中还可设置一底板1417,所述底板1417容纳于所述收容空间1411中,从而从所述收容空间1411中分隔出一容纳空间1412,所述按座15的凸出部153从该开口容纳于容纳空间1412中,且所述输出端口1461可与按座15内的线路板155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按座15与伞把14连接时,所述线路板155与电路板146电连接。
所述外壳15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未图示),该外壳151还开设有均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孔1515和容纳槽1511,所述开孔1515用于容纳并显露所述按键组件152,所述按键组件152还包括面板1525,所述开伞按键1521和收伞按键1523均设于该面板1525上。可以理解的,当所述卡合件143形成于开口的周缘时,所述卡合件143不会影响所述按座15的凸出部153从该开口容纳于收容空间1411中。电线17穿过容纳空间和过孔1533后与线路板155连接。具体地,所述电线17穿过容纳空间和过孔1533后,与线路板155远离上巢13的一端连接。所述卡合件143的自由端凸设有凸起1431,所述外壳15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511相连通的开孔1515,所述卡合件143卡合于该容纳槽1511中时,所述凸起1431容纳于开孔1515中。可以理解的,所述凸起1431可沿远离收容空间1411的中心的方向凸设,即,所述凸起1431可沿远离收容空间1411的方向凸设。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431可卡合于所述开孔1515中,并抵持于所述开孔1515的周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卡合件143的自由端凸设有凸起1431,所述外壳15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511相连通的开孔1515,所述卡合件143卡合于该容纳槽1511中时,所述凸起1431容纳于开孔1515中,以使伞把14和按座15牢固地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壳体141的一端的凸缘144,所述凸缘144上凸设有至少一凸出部1441,所述外壳151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511连通的容置槽1513,所述容置槽1513具有与凸缘144和凸出部1441相匹配的形状,所述凸缘144和凸出部1441容纳于容置槽1513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144和卡合件143均形成于所述开口的周缘,所述卡合件143不会影响所述按座15的凸出部153从该开口容纳于收容空间1411中。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合件143位于凸缘144外侧。所述卡合件143可贴覆于所述凸缘144远离收容空间1411的表面。所述凸缘144远离所述收容空间1411的表面还可凹设有凹槽1443,所述卡合件143容纳于所述凹槽1443中,从而使得该伞把14内的元件的布局较紧凑,以缩小伞把14的体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144远离所述收容空间1411的表面凸设有所述凸出部144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144远离所述收容空间1411的表面凸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所述凸出部1441。所述若干凸出部1441可分别位于所述卡合件143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所述若干凸出部1441可具有相同的形状或不同的形状,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开设置凸出部1441的数量和形状。所述容置槽1513具有与所述凸出部1441相匹配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壳体141的一端的凸缘144,所述凸缘144上凸设有至少一凸出部1441,所述外壳151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1511连通的容置槽1513,所述容置槽1513具有与凸缘144和凸出部1441相匹配的形状,所述凸缘144和凸出部1441容纳于容置槽1513中,从而增加所述伞把14和按座15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相类似。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包括:所述壳体141'的一端形成有与收容空间1411'间隔设置的容纳空间141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该容纳空间1412'的内壁1413'上的至少一螺纹部1415',所述外壳151'靠近壳体141'的一端凸设有凸出部153',该凸出部153'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螺牙部1532',所述凸出部153'容纳于容纳空间1412'中,所述螺纹部1415'与所述螺牙部1532'相啮合。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纳空间1412'可由容纳于收容空间1411'中的底板1417'分隔出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1412'的内壁1413'上凸设有二间隔设置的螺纹部1415',使得所述内壁1413'上还形成有位于二螺纹部1415'之间的避让部1414'。可以理解的,所述内壁1413'形成二间隔设置的避让部14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1412'的内壁1413'上凸设有一螺纹部1415',使得所述内壁1413'上还形成一避让部1414'。可以理解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螺纹部1415'和避让部1414'的数量、尺寸及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41'的一端形成有与收容空间1411'间隔设置的容纳空间141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该容纳空间1412'的内壁1413'上的至少一螺纹部1415',所述外壳151'靠近壳体141'的一端凸设有凸出部153',该凸出部153'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螺牙部1532',所述凸出部153'容纳于容纳空间1412'中,所述螺纹部1415'与所述螺牙部1532'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螺牙部1532'可从所述避让部1414'伸入所述容纳空间1412'中,再通过旋转,以使螺牙部1532'与螺纹部1415'相啮合。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旋转所述螺牙部1532'的角度可设置为50~120°。优选为70~90°。可通过调节所述螺牙部1532'和螺牙部1532'的宽度,来调节所述旋转角度。
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包括:所述容纳空间1412'的底壁1417'上也凸设有第一端子1419',所述凸出部153'面向壳体141'的表面1534'凸设有至少一第二端子1535',所述凸出部153'容纳于容纳空间1412'中时,所述第一端子1419'与第二端子1535'相接触。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端子1419'可与第二端子1535'具有相匹配的数量及形状,以便于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空间1412'的底壁1417'上也凸设有第一端子1419',所述凸出部153'面向壳体141'的表面1534'凸设有至少一第二端子1535',所述凸出部153'容纳于容纳空间1412'中时,所述第一端子1419'与第二端子1535'相接触,以使电路板和线路板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相类似。所述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包括: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卡扣148″,所述卡扣148″连接于所述壳体141″和外壳151″之间。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141″和外壳151″可通过卡扣148″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包括:所述卡扣148″形成有通孔1481″,所述通孔1481″的内壁于靠近壳体141″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一扣合件1483″,所述壳体141″靠近外壳151″的一端凸设有凸缘144″,所述凸缘144″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避让槽1442″和至少一第一扣合槽1444″,所述第一避让槽1442″和第一扣合槽1444″连通,所述第一扣合件1483″通过该第一避让槽1442″卡合于第一扣合槽1444″中。可以理解的,所述卡扣148″具有与所述壳体141″和外壳151″相匹配的形状,使得所述壳体141″和外壳151″通过所述卡扣148″相连接后,具有较佳的外观。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槽144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扣合槽1444″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一扣合件1483″通过该第一避让槽1442″卡合于第一扣合槽1444″中后,所述第一扣合件1483″难以脱离该第一避让槽1442″,防止所述壳体141″与所述外壳151″脱离。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144″开设有若干第一避让槽1442″和若干第一扣合槽1444″,所述若干第一避让槽1442″间隔设置,且所述若干第一扣合槽1444″间隔设置。此时,所述第一扣合件148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扣合件1483″间隔设置。每一第一扣合件1483″通过一第一避让槽1442″卡合于一第一扣合槽1444″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1481″的内壁于靠近壳体141″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一扣合件1483″,所述壳体141″靠近外壳151″的一端凸设有凸缘144″,所述凸缘144″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避让槽1442″和至少一第一扣合槽1444″,所述第一避让槽1442″和第一扣合槽1444″连通,所述第一扣合件1483″通过该第一避让槽1442″卡合于第一扣合槽1444″中,从而将所述壳体141″与卡扣148″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包括:所述通孔1481″的内壁于靠近外壳151″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二扣合件1485″,所述外壳151″凸设有一扣合端154″,所述扣合端154″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避让槽1541″和至少一第二扣合槽1543″,所述第二避让槽1541″和第二扣合槽1543″连通,所述第二扣合件1485″通过该第二避让槽1541″卡合于第二扣合槽1543″中。所述凸出部153″可以设于所述扣合端154″靠近壳体141″的一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避让槽154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扣合槽1543″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二扣合件1485″通过该第二避让槽1541″卡合于第二扣合槽1543″中后,所述第二扣合件1485″难以脱离该第二避让槽1541″,防止所述壳体141″与所述外壳151″脱离。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扣合端154″开设有若干第二避让槽1541″和若干第二扣合槽1543″,所述若干第二避让槽1541″间隔设置,且所述若干第二扣合槽1543″间隔设置。此时,所述第二扣合件1485″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扣合件1485″间隔设置。每一第二扣合件1485″通过一第二避让槽1541″卡合于一第二扣合槽1543″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1481″的内壁于靠近外壳151″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二扣合件1485″,所述外壳151″凸设有一扣合端154″,所述扣合端154″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避让槽1541″和至少一第二扣合槽1543″,所述第二避让槽1541″和第二扣合槽1543″连通,所述第二扣合件1485″通过该第二避让槽1541″卡合于第二扣合槽1543″中,从而将所述外壳151″与卡扣148″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棒10,所述中棒10包括所述连接结构。由于该中棒1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中棒10包括上巢13和电线17,所述上巢13设于中棒10远离按座15的一端,所述上巢13内容纳有电机37,所述按座15内容纳有线路板155,该线路板155设有输入端口1555,所述输入端口1555与电路板146上的输出端口1461连接,所述电线17的一端穿过容纳空间和过孔1533后与电路板146和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电线17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后,与电机37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电线17可优选为弹簧式电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线17的一端与线路板155和电路板146连接,该电线17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与电机37连接,从而形成一完整的电路,使得所述电池147可为电机37的正转和反转提供动力。
所述伞100包括开合结构30、中棒10、及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棒10另一端的下巢11,所述开合结构30包括设于上巢13内的滑轮31、拉绳32、及设于下巢11的第一定滑轮33,所述拉绳32穿过中棒10、并依次绕过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3。
所述滑轮31沿周向开设有容纳槽311,所述第一定滑轮33沿周向也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拉绳32容纳于所述容纳槽311和容置槽。
可以理解的,所述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的宽度为1毫米至5毫米。所述第一定滑轮33的容置槽的底壁的宽度也为1毫米至5毫米。使得所述拉绳32可与容纳槽311和容置槽的尺寸相匹配。进一步使得拉绳32可容纳于容纳槽311和容置槽中,并与容纳槽311和容置槽的槽壁具有适当的摩擦力。
该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呈倾斜设置,使得该容纳槽311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上凸设有至少一凸起313,该凸起3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所述凸起313的直径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或,所述凸起3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且所述凸起313与槽壁3111的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拉绳32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凸起3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时,所述槽壁311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313,所述凸起313呈辐射状排列。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3的一端设于底壁3113上,另一端沿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延伸。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时,所述凸起313具有环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所述环状结构的凸起313设于底壁3113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呈倾斜设置,使得该容纳槽311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容纳槽311的至少一槽壁3111上凸设有至少一凸起313,该凸起3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相一致,使得拉绳32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底壁3113、倾斜的槽壁3111、及凸起313的限位作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拉绳32在转动过程中会被逐渐地拉紧,在此过程中,拉绳32的直径逐渐变小,并逐渐地沿靠近底壁3113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凸起313的直径沿容纳槽311的底壁3113至容纳槽311的开口的方向逐渐缩小,使得在上述过程中,凸起313对拉绳32的限位作用逐渐增强,防止拉绳32在被拉紧的过程中与滑轮31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地提高了伞的使用稳定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拉绳32在转动过程中会被逐渐地拉紧,其直径逐渐变小,并逐渐地沿靠近底壁3113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凸起313与底壁的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拉绳32的直径,使得凸起313可配合底壁3113和侧壁3111对处于拉紧状态的拉绳进行较佳的限位,防止拉绳32在被拉紧的过程中与滑轮31出现打滑现象,提高了伞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范围为40°~85°,优选为50°~80°,更加优选为60°~7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与水平的夹角可为40°、50°、60°、70°、80°、或8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将槽壁3111的倾斜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范围设置为40°~85°,可使槽壁3111可对拉绳32起到较佳的限位作用,防止拉绳32在运动的过程中打滑。
所述容纳槽311的槽壁3111上凸设有凸起313,所述拉绳32容纳于容纳槽311并抵持于凸起31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槽311的槽壁3111上凸设有凸起313,所述拉绳32容纳于容纳槽311并抵持于凸起313,使得拉绳32与滑轮31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防止拉绳32出现打滑现象。
所述第一定滑轮33的容置槽的槽壁上凸设有凸起,所述拉绳32容纳于容置槽并抵持于该凸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滑轮33的容置槽的槽壁上凸设有凸起,所述拉绳32容纳于容置槽并抵持于该凸起,使得拉绳32与第一定滑轮33的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防止拉绳32出现打滑现象。
所述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3后,固定于上巢1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和第一定滑轮33后,固定于上巢13。可通过拉绳32与滑轮31、第一定滑轮33、上巢13、下巢11及中棒10之间的配合,来将伞打开或折叠。
所述上巢13内还设有第二定滑轮36,所述滑轮31与第二定滑轮36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定滑轮36面向第一定滑轮33,所述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第一定滑轮33及第二定滑轮36后,固定于下巢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滑轮36和第一定滑轮33设于所述开合结构30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上巢13内还设有第二定滑轮36,所述滑轮31与第二定滑轮36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定滑轮36面向第一定滑轮33,所述拉绳32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依次绕过滑轮31、第一定滑轮33及第二定滑轮36后,固定于下巢1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设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结构30中设置有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使得本实用新型应用该开合结构30的伞具有省力的优点,用户仅需要较小的力即可将伞打开、闭合。
所述上巢1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31,所述上巢13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31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3,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和第二通孔133、绕过滑轮31、再通过第一通孔131穿出上巢13、绕过第一定滑轮33后,再伸入上巢13并绕过第二定滑轮3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滑轮33固定于下巢11的外表面。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巢13包括外壳和容纳于外壳内的内壳,该外壳面向下巢11的一端形成有过孔,该内壳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31,该内壳的底壁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133。所述拉绳32的一端固定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通过外壳的过孔和第二通孔133伸入内壳内,通过第一通孔131和外壳的过孔伸出内壳和外壳,绕过第一定滑轮33后,再再伸入上巢13并绕过第二定滑轮3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巢11可通过滑轮31、第一定滑轮33及拉绳32相对于上巢13移动,从而打开或折叠伞100。
所述开合结构30还包括第一齿轮315、与所述第一齿轮315相啮合的蜗杆34、及电机37,所述第一齿轮315套设于滑轮31的连接杆314上,所述电机37与蜗杆34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齿轮315与滑轮31同轴设置。所述蜗杆34与第一齿轮315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机37包括与上巢13的内壳相匹配的壳体,该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31相匹配的第三通孔,该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33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滑轮31、第一齿轮315、第二齿轮35、变速器均容纳于该电机37的壳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32的一端固定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通过外壳的过孔、第二通孔133及电机壳体的第四通孔伸入上巢13的内壳和电机37的壳体内,再通过电机37的第三通孔、内壳的第一通孔131、及上巢13的外壳的过孔伸出电机37和上巢13,绕过第一定滑轮33后,再固定于上巢13。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巢13仅包括外壳,该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五通孔,该电机37具有与上巢13的外壳相匹配的壳体,该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第六通孔,该壳体的底壁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拉绳32的一端固定于中棒10的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拉绳32的另一端穿过中棒10、通过外壳的第五通孔、电机37的第七通孔伸入上巢13和电机37的壳体内,再通过电机37的第六通孔和上巢13的外壳的第五通孔伸出电机37和上巢13,绕过第一定滑轮33后,再固定于上巢1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315套设于滑轮31的连接杆314上,使得第一齿轮315与滑轮31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5与蜗杆34啮合,由于蜗杆34与电机37连接,当电机37驱动蜗杆34正转或反转时,可一并带动滑轮31也正转或反转,进而通过拉绳32和第一定滑轮33带动下巢11沿靠近或远离上巢13的方向移动,从而打开或折叠伞100。
所述开合结构30还包括第二齿轮35、及与电机37连接的变速箱(未标示),所述第二齿轮35与蜗杆34连接,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三齿轮,该第二齿轮35和第三齿轮啮合。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齿轮35与蜗杆34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变速箱可以调节第二齿轮35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蜗杆34、第一齿轮315、滑轮31、第一定滑轮33、拉绳32及下巢11的运动速度,进而调节开伞或关伞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35与蜗杆34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5还与变速箱的第三齿轮啮合,使得变速箱可通过第二齿轮35与第三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来调节第二齿轮35的转动速度。所述变速箱与电机37连接,使得电机37可通过变速箱来调节第三齿轮、第二齿轮35的转动速度。
所述中棒10包括至少一内管和外管(未图示),内管可移动地容纳于外管中。所述中棒10内还设有弹簧16和电线17。所述弹簧16容纳于中棒10的内管中。所述弹簧16的一端设于中棒10的外管的顶端,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伸入按座15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按座15固定于所述内管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伞把14连接于按座15远离上巢13的一端,所述下巢11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外管的外周壁,所述上巢13固定于所述外管的背离伞把14的一端,当按下开伞按键1521时,依靠中棒10内的所述弹簧16的弹力将所述外管和内管弹伸开,所述下巢11在拉绳32的带动下沿着所述外管的外周壁滑动而与所述上巢13抵接,完成开伞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伞100。所述伞100包括所述中棒10。由于该伞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伞100还包括伞骨组件70,所述伞骨组件70包括第一伞骨71、第二伞骨72及拉簧73,所述第一伞骨7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13,所述第二伞骨72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巢11,所述第二伞骨72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所述第一伞骨71连接,所述拉簧7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伞骨71和第二伞骨72。当按下所述收伞按键1523后,所述拉绳32拉动中棒10远离上巢13的一端,即,使内管向靠近上巢13的方向移动,以使内管及外管由内到外依次套设,同时,所述下巢11依靠所述拉簧73的拉力能将所述第一伞骨71和第二伞骨72向内收回而使得所述下巢11向伞把14方向运动,进而达到收伞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伞把,应用于伞,所述伞包括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容纳有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壳体通过该连接组件与中棒可拆卸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形成有输出端口;且/或,
所述壳体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收容空间相连通,所述电路板还形成有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从所述过孔显露出;且/或,
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充电集成电路、超载断电集成电路、及电量不足预警指示集成电路。
3.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按座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伞把,所述按座与伞把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卡合件,所述按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卡合件卡合于该容纳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自由端凸设有凸起,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卡合件卡合于该容纳槽中时,所述凸起容纳于开孔中;且/或
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凸缘,所述凸缘上凸设有至少一凸出部,所述外壳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具有与凸缘和凸出部相匹配的形状,所述凸缘和凸出部容纳于容置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有与收容空间间隔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形成于该容纳空间的内壁上的至少一螺纹部,所述外壳靠近壳体的一端凸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螺牙部,所述凸出部容纳于容纳空间中,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牙部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壁7上也凸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端子,所述凸出部面向壳体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第二端子,所述凸出部容纳于容纳空间中时,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卡扣,所述卡扣连接于所述壳体和外壳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于靠近壳体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一扣合件,所述壳体靠近外壳的一端凸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避让槽和至少一第一扣合槽,所述第一避让槽和第一扣合槽连通,所述第一扣合件通过该第一避让槽卡合于第一扣合槽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于靠近外壳的一端凸设有至少一第二扣合件,所述外壳凸设有一扣合端,所述扣合端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避让槽和至少一第二扣合槽,所述第二避让槽和第二扣合槽连通,所述第二扣合件通过该第二避让槽卡合于第二扣合槽中。
11.一种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包括权利要求3-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包括上巢和电线,所述上巢设于中棒远离按座的一端,所述上巢内容纳有电机,所述按座内容纳有线路板,该线路板设有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与电路板上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线的一端与电路板和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电线的另一端穿过中棒后,与电机连接。
13.一种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包括如权利要求11-12任一项所述的中棒。
CN201822211933.1U 2018-12-26 2018-12-26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Active CN209788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1933.1U CN20978876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1933.1U CN20978876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8762U true CN209788762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1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1933.1U Active CN20978876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87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7741A (zh) * 2018-12-26 2019-03-29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7741A (zh) * 2018-12-26 2019-03-29 深圳源发雨具有限公司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16169A (en) Battery-powered appliance
CN201398891Y (zh) 小型充电式搅拌杯
CN209788762U (zh)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CN208094221U (zh) 电磁感应车载支架无线充结构
CN106690482B (zh) 微型散热组件及空调服
CN109527741A (zh) 伞把、连接结构、中棒及伞
CN209788759U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0361773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9303396B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111358134A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05344996U (zh) 一种带拉手装置的童车
CN209528153U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09994136U (zh) 一种带荧光灯的车载充电器
CN213154479U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09594880U (zh) 一种新颖腰带扣
CN213370398U (zh) 多功能暖包
CN2929973Y (zh) 滑槽式电池包
CN205093727U (zh) 智能式箱包
CN202299663U (zh) 一种保险箱柜用的钥匙
CN20646168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苹果手机保护套充电背夹
CN112436583A (zh) 一种户外多用充电设备
CN110311449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4741947U (zh) 一种便携式家车两用充气泵
CN217695483U (zh) 一种自动撑开式雨伞
CN208391995U (zh) 一种新型电信工具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