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8194B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8194B
CN109298194B CN201810763191.5A CN201810763191A CN109298194B CN 109298194 B CN109298194 B CN 109298194B CN 201810763191 A CN201810763191 A CN 201810763191A CN 109298194 B CN109298194 B CN 109298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disk
reagent
operator
disk identification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31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98194A (zh
Inventor
坂本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98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8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98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8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42Type of codes
    • G01N2035/00752Type of codes bar co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由于试剂增加后分析项目的关联信息也增加而使操作画面复杂化,可能导致操作者对所需信息的访问性降低。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对每种操作者的用途关联有分析项目的用途表(210)、以及将试剂盘识别编号与操作者的用途相关联的试剂盘登录表(310),参照试剂盘登录表和用途表,将与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出的试剂盘识别编号所关联的操作者的用途相适的操作画面(400)显示于显示器。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料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血液、尿等生物体试料对多个项目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通常包括能对多个试剂容器进行保持的试剂保持单元,该试剂容器对用于与试料混合来进行反应的试剂进行保持。
近年,由于医学、医疗的进步使分析项目飞跃性地增加,市面销售有多种试剂。然而,由于受到物理上的限制,能同时搭载于装置的试剂容器的数量存在限制。装置的用途也变得多样化,能通过一台装置进行多种分析项目。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读取附加至试剂容器的标识(条形码等)来识别试剂信息,利用保存有过去被装置至少识别过一次的全部试剂信息的试剂分类表、以及保存有当前装置所搭载的试剂信息的搭载中试剂信息表,对试剂进行管理。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试剂管理系统,其根据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试剂的种类来区分使用的试剂盘,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判别试剂盘的种类,根据判别结果自动切换显示在操作画面上的画面、选择项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56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244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以试剂为单位进行管理。与此相对,专利文献2中,根据试剂为专用试剂(分析参数固定)或常用试剂(分析参数由操作者决定)来切换多个试剂盘,通过自动分析装置识别所搭载的试剂盘来判别所搭载的试剂的种类,根据判别结果自动切换显示于操作画面上的画面、选择项目。专利文献2的目的在于防止操作者将原本不应当变更的专用试剂的参数进行误变更的情况,基于试剂的种类进行对画面的切换。
本发明中,通过将多个试剂盘切换搭载于自动分析装置,从而增加能由自动分析装置进行处理的试剂数量,并且通过以试剂盘为单位对试剂进行管理,使操作者容易进行试剂管理。由于试剂增加则分析项目的关联信息也增加,因此若不考虑对操作者如何提示关联信息来使其进行操作,而仅单纯增加信息量,则操作画面可能复杂化,操作者对所需信息的访问性也可能降低。
于是,将操作者对自动分析装置的运用和试剂盘相关联。即,虽然分析项目的总数增加,但在装置的运用上并不是一律对其分析全部分析项目,而是根据检查的内容、或时间段等的不同,在分析项目上有所偏重。更具体而言,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基于操作者的运用来定义“用途”,将试剂盘与用途相关联,从而使自动分析装置根据所载放的试剂盘自动识别操作者的用途,显示与识别出的用途相对应的操作画面,从而能使显示画面定制化,使得操作者的操作性良好。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对每种操作者的用途关联分析项目的用途表、以及关联试剂盘识别编号与操作者的用途的试剂盘登录表,参照试剂盘登录表和用途表,将与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出的试剂盘识别编号所关联的操作者的用途相适应的操作画面显示于显示器。
发明效果
通过提供与试剂盘标识相关联的操作者的用途所对应的操作画面,从而提高对与搭载中的试剂盘的种类对应的分析项目关联信息的访问性,操作者能简单地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A是自动分析装置的简要图。
图1B是试剂盘的简要图。
图1C是检体容器的简要图。
图2A是登录操作者的用途的登录画面的显示例。
图2B是登录操作者的用途的用途表。
图3A是登录操作者的用途和试剂盘的关联的登录画面的显示例。
图3B是登录操作者的用途和试剂盘的关联的试剂盘登录表。
图4是自动显示分析项目的委托输入画面的显示例。
图5是对每种用途的分析参数输入画面进行显示、切换的画面的显示例。
图6A是直接输入操作者的用途编号的画面的显示例。
图6B是对每个分析项目进行设定的分析参数的例子。
图7是将试剂盘载放于试剂盘载放机构时所执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各图中相同的各结构部分省略说明。
作为多项目的自动分析装置(以下简称为自动分析装置、或装置)的一例,利用将血液、尿液等生物体试料(以下简称为试料)与试剂混合,对生化领域的分析项目进行处理的装置为例子进行说明。图1A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简要图,图1B是试剂盘的简要图,图1C是检体容器的简要图。
图1A中,自动分析装置100具有:主要具有检体盘2、检体分配机构5、检体用注射泵7、检体用条形码读取装置28、试剂盘20、试剂盘载放机构(试剂保冷库)26、试剂分配机构8、试剂用注射泵11、试剂盘识别机构23、反应槽9、反应盘17、恒温液供给部10、光源14、检测器15、搅拌机构13、洗净机构19、A/D转换器16的分析部101;以及主要具有接口4、显示器18、键盘21、微机3、可移动储存介质(removable media)驱动器24、储存器25、打印机27,控制分析部101的控制部102。
检体分配机构5对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检体盘2中配置了多个的检体容器1中收纳的检体进行吸引,并喷出至反应容器6。检体分配机构5的喷嘴与检体用注射泵7相连,被控制部102的微机3所控制,进行检体的吸引、喷出的动作。在检体盘2的附近配置有检体用条形码读取装置28,读取粘贴于检体容器1的检体条形码标签50(参照图1C)。
试剂分配机构8对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试剂盘20中配置了多个的、与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容器12中所收纳的试剂进行吸引,并喷出至收纳了检体的反应容器6。这时所分配的试剂是与分配给各反应容器6的分析项目相对应的种类的试剂。试剂分配机构8的喷嘴与试剂用注射泵11相连,被控制部102的微机3所控制,进行试剂的吸引、喷出的动作。
试剂盘20载放于试剂盘载放机构26,被定位至规定的试剂吸引位置。试剂盘载放机构26为了使试剂不劣化而具有保冷机构。此外,不必一定是圆盘状,只要所具备的机构是通过旋转使任意的试剂容器定位至试剂吸引位置的结构即可。在试剂盘20的附近,配置有试剂盘识别机构23,如后所述读取粘贴于试剂盘20的试剂盘标识22的信息(参照图1B)。搅拌机构13通过对反应容器6所喷出的检体和与其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的混合溶液进行搅拌来混合。这里,将检体(也包含检体的稀释液)和试剂的混合溶液称为反应溶液。
相对于反应槽9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来设置的反应盘17上,排列有多个反应容器6形成反应线。恒温液供给部10对反应槽9提供维持在摄氏37度的恒温液。在反应盘17的反应线上具备光源14和检测器15。根据反应盘17的旋转移动,反应容器6将光源14的前方切断时,从光源14对收纳于反应容器6的反应溶液照射光,检测器15检测从反应溶液所获得的光。使用完成的反应容器6经洗净机构19洗净,并再次被使用。
检测器15输出的反应溶液的测定信号通过A/D转换器16由模拟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经由接口4被输入至微机3。光源14、检测器15的动作受到控制部102的微机3所控制。
如图1B所示,在试剂盘20的侧面粘贴有试剂盘标识22。作为试剂盘标识22所显示的信息是对试剂盘进行唯一识别的试剂盘识别编号。通过试剂盘识别机构23读取到的试剂盘标识22的试剂盘识别编号经由接口4而被输入至微机3。试剂盘识别编号通过后述的试剂盘登录画面,与操作者的用途进行关联并储存。
试剂盘标识22可以是像条形码(一维码、二维码)这样可进行光学读取的物品、也可以是像RFID(IC标签、无线标签)等这样可利用电波读取的物品,除此之外只要是可进行信息读取的物品即可。此外,试剂盘识别机构23只要能进行标识22的信息读取则可以是任何形式。若标识为条形码,则是对条形码照射激光并检测反射的光的条形码读取器,若标识为RFID,则是RFID读取器等。
操作者能使用显示器18的画面和键盘21输入各种信息。分析项目的测定结果能显示于作为输出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27、显示器18。未图示的可移动储存介质(removablemedia)通过可移动储存介质驱动器24被读取,并被储存至储存器25或微机3中对应的储存器区域等。作为可移动储存介质能使用磁储存介质、光储存介质、闪存这样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储存器等。
储存至可移动储存介质的信息是例如分析项目代码、该分析项目所使用的参数等。其中,作为分析项目所使用的参数,有分析中使用的波长、检体量、校准方法、标准液浓度、标准液数量、分析异常的检查界限值等。
储存器25中除了储存有由可移动储存介质驱动器24从可移动储存介质中读取到的信息之外,还储存有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各机构部的动作条件、各分析项目的分析参数、进行各试剂的管理的判定逻辑、分析结果等。
如图1C所示,在检体容器1的外壁上粘贴有打印了条形码的检体条形码标签50。这时作为条形码所显示的信息,例如是唯一确定检体的检体识别编号。该编号利用检体用条形码读取装置28来读取,但这时通过设于检体盘2的未图示的旋转角度检测部输出表示各检体容器1所处的位置的信号,经由接口4被输入至微机3。进而,与检体识别编号对应的分析项目预先利用键盘21和显示器18来输入,储存至储存器25、微机3中对应的储存器区域,因此在进行所述条形码读取时,检体容器1所处的位置、检体识别编号以及分析项目被关联并储存。通过赋予更上位的检体识别编号,能对该检体区分识别为是标准检体、控制检体或一般检体。
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分析按顺序实施采样、试剂分配、搅拌、测光、反应容器的洗净、浓度换算等数据处理。注入了试料的检体容器1在检体盘2上设置有多个。检体盘2利用计算机3经由接口4而被控制。检体盘2利用条形码读取装置28读取检体容器1的外壁的检体条形码标签50,将检体与分析项目进行关联。之后,检体盘2依照所分析的试料的顺序进行旋转移动,使收纳有将被吸引的检体的检体容器1位于检体分配机构5的探针下方,对象的检体容器1中的检体通过与检体分配机构5连结的检体用注射泵7的动作被吸引后,向配置于反应盘17的反应容器6中进行规定量分配。
反应盘17旋转移动,使得分配有检体的反应容器6位于第一试剂的添加位置即试剂分配机构8的探针下方。利用与试剂分配机构8的探针连结的试剂用注射泵11的动作将从试剂容器12吸引出的试剂以规定量加入移动到该位置的反应容器6。第一试剂添加后的反应容器6通过反应盘17的旋转动作移动至搅拌机构13的位置,进行最初的搅拌。在试剂盘20设置有多种、例如第一试剂到第四试剂的情况下,分别对第一试剂到第四试剂进行上述试剂的添加~搅拌的动作。
搅拌动作后,从光源14对检体与试剂的混合溶液即反应溶液进行收纳的反应容器6照射光,利用检测器15来检测这时从反应溶液所获得的光的信息、例如吸光度。检测到的吸光度的信号经由A/D转换器16,经由接口4被输入至控制部102的微机3,通过运算转换为作为检体中的分析对象的成分的浓度。被转换为浓度的数据经由接口4从打印机27等输出装置被打印输出,或者被显示于显示器18的画面。测光结束后的反应容器6通过反应盘17的移动而移动至清洗机构19的位置,利用清洗泵将收纳至内部的溶液排出后,经清洗液清洗,用于下一次分析。
接着,利用图2A和图2B对操作者的用途和试剂盘20的关联的登录进行说明。图2A是登录操作者的用途的登录画面的显示例。用途定义画面200被显示于显示器18,登录对用途唯一确定并识别的用途编号201、用途的名字即用途名称202、以及来自能由自动分析装置进行分析的全部的分析项目中的以该用途进行分析的分析项目。
操作者的用途由自动分析装置的操作者基于其运用来任意决定。决定方法也任意。例如,考虑将临床检查中检查领域(生化、免疫、凝血)、检查室的运用方式(工作日白天、休息日或夜间)、或者健康诊断的种类(健康诊断A、健康诊断B、体检)等定义为用途。只要能与分析项目进行关联来定义,则可以是任意形式,配合装置在运用上的便利性来决定即可。
图的例子中,使用途编号201为“2”,用途名称202为“夜间或急诊”,从分析项目列表203中选择分析项目“TST37~TST72”,按下追加按钮204,则分析项目“TST37~TST72”被复制到用途分类分析项目列表205。选择用途分类分析项目列表205的分析项目,按下删除按钮206,则从用途分类分析项目列表205中删除所选的分析项目。在图2B中示出用途表210。通过按下登录按钮207,则将记录211(用途编号:2,用途名称:夜间或急诊,分析项目:TST37~TST72)登录至用途表210。
图3A是表示对登录至用途表210的操作者的用途与试剂盘20的关联进行登录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在试剂盘登录画面300中,对显示于显示器18并载放至试剂盘载放机构26的试剂盘20的侧面所粘贴的试剂盘标识22进行读取,对读取到的试剂盘识别编号和用途表210中所登录的操作者的用途的关联进行登录。
具体而言,将预定在夜间或急诊用途下使用的试剂盘(识别编号设为“RD1234”)载放至试剂盘载放机构26,按下执行按钮301。从而试剂盘20旋转,在规定的位置停止之后,利用试剂盘识别机构23对粘贴至试剂盘20的侧面的试剂盘标识22进行读取。读取到的试剂盘识别编号经由接口4被输入至微机3,显示于试剂盘识别编号栏302。
接着,在用途编号栏303输入在用途定义画面200中登录的用途编号(2:夜间或急诊)。在图3B中示出试剂盘登录表310。通过按下登录按钮304,从而将记录312(用途编号:2,试剂盘识别编号:RD1234)登录至试剂盘登录表310。由此,用途表210的记录211和试剂盘登录表310的记录312相关联。试剂盘能应对多种用途(图3B中的记录311~313)。因此,图3A、3B的例子中,为了区别试剂盘或试剂盘对应的操作者的用途使其容易观察,可登录有在操作时显示于显示器18的背景色305。该例子中,对记录311登录有背景色“绿”,对记录312登录有背景色“蓝”,对记录313登录有背景色“灰”。
接着,对操作画面的显示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从载放于装置100的试剂盘20识别操作者的用途,将作为对象的分析项目进行自动显示的委托输入画面的例子。委托输入画面400中将与试剂盘20的试剂盘识别编号相关联的每种用途的标签页401、402、403进行重叠并优先显示,在各个标签页上以表的形式显示有标签名404和将用途作为对象的分析项目。图4的例子中对与试剂盘20的试剂盘识别编号未关联的用途的标签页405也进行显示,但以使可获知其为未关联用途的标签的方式来区别显示,并且将其配置于更下层的显示位置。像这样对未关联的用途也进行标签显示,是为了对于已关联的用途中未包含的分析项目还留有实施的余地。
委托输入画面400a是将用途“工作日白天”显示于最上层的例子,委托输入画面400b是将用途“夜间或急诊”显示于最上层的例子,委托输入画面400c是将用途“健康诊断A”显示于最上层的例子。具体而言,对登录于试剂盘登录表310的用途数量所对应的标签页进行显示,另外,在每种用途的标签页上对从用途表210中获取到的在不同用途下作为对象的分析项目来进行显示。在标签页中无法完全显示的情况下,通过按下移动按钮406,能使画面上所显示的标签页偏移。进而,针对搭载于装置100的试剂盘优先显示相关联的用途的标签页。
图4的例子是用途表210(参照图2B)以及试剂盘登录表310(参照图3B)被登录至装置100,试剂盘识别编号为“RD1234”的试剂盘被载放至试剂盘载放机构26的情况下作为委托输入画面400所显示的画面。与试剂盘登录表310的内容对应,优先显示“工作日白天”、“夜间或急诊”、“健康诊断A”这三个标签页401~403。此外,与用途表210的内容对应,在标签页401显示“TST1~TST20”,在标签页402显示“TST37~TST72”,在标签页403显示“TST21~TST35”。为了容易观察当前正载放有哪个试剂盘,在试剂盘登录表310中登录有背景色的情况下,依照登录内容变更画面的背景色。此外,也可以在状态条407中对与激活显示(位于最上位)的标签页对应的用途名称进行显示。
将试剂盘20载放至试剂盘载放机构26后,利用试剂盘识别机构23读取粘贴至试剂盘20的侧面的试剂盘标识22,将读取到的试剂盘识别编号经由接口4输入至微机3。委托输入画面400将与试剂盘相关联的用途所对应的标签页进行优先显示,将位于其中最上位的标签页进行激活显示。每次将其它试剂盘载放于装置时,标签页的显示根据登录内容而切换。
图4中示出了委托输入画面的例子作为使委托输入画面根据试剂盘登录表310的登录内容来切换显示的例子,但以下对另一显示画面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对操作者的每种用途的分析参数输入画面进行显示、切换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与图4所示的委托输入画面400同样地,显示有每种操作者的用途的标签页,但在标签页中显示有依赖于试剂盘的分析参数的登录画面500。图5的例子中,示出了试剂携带污染避免设定的例子。针对载放于装置100的试剂盘20中所搭载的试剂,可登录试剂探针的清洗条件式,从而能显示与操作者的用途相对应的试剂携带污染避免设定。
图6A是表示直接输入操作者的用途编号的画面的显示例的图。将作为打印对象的用途输入用途编号栏601,从而能将与操作者的用途相对应的分析参数进行打印。如图6B所示,对分析项目610设定各种分析参数611的项目。作为分析参数的例子,包含有项目名称、分析时间、检体量等。如图6A所示,在用途编号栏601中输入用途编号“2”、并将“1”作为开始参数编号602,将“3”作为结束参数编号603进行输入的情况下,若分析参数如图6B所示那样,则能对与用途“2:夜间或急诊”对应的分析项目TST37~TST72的参数1(项目名称)、参数2(分析时间)、参数3(检体量)进行打印。
图7是将试剂盘20载放至试剂盘载放机构26时微机3执行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701中,对载放于试剂盘载放机构26的试剂盘20的侧面所粘贴的试剂盘标识22进行读取(参照图1B)。在步骤702中,确认读取到的试剂盘识别编号是否被登录至试剂盘登录表310(参照图3B),在已登录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703。另一方面,在未登录的情况下,由于对所载放的试剂盘未定义用途,因此本实施例涉及的处理结束。在步骤703中,从试剂盘登录表310获取与读取到的试剂盘识别编号相关联的用途编号,将用途编号作为密钥,参照用途表210(参照图2B),确认分析项目已被登录。在已登录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704。另一方面,在未登录的情况下,由于对所载放的试剂盘未定义作为对象的分析项目,因此本实施例涉及的处理结束。在步骤704中,将用途编号作为密钥从用途表210获取用途名称和分析项目。在步骤705中,将获取到的用途名称和分析项目显示于显示器18的操作画面。在步骤702中,在读取到的试剂盘识别编号未登录至试剂盘登录表310(参照图3B)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示图3A所示的试剂盘登录画面300,并移动至试剂盘的登录。
标号说明
1:检体容器,
2:检体盘,
3:微机,
4:接口,
5:检体分配机构,
6:反应容器,
7:检体用注射泵,
8:试剂分配机构,
9:反应槽,
10:恒温液供给部,
11:试剂用注射泵,
12:试剂容器,
13:搅拌机构,
14:光源,
15:检测器,
16:A/D转换器,
17:反应盘,
18:显示器,
19:清洗机构,
20:试剂盘,
21:键盘,
22:试剂盘标识,
23:试剂盘识别机构,
24:可移动储存介质驱动器,
25:储存器,
26:试剂盘载放机构(试剂保冷库),
27:打印机,
28:检体用条形码读取装置,
50:检体条形码标签,
100:自动分析装置,
101:分析部,
102:控制部,
200:用途定义画面,
201:用途编号,
202:用途名称,
203:分析项目列表,
204:追加按钮,
205:用途类别分析项目列表,
206:删除按钮,
207:登录按钮,
210:用途表,
211:记录,
300:试剂盘登录画面,
301:执行按钮,
302:试剂盘识别编号,
303:用途编号,
304:登录按钮,
305:背景色,
310:试剂盘登录表,
311~313:记录,
400:委托输入画面,
401~403、405:标签页,
404:标签名,
406:移动按钮,
407:状态条,
500:分析参数登录画面,
600:分析参数打印画面,
601:用途编号,
602:开始参数编号,
603:结束参数编号,
601:分析项目,
611:分析参数。

Claims (6)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试剂盘,该试剂盘具备显示试剂盘识别编号的试剂盘标识;
试剂盘识别机构,该试剂盘识别机构识别所述试剂盘的试剂盘标识;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包括对每种操作者的用途关联分析项目的用途表、以及将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与所述操作者的用途相关联的试剂盘登录表,参照所述试剂盘登录表和所述用途表,将与所述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出的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所关联的所述操作者的用途适合的操作画面显示于显示器,
所述控制部包括委托输入画面,该委托输入画面根据每种所述操作者的用途,显示对应的分析项目,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到的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所关联的所述操作者的用途的委托输入画面,以相对于所述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到的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未进行关联的所述操作者的用途的委托输入画面可识别的方式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到的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所关联的所述操作者的用途的委托输入画面优先显示于所述显示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盘登录表中登录有与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相关联的每种所述操作者的用途对应的显示色,
所述控制部利用登录至所述试剂盘登录表的显示色将所述试剂盘识别机构读取到的所述试剂盘识别编号所关联的所述操作者的用途的委托输入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试剂盘将登录与所述操作者的用途的关联的登录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根据每种所述操作者的用途显示或登录分析参数的画面显示于所述显示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者的用途基于临床检查的检查领域、检查室的运用方式、健康诊断的种类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来定义。
CN201810763191.5A 2017-07-25 2018-07-12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09298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3444 2017-07-25
JP2017143444A JP6925194B2 (ja) 2017-07-25 2017-07-25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8194A CN109298194A (zh) 2019-02-01
CN109298194B true CN109298194B (zh) 2022-06-10

Family

ID=65172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3191.5A Active CN109298194B (zh) 2017-07-25 2018-07-12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25194B2 (zh)
CN (1) CN10929819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8987A (zh) * 2007-07-31 2009-02-0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JP2009244238A (ja) * 2008-04-01 2009-10-2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0160103A (ja) * 2009-01-09 2010-07-22 Beckman Coulter Inc 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05339U (zh) * 2015-08-27 2019-04-05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8987A (zh) * 2007-07-31 2009-02-0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JP2009244238A (ja) * 2008-04-01 2009-10-2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0160103A (ja) * 2009-01-09 2010-07-22 Beckman Coulter Inc 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8194A (zh) 2019-02-01
JP6925194B2 (ja) 2021-08-25
JP2019027784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3141B2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薬情報の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146780B2 (ja) 試薬カ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る自動分析装置
JP4851267B2 (ja) 試料分析装置
CN108700603B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20100001854A1 (en) Analyzer and analysis method
US20060265133A1 (en) Analysis system and procedures
EP1873530A1 (en) Sample analyzer
JP2010107433A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薬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333466A (ja) 分析装置
JP384934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1863164B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11936863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4340651A (ja) 分析装置
JP642975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
JP2007506975A (ja) 自動臨床アナライザ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べき物体を特定する方法
JP2012211804A (ja) 生化学検査装置および生化学検査方法
JP443418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9298194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740163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548501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490853A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525809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06642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74296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64295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