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1340A -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1340A
CN109291340A CN201811090229.3A CN201811090229A CN109291340A CN 109291340 A CN109291340 A CN 109291340A CN 201811090229 A CN201811090229 A CN 201811090229A CN 109291340 A CN109291340 A CN 109291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fixed
bearing seat
shaft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02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91340B (zh
Inventor
李桂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Zhenli Rubb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902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1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1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91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1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29C2035/1616Cooling using liqu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橡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橡胶进行输入、输出,避免冷却液污染环境,并能够击散橡胶,避免橡胶混杂凝结的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轮、输入带、第二传动轮、冷却器、循环泵、保温输水管、冷切器、保温出水管、第一斜板、保温抽水管、隔板、第二斜板、U型管、网板、安装罩、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击散板、第二轴承座、第三传动轮等。本发明达到了便于对橡胶进行输入、输出,避免冷却液污染环境,并能够击散橡胶,避免橡胶混杂凝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橡胶在成型后,通过设置在冷却池中的冷却液对橡胶进行降温,但是,在使用冷却液降温后,在橡胶移动出冷却池时,橡胶的表面会残留部分冷却液,冷却液洒在工作室内,使得工作环境地面湿滑,因而利用冷却池进行橡胶的冷却,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橡胶的输送,还容易导致冷却液污染环境,并且在冷却池内的橡胶也极其容易混杂凝结在一起,不便于后期对橡胶的回收使用。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便于对橡胶进行输入、输出,避免冷却液污染环境,并能够击散橡胶,避免橡胶混杂凝结的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橡胶冷却方式不便于对橡胶进行输入、输出,不能够避免冷却液污染环境,并不能够击散橡胶,容易导致橡胶混杂凝结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橡胶进行输入、输出,避免冷却液污染环境,并能够击散橡胶,避免橡胶混杂凝结的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轮、输入带、第二传动轮、冷却器、循环泵、保温输水管、冷切器、保温出水管、第一斜板、保温抽水管、隔板、第二斜板、U型管、网板、安装罩、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击散板、第二轴承座、第三传动轮、第一电机、固定架、第二转轴、第四传动轮、输出带、第一电动绕线轮、第一拉线、滑块、第五传动轮、第二拉线、第二电动绕线轮、滑轨、第三轴承座、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六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一安装座和安装框;冷却器一侧顶部开有进料孔,另一侧底部开有出料孔;安装框固接于进料孔;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均安装于安装框内,且第二传动轮靠近进料孔,第一传动轮通过输入带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固定架固接于冷却器一侧,且位于安装框正下方;第一电机固接于固定架顶部,第二轴承座嵌于冷却器靠近固定架的侧部;第一斜板固接于冷却器一内侧壁上部,第二斜板固接于冷却器另一内侧壁中部;隔板顶部与冷却器内顶壁固接,底部与第二斜板顶部固接;安装罩固接于第二斜板底部,网板嵌于安装罩底部,第一轴承座嵌于安装罩靠近第二轴承座侧部;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与第一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固接于第一转轴,且位于第一电机、第二轴承座之间;击散板均布于第一转轴,第三轴承座嵌于冷却器靠近固定架的侧部底端;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固接,另一端与第四传动轮固接,且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三传动轮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安装于冷却器远离出料孔的内后壁底部;第二锥齿轮与第六传动轮同轴连接,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安装座固接于冷却器远离固定架的侧部底端,第一安装座顶部开有安装槽;第五传动轮安装于滑块,且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第五传动轮通过输出带与第六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一电动绕线轮安装于安装槽内,且通过第一拉线与滑块底部连接;第二电动绕线轮安装于滑轨内上部,且通过第二拉线与滑块顶部连接;循环泵、冷切器均固接于冷却器顶部;保温输水管一端与循环泵连通,另一端与冷切器一侧连通;保温抽水管一端与循环泵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冷却器顶部、第二斜板,并向安装罩内底部延伸;保温出水管一端与冷却器另一侧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冷却器顶部、第二斜板,并向安装罩内底部延伸;U型管一端与保温抽水管连通,另一端与保温出水管连通,U型管、保温输水管、保温出水管和保温抽水管内装有冷切液。
进一步的,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转轴、第一风叶、第三锥齿轮、第四转轴、第四锥齿轮和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斜板底部,且位于安装罩内;第四转轴一端与第四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一风叶固接;第四锥齿轮固接于第四转轴;第三转轴一端与第一转轴固接,另一端与第三锥齿轮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滚轮、伸缩杆、导向杆、弹性件、第二电机和第五转轴;第二电机安装于冷却器内后壁,且位于第一斜板、第二斜板之间;第五转轴与第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导向杆均布于第五转轴;伸缩杆与导向杆内滑动连接,且通过弹性件与导向杆内壁连接;滚轮固接于伸缩杆外端部。
进一步的,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安装座、第六转轴、第七传动轮、支座、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二传动带和第八传动轮;第二安装座固接于冷却器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侧部底端;支座固接于第二安装座顶部,且位于第一传动轮下方;第七传动轮安装于支座,第五锥齿轮与第七传动轮同轴连接;第六转轴一端与第六锥齿轮固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啮合,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固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同轴连接,且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七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九传动轮、第三传动带、固定板、第五轴承座、第十传动轮、第二风叶和第七转轴;第九传动轮固接于第六转轴,固定板固接于固定架远离冷却器的侧部,第五轴承座固接于固定板顶部;第七转轴一端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二风叶固接;第十传动轮固接于第七转轴,且通过第三传动带与第九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六轴承座;第六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安装座顶部,且与第六转轴枢接。
进一步的,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七轴承座;第七轴承座固接于固定板顶部,且与第七转轴枢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便于对橡胶进行输入、输出,避免冷却液污染环境,并能够击散橡胶,避免橡胶混杂凝结的效果。
1.本发明通过输入带,能够便于将橡胶输送到冷却器内,如此使得工人无需手动搬运橡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2.本发明通过输出带,能够便于将橡胶输出到收集装置内,并且输出带可便于调节倾斜的角度,便于将橡胶输送到不同高度的收集装置内,以此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本发明通过击散板,能够便于对橡胶进行击散,能够避免橡胶混杂凝结,又能够使橡胶冷却充分均匀。
4.本发明通过循环泵、冷却器相配合,能够便于循环冷却冷切液,保障了冷切液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六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七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传动轮,2-输入带,3-第二传动轮,4-进料孔, 5-冷却器,6-循环泵,7-保温输水管,8-冷切器,9-保温出水管,10-冷切液, 11-第一斜板,12-保温抽水管,13-隔板,14-第二斜板,15-U型管,16-出料孔, 17-网板,18-安装罩,19-第一轴承座,20-第一转轴,21-击散板,22-第二轴承座,23-第三传动轮,24-第一电机,25-固定架,26-第二转轴,27-第四传动轮,28-输出带,29-安装槽,30-第一电动绕线轮,31-第一拉线,32-滑块,33- 第五传动轮,34-第二拉线,35-第二电动绕线轮,36-滑轨,37-第三轴承座, 38-第一锥齿轮,39-第二锥齿轮,40-第六传动轮,41-第三转轴,42-第一风叶, 43-第三锥齿轮,44-第四转轴,45-第四锥齿轮,46-第四轴承座,47-滚轮,48- 伸缩杆,49-导向杆,50-弹性件,51-第二电机,52-第五转轴,53-第二安装座, 54-第六转轴,55-第七传动轮,56-支座,57-第五锥齿轮,58-第六锥齿轮,59- 第二传动带,60-第八传动轮,61-第九传动轮,62-第三传动带,63-固定板, 64-第五轴承座,65-第十传动轮,66-第二风叶,67-第七转轴,68-第六轴承座, 69-第七轴承座,701-第一传动带,702-第一安装座,703-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有第一传动轮 1、输入带2、第二传动轮3、冷却器5、循环泵6、保温输水管7、冷切器8、保温出水管9、第一斜板11、保温抽水管12、隔板13、第二斜板14、U型管15、网板17、安装罩18、第一轴承座19、第一转轴20、击散板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传动轮23、第一电机24、固定架25、第二转轴26、第四传动轮27、输出带28、第一电动绕线轮30、第一拉线31、滑块32、第五传动轮33、第二拉线 34、第二电动绕线轮35、滑轨36、第三轴承座37、第一锥齿轮38、第二锥齿轮39、第六传动轮40、第一传动带701、第一安装座702和安装框703;冷却器5一侧顶部开有进料孔4,另一侧底部开有出料孔16;安装框703固接于进料孔4;第一传动轮1、第二传动轮3均安装于安装框703内,且第二传动轮3 靠近进料孔4,第一传动轮1通过输入带2与第二传动轮3传动连接;固定架 25固接于冷却器5一侧,且位于安装框703正下方;第一电机24固接于固定架 25顶部,第二轴承座22嵌于冷却器5靠近固定架25的侧部;第一斜板11固接于冷却器5一内侧壁上部,第二斜板14固接于冷却器5另一内侧壁中部;隔板 13顶部与冷却器5内顶壁固接,底部与第二斜板14顶部固接;安装罩18固接于第二斜板14底部,网板17嵌于安装罩18底部,第一轴承座19嵌于安装罩 18靠近第二轴承座22侧部;第一转轴20一端与第一轴承座19枢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22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22与第一电机24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23固接于第一转轴20,且位于第一电机24、第二轴承座22之间;击散板21均布于第一转轴20,第三轴承座37嵌于冷却器5靠近固定架25的侧部底端;第二转轴26一端与第一锥齿轮38固接,另一端与第四传动轮27固接,且第四传动轮27通过第一传动带701与第三传动轮23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 40安装于冷却器5远离出料孔16的内后壁底部;第二锥齿轮39与第六传动轮40同轴连接,且与第一锥齿轮38啮合;第一安装座702固接于冷却器5远离固定架25的侧部底端,第一安装座702顶部开有安装槽29;第五传动轮33安装于滑块32,且滑块32与滑轨36滑动连接,第五传动轮33通过输出带28与第六传动轮40传动连接;第一电动绕线轮30安装于安装槽29内,且通过第一拉线31与滑块32底部连接;第二电动绕线轮35安装于滑轨36内上部,且通过第二拉线34与滑块32顶部连接;循环泵6、冷切器8均固接于冷却器5顶部;保温输水管7一端与循环泵6连通,另一端与冷切器8一侧连通;保温抽水管 12一端与循环泵6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冷却器5顶部、第二斜板14,并向安装罩18内底部延伸;保温出水管9一端与冷却器5另一侧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冷却器5顶部、第二斜板14,并向安装罩18内底部延伸;U型管15一端与保温抽水管12连通,另一端与保温出水管9连通,U型管15、保温输水管7、保温出水管9和保温抽水管12内装有冷切液10。
橡胶在成型后,通过设置在冷却池中的冷却液对橡胶进行降温,但是,在使用冷却液降温后,在橡胶移动出冷却池时,橡胶的表面会残留部分冷却液,冷却液洒在工作室内,使得工作环境地面湿滑,因而利用冷却池进行橡胶的冷却,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橡胶的输送,还容易导致冷却液污染环境,并且在冷却池内的橡胶也极其容易混杂凝结在一起,不便于后期对橡胶的回收使用;因而当需要对橡胶进行冷却处理时,便需要本发明。
控制循环泵6、冷切器8运作,在保温输水管7、保温抽水管12、保温出水管9和U型管15的配合下,使得冷切液10循环冷却利用,以此保障了冷切液 10的冷切效率,U型管15将冷气通过网板17输送到冷却器5内,如此便于保持冷却器5内的温度,便于下一步对橡胶的冷却处理。
成型后的橡胶输送到输入带2,控制第一传动轮1运作,在第二传动轮3的配合下,便于驱使输入带2及输入带2上的橡胶通过进料孔4输送到冷却器5 内,如此使得工人无需手动搬运橡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由于第一斜板11、第二斜板14呈倾斜分布,便于使橡胶在输送时抖动,以此对橡胶进行预击散处理。
控制第一电机24输出端运作,驱使第一转轴20及第一转轴20上的击散板 21转动,以此便于对橡胶进行击散,能够避免橡胶混杂凝结,又能够使橡胶冷却充分均匀。
同时,第一转轴20驱使第三传动轮23转动,由于第一传动带701的传动作用,使得第四传动轮27及第四传动轮27上的第二转轴26转动,以此便于带动第一锥齿轮38转动,并由于第一锥齿轮38与第二锥齿轮39啮合,因而驱使第六传动轮40转动,在第五传动轮33的配合下,便于驱使输出带28输送击散处理后的橡胶,以此便于橡胶的回收和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控制第一电动绕线轮30、第二电动绕线轮35相配合,驱使第一拉线31、第二拉线34带动滑块32及滑块32上的第五传动轮33摆动,滑轨36对滑块32具有导向作用,以此便于调节输出带28的倾斜角度,便于将橡胶输送到不同高度的收集装置内,以此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转轴41、第一风叶42、第三锥齿轮43、第四转轴44、第四锥齿轮45和第四轴承座46;第四轴承座46固接于第二斜板14底部,且位于安装罩18内;第四转轴44一端与第四轴承座46枢接,另一端与第一风叶42固接;第四锥齿轮45 固接于第四转轴44;第三转轴41一端与第一转轴20固接,另一端与第三锥齿轮43固接,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5啮合。
第一转轴20转动时,带动第三转轴41及第三转轴41上的第三锥齿轮43 转动,由于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5啮合,因而驱使第四转轴44及第四转轴44下的第一风叶42转动,如此便于将安装罩18内的冷气输送到冷却器5 内,便于对橡胶进行冷切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滚轮47、伸缩杆48、导向杆49、弹性件50、第二电机51和第五转轴52;第二电机51安装于冷却器5内后壁,且位于第一斜板11、第二斜板14之间;第五转轴52与第二电机51输出端传动连接,导向杆49均布于第五转轴52;伸缩杆 48与导向杆49内滑动连接,且通过弹性件50与导向杆49内壁连接;滚轮47 固接于伸缩杆48外端部。
控制第二电机51输出端运作,驱使第五转轴52及第五转轴52上的导向杆 49转动,并在弹性件50的配合下,使得伸缩杆48不断伸缩,既便于击散橡胶,避免橡胶相互混杂,又能够便于后期对橡胶的冷却处理,使得冷却处理均匀充分,如此提高了冷却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伸缩杆48端部安装有滚轮47,能够避免伸缩杆48与第一斜板11、第二斜板14相卡,保障了工作的稳定进行。
其中,如图7所示,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安装座53、第六转轴54、第七传动轮55、支座56、第五锥齿轮57、第六锥齿轮58、第二传动带59和第八传动轮60;第二安装座53固接于冷却器5远离第一安装座702的侧部底端;支座56固接于第二安装座53顶部,且位于第一传动轮1 下方;第七传动轮55安装于支座56,第五锥齿轮57与第七传动轮55同轴连接;第六转轴54一端与第六锥齿轮58固接,第六锥齿轮58与第五锥齿轮57啮合,另一端与第二转轴26固接;第八传动轮60与第一传动轮1同轴连接,且通过第二传动带59与第七传动轮55传动连接。
第二转轴26转动时带动第六转轴54及第六转轴54上的第六锥齿轮58转动,由于第六锥齿轮58与第五锥齿轮57啮合,因而驱使第七传动轮55转动,并由于第二传动带59的传动作用,使得第八传动轮60及第八传动轮60上的第一传动轮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联动方式进行橡胶的输入、击散和输出,既能够提高操作本发明的便捷性,又能降低电力资源的消耗,降低了经济成本。
其中,如图8所示,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九传动轮61、第三传动带62、固定板63、第五轴承座64、第十传动轮65、第二风叶 66和第七转轴67;第九传动轮61固接于第六转轴54,固定板63固接于固定架 25远离冷却器5的侧部,第五轴承座64固接于固定板63顶部;第七转轴67一端与第五轴承座64枢接,另一端与第二风叶66固接;第十传动轮65固接于第七转轴67,且通过第三传动带62与第九传动轮61传动连接。
第六转轴54转动时,驱使第九传动轮61转动,由于第三传动带62的传动作用,使得第十传动轮65及第十传动轮65上的第七转轴67转动,以此带动第二风叶66对第一电机24进行散热处理,避免第一电机24发热影响功率,保障了击散板21的运作。
其中,如图9所示,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六轴承座68;第六轴承座68固接于第二安装座53顶部,且与第六转轴54枢接。
第六轴承座68用于支撑第六转轴54,避免第六转轴54转动时抖动,保障了第五锥齿轮57、第六锥齿轮58的正常运行。
其中,如图10所示,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七轴承座69;第七轴承座69固接于固定板63顶部,且与第七转轴67枢接。
第七轴承座69用于支撑第七转轴67,避免第七转轴67转动时抖动,有效提高第二风叶66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传动轮(1)、输入带(2)、第二传动轮(3)、冷却器(5)、循环泵(6)、保温输水管(7)、冷切器(8)、保温出水管(9)、第一斜板(11)、保温抽水管(12)、隔板(13)、第二斜板(14)、U型管(15)、网板(17)、安装罩(18)、第一轴承座(19)、第一转轴(20)、击散板(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传动轮(23)、第一电机(24)、固定架(25)、第二转轴(26)、第四传动轮(27)、输出带(28)、第一电动绕线轮(30)、第一拉线(31)、滑块(32)、第五传动轮(33)、第二拉线(34)、第二电动绕线轮(35)、滑轨(36)、第三轴承座(37)、第一锥齿轮(38)、第二锥齿轮(39)、第六传动轮(40)、第一传动带(701)、第一安装座(702)和安装框(703);冷却器(5)一侧顶部开有进料孔(4),另一侧底部开有出料孔(16);安装框(703)固接于进料孔(4);第一传动轮(1)、第二传动轮(3)均安装于安装框(703)内,且第二传动轮(3)靠近进料孔(4),第一传动轮(1)通过输入带(2)与第二传动轮(3)传动连接;固定架(25)固接于冷却器(5)一侧,且位于安装框(703)正下方;第一电机(24)固接于固定架(25)顶部,第二轴承座(22)嵌于冷却器(5)靠近固定架(25)的侧部;第一斜板(11)固接于冷却器(5)一内侧壁上部,第二斜板(14)固接于冷却器(5)另一内侧壁中部;隔板(13)顶部与冷却器(5)内顶壁固接,底部与第二斜板(14)顶部固接;安装罩(18)固接于第二斜板(14)底部,网板(17)嵌于安装罩(18)底部,第一轴承座(19)嵌于安装罩(18)靠近第二轴承座(22)侧部;第一转轴(20)一端与第一轴承座(19)枢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22)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22)与第一电机(24)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23)固接于第一转轴(20),且位于第一电机(24)、第二轴承座(22)之间;击散板(21)均布于第一转轴(20),第三轴承座(37)嵌于冷却器(5)靠近固定架(25)的侧部底端;第二转轴(26)一端与第一锥齿轮(38)固接,另一端与第四传动轮(27)固接,且第四传动轮(27)通过第一传动带(701)与第三传动轮(23)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安装于冷却器(5)远离出料孔(16)的内后壁底部;第二锥齿轮(39)与第六传动轮(40)同轴连接,且与第一锥齿轮(38)啮合;第一安装座(702)固接于冷却器(5)远离固定架(25)的侧部底端,第一安装座(702)顶部开有安装槽(29);第五传动轮(33)安装于滑块(32),且滑块(32)与滑轨(36)滑动连接,第五传动轮(33)通过输出带(28)与第六传动轮(40)传动连接;第一电动绕线轮(30)安装于安装槽(29)内,且通过第一拉线(31)与滑块(32)底部连接;第二电动绕线轮(35)安装于滑轨(36)内上部,且通过第二拉线(34)与滑块(32)顶部连接;循环泵(6)、冷切器(8)均固接于冷却器(5)顶部;保温输水管(7)一端与循环泵(6)连通,另一端与冷切器(8)一侧连通;保温抽水管(12)一端与循环泵(6)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冷却器(5)顶部、第二斜板(14),并向安装罩(18)内底部延伸;保温出水管(9)一端与冷却器(5)另一侧连通,另一端依次贯穿冷却器(5)顶部、第二斜板(14),并向安装罩(18)内底部延伸;U型管(15)一端与保温抽水管(12)连通,另一端与保温出水管(9)连通,U型管(15)、保温输水管(7)、保温出水管(9)和保温抽水管(12)内装有冷切液(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转轴(41)、第一风叶(42)、第三锥齿轮(43)、第四转轴(44)、第四锥齿轮(45)和第四轴承座(46);第四轴承座(46)固接于第二斜板(14)底部,且位于安装罩(18)内;第四转轴(44)一端与第四轴承座(46)枢接,另一端与第一风叶(42)固接;第四锥齿轮(45)固接于第四转轴(44);第三转轴(41)一端与第一转轴(20)固接,另一端与第三锥齿轮(43)固接,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5)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滚轮(47)、伸缩杆(48)、导向杆(49)、弹性件(50)、第二电机(51)和第五转轴(52);第二电机(51)安装于冷却器(5)内后壁,且位于第一斜板(11)、第二斜板(14)之间;第五转轴(52)与第二电机(51)输出端传动连接,导向杆(49)均布于第五转轴(52);伸缩杆(48)与导向杆(49)内滑动连接,且通过弹性件(50)与导向杆(49)内壁连接;滚轮(47)固接于伸缩杆(48)外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二安装座(53)、第六转轴(54)、第七传动轮(55)、支座(56)、第五锥齿轮(57)、第六锥齿轮(58)、第二传动带(59)和第八传动轮(60);第二安装座(53)固接于冷却器(5)远离第一安装座(702)的侧部底端;支座(56)固接于第二安装座(53)顶部,且位于第一传动轮(1)下方;第七传动轮(55)安装于支座(56),第五锥齿轮(57)与第七传动轮(55)同轴连接;第六转轴(54)一端与第六锥齿轮(58)固接,第六锥齿轮(58)与第五锥齿轮(57)啮合,另一端与第二转轴(26)固接;第八传动轮(60)与第一传动轮(1)同轴连接,且通过第二传动带(59)与第七传动轮(55)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九传动轮(61)、第三传动带(62)、固定板(63)、第五轴承座(64)、第十传动轮(65)、第二风叶(66)和第七转轴(67);第九传动轮(61)固接于第六转轴(54),固定板(63)固接于固定架(25)远离冷却器(5)的侧部,第五轴承座(64)固接于固定板(63)顶部;第七转轴(67)一端与第五轴承座(64)枢接,另一端与第二风叶(66)固接;第十传动轮(65)固接于第七转轴(67),且通过第三传动带(62)与第九传动轮(61)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六轴承座(68);第六轴承座(68)固接于第二安装座(53)顶部,且与第六转轴(54)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还包括有第七轴承座(69);第七轴承座(69)固接于固定板(63)顶部,且与第七转轴(67)枢接。
CN201811090229.3A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Active CN109291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0229.3A CN109291340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0229.3A CN109291340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1340A true CN109291340A (zh) 2019-02-01
CN109291340B CN109291340B (zh) 2021-02-09

Family

ID=65163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0229.3A Active CN109291340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13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7015A (zh) * 2001-11-08 2003-05-14 上海欧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塑料的挤出造粒工艺
CN201399361Y (zh) * 2009-03-25 2010-02-10 蔡澳明 篮式砂磨机
CN205364044U (zh) * 2016-01-15 2016-07-06 江西博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浆纱蜡片生产用的冷凝切片装置
CN205552995U (zh) * 2016-03-22 2016-09-07 内蒙古富特橡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橡胶片冷却装置
CN207317424U (zh) * 2017-10-16 2018-05-04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打散回转干燥机
CN108387436A (zh) * 2018-03-02 2018-08-10 杭州冠华王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检测用解冻设备及解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7015A (zh) * 2001-11-08 2003-05-14 上海欧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塑料的挤出造粒工艺
CN201399361Y (zh) * 2009-03-25 2010-02-10 蔡澳明 篮式砂磨机
CN205364044U (zh) * 2016-01-15 2016-07-06 江西博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浆纱蜡片生产用的冷凝切片装置
CN205552995U (zh) * 2016-03-22 2016-09-07 内蒙古富特橡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橡胶片冷却装置
CN207317424U (zh) * 2017-10-16 2018-05-04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打散回转干燥机
CN108387436A (zh) * 2018-03-02 2018-08-10 杭州冠华王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检测用解冻设备及解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1340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1894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散热型服务器机箱
CN108869322A (zh) 一种具备高散热性的水泵
CN209279455U (zh) 一种应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线上的冷却装置
CN109291340A (zh) 一种便于输送橡胶的高效型冷却装置
CN108127805A (zh) 一种pvc管冷却混合装置
CN209166152U (zh)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的中央空调节能冷却塔
CN206647244U (zh) 一种汽车打气泵电机控制器配件
CN207509601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上的卸料装置
CN209243125U (zh) 一种轴承制造用冷却装置
CN208853857U (zh) 一种电子凸轮方式用于翅片机的启停切断装置
CN210952331U (zh) 一种节能循环式长短铝棒通用型加热系统
CN209050514U (zh) 一种用于纺织领域的数控全自动磨刀
CN208767676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具有高效水冷降温效果的变电柜
CN201705621U (zh) 空压机
CN214314085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设备散热装置
CN213782951U (zh) 一种用于自然能热利用系统水蒸发自动降温型光伏系统
CN209169059U (zh) 一种便携组合式继电器
CN211890254U (zh) 一种打磨装置
CN205437360U (zh) 一种具有自动振动功能的钢锉
CN221000061U (zh) 一种用于棉纺生产的揉棉装置
CN108294149A (zh) 一种牛轧糖制作设备
CN213847199U (zh) 一种防冻户外通信机柜
CN217957441U (zh) 一种用于智能温室的控制机箱
CN220980017U (zh) 一种液压站节能控制装置
CN112436590A (zh) 一种用于自然能热利用系统水蒸发自动降温型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Weijia

Inventor before: Li Guip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Address after: No. 8 Hongxing Road, Yunji Industrial Park, Hengnan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21000

Patentee after: Hengyang Zhenli Rubbe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8, Kaichuang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before: Li Gui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