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5704A -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5704A
CN109285704A CN201811206571.5A CN201811206571A CN109285704A CN 109285704 A CN109285704 A CN 109285704A CN 201811206571 A CN201811206571 A CN 201811206571A CN 109285704 A CN109285704 A CN 109285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arc extinguishing
contact
grid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65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国
江椿龄
白继超
徐胜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065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57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5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57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365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桥、分别与动触桥两端的动触点相对设置的两个静触头、相对设置在动触桥两端的两个灭弧室,以及设置在动触桥远离静触头一侧的引弧片,所述灭弧室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灭弧开口的多个灭弧栅片,多个深度不同的灭弧开口形成与引弧片配合的灭弧缺口;在引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动触桥两端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分别与两个延伸部另一端连接并向远离动触桥的方向倾斜设置伸到灭弧缺口内的折弯部,通过在多个灭弧栅片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多个灭弧开口形成灭弧缺口,减少灭弧开口与电弧直接接触的面积。

Description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起动器、控制保护器等具有双断点触头结构的开关电器,具有接通、承载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的交流电流,并且在过载、短路等故障情况下应能够承受分断电流断开电路实现保护。但是,目前市场上具有双断点触头结构的开关电器,灭弧室里的引弧板一般采用直板式,此种引弧板离动触桥太远,导致产品断开电路后动静触桥分开时,电弧很难进入灭弧室中,使电弧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持续燃烧,造成动触头和静触头烧损严重;同时市场上的灭弧室里的灭弧栅片一般都做成凹槽长度相等,此种设计导致电弧引进灭弧室后,与灭弧室中灭弧栅片前端的接触面太多,导致电弧反射出现背后击穿的现象,严重影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的灭弧能力和分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桥1、分别与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相对设置的两个静触头2、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灭弧室3,以及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一侧的引弧片4,所述灭弧室3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灭弧开口32的多个灭弧栅片31,所述多个灭弧栅片31从引弧片4一侧向静触头2一侧间隔层叠设置,靠近引弧片4一侧灭弧栅片31的灭弧开口3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靠近静触头2一侧灭弧栅片31的灭弧开口32的深度,多个深度不同的灭弧开口32形成与引弧片4配合的灭弧缺口33;在引弧片4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动触桥1两端延伸的延伸部43,以及分别与两个延伸部43另一端连接并向远离动触桥1的方向倾斜设置伸到灭弧缺口33内的折弯部44。
优选的,所述灭弧缺口33成阶梯型,所述的灭弧室3包括多个灭弧栅片组,相同灭弧栅片组内的多个灭弧栅片31的尺寸相同且灭弧开口32深度相同,不同灭弧栅片组的灭弧栅片31的尺寸相同但灭弧开口32深度不同。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动触桥1的两端的两个导磁机构6,两个导磁机构6分别包括成U型的导磁板61,以及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导磁板61开口位置的吹弧板62,两个导磁板61分别与对应的吹弧板62围成环形磁场套在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和静触头2的外侧,在导磁板61的内侧设有隔弧板63。
优选的,所述引弧片4包括成U型的限位部41、分别与限位部41两端连接并穿过两个导磁机构6的两个导磁部42、分别与两个导磁部42另一端连接并向动触桥1端部延伸的两个延伸部43、分别与两个延伸部43另一端连接并倾斜伸到灭弧缺口33内的折弯部44,以及与折弯部44另一端连接的平直部45。
优选的,所述灭弧室3包括分别由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组成的三组灭弧栅片31,以及相对设置在三组灭弧栅片31两侧的两个固定板37,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尺寸相同,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7连接,第一栅片31a的灭弧开口32为第一开孔32a,第二栅片31b的灭弧开口32为第二开孔32b,第三栅片31c的灭弧开口32为第三开孔32c,第三开孔32c的深度D3大于第二开孔32b的深度D2,第二开孔32b的深度D2大于第一开孔32a的深度D1;多个第一栅片31a设置在动触桥1与静触头2之间的一侧,引弧片4的折弯部44倾斜设置在多个第二栅片31b的第二开孔32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第三开孔32c的一侧。
优选的,最底侧的第一栅片31a的第一开孔32a对应设置在动触桥1离开静触头2的最远距离,折弯部44的一端伸到最底侧的第一开孔32a与动触桥1之间的下方,折弯部44的另一端伸到最底侧的第三栅片31c的第三开孔32c的下方。
优选的,动触桥1的中部与触头支持51连接,触头支持51安装在支架座52内,在触头支架51与支架座5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3,触头支架51沿支架座52内侧滑动并带动动触桥1的两端与两个静触头2接触和分开,在支架座52的两侧与灭弧室3之间分别设有套在动触桥1两端和对应静触头2四周的导磁机构6。
优选的,所述动触桥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折弯部44倾斜的引弧角11,引弧角11的倾斜角度与折弯部44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触头支架51在远离静触头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55,动触桥1的中部安装到安装槽55内并将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伸到触头支架51外部的两侧,所述支架座52成半盒形并套在触头支架51上,在支架座52朝向静触头2的一端设有伸到触头支架51两侧的两个导向板56,触头支架51能够带动动触桥1沿两个导向板56的内侧滑动,两个导向板26上分别设有导向槽57,在触头支架51两侧的外壁上设有伸到导向槽57内滑动配合的导向块58,支架座52朝向引弧片4的一端伸到U型的限位部41内限位配合,在支架座52的两侧设有分别伸到限位部41的两侧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59;在复位弹簧53与动触桥1之间设有成U型的弹簧垫片54,弹簧垫片54的内侧套在复位弹簧53上,弹簧垫片54的外侧与动触桥1接触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导磁板61分别包括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上动触点12两侧的两个导磁侧板611,以及连接在两个导磁侧板611一端之间的导磁底板612,导磁底板612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的一侧,所述隔弧板63包括分别套在两个导磁侧板611远离导磁底板612一端的两个隔弧套64,两个隔弧套64对应在两个导磁侧板611的内侧分别设有向导磁底板612延伸的隔弧侧板65,两个隔弧侧板65远离隔弧套64的一端通过隔弧底板66连接组成U型结构,隔弧底板66与导磁底板612的内壁配合,每个隔弧侧板66两侧的侧边分别伸到导磁侧板611两侧侧边的隔弧延伸板67。
优选的,隔弧板63为产气材料,隔弧板63能够在高温作用下产生气体。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静触头2分别包括成U型的静触板21,两个静触头2的静触板21开口相反设置,两个静触板21一侧的侧边分别与接线端子连接,两个静触板21另一侧的侧边分别设有向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动触点12凸折的接触凸台23,两个静触板21的接触凸台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动触点12相对设置的静触点22,在两个接触凸台23的内侧分别设有吹弧板62。
本发明创造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通过在多个灭弧栅片31上具有不同深度的多个灭弧开口32形成灭弧缺口33,可以减少灭弧开口32与电弧直接接触的面积,防止电弧反射导致背后击穿的现象,同时引弧片4两端的延伸部43和折弯部44还可以减少灭弧缺口33与动触桥1之间的距离,加速电弧与灭弧室3接触的速度,不仅能够保证灭弧室具有可靠的灭弧能力,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此外,阶梯型的灭弧缺口33能够进一步减少与电弧直接接触的面积,进一步防止电弧反射导致背后击穿的现象。此外,分别套在动触桥1的两端和对应的静触头2的四周的两个导磁机构6,能够形成环形磁场,推动电弧更快地进入灭弧室3。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动触桥与静触点接触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动触桥与静触点分开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创造引弧板与灭弧栅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创造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创造第三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创造第二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创造第一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创造引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创造导磁板和吹弧板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创造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创造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桥1、分别与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相对设置的两个静触头2、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灭弧室3,以及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一侧的引弧片4,所述灭弧室3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灭弧开口32的多个灭弧栅片31,所述多个灭弧栅片31从引弧片4一侧向静触头2一侧间隔层叠设置,靠近引弧片4一侧灭弧栅片31的灭弧开口3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靠近静触头2一侧灭弧栅片31的灭弧开口32的深度,多个深度不同的灭弧开口32形成与引弧片4配合的灭弧缺口33;在引弧片4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动触桥1两端延伸的延伸部43,以及分别与两个延伸部43另一端连接并向远离动触桥1的方向倾斜设置伸到灭弧缺口33内的折弯部44。
本发明创造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通过在多个灭弧开口32上形成灭弧缺口33,可以减少灭弧开口32与电弧直接接触的面积,防止电弧反射导致背后击穿的现象,同时引弧片4两端的延伸部43和折弯部44还可以减少灭弧缺口33与动触桥1之间的距离,加速电弧与灭弧室3接触的速度,不仅能够保证灭弧室具有可靠的灭弧能力,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
进一步,所述灭弧缺口33成阶梯型,所述的灭弧室3包括多个灭弧栅片组,相同灭弧栅片组内的多个灭弧栅片31的尺寸相同且灭弧开口32深度相同,不同灭弧栅片组的灭弧栅片31的尺寸相同但灭弧开口32深度不同,阶梯型的灭弧缺口33能够进一步减少与电弧直接接触的面积,进一步防止电弧反射导致背后击穿的现象。当然,每个灭弧栅片组包括至少一个灭弧栅片3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灭弧栅片。每个灭弧栅片31也可以尺寸不同,但灭弧开口32深度需要逐渐变大以形成倾斜的灭弧缺口33,灭弧缺口33也可以成斜面或弧面,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参阅图1-4示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是电动机起动器,当然本发明创造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也可以是控制保护开关或其它具有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的开关电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起动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桥1、分别与动触桥1两端相对设置的两个静触头2,以及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灭弧室3,动触桥1的中部与触头支持51连接,触头支持51安装在支架座52内,并且在触头支架51与支架座5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3,触头支架51沿支架座52内侧滑动并带动动触桥1的两端与两个静触头2接触和分开,复位弹簧53为触头支架51提供反力。
如图1-3、11所示,在支架座52的两侧与灭弧室3之间分别设有导磁机构6,两个导磁机构6分别包括成U型的导磁板61,以及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导磁板61开口位置的吹弧板62,两个导磁板61分别与对应的吹弧板62围成环形磁场套在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和静触头2的外侧,在导磁板61的内侧设有隔弧板63,导磁机构6通过形成环形的磁场推动电弧更快地进入灭弧室3,能够进一步提高加速电弧向灭弧室3移动的速度。
参阅图3、10示出引弧片4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弧片4包括成U型的限位部41、分别与限位部41两端连接并穿过两个导磁机构6的两个导磁部42、分别与两个导磁部42另一端连接并向动触桥1端部延伸的两个延伸部43、分别与两个延伸部43另一端连接并倾斜伸到灭弧缺口33内的折弯部44,以及与折弯部44另一端连接的平直部45。当然,也可以设置两个不通过限位部41相连的引弧片4,两个引弧片4各自制作并装配到两个灭弧室3的灭弧开口32内,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导磁机构6包括设置在静触头2远离动触桥1一侧的吹弧板62,以及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一侧的导磁板61,导磁板61成U型,导磁板61的开口设置在吹弧板62的一侧,在导磁板61的内侧设有隔弧板63,导磁板61的底部位于隔弧板63与壳体之间,两个导磁机构6上的两个隔弧板63中心对称分布区,通过U型的导磁板61与吹弧板62组成环形的磁场,推动电弧离开动触桥1和静触头2的分断区域并加速电弧进入灭弧室3的速度,隔弧板63在安装固定导磁板61的同时,还起到保护导磁板61的作用,避免导磁板61受电弧影响降低性能。
进一步,所述隔弧板62为产气材料,隔弧板62能够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急速产生气体,不仅能够增加空气流通加速冷却电弧,而且能够通过空气吹动电弧加速向灭弧室运动的同时,对电弧的弧柱进行压缩,使电弧的弧拉电流密度增加,增加洛伦磁力以进一步加速电弧进入灭弧室3的速度。
参阅图5-9示出灭弧室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灭弧室3包括分别由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组成的三组灭弧栅片31,以及相对设置在三组灭弧栅片31两侧的两个固定板37,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尺寸相同,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7连接,第一栅片31a的灭弧开口32为第一开孔32a,第二栅片31b的灭弧开口32为第二开孔32b,第三栅片31c的灭弧开口32为,第一栅片31a设置在动触桥1与静触头2之间的一侧,第三栅片31c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的一侧,第二栅片31b设置在第一栅片31a与第三栅片31c之间并位于动触桥1端部的一侧,第三开孔32c的深度D3大于第二开孔32b的深度D2,第二开孔32b的深度D2大于第一开孔32a的深度D1,多个第一栅片31a设置在动触桥1与静触头2之间的一侧,引弧片4的折弯部44倾斜设置在多个第二栅片31b的第二开孔32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第三开孔32c的一侧,通过第一开孔32a、第二开孔32b和第三开孔32c的底部组成台阶型的灭弧缺口33,由于D3>D2>D2,因此电弧会优先接触第一开孔32a的孔壁,而不会与第二开孔32b和第三开孔32c的孔壁接触,能够有效减少电弧与灭弧栅片31端面的直接接触面积,减少电弧的反射,同时,由于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尺寸相同,灭弧开口32的深度也更深,电磁吸力和对电弧的拉力也更大,更容易将电弧拉进灭弧室3中,灭弧能力更好。当然,灭弧室3也可以包括两组或更多组灭弧栅片31,而且各组灭弧栅片31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每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灭弧栅片31,都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最底侧的第一栅片31a的第一开孔32a对应设置在动触桥1离开静触头2的最远距离,折弯部44的一端伸到最底侧的第一开孔32a与动触桥1之间的下方,折弯部44的另一端伸到最底侧的第三栅片31c的第三开孔32c的下方,这样可以使灭弧室3以最合理的结构形成与动触桥1配合的台阶面,既具有极强的灭弧能力,又具有非常小的体积。优选的,包括六个第一栅片31a、两个第二栅片31b和三个第三栅片31c。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32a、第二开孔32b和第三开孔32c的底部均设有第一深孔34a、第二深孔34b和第三深孔34c,第一开孔32a、第二开孔32b和第三开孔32c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35a、第二侧壁35b和第三侧壁35c,两个第一侧壁35a与第一深孔34a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壁36a连接,两个第二侧壁35b与第二深孔34b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连接壁36b连接,两个第三侧壁35c与第三深孔34c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两个第三连接壁36c连接,第一深孔34a、第二深孔34b和第三深孔34c的尺寸相同,第一连接壁36a、第二连接壁36b和第三连接壁36c的尺寸相同,第一侧壁35a的长度大于第二侧壁35b,第二侧壁35b的长度大于第三侧壁35c,具有便于加工制作和切割电弧能力强的优点。
具体的,参阅图1-3所示,图1为动触桥1与静触头2接触的闭合状态,图2为动触桥1与静触头2分开的断开状态,在壳体内设有静触头1、吹弧板62、隔弧板63和导磁板61,导磁板61和吹弧板62形成环形磁场,通过磁场拉伸电弧并推动电弧进入灭弧室3,隔弧板63一方面用来安装固定导磁板61,另一方面起到对导磁板61的保护作用,避免导磁板61受电弧影响降低性能,支架座52用来放置触头支持51,触头支持51用来放置动触桥1,灭弧室3用来熄灭电弧,复位弹簧53用来为触头支持51提供反力,引弧片4用来导引电弧进入灭弧室3。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桥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折弯部44倾斜的引弧角11,引弧角11的倾斜角度与折弯部44的倾斜角度相同,引弧角11能够减少动触桥1与引弧片4之间的距离,提高引弧片4引导电弧的吸引力,加速电弧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支架51在远离静触头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55,动触桥1的中部安装到安装槽55内并将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伸到触头支架51外部的两侧,所述支架座52成半盒形并套在触头支架51上设有安装槽55的一端,在支架座52朝向静触头2的一端设有伸到触头支架51两侧的两个导向板56,触头支架51能够带动动触桥1沿两个导向板56的内侧滑动,两个导向板26上分别设有导向槽57,在触头支架51两侧的外壁上设有伸到导向槽57内滑动配合的导向块58,支架座52朝向引弧片4的一端伸到U型的限位部41内限位配合,并且在支架座52的两侧设有分别伸到限位部41的两侧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59。优选的,在复位弹簧53与动触桥1之间设有成U型的弹簧垫片54,弹簧垫片54的内侧套在复位弹簧53上,弹簧垫片54的外侧代替复位弹簧53与动触桥1接触配合,不仅增加与动触桥1接触的面积,防止复位弹簧53与动触桥1接触面积不足导致偏移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减少从动触桥1传导至复位弹簧53上的热量,使复位弹簧53处于较低的温度,保证复位弹簧53的弹性和使用寿命,此外,还具有装配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导磁板61分别包括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上动触点12两侧的两个导磁侧板611,以及连接在两个导磁侧板611一端之间的导磁底板612,导磁底板612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的一侧,所述隔弧板63包括分别套在两个导磁侧板611远离导磁底板612一端的两个隔弧套64,两个隔弧套64对应在两个导磁侧板611的内侧分别设有向导磁底板612延伸的隔弧侧板65,两个隔弧侧板65远离隔弧套64的一端通过隔弧底板66连接组成U型结构,隔弧底板66与导磁底板612的内壁配合,每个隔弧侧板66两侧的侧边分别伸到导磁侧板611两侧侧边的隔弧延伸板67,隔弧板63直接套在导磁板61的两端,不仅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而且隔弧板63对导磁板61的防护也更全面。优选的,隔弧板63为产气材料,隔弧板63能够在高温作用下产生气体,气体不仅能够冷却电弧,而且能够压缩电弧弧柱,使弧拉电流密度增加,增加洛伦磁力,同时吹动电弧向灭弧室3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静触头2分别包括成U型的静触板21,两个静触头2的静触板21开口相反设置,两个静触板21一侧的侧边分别与接线端子连接,两个静触板21另一侧的侧边分别设有向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动触点12凸折的接触凸台23,两个静触板21的接触凸台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动触点12相对设置的静触点22,在两个接触凸台23的内侧分别设有吹弧板62,通过将吹弧板62直接装配在U形的静触板21的内侧,不仅具有结构和便于装配的特点,而且吹弧板62产生的磁场能够与电弧更好的进行作用,保证磁场能够可靠地驱动电弧进入灭弧室3。
参阅图10,所述引弧片4是折弯式,引弧片4与动触桥1的距离H更短,能快速的把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室3,减少了动静触桥1的烧损。优选的,灭弧室3由11片三种灭弧开口32深度不同的灭弧栅片31组成,分别为6片第一栅片31a,2片第二栅片31b和3片第三栅片31c,第一栅片31a由第一侧壁35a、第一连接壁36a和第一深孔34a组成,第二栅片31b由第二侧壁35b、第二连接壁36b和第二深孔34b组成,第三栅片31c由第三侧壁35c、第三连接壁36c和第三深孔34c组成,当动触桥1和静触头2由闭合状态到断开状态时,动触桥1和静触头2之间会产生电弧,产生的电弧在动触桥1两端引弧角11的导引下经过引弧片4进入灭弧室3,由于引弧片4和动触桥1的距离H很近,电弧很容易会进入灭弧室3里面进行冷却。同时由于D3<D2<D1,电弧会先接触第一栅片31a的第一侧壁35a、第一连接壁36a和第一深孔34a,而不会接触第二栅片31b和第三栅片31c,因此,电弧与灭弧栅片31的直接接触面积小,能够有效减少电弧反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桥(1)、分别与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相对设置的两个静触头(2)、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灭弧室(3),以及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一侧的引弧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3)包括具有不同深度的灭弧开口(32)的多个灭弧栅片(31),所述多个灭弧栅片(31)从引弧片(4)一侧向静触头(2)一侧间隔层叠设置,靠近引弧片(4)一侧灭弧栅片(31)的灭弧开口(3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靠近静触头(2)一侧灭弧栅片(31)的灭弧开口(32)的深度,多个深度不同的灭弧开口(32)形成与引弧片(4)配合的灭弧缺口(33);在引弧片(4)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动触桥(1)两端延伸的延伸部(43),以及分别与两个延伸部(43)另一端连接并向远离动触桥(1)的方向倾斜设置伸到灭弧缺口(33)内的折弯部(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缺口(33)成阶梯型,所述的灭弧室(3)包括多个灭弧栅片组,相同灭弧栅片组内的灭弧栅片(31)的尺寸相同且灭弧开口(32)深度相同,不同灭弧栅片组内的灭弧栅片(31)的尺寸相同但灭弧开口(32)深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导磁机构(6),两个导磁机构(6)分别包括成U型的导磁板(61),以及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导磁板(61)开口位置的吹弧板(62),两个导磁板(61)分别与对应的吹弧板(62)围成环形磁场套在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和静触头(2)的外侧,在导磁板(61)的内侧设有隔弧板(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片(4)包括成U型的限位部(41)、分别与限位部(41)两端连接并穿过两个导磁机构(6)的两个导磁部(42)、分别与两个导磁部(42)另一端连接并向动触桥(1)端部延伸的两个延伸部(43)、分别与两个延伸部(43)另一端连接并倾斜伸到灭弧缺口(33)内的折弯部(44),以及与折弯部(44)另一端连接的平直部(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3)包括分别由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组成的三组灭弧栅片(31),以及相对设置在三组灭弧栅片(31)两侧的两个固定板(37),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尺寸相同,多个第一栅片(31a)、多个第二栅片(31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37)连接,第一栅片(31a)的灭弧开口(32)为第一开孔(32a),第二栅片(31b)的灭弧开口(32)为第二开孔(32b),第三栅片(31c)的灭弧开口(32)为第三开孔(32c),第三开孔(32c)的深度D3大于第二开孔(32b)的深度D2,第二开孔(32b)的深度D2大于第一开孔(32a)的深度D1;多个第一栅片(31a)设置在动触桥(1)与静触头(2)之间的一侧,引弧片(4)的折弯部(44)倾斜设置在多个第二栅片(31b)的第二开孔(32b)和多个第三栅片(31c)的第三开孔(32c)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底侧的第一栅片(31a)的第一开孔(32a)对应设置在动触桥(1)离开静触头(2)的最远距离,折弯部(44)的一端伸到最底侧的第一开孔(32a)与动触桥(1)之间的下方,折弯部(44)的另一端伸到最底侧的第三栅片(31c)的第三开孔(32c)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动触桥(1)的中部与触头支持(51)连接,触头支持(51)安装在支架座(52)内,在触头支架(51)与支架座(5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3),触头支架(51)沿支架座(52)内侧滑动并带动动触桥(1)的两端与两个静触头(2)接触和分开,在支架座(52)的两侧与灭弧室(3)之间分别设有套在动触桥(1)两端和对应静触头(2)四周的导磁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桥(1)的两端分别设有向折弯部(44)倾斜的引弧角(11),引弧角(11)的倾斜角度与折弯部(44)的倾斜角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51)在远离静触头(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55),动触桥(1)的中部安装到安装槽(55)内并将动触桥(1)两端的动触点(12)伸到触头支架(51)外部的两侧,所述支架座(52)成半盒形并套在触头支架(51)上,在支架座(52)朝向静触头(2)的一端设有伸到触头支架(51)两侧的两个导向板(56),触头支架(51)能够带动动触桥(1)沿两个导向板(56)的内侧滑动,两个导向板(26)上分别设有导向槽(57),在触头支架(51)两侧的外壁上设有伸到导向槽(57)内滑动配合的导向块(58),支架座(52)朝向引弧片(4)的一端伸到U型的限位部(41)内限位配合,在支架座(52)的两侧设有分别伸到限位部(41)的两侧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59);在复位弹簧(53)与动触桥1之间设有成U型的弹簧垫片(54),弹簧垫片(54)的内侧套在复位弹簧(53)上,弹簧垫片(54)的外侧与动触桥(1)接触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磁板(61)分别包括相对设置在动触桥(1)上动触点(12)两侧的两个导磁侧板(611),以及连接在两个导磁侧板(611)一端之间的导磁底板(612),导磁底板(612)设置在动触桥(1)远离静触头(2)的一侧,所述隔弧板(63)包括分别套在两个导磁侧板(611)远离导磁底板(612)一端的两个隔弧套(64),两个隔弧套(64)对应在两个导磁侧板(611)的内侧分别设有向导磁底板(612)延伸的隔弧侧板(65),两个隔弧侧板(65)远离隔弧套(64)的一端通过隔弧底板(66)连接组成U型结构,隔弧底板(66)与导磁底板(612)的内壁配合,每个隔弧侧板(66)两侧的侧边分别伸到导磁侧板(611)两侧侧边的隔弧延伸板(67)。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隔弧板(63)为产气材料,隔弧板(63)能够在高温作用下产生气体。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静触头(2)分别包括成U型的静触板(21),两个静触头(2)的静触板(21)开口相反设置,两个静触板(21)一侧的侧边分别与接线端子连接,两个静触板(21)另一侧的侧边分别设有向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动触点(12)凸折的接触凸台(23),两个静触板(21)的接触凸台(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动触桥(1)两端的两个动触点(12)相对设置的静触点(22),在两个接触凸台(23)的内侧分别设有吹弧板(62)。
CN201811206571.5A 2018-10-16 2018-10-16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Pending CN1092857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6571.5A CN109285704A (zh) 2018-10-16 2018-10-16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6571.5A CN109285704A (zh) 2018-10-16 2018-10-16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5704A true CN109285704A (zh) 2019-01-29

Family

ID=6517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6571.5A Pending CN109285704A (zh) 2018-10-16 2018-10-16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570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410A (zh) * 2019-04-02 2019-05-31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触头结构以及断路器
CN112542331A (zh) * 2020-11-30 2021-03-23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短路能力提升开关装置的动触桥保持结构
WO2021129738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分断器、分断器组件和接触器
CN113690111A (zh) * 2021-07-14 2021-11-23 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弧夹角灭弧结构
CN114360979A (zh) * 2021-12-17 2022-04-15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灭弧栅结构
WO2023050961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接触器、直流电路和用电设备
EP4064311A4 (en) * 2019-12-24 2023-12-13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CIRCUIT BREAKERS AND CONTACTORS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4216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Contactor assembly with arc steering system
CN102354636A (zh) * 2011-07-28 2012-02-15 法泰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202258894U (zh) * 2011-10-28 2012-05-30 常熟市瑞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阶梯状排列的灭弧栅片
CN202678265U (zh) * 2012-06-28 2013-01-16 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断路器灭弧装置
CN202678264U (zh) * 2012-06-28 2013-01-16 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塑壳断路器
CN102931041A (zh) * 2012-11-13 2013-02-13 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弧灭弧装置及使用该导弧灭弧装置的直流断路器
CN103311063A (zh) * 2013-06-05 2013-09-18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
US20140166620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Polarity independent switching device for carrying and disconnecting direct current
CN205488007U (zh) * 2016-02-03 2016-08-17 杭州泰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及其灭弧罩
CN106298394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安徽中电兴发与鑫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断路器结构
CN106971928A (zh) * 2017-05-18 2017-07-21 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应用于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以及塑壳断路器
CN107818896A (zh) * 2016-09-12 2018-03-20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灭弧结构
WO2018130007A1 (zh) * 2017-01-13 2018-07-19 乐清市也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开关
CN209418334U (zh) * 2018-10-16 2019-09-20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4216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Contactor assembly with arc steering system
CN102354636A (zh) * 2011-07-28 2012-02-15 法泰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202258894U (zh) * 2011-10-28 2012-05-30 常熟市瑞特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阶梯状排列的灭弧栅片
CN202678265U (zh) * 2012-06-28 2013-01-16 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断路器灭弧装置
CN202678264U (zh) * 2012-06-28 2013-01-16 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塑壳断路器
CN102931041A (zh) * 2012-11-13 2013-02-13 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导弧灭弧装置及使用该导弧灭弧装置的直流断路器
US20140166620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Polarity independent switching device for carrying and disconnecting direct current
CN103311063A (zh) * 2013-06-05 2013-09-18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
CN205488007U (zh) * 2016-02-03 2016-08-17 杭州泰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及其灭弧罩
CN106298394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安徽中电兴发与鑫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断路器结构
CN107818896A (zh) * 2016-09-12 2018-03-20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灭弧结构
WO2018130007A1 (zh) * 2017-01-13 2018-07-19 乐清市也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开关
CN106971928A (zh) * 2017-05-18 2017-07-21 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应用于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结构以及塑壳断路器
CN209418334U (zh) * 2018-10-16 2019-09-20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ERK: "开关电器技术基础", 31 March 198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238 - 240 *
邹城华;王卫国;: "一种小型漏电断路器产品的优化设计", 电工电气, no. 11, pages 28 - 30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410A (zh) * 2019-04-02 2019-05-31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触头结构以及断路器
WO2021129738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分断器、分断器组件和接触器
EP4064311A4 (en) * 2019-12-24 2023-12-13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CIRCUIT BREAKERS AND CONTACTORS
EP4064306A4 (en) * 2019-12-24 2023-12-13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BREAKER, BREAKER ARRANGEMENT AND CONTACTOR
CN112542331A (zh) * 2020-11-30 2021-03-23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短路能力提升开关装置的动触桥保持结构
CN112542331B (zh) * 2020-11-30 2024-02-23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短路能力提升开关装置的动触桥保持结构
CN113690111A (zh) * 2021-07-14 2021-11-23 上海立新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弧夹角灭弧结构
WO2023050961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接触器、直流电路和用电设备
CN114360979A (zh) * 2021-12-17 2022-04-15 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灭弧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5704A (zh)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CN105097374B (zh) 一种利于电弧快速移动和拉长的断路器
CN209418334U (zh)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结构
CN206401213U (zh) 断路器触头引弧装置
CN1187774C (zh) 配有带介电屏蔽的灭弧室的电气断路器电极
WO2022057606A1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配电盒、动力电池总成与车辆
CN105914110A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JP2006019113A (ja) 回路遮断器
US20060213873A1 (en) ARC chute assembly and electric power switch incorporating same
WO2022156816A9 (zh) 框架断路器
CN206040548U (zh) 继电器
CN210110588U (zh) 灭弧室灭弧栅片布局结构
CN209571367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元件安装结构
CN104465256B (zh) 隔离断路器用灭弧室及使用该灭弧室的隔离断路器
CN111834162A (zh) 一种断路器
CN112289635A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
CN117174546B (zh) 触头灭弧系统的断路器及方法
EP0071867B1 (en) Puffer type current interrupter
CN220731439U (zh) 低压开关设备及其触头装置、灭弧模块
CN220963130U (zh) 一种双灭弧室直流塑壳断路器
CN205159256U (zh) 一种新型断路器
CN214043519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
CN106098459B (zh) 断路器
CN219832547U (zh) 灭弧室和断路器
CN216957864U (zh) 一种旋转式隔离开关灭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