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8701A -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8701A
CN109278701A CN201811479080.8A CN201811479080A CN109278701A CN 109278701 A CN109278701 A CN 109278701A CN 201811479080 A CN201811479080 A CN 201811479080A CN 109278701 A CN109278701 A CN 109278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pring
spring
safety belt
secondary wind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9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8701B (zh
Inventor
李明阳
马超
刘彦广
王立宝
施忝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NBEI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NBEI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NBEI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NBEI JINHENG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790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8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8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8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8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8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71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spring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包括该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卷收器。安全带卷曲装置包括:主卷簧组件、副卷簧组件和控制盘组件;本申请的安全带卷曲装置通过在主卷簧组件的基础上设置相对主卷簧组件产生反向扭力的副卷簧组件和控制副卷簧组件产生扭力的控制盘组件,使得在安全带拉出时副卷簧组件不启动,保证安全带的正常拉出盘;而当安全带拉出至一定位置要回收并收紧时,控制副卷簧组件能够控制副卷簧组件产生部分抵抗其收紧的扭力,使得安全带对人体的作用力不那么大,佩戴更为舒适,不会产生勒制感。

Description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包括该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卷收器。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卷收器的卷曲装置与芯轴组件相连接,卷曲装置内设置有卷簧组件,通过卷簧组件的作用将绕设在芯轴组件上的安全带往回收,从而保证安全带始终贴着人体。然而卷簧组件的拉动力较大,长时间佩戴安全带会导致人体有勒制感,舒适度差。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安全带的勒制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包括该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卷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长时间佩戴安全带会导致人体有勒制感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包括:主卷簧组件、副卷簧组件和控制盘组件;
所述主卷簧组件包括卷簧盒、主卷簧和卷簧轴衬;所述卷簧轴衬和主卷簧位于所述卷簧盒内,所述卷簧轴衬能够随芯轴旋转;所述主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卷簧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主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簧轴衬相连接;
所述副卷簧组件包括副卷簧、副卷簧制动盘和副卷簧连接盘;所述副卷簧卷设于所述副卷簧连接盘上,所述副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副卷簧连接盘相连接,所述副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副卷簧制动盘相连接;所述副卷簧组件能够随所述卷簧轴衬的旋转而转动;所述副卷簧制动盘上设置有棘齿;
所述控制盘组件包括卷簧盖板、副卷簧制动爪和回位簧;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和所述回位簧均设置于所述卷簧盖板上;所述回位簧的一端与所述卷簧盖板固定,所述回位簧的另一端压制所述副卷簧制动爪,用于使所述副卷簧制动爪与所述副卷簧制动盘的棘齿形成制动;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对所述棘齿的制动方向与所述副卷簧的卷设方向相反,所述副卷簧的扭力方向与所述主卷簧的扭力方向相反,用于抵消所述主卷簧的扭力。
进一步地,所述副卷簧组件还包括卷簧隔离盘;
所述卷簧隔离盘位于所述卷簧盒内,且所述卷簧隔离盘套设于所述卷簧轴衬上,并随所述卷簧轴衬的旋转而转动;
所述卷簧盒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定位口,所述卷簧隔离盘的外壁面周向间隔设置有定位槽;止动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定位口伸入所述定位槽内,用于卡制所述卷簧隔离盘。
进一步地,所述副卷簧组件还包括扭矩限制簧;
所述扭矩限制簧卷设于所述副卷簧连接盘上,所述扭矩限制簧的一端与所述卷簧隔离盖相连接,所述扭矩限制簧用于单向传递扭矩。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盘组件还包括控制盘和摆动盘;
所述控制盘和所述摆动盘设置于所述卷簧盖板上;
所述卷簧隔离盘上对应所述卷簧轴衬处设置有偏心轴衬;所述控制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摆动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所述偏心轴衬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圆孔伸入所述第一圆孔内;
所述卷簧盖板上设置有内齿,所述摆动盘的周向设置有外齿;所述摆动盘能够与所述卷簧盖板啮合,且所述偏心轴衬转动能够推动所述摆动盘摆动并旋转,带动所述控制盘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盘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控制盘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定位孔的内径大于定位凸起的直径,所述摆动盘旋转能够带动所述控制盘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盘上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外侧形成外圈轨道,所述限位轨道内侧与控制盘主体形成内圈轨道;且所述控制盘转动能够驱动所述副卷簧制动爪沿所述内圈轨道或所述外圈轨道运动,用于使所述副卷簧制动爪与所述棘齿相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轨道包括第一限位轨道和第二限位轨道;所述第二限位轨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轨道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轨道的两侧;
所述第一限位轨道与所述第二限位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限位轨道与所述控制盘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控制盘旋转时,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在所述外圈轨道上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内圈轨道,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在所述内圈轨道内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副卷簧制动爪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卷簧盖板上,所述副卷簧制动爪的另一端设置有斜口卡制部;所述斜口卡制部能够与所述棘齿卡接,阻止所述副卷簧制动盘转动;
所述副卷簧制动爪朝向所述控制盘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能够伸入所述内圈轨道和所述外圈轨道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卷收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包括:主卷簧组件、副卷簧组件和控制盘组件;主卷簧组件与芯轴相连接,随着芯轴上安全带的伸出,主卷簧组件的卷簧卷曲的同时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从而拉动安全带收回,进而使安全带贴靠着人体;当芯轴上安全带伸出至一定程度后进行回收时,副卷簧组件启动,其产生与主卷簧组件内卷簧扭力方向相反的扭力,因此副卷簧组件产生的扭力会抵消小部分主卷簧组件的扭力,从而达到减力的功能,控制盘组件用于控制副卷簧组件的启停作用。
本申请的安全带卷曲装置通过在主卷簧组件的基础上设置相对主卷簧组件产生反向扭力的副卷簧组件和控制副卷簧组件产生扭力的控制盘组件,使得在安全带拉出时副卷簧组件不启动,保证安全带的正常拉出盘;而当安全带拉出至一定位置要回收并收紧时,控制副卷簧组件能够控制副卷簧组件产生部分抵抗其收紧的扭力,使得安全带对人体的作用力不那么大,佩戴更为舒适,不会产生勒制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卷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副卷簧隔离盘和卷簧轴衬的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副卷簧制动盘和副卷簧及扭矩限制簧的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副卷簧制动爪与制动盘发生制动时的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副卷簧隔离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控制盘、摆动盘及卷簧盖板的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控制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副卷簧制动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2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控制盘控制过程中与副卷簧制动爪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控制盘控制过程中副卷簧制动爪与控制盘相对位置路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控制盘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另一种控制盘控制过程中副卷簧制动爪与控制盘相对位置路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副卷簧隔离盘和卷簧轴衬的一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主卷簧组件,11-卷簧盒,12-主卷簧,13-卷簧轴衬,2-副卷簧组件,21-副卷簧,211-卡爪结构,22-副卷簧制动盘,221-棘齿,23-副卷簧连接盘,24-卷簧隔离盘,241-偏心轴衬,242-定位槽,25-扭矩限制簧,3-控制盘组件,31-卷簧盖板,311-内齿,32-副卷簧制动爪,321-斜口卡制部,322-凸起块,33-回位簧,34-控制盘,341-第一圆孔,342-定位孔,343-外圈轨道,344-内圈轨道,345-第一限位轨道,346-第二限位轨道,347-第一开口,348-第二开口,35-摆动盘,351-第二圆孔,352-外齿,353-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包括该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卷收器。
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包括:主卷簧组件1、副卷簧组件2和控制盘组件3;主卷簧组件1与芯轴相连接,随着芯轴上安全带的伸出;主卷簧组件1的卷簧卷曲的同时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从而拉动安全带收回,进而使安全带贴靠着人体;当芯轴上安全带伸出至一定程度后进行回收时,副卷簧组件2启动,其产生与主卷簧组件1内卷簧扭力方向相反的扭力,因此副卷簧组件2产生的扭力会抵消小部分主卷簧组件1的扭力,从而达到减力的功能,控制盘组件3用于控制副卷簧组件2的启停作用。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主卷簧组件1包括卷簧盒11、主卷簧12和卷簧轴衬13;卷簧轴衬13和主卷簧12位于卷簧盒11内,卷簧盒11内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定位轴;卷簧轴衬13套设于定位轴上,卷簧轴衬13与芯轴相连接,因此卷簧轴衬13能够随芯轴旋转;主卷簧12的一端与卷簧盒11的内壁相连接,主卷簧12的另一端与卷簧轴衬13相连接,因此芯轴旋转能够带动主卷簧12转动;并且当芯轴上的安全带被拉出时,主卷簧12受到第一方向的转动力,同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产生扭力,第二方向的扭力拉动安全带向收回的方向,从而使安全带贴靠着人体。
参见图2和图3及图6所示,副卷簧组件2包括副卷簧21、副卷簧制动盘22和副卷簧连接盘23,副卷簧21卷设于副卷簧连接盘23上,副卷簧制动盘22与副卷簧连接盘23相扣合,使得副卷簧21位于副卷簧制动盘22和副卷簧连接盘23之间;副卷簧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爪结构211,副卷簧连接盘23和副卷簧制动盘2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接口,副卷簧21通过一端的卡爪结构211与副卷簧连接盘23的接口相连接,副卷簧21通过另一端的卡爪结构211与副卷簧制动盘22的接口相连接,从而实现副卷簧21的卷制;且副卷簧21和主卷簧12的卷设方向相同。卷簧轴衬13穿过副卷簧制动盘22,副卷簧制动盘22上设置有棘齿221,棘齿221环绕卷簧轴衬13设置;且副卷簧制动盘22和副卷簧连接盘23能够随卷簧轴衬13沿第一方向旋转,此时副卷簧21不产生扭力。而当安全带伸出至一定程度后进行回收时,即副卷簧制动盘22和副卷簧连接盘23能够随卷簧轴衬13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控制盘组件3通过棘齿221与副卷簧制动盘22相卡制,副卷簧制动盘22停止转动;而副卷簧连接盘23继续随卷簧轴衬13开始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副卷簧21即产生扭力;又因为副卷簧21和主卷簧12产生的扭力相反,副卷簧21的扭力会抵消部分主卷簧12的扭力,从而起到减力的功能。
参见图2和图3及图7所示,控制盘组件3包括卷簧盖板31、副卷簧制动爪32和回位簧33;副卷簧制动爪32和回位簧33均设置于卷簧盖板31的边沿处;回位簧33的一端与卷簧盖板31固定,另一端能够压制副卷簧制动爪32;使副卷簧制动爪32与副卷簧制动盘22的棘齿221相抵靠;且副卷簧制动爪32对棘齿221的制动方向与主卷簧12的扭力方向相反;即当主卷簧12向第一方向卷动并向第二方向产生扭力后再沿第二方向回转时,副卷簧制动盘22也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副卷簧制动爪32与棘齿221相卡制,阻碍副卷簧制动盘22的转动;而副卷簧连接盘23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使得副卷簧21沿第一方向产生扭力,与主卷簧12沿第二方向的扭力产生部分抵消,从而起到减小安全带对人体压力的作用。
本申请的安全带卷曲装置通过在主卷簧组件1的基础上设置相对主卷簧组件1产生反向扭力的副卷簧组件2和控制副卷簧组件2产生扭力的控制盘组件3,使得在安全带拉出时副卷簧组件2不启动;保证安全带的正常拉出盘;而当安全带拉出至一定位置要回收并收紧时,控制副卷簧组件2能够控制副卷簧组件2产生部分抵抗其收紧的扭力,使得安全带对人体的作用力不那么大,佩戴更为舒适,不会产生勒制感。
参见图2至图5、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副卷簧组件2还包括卷簧隔离盘24;卷簧隔离盘24的设置一方面将主卷簧12和副卷簧21分隔开来,另一方面用于连接副卷簧连接盘23和卷簧轴衬13。
卷簧隔离盘24位于卷簧盒11内,且卷簧隔离盘24的中心设置有连接轴孔,连接轴孔的内壁设置有花键;而卷簧轴衬13上也对应设置有花键,卷簧隔离盘24通过连接轴孔套设于卷簧轴衬13上,实现卷簧隔离盘24和卷簧轴衬13的连接;副卷簧连接盘23和副卷簧制动盘22均设置于卷簧隔离盘24上,且副卷簧连接盘23与卷簧隔离盘24相扣合,因此副卷簧连接盘23和卷簧制动盘能够随着卷簧隔离盘24转动;且副卷簧连接盘23和副卷簧制动盘22之间能发生相对转动,使得副卷簧连接盘23上的副卷簧21产生扭力。
此外,参见图5所示,在卷簧盒1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定位口,卷簧隔离盘24的外壁面周向间隔设置有定位槽242;止动装置能够通过定位口伸入定位槽242内,用于卡制卷簧隔离盘24使其不得旋转,此时主卷簧12为绕紧状态,主卷簧12力量不得释放。
优选地,卷簧隔离盘24和卷簧轴衬1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如图5所示,卷簧隔离盘24和卷簧轴衬13为分体式结构;如图18所示,卷簧隔离盘24和卷簧轴衬13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2、图3和图6所示,副卷簧组件2还包括扭矩限制簧25,用于限制副卷簧连接盘23和卷簧隔离盘24之间的相对运动。
扭矩限制簧25卷设于副卷簧连接盘23上,且对应卷设于副卷簧21的外侧;扭矩限制簧2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限位结构,卷簧隔离盘24上对应设置有缺口,该凸起限位结构能够插入缺口内,使扭矩限制簧25的一端能够与卷簧隔离盘24相固定;副卷簧制动爪32对棘齿221的制动方向与副卷簧21的卷设方向相反,副卷簧21的扭力方向与主卷簧12的扭力方向相反,因此当扭矩限制簧25沿第二方向受力时,扭矩限制簧25为松解状态;此时副卷簧连接盘23与卷簧隔离盘24容易发生相对转动,当扭矩限制簧25沿第一方向受力时,扭矩限制簧25为绕紧状态,此时副卷簧连接盘23与卷簧隔离盘24不易发生相对移动,可以保持副卷簧21扭矩的作用,实现单向传递扭矩,因此芯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副卷簧连接盘23与卷簧隔离盘24不易发生相对移动,副卷簧连接盘23与卷簧隔离盘24共同随卷簧隔离盘24沿第一方向转动,副卷簧组件2不启动;而当芯轴沿第一方向回转时,副卷簧连接盘23与卷簧隔离盘24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副卷簧制动盘22收到制动停止转动,副卷簧21开始作用产生用于抵消主卷簧12扭力的反向扭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2、图3和图9所示,为更好地控制副卷簧制动爪32对副卷簧制动盘22的棘齿221的作用,控制盘组件3还包括控制盘34和摆动盘35,控制盘34和摆动盘35设置于卷簧盖板31上。
卷簧隔离盘24上对应卷簧轴衬13处设置有偏心轴衬241,控制盘34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圆孔341,摆动盘35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孔351,第一圆孔341的孔径小于第二圆孔351的孔径;偏心轴衬241能够穿过第二圆孔351伸入第一圆孔341内,偏心轴衬241的外壁能够与第一圆孔341的内壁相接触。随着卷簧隔离盘24沿第二方向的转动,偏心轴衬241直径较大的位置能够推动与其接触的第一圆孔341的内壁与第二圆孔351的内壁相平齐,从而带动摆动盘35沿第一方向实现摆动。
而卷簧盖板31上设置有内齿311,摆动盘35的周向设置有外齿352,摆动盘35能够与卷簧盖板31啮合,且摆动盘35的内齿311数少于卷簧盖板31的外齿352数,摆动盘35中心圆孔与卷簧隔离盘24上设置的偏心轴径相配合,使得摆动盘35摆动并旋转,从而带动控制盘34沿相反方向旋转。而控制盘34上设置不同的用于限制副卷簧制动爪32的限位轨道,通过控制盘34的旋转能够改变副卷簧制动爪32的位置,从而改变对副卷簧制动盘22的制动情况,进而改变副卷簧21的扭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9所示,控制盘34和摆动盘35之间是通过定位结构实现传动的;具体地,摆动盘35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53,控制盘34上设置有定位孔342,控制盘34位于摆动盘35上方,定位凸起353位于定位孔342内,且定位孔342的内径大于定位凸起353的直径,两者通过定位凸起353和定位孔342的配合,实现定位和传动。当芯轴沿第二方向回转带动偏心轴衬24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够驱动摆动盘35向第一方向旋转,而摆动盘35向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带动定位凸起353在定位孔342内沿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反向驱动控制盘34向第二方向旋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9所示,为保证摆动盘35和控制盘34之间运动的稳定性,设置定位凸起3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凸起353在摆动盘35上均匀分布,且多个定位凸起353的中心连线呈圆形并与摆动盘35同心,定位孔342与定位凸起353一一对应。
优选地,定位凸起353的数量为六个。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10所示,控制盘34上设置有限位轨道,限位轨道呈环形设置,其与控制盘34同心并位于控制盘34的边缘处。限位轨道外侧形成外圈轨道343,限位轨道内侧与控制盘34主体形成内圈轨道344,且控制盘34转动能够驱动副卷簧制动爪32能够沿内圈轨道344或外圈轨道343运动。当控制盘34沿第二方向转动且副卷簧制动爪32沿内圈轨道344运动时,副卷簧制动爪32与棘齿221相接触,此时卷簧隔离盘24随芯轴沿第二方向运动时,副卷簧制动爪32与副卷簧制动盘22上的棘齿221相抵靠,阻止副卷簧制动盘22的转动,副卷簧制动盘22停止转动,此时副卷簧21连接于副卷簧制动盘22的一端处于静止状态,其连接于副卷簧连接盘23的一端随安全带卷收器芯轴转动,副卷簧21开始卷绕并沿第一方向产生扭力,抵消部分主卷簧12沿第二方向的扭力,达到减小主卷簧12扭力的效果。而当控制盘34沿第二方向转动且副卷簧制动爪32沿外圈轨道343运动时,副卷簧制动爪32与棘齿221相分离,副卷簧制动爪32不对副卷簧制动盘22起到制动作用,安全带的卷曲由主卷簧12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10所示,限位轨道包括第一限位轨道345和第二限位轨道346,第二限位轨道34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轨道346对称设置于第一限位轨道345的两侧。
第一限位轨道345与第二限位轨道346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347,第一开口347开口较大,第二限位轨道346与控制盘34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348,第二开口348开口较小。
控制盘34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副卷簧制动爪32在外圈轨道343上能够通过第一开口347进入内圈轨道344;但在副卷簧制动爪32位于内圈轨道344时,其无法通过第一开口347进入外圈轨道343,副卷簧制动爪32在内圈轨道344内能够通过第二开口348进入外圈;但在副卷簧制动爪32位于外圈轨道343时,其无法通过第二开口348进入内圈轨道344。
本申请的带有减力装置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在安全带织带全部拉出后才会启动减力装置,织带全部拉出后回收织带,此时卷收器的回卷力会因减力装置的启动而降低;待织带回收到设定的长度后,减力装置自动关闭,卷收器卷收力回复到原有状态水平。
具体地,参见图12至图15所示,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减力控制和实现过程为:卷收器织带收起时,控制盘34静止,副卷簧制动爪32位于外圈轨道343对应第二开口348处;如图12和图13所示,芯轴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织带拉出到第一设定长度时,控制盘34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副卷簧制动爪32达到第一开口347处,此时副卷簧制动爪32在回位簧33的压力会跳动至内圈轨道344,此时继续拉出织带,芯轴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副卷簧制动爪32在内圈轨道344内与控制盘34发生相对运动;但此过程中副卷簧制动爪32不发生制动,因此织带可以被持续拉出。当织带全部被拉出后,此时织带回收,如图14所示,芯轴沿第二方向回转,此时副卷簧制动爪32会对副卷簧制动盘22棘齿221形成制动,副卷簧组件2开始工作,减力装置功能启动,副卷簧21向第一方向产生扭力,以部分消除主卷簧12的扭力,减少安全带佩戴时对乘客的压制感。
而当安全带需要回收时,芯轴沿第二方向继续转动,控制盘34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而副卷簧制动爪32沿着控制盘34内圈轨道344运动,直至从另一第二开口348处挤出而回到外圈轨道343;此时副卷簧制动爪32与副卷簧制动盘22棘齿221脱离接触,副卷簧21不再绕簧上力,减力装置工作结束,实现控制盘34内外圈转换控制动作。
优选地,第二开口348处的轨道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保证的副卷簧制动爪32能够从该让位口处挤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盘34的控制方式,如图16所示,此种控制方式中第二限位轨道346与控制盘34主体之间设置的第二开口348的开口较大;控制盘34跟跟随芯轴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副卷簧制动爪32能够在回位簧33的作用下从第二开口348处进入内圈轨道344;当控制盘34跟跟随芯轴沿第二方向运动时,副卷簧制动爪32能够从第二开口348处进入外圈轨道343。具体地,如图17所示,芯轴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织带拉出到第二设定长度时,控制盘34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副卷簧制动爪32达到第二开口348处,此时副卷簧制动爪32在回位簧33的压力会跳动至内圈轨道344,此时继续拉出织带直至乘员佩戴后,再回收织带则织带,芯轴沿第二方向回转,此时副卷簧制动爪32会对副卷簧制动盘22棘齿221形成制动,织带上回卷力降低。乘员接触佩戴后织带继续回收,直至织带回收至第二设定长度时,副卷簧制动爪32能够从第二开口348处跳回至外圈轨道343,此时减力装置关闭,织带上卷收力回复正常水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11所示,副卷簧制动爪32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卷簧盖板31上,副卷簧制动爪32的另一端设置有斜口卡制部321;当棘齿2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斜口卡制部321能够与棘齿221只接触而不发生制动作用;当棘齿221开始从沿第一方向转动变成第二方向时,斜口卡制部321能够与棘齿221抵接,阻止副卷簧制动盘22转动,实现副卷簧制动爪32对副卷簧组件2的制动作用。
副卷簧制动爪32朝向控制盘34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块322;凸起块322能够伸入内圈轨道344和外圈轨道343内;副卷簧制动爪32就是通过凸起块322实现在控制盘34内外圈的位置转换,从而引发不同的控制作用。
综上,本申请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在安全带织带全部拉出后才会启动减力装置,织带全部拉出后回收织带,此时卷收器的回卷力会因减力装置的启动而降低,待织带回收到设定的长度后,减力装置自动关闭;卷收器卷收力回复到原有状态水平;从而保证安全带的正常卷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卷收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曲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卷收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因而具有安全带卷曲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卷簧组件、副卷簧组件和控制盘组件;
所述主卷簧组件包括卷簧盒、主卷簧和卷簧轴衬;所述卷簧轴衬和主卷簧位于所述卷簧盒内,所述卷簧轴衬能够随芯轴旋转;所述主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卷簧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主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卷簧轴衬相连接;
所述副卷簧组件包括副卷簧、副卷簧制动盘和副卷簧连接盘;所述副卷簧卷设于所述副卷簧连接盘上;所述副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副卷簧连接盘相连接,所述副卷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副卷簧制动盘相连接;所述副卷簧组件能够随所述卷簧轴衬的旋转而转动;所述副卷簧制动盘上设置有棘齿;
所述控制盘组件包括卷簧盖板、副卷簧制动爪和回位簧;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和所述回位簧均设置于所述卷簧盖板上;所述回位簧的一端与所述卷簧盖板固定,所述回位簧的另一端压制所述副卷簧制动爪,用于使所述副卷簧制动爪与所述副卷簧制动盘的棘齿形成制动;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对所述棘齿的制动方向与所述副卷簧的卷设方向相反,所述副卷簧的扭力方向与所述主卷簧的扭力方向相反,用于抵消所述主卷簧的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卷簧组件还包括卷簧隔离盘;
所述卷簧隔离盘位于所述卷簧盒内,且所述卷簧隔离盘套设于所述卷簧轴衬上,并随所述卷簧轴衬的旋转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卷簧组件还包括扭矩限制簧;
所述扭矩限制簧卷设于所述副卷簧连接盘上,且所述扭矩限制簧的一端与所述卷簧隔离盖相连接;所述扭矩限制簧用于单向传递扭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盘组件还包括控制盘和摆动盘;
所述控制盘和所述摆动盘设置于所述卷簧盖板上;
所述卷簧隔离盘上对应所述卷簧轴衬处设置有偏心轴衬;所述控制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摆动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所述偏心轴衬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圆孔伸入所述第一圆孔内;
所述卷簧盖板上设置有内齿,所述摆动盘的周向设置有外齿,所述摆动盘能够与所述卷簧盖板啮合,且所述偏心轴衬转动能够推动所述摆动盘摆动并旋转,带动所述控制盘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盘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控制盘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且所述定位孔的内径大于定位凸起的直径;所述摆动盘旋转能够带动所述控制盘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盘上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外侧形成外圈轨道,所述限位轨道内侧与控制盘主体形成内圈轨道;且所述控制盘转动能够驱动所述副卷簧制动爪沿所述内圈轨道或所述外圈轨道运动,用于使所述副卷簧制动爪与所述棘齿相接触或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轨道包括第一限位轨道和第二限位轨道,所述第二限位轨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轨道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轨道的两侧;
所述第一限位轨道与所述第二限位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限位轨道与所述控制盘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控制盘旋转时,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在所述外圈轨道上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内圈轨道,所述副卷簧制动爪在所述内圈轨道内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外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卷簧制动爪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卷簧盖板上,所述副卷簧制动爪的另一端设置有斜口卡制部;所述斜口卡制部能够与所述棘齿卡接,阻止所述副卷簧制动盘转动;
所述副卷簧制动爪朝向所述控制盘的一侧还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能够伸入所述内圈轨道和所述外圈轨道内。
10.一种卷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卷曲装置。
CN201811479080.8A 2018-12-04 2018-12-04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Active CN109278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9080.8A CN109278701B (zh) 2018-12-04 2018-12-04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9080.8A CN109278701B (zh) 2018-12-04 2018-12-04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8701A true CN109278701A (zh) 2019-01-29
CN109278701B CN109278701B (zh) 2024-05-14

Family

ID=6517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9080.8A Active CN109278701B (zh) 2018-12-04 2018-12-04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87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166A (zh) * 2019-04-22 2019-08-1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导向机构预紧力装调装置及装调方法
CN110316147A (zh) * 2019-07-17 2019-10-11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转动进行定位的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1111A1 (en) * 2004-10-04 2006-04-06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CN106004780A (zh) * 2015-03-31 2016-10-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安全带拉出测量装置和系统
CN107585127A (zh) * 2016-07-07 2018-01-1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209534984U (zh) * 2018-12-04 2019-10-25 沈阳金杯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1111A1 (en) * 2004-10-04 2006-04-06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CN106004780A (zh) * 2015-03-31 2016-10-1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安全带拉出测量装置和系统
CN107585127A (zh) * 2016-07-07 2018-01-1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209534984U (zh) * 2018-12-04 2019-10-25 沈阳金杯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166A (zh) * 2019-04-22 2019-08-1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导向机构预紧力装调装置及装调方法
CN110119166B (zh) * 2019-04-22 2022-06-0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导向机构预紧力装调装置及装调方法
CN110316147A (zh) * 2019-07-17 2019-10-11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转动进行定位的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8701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8701A (zh)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WO2013038491A1 (ja) 充電ケーブルの収納装置および車両
US3430885A (en) Automatic strap retracting mechanisms for safety seat belts in cars
CN102795196B (zh)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使用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CN106917552B (zh) 一种双绳汽车尾门电吸锁机构
CN108528186A (zh) 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行星齿轮动力传动系统
CN101519060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CN105905068A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以及座椅安全带装置
CN209534984U (zh) 安全带卷曲装置及卷收器
CN103368003A (zh) 锁闭装置
CN105735785B (zh) 具有储能式解锁装置的电动车坐垫锁
JPH10129417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01595013A (zh) 具有断开安全带织带感应及车辆感应控制系统作用的安全带卷收器
CN109591757A (zh) 一种设有防锁装置的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CN102933434B (zh) 用于座椅安全带的收进装置
JP2014141137A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TWI603867B (zh) 有效回收車輛慣性滑行動能的發電系統
TW200538330A (en) Webbing retractor
CN207773087U (zh) 一种扭力杆
CN102139675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CN207773084U (zh) 扭力杆
CN103121432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CN209534988U (zh) 一种设有防锁装置的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CN104442689B (zh) 一种多级限力安全带卷收器
CN209454703U (zh) 一种设有防锁装置的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