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9718B -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9718B
CN109249718B CN201810756571.6A CN201810756571A CN109249718B CN 109249718 B CN109249718 B CN 109249718B CN 201810756571 A CN201810756571 A CN 201810756571A CN 109249718 B CN109249718 B CN 109249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tate change
image
medium
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65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9718A (zh
Inventor
畠中祐二
中泽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49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9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9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9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other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79Detection means therefor, e.g. for nozzle clog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2Detection of malfunctioning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通过目视来确认印刷不良的有无的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具备:图像印刷工序,其通过印刷装置而向介质印刷图像;状态检测工序,其在所述图像印刷工序中,对所述印刷装置在动作中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信息印刷工序,其基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所检测出的所述状态变化而向所述介质印刷状态变化信息,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以能够在所述图像中辨别出检测到所述状态变化的位置的方式来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Description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向介质喷出油墨滴来实施图像的印刷的印刷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即,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以与对是否发生了油墨滴的喷出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动作协作的方式,将确认油墨滴的喷出异常的图案印刷在介质上。由此,用户能够确认并判断是否发生了经不起实际使用的程度的喷出异常。
但是,对于判断是否发生了经不起实际使用的程度的喷出异常而言,必须确认被印刷的图像是否为不妨碍实际使用的状态,且用户必须跨及印刷物的整个区域范围而以目视确认的方式来确认有无印刷不良的情况。然而,在用户跨及印刷物的整个区域范围而进行目视确认的方法中,确认很费时间,而且当必须确认的区域较大时,很容易看漏印刷不良的情况。此外,虽然也可考虑了通过拍摄装置来对印刷物进行拍摄,并对拍摄数据与印刷数据进行比较来检测印刷不良的方法,但会存在装置大型化、成本增加这样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55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这样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用户容易通过目视来确认有无印刷不良的方式来对存在发生印刷不良的可能性的位置进行辨别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印刷工序,其通过印刷装置而向介质印刷图像;状态检测工序,其在所述图像印刷工序中,对所述印刷装置在动作中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信息印刷工序,其基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所检测出的所述状态变化,而向所述介质印刷状态变化信息,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以能够辨别出检测到所述状态变化的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的方式,将所述状态变化信息印刷于所述介质。
根据该方法,检测到在图像的印刷中存在状态变化,并以能够辨别检测到状态变化的位置的方式而将状态变化信息印刷在介质上。因此,能够根据被印刷的状态变化信息来辨别可能在印刷物的哪个位置上发生了印刷不良。因此,用户容易通过目视来确认印刷物的印刷不良的有无,从而降到看漏印刷不良的可能性。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所述状态变化信息能够区分所述状态变化的内容。
根据该方法,由于状态变化信息能够区分状态变化的内容,因此用户能够根据状态变化信息而掌握状态变化的内容。因此,用户能够注意到可能发生的印刷不良的内容并对印刷物进行确认。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看漏印刷不良的可能性。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图像印刷工序中,通过喷出液滴来印刷所述图像,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对所述液滴未被喷出的可能性进行检测。
根据该方法,由于对存在液滴未被喷出的可能性进行检测,因此能够使状态变化信息中包含存在发生漏印刷(以下,称为漏点)的可能性的信息。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对由印刷装置的维护动作造成的印刷的中断进行检测。
根据该方法,由于对由印刷装置的维护动作造成的印刷的中断进行检测,因此能够使状态变化信息包含由维护动作造成的印刷的中断的信息。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对喷出液滴的喷出头与所述介质发生接触的可能性进行检测。
根据该方法,由于对喷出头与所述介质发生接触的(以下,称为头摩擦)可能性进行检测,因此能够使状态变化信息包含头摩擦的信息。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每当检测出所述状态变化时,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该方法,每当检测出状态变化时,状态变化信息就被印刷在介质上。由于状态检测工序是在图像印刷工序中被执行的,因此状态变化信息在被印刷的图像(印刷物)中以与检测到状态变化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被印刷。其结果为,用户能够根据状态变化信息被印刷的位置而知晓可能发生印刷不良的位置。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在图像印刷工序结束后,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该方法,由于状态变化信息是在图像印刷工序结束后(即,形成图像后)被印刷在介质上的。因此,由于状态变化信息被汇总印刷,故此很容易辨认状态变化信息。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以文字来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该方法,由于状态变化信息是以文字来印刷的,因此用户能够根据该文字信息而知晓状态变化的内容。因此,用户能够准确地掌握可能发生的印刷不良是什么情况。
(应用例)
在上述应用例中,优选为,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以图形来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该方法,由于状态变化信息是以图形来印刷的,因此用户能够根据该图形而知晓状态变化的内容。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视觉立即掌握可能发生的印刷不良是什么情况。
(应用例)
本应用例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向介质印刷图像;状态检测部,其对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时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控制部,其基于在所述状态检测部中所检测到的状态变化,而使所述印刷部以能够辨别出检测到所述状态变化的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的方式将所述状态变化信息印刷在所述介质上。
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对印刷部在动作中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并以能够辨别出检测到状态变化的位置的方式而将状态变化信息印刷在介质上。因此,能够根据状态变化信息而辨别出可能在印刷物的哪个位置处发生了印刷不良。因此,用户很容易通过目视来确认印刷物的印刷不良的有无,从而减少看漏印刷不良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印刷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头移动部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为表示喷出头的喷嘴排列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为表示印刷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6A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6B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另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7A为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果的一个示例。
图7B为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果的另一个示例。
图8为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果的又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1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装置10,以大幅面打印机(LFP:Large Format Printer)为示例来进行说明。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作为相互正交的三轴而示出了X轴、Y轴以及Z轴。将表示各轴的方向的箭头标记的顶端侧称为“+侧”,将基端侧称为“-侧”,并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设为Z轴,将+Z轴侧设为“上”。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印刷装置10的长边方向(参照图1:在附图主视观察时为左右方向)设为X轴,将+X轴侧设为“左”。此外,将与Z轴方向和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将+Y轴侧设为“前”。此外,也将沿着被印刷有图像的介质即印刷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位置关系称为“上游侧”、”下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印刷介质S从作为-Y轴侧的后侧向作为+Y轴侧的前侧被输送,因此将-Y轴侧称为上游侧,将+Y轴侧称为下游侧。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及图示,存在将构成装置的部件或构成的一部分的纵横的比例尺表现为与实际不同的情况。此外,除了说明所需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存在省略图示的情况。
(印刷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参照图1以及图2,对印刷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0通过从作为外部装置的主计算机100(参照图5)接收印刷数据,并基于印刷数据而向印刷介质S喷出油墨组合物(以下,仅称为“油墨”)的液滴(以下称为“油墨滴”),从而将与印刷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包括文字等在内的信息)印刷在印刷介质S上。印刷数据例如是通过主计算机100所具备的应用以及打印机驱动器而将由数字照相机等获得的图像数据(例如,RGB的数字图像信息)转换处理为能够由印刷装置10印刷的数据形式的图像形成用的数据,并且包括对印刷装置10进行控制的指令。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印刷装置10被构成为,包括对印刷介质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1、用于将卷筒状的印刷介质S向输送部21进行供给的介质供给部14、向被输送的印刷介质S印刷图像的印刷部58、和将被印刷的印刷介质S收卷成卷筒状的介质收卷部15。印刷部58被设置在大致长方体状的筐体部11内。所述各部通过在下端安装有车轮12的一对脚部13而被支承。
如图2所示,介质供给部14被设置在筐体部11的后侧(-Y轴方向)处。在介质供给部14上,保持有未使用的印刷介质S被卷叠成圆筒状的卷筒体R1。另外,在介质供给部14中,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被填充有印刷介质S的宽度(X轴方向的长度)或卷数不同的多个尺寸的卷筒体R1。通过使装填了卷筒体R1的介质供给部14沿着图2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将印刷介质S从卷筒体R1上放卷并向印刷部58输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向印刷介质S印刷图像的印刷面朝外侧被卷绕的外卷型的卷筒体R1。此外,印刷装置10中所使用的印刷介质S的种类大致分为纸类与薄膜类。如果列举具体示例,则在纸类中存在优质纸、涂布纸(cast coated paper)、美术纸(artpaper)、铜版纸(coatpaper)等,在薄膜类中存在合成纸、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
介质收卷部15被设置在筐体部11的前侧(+Y轴方向)处。在介质收卷部15上,呈圆筒状地收卷有由印刷部58印刷的印刷介质S,从而形成卷筒体R2。介质收卷部15具备夹持用于收卷印刷介质S而形成卷筒体R2的芯材的一对保持架17。在一个保持架17a上,设置有向芯材供给转动力的收卷电机(未图示)。通过收卷电机被驱动而使芯材旋转,从而将印刷介质S收卷于芯材上而形成卷筒体R2。在介质收卷部15中具备张紧辊16,所述张紧辊16对因自重而垂下的印刷介质S的印刷面的相反一侧的面进行按压,并对被收卷于介质收卷部15上的印刷介质S施加张力。
另外,在印刷装置10中,也能够在不收卷于卷筒体R2上的条件下将印刷介质S排出。例如,印刷后的印刷介质S也可以被收纳在被设置于筐体部11的前侧的排出筐(未图示)等中。
主要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10具备从下方对通过输送部21而被输送的印刷介质S进行支承的上游侧支承部23、压印板24以及下游侧支承部25。上游侧支承部23被设置在筐体部11的后侧,并将从介质供给部14被供给的印刷介质S向输送部21进行引导。压印板24被设置在与印刷部58对置的位置处,并对印刷中的印刷介质S进行支承。例如,如图2所示,压印板24具有呈箱状的压力室26,在压力室26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压力室26内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吸附风扇27。通过吸附风扇27运转而将压力室26内保持为负压,从而将印刷介质S吸附于压印板24上,从而对由附着于印刷介质S上奇特卷绕等引起的翘起进行矫正。下游侧支承部25被设置在筐体部11的前侧处,并将被印刷的印刷介质S从压印板24向介质收卷部15进行引导。
如上所述,上游侧支承部23、压印板24以及下游侧支承部25构成了印刷介质S的输送路径22。
输送部21沿着与印刷介质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被设置在压印板24与上游侧支承部23之间。输送部21为由输送驱动辊21a和输送从动辊21b构成的输送辊对,其中,所述输送驱动辊21a被配置在输送路径22的下侧并进行旋转驱动,所述输送从动辊21b被配置在该输送驱动辊21a的上侧并以从动于输送驱动辊21a的旋转的方式进行旋转。输送从动辊21b被构成为,能够以相对于输送驱动辊21a而分离或者压接的方式进行移动。在输送驱动辊21a与输送从动辊21b被压接的状态下,输送部21(输送辊对)在对印刷介质S进行夹持(夹捏)的同时向输送方向(+Y轴方向)的印刷部58进行输送。在筐体部11内设置有向输送驱动辊21a输出旋转动力的作为动力源的输送用电机(未图示)。通过输送用电机被单元控制部44(参照图5)控制而进行驱动,而使输送驱动辊21a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将被夹持在输送从动辊21b与输送驱动辊21a之间的印刷介质S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如图1所示,在筐体部11的-X轴方向上部处设置有操作面板62。操作面板62具备显示印刷条件设定画面等的显示部64、和在给与印刷条件等的输入以及各种指示时被操作的操作部63。从操作部63被输入的印刷条件或各种指示被送至控制部40并被处理。
在筐体部11的-X轴方向的下部处,设置有能够安装可收纳油墨的油墨收纳容器(未图示)的油墨安装部65。在油墨安装部65中,以与油墨的种类或颜色相对应的方式安装有多个油墨收纳容器。
而且,在筐体部11内还设置有对在印刷装置10的各部中所设置的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
(印刷部)
如图2所示,在筐体部11的内部设置有印刷部58。在筐体部11的后侧(-Y轴侧)处,在成为上游侧支承部23的上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向印刷部58供给印刷介质S的供给口18。此外,在筐体部11的前侧(+Y轴侧)处,在成为下游侧支承部25的上侧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排出通过印刷部58而被印刷的印刷介质S的排出口19。
印刷部58相对于压印板24而被配置在上方(+Z轴侧)处,并且在印刷介质S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印刷部58具有:对从介质供给部14被馈送且沿着上游侧支承部23以及压印板24而被输送的印刷介质S喷出油墨的喷出头52、搭载喷出头52的滑架55、和使滑架55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的头移动部59等。
头移动部59使滑架55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滑架55被沿着主扫描方向而配置的导轨56、57所支承,并被构成为能够通过头移动部59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喷出头52同滑架55一起沿着X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关于头移动部59,将在图3中进行详细叙述。
在导轨56、57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上,为了对喷出头52与印刷介质S之间的分离距离进行调节而设置有改变喷出头52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机构53。此外,在滑架55的下部处,在与喷出头52相比成为输送方向的下游侧(+Y轴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印刷介质S的纸宽度(X轴方向的长度)进行检测的反射型传感器54。
反射型传感器54为具备光源部以及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且由受光部接收从光源部朝向下方射出的光的反射光,并将与由受光部接收的反射光的强度相应的检测值(电压值)向控制部40输出。此外,在使滑架55向主扫描方向进行移动的同时由反射型传感器54进行检测,并且控制部40基于检测值而对反射对象的变化的位置、即印刷介质S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对印刷介质S的宽度进行计算。然后,喷出头52通过根据被计算出的印刷介质S的宽度而将从油墨收纳容器被供给的油墨向沿着输送路径22被输送的印刷介质S喷出,从而实施印刷。印刷后的印刷介质S沿着下游侧支承部25而向斜下方被引导,并通过介质收卷部15而被收卷。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长条的印刷介质S以卷对卷(rollto roll)方式被供给的印刷装置1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印刷装置10既可以是以单张处理方式供给被预先切为预定长度的单页纸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印刷后的印刷介质S收纳于代替介质收卷部15而设置的排出筐等(未图示)的结构。
此外,也可以将多个卷筒体R1同时装填于介质供给部14中,并通过印刷部58来印刷多个印刷介质S。
(头移动部)
接下来,参照图3来对头移动部59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印刷装置10中的头移动部59的结构的一个示例。
头移动部59被构成为,包括导轨56、57(导轨57参照图2,在图3中未图示。)、滑架55、同步齿形带38、滑架电机33。导轨56、57以在X轴方向上水平地延伸的方式被设置于筐体部11的内部。此外,滑架55搭载喷出头52,并被配置为,在被导轨56、57支承的同时,沿着导轨56、57而在X轴上水平地进行往复移动(扫描)。
在导轨56的后方配置有被架设在一对滑轮37上的同步齿形带38。滑轮37的一方与滑架电机33的旋转轴连接。在两个滑轮37之间,同步齿形带38以平行于导轨56的方式运转自如。此外,同步齿形带38的一部分与滑架55结合在一起。因此,当滑架电机33被单元控制部44(参照图5)控制而工作时,滑架55便随之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
而且,相对于导轨56而平行地在X轴方向上配置有线性标尺(linearscale)39。线性标尺39具有透明的主体和在X轴方向上以固定的间隔形成的遮光带。另一方面,滑架55具有CR位置检测部80(参照图5),所述CR位置检测部80具备对线性标尺39的遮光带进行检测的光学式传感器(未图示)。CR位置检测部80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运算处理部42,从而滑架55的移动量被正确地检测出来。
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头移动部59使喷出头52高精度地扫描(移动)并喷出油墨滴,从而在印刷介质S上形成图像。以下,将印刷介质S内的、形成有图像的区域称为图像形成区域,将除此以外的区域称为非图像形成区域。
(维护单元)
此外,滑架55能够越过印刷介质S而向+X轴方向移动,且在+X轴方向上,在压印板24的外侧的区域中,作为维护单元而依次配置有冲洗部35以及压盖部34。滑架电机33根据来自单元控制部44的控制指令而工作,从而使喷出头52移动至冲洗部35或压盖部34的位置上。
例如,使滑架55(喷出头52)移动至冲洗部35,并从喷嘴喷出油墨从而实施冲洗。另一方面,冲洗部35吸收被喷出的油墨。通过这样的冲洗处理,从而能够从喷出头52中除去增稠的油墨。
此外,压盖部34在印刷装置10停止的期间内,气密地密封了喷出头52的下表面(喷嘴面),从而防止了油墨在喷出头52的喷嘴中增稠或者硬化。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冲洗部35仅被设置在压印板24的一侧的外侧处,但并不限定于此,冲洗部35也可以被设置在压印板24的两侧的外侧处。此外,维护单元也可以在-X轴方向上被配置在压印板24的外侧的区域中。
(喷出头)
接下来,参照图4来对喷出头5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从-Z方向观察喷出头52的喷嘴面的情况下的喷嘴排列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喷出头52具备用于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的多个喷嘴排列而形成的喷嘴列(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分别是由#1~#400的400个喷嘴构成的黑色油墨喷嘴列K、蓝绿色油墨喷嘴列C、品红色油墨喷嘴列M、黄色油墨喷嘴列Y、浅蓝绿色油墨喷嘴列LC、浅品红色油墨喷嘴列LM)。喷嘴列沿着X轴方向(扫描方向)而以固定的间隔(喷嘴列间距)整列地排列,各喷嘴列的多个喷嘴(#1~#400)沿着Y轴方向(输送方向)而以固定的间隔而整列地排列。在各喷嘴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各喷嘴而使其喷出油墨滴的驱动元件(例如,压电元件:未图示)。
因此,喷出头52通过在沿着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进行移动的同时将油墨滴喷出在印刷介质S上,从而在印刷介质S上形成400行(行)的图像。
(印刷装置的系统)
接下来,参照图5来对印刷装置10的系统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系统结构的框图。印刷装置10以包括控制部40、输送部21、头移动部59、滑架55、操作面板62以及检测部组70的方式被构成。
控制部40基于从主计算机100接收的印刷数据而对印刷装置10的各部进行控制,并将对应于印刷数据的图像印刷在记录介质S上。控制部40具备接口部(I/F)4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的运算处理部42、存储器43、单元控制部44以及驱动信号生成部45。
接口部4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主计算机100与印刷装置10之间实施数据的接收与发送。运算处理部42实施用于控制印刷装置10整体的运算处理。存储器43为存储使运算处理部42的CPU进行动作的程序、或者用于确保CPU的作业区域等的装置,且为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等的存储元件。
单元控制部44基于按照被存储于存储器43中的程序而进行动作的运算处理部42的指示来对输送部21以及头移动部59进行控制。
驱动信号生成部45生成对喷出头52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并向被搭载于滑架55上的头驱动部51发送。头驱动部51基于驱动信号,而对喷出头52的驱动元件进行驱动从而从喷嘴中喷出油墨滴。
此外,如上文所述,滑架55具备CR位置检测部80,CR位置检测部80对滑架55的动作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运算处理部42。
而且,印刷装置10作为对印刷部58印刷与印刷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的状态检测部的一部分,而具备包括喷嘴状态检测部71以及头摩擦检测部72在内的检测部组70。由喷嘴状态检测部71以及头摩擦检测部72的检测部所产生的检测结果被发送至运算处理部42。另外,“印刷图像时”是指,从接收到所印刷的图像的印刷数据起至对应于印刷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结束为止的这段时间。
喷嘴状态检测部71对来自喷出头52的各喷嘴的油墨滴是否被正常地喷出进行检测。喷嘴状态检测部71例如对喷出头52的驱动元件被驱动后的残留振动进行检测,从而实施油墨滴的喷出是否为正常的检测。由此,可检测出发生例如在印刷时油墨滴未被喷出的异常(漏点(missing dots))的可能性。
头摩擦检测部72以例如在滑架55上包括被粘贴于喷出头52的扫描方向的两侧的压电薄膜和检测器的方式而被构成。基于该结构的头摩擦检测部72通过检测器对因压电薄膜与印刷介质S接触而产生的压电薄膜的电气特性的变化来进行检测,从而对喷出头52与印刷介质S发生接触的可能性进行检测。由于倘若喷出头52与印刷介质S发生了接触,则被喷出的油墨会被喷出头52摩擦,从而在被印刷的图像中产生模糊等图像异常,因此实施头摩擦的检测。
此处,状态变化是指,产生可能会对印刷的图像的品质造成影响的状态,除了包括异常检测之外,还包括产生在通常的图像印刷的动作中没有的中断时间、延迟时间的动作的实施。而且,在状态检测部中,也包括用于对在印刷与印刷数据相对应的图像时是否实施了产生在通常的图像印刷的动作中没有的中断时间、延迟时间的动作进行存储的存储器43的一部分。
此外,控制部40基于由状态检测部所检测出的状态变化,而使印刷部58相对于介质而印刷表示状态变化的内容的状态变化信息,以便能够辨别检测到状态变化的图像中的位置。
(印刷装置的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6A,对印刷装置10的控制进行说明。图6A是表示运算处理部42所执行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首先,印刷装置10的运算处理部42经由接口部(I/F)41而从主计算机100接收印刷数据(步骤S01)。
进一步,运算处理部42对是否需要进行用于良好地维持喷出头52的喷出状态的冲洗动作进行判断(步骤S02)。在需要进行冲洗动作的情况(步骤S02的“是”)下,进入步骤S03并执行冲洗动作,在不需要进行冲洗动作的情况(步骤S02的“否”)下,则直接进入步骤S05。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继印刷数据的接受之后,实施是否需要冲洗动作的判断的示例,但是并不限于此,是否需要冲洗动作的判断可以在任意定时下适当实施。
冲洗动作是指,为了防止油墨在喷出头52的喷嘴中发生干燥进而堵塞喷嘴的情况而强制性地从喷嘴喷出油墨的动作,且为印刷装置10的维护动作之一。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维护动作而列举了该冲洗动作来进行说明,但作为维护动作,除此之外还具有抽吸净化、擦拭、加盖等。维护动作在长时间未使用印刷装置10时、印刷装置10的启动时或结束时、或者印刷的开始时或结束时等预先被设定的定时下被实施,亦或者在检测出漏点等的与喷出头52相关的异常的情况下等被实施。或者,也可以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而定期地实施。
另外,如前文所述,由于冲洗动作是在被配置于远离印刷介质S的区域的冲洗部35(参照图3)中被实施的,因此在冲洗动作中图像印刷被中断。
在步骤S02中,在判断为需要进行冲洗动作的情况下,运算处理部42对驱动信号生成部45进行控制,从而生成对喷出头52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并执行冲洗动作(步骤S03)。进一步,设立表示执行了冲洗动作的冲洗标记(FF)(步骤S04),并进入步骤S05。即,在冲洗标记(FF)中设置“1”,并进入步骤S05。
接下来,运算处理部42基于印刷数据,而在参照CR位置检测部80的检测结果的同时经由单元控制部44而对输送部21以及头移动部59的动作进行控制,并经由驱动信号生成部45而对头驱动部51进行控制,从而从喷出头52的喷嘴喷出油墨滴,进而执行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印刷(步骤S0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喷出头52在一列中具备400个喷嘴,因此能够通过一次扫描而形成400行(行)的量的图像。
此时,在图像印刷的同时,使包括喷嘴状态检测部71、以及头摩擦检测部72在内的检测部组70进行工作,对图像印刷的动作中的状态变化(油墨滴的喷出异常、喷出头52的摩擦发生等)进行检测(步骤S05)。
接下来,运算处理部42实施是否存在包括执行冲洗动作在内的状态变化的检测(步骤S06)。即,对是设立了冲洗标记(FF),或者还是检测部组70检测出了图像印刷动作的异常进行确认。在检测出状态变化的情况(步骤S06为“是”)下,进入步骤S07,在未检测出状态变化的情况(步骤S06为“否”)下,进入步骤S10。
另外,虽然包括冲洗动作在内的前述的维护动作是运算处理部42本身在必要的定时下所执行的动作,但由于是不被包含在通常的图像印刷中的动作,因此作为状态变化之一来进行处理。即,对执行维护动作而使印刷被中断的(即,FF=1)的情况进行识别的处理也称为“检测状态变化”。另外,在实施冲洗动作以外的维护动作等的产生中断时间或延迟时间的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立冲洗标记(FF)。
在检测出状态变化的情况(步骤S06为“是”)下,运算处理部42经由单元控制部44而对头移动部59进行控制,并使滑架55向结束了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印刷的扫描方向的延长线上的非图像形成区域(被印刷后的图像横向的空白)移动(步骤S07)。
接下来,运算处理部42对与在步骤S06中检测出的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状态变化信息进行印刷(步骤S08)。之后,在冲洗标记(FF)中设置“0”(步骤S09),并进入步骤S10。
在图7A中,示出了以此方式被印刷的状态变化信息的一个示例。在步骤S08中,如图7A所示,在图像横向的空白处,通过图形信息(事件标记)和文字信息而印刷有与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印刷时被检测到的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状态变化信息。如果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在通过头摩擦检测部72而检测出有喷出头52与印刷介质S发生接触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在被检测时的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的横向处印刷有作为图形信息的事件标记75与作为文字信息的“头摩擦”。同样地,在检测出执行了冲洗动作的(即,检测出FF=1的)情况下,印刷事件标记76和文字信息“冲洗”,在通过喷嘴状态检测部71而检测出有发生漏点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印刷有事件标记77和文字信息“漏点”。
如上所述,由于与在图像印刷时被检测出的状态变化相对应的状态变化信息被印刷在检测出状态变化时的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的横向处,因此能够特别指定在被印刷的图像(印刷物)中有发生状态变化的可能性的位置。
接下来,运算处理部42对全部的印刷数据的印刷是否结束进行确认(步骤S10)。在全部的印刷结束的情况(步骤S10为“是”)下,结束处理,或者进入下一图像的印刷处理。否则的话(步骤S10为“否”),运算处理部42将印刷介质S输送一次扫描的量(例如,400行的量)而使其进入下一图像形成区域(步骤S11),并返回步骤S02而实施下一个的一次扫描的印刷处理。
另外,在图6A的流程图中,图像印刷工序为,通过印刷装置10而向印刷介质S印刷与所取得的印刷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处理,且为步骤S01~步骤S11的处理。此外,状态检测工序为,在图像印刷工序中对印刷装置动作中的状态变化(执行了冲洗动作或存在由检测部组70实施的检测)进行检测的处理,且为步骤S02~步骤S06的处理。此外,信息印刷工序为,基于在状态检测工序中所检测出的状态变化而在印刷介质S上印刷状态变化信息的处理,且为步骤S07以及步骤S08的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印刷工序内执行状态检测工序和信息印刷工序,当通过状态检测工序而对印刷装置10的印刷动作中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时,每当检测出状态变化时,信息印刷工序就以检测出状态变化的图像中的位置可辨别的方式将状态变化信息印刷在印刷介质S上。因此,能够根据状态变化信息被印刷的位置而辨别出检测到状态变化的位置。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每印刷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就对状态变化的有无进行确认,每当检测出状态变化时,就在图像的横向的空白处印刷状态变化信息。状态变化信息以能够通过图形与文字来区分状态变化的内容的方式被印刷。因此,用户能够在视觉上立即知晓可能在被印刷的图像的哪个位置处发生了怎样的状态变化(印刷不良)。特别是,由于印刷有表示状态变化的内容的图形(事件标记),因此用户能够迅速直观地知晓可能发生的状态变化。因此,用户能够注意到可能发生的印刷不良的内容,并重点确认被印刷有状态变化信息的位置的印刷物。其结果为,降低了看漏印刷不良的可能性。另外,如果状态变化信息为能够区分状态变化的内容,则可以仅印刷图形,也可以仅印刷文字。此外,虽然在状态变化被检测出时的一次扫描的量的图像的横向处印刷状态变化信息,在确认可能发生不良状况的部位这方面上,是较为优选的,但也可以在其他扫描时印刷状态变化信息。由于存在从对状态变化进行检测到生成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数据为止很费时间的情况,因此通过在其他扫描时对状态变化信息进行印刷,从而能够在继续印刷的同时取得足够的生成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数据的时间。但是,最好尽量在距检测到状态变化时的扫描较近的位置处印刷状态变化信息。
虽然上文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例如可以如下文所述那样进行各种变形。
(改变例1)
在图7B中,示出了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果的另一个示例。与图7A的印刷结果同样地,图7B所示的印刷结果也通过基于图6A的流程图的处理而作成。但是,在步骤S08中的状态变化信息印刷时,用事件标记78来表示状态变化信息,并未印刷文字信息。
由于每当检测出状态变化时事件标记78就被印刷在图像的横向的空白处,因此用户能够确切地知晓被印刷的图像中的状态变化的位置。因此,用户对于可能发生的印刷不良,能够重点地确认被印刷有事件标记78的位置的印刷物。其结果为,降低了看漏印刷不良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未印刷文字信息,因此能够缩小非图像形成区域(被印刷的图像横向的空白),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印刷介质S用于图像的印刷。
另外,虽然在改变例1中,作为图形信息而仅用一个事件标记78来表示状态变化的位置,但也可以如图7A所示的事件标记75、76、77那样根据状态变化的内容而印刷不同的事件标记,并且不印刷文字信息。
(改变例2)
图6B是表示运算处理部42所执行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方法的另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8是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果的又一个示例,且为基于图6B的流程图而实施处理的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果。
由于在图6B中,步骤S51~步骤S53与图6A的步骤S01~步骤S0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果在步骤S53中执行冲洗动作,则运算处理部42将在被印刷的图像(印刷物)上执行了冲洗动作的位置(FP)存储于存储器43(步骤S54)中,并进入步骤S55。
由于继步骤S52或者步骤S54之后的步骤S55与图6A的步骤S0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继步骤S55之后,运算处理部42对是否存在由检测部组70实施的检测进行确认(步骤S56)。其结果为,在存在检测的情况(步骤S56为“是”)下,运算处理部42将在被印刷的图像(印刷物)上存在检测的位置存储于存储器43(步骤S57)中,并进入步骤S58。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检测的情况(步骤S56为“否”)下,则直接进入步骤S58。
由于步骤S58以及步骤S59与图6A的步骤S10以及步骤S1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58中,在被判断为全部的印刷数据的印刷结束的情况(步骤S58为“是”)下,进入步骤S60。
在步骤S60中,确认如下内容,即,被执行了冲洗动作的位置(FP)以及存在基于检测部组70的检测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是否已存储于存储器43中。在确认结果为否的情况(步骤S60为“否”)下,结束印刷处理,或者进入印刷下一图像的处理(步骤S62)。在此,下一图像的印刷是指,在设定有相同的图像的连续印刷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52并实施相同的图像的印刷,在设定有新的图像的印刷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51并接收新的图像的印刷数据且实施新的图像的印刷。另外,也可以将步骤S62的处理应用于图6A的结束的处理中,并作为连续印刷相同图像或不同图像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确认结果为是的情况(步骤S60为“是”)下,在印刷结束的图像之后,印刷与被存储于存储器43中的状态变化(冲洗动作的执行、由检测部组70实施的检测)相对应的状态变化信息(步骤S61)。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继被印刷的图像之后的区域中,通过图形信息(事件标记)、存在状态变化的行编号以及表示状态变化的内容的文字信息而同连续的序号一起印刷有状态变化信息。此外,在扫描中的图像印刷时检测出状态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印刷印刷介质S的宽度方向上的状态变化被检测出的位置。此外,可以印刷被检测出的状态变化的总数,也可以针对每个状态变化的内容而印刷产生数。在针对每个状态变化的内容进行印刷时,也可以使用能够特别指定状态变化的内容的图形。当状态变化信息的印刷结束时,将进入印刷下一图像的处理(步骤S62)。
另外,由于在确认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表示在图像印刷时存在某种状态变化,因此存在于被印刷的图像上发生某种图像不良的可能性。因此,也可以不进行下一图像的印刷的处理而是结束印刷处理。
在图6B的流程图中,图像印刷工序为,通过印刷装置10而向印刷介质S印刷与所取得的印刷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处理,且为步骤S51~步骤S59的处理。此外,状态检测工序为,在图像印刷工序中对印刷装置动作中的状态变化(执行冲洗动作或者存在由检测部组70实施的检测)进行检测的处理,且为步骤S52~步骤S57的处理。此外,信息印刷工序为,基于在状态检测工序中检测出的状态变化而在印刷介质S上印刷状态变化信息的处理,且为步骤S60以及步骤S61的处理。
因此,在改变例2中,在图像印刷工序内执行状态检测工序,当通过状态检测工序而对印刷装置10的印刷动作中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时,每当检测出状态变化时,检测出状态变化的位置就被存储于存储器43中。然后,在图像印刷工序结束后,信息印刷工序以检测出状态变化的图像中的位置可辨别的方式将状态变化信息印刷在印刷介质S上。因此,能够根据状态变化信息而辨别(读取)出检测到状态变化的位置。
此外,根据改变例2,由于状态变化信息是在被印刷的图像之后被印刷的,因此能够在印刷介质S的宽度整个宽度内印刷图像,从而能够将印刷介质S有效地用于图像的印刷。而且,由于能够较大地取得印刷状态变化信息的区域,因此也能够更详细地印刷状态变化信息。
此外,在图6A的流程图以及图6B的流程图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图像印刷工序通过喷出油墨滴(液滴)来印刷图像,状态检测工序对油墨滴(液滴)未被喷出的可能性进行检测。进而,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状态检测工序对由印刷装置10的维护动作所造的印刷的中断进行检测。再者,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状态检测工序对喷出油墨滴(液滴)的喷出头52与印刷介质S发生接触的可能性进行检测。
虽然上文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改变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或改变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结构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实现前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对实施方式或改变例中的技术特征实施适当的替换或组合。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印刷装置能够用于在衣服所使用的布料中印刷花样或样式,或者能够用于海报、指示牌(看板或指引图等)、横幅、悬幅、包装片(例如,车包装用)等的印刷中。
符号说明
10…印刷装置;18…供给口;19…排出口;21…输送部;22…输送路径;24…压印板;27…吸附风扇;33…滑架电机;34…压盖部;35…冲洗部;39…线性标尺;40…控制部;52…喷出头;55…滑架;58…印刷部;62…操作面板;65…油墨安装部;70…检测部组;75、76、77、78…事件标记;80…CR位置检测部;100…主计算机;S…印刷介质;R1…卷筒体;R2…卷筒体。

Claims (10)

1.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印刷工序,其通过印刷装置而向介质印刷图像;
状态检测工序,其在所述图像印刷工序中,对所述印刷装置在动作中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
信息印刷工序,其基于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所检测出的所述状态变化而向所述介质印刷状态变化信息,
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以能够辨别出检测到所述状态变化的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的方式,将所述状态变化信息以未与所述图像的印刷区域重叠的方式印刷在所述介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变化信息能够区分所述状态变化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印刷工序中,通过喷出液滴来印刷所述图像,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对所述液滴未被喷出的可能性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对由印刷装置的维护动作造成的印刷的中断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状态检测工序中,对喷出液滴的喷出头与所述介质发生接触的可能性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每当检测出所述状态变化时,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在图像印刷工序结束后,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以文字来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信息印刷工序中,以图形来印刷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10.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其向介质印刷图像;
状态检测部,其对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时的状态变化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基于在所述状态检测部中所检测出的状态变化,而使所述印刷部以能够辨别出检测到所述状态变化的所述图像中的位置的方式将所述状态变化信息以未与所述图像的印刷区域重叠的方式印刷在所述介质上。
CN201810756571.6A 2017-07-14 2018-07-11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09249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7773A JP7000719B2 (ja) 2017-07-14 2017-07-14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7-137773 2017-07-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9718A CN109249718A (zh) 2019-01-22
CN109249718B true CN109249718B (zh) 2021-10-26

Family

ID=6500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6571.6A Active CN109249718B (zh) 2017-07-14 2018-07-11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50501B2 (zh)
JP (1) JP7000719B2 (zh)
CN (1) CN1092497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2335B2 (ja) * 2018-07-13 2023-07-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処理システム、画像濃度提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物
US20210234967A1 (en) * 2020-01-28 2021-07-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er
CN113954541A (zh) * 2021-09-01 2022-01-21 苏州鑫格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油墨印刷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049A (ja) * 1995-07-12 1997-01-28 Toshiba Corp 券類印刷発行装置及び券売機
US8167425B2 (en) * 2008-03-26 2012-05-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inting an indication of defective printing, an inkjet printer, a printer driver, and a defective printing notific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0981A (ja) * 2002-09-20 2004-06-10 Tohoku Ricoh Co Ltd 標印印刷・検証装置およびその印刷標印検証方法と標印印刷制御方法
JP5181647B2 (ja) * 2007-12-11 2013-04-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EP2103432B1 (en) * 2008-03-10 2014-08-20 Océ-Technologies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media touch of a print head
JP5560253B2 (ja) * 2011-09-30 2014-07-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異常ノズル検知方法
US20130122186A1 (en) * 2011-11-10 2013-05-16 Hoppel Fabrication Specialt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horizontal surfaces
JP5813610B2 (ja) * 2012-09-28 2015-1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評価装置、画像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442038A (zh) * 2013-09-13 2015-03-2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打印模块的打印补偿方法
JP2016135557A (ja) 2015-01-23 2016-07-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DE102016100057A1 (de) * 2016-01-04 2017-07-06 Océ Holding B.V.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Druckqualität eines Tintenstrahl-Druck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049A (ja) * 1995-07-12 1997-01-28 Toshiba Corp 券類印刷発行装置及び券売機
US8167425B2 (en) * 2008-03-26 2012-05-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inting an indication of defective printing, an inkjet printer, a printer driver, and a defective printing notific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18428A (ja) 2019-02-07
US10850501B2 (en) 2020-12-01
JP7000719B2 (ja) 2022-01-19
CN109249718A (zh) 2019-01-22
US20190016124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9718B (zh) 印刷方法以及印刷装置
US8167425B2 (en) Method of printing an indication of defective printing, an inkjet printer, a printer driver, and a defective printing notification method
CN10141753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240885A (ja) 吐出不良検出方法及び吐出不良検出装置
JP567370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2759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40911A (ja) 吐出不良検出方法及び吐出不良検出装置
JP2010076113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33267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573396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0221582A (ja) 吐出不良検出方法及び吐出不良検出装置
JP6424429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方法
JP2010228226A (ja) 吐出不良検出方法及び吐出不良検出装置
JP6880753B2 (ja) チャート生成装置、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チャート生成プログラム
JP5271102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5630062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71580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34965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6210014A (ja) 印刷装置
JP5609154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材の残量管理方法
JP2007331164A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135557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5305712A (ja) 記録装置
JP7275741B2 (ja) 印刷装置の調整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7484184B2 (ja) プリンター、及び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