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7804A -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7804A
CN109247804A CN201710572297.2A CN201710572297A CN109247804A CN 109247804 A CN109247804 A CN 109247804A CN 201710572297 A CN201710572297 A CN 201710572297A CN 109247804 A CN109247804 A CN 109247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assembly
pot
water
interior pot
cook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22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7804B (zh
Inventor
周忠宝
刘小力
潘典国
何柏锋
陈炜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722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7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7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7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7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7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14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with stationary crockery baskets and spraying devices within the cleaning chamber
    • A47L15/16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with stationary crockery baskets and spraying devices within the cleaning chamber with rigidly-mounted spray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214Water supply, recirculation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ooker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及加热装置、锅盖、清洗组件和驱动装置;清洗组件活动安装在锅盖上,且能够连接至水源;驱动装置装在锅盖上并与清洗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清洗组件在锅盖和内锅之间作伸缩运动,使清洗组件到达内锅的下部向内锅的侧壁喷水,以清洗内锅。该烹饪器具,在需要清洗内锅时清洗组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内锅的下部,然后向内锅的侧壁喷水,这样有效缩短了清洗组件与内锅中的残渣等附着物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附着物的冲刷力,进而提高了清洗效果,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清洗完毕时,清洗组件向上运动返回至锅盖上,以保证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一种自动洗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在使用完毕后需要用户取出内锅进行手洗,非常不便;而有些电饭煲虽然具有自动洗锅的功能,但是其洗锅组件大多固定在锅盖上,向内锅旋转喷水,由于内锅中的残渣等物质主要附着于内锅的底部,故而与洗锅组件之间的距离相距较远,清洗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烹饪器具的自动洗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及能够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锅盖,盖设在所述内锅的上方;清洗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锅盖上,且能够连接至水源;和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清洗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清洗组件在所述锅盖和所述内锅之间作伸缩运动,使所述清洗组件到达所述内锅的下部向所述内锅的侧壁喷水,以清洗所述内锅。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其清洗组件活动安装在锅盖上,且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锅盖和内锅之间作伸缩运动,则需要清洗内锅时清洗组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内锅的下部,然后向内锅的侧壁喷水,这样有效缩短了清洗组件与内锅中的残渣等附着物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附着物的冲刷力,进而提高了清洗效果,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清洗完毕时,清洗组件则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返回至锅盖上,以保证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此外,加热装置可以在洗锅过程中加热清洗用水,以产生蒸汽,蒸汽能够软化内锅壁面上的附着物,便于附着物在水流的冲刷下快速脱落;至于加热装置,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用于烹饪的加热装置,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用于辅助洗锅的加热装置。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清洗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清洗组件上下伸缩运动。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如电机)和传动组件,驱动件提供动力来源,传动组件将驱动件的动力转化为清洗组件上下运动的动力,进而实现清洗组件的上下伸缩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和连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向连,所述连动件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清洗组件相连;所述传动件呈杆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传动件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动件呈筒状,所述连动件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且所述连动件的底部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动件与所述锅盖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连动件转动的防转结构,以使所述输出轴旋转时,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连动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所述连动件带动所述清洗组件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或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条滑块,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齿条滑块与所述齿轮相啮合,并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清洗组件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和连动件:传动件呈杆状,与驱动件(如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其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连动件呈筒状,其内壁面上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且其底部与清洗组件固定连接;则当驱动件的输出轴旋转时,传动件同步转动,由于连动件与传动件螺纹啮合,且连动件与锅盖之间的防转结构限制了连动件周向旋转,因而连动件沿着传动件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清洗组件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至于防转结构,可以是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比如在连动件上或者与连动件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置凸起,凸起卡在锅盖设置的与其相配合的滑槽中,或者在连动件或者与连动件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置凹槽,凹槽卡在锅盖设置的与其相配合的滑轨上;也可以将连动件的外壁面设计成横截面为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非圆形的形状,在锅盖上设置形状与其相适配的安装口或运动通道等,都能够起到防转作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或者,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滑块: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随着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齿条滑块与齿轮相啮合,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故而齿条滑块能够相对齿轮上下运动,由于齿条滑块与清洗组件固定连接,故而能够带动清洗组件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当然,传动组件不局限于上述螺纹啮合实现上下运动或者齿轮齿条啮合实现上下运动的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驱动装置也不局限于上述将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驱动方式,比如电磁推杆等方式,只要能够驱动清洗组件在锅盖和内锅之间做伸缩运动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输出端能够与所述内锅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内锅输送物料。
烹饪器具还包括送料管,能够向内锅自动送料,这样,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洗锅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送料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当然,大米等物料也可以由用户手动放入内锅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锅盖包括盖本体和贯穿并固定在所述盖本体上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卸料口,所述送料管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进料口处;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盒上,所述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口处,并与所述卸料口的大小相适配,以封闭或打开所述卸料口;所述清洗组件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水源,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插入所述安装盒内,并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相连。
锅盖包括盖本体和安装盒,安装盒贯穿盖本体并固定在盖本体上,安装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卸料口,送料管的输出端连接至进料口处,则送料管输送的物料先进入安装盒,再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安装盒底部的卸料口进入内锅中,这样既缩短了送料管的长度,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送料动力源的要求;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盒上,清洗组件设置在卸料口处,则驱动装置至少局部位于安装盒内,将清洗组件连接至水源的进水管也需插入安装盒内与清洗组件相连,这样多个结构均位于安装盒内,合理利用的安装盒的空间,避免了额外占用盖体的其他空间,因此简化了盖体部分的结构;且清洗组件上下运动时能够封闭或打开卸料口,即清洗组件还充当了安装盒的卸料阀,这样又减少了一个卸料阀部件,因此进一步简化了盖体部分的结构。
同时,当清洗组件向下运动时,卸料口被打开,送料管可以向内锅送料,同时进水管的输出端位于内锅底部,可以向内锅输送烹饪用水,清洗组件即可向上运动,封闭卸料口,以避免烹饪过程中的蒸汽进入安装盒。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组件与所述卸料口之间还设有密封件;和/或,所述卸料口处设有限位台阶面,所述清洗组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台阶面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台阶面的下方。
清洗组件与卸料口之间还设有密封件,进一步提高了清洗组件封闭卸料口时的密封性。优选地,密封件为密封胶圈。
卸料口处设有台阶面,清洗组件(的外壳)上设有限位凸起,且限位凸起位于台阶面的下方,则清洗组件向上运动时,与限位台阶面相抵靠,实现对卸料口的关闭;清洗组件向下运动时,与限位台阶面相分离,实现对卸料口的打开;同时限位台阶面与限位凸起相配合,既有轴向密封,又有径向密封,从而提高了清洗组件对卸料口的密封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盒内固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包围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以限制送料时所述物料撞击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安装盒内的部分;和/或,所述安装盒内还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清洗组件上下运动,且所述第二套筒保温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以限制送料时所述物料撞击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内锅内的部分;和/或,所述进水管为能够伸缩的软管,所述清洗组件上设有进水连接凸起,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进水连接凸起上。
安装盒内固设有第一套筒,即第一套筒固定在安装盒内不能运动,第一套筒包围驱动装置和进水管,则当送料管向安装盒内输送物料时,物料只能在第一套筒与安装盒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流动,而不能撞击驱动装置及进水管位于安装盒内的部分,从而对驱动装置和进水管位于安装盒内的部分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安装盒内还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清洗组件固定连接,故而能够跟随清洗组件上下运动,且第二套筒也包围驱动装置和进水管,则当物料经安装盒的卸料口进入内锅时,物料只能在第二套筒与内锅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流动,而不能撞击驱动装置及进水管位于内锅内的部分,从而对驱动装置和进水管位于内锅内的部分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当所述安装盒内同时设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时,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沿,所述第二套筒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沿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沿,所述清洗组件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沿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沿上。
当安装盒内同时设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时,第二套筒位于第一套筒的内侧,故而尺寸相对较小,便于其顺利通过卸料口;进一步地,第一套筒的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沿,第二套筒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沿,这样,当清洗组件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支撑沿支撑在第一支撑沿上,既对清洗组件的运动幅度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又对防溢喷淋组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其将内锅中的物料压碎。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传动组件包括杆状传动件和筒状连动件的技术方案而言,防转结构设置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上,由于第一套筒清洗组件固定连接,清洗组件与连动件固定连接,故而第一套筒与清洗组件之间间接固定相连;而第二套筒与安装盒固定连接,因此将防转结构设置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上,能够限制第一套筒转动,进而限制连动件发生转动。优选地,第一套筒与连动件为一体式结构,以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水管为能够伸缩的软管,如波纹管,则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伸缩来实现其输出端在内锅中的上下运动,而其输入端可以固定不动,这样有利于提高进水管与水源连接的稳定性;清洗组件上设有进水连接凸起,进水连接凸起为中空结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进水管的长度,另一方面由于进水管为软管,则将进水管套设在进水连接凸起上,即可实现进水管与进水连接凸起的的密封连接,方便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内锅相连通,以跟随所述清洗组件在所述内锅内上下运动,用于抽出所述内锅中的水。
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水管,能够自动抽出清洗完毕后内锅中的水,这样,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洗锅、自动送料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抽水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地,抽水管的输入端与清洗组件固定连接,则其输入端也能够跟随清洗组件在内锅中上下运动,使得抽水管的输入端能够延伸至内锅的底部,进而高效彻底地抽出内锅中的水。至于抽水管抽水的动力,可以是水泵、也可以是气泵,可以是正压泵、也可以是负压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外壳,围设出第一限位空间,所述外壳的顶部、侧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出水孔和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能够与水源相连通,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通。
清洗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孔,用于连通水源,则将前述方案中进水管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连接孔处即可;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孔,分别用于连通抽水管,第二连接孔位于外壳底部,能够与内锅相连通,保证了抽水管能够抽出内锅中的水;外壳的侧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通过第一限位空间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保证了进水管能够向内锅送水,且水侧向喷出,以保证对内锅的侧壁形成有效冲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下方还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外壳围设出第二限位空间,所述底盖上开设有多个抽水孔,多个所述抽水孔沿所述底盖的周向均布;和/或,所述抽水管为能够伸缩的软管,所述第二连接孔处设有凸出于所述外壳的抽水连接凸起,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固定在所述抽水连接凸起上。
外壳的下方还设有底盖,底盖与外壳围设出第二限位空间,底盖上开设有抽水孔,抽水孔通过第二限位空间与第二连接孔相连通,保证了内锅中的水能够依次通过抽水孔、第二限位空间、第二连接孔进入抽水管中,进而排出去;抽水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抽水孔沿底盖的周向均布,使得内锅内各个部位的水能够被均匀地快速地抽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抽水速率。
抽水管为能够伸缩的软管,如波纹管,则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伸缩来实现其输入端在内锅中的上下运动,而其输出端可以固定不动,这样有利于提高抽水管与抽水泵等结构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连接孔处设有凸出于外壳的抽水连接凸起,抽水连接凸起为中空结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抽水管的长度,另一方面由于抽水管为软管,则将抽水管套设在抽水连接凸起上,即可实现抽水管与抽水连接凸起的的密封连接,方便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处安装有与所述内锅相连通的喷嘴,用于向所述内锅喷水防溢。
外壳的底部还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处安装有喷嘴,则喷嘴通过第一限位空间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保证了进水管能够向喷嘴供水,由于喷嘴的喷水口朝向内锅,且在烹饪过程中,清洗组件位于靠上的位置,因而能够向内锅喷水,以实现破泡防溢的功能,这样,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洗锅、自动送料、自动抽水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防溢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优选地,喷嘴为雾化喷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连接柱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孔。
外壳内还设有活塞,活塞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贯穿外壳的顶部并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保证了清洗组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上下运动;活塞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通孔,保证了进水管输入的水流能够在第一限位空间内流通,而不会被活塞阻挡;活塞能够在第一限位空间内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水孔,则当其关闭出水孔时,进水管输入的水流在第一限位空间内形成水压,保证了喷嘴能够喷水,当其打开出水孔时,水流能够通过出水孔流出或喷出,向内锅送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上部,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所述活塞向下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打开所述出水孔,所述弹性件复位时,所述活塞关闭所述出水孔。
出水孔设置在外壳的侧壁的上部,便于沿着外壳的周向开设多个出水孔,以提高出水速率,并提高出水的均匀性;活塞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且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活塞向下压缩弹性件时,活塞运动至第一限位空间的下部,则出水孔被打开,进水管可以向内锅送水,当弹性件复位时,活塞在第一限位空间内向上运动,直至抵在外壳的顶部上,此时封闭出气出水孔,而弹性件则提高了活塞封闭出水孔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喷嘴防溢破泡时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弹性件,利用清洗组件运动至内锅底部时内锅的反作用力来驱使外壳相对活塞向上运动(即活塞相对外壳向下运动)以打开出水孔,利用弹簧的弹力或外壳的重力(此时即无需设置弹簧)来驱使活塞相对外壳向上运动,以关闭出气出水孔。
值得说明的是,活塞在第一限位空间内的上下运动是相对的,即:可以是外壳不动活塞动,也可以是活塞不动外壳动,或者是外壳和活塞同时发生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中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所述出水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中盖与所述上盖的底部相盖合,并围设出所述第一限位空间,所述中盖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
外壳包括上盖和中盖,即外壳由两部分组成,这样便于安装活塞、弹性件等部件,也便于外壳内部结构的检修和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清洗组件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清洗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内锅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在0mm至50mm的范围内。
当清洗组件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清洗组件的底部与内锅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即清洗组件的底部直接接触内锅的内底壁,在内锅的反作用力下,清洗组件的外壳可以相对活塞向上运动,则活塞打开出水孔,实现送水功能;当然,清洗组件的底部与内锅的距离也可以适当扩大至50mm的范围内,由于内锅底部必然存在物料和水,物料和水也能够对清洗组件的外壳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进而驱使外壳和活塞发生相对运动,以打开出气出水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与所述清洗组件相连的流量计,用于控制所述清洗组件向所述内锅定量送水;和/或,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烹饪器具还包括流量计,使得清洗组件能够向内锅定量送水,以保证合理用水避免浪费,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当然不局限于电饭煲,也可以是电压力锅、电蒸锅、电炖锅等。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动洗锅方法,用于清洗如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包括: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运动至内锅的下部;控制清洗组件向内锅的侧壁喷水;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向上运动复位。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洗锅方法,能够在需要清洗内锅时使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向下运动至内锅的下部,然后使清洗组件向内锅的侧壁喷水,这样有效缩短了清洗组件与内锅中的残渣等附着物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附着物的冲刷力,进而提高了清洗效果,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清洗完毕时,清洗组件则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返回至锅盖上,以保证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运动至内锅的下部与控制清洗组件向内锅的侧壁喷水之间,还包括:控制清洗组件向内锅注入清洗用水;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向上运动复位;控制加热装置将内锅中的清洗用水加热至沸腾;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再次运动至内锅的下部。
在清洗组件向内锅的侧壁喷水之前,先向内锅注入一定量的清洗用水,然后使清洗组件向上运动复位,接着将清洗用水加热至沸腾,该过程能够产生大量的蒸汽,高温蒸汽能够使内锅内壁面上附着的食物残渣等附着物软化甚至部分脱落;在附着物经高温蒸汽软化之后,再使清洗组件运动至内锅下部,并喷出高速水流冲刷内锅内壁面,则附着物较易脱落且脱落得比较干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优选地,第一次注水时控制流量计定量注水,以避免浪费。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第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结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洗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洗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锅盖,20内锅,30进水管,40三通接头,41送气管,42送水管,50清洗组件,51上盖,511出水孔,512第一连接孔,513进水连接凸起,514限位凸起,52中盖,521第二连接孔,522抽水连接凸起,523第三连接孔,53喷嘴,54底盖,541抽水孔,55活塞,551连接柱,552通孔,56弹簧,60驱动装置,61驱动件,62传动件,63连动件,70抽水管,80送料管,90安装盒,91进料口,92卸料口,93第一套筒,931第一支撑沿,94第二套筒,941第二支撑沿,95密封件;
图3中的曲线箭头表示水流的流动方向;
图5中的向上曲线箭头表示抽水时水流的流动方向;
图5中向左和向右的曲线箭头表示进水进气时水流和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6中向下的曲线箭头表示物料的流动方向;
图6中向上的曲线箭头表示水流喷出后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20及能够加热内锅20的加热装置、锅盖10、清洗组件50和驱动装置60。
具体地,锅盖10盖设在内锅20的上方;清洗组件50活动安装在锅盖10上,且能够连接至水源;驱动装置60安装在锅盖10上,并与清洗组件50相连,用于驱动清洗组件50在锅盖10和内锅20之间作伸缩运动,使清洗组件50到达内锅20的下部向内锅20的侧壁喷水,以清洗内锅20。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其清洗组件50活动安装在锅盖10上,且能够在驱动装置60的驱动下在锅盖10和内锅20之间作伸缩运动,则需要清洗内锅20时清洗组件50能够在驱动装置60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内锅20的下部,然后向内锅20的侧壁喷水,这样有效缩短了清洗组件50与内锅20中的残渣等附着物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附着物的冲刷力,进而提高了清洗效果,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清洗完毕时,清洗组件50则在驱动装置60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返回至锅盖10上,以保证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此外,加热装置可以在洗锅过程中加热清洗用水,以产生蒸汽,蒸汽能够软化内锅20壁面上的附着物,便于附着物在水流的冲刷下快速脱落;至于加热装置,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用于烹饪的加热装置,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用于辅助洗锅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60包括:驱动件61和传动组件,与驱动件61的输出轴和清洗组件50相连,用于带动清洗组件50上下伸缩运动。
驱动装置60包括驱动件61(如电机)和传动组件,驱动件61提供动力来源,传动组件将驱动件61的动力转化为清洗组件50上下运动的动力,进而实现清洗组件50的上下伸缩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62和连动件63,传动件62与驱动件61的输出轴向连,连动件63与传动件62和清洗组件50相连;传动件62呈杆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传动件62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连动件63呈筒状,连动件63的内壁面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且连动件63的底部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其中,连动件63与锅盖10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连动件63转动的防转结构,以使输出轴旋转时,传动件62带动连动件63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连动件63带动清洗组件50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
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62和连动件63:传动件62呈杆状,与驱动件61(如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其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连动件63呈筒状,其内壁面上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且其底部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则当驱动件61的输出轴旋转时,传动件62同步转动,由于连动件63与传动件62螺纹啮合,且连动件63与锅盖10之间的防转结构限制了连动件63周向旋转,因而连动件63沿着传动件6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清洗组件50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至于防转结构,可以是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比如在连动件63上或者与连动件63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置凸起,凸起卡在锅盖10设置的与其相配合的滑槽中,或者在连动件63或者与连动件63固定连接的部件上设置凹槽,凹槽卡在锅盖10设置的与其相配合的滑轨上;也可以将连动件63的外壁面设计成横截面为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非圆形的形状,在锅盖10上设置形状与其相适配的安装口或运动通道等,都能够起到防转作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条滑块,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齿条滑块与齿轮相啮合,并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以带动清洗组件50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
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滑块: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随着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齿条滑块与齿轮相啮合,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故而齿条滑块能够相对齿轮上下运动,由于齿条滑块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故而能够带动清洗组件50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当然,传动组件不局限于上述螺纹啮合实现上下运动或者齿轮齿条啮合实现上下运动的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驱动装置60也不局限于上述将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驱动方式,比如电磁推杆等方式,只要能够驱动清洗组件50在锅盖10和内锅20之间做伸缩运动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送料管80,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送料管80的输出端能够与内锅20相连通,用于向内锅20输送物料。
烹饪器具还包括送料管80,能够向内锅20自动送料,这样,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洗锅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送料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当然,大米等物料也可以由用户手动放入内锅20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锅盖10包括盖本体和贯穿并固定在盖本体上的安装盒90,安装盒9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91和卸料口92,送料管80的输出端连接至进料口91处,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60安装在安装盒90上,清洗组件50设置在卸料口92处,并与卸料口92的大小相适配,以封闭或打开卸料口92,如图2至图6所示;清洗组件50通过进水管30连接至水源,进水管30的输出端插入安装盒90内,并与清洗组件50固定相连,如图2至图6所示。
锅盖10包括盖本体和安装盒90,安装盒90贯穿盖本体并固定在盖本体上,安装盒9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91和卸料口92,送料管80的输出端连接至进料口91处,则送料管80输送的物料先进入安装盒90,再在重力的作用下经安装盒90底部的卸料口92进入内锅20中,这样既缩短了送料管80的长度,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送料动力源的要求;进一步地,驱动装置60安装在安装盒90上,清洗组件50设置在卸料口92处,则驱动装置60至少局部位于安装盒90内,将清洗组件50连接至水源的进水管30也需插入安装盒90内与清洗组件50相连,这样多个结构均位于安装盒90内,合理利用的安装盒90的空间,避免了额外占用盖体的其他空间,因此简化了盖体部分的结构;且清洗组件50上下运动时能够封闭或打开卸料口92,即清洗组件50还充当了安装盒90的卸料阀,这样又减少了一个卸料阀部件,因此进一步简化了盖体部分的结构。
同时,当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时,卸料口92被打开,送料管80可以向内锅20送料,同时进水管30的输出端位于内锅20底部,可以向内锅20输送烹饪用水,清洗组件50即可向上运动,封闭卸料口92,以避免烹饪过程中的蒸汽进入安装盒90。
进一步地,清洗组件50与卸料口92之间还设有密封件95,如图3所示;卸料口92处设有限位台阶面,清洗组件50上设有与限位台阶面相适配的限位凸起514,限位凸起514位于限位台阶面的下方,如图3所示。
清洗组件50与卸料口92之间还设有密封件95,进一步提高了清洗组件50封闭卸料口92时的密封性。优选地,密封件95为密封胶圈。
卸料口92处设有台阶面,清洗组件50(的外壳)上设有限位凸起514,且限位凸起514位于台阶面的下方,则清洗组件50向上运动时,与限位台阶面相抵靠,实现对卸料口92的关闭;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时,与限位台阶面相分离,实现对卸料口92的打开;同时限位台阶面与限位凸起514相配合,既有轴向密封,又有径向密封,从而提高了清洗组件50对卸料口92的密封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盒90内固设有第一套筒93,第一套筒93包围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以限制送料时物料撞击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位于安装盒90内的部分,如图2、图4和图7所示。
安装盒90内固设有第一套筒93,即第一套筒93固定在安装盒90内不能运动,第一套筒93包围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则当送料管80向安装盒90内输送物料时,物料只能在第一套筒93与安装盒90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流动,而不能撞击驱动装置60及进水管30位于安装盒90内的部分,从而对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位于安装盒90内的部分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安装盒90内还设有第二套筒94,第二套筒94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以跟随清洗组件50上下运动,且第二套筒94保温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以限制送料时物料撞击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位于内锅20内的部分,如图2、图4和图7所示。
安装盒90内还设有第二套筒94,第二套筒94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故而能够跟随清洗组件50上下运动,且第二套筒94也包围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则当物料经安装盒90的卸料口92进入内锅20时,物料只能在第二套筒94与内锅20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流动,而不能撞击驱动装置60及进水管30位于内锅20内的部分,从而对驱动装置60和进水管30位于内锅20内的部分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当安装盒90内同时设有第一套筒93和第二套筒94时,第二套筒94位于第一套筒93的内侧,第一套筒93的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沿931,第二套筒94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支撑沿931相配合的第二支撑沿941,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支撑沿941支撑在第一支撑沿931上,如图6所示。
当安装盒90内同时设有第一套筒93和第二套筒94时,第二套筒94位于第一套筒93的内侧,故而尺寸相对较小,便于其顺利通过卸料口92;进一步地,第一套筒93的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沿931,第二套筒94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沿941,这样,当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支撑沿941支撑在第一支撑沿931上,既对清洗组件50的运动幅度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又对防溢喷淋组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其将内锅20中的物料压碎。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传动组件包括杆状传动件62和筒状连动件63的实施例而言,防转结构设置在第一套筒93和第二套筒94上,由于第一套筒93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清洗组件50与连动件63固定连接,故而第一套筒93与清洗组件50之间间接固定相连;而第二套筒94与安装盒90固定连接,因此将防转结构设置在第一套筒93和第二套筒94上,能够限制第一套筒93转动,进而限制连动件63发生转动。优选地,第一套筒93与连动件63为一体式结构,以进一步简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进水管30为能够伸缩的软管,清洗组件50上设有进水连接凸起513,进水管30的输出端固定在进水连接凸起513上,如图3和图5所示。
进水管30为能够伸缩的软管,如波纹管,则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伸缩来实现其输出端在内锅20中的上下运动,而其输入端可以固定不动,这样有利于提高进水管30与水源连接的稳定性;清洗组件50上设有进水连接凸起513,进水连接凸起513为中空结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进水管30的长度,另一方面由于进水管30为软管,则将进水管30套设在进水连接凸起513上,即可实现进水管30与进水连接凸起513的的密封连接,方便可靠。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水管70,抽水管70的输入端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并与内锅20相连通,以跟随清洗组件50在内锅20内上下运动,用于抽出内锅20中的水,如图1至图6所示。
烹饪器具还包括抽水管70,能够自动抽出清洗完毕后内锅20中的水,这样,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洗锅、自动送料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抽水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地,抽水管70的输入端与清洗组件50固定连接,则其输入端也能够跟随清洗组件50在内锅20中上下运动,使得抽水管70的输入端能够延伸至内锅20的底部,进而高效彻底地抽出内锅20中的水。至于抽水管70抽水的动力,可以是水泵、也可以是气泵,可以是正压泵、也可以是负压泵。
进一步地,清洗组件50包括:外壳,围设出第一限位空间,外壳的顶部、侧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512、出水孔511和第二连接孔521,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中,第一连接孔512能够与水源相连通,抽水管70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孔521相连通。
清洗组件50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孔512,用于连通水源,则将前述方案中进水管30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连接孔512处即可;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孔521,分别用于连通抽水管70,第二连接孔521位于外壳底部,能够与内锅20相连通,保证了抽水管70能够抽出内锅20中的水;外壳的侧部设有出水孔511,出水孔511通过第一限位空间与第一连接孔512相连通,保证了进水管30能够向内锅20送水,且水侧向喷出,以保证对内锅20的侧壁形成有效冲刷。
进一步地,外壳的下方还设有底盖54,底盖54与外壳围设出第二限位空间,底盖54上开设有多个抽水孔541,多个抽水孔541沿底盖54的周向均布,如图3和图5所示。
外壳的下方还设有底盖54,底盖54与外壳围设出第二限位空间,底盖54上开设有抽水孔541,抽水孔541通过第二限位空间与第二连接孔521相连通,保证了内锅20中的水能够依次通过抽水孔541、第二限位空间、第二连接孔521进入抽水管70中,进而排出去;抽水孔54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抽水孔541沿底盖54的周向均布,使得内锅20内各个部位的水能够被均匀地快速地抽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抽水速率。
优选地,抽水管70为能够伸缩的软管,第二连接孔521处设有凸出于外壳的抽水连接凸起522,抽水管70的输入端固定在抽水连接凸起522上,如图3和图5所示。
抽水管70为能够伸缩的软管,如波纹管,则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伸缩来实现其输入端在内锅20中的上下运动,而其输出端可以固定不动,这样有利于提高抽水管70与抽水泵等结构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连接孔521处设有凸出于外壳的抽水连接凸起522,抽水连接凸起522为中空结构,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抽水管70的长度,另一方面由于抽水管70为软管,则将抽水管70套设在抽水连接凸起522上,即可实现抽水管70与抽水连接凸起522的的密封连接,方便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孔523,第三连接孔523处安装有与内锅20相连通的喷嘴53,如图3和图5所示,用于向内锅20喷水防溢。
外壳的底部还设有第三连接孔523,第三连接孔523处安装有喷嘴53,则喷嘴53通过第一限位空间与第一连接孔512相连通,保证了进水管30能够向喷嘴53供水,由于喷嘴53的喷水口朝向内锅20,且在烹饪过程中,清洗组件50位于靠上的位置,因而能够向内锅20喷水,以实现破泡防溢的功能,这样,烹饪器具在具有自动洗锅、自动送料、自动抽水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动防溢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优选地,喷嘴53为雾化喷嘴53。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壳内还设有活塞55,活塞55上设有连接柱551和与第一连接孔512相连通的通孔552,如图3和图5所示,连接柱551贯穿外壳的顶部并与驱动装置60固定连接,且活塞55能够在第一限位空间内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水孔。
外壳内还设有活塞55,活塞55上设有连接柱551,连接柱551贯穿外壳的顶部并与驱动装置60固定连接,保证了清洗组件50能够在驱动装置60的驱动下上下运动;活塞55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512相连通的通孔552,保证了进水管30输入的水流能够在第一限位空间内流通,而不会被活塞55阻挡;活塞55能够在第一限位空间内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水孔511,则当其关闭出水孔511时,进水管30输入的水流在第一限位空间内形成水压,保证了喷嘴53能够喷水,当其打开出水孔511时,水流能够通过出水孔511流出或喷出,向内锅20送水。
在上述实施例中,出水孔511设置在外壳的侧壁的上部,活塞55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弹性件,如图3和图5所示,且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其中,活塞55向下压缩弹性件时打开出水孔511,弹性件复位时,活塞55关闭出水孔511。
出水孔511设置在外壳的侧壁的上部,便于沿着外壳的周向开设多个出水孔511,以提高出水速率,并提高出水的均匀性;活塞55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且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活塞55向下压缩弹性件时,活塞55运动至第一限位空间的下部,则出水孔511被打开,进水管30可以向内锅20送水,当弹性件复位时,活塞55在第一限位空间内向上运动,直至抵在外壳的顶部上,此时封闭出气出水孔511,而弹性件则提高了活塞55封闭出水孔511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喷嘴53防溢破泡时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56。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弹性件,利用清洗组件50运动至内锅20底部时内锅20的反作用力来驱使外壳相对活塞55向上运动(即活塞55相对外壳向下运动)以打开出水孔511,利用弹簧56的弹力或外壳的重力(此时即无需设置弹簧56)来驱使活塞55相对外壳向上运动,以关闭出气出水孔511。
值得说明的是,活塞55在第一限位空间内的上下运动是相对的,即:可以是外壳不动活塞55动,也可以是活塞55不动外壳动,或者是外壳和活塞55同时发生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外壳包括上盖51和中盖52,上盖51上设有出水孔511和第一连接孔512,中盖52与上盖51的底部相盖合,并围设出第一限位空间,中盖5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521和第三连接孔523。
外壳包括上盖51和中盖52,即外壳由两部分组成,这样便于安装活塞55、弹性件等部件,也便于外壳内部结构的检修和更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当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清洗组件50的底部与内锅20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在0mm至50mm的范围内。
当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清洗组件50的底部与内锅20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即清洗组件50的底部直接接触内锅20的内底壁,在内锅20的反作用力下,清洗组件50的外壳可以相对活塞55向上运动,则活塞55打开出水孔511,实现送水功能;当然,清洗组件50的底部与内锅20的距离也可以适当扩大至50mm的范围内,由于内锅20底部必然存在物料和水,物料和水也能够对清洗组件50的外壳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进而驱使外壳和活塞55发生相对运动,以打开出气出水孔511。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水管30的输入端通过三通接头40与水源和气源相连,以向内锅20送水和送气,如图1所示,使物料和水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以清洗物料。
进水管30的输入端通过三通接头40与水源和气源相连,即进水管30既能连通气源以向内锅20输送气流,又能够连通水源以向内锅20送水,则内锅20中的大米等物料和水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会发生翻滚、摩擦、旋转等运动,即利用气动搅拌实现了自动清洗的目的,从而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搅拌进行清洗的搅拌装置,大大简化了烹饪器具的结构。
进一步地,进水管30的输入端通过三通接头40与送气管41和送水管42相连通,如图1所示,送气管41与气源相连,送水管42与水源相连,三通接头40内设有单向止逆阀,用于在送气管41送气时密封送水端口,及在送水管42送水时密封送气端口。具体地,单向止逆阀包括两个遮挡件和一个弹性件,两个遮挡件分别位于送水端口和送气端口处,且分别封闭送水端口和送气端口,弹性件位于两个遮挡件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利用水流的压力打开送水端口并密封送气端口,及利用气流的压力打开送气端口并密封送水端口。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与清洗组件50相连的流量计,用于控制清洗组件50向内锅20定量送水。
烹饪器具还包括流量计,使得清洗组件50能够向内锅20定量送水,以保证合理用水避免浪费,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当然不局限于电饭煲,也可以是电压力锅、电蒸锅、电炖锅等。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洗锅方法,用于清洗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烹饪器具的内锅20,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控制驱动装置60驱动清洗组件50运动至内锅20的下部;
S600:控制清洗组件50向内锅20的侧壁喷水;
S700:控制驱动装置60驱动清洗组件50向上运动复位。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洗锅方法,能够在需要清洗内锅20时使驱动装置60驱动清洗组件50向下运动至内锅20的下部,然后使清洗组件50向内锅20的侧壁喷水,这样有效缩短了清洗组件50与内锅20中的残渣等附着物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附着物的冲刷力,进而提高了清洗效果,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清洗完毕时,清洗组件50则在驱动装置60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返回至锅盖10上,以保证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步骤S100与步骤S60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0:控制清洗组件50向内锅20注入清洗用水;
S300:控制驱动装置60驱动清洗组件50向上运动复位;
S400:控制加热装置将内锅20中的清洗用水加热至沸腾;
S500:控制驱动装置60驱动清洗组件50再次运动至内锅20的下部。
在清洗组件50向内锅20的侧壁喷水之前,先向内锅20注入一定量的清洗用水,然后使清洗组件50向上运动复位,接着将清洗用水加热至沸腾,该过程能够产生大量的蒸汽,高温蒸汽能够使内锅20内壁面上附着的食物残渣等附着物软化甚至部分脱落;在附着物经高温蒸汽软化之后,再使清洗组件50运动至内锅20下部,并喷出高速水流冲刷内锅20内壁面,则附着物较易脱落且脱落得比较干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优选地,第一次注水时控制流量计定量注水,以避免浪费。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其清洗组件50活动安装在锅盖上,且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锅盖和内锅之间作伸缩运动,则需要清洗内锅时清洗组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内锅的下部,然后向内锅的侧壁喷水,这样有效缩短了清洗组件与内锅中的残渣等附着物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对这些附着物的冲刷力,进而提高了清洗效果,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清洗完毕时,清洗组件则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返回至锅盖上,以保证烹饪过程的正常进行;此外,加热装置可以在洗锅过程中加热清洗用水,以产生蒸汽,蒸汽能够软化内锅壁面上的附着物,便于附着物在水流的冲刷下快速脱落;至于加热装置,可以是烹饪器具本身用于烹饪的加热装置,也可以是额外设置的用于辅助洗锅的加热装置。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及能够加热所述内锅的加热装置;
锅盖,盖设在所述内锅的上方;
清洗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锅盖上,且能够连接至水源;和
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锅盖上,并与所述清洗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清洗组件在所述锅盖和所述内锅之间作伸缩运动,使所述清洗组件到达所述内锅的下部向所述内锅的侧壁喷水,以清洗所述内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件;和
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清洗组件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清洗组件上下伸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和连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向连,所述连动件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清洗组件相连;所述传动件呈杆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传动件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动件呈筒状,所述连动件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且所述连动件的底部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动件与所述锅盖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连动件转动的防转结构,以使所述输出轴旋转时,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连动件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使所述连动件带动所述清洗组件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或者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条滑块,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齿条滑块与所述齿轮相啮合,并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清洗组件沿竖直方向伸缩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送料管,所述送料管的输出端能够与所述内锅相连通,用于向所述内锅输送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包括盖本体和贯穿并固定在所述盖本体上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卸料口,所述送料管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进料口处;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盒上,所述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卸料口处,并与所述卸料口的大小相适配,以封闭或打开所述卸料口;
所述清洗组件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水源,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插入所述安装盒内,并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盒内固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包围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以限制送料时所述物料撞击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安装盒内的部分;和/或
所述安装盒内还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以跟随所述清洗组件上下运动,且所述第二套筒保温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以限制送料时所述物料撞击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内锅内的部分;和/或
所述进水管为能够伸缩的软管,所述清洗组件上设有进水连接凸起,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进水连接凸起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清洗组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内锅相连通,以跟随所述清洗组件在所述内锅内上下运动,用于抽出所述内锅中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包括:
外壳,围设出第一限位空间,所述外壳的顶部、侧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出水孔和第二连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能够与水源相连通,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下方还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外壳围设出第二限位空间,所述底盖上开设有多个抽水孔,多个所述抽水孔沿所述底盖的周向均布;和/或
所述抽水管为能够伸缩的软管,所述第二连接孔处设有凸出于所述外壳的抽水连接凸起,所述抽水管的输入端固定在所述抽水连接凸起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处安装有与所述内锅相连通的喷嘴,用于向所述内锅喷水防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有连接柱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外壳的顶部并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上下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上部,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所述活塞向下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打开所述出水孔,所述弹性件复位时,所述活塞关闭所述出水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与所述清洗组件相连的流量计,用于控制所述清洗组件向所述内锅定量送水;和/或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14.一种自动洗锅方法,用于清洗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运动至内锅的下部;
控制清洗组件向内锅的侧壁喷水;
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向上运动复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洗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运动至内锅的下部与控制清洗组件向内锅的侧壁喷水之间,还包括:
控制清洗组件向内锅注入清洗用水;
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向上运动复位;
控制加热装置将内锅中的清洗用水加热至沸腾;
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洗组件再次运动至内锅的下部。
CN201710572297.2A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Active CN109247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2297.2A CN109247804B (zh)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2297.2A CN109247804B (zh)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7804A true CN109247804A (zh) 2019-01-22
CN109247804B CN109247804B (zh) 2024-03-22

Family

ID=65050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2297.2A Active CN109247804B (zh) 2017-07-13 2017-07-13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780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3510A (zh) * 2019-07-09 2019-10-22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的清洗方法及烹饪装置
CN110393462A (zh) * 2019-07-26 2019-11-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自动清洗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CN111248718A (zh) * 2020-02-18 2020-06-09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炒菜机及其注液机构
CN112674671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槽式洗锅装置
CN113080697A (zh) * 2021-04-01 2021-07-09 刘毓葵 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厨房加热设备
CN113812836A (zh) * 2021-06-03 2021-12-21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14680589A (zh) * 2020-12-31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80250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16211138A (zh) * 2023-03-17 2023-06-06 浙江森歌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智清洁蒸烤箱内胆及集成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1068A (zh) * 2011-01-16 2011-08-17 戴文育 全自动化煮饭装置
CN203138039U (zh) * 2013-01-08 2013-08-21 湖北民族学院 自动淘米、洗锅的电饭锅
CN104739226A (zh) * 2015-02-10 2015-07-01 福建滋道餐饮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清洗锅
CN204445320U (zh) * 2015-02-05 2015-07-08 北京幸福泉教育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自动洗锅功能的炒菜锅
JP2016063845A (ja) * 2006-06-08 2016-04-28 賀博 片山 全自動式炊飯器
CN105768837A (zh) * 2014-12-23 2016-07-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19009A (zh) * 2016-11-04 2017-02-22 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加热自洗饭盒
CN206252400U (zh) * 2016-10-20 2017-06-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清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63845A (ja) * 2006-06-08 2016-04-28 賀博 片山 全自動式炊飯器
CN102151068A (zh) * 2011-01-16 2011-08-17 戴文育 全自动化煮饭装置
CN203138039U (zh) * 2013-01-08 2013-08-21 湖北民族学院 自动淘米、洗锅的电饭锅
CN105768837A (zh) * 2014-12-23 2016-07-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45320U (zh) * 2015-02-05 2015-07-08 北京幸福泉教育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自动洗锅功能的炒菜锅
CN104739226A (zh) * 2015-02-10 2015-07-01 福建滋道餐饮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清洗锅
CN206252400U (zh) * 2016-10-20 2017-06-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清洗装置
CN106419009A (zh) * 2016-11-04 2017-02-22 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加热自洗饭盒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3510A (zh) * 2019-07-09 2019-10-22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的清洗方法及烹饪装置
CN110393462A (zh) * 2019-07-26 2019-11-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自动清洗方法及食品加工机
CN112674671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槽式洗锅装置
CN112674671B (zh) * 2019-10-17 2022-04-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槽式洗锅装置
CN111248718A (zh) * 2020-02-18 2020-06-09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炒菜机及其注液机构
CN111248718B (zh) * 2020-02-18 2021-08-31 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炒菜机及其注液机构
CN114680589B (zh) * 2020-12-31 2024-03-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0589A (zh) * 2020-12-31 2022-07-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80697A (zh) * 2021-04-01 2021-07-09 刘毓葵 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厨房加热设备
CN113812836A (zh) * 2021-06-03 2021-12-21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和控制方法
WO2023280250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自清洁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16211138A (zh) * 2023-03-17 2023-06-06 浙江森歌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智清洁蒸烤箱内胆及集成灶
CN116211138B (zh) * 2023-03-17 2023-09-26 浙江森歌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智清洁蒸烤箱内胆及集成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7804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7804A (zh) 烹饪器具及其自动洗锅方法
CN109247840A (zh) 烹饪器具
CN207755173U (zh) 烹饪器具
CN207640127U (zh) 烹饪器具
US8669498B2 (en) Cooker
CN207772750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美术画笔的装置
CN109567606A (zh) 物料清洗装置、烹饪器具及其下料控制方法
CN110041994A (zh) 一种胡麻油毛油压榨及精炼用一体设备
CN105942838A (zh) 一种全自动煮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247841A (zh) 烹饪器具
CN109247842A (zh) 烹饪器具
CN206252400U (zh) 一种物料清洗装置
CN206252401U (zh) 物料清洗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9013450A (zh) 一种医疗设备清洗装置
CN209155176U (zh) 用于香料提取的浓缩罐
CN208640642U (zh) 水槽洗碗蒸箱一体机
CN207247302U (zh) 一种自清洁油杯
CN109351737B (zh) 一种火罐清洗方法及火罐清洗装置
CN212394879U (zh) 腹腔镜镜头加温清洗器
CN207640273U (zh) 烹饪器具
CN207317031U (zh) 排烟装置的清洗系统以及排烟装置
CN216106836U (zh) 一种食用油低温水化装置
CN212418868U (zh) 一种自动清洗烘干烧烤签的机器
CN217310157U (zh) 一种高压蒸汽刷
CN108672442A (zh) 一种用于试管的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