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6740B -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6740B
CN109246740B CN201811191822.7A CN201811191822A CN109246740B CN 109246740 B CN109246740 B CN 109246740B CN 201811191822 A CN201811191822 A CN 201811191822A CN 109246740 B CN109246740 B CN 109246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score
network
ratio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18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6740A (zh
Inventor
刘喜卿
景洪水
冉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918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6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6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评价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根据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根据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根据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根据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应用数据业务开启移动互联网生活,不仅造成了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紧张,而且也给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保证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对提升运营商网络核心竞争力、网络口碑、增强用户粘性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评价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评价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其中,小区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小区;获取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其中,基站建设数据至少包括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采样数据至少包括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 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 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重叠覆盖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通信业务数据至少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中的任一项,热度数据至少包括指定网络的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中的任一项,网络建设数据至少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中的任一项;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根据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根据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根据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根据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对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中的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得到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和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进而根据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和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可以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评价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的问题。
可选的,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基站在服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已建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包括: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基站建设数据,确定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根据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良好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一 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一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二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内总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一CQI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二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二CQI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比值,干扰控制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SINR大于或等于指定SINR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重叠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第三预设条件为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值,重叠覆盖度等于与最大通信小区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指定RSRP的通信小区,最大通信小区RSRP大于或大于第四指定RSRP;根据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包括: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采样数据,确定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根据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上行低速占比等于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用户总数与进行上行业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第四预设条件为上行平均速率小于指定速率;根据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包括: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通信业务数据,确定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根据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根据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根据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业务数据,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综合得分,包括: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热度数据,确定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根据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根据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包括: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根据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包括:根据关卡得分表和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其中,关卡得分表包括关卡等级、关卡名称以及关卡得分,每个关卡等级对应一个关卡名称,每个关卡名称对应的实际得分与关卡得分对应,关卡名称包括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和网络效益指标中的任一项,实际得分包括第一综合得分、第二综合得分、第三综合得分、第四综合得分和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根据网络质量评价表和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其中,网络质量评价表包括关卡等级以及关卡等级对应的关卡得分与网络质量评价结果的映射关系表。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其中,小区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小区;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其中,基站建设数据至少包括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采样数据至少包括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重叠覆盖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通信业务数据至少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中的任一项,热度数据至少包括指定网络的 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中的任一项,网络建设数据至少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中的任一项;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
可选的,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基站在服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已建基站的总数的比值;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建设数据,确定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得分、第二得分以及第三得分,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至少包括网络基础得分表,网络基础得分表包括规划完成率和第一得分的映射关系表,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和第二得分的映射关系表,基站在服率和第三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中的任一项。
可选的,良好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一 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一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二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内总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一CQI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二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二CQI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比值,干扰控制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SINR大于或等于指定SINR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重叠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第三预设条件为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值,重叠覆盖度等于与最大通信小区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指定RSRP的通信小区,最大通信小区RSRP大于或大于第四指定RSRP;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单元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上行低速占比等于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用户总数与进行上行业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第四预设条件为上行平均速率小于指定速率;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模块获取的通信业务数据,确定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模块获取的热度数据,确定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模块获取的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关卡得分表和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其中,关卡得分表包括关卡等级、关卡名称以及关卡得分,每个关卡等级对应一个关卡名称,每个关卡名称对应的实际得分与关卡得分对应,关卡名称包括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和网络效益指标中的任一项,实际得分包括第一综合得分、第二综合得分、第三综合得分、第四综合得分和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网络质量评价表和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其中,网络质量评价表包括关卡等级以及关卡等级对应的关卡得分与网络质量评价结果的映射关系表。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第一方面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第一方面的方法以及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10;
接收单元-101;处理单元-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网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 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
准确客观的评价城市网络质量、网络效益,提升运营商自身网络竞争力,改善城市整体网络水平十分重要,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一套详尽的方法根据城市网络质量及网络效益整体的优劣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中的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从而分析出待评估区域的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和网络效益指标的综合得分,进而根据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和网络效益指标的综合得分,确定网络质量的评价结果;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其中,小区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小区。
S102、获取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其中,基站建设数据至少包括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采样数据至少包括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信道质量指示(英文全称:Channel QualityIndicator,简称: 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 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重叠覆盖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通信业务数据至少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中的任一项,热度数据至少包括指定网络的净推荐值(英文全称:Net Promoter Score,简称: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中的任一项,网络建设数据至少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中的任一项。
具体的,指定网络可以是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英文全称:second generation,简称: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3rd Generation,简称:3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4th Generation,简称:4G) 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5th-Generation,简称:5G)中的任一项;指定活动可以是在指定微博或者指定公众号发表或者转发指定运营商的指定网络的文章。
示例性的,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包含的指标的类型如下: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09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0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11
表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1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2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31
表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3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4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5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6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7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8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91
表3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19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0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1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21
表4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2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31
表5
S103、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
可选的,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基站在服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已建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包括:
S1030、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基站建设数据,确定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示例性的,此处以基站建设数据包含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为例,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基站建设数据,确定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包括: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规划完成率指标,确定规划完成率的第一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确定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基站在服率指标,确定基站在服率指标的第三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规划完成率指标,确定规划完成率的第一得分,包括:根据规划完成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规划完成率指标的第一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确定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得分,包括:根据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基站在服率指标,确定基站在服率指标的第三得分,包括:根据基站在服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基站在服率指标的第三得分。
S1031、根据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如表6所示的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示例性的,此处以基站建设数据包含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为例,根据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第一综合得分前,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对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的得分划分不同的权重;具体的,第一综合得分等于第一得分*ω1+第二得分*ω2+第三得分 *ω3,ω1+ω2+ω3=1。
具体的,第一综合得分等于第一得分*30%+第二得分*30%+第三得分 *40%;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或者删除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指标权重,从而得到第一综合得分,其他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51
表6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5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61
表7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对对每个指标设置门限1、门限2、门限3、门限4四个门限,分别对应0分、60分、 80分、100分,并对每个指标在相应子模块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具体如上表7所示;示例性的,当规划完成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为40%时,对应门限0,即规划完成率指标的第一得分为0分。
S104、根据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
可选的,良好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英文全称: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大于或等于第一 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一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二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内总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一CQI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二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二CQI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比值,干扰控制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SINR大于或等于指定SINR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重叠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第三预设条件为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值,重叠覆盖度等于与最大通信小区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指定RSRP的通信小区,最大通信小区RSRP大于或大于第四指定RSRP。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在同一个采样点测量RSRP值时,可以测量到当前通信小区以及相邻通信小区的RSRP值;因此,为了描述该采样点被通信小区重叠覆盖的程度引入了重叠覆盖率;具体的,重叠覆盖率=重叠覆盖度≥3的采样点总数/全部采样点总数*100%,重叠覆盖度:与最强小区RSRP的差值在6dB范围内的小区(不含最强小区)数量,同时最强小区RSRP≥-100dBm。
示例性的,假设该待评价区域内的采样点个数为10个,其中某一个采样点可以测量到当前通信小区的RSRP为-95dBm,第一相邻通信小区的 RSRP为-110dBm,第二相邻通信小区的RSRP为-120dBm,则最强小区 RSRP是指当前通信小区、第一相邻通信小区和第二相邻通信小区的RSRP 最大值,并且该最大值≥-100dBm;因此,这里的最强小区RSRP为当前小区的RSRP(-95dBm)。
基于上述方法,若确定满足该重叠覆盖度的采样点的个数为3时,则重叠覆盖率等于0.3(3/10)。
根据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包括:
S1040、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采样数据,确定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示例性的,此处以采样数据包含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和重叠覆盖率指标为例,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采样数据,确定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包括: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良好覆盖率指标,确定良好覆盖率指标的第四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确定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的第五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确定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的第六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确定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的第七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干扰控制指标,确定干扰控制指标的第八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重叠覆盖率指标,确定重叠覆盖率指标的第九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良好覆盖率指标,确定良好覆盖率指标的第四得分,包括:根据良好覆盖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良好覆盖率指标的第四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确定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的第五得分,包括:根据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的第五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确定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的第六得分,包括:根据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的第六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确定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的第七得分,包括:根据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的第七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干扰控制指标,确定干扰控制指标的第八得分,包括:根据干扰控制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干扰控制指标的第八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重叠覆盖率指标,确定重叠覆盖率指标的第九得分,包括:根据重叠覆盖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重叠覆盖率指标的第九得分。
S1041、根据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如表8所示的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示例性的,此处以采样数据包含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和重叠覆盖率指标为例,根据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第二综合得分前,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对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和重叠覆盖率指标的得分划分不同的权重;具体的,第二综合得分等于第四得分*ω4+第五得分*ω5+第六得分*ω6+第七得分 *ω7+第八得分*ω8+第九得分*ω9,ω4+ω5+ω6+ω7+ω8+ω9=1。
具体的,第二综合得分等于第四得分*20%+第五得分*30%+第六得分 *15%+第七得分*15%+第八得分*10%+第九得分*10%;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或者删除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指标权重,从而得到第二综合得分,其他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29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0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11
表8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12
表9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对对每个指标设置门限1、门限2、门限3、门限4四个门限,分别对应0分、60分、 80分、100分,并对每个指标在相应子模块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具体如上表9所示;示例性的,当重叠覆盖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为16%时,对应门限0,即重叠覆盖率指标的第九得分为0分。
S105、根据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
可选的,上行低速占比等于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用户总数与进行上行业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第四预设条件为上行平均速率小于指定速率;根据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包括:
S1050、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通信业务数据,确定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示例性的,此处以通信业务数据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为例,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通信业务数据,确定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包括: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下行平均速率指标,确定下行平均速率指标的第十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下行低速占比指标,确定下行低速占比指标的第十一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上行平均速率指标,确定上行平均速率指标的第十二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上行低速占比指标,确定上行低速占比指标的第十三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确定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的第十四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语音掉话率指标,确定语音掉话率指标的第十五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确定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的第十六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确定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的第十七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确定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第十八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下行平均速率指标,确定下行平均速率指标的第十得分,包括:根据下行平均速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下行平均速率指标的第十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下行低速占比指标,确定下行低速占比指标的第十一得分,包括:根据下行低速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下行低速占比指标的第十一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上行平均速率指标,确定上行平均速率指标的第十二得分,包括:根据上行平均速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上行平均速率指标的第十二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上行低速占比指标,确定上行低速占比指标的第十三得分,包括:根据上行低速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上行低速占比指标的第十三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确定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的第十四得分,包括:根据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的第十四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语音掉话率指标,确定语音掉话率指标的第十五得分,包括:根据语音掉话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语音掉话率指标的第十五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确定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的第十六得分,包括:根据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的第十六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确定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的第十七得分,包括:根据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的第十七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确定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第十八得分,包括:根据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第十八得分。
S1051、根据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如表10所示的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示例性的,此处以通信业务数据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为例,根据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第三综合得分前,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对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得分划分不同的权重;具体的,第三综合得分等于第十得分*ω10+第十一得分*ω11+第十二得分*ω12+第十三得分*ω3+第十四得分*ω14+第十五得分*ω15+第十六得分*ω16+第十七得分*ω17+第十八得分*ω18,ω10+ω11+ω12+ω13+ω14+ω15+ω16+ω17+ω18=1。
具体的,第三综合得分等于第十得分*10%+第十一得分*4%+第十二得分*7%+第十三得分18%+第十四得分*18%+第十五得分*12%+第十六得分*12%+第十七得分*7%+第十八得分*12%;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或者删除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指标权重,从而得到第三综合得分,其他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5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61
表10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7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381
表11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对对每个指标设置门限1、门限2、门限3、门限4四个门限,分别对应0分、60分、 80分、100分,并对每个指标在相应子模块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具体如上表11所示;示例性的,当720P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为84%时,对应门限0,即720P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的第十八得分为0分。
S106、根据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
可选的,根据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根据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业务数据,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综合得分,包括:
S1060、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热度数据,确定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示例性的,此处以热度数据包括指定网络的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为例,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热度数据,确定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包括: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网络的NPS指标,确定指定网络的NPS指标的第十九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NPS改善比例指标,确定NPS改善比例指标的第二十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用户投诉率指标,确定用户投诉率指标的第二十一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确定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二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确定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三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网络的NPS指标,确定指定网络的NPS指标的第十九得分,包括:根据指定网络的NPS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指定网络的NPS指标的第十九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NPS改善比例指标,确定NPS改善比例指标的第二十得分,包括:根据NPS改善比例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NPS改善比例指标的第二十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用户投诉率指标,确定用户投诉率指标的第二十一得分,包括:根据用户投诉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用户投诉率指标的第二十一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确定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二得分,包括:根据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二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确定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三得分,包括:根据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三得分。
S1061、根据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如表12所示的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示例性的,此处以热度数据包括指定网络的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为例,根据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第四综合得分前,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对指定网络的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的得分划分不同的权重;具体的,第四综合得分等于第十九得分*ω19+第二十得分*ω20+第二十一得分*ω21+第二十二得分*ω22+第二十三得分*ω23,ω19+ω20+ω21+ω22+ω23=1。
具体的,第四综合得分等于第十九得分*10%+第二十得分*10%+第二十一得分*50%+第二十二得分*15%+第二十三得分*15%;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或者删除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指标权重,从而得到第四综合得分,其他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01
表12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11
表13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对对每个指标设置门限1、门限2、门限3、门限4四个门限,分别对应0分、60分、 80分、100分,并对每个指标在相应子模块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具体如上表13所示;示例性的,当官微相关活动宣传文章转发数完成率指标的实际计算值为0时,对应门限0,即官微相关活动宣传文章转发数完成率指标的第二十三得分为0分。
S107、根据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
可选的,根据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包括:
S1070、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示例性的,此处以网络建设数据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为例,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包括: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确定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的第二十四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确定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的第二十五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确定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的第二十六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确定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七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确定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八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确定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的第二十四得分,包括:根据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的第二十四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确定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的第二十五得分,包括:根据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的第二十五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确定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的第二十六得分,包括:根据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的第二十六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确定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七得分,包括:根据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七得分。
具体的,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确定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八得分,包括:根据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查询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从而确定该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八得分。
S1071、根据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如表14所示的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示例性的,此处以网络建设数据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为例,根据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第五综合得分前,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对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得分划分不同的权重;具体的,第五综合得分等于第二十四得分*ω24+第二十五得分*ω25+第二十六得分*ω26+第二十七得分 *ω27+第二十八得分*ω28,ω24+ω25+ω26+ω27+ω28=1。
具体的,第五综合得分等于第二十四得分*15%+第二十五得分*15%+ 第二十六得分*15%+第二十七得分*40%+第二十八得分*15%;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或者删除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指标权重,从而得到第五综合得分,其他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4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51
表14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52
表15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对对每个指标设置门限1、门限2、门限3、门限4四个门限,分别对应0分、60分、80分、100分,并对每个指标在相应子模块中设置了不同的权重,具体如上表15所示;示例性的,当4G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实际计算值为60%时,对应门限0,即4G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的第二十八得分为0分。
S108、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
可选的,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包括:根据关卡得分表和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其中,关卡得分表包括关卡等级、关卡名称以及关卡得分,每个关卡等级对应一个关卡名称,每个关卡名称对应的实际得分与关卡得分对应,关卡名称包括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和网络效益指标中的任一项,实际得分包括第一综合得分、第二综合得分、第三综合得分、第四综合得分和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根据网络质量评价表和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其中,网络质量评价表包括关卡等级以及关卡等级对应的关卡得分与网络质量评价结果的映射关系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更加准确的判别出当前网络的网络质量,可以根据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网络效益指标设置5个不同的关卡;然后根据待评估区域在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网络效益指标上的得分,并按照表16所示的方式进行闯关式评价。
其中,遵守以下两个原则:待评估区域从关卡1开始闯关,当得到至少一颗星才算通过此关卡并能进入下一关卡,并统计本关获得“星”的数量;当待评估区域在当前关卡获得0颗“星”(即0~60分)时,闯关结束,统计被评价城市最终闯过的关卡数及累计获得“星”的总数量。
基于待评估区域闯过的关卡数及累计获得“星”的总数量,按照表17 对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的优劣进行评估,从而得到待评估区域的最终评价,即“XX城市闯过XX关卡,累计获得XX颗星,获得评价‘XX’等级”。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61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71
表16关卡得分表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72
Figure BDA0001827702290000481
表17网络质量评价表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为70分、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为80分、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为60分、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为85分、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为90分;则按照上述方法,第一关可获得1星,满足原则进入第二关;第二关可获得2星,满足原则进入第三关;第三关可获得0星,退出评价;然后根据表17可知,该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的评估结果为差。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对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中的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得到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和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进而根据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和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可以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评价移动通信的网络质量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10,如图2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其中,小区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小区;
获取单元1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其中,基站建设数据至少包括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采样数据至少包括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重叠覆盖率指标中的任一项,通信业务数据至少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中的任一项,热度数据至少包括指定网络的NPS 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中的任一项,网络建设数据至少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中的任一项;根据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
可选的,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基站在服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已建基站的总数的比值;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建设数据,确定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得分、第二得分以及第三得分,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至少包括网络基础得分表,网络基础得分表包括规划完成率和第一得分的映射关系表,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和第二得分的映射关系表,基站在服率和第三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中的任一项。
可选的,良好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一 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一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二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内总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一CQI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第二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CQI小于或等于第二CQI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比值,干扰控制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SINR大于或等于指定SINR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重叠覆盖率指标等于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采样点总数与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第三预设条件为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值,重叠覆盖度等于与最大通信小区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指定RSRP的通信小区,最大通信小区RSRP大于或大于第四指定RSRP;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单元获取的采样数据,确定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上行低速占比等于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用户总数与进行上行业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第四预设条件为上行平均速率小于指定速率;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模块获取的通信业务数据,确定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模块获取的热度数据,确定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获取模块获取的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其中,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关卡得分表和第一综合得分至第五综合得分,确定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其中,关卡得分表包括关卡等级、关卡名称以及关卡得分,每个关卡等级对应一个关卡名称,每个关卡名称对应的实际得分与关卡得分对应,关卡名称包括网络基础指标、网络质量指标、业务质量指标、网络口碑指标和网络效益指标中的任一项,实际得分包括第一综合得分、第二综合得分、第三综合得分、第四综合得分和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网络质量评价表和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确定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其中,网络质量评价表包括关卡等级以及关卡等级对应的关卡得分与网络质量评价结果的映射关系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其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模块的情况下,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存储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对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单元用于支持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执行图1中的过程S101至S108;接收单元用于支持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以处理单元为处理器,存储单元为存储器,接口单元为通信接口为例。其中,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参照图3中所示,包括通信接口501、处理器502、存储器503和总线504,通信接口501、处理器502通过总线 504与存储器503相连。
处理器502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存储器5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502来控制执行。通讯接口50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与遥控器的信息交互。处理器502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存储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执行的方法操作的指令。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存储媒体(或介质)。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 memory,英文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 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实施例一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实施例一的方法以及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其中,所述小区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小区;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其中,所述基站建设数据至少包括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采样数据至少包括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重叠覆盖率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通信业务数据至少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热度数据至少包括指定网络的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网络建设数据至少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中的任一项;
根据所述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
根据所述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
根据所述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
根据所述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
根据所述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
根据关卡得分表和所述第一综合得分至所述第五综合得分,确定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其中,所述关卡得分表包括关卡等级、关卡名称以及关卡得分,每个所述关卡等级对应一个所述关卡名称,每个关卡名称对应的实际得分与所述关卡得分对应,所述关卡名称包括所述网络基础指标、所述网络质量指标、所述业务质量指标、所述网络口碑指标和所述网络效益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实际得分包括所述第一综合得分、所述第二综合得分、所述第三综合得分、所述第四综合得分和所述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
根据网络质量评价表和所述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确定所述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其中,所述网络质量评价表包括所述关卡等级以及所述关卡等级对应的关卡得分与网络质量评价结果的映射关系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所述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所述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所述基站在服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已建基站的总数的比值;
根据所述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基站建设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根据所述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好覆盖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一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二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内总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比值,所述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CQI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CQI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CQI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CQI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通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比值,所述干扰控制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SINR大于或等于指定SINR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重叠覆盖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值,所述重叠覆盖度等于与最大通信小区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指定RSRP的通信小区,所述最大通信小区RSRP大于或大于第四指定RSRP;
根据所述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采样数据,确定所述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根据所述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低速占比等于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用户总数与进行上行业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上行平均速率小于指定速率;
根据所述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通信业务数据,确定所述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根据所述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业务数据,确定所述待评估区域的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热度数据,确定所述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根据所述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网络建设数据,确定所述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根据所述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7.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评估区域的小区列表;其中,所述小区列表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小区;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建设数据、采样点的采样数据、通信业务数据、指定运营商的热度数据和指定网络的网络建设数据;其中,所述基站建设数据至少包括规划完成率指标、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和基站在服率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采样数据至少包括良好覆盖率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干扰控制指标、重叠覆盖率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通信业务数据至少包括下行平均速率指标、下行低速占比指标、上行平均速率指标、上行低速占比指标、语音接通成功率指标、语音掉话率指标、语音接通时延小于或等于指定时长的占比指标、浏览业务优良率指标和指定分辨率及以下分辨率的视频业务零卡顿占比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热度数据至少包括指定网络的NPS指标、NPS改善比例指标、用户投诉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完成率指标、指定活动宣传文章转发完成率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网络建设数据至少包括单个通信小区日均业务量指标、第一指定网络的用户占比指标、第二指定网络的终端占比指标、第三指定网络的网络流量驻留比指标和第四指定网络的网络时长驻留比指标中的任一项;
根据所述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基站建设数据,确定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采样数据,确定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通信业务数据,确定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热度数据,确定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网络建设数据,确定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关卡得分表和所述第一综合得分至所述第五综合得分,确定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其中,所述关卡得分表包括关卡等级、关卡名称以及关卡得分,每个所述关卡等级对应一个所述关卡名称,每个关卡名称对应的实际得分与所述关卡得分对应,所述关卡名称包括所述网络基础指标、所述网络质量指标、所述业务质量指标、所述网络口碑指标和所述网络效益指标中的任一项,所述实际得分包括所述第一综合得分、所述第二综合得分、所述第三综合得分、所述第四综合得分和所述第五综合得分中的任一项;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网络质量评价表和所述每一个关卡等级的关卡得分,确定所述待评估区域的网络质量评价结果;其中,所述网络质量评价表包括所述关卡等级以及所述关卡等级对应的关卡得分与网络质量评价结果的映射关系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所述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所述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场景使用的指定网络的规划基站的总数的比值,所述基站在服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的指定网络的在服基站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已建基站的总数的比值;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基站建设数据,确定所述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基站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综合得分、所述第二综合得分以及所述第三综合得分,确定所述网络基础指标的第一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至少包括网络基础得分表,所述网络基础得分表包括规划完成率和第一得分的映射关系表,指定场景规划完成率和第二得分的映射关系表,基站在服率和第三得分的映射关系表中的任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好覆盖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一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良好覆盖小区占比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RSRP大于或等于第二RSRP的采样点总数与通信小区内总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比值,所述CQI小于等于第一指定CQI的样本占比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CQI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定CQI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CQI小于等于第二指定CQI的样本占比大于20%的小区数比例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通信小区的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通信小区的总数的比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通信小区内CQI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指定CQI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通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比值,所述干扰控制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SINR大于或等于指定SINR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重叠覆盖率指标等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采样点总数与所述待评估区域内采样点总数的比值,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重叠覆盖度大于或等于指定数值,所述重叠覆盖度等于与最大通信小区RSRP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指定RSRP的通信小区,所述最大通信小区RSRP大于或大于第四指定RSRP;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采样数据,确定所述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质量指标的第二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采样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低速占比等于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用户总数与进行上行业务的用户总数的比值,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上行平均速率小于指定速率;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通信业务数据,确定所述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业务质量指标的第三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通信业务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热度数据,确定所述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口碑指标的第四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所述热度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指标分析模型和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网络建设数据,确定所述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以及指标权重,确定所述网络效益指标的第五综合得分;其中,所述指标分析模型包括网络建设数据中每一个指标与得分的映射关系表。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
14.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网络质量的评价装置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
CN201811191822.7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246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1822.7A CN109246740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1822.7A CN109246740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6740A CN109246740A (zh) 2019-01-18
CN109246740B true CN109246740B (zh) 2022-03-18

Family

ID=6505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1822.7A Active CN109246740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6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363B (zh) * 2019-10-21 2022-09-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VoLTE驻留问题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242429A (zh) * 2019-12-31 2020-06-05 厦门美域中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pm3管理器的网络设施服务质量评价系统
CN111356247B (zh) * 2020-02-27 2023-08-1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选择从站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071520B (zh) * 2020-08-06 2023-11-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Lte网络问题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33756B (zh) * 2020-09-14 2024-02-27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区域网络质量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90556B (zh) * 2020-10-21 2023-07-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整改方案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615697B (zh) * 2020-12-09 2023-07-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的分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115347A (zh) * 2021-05-10 2021-07-13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面向应用共享服务的网络会议视觉质量自动化评估方法
CN114070749A (zh) * 2021-11-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221930A (zh) * 2022-06-02 2023-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在服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770A (zh) * 2008-01-18 2008-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自动评估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1562829A (zh) * 2009-04-20 2009-10-21 深圳市优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感知的测算方法
CN101951617A (zh) * 2010-08-17 2011-01-19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移动网络通信质量评价方法
CN104320795A (zh) * 2014-10-17 2015-01-28 四川公用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维度的无线网络健康度评估方法
CN104486772A (zh) * 2014-12-05 2015-04-01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多维度归一化的lte网络评估优化系统
CN105636083A (zh) * 2014-10-27 2016-06-01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评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96255A1 (en) * 2013-03-15 2022-11-30 Headwater Research LLC Network service plan design
CN104394546A (zh) * 2014-10-31 2015-03-04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te网络后评估的路测数据处理方法
US10367677B2 (en) * 2016-05-13 2019-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327165B2 (en) * 2016-12-21 2019-06-18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mobile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770A (zh) * 2008-01-18 2008-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自动评估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1562829A (zh) * 2009-04-20 2009-10-21 深圳市优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感知的测算方法
CN101951617A (zh) * 2010-08-17 2011-01-19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移动网络通信质量评价方法
CN104320795A (zh) * 2014-10-17 2015-01-28 四川公用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维度的无线网络健康度评估方法
CN105636083A (zh) * 2014-10-27 2016-06-01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评估方法
CN104486772A (zh) * 2014-12-05 2015-04-01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端到端多维度归一化的lte网络评估优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6740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6740B (zh)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5095588B (zh) 移动互联网用户投诉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9788488B (zh)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9548041B (zh) 一种无线覆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0719605B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网速检测系统
CN111327450B (zh) 一种质差原因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302752A (zh)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的办公场所手机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939151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感知智能预警与提升方法
CN107534884A (zh) 基于可用网络的质量在网络之间切换
CN10781813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居民区网络能力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15189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14B (zh) 用户位置信息的回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796227B (zh) 进行无线信号覆盖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73356A (zh) 网络质量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6776A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测算方法及装置
CN113111271A (zh) 出行od数据扩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957B (zh)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88495A (zh) 基于基站信号质量的基站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995549A (zh) 一种评估流量价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04143A (zh) 获取设备特征id方法和系统及用之判断虚拟设备的方法
CN108243039B (zh) 交通干线网络综合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817710A (zh) 一种网络问题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278037B (zh) 小区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899980B (zh) 一种道路重叠覆盖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JP6433059B2 (ja) 通信レコードに基づき移動端末を測位する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