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8488B -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8488B
CN109788488B CN201910120611.2A CN201910120611A CN109788488B CN 109788488 B CN109788488 B CN 109788488B CN 201910120611 A CN201910120611 A CN 201910120611A CN 109788488 B CN109788488 B CN 109788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station
network
grid
add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6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8488A (zh
Inventor
林铁力
马晨
何明
邓玲
曾昭才
王宝俊
董冰
韩纬禧
倪晓晖
冯健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06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8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8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8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8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能够智能化切合用户感知的规划网络站点。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将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现网数据的问题;将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获取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根据栅格存在的目标问题类别对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根据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确定为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信运营商在进行网络站点规划及方案制定时,主要是基于路测(drive test,DT)和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等有限的现网数据进行的,而对规划网络站点的建设进行优先级排序,一是根据规划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二是根据待评估区域的索引信息从预先配置的网络站点重要性配置信息库中获取待评估区域内的规划基站列表,及该区域内网络站点重要性配置表。然后根据重要性配置表中的不同评估因素进行独立打分,再计算得到每个规划基站对应的综合评分。最后对每个基站按照综合评分进行排序,并确定待评估区域内各规划基站的重要性排名。
依赖规划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网络站点的建设的优先级排序,对规划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设备和时间资源用于数据采集,且无法完全反映网络实际状况,同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于依据现网数据进行规划网络站点的重要性排序,则没有考虑用户感知体验,例如,当信号覆盖良好,但由于容量问题所导致的感知体验下降则无法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能够智能化切合用户感知的规划网络站点。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将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所述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将所述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获取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所述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所述问题类别的权重为:所述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根据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所述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所述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根据所述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确定为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上述方案中,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将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将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获取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问题类别的权重为: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根据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根据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确定为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首先,由于本申请中可以将离散的栅格问题自动汇聚为问题区域,避免了使用传统的人工识别的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的效率,规整了问题标准。其次,本申请进行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感知问题等四个方面综合的关键质量指标KQI分析,避免了传统的使用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中的一个进行单一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使得问题区域的定位更加精确。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引入了对感知维度的感知问题的分析,使得分析问题的结果更贴近用户感知,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案所包括的维度更全面,更能切合用户感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评估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所述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所述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所述问题类别的权重为:所述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所述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所述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为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执行如上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代码,指令代码用于执行如上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第一方面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第一方面的方法以及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方案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网络站点信号覆盖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网络站点信号覆盖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根据建设地点的不同,基站可以分为室外基站和室内基站。室外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其中宏基站由于具备发射功率极强、信号覆盖面积大等优点,是移动网络解决方案的首选,也是基站布局规划的重点。室内基站包括微微基站、室内分布系统,一般为单个建筑服务,是室外基站的有益补充。
网络站点是通过计算所选择的拥有最优通信条件和最大网络容量的设有移动通信基站的地理区域。网络站点的设置与用户的网络通信体验存在密切联系。参照图1室外网络站点信号覆盖情况所示,包括网络站点1和网络站点2以及网络站点1覆盖区、网络站点2覆盖区、用户1-4,其中用户1在网络站点1覆盖区内,用户3在网络站点2覆盖区内,用户2在网络站点1覆盖区边缘,同时也在网络站点2覆盖区边缘,用户4在无网络站点覆盖区。在这种场景下,用户1和用户3的网络通信体验高于用户2的网络通信体验,高于用户4的网络通信体验。对于室内网络站点,参照图2室内网络站点信号覆盖情况所示,包括建筑物21,建筑物21内部的网络站点22,网络站点22覆盖区,建筑物21内部的用户230-231,其中用户230在网络站点22覆盖区内,用户231在网络站点22覆盖区边缘。在此场景下,用户230的网络通信体验高于用户231的网络通信体验。
传统的网络站点规划及方案制定中,对规划网络站点的建设进行优先级排序,一是根据规划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二是根据待评估区域的索引信息从预先配置的网络站点重要性配置信息库中获取待评估区域内的规划基站列表,及该区域内网络站点重要性配置表。然后根据重要性配置表中的不同评估因素进行独立打分,再计算得到每个规划基站对应的综合评分。最后对每个基站按照综合评分进行排序,并确定待评估区域内各规划基站的重要性排名。首先,依赖规划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网络站点的建设的优先级排序,对规划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设备和时间资源用于数据采集,且无法完全反映网络实际状况,同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其次,对于依据现网数据进行规划网络站点的重要性排序,则没有考虑用户感知体验,例如,当信号覆盖良好,但由于容量问题所导致的感知体验下降则无法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室外网络站点建设以及室内网络站点建设,参照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01、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
首先,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通过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与互联网电视(over the top,OTT)的定位、路测(drive test,DT)、呼叫质量测试(call qualitytest,CQT)获取。
现网数据包含:覆盖数据、容量数据、质量数据、感知数据、话统数据、用户侧B域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性基础数据。
其中,覆盖数据包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和重定向比例。
容量数据包含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各小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block,PRB)利用率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用户数以及忙时小区流量。
质量数据包含通过MR获取的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通过MR获取的上行链路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数据(话统数据)。
感知数据包含数据传输时延、视频速率码率比、贵宾(very important person,VIP)用户投诉信息、业务感知质量(service experience quality,SEQ)数据(用户侧B域数据)。
其他辅助性基础数据包含网络站点所设基站的工参、电子地图和网络站点的配置数据。
302、将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现网数据的问题。
其中,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将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
若RSRP小于第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或者重定向比例大于第三阈值,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覆盖问题,例如,对于室内站点,若RSRP小于-110dbm的比例大于30%,或者重定向比例大于20%,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覆盖问题;对于室外站点,若RSRP小于-100dbm的比例大于30%,或者重定向比例大于20%,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覆盖问题。
和/或,若PRB利用率大于第四阈值,忙时小区流量大于第五阈值,且RRC连接用户数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容量问题,例如,若PRB利用率大于80%,忙时小区流量大于8.4GB,且RRC连接用户数大于160,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容量问题。
和/或,若下行链路的CQI小于第七阈值,或者上行链路的SINR小于第八阈值,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质量问题,例如,若下行链路的CQI小于6,或者上行链路的SINR小于0,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质量问题。
和/或,若数据传输时延大于第九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阈值,或者视频速率码率比小于第十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二阈值,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感知问题,例如,若传输X kB数据的时延大于2秒的比例大于10%,或者视频速率码率比小于1.7的比例大于10%,则确定网络站点存在感知问题。
303、将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
其中,每个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由于覆盖问题可能会引起容量问题、质量问题、感知问题;容量问题可能会引起质量问题和感知问题;质量问题可能会引起感知问题。因此,由于这种因果关系选择根据覆盖问题将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所以,待规划区域地理栅格化处理后,每个栅格中除过覆盖问题外,可能还会存在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
304、获取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
其中问题类别的权重为: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例如,根据某一栅格中的现网数据得到,该现网数据包含了覆盖问题4个、质量问题5个、感知问题1个,则覆盖问题的权重=4/(4+5+1)=0.4,质量问题的权重
=5/(4+5+1)=0.5,感知问题的权重=1/(4+5+1)=0.1,则确定该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为质量问题。
305、根据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
其中每个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
例如,通过滑窗或者连续问题汇聚算法设定连续4个栅格作为判断问题区域的标准,将连续4个栅格中存在相同的目标问题类别的栅格进行聚类,形成问题区域。
306、根据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
首先,问题区域影响的用户数可以通过Discovery平台获取,获取到的用户数为根据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去重后的用户进行累加所进行的计数。根据该平台获取到问题区域影响的用户数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用户筛选,选取价值用户,例如,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重流量用户数、高价值用户数。
其次,根据Discovery平台获取到问题区域影响的用户数之后,再根据问题区域的面积,通过问题区域影响的用户数/问题区域面积,计算该问题区域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
再次,根据每个问题区域中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的大小,对所有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
307、确定为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首先,对网络站点加设的效益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包括:
以在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的预定待规划区域作为待评估的网络模型。
对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一评估,获取存量市场效益,其中存量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其中,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栅格弱覆盖比例*栅格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栅格弱覆盖比例*目标问题不是覆盖问题的栅格的平均流量,其中,栅格弱覆盖比例=目标问题为覆盖问题的栅格数量/总栅格数量;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流量价格。
对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二评估,获取新增市场效益,其中新增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流量、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效益。首先,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为在预定待规划区域加设站点之前的网络模型的用户数以及预定待规划区域加设站点之后的网络模型的用户数之差。其次,新增市场效益又可以划分为市场维度预测的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流量、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效益;即原有的网络站点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在预定待规划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得以解决的问题对应的新增市场效益。以及无覆盖区域预测的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流量、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效益,即该区域之前并不存在网络站点,在预定待规划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该区域所产生的新增市场效益。
对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三评估,获取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其中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其中,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建设成本*(1+投资效益年增长率)/(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年收入-运营成本)。其中,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建设成本、投资效益年增长率、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年收入、运营成本等参量规划人员根据可以根据待加设网络站点的参数以及周边的网络站点和工作经验进行预测评估,具体预测评估方法本申请不再赘述。
根据存量市场效益、新增市场效益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是否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其次,选取预定的问题区域并确定需要在该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之后,还需要对该网络站点所建设的基站进行选取。根据基站的覆盖范围以及其所能吸收的话务量进行基站价值排序,其中覆盖范围越大,所吸收的话务量越多,基站价值排序越靠前。优先选择价值排序最靠前的基站进行建设。
其中,预定阈值是指在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至待规划区域的覆盖问题和容量问题都得以解决时,问题区域的数量值。其中,覆盖问题得以解决的判断方法是:网络站点加设后,通过步骤302的问题评估归类算法,对待规划区域进覆盖问题的评估,判断覆盖问题是否解决;对于加设网络站点后,覆盖问题未解决的待规划区域,进行覆盖问题信息更新。容量问题得以解决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步骤302的问题评估归类算法,对待规划区域进容量问题的评估,判断容量问题是否解决;对于加设网络站点后,容量问题未解决的待规划区域,进行仿真容量信息更新。
上述方案中,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将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将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获取栅格中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问题类别的权重为: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根据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根据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确定为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首先,由于本申请中可以将离散的栅格问题自动汇聚为问题区域,避免了使用传统的人工识别的发现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发现问题的效率,规整了问题标准。其次,本申请进行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感知问题等四个方面综合的关键质量指标(key quality indicators,KQI)分析,避免了传统的使用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中的一个进行单一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分析,使得问题区域的定位更加精确。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引入了对感知维度的感知问题的分析,使得分析问题的结果更贴近用户感知,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案所包括的维度更全面,更能切合用户感知。
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站点规划的后评估方法,具体包括:
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与加设网络站点前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确定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有效性。其中,加设网络站点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的数值越大以及用户感知效果越好,确定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有效性越高。
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与加设网络站点前第三评估中的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确定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价值。其中,加设网络站点后的实际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越短,确定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价值越高。
根据加设的网络站点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偏离度、网络站点加设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问题解决率,确定网络站点建设的吻合度;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与加设网络站点前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确定网络站点偏离预定的问题区域时的影响度。其中,加设的网络站点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偏离度越小、网络站点加设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问题解决率越高,则确定网络站点建设的吻合度越高;其次,加设网络站点后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越大以及RSRP越大,确定网络站点偏离预定的问题区域时的影响越小。
参照图4所示,提供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
评估模块42,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41获取的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所述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处理模块43,用于将所述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确定模块44,用于获取所述处理模块43处理得到的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所述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所述问题类别的权重为:所述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处理模块43,还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44确定的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所述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所述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所述处理模块43,还用于根据所述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
所述确定模块44,还用于确定为所述处理模块43处理后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可选的,所述现网数据包含:覆盖数据、容量数据、质量数据、感知数据;其中,所述覆盖数据包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重定向比例,所述容量数据包含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用户数以及忙时小区流量,所述质量数据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上行链路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感知数据包含数据传输时延和视频速率码率比;所述评估模块42,具体用于将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若所述RSRP小于第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重定向比例大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覆盖问题;和/或,若所述PRB利用率大于第四阈值,所述忙时小区流量大于第五阈值,且所述RRC连接用户数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容量问题;和/或,若所述下行链路的CQI小于第七阈值,或者所述上行链路的SINR小于第八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质量问题;和/或,若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大于第九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阈值,或者所述视频速率码率比小于第十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感知问题。
可选的,以在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的预定待规划区域作为待评估的网络模型;所述评估模块42,还用于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一评估,获取存量市场效益,其中所述存量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栅格弱覆盖比例*栅格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栅格弱覆盖比例*目标问题不是覆盖问题的栅格的平均流量,其中,所述栅格弱覆盖比例=所述目标问题为覆盖问题的栅格数量/总栅格数量;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流量价格;所述评估模块42,还用于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二评估,获取新增市场效益,其中所述新增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流量、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效益;所述评估模块42,还用于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三评估,获取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建设成本*(1+投资效益年增长率)/(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年收入-运营成本);所述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所述存量市场效益、新增市场效益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是否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与加设网络站点前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确定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有效性;所述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与加设网络站点前第三评估中的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确定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价值;所述确定模块44,还用于根据加设的所述网络站点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偏离度、网络站点加设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问题解决率,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建设的吻合度;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与加设网络站点前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偏离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时的影响度。
在采用集成的模块的情况下,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接口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对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接口单元,用于支持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以处理单元为处理器,存储单元为存储器,接口单元为通信接口为例。其中,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参照图5中所示,包括通信接口51、处理器52、存储器53和总线54,通信接口51、处理器52通过总线54与存储器53相连。
处理器52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存储器5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52来控制执行。通讯接口51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支持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与其他设备的信息交互,例如从其他设备获取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数据。处理器52用于执行存储器5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存储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执行的方法操作的指令。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存储媒体(或介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其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 memory,英文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
将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所述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将所述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获取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所述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所述问题类别的权重为:所述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
根据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所述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所述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
根据所述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
确定为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网数据包含:覆盖数据、容量数据、质量数据以及感知数据;其中,所述覆盖数据包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重定向比例,所述容量数据包含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用户数以及忙时小区流量,所述质量数据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上行链路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感知数据包含数据传输时延和视频速率码率比;
将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
若所述RSRP小于第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重定向比例大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覆盖问题;
和/或,
若所述PRB利用率大于第四阈值,所述忙时小区流量大于第五阈值,且所述RRC连接用户数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容量问题;
和/或,
若所述下行链路的CQI小于第七阈值,或者所述上行链路的SINR小于第八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质量问题;
和/或,
若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大于第九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阈值,或者所述视频速率码率比小于第十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感知问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在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的预定待规划区域作为待评估的网络模型;
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一评估,获取存量市场效益,其中所述存量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栅格弱覆盖比例*栅格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栅格弱覆盖比例*目标问题不是覆盖问题的栅格的平均流量,其中,所述栅格弱覆盖比例=所述目标问题为覆盖问题的栅格数量/总栅格数量;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待加设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流量价格;
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二评估,获取新增市场效益,其中所述新增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流量以及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效益;
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三评估,获取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建设成本*(1+投资效益年增长率)/(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年收入-运营成本);
根据所述存量市场效益、新增市场效益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是否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与加设网络站点前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确定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有效性;
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与加设网络站点前第三评估中的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确定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价值;
根据加设的所述网络站点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偏离度、网络站点加设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问题解决率,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建设的吻合度;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与加设网络站点前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偏离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时的影响度。
5.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规划区域的网络站点的现网数据;
评估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其中,所述问题的问题类别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规划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栅格;其中,每个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覆盖问题及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容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感知问题;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所述栅格中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中的每个问题类别的权重,将所述权重最大的问题类别确定为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其中所述问题类别的权重为:所述覆盖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覆盖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容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容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质量问题的权重=栅格中质量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所述感知问题的权重=栅格中感知问题的数量/栅格中的问题数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栅格的目标问题类别对所述待规划区域内的栅格进行聚类,生成问题区域,其中每个所述问题区域对应一个问题类别;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问题区域中的单位面积影响的用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问题区域进行价值排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为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排序在预定阈值之前的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网数据包含:覆盖数据、容量数据、质量数据以及感知数据;其中,所述覆盖数据包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重定向比例,所述容量数据包含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用户数以及忙时小区流量,所述质量数据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和上行链路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感知数据包含数据传输时延和视频速率码率比;
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现网数据进行问题评估归类,获取所述现网数据的问题,包括:
若所述RSRP小于第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重定向比例大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覆盖问题;
和/或,
若所述PRB利用率大于第四阈值,所述忙时小区流量大于第五阈值,且所述RRC连接用户数大于第六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容量问题;
和/或,
若所述下行链路的CQI小于第七阈值,或者所述上行链路的SINR小于第八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质量问题;
和/或,
若所述数据传输时延大于第九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阈值,或者所述视频速率码率比小于第十一阈值的比例大于第十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存在感知问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在所述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后的预定待规划区域作为待评估的网络模型;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一评估,获取存量市场效益,其中所述存量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数=栅格弱覆盖比例*栅格用户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栅格弱覆盖比例*目标问题不是覆盖问题的栅格的平均流量,其中,所述栅格弱覆盖比例=所述目标问题为覆盖问题的栅格数量/总栅格数量;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影响的效益=待加设网络站点影响的用户流量*流量价格;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二评估,获取新增市场效益,其中所述新增市场效益的指数包括: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数、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用户流量以及所述预定待规划区域新增的效益;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待评估的网络模型进行第三评估,获取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的指数包括: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其中,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建设成本*(1+投资效益年增长率)/(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年收入-运营成本);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存量市场效益、新增市场效益以及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成本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是否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与加设网络站点前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MR覆盖率以及用户感知,确定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有效性;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与加设网络站点前第三评估中的所述待加设的网络站点的投资回收期,确定在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加设网络站点的价值;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加设的所述网络站点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偏离度、网络站点加设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问题解决率,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建设的吻合度;根据加设网络站点后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与加设网络站点前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的SINR以及RSRP,确定所述网络站点偏离所述预定的问题区域时的影响度。
9.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网络站点的规划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
CN201910120611.2A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788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611.2A CN109788488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611.2A CN109788488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488A CN109788488A (zh) 2019-05-21
CN109788488B true CN109788488B (zh) 2021-11-19

Family

ID=6650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611.2A Active CN109788488B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84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9453A (zh) * 2019-07-08 2021-01-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话务热点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30552A (zh) * 2019-07-08 2019-11-08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网络质差区域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10602741B (zh) * 2019-09-23 2023-04-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网络弱覆盖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91362B (zh) * 2019-10-12 2023-02-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站址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784883B (zh) * 2019-11-01 2022-08-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建设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54728B (zh) * 2019-12-11 2023-04-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厚度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3068194B (zh) * 2020-01-02 2022-11-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锚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18298B (zh) * 2020-08-10 2022-12-02 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聚类的站点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04234B (zh) * 2020-09-03 2022-10-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待建基站的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4534B (zh) * 2020-11-24 2024-05-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影响语音感知的网络因素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966908A (zh) * 2021-02-23 2021-06-15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设用地的功能混合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40109B (zh) * 2021-04-23 2022-08-05 上海阿尔卡特网络支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路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957B (zh) * 2021-12-09 2023-07-04 北京东土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46426B (zh) * 2022-07-12 2024-05-03 西安飞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拓扑网络数据的农村污水中转站及处理站规划方法
CN115396908B (zh) * 2022-08-25 2023-09-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941509A (zh) * 2022-12-26 2023-04-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政企专网架构规划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55736B (zh) * 2023-10-28 2024-01-02 南京德克威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主站与从站间的定时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4042B (zh) * 2016-12-23 2019-12-20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站点规划方法
CN108271117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327841B (zh) * 2018-09-30 2020-11-17 湖南华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覆盖、价值关联的多维评定及精准建设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8488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488B (zh) 一种网络站点的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1726833B (zh)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145500B (zh) 用于维持或优化移动电话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9151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感知智能预警与提升方法
CN104320795A (zh) 一种多维度的无线网络健康度评估方法
US1171663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driven roll-out planning optimization
CN107147514B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US9906417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EP2934037B1 (en) Technique for Evaluation of a Parameter Adjust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462965B (zh) 一种铁塔需求站址共享规划方法
CN101296477A (zh) 一种进行网络拓扑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213864A1 (en) Computing wireless deployment in an area
CN106535204A (zh) 一种业务覆盖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23376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7721B (zh) 一种小区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002495A (zh) 无线网络结构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US11140582B2 (en) Wireless band priority metrics analysis and response
CN107371183B (zh) 一种网络质量报告的输出方法和装置
WO2016026529A1 (en) Performance index determination f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CN112969193B (zh) 无线网络的干扰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916870A (zh) 四网协同综合分析系统及方法
WO20202152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luate data traffic depressed by radio issues
CN113543164B (zh) 一种网络性能数据的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510106B2 (en) Two-level grid-based anomaly area identification and solution nomination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4641674A (zh) 一种关键质量指标kqi信息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