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7530A - 外壳单元 - Google Patents

外壳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7530A
CN109217530A CN201810675476.3A CN201810675476A CN109217530A CN 109217530 A CN109217530 A CN 109217530A CN 201810675476 A CN201810675476 A CN 201810675476A CN 109217530 A CN109217530 A CN 109217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nister portion
planar portions
outer cover
cov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54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首藤武之
关井洋
关井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17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7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7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 H02K5/167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42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distance and other co-ordin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外壳单元,其具有壳体和外壳,该壳体在内部收纳有改变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朝向并且将该入射光向外部射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外壳在内部收纳有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壳体具有:筒状的第一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筒状的第二筒部,其沿着中心轴线配置,并且与第一筒部的下方相连。第一筒部在内部收纳有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筒部在内部收纳有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径向内侧的空洞包含入射光的行进光路。壳体还在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中分别具有与外壳在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接触的一个或多个壳体定位部。包含壳体定位部的壳体由一个部件构成。

Description

外壳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壳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头戴式显示器(HMD)等所使用的、用于进行位置识别的扫描器装置中搭载有光源、对来自光源的入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等光学部件以及使光学部件旋转的马达。例如,在日本公表特许公报第2009-518667号中记载了现有的扫描器装置。
日本公表特许公报第2009-518667号的装置具有壳体、顶部模块以及底部模块。壳体具有搭载光源并且形成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侧壁。顶部模块位于壳体的上部,搭载接收和处理装置。底部模块位于壳体的下部,搭载用于引导光路的旋转反射镜。在本装置中,由于对彼此构造不同的多个模块进行定位、固定,因此用于定位和固定的部件数量增加,成本有可能增加。并且,组装工序有可能复杂化、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关于用于定位和固定的构造,通过实现部件的共用化而抑制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例示的第一发明是一种外壳单元,其具有壳体和外壳,该壳体在内部收纳有改变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朝向并且将该入射光向外部射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外壳在内部收纳有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筒状的第一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筒状的第二筒部,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筒部的下方相连,所述第一筒部在内部收纳有所述光源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筒部在内部收纳有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的空洞包含所述入射光的行进光路,所述壳体还在所述第一筒部和所述第二筒部中分别具有与所述外壳在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接触的一个或多个壳体定位部,包含所述壳体定位部的所述壳体由一个部件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第一发明,壳体在内部收纳有改变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朝向并且将该入射光向外部射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而且,通过与壳体由一个部件构成的壳体定位部使壳体相对于外壳定位,由此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由此,能够抑制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壳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壳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变形例的外壳单元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发明中,将与后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发明中,将轴向设为上下方向、相对于马达将光源侧设为上而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并不是意味着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来限定使用本发明的外壳单元时的朝向。并且,在本发明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发明中,“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另外,将图2或图3中示出的后述的第一径向D1侧设为壳体的正面侧,将与第一径向D1相反一侧设为壳体的背面侧。
<1.第一实施方式>
<1-1.外壳单元的结构>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壳单元100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外壳单元100具有两个壳体单元和一个外壳5。两个壳体单元包含本实施方式的壳体单元4。两个壳体单元收纳于外壳5的内部。另外,收纳于外壳内的壳体单元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并且,壳体单元的一部分也可以位于外壳5的外部。
<1-2.壳体单元的结构>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单元4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壳体单元4具有旋转驱动装置1、光源6以及壳体7。旋转驱动装置1的至少一部分和光源6的至少一部分分别收纳于壳体7的内部。并且,旋转驱动装置1和光源6分别固定于壳体7。
<1-3.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
旋转驱动装置1是改变从光源6入射的入射光60的朝向并且使该入射光向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射出的装置。在旋转驱动装置1的上方配置有光源6。光源6的光轴位于后述的马达10的中心轴线9上。由光源6射出沿着中心轴线9向下方前进的入射光60。旋转驱动装置1具有马达10和飞轮8。
<1-3-1.马达的结构>
首先,对马达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从图1的A-A线的位置观察到的外壳单元100的纵剖视图。
如图3所示,马达10具备具有定子22的静止部2和具有磁铁34的旋转部3。静止部2相对于壳体7和外壳5相对地静止。并且,旋转部3经由轴承部2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
当向包含于静止部2的线圈42提供驱动电流时,在作为线圈42的磁芯的多个齿412中产生磁通量。而且,通过齿412与包含于旋转部3的磁铁34之间的磁通量的作用,在静止部2与旋转部3之间产生周向的扭矩。其结果为,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飞轮8与旋转部3一同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
轴承部23例如能够使用流体动压轴承。在该情况下,静止部2与旋转部3隔着具有润滑油的间隙而对置。在马达10驱动时,在润滑油中引起流体动压。另外,轴承部23也可以使用滚动轴承等其他结构的轴承。
<1-3-2.飞轮的结构>
接下来,对飞轮8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适当参照图1~图3。
飞轮8位于比光源6靠下方并且比马达10靠上方的位置,被马达10的旋转部3的上端部支承。飞轮8例如使用卡合、或粘接剂等而固定在旋转部3的上表面上。飞轮8具有光学部件90和主体80,该光学部件90改变入射光60的朝向或使入射光60透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90包含反射镜61和透镜63。主体80分别支承反射镜61和透镜63。主体8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树脂。并且,反射镜61或透镜63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玻璃。作为玻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有机玻璃、无机玻璃、树脂或金属,但不限于此。
主体80具有筒状部81、中空部82以及下侧支承部83。筒状部81是沿着中心轴线9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中空部82是设置于飞轮8的内部的空洞。并且,在筒状部8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设置有沿第一径向D1贯通筒状部81的贯通孔84。在该贯通孔84中嵌入并固定有透镜63或与透镜63的周缘部接触的透镜框(省略图示)。
下侧支承部83是飞轮8的下部的除去周缘部之外的位于内侧的部位。下侧支承部83的下表面形成飞轮8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反射镜61固定于与下侧支承部83的上表面一体形成的反射镜支承部831。另外,下侧支承部83也可以在径向内侧的部位中的马达10的中心轴线9上和中心轴线9的周围具有空洞(省略图示)。并且,入射光60中的一部分可以在透过了反射镜61之后进而经由该空洞(省略图示)向下方前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81和下侧支承部83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型而形成为一个部件。但是,该筒状部81和下侧支承部83也可以是分体的部件。
反射镜61为板状并且具有矩形状或圆状的外形。反射镜61固定在构成主体80的反射镜支承部831的树脂部件上。并且,反射镜61的中央部位于中心轴线9上。并且,反射镜61的反射面相对于轴向和第一径向D1倾斜45°。反射镜61例如能够使用全反射镜。入射光60入射于反射镜61的除去周缘部之外的中央部。入射光60能够在飞轮8的内部被反射镜61反射而改变朝向,成为反射光62。另外,为了改变入射光60的朝向,也可以使用棱镜(省略图示)等来代替反射镜61。
透镜63为板状并且具有矩形状或圆状的外形。透镜63直接或者经由与透镜63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透镜框(省略图示)、通过粘接、卡合等而固定在贯通孔84中。并且,透镜63在固定于飞轮8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一径向D1垂直地、即与中心轴线9平行地配置。如上所述,入射光60在飞轮8的内部被反射镜61反射,成为反射光62。反射光62透过透镜63的中央部,向飞轮8的外部射出。
另外,中空部82、反射镜61以及透镜63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径向D1上重叠。而且,在主体8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口85。飞轮8的至少一部分在开口85处向上方露出。从光源6射出的入射光60从比飞轮8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入射,穿过开口85,在筒状部81的径向内侧的中空部82中沿着中心轴线9向下方前进。然后,入射光60在反射镜61上被反射,由此成为反射光62。反射光62进而在中空部82中沿第一径向D1前进,经由嵌入于筒状部81的贯通孔84中的透镜63而向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射出。
飞轮8的反射镜61与马达10的旋转部3一同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对来自光源6的入射光60进行反射,将反射光62向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射出。由此,能够向宽广范围照射光。另外,通过利用设置于外部的传感器(省略图示)来检测从飞轮8向外部射出的反射光62,能够掌握旋转驱动装置1的旋转速度。另外,飞轮8的外周面的反射率比反射镜61的表面的反射率低。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光源6的入射光60发生漫反射。
另外,除了上述的飞轮8之外,旋转驱动装置1也可以在例如马达10的下方还具有使反射光沿与第一径向D1不同的第二径向向外部射出的其他飞轮(省略图示)。在该情况下,反射镜61使用透射率和反射率几乎相等的半反射镜。而且,在飞轮8中将入射于反射镜61的入射光60中的一半沿第一径向D1反射而向外部射出。并且,使入射于反射镜61的入射光60中的剩余的一半透过反射镜61,进而经由设置于上述的下侧支承部8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中的中心轴线9上和中心轴线9的周围的空洞(省略图示)向下方前进。而且,在马达10的中心轴线9的周围设置有沿轴向贯通马达10的贯通孔(省略图示)。而且,使透过了反射镜61后的入射光60透过该贯通孔而到达马达10的下方的飞轮。然后,利用该飞轮、使用全反射镜(省略图示)将入射光60中的剩余的一半的全部沿第二径向反射而向外部射出。另外,旋转驱动装置1也可以在一个飞轮8上搭载包含将入射光60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反射的半反射镜在内的多个反射镜(省略图示)。
这样,只要沿这两个方向射出光,通过在马达10旋转时产生该两个方向的出射光到达照射对象物的时间差,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空间内的照射对象物的立体的位置识别。但是,该其他飞轮也可以设置于与包含有飞轮8的旋转驱动装置1不同的旋转驱动装置(省略图示)中。
<1-4.壳体和外壳的结构>
接下来,对壳体7和外壳5的结构、以及使壳体单元4相对于外壳5定位并固定的构造进行说明。以下,适当参照后述的图4以及图1~图3。
图4是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7的背面观察到的俯视图。壳体7沿着中心轴线9呈筒状配置。并且,如上所述,壳体7在内部分别收纳有光学部件90的至少一部分和旋转驱动装置1的至少一部分。壳体7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树脂或金属。通过使用树脂,能够低成本并且容易地成型出壳体7。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金属,能够实现壳体7的尺寸精度的提高。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7具有第一筒部71和第二筒部72。
第一筒部71是沿着中心轴线9配置的筒状的部位。第一筒部71具有第一空洞710,该第一空洞710是位于第一筒部71的径向内侧的空洞。光源6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第一空洞710内。并且,光源6通过螺纹固定、压入、粘接、嵌合、卡合等而固定于第一筒部71。而且,第一空洞710连通至作为位于第二筒部72的径向内侧的空洞的第二空洞720。而且,第一空洞710和第二空洞720包含入射光60的行进光路。并且,第一筒部71具有从第一筒部71的周向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一筒部71的背面侧)朝向后述的外壳5的平面部51延伸的连结部711。
第二筒部72是与第一筒部71的下方相连并且在第一筒部71的下方沿中心轴线9配置的筒状的部位。第二筒部72的直径大于第一筒部71的直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7还具有将第二筒部72的上端部和第一筒部71的下端部连接起来的平面部721。光学部件90的至少一部分和旋转驱动装置1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平面部721的下侧并且第二筒部72的内部。而且,旋转驱动装置1通过螺纹固定、压入、粘接、嵌合、卡合等而固定于第二筒部72。
接下来,对外壳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外壳5在俯视中具有具备长边和短边的矩形状的外形。并且,外壳5在立体视中具有长方体形的外形。并且,外壳5在内部具有第三空洞50。外壳5在该第三空洞50内分别收纳有多个壳体单元。外壳5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树脂或金属。
如图3所示,外壳5具有位于壳体7的径向外侧并且与径向垂直地扩展的平面部51。平面部51包含与第一筒部71对置的第一平面部511和与第二筒部72对置的第二平面部512。并且,第一平面部511和第二平面部512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部510。凹部510从与壳体7对置的面沿平面部51的厚度方向凹陷。并且,壳体7具有一个或多个凸部75。凸部75从第一筒部71的连结部711和第二筒部72的与各个平面部51对置的面朝向平面部51突出。而且,该一个或多个凸部75分别嵌入平面部51的一个或多个凹部510中。由此,凸部75与外壳5在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接触。其结果为,壳体7相对于外壳5被定位。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个或多个凸部75分别形成了使壳体7相对于外壳5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壳体定位部。
另外,平面部51也可以代替凹部510、或与凹部510一同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平面部51的贯通孔(第二贯通孔500)。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平面部51在第一平面部511中具有一个凹部510,而且在第二平面部512中具有一个第二贯通孔50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嵌入于一个凹部510和一个第二贯通孔500中的两个凸部(凸部75和后述的凸部751)彼此在轴向上重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一筒部71、第二筒部72以及凸部75在内的壳体7由一个部件构成。由此,能够使用一个模具来成型壳体7。因此,能够抑制壳体7的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在收纳光源6和旋转驱动装置1的壳体7上设置定位的凸部75,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装置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削减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壳体7在第一筒部71和第二筒部72中分别具有定位部。因此,能够精度更好地使壳体7相对于外壳5定位。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7上设置有凸部75,在外壳5上设置有凹部510和第二贯通孔500。假设当在外壳5上设置凸部、在壳体7上设置凹部、通过将该凸部嵌入凹部中而进行定位的情况(参照后述的变形例)下,难以确保壳体7的强度。这是因为,当在壳体7上设置凹部、并且想要为了确保壳体7的强度而使壳体7具有所需最低限度的厚度时,壳体7变厚,收纳于壳体7的内部的旋转驱动装置1的配置空间被限制。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7上设置凸部75,在外壳5上设置凹部510和第二贯通孔500。由此,能够提高作为旋转驱动装置1的、马达10和飞轮8的大小等的设计自由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壳体定位部的两个凸部75中的一个凸部(嵌入第二贯通孔500中的凸部751)的截面为矩形状。由此,与凸部751的截面为圆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壳体7相对于外壳5的位置偏移。其结果为,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壳体7。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二筒部72突出的凸部751上设置有第三贯通孔76。第三贯通孔76沿平面部51的厚度方向贯通凸部751。马达10的旋转部3经由第三贯通孔76向外壳单元100的外部露出。在通过旋转驱动装置1的驱动而使旋转部3旋转时,例如,在从外壳单元100的外部朝向第三贯通孔76照射红外线或光等时,该红外线等在露出的旋转部3上被反射。而且,通过利用设置于外壳单元100的外部的红外线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等(省略图示)来检测该反射光,能够掌握旋转驱动装置1的旋转速度。这样,通过在具有作为壳体7相对于外壳5的定位部的功能的凸部751上设置第三贯通孔76,能够同时也实现作为用于掌握转速的开口的功能。由此,与分别设置具有两个功能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简化在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型来形成壳体7时所使用的模具的构造。其结果为,能够更容易成型出壳体7,生产率提高。
接下来,对使壳体单元4相对于外壳5固定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外壳5的平面部51具有多个第一贯通孔52。多个第一贯通孔52分别在与壳体7对置的面上沿厚度方向贯通平面部51。多个第一贯通孔52分别设置于与上述的凹部510和第二贯通孔500不同的位置。并且,多个第一贯通孔52在第一平面部511和第二平面部512双方中分别设置于一处或多处。这里,第一平面部511和第二平面部512彼此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比起将多个第一贯通孔52设置于外壳5的彼此不同的面上的情况,能够简化外壳5的构造。由此,能够使外壳单元100整体小型化。
接着,第一筒部71和第二筒部72在与第一贯通孔52沿外壳5的厚度方向对置的位置具有分别从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多个螺钉孔74。而且,通过分别贯通多个第一贯通孔52而配置的多个螺钉91分别插入于多个螺钉孔74中,将壳体7与外壳5螺纹固定起来。由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并且抑制成本,同时将壳体7固定于外壳5。并且,能够削减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将第一筒部71和第二筒部72双方固定于外壳5,能够确保固定强度,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壳体7。
另外,壳体7相对于外壳5的多个螺纹固定位置优选设置为彼此尽可能地远离。例如,多个第一贯通孔52中的至少两个第一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优选为壳体7的轴向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由此,能够均衡地将壳体7固定于外壳5,从而更稳定地进行保持。并且,上述的多个第一贯通孔52和多个螺钉孔74中的至少两组关于包含中心轴线9并且沿第一径向D1扩展的平面P(参照图2和图4)对称设置。由此,能够均衡地将收纳光源6和旋转驱动装置1的壳体7固定于外壳5,从而更稳定地进行保持。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筒部72具有设置于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70。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装置1的侧面的周向的一半左右在开口部70露出。并且,外壳5的包含与开口部70在径向上重叠的部位在内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开放。从光源6入射的入射光60沿着中心轴线9向下方前进,经由第一空洞710和第二空洞720向飞轮8内部入射。然后,在反射镜61上被反射的反射光62向第一径向D1外侧前进,经由透镜63和开口部70向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射出,进而向外壳5的外部的对象物照射。
<2.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5是一个变形例的外壳单元100B的纵剖视图。在图5的例子中,壳体7B的第一筒部71B的连结部711B和第二筒部72B分别在与平面部51B对置的位置具有凹陷的凹部701B、或沿壳体7B的厚度方向贯通壳体7B的第二贯通孔700B。并且,平面部51B具有从平面部51B朝向壳体7B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凸部55B。而且,该一个或多个凸部55B分别嵌入一个或多个凹部701B或第二贯通孔700B中。由此,一个或多个凹部701B或第二贯通孔700B分别与外壳5B的平面部51B在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接触。其结果为,壳体7B相对于外壳5B被定位。即,在本变形例中,由一个或多个凹部701B或第二贯通孔700B分别形成了使壳体7B相对于外壳5B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壳体定位部。
另外,在图5的例子中,包含第一筒部71B、第二筒部72B、凹部701B以及第二贯通孔700B在内的壳体7B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凸部55B与外壳5B由一个部件构成。由此,能够使用一个模具来成型壳体7B和外壳5B,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在用于收纳光源6B和旋转驱动装置1B的壳体7B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凹部701B和第二贯通孔700B,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抑制装置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削减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图5的壳体7B在第一筒部71B和第二筒部72B中分别具有定位部。因此,能够精度更好地使壳体7B相对于外壳5B定位。
并且,关于各部件的细节的形状,也可以与本发明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并且,也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
本发明例如能够用于外壳单元。

Claims (13)

1.一种外壳单元,其具有壳体单元和外壳,该壳体单元具有壳体,该壳体在内部收纳有改变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朝向并且将该入射光向外部射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外壳在内部收纳有所述壳体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该外壳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筒状的第一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
筒状的第二筒部,其沿着所述中心轴线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筒部的下方相连,
所述第一筒部在内部收纳有所述光源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二筒部在内部收纳有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内侧的空洞包含所述入射光的行进光路,
所述壳体还在所述第一筒部和所述第二筒部中分别具有与所述外壳在轴向、径向以及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接触的一个或多个壳体定位部,
包含所述壳体定位部的所述壳体由一个部件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径向外侧并且与所述径向垂直地扩展的平面部,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壳体对置的面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外壳的多个第一贯通孔,
所述壳体被分别贯通多个所述第一贯通孔而配置的多个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部包含:
第一平面部,其与所述第一筒部对置;以及
第二平面部,其与所述第二筒部对置,
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的双方中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贯通孔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的四分之三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定位部是从所述第一筒部或所述第二筒部中的与所述平面部对置的面朝向所述平面部突出的凸部,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第一筒部或所述第二筒部对置并且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位置具有凹陷的凹部、或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平面部的第二贯通孔,
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或所述第二贯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定位部是在所述第一筒部或所述第二筒部的、与所述平面部对置的位置凹陷的凹部、或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第二贯通孔,
所述平面部具有从与所述第一筒部或所述第二筒部对置的面朝向所述壳体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凸部,
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或所述第二贯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壳体定位部的轴向的截面为矩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壳体定位部中的至少两个壳体定位部彼此在轴向上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定位部是从所述第二筒部中的与所述平面部对置的面朝向所述平面部突出的凸部,
所述平面部在与所述第二筒部对置并且与所述第一贯通孔不同的位置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平面部的第二贯通孔,
所述凸部嵌入所述第二贯通孔中,
所述壳体还具有沿所述平面部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凸部的第三贯通孔,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具有:
马达,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部;以及
飞轮,其具有改变所述入射光的朝向或使所述入射光透射的光学部件,该飞轮被所述旋转部支承,通过所述旋转部而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旋转部经由所述第三贯通孔而向外部露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是树脂制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是金属制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是树脂制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是金属制的。
CN201810675476.3A 2017-06-29 2018-06-27 外壳单元 Pending CN1092175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7108A JP2019012105A (ja) 2017-06-29 2017-06-29 ケーシングユニット
JP2017-127108 2017-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7530A true CN109217530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73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5476.3A Pending CN109217530A (zh) 2017-06-29 2018-06-27 外壳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04311A1 (zh)
JP (1) JP2019012105A (zh)
CN (1) CN10921753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482A (zh) * 2005-05-09 2008-07-02 Seo精密公司 全向灯
JP2009518667A (ja) * 2005-12-05 2009-05-07 株式会社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モジュール部品を備えた走査装置
CN205090205U (zh) * 2015-10-30 2016-03-1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03499A1 (de) * 1982-02-05 1983-08-25 Nippon Seiko K.K., Tokyo Dynamische druckgaslagerung
JPS58224324A (ja) * 1982-06-24 1983-12-26 Toshiba Corp 回転鏡光偏向器
US4699447A (en) * 1986-02-27 1987-10-13 Spectra-Physics, Inc. Optical beam scanner with rotating mirror
JP3239188B2 (ja) * 1992-02-28 2001-12-17 コニカ株式会社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US5552886A (en) * 1994-03-01 1996-09-03 Nikon Corporation Laser beam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A2146052A1 (en) * 1994-04-07 1995-10-08 Mervin Leon Gangstead Optical scanning system
US5533268A (en) * 1994-08-08 1996-07-09 Miles D. Willetts Laser deflection apparatus for laser compass
US5610751A (en) * 1995-11-14 1997-03-11 Speedring Systems, Inc.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having a spherical exit window
JPH10132934A (ja) * 1996-10-29 1998-05-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光レーダ装置
JP2001208846A (ja) * 2000-01-28 2001-08-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周辺監視装置
US6338681B1 (en) * 2000-06-09 2002-01-15 Aurise Inc. Magnetic transmission structure
JP6326936B2 (ja) * 2014-04-23 2018-05-23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6074456B2 (ja) * 2015-05-18 2017-02-01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電動ポンプ
JP2018169546A (ja) * 2017-03-30 2018-11-0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ハウジング、ハウジングユニット、およびケーシングユニット
JP2019012104A (ja) * 2017-06-29 2019-01-2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ハウジングユニット
US10234676B1 (en) * 2018-01-24 2019-03-19 Canon U.S.A., Inc. Optical probes with reflecting components for astigmatism corr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482A (zh) * 2005-05-09 2008-07-02 Seo精密公司 全向灯
JP2009518667A (ja) * 2005-12-05 2009-05-07 株式会社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モジュール部品を備えた走査装置
CN205090205U (zh) * 2015-10-30 2016-03-16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12105A (ja) 2019-01-24
US20190004311A1 (en)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3776U (zh) 旋转驱动装置
JP2020112789A (ja) 画像収集装置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CN109217530A (zh) 外壳单元
CN109212742A (zh) 壳体和壳体单元
JP2016086556A (ja) ギアードモータおよび指針式表示装置
US10495871B2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CN108667189A (zh) 机壳、机壳单元以及外壳单元
CN109586499A (zh) 旋转驱动装置
US10591718B2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CN109581611A (zh) 旋转驱动装置
US20190094527A1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US10108006B2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CN108983415A (zh) 旋转驱动装置
CN206788481U (zh) 旋转驱动装置
US20190011692A1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US20190094483A1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CN109581613A (zh) 旋转驱动装置
JP2018120159A (ja) 回転駆動装置および回転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8137931A (ja) 回転駆動装置
US20190146208A1 (en) Rotary drive apparatus
JP2019066812A (ja) 回転駆動装置
JP2010128357A (ja) カメラ用絞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