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1715A -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1715A
CN109211715A CN201810937523.7A CN201810937523A CN109211715A CN 109211715 A CN109211715 A CN 109211715A CN 201810937523 A CN201810937523 A CN 201810937523A CN 109211715 A CN109211715 A CN 109211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silane
silicone content
measuring method
silica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75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1715B (zh
Inventor
莫高明
何流
黄庆
段杨鹏
陈海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09375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1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1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1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1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4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removing a component, e.g. by evaporation, and weighing the remaind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将聚碳硅烷样品进行热处理,使之形成凝胶体,再与熔融碱反应得到含硅酸盐的混合物,然后将该混合物中硅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硅,通过测定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得到聚碳硅烷中硅元素含量。该方法使用的试剂和药品较少,无需使用色谱类仪器,步骤相对较少,操作方便,而且测定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化硅先驱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硅烷(PCS)及含有异质元素(铝、铁、锆、硼等)的聚碳硅烷(PMCS)是碳化硅纤维及陶瓷的重要先驱体。PCS通常由聚二甲基硅烷在400-500℃、惰性气体保护下经裂解重排反应得到。PMCS通常由PCS与含有异质元素的化合物反应得到。PCS和PMCS中碳、硅元素组成对最终碳化硅纤维或陶瓷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精确测定PCS和PMCS中碳、硅元素含量尤为重要。
目前,聚碳硅烷中碳元素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有机元素分析仪,而硅含量的测定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常用的有钼蓝光度法和氟硅酸钾沉淀法,此两种方法需要的试剂和溶剂较多,步骤较繁杂,容易造成测量误差偏大。此外,由于聚碳硅烷属于有机物,在对其进行高温前处理时(如碱熔,400℃以上)易挥发,造成部分样品损失,测量结果不准。
因此,探索一种简易的、精确的测定聚碳硅烷中的硅含量的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聚碳硅烷中硅含量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测定精高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为m1的聚碳硅烷样品进行热处理,使之形成凝胶体;
(2)将聚碳硅烷凝胶体与熔融的碱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含硅酸盐的混合物;
(3)将混合物中硅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质量为m2
(4)按下式计算聚碳硅烷中的硅含量S%:
所述聚碳硅烷是分子结构中含有CH3SiHCH2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室温下呈固态。所述聚碳硅烷也可包括含有异质元素的聚碳硅烷,异质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铝、铁、钛、锆、钴、镍、硼、镧、钇、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步骤(1)中,热处理温度低于聚碳硅烷样品的软化温度。作为优选,所述热处理温度为100-250℃;热处理时间为0.5h-20h。
所述的步骤(1)中,热处理气氛可以为空气、氧气和臭氧中的一种或混合。
所述的步骤(2)中,作为优选,反应温度为350-550℃,反应时间为10min-60min。
所述的步骤(2)中,碱类化合物不限,包括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过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碳硅烷与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1-0.2,进一步优选为0.02-0.1。
所述的步骤(3)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硅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硅的方法如下:
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得到澄清溶液,然后加入酸性物质,使该溶液呈酸性;去除溶液中的去离子水,得到固体样品;将固体样品进行热处理,使硅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硅;将热处理产物用去离子水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硅形成沉淀,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硅。
作为优选,所述的酸性物质中不包括硅元素,优选为盐酸、硝酸、硫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过程中,过滤精度为小于20μm。
作为优选,所述热处理温度为150-300℃,热处理时间为0.5h-3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方法通过将聚碳硅烷转化为硅酸盐,然后将硅酸盐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硅,通过测定二氧化硅的质量得到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质量,从而得到聚碳硅烷中硅元素含量。该方法中使用的试剂和药品较少,也无需使用色谱类仪器,步骤相对较少,操作方便;
(2)对聚碳硅烷样品进行热处理,使其形成凝胶体,能有效避免后续与熔融碱反应时样品挥发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了测定误差;
(3)优化了聚碳硅烷凝胶体与熔融的碱类化合物反应的反应条件,发现当聚碳硅烷凝胶体与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1-0.2、反应温度为350-550℃时,熔碱反应充分,即,使聚碳硅烷中的硅元素充分转化为硅酸盐,同时保证反应产物在后续溶解过程中无不溶物产生,提高了测定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1:
聚碳硅烷PCS1中硅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1)经熔点仪测定,PCS1的软化点为190℃;取0.5gPCS1样品,放入坩埚中。然后将该样品连同坩埚一起放入170℃烘箱,放置6h后取出。
(2)在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中加入KOH3g,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升温至400℃,保温1h,待降至室温后取出。
(3)向坩埚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至溶液状态,然后加入盐酸至酸性。将坩埚连同溶液一起放在110℃热台上,将去离子水蒸干,然后将其放入180℃烘箱内1h,取出,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过滤,收集沉淀,放入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取沉淀质量,为0.482g。
(4)样品PCS1中硅含量为(0.482÷0.5)×7÷15×100%=45%。
实施例2:
聚铝碳硅烷PACS1中硅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1)经熔点仪测定,PACS1的软化点为205℃;取0.5gPACS1样品,放入坩埚中。然后将样品连同坩埚一起放入180℃烘箱,放置3h后取出。
(2)在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中加入NaOH和Na2O2的混合物4g,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升温至500℃,保温1h,待降至室温后取出。
(3)向坩埚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至溶液状态,然后加入盐酸至酸性。将坩埚连同溶液一起放在60℃真空烘箱内,将去离子水蒸干,然后将其放入160℃烘箱内1h,取出,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过滤,收集沉淀,放入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取沉淀质量,为0.504g。
(4)样品PCS1中硅含量为(0.504÷0.5)×7÷15×100%=47%。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中,聚碳硅烷与实施例1中的聚碳硅烷完全相同,该聚碳硅烷中硅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1)取PCS1样品0.5g放入坩埚中,加入KOH3g,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升温至400℃,保温1h,待降至室温后取出。
(2)向坩埚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至溶液状态,然后加入盐酸至酸性。将坩埚连同溶液一起放在110℃热台上,将去离子水蒸干,然后将其放入180℃烘箱内1h,取出,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过滤,收集沉淀,放入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取沉淀质量,为0.354g;
(3)样品PCS1中硅含量为(0.354÷0.5)×7÷15×100%=33%。
该对比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对PCS1样品进行热处理,在熔碱反应时造成部分样品挥发,导致PCS1中所得硅含量明显偏低。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中,聚碳硅烷与实施例1中的聚碳硅烷完全相同,该聚碳硅烷中硅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1)经熔点仪测定,PCS1的软化点为190℃;取0.5g PCS1样品,放入坩埚中,然后将该样品连同坩埚一起放入170℃烘箱,放置6h后取出。
(2)在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中加入KOH 3g,然后放入管式炉中升温至650℃,保温1h,待降至室温后取出。
(3)向坩埚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有少量杂质未溶解,然后加入盐酸至酸性。将坩埚连同溶液一起放在110℃热台上,将去离子水蒸干,然后将其放入180℃烘箱内1h,取出,加入去离子水溶解,过滤,收集沉淀,放入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称取沉淀质量,为0.536g。
(4)样品PCS1中硅含量为(0.536÷0.5)×7÷15×100%=50%。
该对比实施例中,由于熔碱反应条件不适合,导致溶解不完全,杂质的存在造成计算的硅含量偏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为m1的聚碳硅烷样品进行热处理,使之形成凝胶体;
(2)将聚碳硅烷凝胶体与熔融的碱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含硅酸盐的混合物;
(3)将混合物中硅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质量为m2
(4)按下式计算聚碳硅烷中的硅含量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碳硅烷是分子结构中含有CH3SiHCH2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室温下呈固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碳硅烷包含异质元素;所述异质元素包括铝、铁、钛、锆、钴、镍、硼、镧、钇、铌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热处理温度低于聚碳硅烷样品的软化温度;热处理气氛为空气、氧气、臭氧中的一种或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热处理温度为100-250℃;
作为优选,所述热处理时间为0.5h-20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350-550℃,反应时间为10min-6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碱类化合物包括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过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碳硅烷与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01-0.2。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混合物中硅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硅的方法如下:
在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得到澄清溶液,然后加入酸性物质,使溶液呈酸性;去除溶液中的去离子水,得到固体样品;将固体样品进行热处理,使硅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硅;将热处理产物用去离子水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硅形成沉淀,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酸性物质为盐酸、硝酸、硫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热处理温度为150-300℃,热处理时间为0.5h-3h;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过程中,过滤精度为小于20μm。
CN201810937523.7A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Active CN109211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7523.7A CN109211715B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7523.7A CN109211715B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1715A true CN109211715A (zh) 2019-01-15
CN109211715B CN109211715B (zh) 2021-05-25

Family

ID=64989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7523.7A Active CN109211715B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171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7384A (ja) * 2001-03-19 2002-09-25 Ishikawajima Inspection & Instrumentation Co 欠陥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310893A (ja) * 2001-04-13 2002-10-23 Unitika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破断検知方法
CN105044011A (zh) * 2015-07-29 2015-11-11 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硅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6840548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合肥智慧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保鲜膜漏气模拟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7384A (ja) * 2001-03-19 2002-09-25 Ishikawajima Inspection & Instrumentation Co 欠陥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310893A (ja) * 2001-04-13 2002-10-23 Unitika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の破断検知方法
CN105044011A (zh) * 2015-07-29 2015-11-11 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硅锰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6840548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合肥智慧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保鲜膜漏气模拟检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G LIAN等: ""Thermal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carbosilane Precursor Fibers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硅酸盐通报》 *
李慎芳等: ""磁性材料烧成窑熔炉故障的分析"", 《工业炉》 *
蒋文贤: "《特种表面活性剂》", 31 July 199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1715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7183C (zh) 无水氯化铈的制备方法
CN109060773A (zh)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简便测定方法
CN102928364B (zh) 高纯硼酸中痕量杂质元素钠、镁、钙、铁、铅的测定方法
CN101239828A (zh) 氧化锆耐火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446480B (zh) 一种碳化锆陶瓷有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7398A (zh) 氮掺杂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905A (zh) 耐高温聚碳硅烷先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7642B (zh) 利用含锆有机物前驱体合成硼化锆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11715A (zh) 一种聚碳硅烷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8516543A (zh) 六氟锰酸钾和五氟化锑共热产氟气提纯石墨的方法
CN101224883A (zh) 一种中空碳球的制备方法
CN112877810A (zh) 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氮化硼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071760A (zh) 一种多孔棒状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57097A (zh) 碳化钒待测样品制作方法及其杂质含量分析方法
CN101456567A (zh) 合成高温稳定型α-Al2O3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06092685A (zh) 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测定电熔氧化锆的样品处理方法
Mailhot et al. Reactive atmosphere synthesis of sol-gel heavy metal fluoride glasses
CN109337075A (zh) 具有低挥发分含量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13376194B (zh) 一种氮化铝的x射线荧光熔融制样方法
CN105606592B (zh) 一种测定聚碳硅烷中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
RU271778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кремния
CN108458948B (zh) 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
CN113092306B (zh) 一种有效检测四硼化硅及六硼化硅纯度的方法
CN108401543B (zh) 一种大尺寸铝酸钙玻璃的真空熔制方法
CN109406496A (zh)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硼矿石中硼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