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01A -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01A
CN1091901A CN 93110500 CN93110500A CN1091901A CN 1091901 A CN1091901 A CN 1091901A CN 93110500 CN93110500 CN 93110500 CN 93110500 A CN93110500 A CN 93110500A CN 1091901 A CN1091901 A CN 1091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sachet
prescription
production method
tea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105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益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31105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它是一种 以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为原料与茶叶精制加工而成 的。这种袋泡茶它具有乌龙茶、红茶、普洱茶、毛尖茶 和花茶的特种风味,香气浓,风味纯,能治疗和预防各 种感染性疾病等特性,还可以治疗和预防胸闷腹胀、 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长期饮用此茶,对胰腺癌、胃 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它具有其 它抗癌药没有的一个最大优点,对人体无毒性。此茶 冲泡时,汤色呈桔黄色,香味浓郁,沁人心肺。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属于人们生活中饮用的一种袋泡茶,具体来说,它是由灵香草与茶叶配制加工而成的一种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茶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经济作物,也是我国普遍作为流行的饮料。因茶叶中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绿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对人体的营养很有益处,其茶叶的无机成份中含量最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和锰,微量成份有锌、铜、氟、钼、硼、铝、铬、镍和镉等,所以饮茶有明目益思、提神解渴、消食去腻、治喘去痰、止泻利尿消炎解毒作用。现人们饮用的茶叶虽然品种很多,花色多种多样,从大类来分,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及压制茶;各类茶中又有很多品种花色,依干、湿看色泽的不同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等;依形状的不同有条茶、圆茶、饼茶、片茶、碎茶、尖茶等;依发酵程度不同有发酵茶、不发酵茶、半发酵茶等;依窨制用花不同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等;还有经过再加工的各种速溶茶,以及分成小包装的袋泡茶等。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区域的扩大、生活的现代化,需要多样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喝上更多的形质兼优的好茶。据调查,国内外还没有这种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具有防治人体疾病,能明显地对胰腺癌、胃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而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的灵香袋泡茶,且它具有乌龙茶、红茶、普洱茶、毛尖茶和花茶的特种风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提供一种生产工艺可靠的灵香袋泡茶的生产方法。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说明,所提出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灵香袋泡茶它是一种以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为原料与茶叶精制加工而成的,在其灵香草为10~20%,茶叶为90~80%,在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分别采摘春、夏、秋三季茶叶后,以致分别破碎、凉清萎凋与杀青、揉捻、发酵、风干与复干,然后粉碎过筛后三季茶叶拼配成本茶叶,与原料处理、干燥、性味功能加工、粉碎过筛、拼配成的灵香草混合拼配,最后进行成品检验与计量包装。在其工艺流程为:鲜叶采摘→破碎→凉清萎凋→杀青→揉捻→发酵→风干→复干→
                                                                                                    原料处理→干燥→性味功能加工→
Figure 931105005_IMG2
下面对本发明方法工艺流程作进一步地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鲜叶采摘以三叶一心为宜,但必须是春、夏、秋各采摘一次分别进行加工,如施有农药,必须在20天后采摘。
本发明所述的破碎是将采摘的鲜叶采用机械或人工破碎,其破碎的程度必须达到一叶一破或多破,以便为了增加茶红素。
本发明所述的凉清萎凋是为了蒸发叶面水份,减轻苦味,增强香味,同时正确处理好萎凋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既使叶质柔软,有类似绿茶、青茶的香味,又有适度的化学变化,使萎凋叶有近似花香的红茶味,其萎凋的方式采用室内热风萎凋或日光萎凋,室内萎凋的温度为20~25℃,时间为4~5小时,在其萎凋时叶面水份蒸发为18~22%。
本发明所述的杀青是为了达到彻底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酶促氧化,使其没有青草气,以及没有焦气味和水闷气味,使叶质柔软程度相同,其杀青是将萎凋后茶叶采用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10~20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揉捻是采用每分钟45~55转之间的揉捻机,达到破坏叶组织,排除混杂味,使茶汁不从叶面流失,使茶叶形状紧结、叶色光泽,其揉捻的时间为8~15分钟,中间解决一次。
本发明所述的发酵是达到增加茶黄素,并取得茶黄素和茶红素之间的平衡,增进风味香气,其摊叶的厚度为50~60cm,温度为19~21℃,时间为4~6天。
本发明所述的风干是将发酵后茶叶采用风干机进行风干,其风干的程度为20~30%,
本发明所述的复干是采用复干机,即用慢火复到全干为止。
本发明所述的烘烤是用滚筒式烘烤机烘烤,其烘烤的温度为70~90℃,时间为1~2小时,在其烘烤后的茶叶必须配制0.8~1.2%的蜂乳,以使茶叶能持久的保持香气。
本发明所述的粉碎过筛是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然后进行过筛除去茶杆,使茶叶成颗粒状。
本发明所述的茶叶拼配是将加工后的春、夏、秋三季茶叶进行拼配,其拼配的比例为4∶3∶3。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处理是将灵香草除去泥沙杂质,以及死叶和死杆,以适下道工艺的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干燥是将处理好的灵香草必须采用室内进行自然干燥,其干燥的时间为3~4个月。
本发明所述的性味功能加工是将干燥后灵香草采用密封储藏,保持香气与发挥挥发油,其性味功能加工的时间为20~30个月。
本发明所述的(灵香草)粉碎过筛是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灵香草达到颗粒状。
本发明所述的灵香草拼配是将粉碎过筛后的颗粒状灵香草,即夏、秋两季与野生、家种进行拼配,其拼配的比例为1∶1∶1∶1。
本发明所述的混合拼配是将加工成的茶叶与加工成的灵香草按比例进行混合拼配,即灵香草为10~20%,茶叶为90~80%,拼配时必须按灵香草的香气与挥发油的含量高低进行拼配。
本发明它综合青茶、绿茶、红茶和黑茶的品质特征,与灵香草按配方比例配制而成的,它具有经济价值高;香气浓,风味纯;能治疗和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等特征,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口腔炎、胃肠炎、菌痢以及胆道炎、泌尿道、产后和术后感染等,还可以治疗和预防胸闷腹胀、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长期饮用此茶,对胰腺癌、胃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它具有其它抗癌药没有一个最大优点,即对人体无毒性。这种茶可以放在茶杯或茶壶里冲泡,既不失茶的真味,又融合了天然药材灵香草的独特优点,饮用方便,真正能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以及能使人健美的一种灵香袋泡茶。此茶冲泡时,汤色呈桔黄色,香味浓郁,沁人心肺。
本发明通过多年的实施,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这种灵香袋泡茶,经湖南省药品检验所检验并实施,经临床观察,可见它能使肿块缩小,缓释期延长,症状改善,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疼痛减轻和消失。所以本发明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实施生产工艺可靠,饮用效果极佳。

Claims (7)

1、一种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以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为原料与茶叶精制加工而成的,在其灵香草为10~20%,茶叶为90~80%,在其工艺流程为:
鲜叶采摘→破碎→凉清萎凋→杀青→揉捻→发酵→风干→复干→
                                                                                                    原料处理→干燥→性味功能加工→
Figure 931105005_IMG1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鲜叶破碎的程度必须达到一叶一破以上。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烤的温度为70~90℃,时间为1~2小时,在其烘烤后的茶叶必须配制0.8~1.2%的蜂乳。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春、夏、秋三季茶叶的拼配的比例为4∶3∶3。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灵香草必须采用室内自然干燥,在其干燥的时间为3~4个月。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性味功能加工密封储藏的时间为20~30个月。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碎过筛后的夏、秋两季与野生、家种灵香草拼配的比例为1∶1∶1∶1。
CN 93110500 1993-03-05 1993-03-05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919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10500 CN1091901A (zh) 1993-03-05 1993-03-05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10500 CN1091901A (zh) 1993-03-05 1993-03-05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01A true CN1091901A (zh) 1994-09-14

Family

ID=4988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10500 Pending CN1091901A (zh) 1993-03-05 1993-03-05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0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056A (zh) * 2009-07-24 2011-02-02 李新敏 半发酵碎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002A (zh) * 2011-04-21 2011-09-14 武夷山市神思金针梅茶业有限公司 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及产品
US8168237B2 (en) * 2007-06-08 2012-05-01 Newgex Inc. Medicinal herbal extract having anti-obesity effect
CN105532992A (zh) * 2016-02-04 2016-05-04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香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13841A (zh) * 2016-03-26 2016-06-01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细梗香草金花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63182A (zh) * 2016-02-02 2016-06-15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细梗香草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46781A (zh) * 2016-03-26 2016-07-13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细梗香草黑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46821A (zh) * 2016-03-26 2016-07-13 湖南城市学院 细梗香草红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95026A (zh) * 2016-03-26 2016-07-27 湖南城市学院 细梗香草绿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8237B2 (en) * 2007-06-08 2012-05-01 Newgex Inc. Medicinal herbal extract having anti-obesity effect
CN101961056A (zh) * 2009-07-24 2011-02-02 李新敏 半发酵碎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056B (zh) * 2009-07-24 2014-02-19 李新敏 半发酵碎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002A (zh) * 2011-04-21 2011-09-14 武夷山市神思金针梅茶业有限公司 原生态金针梅茶制作工艺及产品
CN105663182A (zh) * 2016-02-02 2016-06-15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细梗香草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32992A (zh) * 2016-02-04 2016-05-04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香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13841A (zh) * 2016-03-26 2016-06-01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细梗香草金花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46781A (zh) * 2016-03-26 2016-07-13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细梗香草黑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46821A (zh) * 2016-03-26 2016-07-13 湖南城市学院 细梗香草红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95026A (zh) * 2016-03-26 2016-07-27 湖南城市学院 细梗香草绿茶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2299B (zh) 一种金线莲果醋和金线莲果醋饮料
CN106720556B (zh) 一种金花茶黑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2669334A (zh) 一种石斛保健茶及制作方法
CN103053718A (zh) 一种金线莲发酵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202368A (zh) 一种平肝明目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4835B (zh) 一种虎杖酱油
CN103211053A (zh) 一种甜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099653A (ko) 구절초 및 진주조개껍질을 함유한 기능성 식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433249A (zh) 利尿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85449A (zh) 一种紫云英酱油
CN103988945A (zh) 茶叶薯尖全发酵配方红茶
CN103988927B (zh) 茶叶薯尖配方绿茶
CN105285256A (zh) 一种南非叶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6929B (zh) 一种茶香酒的制作方法
CN107691695A (zh) 一种山黄皮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1099569A (zh) 乌饭树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1901A (zh) 灵香袋泡茶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CN103349104A (zh) 竹沥绿保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959A (zh) 一种古树金花菌紧压茶及制作方法
CN103988944B (zh) 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
CN113498851A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山楂果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77C (zh) 超微茶粉制造方法
CN103005058A (zh) 一种樱花奶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43023A (zh) 一种石斛花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06143A (zh) 一种高多糖含量的美藤果叶石斛叶康普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