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6866A -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6866A
CN109176866A CN201811104114.5A CN201811104114A CN109176866A CN 109176866 A CN109176866 A CN 109176866A CN 201811104114 A CN201811104114 A CN 201811104114A CN 109176866 A CN109176866 A CN 109176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beam
superimposed sheet
steel
reinforcing bar
strand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41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76866B (zh
Inventor
封剑森
强思远
吴勇政
张伟
崔爱东
火亮
李红梅
徐有万
庞俊
庞旭珍
潘正良
吉晔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ongxiang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Jiangsu Hua Jiang Auspicious Sign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ongxiang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Jiangsu Hua Jiang Auspicious Sign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ongxiang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Jiangsu Hua Jiang Auspicious Sign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ongxiang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41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68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6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6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76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68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2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 B28B23/0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herein the elements are reinforcing members the elements being stressed
    • B28B23/043Wire anchoring or tensioning means for the reinfor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该装置包括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两端的地面上均设有张拉机构,张拉机构包括夹持机构以及与夹持机构连接的锚固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沿工作平台对应边缘设置的一对相间隔呈上下两层的长条板,锚固机构包括固接在地面上的锚固钢挡板,锚固钢挡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相间隔的通孔,各通孔内插接有长螺杆,长螺杆一端经连接件与两长条板连接,长螺杆另一端旋接有螺母。由于两张拉机构相互配合,两张拉机构给各钢绞线或钢筋施加一个预应力,两张拉机构松开各钢绞线或钢筋时,各钢绞线或钢筋复原使凝固的混凝土压缩,提高了叠合梁或叠合板的抗裂性能、抗弯刚度、抗压强度及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合板或叠合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基建行业发展迅猛,绿色建筑的节能叠合梁、叠合板是预制装配式结构绿色节能建筑的关键部件,是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制造技术研发形成的关键预制构件,适用于民用、工业、商住等建筑领域。而目前预制构件厂生产的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均未施加预应力,相较于预应力构件,其抗裂性能、抗弯刚度、抗压强度及抗震性能较差,且生产效率较低,难以用于在高载荷的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均未施加预应力,提供一种抗裂性能、抗弯刚度、抗压强度及抗震性能均有大幅提高的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包括有用于凝固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两端的地面上均设有张拉机构,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夹持钢绞线或钢筋的夹持机构以及与夹持机构连接的锚固机构,锚固机构位于夹持机构外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沿工作平台对应边缘设置的一对相间隔的长条板,两长条板呈上下两层设置,长条板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平台对应边缘长度方向相同,上下两长条板经若干螺栓相连接形成承力钢横梁,所述锚固机构包括固接在地面上的锚固钢挡板,锚固钢挡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相间隔的通孔,各通孔内插接有长螺杆,长螺杆一端经连接件与承力钢横梁连接,长螺杆另一端旋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抵触在锚固钢挡板上,用于张紧夹持机构夹持的钢绞线或钢筋。
本发明工作时,将多根钢绞线或钢筋间隔悬空放置在工作平台上方,使各钢绞线或钢筋一端放置在一夹持机构的两长条板的缝隙之间,各钢绞线或钢筋另一端放置在另一夹持机构的两长条板的缝隙之间,旋紧螺栓使两夹持机构夹紧各钢绞线或钢筋,然后旋转各螺母,使各承力钢横梁向对应的锚固钢挡板运动,从而将钢绞线或钢筋拉伸,钢绞线或钢筋存在一个预应力,然后再向工作平台上倾倒混凝土,使混凝土与钢绞线或钢筋凝固,松开两夹持机构,钢绞线或钢筋复原,钢绞线或钢筋使混凝土压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两张拉机构相互配合,两张拉机构给各钢绞线或钢筋施加一个预应力,当两张拉机构松开各钢绞线或钢筋时,各钢绞线或钢筋复原过程中,使凝固的混凝土压缩,从而叠合梁或叠合板的抗裂性能、抗弯刚度、抗压强度及抗震性能优异,适用于高载荷的领域。
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浇筑在地面上相间隔的多个混凝土纵梁,混凝土纵梁长度方向朝向两侧的张拉机构,各混凝土纵梁内固接有竖直的预埋钢板,各预埋钢板上端头延伸到混凝土纵梁外,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位于同一横向的预埋钢板上连接有横钢梁,各横钢梁的上表面与各预埋钢板上端头齐平,各横钢梁与各预埋钢板上固接有平板状的固定模台,混凝土纵梁两端地面上均浇筑有混凝土支墩,混凝土支墩与各混凝土纵梁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支墩的上表面与固定模台上表面齐平,所述锚固钢挡板固接在混凝土支墩内。由于工作平台与混凝土支墩一体浇筑,整个生产张拉装置的强度得到了保证,同时框架结构的工作平台承载能力更强,能够生产制造大型或超大型的叠合梁或叠合板。
所述混凝土支墩内设有钢板,所述锚固钢挡板与钢板焊接。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U型叉接头与第二U型叉接头,第一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与第二U型叉接头的根部铰接,第一U型叉接头的根部与长螺杆一端连接,所述承力钢横梁穿插在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内,承力钢横梁经销钉与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向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两侧板转动。
所述第一U型叉接头的根部与长螺杆螺纹连接或焊接。
所述两长条板经若干夹子夹合,所述夹子为G字夹。G字夹增加两长条板的压力,从而确保两长条板夹持牢固。
所述通孔为竖截面呈U型孔的通孔,便于长螺杆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位移。
位于锚固钢挡板与螺母之间的长螺杆上套接有矩形块,位于矩形块正下方的混凝土支墩上设有多块堆叠的垫块组,位于承力钢横梁正下方的混凝土支墩上设有多块堆叠的垫块组,所述垫块组用于确保待张紧的钢绞线与长螺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与上述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清理工作平台,将工作平台表面打扫清理干净,确保工作平台表面无颗粒杂质,根据生产需求,如果只生产叠合板,根据生产叠合板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两张拉机构的高度,如果只生产叠合梁,根据生产叠合梁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两张拉机构的高度,如果既生产叠合板,又生产叠合梁,根据生产叠合板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对应两张拉机构的高度,根据生产叠合梁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对应两张拉机构的高度;
步骤二:预张紧钢绞线或钢筋,根据生产需求,将生产叠合板的框架模具放置在生产叠合板的两张拉机构工作平台上,将生产叠合梁的框架模具放置在生产叠合梁的两张拉机构工作平台上,分别将待张拉的钢绞线或钢筋穿插到对应的框架模具上,使各钢绞线或钢筋一端延伸到框架模具外与一对应的夹持机构连接,另一端延伸到框架模具外与另一对应的夹持机构连接;
步骤三:再张紧钢绞线或钢筋,将垫块组垫在各张拉机构的矩形块下方或承力钢横梁下方,使长螺杆与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同轴设置,然后使用外设装置与长螺杆自由端连接,外设装置经长螺杆拉伸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使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弹性变形到合乎变形要求后,旋转各螺母,使螺母抵触在锚固钢挡板上,确保钢绞线或钢筋弹性变形保持;
步骤四:叠合梁或叠合板初成型,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倾倒到各框架模具内,确保混凝土上表面与对应框架模具上端面持平,使混凝土干涸凝固成型;
步骤五:叠合梁或叠合板维护,将步骤四中干涸凝固成型的混凝土,每隔2小时喷淋水,确保叠合梁或叠合板内部浸湿,再使混凝土干涸,反复4至5次,得到成型的叠合梁或叠合板;
步骤六:拆除框架模具,将各螺母旋离对应的锚固钢挡板,然后外设装置与长螺杆自由端断开,松开各夹持机构,将框架模具拆除,最后将工作平台上的叠合梁或叠合板吊离工作平台;
步骤七:整理,将步骤六中的叠合梁或叠合板堆放整齐,清理工作平台,准备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工作平台与混凝土支墩一体浇筑,整个生产张拉装置的强度得到了保证,同时框架结构的工作平台承载能力更强,能够单独或同时生产制造大型或超大型的叠合梁和叠合板,又由于垫块组的存在,可以调节张拉机构的高度,从而便于生产叠合梁和叠合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工作平台,101混凝土纵梁,102预埋钢板,103横钢梁,104固定模台,105混凝土支墩,2张拉机构,201夹持机构,202锚固机构,203长条板,204承力钢横梁,205锚固钢挡板,206通孔,207长螺杆,208螺母,209第一U型叉接头,210第二U型叉接头,211夹子,212垫块组,213矩形块,3叠合梁或叠合板,4钢绞线或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述,为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包括有用于凝固叠合梁或叠合板3的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包括浇筑在地面上相间隔的多个混凝土纵梁101,混凝土纵梁101长度方向朝向两侧的张拉机构2,各混凝土纵梁101内固接有竖直的预埋钢板102,各预埋钢板102上端头延伸到混凝土纵梁101外,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位于同一横向的预埋钢板102上连接有横钢梁103,各横钢梁103的上表面与各预埋钢板102上端头齐平,各横钢梁103与各预埋钢板102上固接有平板状的固定模台104,混凝土纵梁101两端地面上均浇筑有混凝土支墩105,混凝土支墩105与各混凝土纵梁101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支墩105的上表面与固定模台104上表面齐平,锚固钢挡板205固接在混凝土支墩105内。由于工作平台1与混凝土支墩105一体浇筑,整个生产张拉装置的强度得到了保证,同时框架结构的工作平台1承载能力更强,能够生产制造大型或超大型的叠合梁或叠合板3,混凝土支墩105内设有钢板,锚固钢挡板205与钢板焊接,工作平台1两端的地面上均设有张拉机构2,张拉机构2包括夹持钢绞线或钢筋4的夹持机构201以及与夹持机构201连接的锚固机构202,锚固机构202位于夹持机构201外侧,夹持机构201包括沿工作平台1对应边缘设置的一对相间隔的长条板203,两长条板203呈上下两层设置,长条板203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平台1对应边缘长度方向相同,上下两长条板203经若干螺栓相连接形成承力钢横梁204,两长条板203经若干夹子211夹合,夹子211为G字夹。G字夹增加两长条板203的压力,从而确保两长条板203夹持牢固,锚固机构202包括固接在地面上的锚固钢挡板205,锚固钢挡板205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相间隔的通孔206,通孔206为竖截面呈U型孔的通孔206,便于长螺杆207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位移,各通孔206内插接有长螺杆207,长螺杆207一端经连接件与承力钢横梁204连接,连接件包括第一U型叉接头209与第二U型叉接头210,第一U型叉接头209的U型连接板与第二U型叉接头210的根部铰接,第一U型叉接头209的根部与长螺杆207一端连接,承力钢横梁204穿插在第二U型叉接头210的U型连接板内,承力钢横梁204经销钉与第二U型叉接头210的U型连接板铰接,第二U型叉接头210的U型连接板向第二U型叉接头210的U型连接板两侧板转动,第一U型叉接头209的根部与长螺杆207螺纹连接或焊接,长螺杆207另一端旋接有螺母208,螺母208抵触在锚固钢挡板205上,用于张紧夹持机构201夹持的钢绞线或钢筋4,位于锚固钢挡板205与螺母208之间的长螺杆207上套接有矩形块213,位于矩形块213正下方的混凝土支墩105上设有多块堆叠的垫块组212,位于承力钢横梁204正下方的混凝土支墩105上设有多块堆叠的垫块组212,垫块组212用于确保待张紧的钢绞线与长螺杆20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工作时,将多根钢绞线或钢筋4间隔悬空放置在工作平台1上方,使各钢绞线或钢筋4一端放置在一夹持机构201的两长条板203的缝隙之间,各钢绞线或钢筋4另一端放置在另一夹持机构201的两长条板203的缝隙之间,旋紧螺栓以及使用G字夹使两夹持机构201夹紧各钢绞线或钢筋4,使用垫片组将长螺杆207的轴线垫到与钢绞线或钢筋4同轴,然后旋转各螺母208,使各承力钢横梁204向对应的锚固钢挡板205运动,从而将钢绞线或钢筋4拉伸,钢绞线或钢筋4存在一个预应力,然后再向工作平台1上倾倒混凝土,使混凝土与钢绞线或钢筋4凝固,松开两夹持机构201,钢绞线或钢筋4复原,钢绞线或钢筋4使混凝土压缩。
与上述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清理工作平台,将工作平台1表面打扫清理干净,确保工作平台1表面无颗粒杂质,根据生产需求,如果只生产叠合板,根据生产叠合板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4距离工作平台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两张拉机构2的高度,如果只生产叠合梁,根据生产叠合梁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4距离工作平台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两张拉机构2的高度,如果既生产叠合板,又生产叠合梁,根据生产叠合板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4距离工作平台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对应两张拉机构2的高度,根据生产叠合梁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4距离工作平台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对应两张拉机构2的高度;
步骤二:预张紧钢绞线或钢筋,根据生产需求,将生产叠合板的框架模具放置在生产叠合板的两张拉机构2工作平台1上,将生产叠合梁的框架模具放置在生产叠合梁的两张拉机构2工作平台1上,分别将待张拉的钢绞线或钢筋4穿插到对应的框架模具上,使各钢绞线或钢筋4一端延伸到框架模具外与一对应的夹持机构201连接,另一端延伸到框架模具外与另一对应的夹持机构201连接;
步骤三:再张紧钢绞线或钢筋,将垫块组212垫在各张拉机构2的矩形块213下方或承力钢横梁204下方,使长螺杆207与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4同轴设置,然后使用外设装置与长螺杆207自由端连接,外设装置经长螺杆207拉伸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4,使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4弹性变形到合乎变形要求后,旋转各螺母208,使螺母208抵触在锚固钢挡板205上,确保钢绞线或钢筋4弹性变形保持;
步骤四:叠合梁或叠合板初成型,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倾倒到各框架模具内,确保混凝土上表面与对应框架模具上端面持平,使混凝土干涸凝固成型;
步骤五:叠合梁或叠合板维护,将步骤四中干涸凝固成型的混凝土,每隔2小时喷淋水,确保叠合梁或叠合板3内部浸湿,再使混凝土干涸,反复四至五次,得到成型的叠合梁或叠合板3;
步骤六:拆除框架模具,将各螺母208旋离对应的锚固钢挡板205,然后外设装置与长螺杆207自由端断开,松开各夹持机构201,将框架模具拆除,最后将工作平台1上的叠合梁或叠合板3吊离工作平台1;
步骤七:整理,将步骤六中的叠合梁或叠合板3堆放整齐,清理工作平台1,准备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或变形,这些替换或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凝固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两端的地面上均设有张拉机构,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夹持钢绞线或钢筋的夹持机构以及与夹持机构连接的锚固机构,锚固机构位于夹持机构外侧,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浇筑在地面上相间隔的多个混凝土纵梁,混凝土纵梁长度方向朝向两侧的张拉机构,各混凝土纵梁内固接有竖直的预埋钢板,各预埋钢板上端头延伸到混凝土纵梁外,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位于同一横向的预埋钢板上连接有横钢梁,各横钢梁的上表面与各预埋钢板上端头齐平,各横钢梁与各预埋钢板上固接有平板状的固定模台,混凝土纵梁两端地面上均浇筑有混凝土支墩,混凝土支墩与各混凝土纵梁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支墩的上表面与固定模台上表面齐平,所述锚固钢挡板固接在混凝土支墩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沿工作平台对应边缘设置的一对相间隔的长条板,两长条板呈上下两层设置,长条板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平台对应边缘长度方向相同,上下两长条板经若干螺栓相连接形成承力钢横梁,所述锚固机构包括固接在地面上的锚固钢挡板,锚固钢挡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相间隔的通孔,各通孔内插接有长螺杆,长螺杆一端经连接件与承力钢横梁连接,长螺杆另一端旋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抵触在锚固钢挡板上,用于张紧夹持机构夹持的钢绞线或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墩内设有钢板,所述锚固钢挡板与钢板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U型叉接头与第二U型叉接头,第一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与第二U型叉接头的根部铰接,第一U型叉接头的根部与长螺杆一端连接,所述承力钢横梁穿插在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内,承力钢横梁经销钉与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向第二U型叉接头的U型连接板两侧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叉接头的根部与长螺杆螺纹连接或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长条板经若干夹子夹合,所述夹子为G字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竖截面呈U型孔的通孔,便于长螺杆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锚固钢挡板与螺母之间的长螺杆上套接有矩形块,位于矩形块正下方的混凝土支墩上设有多块堆叠的垫块组,位于承力钢横梁正下方的混凝土支墩上设有多块堆叠的垫块组,所述垫块组用于确保待张紧的钢绞线与长螺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清理工作平台,将工作平台表面打扫清理干净,确保工作平台表面无颗粒杂质,根据生产需求,如果只生产叠合板,根据生产叠合板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两张拉机构的高度,如果只生产叠合梁,根据生产叠合梁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两张拉机构的高度,如果既生产叠合板,又生产叠合梁,根据生产叠合板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对应两张拉机构的高度,根据生产叠合梁的需求,确定钢绞线或钢筋距离工作平台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粗调节对应两张拉机构的高度;
步骤二:预张紧钢绞线或钢筋,根据生产需求,将生产叠合板的框架模具放置在生产叠合板的两张拉机构工作平台上,将生产叠合梁的框架模具放置在生产叠合梁的两张拉机构工作平台上,分别将待张拉的钢绞线或钢筋穿插到对应的框架模具上,使各钢绞线或钢筋一端延伸到框架模具外与一对应的夹持机构连接,另一端延伸到框架模具外与另一对应的夹持机构连接;
步骤三:再张紧钢绞线或钢筋,将垫块组垫在各张拉机构的矩形块下方或承力钢横梁下方,使长螺杆与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同轴设置,然后使用外设装置与长螺杆自由端连接,外设装置经长螺杆拉伸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使对应的钢绞线或钢筋弹性变形到合乎变形要求后,旋转各螺母,使螺母抵触在锚固钢挡板上,确保钢绞线或钢筋弹性变形保持;
步骤四:叠合梁或叠合板初成型,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倾倒到各框架模具内,确保混凝土上表面与对应框架模具上端面持平,使混凝土干涸凝固成型;
步骤五:叠合梁或叠合板维护,将步骤四中干涸凝固成型的混凝土,每隔2小时喷淋水,确保叠合梁或叠合板内部浸湿,再使混凝土干涸,反复4至5次,得到成型的叠合梁或叠合板;
步骤六:拆除框架模具,将各螺母旋离对应的锚固钢挡板,然后外设装置与长螺杆自由端断开,松开各夹持机构,将框架模具拆除,最后将工作平台上的叠合梁或叠合板吊离工作平台;
步骤七:整理,将步骤六中的叠合梁或叠合板堆放整齐,清理工作平台,准备进行下一轮的生产。
CN201811104114.5A 2018-09-21 2018-09-21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9176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4114.5A CN109176866B (zh) 2018-09-21 2018-09-21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4114.5A CN109176866B (zh) 2018-09-21 2018-09-21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6866A true CN109176866A (zh) 2019-01-11
CN109176866B CN109176866B (zh) 2024-05-14

Family

ID=6490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4114.5A Active CN109176866B (zh) 2018-09-21 2018-09-21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68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0474A (zh) * 2018-04-25 2018-07-31 泰州龙祥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外墙挂板生产装置及生产安装方法
CN113059684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山东泰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长线台分段制备叠合板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90692A (zh) * 2021-07-02 2021-08-24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构件钢筋简易张拉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3805Y (zh) * 2006-05-05 2007-08-15 欧阳炎 一种先张法双向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钢模型
CN102785290A (zh) * 2011-05-19 2012-11-21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u形梁用穿心牵引式台座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14837A (zh) * 2018-01-11 2018-06-29 南京大地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预应力楼板生产模具、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CN209453864U (zh) * 2018-09-21 2019-10-01 江苏华江祥瑞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3805Y (zh) * 2006-05-05 2007-08-15 欧阳炎 一种先张法双向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钢模型
CN102785290A (zh) * 2011-05-19 2012-11-21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u形梁用穿心牵引式台座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14837A (zh) * 2018-01-11 2018-06-29 南京大地建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预应力楼板生产模具、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CN209453864U (zh) * 2018-09-21 2019-10-01 江苏华江祥瑞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0474A (zh) * 2018-04-25 2018-07-31 泰州龙祥现代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外墙挂板生产装置及生产安装方法
CN113059684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山东泰迅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长线台分段制备叠合板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90692A (zh) * 2021-07-02 2021-08-24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构件钢筋简易张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6866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6866A (zh) 张拉装置及采用张拉装置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生产方法
CN109203226A (zh) 双向先张法预应力成套装置及采用成套装置的生产方法
CN209453864U (zh) 一种用于生产叠合梁或叠合板的张拉装置
CN110216792B (zh) 一种采用长线台座制备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方法
CN115338973B (zh) 一种钢肋混凝土上翼缘板的正向制作设备及制作方法
CN107214826A (zh) 一种空心板梁预制施工的钢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02664U (zh) 一种便于底模回收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0288827U (zh) 一种可拆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
CN112681727A (zh) 有限空间内异形柱的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385A (zh) 全装配式钢‑预制混凝土楼板组合梁
CN208068511U (zh) 一种叠合板及叠合板的生产设备
CN206438391U (zh) 一种轨道工程桥梁伸缩缝装置
CN108943378A (zh) 一种uhpc小箱梁端部横隔的预制方法
CN213062630U (zh) 一种蜂窝h型钢组合梁
CN206554343U (zh) 全装配式钢‑预制混凝土楼板组合梁
CN202359553U (zh) 桩与桩之间的纯机械连接结构
CN213533080U (zh) 一种栅栏板预制装置
CN212836770U (zh) 先张法预应力筋快速拉放免切施工装置
CN104652250B (zh) 一种空心板梁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88136U (zh) 一种空心板梁预制施工的钢模装置
CN113982262A (zh)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底支撑、模板支撑系统及装配方法
CN112576029A (zh) 一种土木建筑中的现浇立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80404U (zh) 一种盆式橡胶支座砂浆模板
CN219509174U (zh) 一种可调节清水混凝土独立柱分段浇捣保护层控制卡具
CN215038576U (zh) 一种适应不同预制梁尺寸的组合型钢台座模块单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