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6825A -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6825A
CN109166825A CN201810866803.3A CN201810866803A CN109166825A CN 109166825 A CN109166825 A CN 109166825A CN 201810866803 A CN201810866803 A CN 201810866803A CN 109166825 A CN109166825 A CN 109166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display unit
display panel
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68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德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68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6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6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5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62Protection against mechanical da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单元(201)以及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薄膜封装层(300),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设有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和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靠近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具有不平坦结构。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区内的薄膜封装层上设置不平坦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薄膜封装层和被封装层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加粘附力,减少了显示面板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内部应力不均,最终提高封装可靠性,扩展了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弯折方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对色彩和轻便度要求越来越高,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技术正在逐渐走进移动设备、电视机等消费电子市场。将AMOLED制备在柔性基底上,来实现柔性显示被认为是显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来说,实现柔性AMOLED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的困难包括了在低温下如何制备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行的薄膜晶体管,如何制备柔性电极,还有就是薄膜封装技术(TFE)。在所有面临的挑战中,TFE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当柔性OLED面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或者多次的弯折过程中,薄膜封装层容易产生剥离,导致封装失效,而封装的好坏直接影响了OLED显示器件的寿命。因此,改善柔性OLED封装技术对于提高相关器件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是各个机构争相研发的方向。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封装可靠性。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单元以及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薄膜封装层,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设有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和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靠近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具有不平坦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平坦结构具有凹凸不平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OLED器件层,OLED器件层包括若干所述显示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的像素限定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并覆盖所述OLED器件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上具有与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限定层上与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具有若干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具有靠近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端端面和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端端面,所述第一端端面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端端面的横截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表面上的TFT层以及覆盖所述TFT层的平坦化层,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像素限定层并延伸入至少部分所述平坦化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显示单元外围设有多个所述凹槽,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单元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共用一个侧边或间隔设置。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区内的薄膜封装层上设置不平坦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薄膜封装层和被封装层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加粘附力,减少了显示面板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内部应力不均,最终提高封装可靠性,扩展了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弯折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面板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本发明显示面板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单元201以及覆盖显示单元201的薄膜封装层300,显示面板划分为设有显示单元201的显示区和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薄膜封装层300位于显示区内的靠近显示单元201的一侧具有不平坦结构。上述显示面板具有用于产生显示效果的显示区,在显示区的外围设置有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往往作为显示面板的边缘封装区,起到封装、保护显示面板的作用。显示单元201作为发出光的功能单元全部位于显示区内,薄膜封装层300用于封装显示面板,在显示区范围内,薄膜封装层300位于显示单元201之上并覆盖显示单元201。为了提高薄膜封装层300与包括显示单元201在内的下层结构的粘附力,薄膜封装层300靠近显示单元201的一侧具有不平坦结构。
薄膜封装层300通常包括多层的交替设置的无机薄膜和有机薄膜。薄膜封装层300为多层薄膜的复合膜层时,薄膜封装层300的靠近显示单元201的一侧即为最靠近显示单元201的薄膜的下表面,也即最靠近显示单元的薄膜的下表面设置为不平坦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平坦结构可以是薄膜封装层300上的形成的凸起或凹坑,可以间隔排列,也可以彼此紧靠。
上述不平坦结构还具有凹凸不平的侧壁,以增加薄膜封装层300与下层结构的接触面积,即增加薄膜封装层300和OLED器件层等的粘附力。具体的,在不平坦结构中的凹坑中,凹坑的内壁设置为凹凸不平的结构,而在不平坦结构的凸起上,凸起的外壁设置为凹凸不平的结构。
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10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上100的OLED器件层200,OLED器件层200包括若干显示单元201和显示单元201之间的像素限定层210,薄膜封装层300设置于阵列基板100的表面并覆盖OLED器件层,像素限定层210上具有与薄膜封装层300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一般地,阵列基板100上可采用TFT(薄膜晶体管)基板,TFT在表面会设置平坦化层。显示单元201包括设置在阳极、设于阳极上的发光层、设置在发光层上的阴极。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像素,发光像素由设置在平坦化层上的像素限定层210分割开来。像素限定层210设置在平坦化层上且暴露每个像素电极(阳极)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像素限定层210可覆盖每个像素电极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将每个像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出来,如此,像素限定层210界定出有多个可容纳发光像素的像素定义开口。而显示区即为发光像素的区域,而所有发光像素所在区域的外围为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为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可作为走线区域,及整个显示装置的封装区使用。
显示单元201和像素限定层210定义为OLED器件层200。薄膜封装层300设置于阵列基板100的表面并覆OLED器件层200,即覆盖显示单元201和像素限层210。薄膜封装层300设置在整片的阴极上方,作用是将显示单元201密封,阻止水氧侵入,避免损坏显示单元201。本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300的下侧即靠近显示单元201的一侧具有不平坦结构301。当薄膜封装层300覆盖在显示单元201上,较平整表面相比,不平坦结构301具有更大的与下层结构(像素限定层210和阳极等)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薄膜封装层300与下层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加粘附力,进而提高封装的可靠性。
OLED器件层200作为功能器件层,包括若干个显示单元201,在显示单元201周边或相邻的显示单元201之间还包括像素限定层201,像素限定层210用于限制显示单元201的位置,并隔离不同显示单元201。上述薄膜封装层300设置于阵列基板100的表面并覆盖OLED器件层从而也覆盖像素限定层210,像素限定层210与薄膜封装层300接触的表面与薄膜封装层300相应的表面相匹配,具有相对应的不平坦结构。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薄膜封装层300靠近显示单元201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对应的像素限定层210表面具有多个凹槽400。应注意,凹槽400的设置位置应当避开阳极并可通过蚀刻的方式形成上述的凹槽400。柔性OLED显示屏在受到外力冲击或者多次的弯折过程中,内部很容易受到不均匀应力,从而在OLED显示面板中发生层与层局部剥离现象,上述像素限定层210上与薄膜封装层300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具有的若干凹槽400,凹槽400的设置可以使薄膜封装层300延伸入凹槽400,使得薄膜封装层300和阵列基板100以及OLED器件层200的粘附性增强,不易产生剥离。
上述凹槽400与显示单元201的对应设置,其具有靠近显示单元201的第一端端面和远离显示单元201的第二端端面,为了防止对显示单元201的损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端面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端端面的横截面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端面的横截面积等于第二端端面的横截面积。这是由于凹槽400位于像素限定层210上与薄膜封装层300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其受到从薄膜封装层300等传递来的外部作用力时容易再其他层结构输出应力,凹槽400靠近显示单元201的端面较小可以减少显示单元201受到外力冲击后遭受的应力影响。
除了容纳部分薄膜封装层300,使薄膜封装层300与OLED器件层等层结构粘附性增加外,凹槽400的内部填充物也可以采用额外添加的环氧树脂、乳胶等,可以用填充物密集填充,也可以在填充物之间留有间隙,如采用颗粒物填充。或者,采用阵列基板100、OLED器件层200或薄膜封装层300等包含的材料沉淀、充填。
阵列基板100包括基底110、设置在基底表面110上的TFT层以及覆盖TFT层的平坦化层120。考虑到凹槽400所起的上述作用,凹槽400的贯穿深度影响了OLED显示面板层间的结合程度,贯穿深度越深,水汽入侵的路径也延长了。故而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00贯穿像素限定层210以提高薄膜封装层300的封装效果;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凹槽400贯穿像素限定层210并延伸入至少部分平坦化层120,进一步提高封装效果。
上述TFT层由薄膜晶体管组成,包含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路持续稳定的向上述显示单元201供电,从而在显示面板上产生一定的显示区。显示单元201包括一个或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三个子像素,如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及绿色子像素,由于像素限定层210的存在,不同像素不会相互污染。在显示区中显示单元201以外的位置选设凹槽400最终避免影响到OLED面板的发光性能,这一位置处在了若干显示单元201之间的中间位置。当然,凹槽400的相对位置不限于上述中间位置,凹槽400可以以更靠近某一显示单元201的形式存在,优选的,为了使凹槽400尽量多的设置且不影响OLED面板正常发光的情况下,凹槽400处于多个显示单元201之间较靠中间的位置上。凹槽400的尺寸同样影响到其对OLED显示面板封装性的提升效果,尤其是其传统意义上的封装区域之外的显示区所具有的工艺制作空间十分有限,在包括OLED器件层200和部分阵列基板100在内的区域上开设凹槽400需要尽量充足的预留空间,以最终满足凹槽400的设计功能,并减少制造难度和成本。故而,凹槽400的最优位置处于像素限定层210和平坦化层120,并且它们可以但不限于处于若干显示单元域的中间位置即若干像素之间的中间位置。
显然,在不影响OLED面板正常发光的情况下,尽量深和占有封装区域面积比大的凹槽400,可以提高封装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01外围设有多个凹槽400,且凹槽400环绕显示单元201排列。环绕显示单元201排列的凹槽400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其他数量,优选的,凹槽400与凹槽400之间环绕显示单元201呈中心对称。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的像素限定层210将显示单元201分隔成独立的单元,相邻的显示单元201至少共用一个凹槽400,即至少有一个上述凹槽400位于相邻的两个显示单元201之间。显示单元201之间具有可容纳若干凹槽400的空间,即凹槽400可以在相邻的显示单元201之间具有一个、两个或其他多个数量,具体根据OLED面板的设计调整。显示单元201之间至少共用一个凹槽400可以保证所有的显示单元201在水汽入侵或外部遭受冲击时的性能不受影响,这对OLED面板的整体性能非常重要。OLED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取决于若干个像素能否都正常工作,若存在个别区域的像素非正常工作,则整个OLED面板的显示效果就将大大降低。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显示单元201之间设置一个凹槽400,凹槽400将两个相邻显示单元201隔离,以防止受到外力后对多个显示单元201同时造成影响。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显示单元201之间设置可以设置两个、三个和其他若干数量的凹槽400。上述设置可以增强任一显示单元201的间隔性,使其不易受其他区域形变的的影响,从而尽可能提升显示面板的整个封装效果。
凹槽400还可以为环形凹槽并环绕显示单元201设置,进一步的,每个显示单元201外均设有一个环形凹槽,其起到的疏散应力和延长路径的效果,同样较为突出。环形设置的凹槽400较一个或多个设置凹槽400具有最大化的提升显示面板封装性的效果,尤其是其具有对各个功能器件最大化的隔离效果,使得一个功能器件产生的劣变不会影响到其他功能器件,从而保证显示单元201的正常发光,优化OLED显示面板的性能。形状连贯的环形凹槽良好的沟通了不同位段的填充物,使得凹槽400中的填充物均匀分布,起到良好的填充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显示单元201外设有一个环形凹槽,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凹槽可以是有共同环绕显示单元201两个或三个等等。
采用刻蚀方法先形成上述凹槽400,凹槽400的深度应受显示面板具体尺寸的影响,在不影响像素限定层210的作用的情况下,凹槽400可以具有一定的深度,优选的,深度为1.6μm到2.1μm,具体的,可以是1.6μm、2.1μm或1.8μm。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提及的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区内的薄膜封装层上设置不平坦结构,进一步增加了薄膜封装层和被封装层结构的接触面积,增加粘附力,减少了显示面板受到外部冲击后的内部应力不均,最终提高封装可靠性,扩展了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弯折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201)以及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薄膜封装层(300),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设有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和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靠近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具有不平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平坦结构具有凹凸不平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阵列基板(100)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OLED器件层(200),OLED器件层包括若干所述显示单元(201)和显示单元之间的像素限定层(210),所述薄膜封装层(300)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并覆盖所述OLED器件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上具有与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限定层(210)上与所述薄膜封装层(300)的不平坦结构相匹配的表面具有若干凹槽(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0)具有靠近所述显示单元(201)的第一端端面和远离所述显示单元(201)的第二端端面,所述第一端端面的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端端面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100)包括基底(110)、设置在基底表面上的TFT层以及覆盖所述TFT层的平坦化层(120),所述凹槽(400)贯穿所述像素限定层(210)并延伸入至少部分所述平坦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单元(201)外围设有多个所述凹槽(400),且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单元(201)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201)至少共用一个所述凹槽(4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00)的深度为1.6μm到2.1μ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866803.3A 2018-08-01 2018-08-01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166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6803.3A CN109166825A (zh) 2018-08-01 2018-08-01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6803.3A CN109166825A (zh) 2018-08-01 2018-08-01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825A true CN109166825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98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6803.3A Pending CN109166825A (zh) 2018-08-01 2018-08-01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68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7375A (zh) * 2019-05-29 2019-08-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方法
CN110165083A (zh) * 2019-05-31 2019-08-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WO2020232702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76349U (zh) * 2017-06-30 2018-02-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08108059A (zh) * 2018-01-10 2018-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76349U (zh) * 2017-06-30 2018-02-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08108059A (zh) * 2018-01-10 2018-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2702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66646A (zh) * 2019-05-23 2021-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37375A (zh) * 2019-05-29 2019-08-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方法
CN110165083A (zh) * 2019-05-31 2019-08-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US11335745B2 (en) 2019-05-31 2022-05-1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blocking structure disposed between display region and bending reg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8619B (zh) 使用通孔使基板的前侧连接至后侧的显示装置
US10270061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473264B (zh) 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US7645176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301180B1 (ko) 듀얼플레이트 방식의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합착 방법
US958372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5742320B (zh) 具有量子点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8933199B (zh) 显示装置
CN109904337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102133421B1 (ko) 유기 발광 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166825A (zh)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0426942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17077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73085B (zh) 底发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16039070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8666349A (zh) 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与woled显示器
KR20140082248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CN10975541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65531B (zh) 微型发光二极管及显示面板
CN109545998A (zh)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WO2016132954A1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KR20160065436A (ko) 플렉서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80261787A1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8188153A1 (zh) Woled显示装置
KR102569690B1 (ko) 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