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4803B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4803B CN109154803B CN201680072237.8A CN201680072237A CN109154803B CN 109154803 B CN109154803 B CN 109154803B CN 201680072237 A CN201680072237 A CN 201680072237A CN 109154803 B CN109154803 B CN 1091548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ontrol
- unit
- plc5
- storag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PLC(5)具备:取得数据设定部(11),其将控制器械(2X、3Y)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取得数据(AD);以及存储部(12),其对取得数据(AD)进行存储。PLC(5)具备:程序存储部(13),其存储对控制器械(3Y)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输入数据接收部(14),其对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进行接收;以及控制部(15)。控制部(15)在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接收到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为取得数据(AD),并且数据(DX)的值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使数据(DX)作为取得数据(AD)而存储于存储部(1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FA(Factory Automation)领域的设备进行控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背景技术
FA领域的设备通常是将多个控制器械组合而实现的。构成FA领域的设备的多个控制器械由具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控制系统对动作进行控制。作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存在具有如下功能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在执行命令、来自外围装置的指令、或所设定的条件成立的定时(timing),以预先设定的周期获取与控制器械相关的数据中的预先设定的数据、或全部数据,按照时序进行存储。具有以所设定的周期获取预先设定的数据、或全部数据,按照时序进行存储的功能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如下功能,即,通过以图表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显示,从而对数据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了充分地获取数据的时序性变化,至少需要在每次重复执行控制程序时获取数据。
但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每次执行控制程序时获取了全部数据的情况下,所获取的数据的合计容量庞大,数据不能够长时间保存,除此之外,还存在数据的获取耗费时间的问题。另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为了保存长时间的数据而获取了预先设定的数据的情况下、或将获取数据的间隔延长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即,产生数据的获取不充分,不能够确认准确的数据的时序性变化。
公开有下述技术,即,为了降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获取的数据的合计容量,在值变化时获取数据(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52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只能够确认所获取的数据的时序性变化,为了确认全部数据的时序性变化,需要获取全部数据。近年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处理高速化,控制程序的执行所耗费的时间变短,固定期间内的控制程序的执行次数增多,因此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产生如下问题,即,由于获取全部数据,因此所获取的数据的合计容量变得庞大。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将所获取的数据进一步小容量化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具备:取得数据设定部,其将控制器械的多个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取得数据;以及输入数据接收部,其对数据进行接收。取得数据设定部将多个数据中的限制使用控制程序进行生成的数据设定为所述取得数据,存储部对所设定的取得数据进行存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如下效果,即,能够将所获取的数据进一步小容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生成的控制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计算机的硬件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硬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对取得数据进行获取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在图5的步骤S1中存储于存储部的全部取得数据的图。
图7是说明在图5的步骤S8中存储于存储部的变化履历数据的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中途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图8的步骤S13中创建出的中途取得数据的图。
图10是说明按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而再现出的中途数据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对内部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通过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数据再现部而再现出的内部数据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对内部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取得数据设定部对取得数据进行设定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4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中途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与图16所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计算机的对内部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1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生成的控制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控制系统1具备:多个控制器械2X、3Y,其构成FA(Factory Automation)领域的设备,如图1所示,设置于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下面,简记为PLC)5,其与多个控制器械2X、3Y连接;以及计算机6,其与PLC 5连接。
控制器械2X、3Y是设置于设备的开关、调整阀、电磁阀、电机、或泵,是实施动作的驱动器械。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器械2X为开关,控制器械3Y为开关以外的驱动器械。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系统1具备多个控制器械2X和多个控制器械3Y。本说明书在对多个控制器械2X彼此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用标号2X0、2X1、2X2、2X3…2XF(F为自然数)来示出控制器械2X,在对多个控制器械3Y彼此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用标号3Y0、3Y1、3Y2、3Y3…3YF来示出控制器械3。另外,本说明书在不对控制器械2X彼此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用标号2X来示出控制器械2X,在不对控制器械3Y彼此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用标号3Y来示出控制器械3Y。
计算机6经由网络N与PLC 5可通信地连接。网络N是将计算机6和PLC 5以可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在实施方式1中,网络N是在FA设备设置的LAN(Local AreaNetwork)。
计算机6经由PLC 5与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连接。计算机6生成由PLC 5执行的图2所示的控制程序SP,发送至PLC 5。PLC 5对从计算机6接收到的控制程序SP进行存储。PLC 5通过执行控制程序SP,从而对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进行控制。即,控制程序SP是用于对与PLC 5连接的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另外,计算机6生成表示PLC 5执行控制程序SP的次数的信息,将所生成的表示执行控制程序SP的次数的信息发送至PLC 5。PLC 5对表示执行控制程序SP的次数的信息进行存储。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2所示,控制程序SP为由梯形图(Ladder:LD)语言记述的梯形图程序。梯形图语言是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61131-3及JIS(日本工业标准)B 3503:2012规定的语言。
控制程序SP具备位于图2中的左右两端的2根平行的母线BL和将2根母线BL彼此连结的多个梯级L。各梯级L具备在图2中左侧设置的条件部LA和在图2中右侧设置的动作部LB。在实施方式1中,条件部LA由PLC 5从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规定。动作部LB对PLC 5发送至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规定。
在实施方式1中,PLC 5从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接收的数据DX0、DX1、DX2、DX3…DXF是表示开关的通断的信号,即,是表示“0”或“1”的数字信号。
在实施方式1中,图2的最上方的梯级L(由标号L1表示)表示发送至控制器械3Y0的控制信号DY0与从控制器械2X0接收的数据DX0相同。图2的中央的梯级L(由标号L2表示)表示发送至控制器械3Y1的控制信号DY1与从控制器械2X2接收的数据DX2相同,并且发送至控制器械3Y3的控制信号DY3与从控制器械2X2接收的数据DX2相同。图2最下方的梯级L(由标号L3表示)表示发送至控制器械3Y2的控制信号DY2与从控制器械2X3接收的数据DX3相反。即,梯级L3表示如果从控制器械2X3接收的数据DX3为“0”则发送至控制器械3Y2的控制信号DY2为“1”,表示如果从控制器械2X3接收的数据DX3为“1”则发送至控制器械3Y2的控制信号DY2为“0”。
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通过控制程序SP利用数据DX0、DX1、DX2、DX3…DXF而对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规定,因此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是表示通断的信号,即表示“0”或“1”的数字信号。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程序SP为梯形图程序,但也可以是由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SFC)记述的SFC程序。SFC语言是由IEC(国际电工委员会)61131-3规定的语言。另外,本说明书在不对数据DX0、DX1、DX2、DX3…DXF彼此进行区别的情况下,记为“数据DX”,在不对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彼此进行区别的情况下,记为“控制信号DY”。
下面,基于附图对计算机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计算机的硬件的结构的图。实施方式1涉及的计算机6执行计算机程序,如图3所示,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61、RAM(Random Access Memory)62、ROM(Read Only Memory)63、作为外部的信息存储装置的存储装置64、输入装置65、显示装置66、以及通信接口67。CPU 61、RAM 62、ROM 63、存储装置64、输入装置65、显示装置66及通信接口67经由总线B6而相互连接。
CPU 61将RAM 62用作工作区域,并且执行在ROM 63及存储装置64存储的程序。在ROM 63存储的程序为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或UEFI(Unified ExtensibleFirmware Interface),但在ROM 63存储的程序并不限定于BIOS或UEFI。在实施方式1中,在存储装置64存储的程序是操作系统程序及工程设计工具程序,但在存储装置64存储的程序并不限定于操作系统程序及工程设计工具程序。在实施方式1中,存储装置64是SSD(SolidState Drive)或HDD(Hard Disk Drive),但存储装置64并不限定于SSD或HDD。
输入装置65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在实施方式1中,输入装置65为键盘或鼠标,但并不限定于键盘或鼠标。显示装置66对文字及图像进行显示。在实施方式1中,显示装置66是液晶显示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液晶显示装置。通信接口67与PLC 5进行通信。
PLC 5是由JIS(日本工业标准)B 3502:2011规定的可编程控制器。PLC 5在启动后,以预先设定的周期为单位重复执行控制程序SP。PLC 5以预先设定的次数执行控制程序SP。从计算机6对重复执行控制程序SP的次数进行接收。PLC 5在每次执行控制程序SP时,对来自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进行接收。PLC 5在每次执行控制程序SP时,获取作为发送至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的数据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获取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相当于接收作为数据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在实施方式1中,PLC 5从控制程序SP的多个梯级L中的上方按顺序执行。在实施方式1中,PLC 5如果从上方的梯级L(L1)按顺序执行控制程序SP而执行了最后的梯级L,则返回至最初的梯级L(L1)。在实施方式1中,PLC 5重复进行如下动作而进行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的控制,即,在从上方的梯级L(L1)按顺序执行而执行了最后的梯级L之后返回至最初的梯级L(L1)。此外,本说明书将PLC5从上方的梯级L(L1)按顺序执行控制程序SP而执行最后的梯级L这一行为称为“1次扫描”。
在实施方式1中,PLC 5在执行了控制程序SP后,即在每次扫描的最后,对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但对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的定时并不限定于执行控制程序SP之后即每次扫描的最后。PLC 5对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大于或等于一个进行存储。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PLC 5对作为开关的控制器械2X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进行接收,但除了开关之外,也可以对链路特殊继电器、计时器、长计时器、链路特殊寄存器、刷新数据寄存器、特殊继电器、特殊寄存器、功能输入、功能输出、以及功能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进行接收。
如图1所示,PLC 5具备:取得数据设定部11,其对取得数据AD进行设定;存储部12,其对取得数据AD进行存储;程序存储部13,其对控制程序SP进行存储;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控制部15;内部数据再现部16;以及输入输出部17。取得数据AD是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被设定为由PLC 5获取并存储的数据。
取得数据设定部11将多个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取得数据AD。取得数据设定部11参照程序存储部13所存储的控制程序SP,将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取得数据AD。
在实施方式1中,取得数据设定部11没有将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能够使用控制程序SP生成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设定为取得数据AD。取得数据设定部11将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不能够使用控制程序SP生成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设定为取得数据AD。即,取得数据设定部11将数据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限制使用控制程序SP进行生成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设定为取得数据AD。
程序存储部13除了控制程序SP之外,对表示PLC 5执行控制程序SP的次数的信息进行存储。在实施方式1中,PLC 5执行控制程序SP的次数为多次。程序存储部13经由输入输出部17与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连接。输入输出部17按照控制程序SP对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进行控制。输入输出部17以预先设定的周期为单位,以预先设定的次数重复执行控制程序SP,生成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输入输出部17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发送至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
输入数据接收部14对全部的来自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输入输出部17发送至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输入数据接收部14在输入输出部17每次执行控制程序SP时,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输入输出部17重复执行控制程序SP,因此输入数据接收部14多次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输入数据接收部14在输入输出部17完成了控制程序SP的执行之后,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
控制部15在输入数据接收部14多次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中的至少1次,使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部15在输入输出部17以预先设定的次数重复执行控制程序SP时的任意1次,即,在输入数据接收部14多次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中的任意1次,使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部15在输入输出部17多次重复执行控制程序SP中的首次的控制程序SP的执行完成之后,使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
控制部15在输入数据接收部14多次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中的除了使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的至少1次以外的其它时候,使取得数据AD存储于存储部12。即,控制部15使取得数据AD向存储部12存储至少1次。另外,控制部15使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的至少1次,是输入数据接收部14多次对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接收中的除了控制部15使取得数据AD存储于存储部12以外的时候。
控制部15在使取得数据AD存储于存储部12时,在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为取得数据AD,且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的值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将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作为取得数据AD而存储于存储部12。
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部15在输入输出部17的首次的控制程序SP的执行完成之后,使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因此在输入输出部17的第2次及以后的控制程序SP的执行完成之后,在数据DX0、DX1、DX2、DX3…DXF的值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对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进行存储。此外,本说明书将在输入输出部17执行了控制程序SP之后,控制部15对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0、DX1、DX2、DX3…DXF进行存储这一行为记载为“进行扫描”。
内部数据再现部16基于在存储部12存储的取得数据AD和程序存储部13所存储的控制程序SP,对各扫描的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进行再现。各扫描的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是表示各扫描时的全部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的状态的内部数据。
下面,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硬件的结构的图。如图4所示,PLC 5具备:CPU单元21,其经由网络N与计算机6可通信地连接;输入单元22,其与控制器械2X连接;以及输出单元23,其与控制器械3Y连接。
如图4所示,CPU单元21具备:通信接口211,其与计算机6可通信地连接;MPU(Micro-Processing Unit)212,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器213,其对控制程序SP进行存储。CPU单元21具备:通信用电路214,其与网络N经由通信接口211连接;以及总线接口215。MPU 212、存储器213、通信用电路214和总线接口215经由内部总线B5而连接。
存储器213具备可对控制程序SP及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存储器213由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构成。作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能够使用RAM、ROM、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或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另外,存储器213也可以由磁盘、光盘、及光磁盘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通信用电路214是由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后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后的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或将它们中的大于或等于两者组合而实现的。总线接口215是将内部总线B5和扩展总线B连结的总线桥接电路。
输入单元22及输出单元23结构相同。此外,以下,本说明书向输入单元22的结构部分附加标号“I”而进行说明,向输出单元23的结构部分附加标号“O”而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输入单元22及输出单元23分别具备与控制器械2X、3Y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35I、35O、与输入输出接口35I、35O连接的转换器36I、36O。输入单元22及输出单元23分别具备对计算机程序进行存储的MPU 37I、37O、共享存储器31I、31O、通信用电路38I、38O、与扩展总线B连接的总线接口39I、39O。MPU 37I、37O、共享存储器31I、31O和通信用电路38I、38O经由内部总线B3I、B3O而连接。
转换器36I、36O也与MPU 37I、37O连接。转换器36I、36O由数字I/O(Input/Output)实现。通信用电路38I、38O与总线接口39I、39O连接。
共享存储器31I、31O具备可对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共享存储器31I、31O由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构成。作为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能够使用RAM、ROM、闪存、EPROM、或EEPROM。另外,共享存储器31I、31O也可以由磁盘、光盘、及光磁盘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通信用电路38I、38O是由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后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后的处理器、ASIC、FPGA、或将它们中的大于或等于两者组合而实现的。
输入单元22的MPU 37I将从控制器械2X接收到的数据DX存储于共享存储器31I,并且经由内部总线B3I、通信用电路38I、总线接口39I及扩展总线B发送至CPU单元21。输出单元23的MPU 37O从CPU单元21接收控制信号DY,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DY存储于共享存储器31O,并且经由转换器36O及输入输出接口35O而发送至控制器械3Y。输入单元22及输出单元23的功能通过由MPU 37I、37O执行计算机程序而实现。计算机程序由软件、固件、或软件和固件的组合而实现。
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控制部15及内部数据再现部16的功能通过由MPU 212执行在存储器21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而实现。PLC 5的输入输出部17的功能通过由MPU 212执行控制程序SP而实现。计算机程序由软件、固件、或软件和固件的组合实现。程序存储部13及存储部12的功能由存储器213实现。输入数据接收部14的功能由总线接口215实现。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系统1的PLC 5的对取得数据AD进行获取的动作。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对取得数据进行获取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在图5的步骤S1中存储于存储部的全部取得数据的图。图7是说明在图5的步骤S8中存储于存储部的变化履历数据的图。
在对取得数据AD进行获取时,PLC 5的输入输出部17在控制系统1启动后,从程序存储部13读出控制程序SP,执行1次控制程序SP。PLC 5的控制部15在输入输出部17执行了1次控制程序SP之后,即,在进行了1次扫描之后,使从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发送至控制器械3Y0、3Y1、3Y2、3Y3…3YF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步骤S1)。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将使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的扫描记为“第0次扫描”。在步骤S1中,PLC 5的控制部15使图6所示的全部取得数据AAD存储于存储部12。全部取得数据AAD表示“第0次扫描”的取得数据AD。全部取得数据AAD表示“第0次扫描”的全部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
PLC 5的控制部15对在控制系统1是否不存在异常进行判定(步骤S2)。在实施方式1中,如果数据DX0、DX1、DX2、DX3…DXF中的至少一个与正常时的值不同,则PLC 5的控制部15判定为在控制系统1存在异常,但判定是否不存在异常的依据并不限定于数据DX0、DX1、DX2、DX3…DXF中的至少一个。
PLC 5的控制部15如果判定为在控制系统1存在异常(步骤S2:No),则将存储于存储部12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发送至PLC 5的外部的信息存储装置即存储装置64(步骤S3),结束图5所示的流程图,结束对取得数据AD的获取。计算机6的存储装置64对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全部进行存储。
PLC 5的控制部15如果判定为在控制系统1不存在异常(步骤S2:Yes),则对控制系统1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进行判定(步骤S4)。设定条件是用于用户经由计算机6使PLC 5结束对数据DX0、DX1、DX2、DX3…DXF的获取的条件。设定条件是由用户使用计算机6生成的,被发送至PLC 5,存储于PLC 5的程序存储部13。在实施方式1中,设定条件为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即:通过对控制系统1的紧急停止开关进行操作而使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中的至少一个停止;以及控制程序SP的重复次数达到在程序存储部13存储的控制程序SP的执行次数,但并不限定于它们中的至少一个。
PLC 5的控制部15如果判定为符合设定条件(步骤S4:Yes),则结束图5所示的流程图,结束对取得数据AD的获取。PLC 5的控制部15如果判定为不符合设定条件(步骤S4:No),则在输入输出部17下一次执行了控制程序SP之后,PLC 5的控制部15对数据DX0、DX1、DX2、DX3…DXF进行接收,获取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步骤S5)。PLC 5的控制部15对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所获取的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中的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的数据进行提取(步骤S6)。在实施方式1中,PLC 5的控制部15提取数据DX0、DX1、DX2、DX3…DXF。
PLC 5的控制部15对作为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的数据而提取出的数据DX0、DX1、DX2、DX3…DXF中的相对于上次扫描时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进行提取(步骤S7)。PLC 5的控制部15将提取出的数据存储于存储部12(步骤S8),即,执行“第1次扫描”,返回至步骤S2。PLC 5的控制部15通过在步骤S8中对作为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的数据而提取出的数据DX0、DX1、DX2、DX3…DXF中的相对于上次扫描时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的值进行存储,从而在输入数据接收部14接收到的数据DX0、DX1、DX2、DX3…DXF的值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将数据DX作为取得数据AD进行存储。PLC 5的控制部15在每次执行控制程序SP时,重复步骤S2至步骤S8而执行“扫描”,直至控制程序SP的重复次数达到在程序存储部13存储的控制程序SP的执行次数。PLC 5的控制部15在各扫描时的步骤S8中,使存储部12存储图7所示的变化履历数据CHD。变化履历数据CHD表示在存储部12存储的取得数据AD,将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名称、变化后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扫描相关联。即,在步骤S8中,控制部15使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名称、变化后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扫描相关联地存储于存储部12。
在实施方式1中,变化履历数据CHD示出的是在第2次扫描,控制器械2X0的数据DX0的值变化为“1”,在第3次扫描,控制器械2X1的数据DX1的值变化为“1”。变化履历数据CHD示出的是在第3次扫描,控制器械2X2的数据DX2的值变化为“0”,在第5次扫描,控制器械2X1的数据DX1的值变化为“0”,在第7次扫描,控制器械2X0的数据DX0的值变化为“0”。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系统1的PLC 5的根据取得数据AD而对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的动作。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中途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在图8的步骤S13中创建出的中途取得数据的图。图10是说明按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而再现出的中途数据的图。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对内部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2是说明通过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内部数据再现部而再现出的内部数据的图。
图12所示的内部数据IRD表示全部扫描时的数据DX0、DX1、DX2、DX3…DXF和控制信号DY0、DY1、DY2、DY3…DYF。内部再现数据IRD表示全部扫描时的全部控制器械2X0、2X1、2X2、2X3…2XF、3Y0、3Y1、3Y2、3Y3…3YF的状态。图12所示的内部数据IRD由内部数据再现部16生成。
内部数据再现部16首先执行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对图10所示的中途数据WD进行再现,该中途数据WD示出作为开关的控制器械2X的全部扫描时的数据DX。如果PLC 5从计算机6接收到对内部数据IRD进行创建的指令,则为了再现中途数据WD,内部数据再现部16从存储部12获取图6所示的全部取得数据AAD,将全部取得数据AAD保存下来(步骤S10)。内部数据再现部16将全部取得数据AAD保存至图8的流程图结束。
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使n=1,开始第n次扫描的全部数据DX的再现(步骤S11)。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参照图7所示的变化履历数据CHD,对在第n次扫描是否存在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进行判定(步骤S12)。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如果判定为在第n次扫描存在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步骤S12:Yes),则从变化履历数据CHD提取出在第n次扫描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变化后的值,用在第n次扫描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变化后的值对全部取得数据AAD进行更新,生成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将所生成的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保存下来(步骤S13)。内部数据再现部16将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保存至图8的流程图结束。此外,在图9中,由于存在各数据DX的值在每次重复步骤S11至步骤S15时产生变化这样的情况,因此各数据DX的值以空白栏示出。
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判定为在第n次扫描不存在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步骤S12:No)之后,以及用在第n次扫描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变化后的值对全部取得数据AAD进行更新而生成了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步骤S13)之后,维持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的在第n次扫描时值没有产生变化的数据DX的值(步骤S14)。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对全部扫描的数据DX的更新是否都已完成进行判定(步骤S15)。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如果判定为尚未完成全部扫描的数据DX的更新(步骤S15:No),则使n=n+1(步骤S16),返回至步骤S11。
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重复步骤S11至步骤S16,直至全部扫描的数据DX的值的更新完成。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步骤S13中,用在第n次扫描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变化后的值对在上次执行步骤S13时生成的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进行更新,生成、保存新的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如果判定为全部扫描的数据DX的更新都已完成(步骤S15:Yes),则保存有1个全部取得数据AAD和n个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表示“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的值。即,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对“第n次扫描”的数据DX的值进行再现。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如果判定为全部扫描的数据DX的更新都已完成(步骤S15:Yes),则基于1个全部取得数据AAD和n个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生成图10所示的表示控制器械2X的全部扫描时的数据DX的中途数据WD,保存所生成的中途数据WD,结束图8所示的流程图。
然后,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参照在程序存储部13存储的控制程序SP(步骤S21)。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基于控制程序SP和图10所示的中途数据WD,对控制器械3Y的全部扫描时的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步骤S22)。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步骤S22中,将中途数据WD和再现出的控制器械3Y的全部扫描时的控制信号DY的值进行组合,生成图12所示的内部数据IRD。PLC 5的控制部15将内部数据再现部16再现出的内部数据IRD发送至计算机6(步骤S23)。PLC 5的控制部15将内部数据再现部16再现出的内部数据IRD删除(步骤S24)。计算机6将接收到的内部数据IRD存储于存储部12,并且显示于显示装置66。PLC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执行了步骤S24后,结束图11所示的流程图。
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步骤S10中,对全部取得数据AAD进行获取,在步骤S12中参照变化履历数据CHD,在步骤S21中参照控制程序SP,由此基于在存储部12存储的取得数据AD和程序存储部13所存储的控制程序SP对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
就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而言,由于控制部15使存储部12存储由取得数据设定部11设定为取得数据AD、且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值,因此不会产生总是对全部数据DX的值进行存储的需要。其结果,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5能够降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能够将所获取的数据DX进一步小容量化。
另外,就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而言,由于控制部15使存储部12存储由取得数据设定部11设定为取得数据AD、且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值,因此如果值产生了变化,则能够获取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的数据DX的值而不会产生获取不充分。其结果,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能够抑制数据DX的获取不充分,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另外,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具备内部数据再现部16,该内部数据再现部16基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和在程序存储部13存储的控制程序SP,对表示各控制器械2X、3Y的状态的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基于变化履历数据CHD、控制程序SP和内部数据再现部16所存储的取得数据AD即全部取得数据AAD,对作为数据的控制信号DY进行再现。因此,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即使不获取控制信号DY,也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其结果,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具备对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即使不获取控制信号DY,也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因此能够对长时间的量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另外,就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而言,由于还会由控制部15使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全部存储于存储部12,因此即使是对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进行获取,也能够基于全部取得数据AAD而计算出全部数据DX。其结果,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即使抑制了所获取的数据DX,也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另外,就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而言,取得数据设定部11参照控制程序SP,将即使使用控制程序SP也不能够生成的数据DX设定为取得数据AD。其结果,就PLC 5而言,即使不获取控制信号DY,也由于获取即使使用控制程序SP也不能够生成的数据DX,因此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另外,就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而言,如果产生了异常,则将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发送至计算机6的存储装置64,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所获取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存储于存储装置64。
另外,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为所谓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常设置于难以取出数据的场所。因此,由于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能够抑制所获取的数据DX的容量,因此能够抑制将所获取的数据DX取出的频率,能够抑制取出数据DX所耗费的工时。
实施方式2.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PLC 5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对内部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2涉及的PLC 5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结构相同。另外,实施方式2涉及的PLC 5除了对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的动作之外,执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相同的动作。
就实施方式2涉及的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而言,如图13所示,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参照在程序存储部13存储的控制程序SP(步骤S21)。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基于控制程序SP和中途数据WD,对控制器械3Y的全部扫描时的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步骤S22)。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步骤S22中,将中途数据WD和再现出的控制器械3Y的全部扫描时的控制信号DY的值组合,生成内部数据IRD。PLC 5的控制部15将内部数据再现部16所再现出的内部数据IRD发送至计算机6。
PLC 5的控制部15将内部数据再现部16所再现出的内部数据IRD发送至计算机6(步骤S23),将内部数据IRD删除(步骤S24),随后将内部数据IRD所示的控制信号DY发送至各控制器械3Y,根据控制信号DY使控制器械3Y进行动作(步骤S25)。在实施方式1中,PLC 5的控制部15按照扫描顺序将内部数据IRD的控制信号DY发送至控制器械3Y,但也可以将从计算机6指定的扫描时的控制信号DY发送至控制器械3Y。在将从计算机6指定的扫描时的控制信号DY发送至控制器械3Y的情况下,PLC 5能够使控制器械3Y进行由用户指定的任意的动作。
实施方式2涉及的PLC 5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由于控制部15使存储部12存储由取得数据设定部11设定为取得数据AD、且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值,因此能够降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能够进一步将所获取的数据DX小容量化。
另外,由于实施方式2涉及的PLC 5将内部数据再现部16所再现出的内部数据IRD发送至控制器械3Y,因此能够基于内部数据IRD使控制器械3Y动作。
实施方式3.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取得数据设定部对取得数据进行设定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实施方式3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除了取得数据设定部11对取得数据AD进行设定的动作之外,执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相同的动作。
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使n=1,进行在程序存储部13存储的控制程序SP的第n行的梯级L的确认(步骤S31)。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对是否在第n行的梯级L的条件部LA示出了数据DX进行判定(步骤S32)。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如果判定为在第n行的梯级L的条件部LA没有示出数据DX(步骤S32:No),则使n=n+1(步骤S33),返回至步骤S31。
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如果判定为在第n行的梯级L的条件部LA示出了数据DX(步骤S32:Yes),则对所示出的数据DX是否已经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进行判定(步骤S34)。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如果判定为所示出的数据DX已经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步骤S34:Yes),则进入步骤S33。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如果判定为所示出的数据DX尚未被设定为取得数据AD(步骤S34步骤S34:No),则将所示出的数据DX设定为取得数据AD(步骤S35)。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对在步骤S31中确认的梯级L是否为最后行的梯级L进行判定(步骤S36)。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如果判定为在步骤S31中确认的梯级L不是最后行的梯级L(步骤S36:No),则进入步骤S33,如果判定为在步骤S31中确认的梯级L为最后行的梯级L(步骤S36:Yes),则结束图14所示的流程图。PLC 5的取得数据设定部11重复步骤S31至步骤S36,直至全部梯级L的确认都完成。
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由于控制部15使存储部12存储由取得数据设定部11设定为取得数据AD、且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值,因此能够降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能够进一步将所获取的数据DX小容量化。
另外,就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而言,由于取得数据设定部11将在控制程序SP的条件部LA示出的数据DX设定为取得数据AD,因此不需要将数据DX0、DX1、DX2、DX3…DXF全部设定为取得数据AD。因此,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能够抑制对数据DX0、DX1、DX2、DX3…DXF中的没有在控制程序SP的条件部LA示出的数据DX的获取。其结果,实施方式3涉及的PLC 5能够进一步抑制所获取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即使抑制了所获取的数据DX,也能够抑制数据DX的获取不充分,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实施方式4.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PLC 5-4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4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在图15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PLC 5-4除了不具备内部数据再现部16之外,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结构相同。另外,实施方式4涉及的PLC 5-4除了不对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之外,执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PLC 5相同的动作。
实施方式4涉及的PLC 5-4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由于控制部15使存储部12存储由取得数据设定部11设定为取得数据AD、且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值,因此能够降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能够进一步将所获取的数据DX小容量化。
另外,就实施方式4涉及的PLC 5-4而言,由于取得数据设定部11参照程序存储部13所存储的控制程序SP,将即使使用控制程序SP也不能够生成的数据DX设定为取得数据AD,因此即使不获取控制信号DY,也能够抑制数据DX的获取不充分,能够对准确的数据DX及控制信号DY的时序性变化进行确认。
实施方式5.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中途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与图16所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的计算机的对内部数据进行再现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实施方式5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生成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步骤S13),维持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的在第n次扫描时值没产生变化的数据DX的值(步骤S14),在对“第n次扫描”的数据DX的值进行了再现之后,将“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即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发送至计算机6(步骤S14a)。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将“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发送至计算机6(步骤S14a)之后,将“第n-1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即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1删除(步骤S14b)。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对全部扫描的数据DX的更新是否都已完成进行判定(步骤S15)。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在对“第n次扫描”的数据DX的值进行了再现之后,将“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发送至计算机6(步骤S14a)。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的内部数据再现部16除了在将“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发送至计算机6(步骤S14a)之后,将“第n-1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删除之外,执行与实施方式1的PLC 5相同的处理。
接收到“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的计算机6参照控制程序SP(步骤S21)。计算机6基于控制程序SP和图10所示的中途数据WD,与实施方式1的PLC 5相同地,对控制器械3Y的全部扫描时的内部数据IRD进行再现(步骤S22)。计算机6将再现出的内部数据IRD存储于存储部12,并且显示于显示装置66。计算机6在执行了步骤S22之后,结束图17所示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由于控制部15使存储部12存储由取得数据设定部11设定为取得数据AD、且相对于在存储部12最近存储的值产生了变化的数据DX的值,因此能够降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能够进一步将所获取的数据DX小容量化。
另外,实施方式5涉及的PLC 5将“第n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即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发送至计算机6,将“第n-1次扫描”的再现出的数据DX即中途全部取得数据AAD-n-1删除,因此能够降低在存储部12存储的数据DX的合计容量。
此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PLC 5、5-4对控制器械2X的数据DX及控制器械3Y的控制信号DY进行了再现,但也可以是,对于在PLC 5、5-4内部使用的数据,也不进行获取而是进行再现。即,PLC 5、5-4能够对在内部使用的数据也进行再现。此外,在PLC 5、5-4内部使用的数据为对执行了命令后的值进行存储的计数器、运算用变量、及仅在内部使用的1比特的数据。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与其它的公知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也可以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标号的说明
2X、3Y控制器械,5、5-4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取得数据设定部,12存储部,13程序存储部,14输入数据接收部,15控制部,16内部数据再现部,DX数据,DY控制信号(数据),AD取得数据,SP控制程序,IRD内部数据。
Claims (6)
1.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数据设定部,其将控制器械的多个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设定为取得数据;
存储部,其对所述取得数据进行存储;
程序存储部,其对控制所述控制器械的控制程序进行存储;以及
输入数据接收部,其对所述数据进行接收,
所述取得数据设定部将所述多个数据中的即使使用所述控制程序也不能够生成的数据设定为所述取得数据,
所述存储部对所设定的所述取得数据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内部数据再现部,该内部数据再现部基于在所述存储部存储的所述取得数据和所述程序存储部所存储的所述控制程序,对全部的表示所述控制器械的状态的内部数据进行再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数据接收部多次对全部的所述数据进行接收,
所述存储部在所述输入数据接收部多次接收所述数据中的至少1次,对所述数据全部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对所述数据全部进行存储的所述至少1次是所述多次中的除了所述存储部对所述数据作为所述取得数据而进行存储之外的时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械对所述内部数据再现部所再现出的所述内部数据进行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如果产生了异常,则外部的信息存储装置对在所述存储部存储的所述取得数据进行接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65223 WO2017203583A1 (ja) | 2016-05-23 | 2016-05-23 | 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4803A CN109154803A (zh) | 2019-01-04 |
CN109154803B true CN109154803B (zh) | 2022-04-08 |
Family
ID=6041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72237.8A Active CN109154803B (zh) | 2016-05-23 | 2016-05-23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29670B2 (zh) |
KR (2) | KR20180080301A (zh) |
CN (1) | CN109154803B (zh) |
WO (1) | WO201720358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27472B1 (ja) * | 2019-07-26 | 2020-07-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設定ツール、及び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53305A (ja) * | 1989-03-27 | 1990-10-12 | Fanuc Ltd | Pcの信号トレース方式 |
JPH0670764B2 (ja) * | 1985-03-06 | 1994-09-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シ−ケンス制御装置 |
JPH0764476A (ja) * | 1993-08-27 | 1995-03-10 | Koyo Electron Ind Co Ltd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JP2653346B2 (ja) * | 1993-12-13 | 1997-09-1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CN101186966A (zh) * | 2007-11-22 | 2008-05-28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罩式炉退火自适应控制方法 |
CN202735791U (zh) * | 2012-04-28 | 2013-02-13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实时动态监控滤棒发送机与卷烟机的连接关系的连接控制系统 |
JP2014081700A (ja) * | 2012-10-15 | 2014-05-08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起動方法 |
CN104503407A (zh) * | 2014-12-20 | 2015-04-08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回放系统和方法 |
CN105103064A (zh) * | 2013-04-12 | 2015-11-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可编程控制器的周边装置以及调试辅助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92666A (en) * | 1978-04-12 | 1981-09-29 | Modicon Div. Gould Inc.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
JP3852636B2 (ja) | 1997-09-03 | 2006-12-06 | 豊和工業株式会社 | 状態データ収集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
US6999439B2 (en) * | 2002-01-31 | 2006-02-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in which data size of identification data is reduced |
JP2006309315A (ja) * | 2005-04-26 | 2006-11-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データ記録装置ならびにデータ記録装置を備えた検査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
US7574417B1 (en) * | 2006-09-28 | 2009-08-11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Self configuration of embedded historians |
JP5005010B2 (ja) * | 2009-09-03 | 2012-08-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設備制御装置 |
DE102013010366A1 (de) * | 2013-06-21 | 2015-01-08 | Deutsche Telekom Ag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Herstellung einer Ware mittels einer digitalen Fabrikator-Einheit |
KR101551840B1 (ko) * | 2014-02-28 | 2015-09-10 | 신성대학 산학협력단 | Plc 시뮬레이터 장치 |
CN103941631B (zh) * | 2014-04-21 | 2016-08-17 |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编程序控制器运行中程序无扰动重构的方法 |
JP2016224600A (ja) * | 2015-05-28 | 2016-12-28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記憶装置、および、再現装置 |
-
2016
- 2016-05-23 KR KR1020187015887A patent/KR20180080301A/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6-05-23 KR KR1020207029798A patent/KR10221965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5-23 CN CN201680072237.8A patent/CN10915480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23 JP JP2018518831A patent/JP65296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5-23 WO PCT/JP2016/065223 patent/WO20172035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70764B2 (ja) * | 1985-03-06 | 1994-09-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シ−ケンス制御装置 |
JPH02253305A (ja) * | 1989-03-27 | 1990-10-12 | Fanuc Ltd | Pcの信号トレース方式 |
JPH0764476A (ja) * | 1993-08-27 | 1995-03-10 | Koyo Electron Ind Co Ltd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JP2653346B2 (ja) * | 1993-12-13 | 1997-09-1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CN101186966A (zh) * | 2007-11-22 | 2008-05-28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罩式炉退火自适应控制方法 |
CN202735791U (zh) * | 2012-04-28 | 2013-02-13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实时动态监控滤棒发送机与卷烟机的连接关系的连接控制系统 |
JP2014081700A (ja) * | 2012-10-15 | 2014-05-08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起動方法 |
CN105103064A (zh) * | 2013-04-12 | 2015-11-2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可编程控制器的周边装置以及调试辅助程序 |
CN104503407A (zh) * | 2014-12-20 | 2015-04-08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采集回放系统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欧姆龙PLC监控软件的开发;李雪梅;《现代橡胶技术》;200904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00121919A (ko) | 2020-10-26 |
JP6529670B2 (ja) | 2019-06-12 |
KR102219655B1 (ko) | 2021-02-24 |
KR20180080301A (ko) | 2018-07-11 |
CN109154803A (zh) | 2019-01-04 |
WO2017203583A1 (ja) | 2017-11-30 |
JPWO2017203583A1 (ja) | 2018-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651484A (en) | Multiple process control system | |
JP6493506B1 (ja) | 産業用制御システムとその支援装置、制御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606246B2 (en) |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with various command values in a shared memory providing access to various program execution and command value operation parts in each control cycle | |
CN109154803B (zh)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
EP3196718A1 (en) | Embedded emulation modules in industrial control devices | |
US11855907B2 (en) | Robot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11095138A (zh) | 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记录介质 | |
CN113874797B (zh) | 控制装置 | |
EP4036670A1 (en) | Control device | |
KR20190127110A (ko) | Plc 프로그램 처리 장치 | |
US4807178A (en) | Programmable sequence controller having indirect and direct input/output apparatus | |
JP6076565B1 (ja) | プログラム診断装置、プログラム診断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診断プログラム | |
WO2019216191A1 (ja) | 制御システム、サポート装置、サポートプログラム | |
JP2002006944A (ja) | 制御機能付き表示器 | |
JP5062499B2 (ja) | フィールド機器管理装置 | |
US20210356947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JP3813756B2 (ja)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
JP4584235B2 (ja) | Cpuユニットおよびシステム処理実行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をcpuユニット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 |
JPH06161518A (ja) | プログラムコントローラ | |
KR20170111109A (ko) | 고정주기 운전 plc 시스템의 출력 동기화 방법 | |
JPH06259115A (ja)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 |
JP2006215781A (ja) |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 |
JP2005250722A (ja) | 入出力動的再構成の逐次実行方法 | |
KR100368333B1 (ko) | 회로제품의이력정보관리방법 | |
JPH02208765A (ja) | 入出力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