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0514B - 液体消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消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0514B
CN109130514B CN201810670380.8A CN201810670380A CN109130514B CN 109130514 B CN109130514 B CN 109130514B CN 201810670380 A CN201810670380 A CN 201810670380A CN 109130514 B CN109130514 B CN 109130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cover
consuming apparatus
liquid consu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03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30514A (zh
Inventor
刑部吉记
樋口智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30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0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30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0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20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preventing or detecting contamination of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03G15/556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for toner consumption, e.g. pixel counting, toner coverage detection or toner densit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液体消耗装置包括:容器,具有液体存储腔室和竖立壁,竖立壁限定腔室的在与竖直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通过竖立壁能从容器外看到腔室内的液体,容器具有入口,经由入口将液体灌注到腔室中;液体消耗部;盖,覆盖竖立壁,在盖的面向容器的表面上形成传递部和阻止部,传递部对使用者光学传递信息,阻止部防止在上表面上移动的液体到达传递部。

Description

液体消耗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9月30日、发明名称为“液体消耗装置”且申请号为201510642400.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消耗装置具有容器,该容器被构造成使得液体能够经由入口被补充或再填充到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有设有容器和液体消耗部的液体消耗装置,该容器被构造成使得液体能够经由入口被补充到容器,该液体消耗部被构造成消耗被存储在容器中的液体。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4-79909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具有视觉确认窗(观察窗)的盖被打开,从而允许墨经由被设置在墨容器的上表面上的入口填充到墨存储腔室。
发明内容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记录装置的盖能绕在墨容器的下方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的情况下,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4-79909的图11和图12中描绘,存在从入口泄漏的墨可能附着到盖且因而可能降低观察窗的可视性的可能性。作为另一示例,如下情况也是可以想到的:墨附着到贴于盖的粘附物,继而降低在粘附物中指示或书写的任何信息的可视性。
已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消耗装置能够抑制由于从容器的入口泄漏的液体而造成的传递部的可视性的下降,该传递部被设置在盖上,并且传递部被构造成对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被构造成消耗液体,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液体存储腔室和竖立壁,所述液体存储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存储所述液体,所述竖立壁被直立设置,所述竖立壁限定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在与竖直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并且通过所述竖立壁能够从所述容器的外部看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内部的所述液体,所述容器具有入口,所述入口被形成为贯穿所述竖立壁,并且经由所述入口将所述液体灌注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
液体消耗部,所述液体消耗部被构造成消耗被存储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的所述液体;和
盖,所述盖被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覆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之间绕枢转轴线枢转,在所述覆盖位置处,所述盖覆盖所述竖立壁,在所述露出位置处,所述盖允许所述竖立壁露出,在所述容器在所述液体能够从所述入口灌注到所述容器的流入姿势中的条件下,在所述入口的下方的位置处,所述枢转轴线在与所述竖直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其中在所述盖的上表面中形成传递部和阻止部,在所述盖在所述露出位置中的条件下,所述传递部被构造成对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并且所述阻止部被构造成防止在所述盖的所述上表面上移动的所述液体到达所述传递部。
根据上述构造,从所述入口泄漏且附着到所述盖的液体能够在阻止部处被阻止或停止。作为结果,能够抑制否则会由传递部被液体的任何污染引起的传递部的可视性的任何降低。
例如,所述阻止部是在所述盖在所述露出位置中的条件下被设置在所述盖的所述上表面上的肋、沟槽或阶梯部。
优选地,所述阻止部通过表面张力保持液体。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到达所述传递部。注意,取决于液体的种类(主要是液体的粘度)、盖的表面的可湿性等,适当地选择用于通过表面张力保持液体的阻止部的具体形状。
优选地,所述阻止部被形成为在沿所述传递部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阻止部通过毛细作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引导所述液体。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减少可能流动越过阻止部的液体量,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到达传递部。注意,取决于液体的种类(主要是液体的粘度)、盖的表面的可湿性等,适当地选择用于产生毛细作用的阻止部的具体形状。
优选地,所述阻止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竖立壁和所述传递部之间,并且所述阻止部被形成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根据该构造,能够切断液体主要在盖上移动或流动经由的路径。
优选地,所述阻止部包围所述传递部的周围。
根据该构造,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液体到达传递部。
作为示例,所述传递部是透明窗,在所述盖在所述覆盖位置中的条件下,经由所述透明窗能够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外部视觉观察所述竖立壁。
作为另一示例,在所述传递部中绘制文字、图形或符号。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入口泄漏且附着到盖的液体能够在阻止位置处被阻止或停止,所以能够抑制否则会由传递部被液体的任何污染引起的传递部的可视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A、1B和1C是多功能外设10的外部透视图,其中图1A描绘了盖70被关闭的状态,图1B描绘了盖70被打开的状态,并且图1C是盖70的枢转轴的附近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描绘了打印机单元11的内部结构的竖直剖视图。
图3是描绘滑架23和墨容器100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4是墨容器100的前视透视图。
图5是墨容器100的后视透视图。
图6A和6B是盖70的透视图,其中图6A是从主壁72的外表面侧看时盖70的透视图,并且图6B是从主壁72的内表面侧看时盖70的透视图。
图7是在覆盖位置处的盖70和墨容器100的竖直剖视图。
图8是在露出位置处的盖70和墨容器100的竖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然而,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不用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目的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行任何适当改变。向上和向下每一个是上下方向7的成分且彼此相反;向左和向右每一个是左右方向9的成分且彼此相反,向前和向后每一个是前后方向8的成分且彼此相反。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7对应于竖直方向,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的每一个对应于水平方向。
而且,以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状态或者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姿势作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注意,如图1A至1C中所描绘,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状态将被称为“可使用状态”。而且,如图1A至1C中描绘的多功能外设10被可使用地安装的姿势将被称为“可使用姿势”。此外,前后方向8被定义为使得多功能外设10的开口13被设置在的一侧被指定为前侧(前表面),并且在从前侧(前表面)观察多功能外设10时定义左右方向9。前后方向8是第一方向的示例,左右方向9是第二方向的示例。
[多功能外设10的总体构造]
如图1A和图1B中描绘,多功能外设10被形成为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多功能外设10在多功能外设10的壳体的下部处包括通过喷墨记录方法将图像记录到纸12(见图2)上的打印机单元11。如图2中描绘,打印机单元11包括馈送部15、馈送盘20、排出盘21、输送辊部54、记录部24、排出辊部55、压盘42和墨容器100(容器的示例)。此外,多功能外设10具有几个功能,例如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多功能外设10是液体排出装置或液体消耗装置的示例。
[馈送盘20、排出盘21]
如图1A和1B中描绘,馈送盘20通过使用者在前后方向8上经由开口13插入多功能外设10中和从其拆除。开口13被形成在多功能外设10的前表面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部。馈送盘20能够支撑被堆叠在馈送盘20中的多张纸12。排出盘21被布置在馈送盘20上侧,且与馈送盘20一起插入或拆除。排出盘21支撑由排出辊部55经由记录部24和压盘42之间的空间排出的纸12。
[馈送部15]
馈送部15将由馈送盘20支撑的纸12馈送到输送路径65。如图2中描绘,馈送部15包括馈送辊25、馈送臂26和轴27。馈送辊25由馈送臂26可旋转地支撑在馈送臂26的前端。当输送马达(图中未描绘)相反旋转时馈送辊25在使得纸12在输送方向16上输送的方向上旋转。在以下描述中,馈送辊25、输送辊60和排出辊62的在使得纸12在输送方向16上输送的方向上的旋转每一个被称为“正转”。馈送臂26由通过打印机单元11的框架支撑的轴27可枢转地支撑。偏压通过弹簧等的弹性力或通过馈送臂26的自重施加到馈送臂26,使得馈送臂26朝馈送盘20枢转且推压。
[输送路径65]
如在图2中描绘,在打印机单元11的内部,由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限定空间,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被布置成彼此面对,其中在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之间介入预定间隙。该空间构成输送路径65的一部分。输送路径65是从馈送盘20的后端部朝打印机单元11的后侧延伸的路径或通道。此外,输送路径65在打印机单元11的后侧从下侧到上侧延伸的同时形成U形翻转,然后输送路径65经由记录部24和压盘42之间的空间到达排出盘21。如在图2和图3中描绘,输送路径65的输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之间的部分被设置在多功能外设10的左右方向9上的大致中央部,且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注意在图2中,纸12在输送路径65中的输送方向16由虚线箭头指示。
[输送辊部54]
如在图2中描绘,输送辊部54被布置在记录部24的输送方向16上的上游侧。输送辊部54包括彼此面对的输送辊60和夹持辊61。输送辊60由输送马达驱动。夹持辊61随着输送辊60的旋转而旋转。纸12通过被夹持在通过输送马达的正转而正旋转的输送辊60和夹持辊61之间而在输送方向16上输送。
[排出辊部55]
如在图2中描绘,排出辊部55被布置在记录部24的输送方向16上的下游侧。排出辊部55包括彼此面对的排出辊62和齿辊63。排出辊62被输送马达驱动。齿辊63随着排出辊62的旋转而旋转。纸12通过被夹持在通过输送马达的正转而正旋转的排出辊62和齿辊63之间而被在输送方向16上输送。
[记录部24]
如在图2中描绘,记录部24被在输送方向16上布置在输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之间。此外,压盘42和记录部24被布置成在上下方向7上彼此面对,同时在压盘42和记录部24之间夹着输送路径65。也就是说,记录部24被布置在记录部24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输送路径65上方且记录部24与输送路径65面对的位置。记录部24包括滑架23和记录头39(头或液体消耗部的示例)。
如在图3中描绘,滑架23由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导轨43和44分别支撑在前后方向8上分离的位置。导轨43和44由打印机单元11的框架支撑。滑架23被连接到设置在导辊44上的已知带机构。带机构被滑架马达(图中未描绘)驱动。也就是说,连接到带机构的滑架23通过被滑架马达驱动而在左右方向9上往复移动。如图3中长短交替虚线所描绘,滑架23的移动范围跨越超出输送路径65在左右方向9上的左、右端侧。
此外,连接墨容器100和记录头39的墨管32以及电连接记录头39和具有安装于其上的控制器(图中未描绘)的控制电路板的柔性扁平电缆33从滑架23延伸。墨管32将存储在墨容器100中的墨供应到记录头39。更具体地,经由其分配相应颜色(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黄色)的墨的四根墨管32B、32M、32C和32Y从墨容器100延伸且以束的形式连接到滑架23。在以下描述中,在一些情况下,这四根墨管32B、32M、32C和32Y将被统称为“墨管32”。柔性扁平电缆33将从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传递到记录头39。
如在图2中描绘,记录头39被安装在滑架23上。多个喷嘴40被形成在记录头39的下表面中。喷嘴40的端部(末端部)从记录头39的下表面且从其上安装记录头39的滑架23的下表面露出。在以下描述中,在一些情况下,喷嘴40的端部经由其露出的表面将被称为“喷嘴表面”。记录头39经由喷嘴40喷射或排出墨作为精细墨滴(微小墨滴)。在滑架23的移动的过程中,记录头39朝由压盘42支撑的纸12喷射墨滴。因此,在纸12上记录图像等。
[压盘42]
如在图2和图3中描绘,压盘42在输送方向16上被布置在输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之间。压盘42被布置成在上下方向7上面对记录部24,且从下方支撑由输送辊部54输送的纸12。
[墨容器100]
如在图1A至1C中描绘,墨容器100被收容在多功能外设10内部。墨容器100被固定到多功能外设10使得墨容器100不容易从多功能外设10拆除。更具体地,墨容器100经由形成在多功能外设10的壳体的前表面中在前表面的左右方向9的右端处的开口22被收容在多功能外设10的内部。开口22在左右方向9上与开口13相邻。注意,然而,墨容器100的前表面(将在后面描述的基壁101A的一部分和倾斜壁101B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8上位于开口22的前方(更具体地,位于壳体的前壁的限定开口22的一部分的前方)。
此外,多功能外设10设有位于开口22前方的能够覆盖墨容器100的前表面的箱形盖70。盖70由多功能外设10的壳体支撑以在盖70覆盖开口22和墨容器100的前壁101的覆盖位置(见图1A)和盖70允许开口22和墨容器100的前壁101暴露到多功能外设10的外部的露出位置(盖70不覆盖开口22和墨容器100的前壁101)(见图1B)之间能够枢转。在覆盖位置的盖70的上表面是大致水平的。注意,可替代地,在覆盖位置的盖70的上表面可从盖70的枢转基端侧朝盖70的枢转远端向下倾斜。
如图1A、1B、7、8中所描绘,在本实施例中的盖70由多功能外设10的壳体支撑以在上下方向7上的下端部绕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枢转轴线71能够枢转。在本实施例中枢转轴线71在前后方向8上位于前壁101的前方(也就是相对于前壁101而言位于与墨腔室111(将在后面描述)相反侧),且在上下方向7上在墨容器100的下方。注意,然而,枢转轴线71的位置在至少入口112(将在后面描述)的下方是足够的,进一步地,在墨容器100在液体能够被灌注到墨容器100中的流入姿势的条件下,墨容器100和枢转轴线71具有上述位置关系。
如在图4和图5中描绘,墨容器100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部形状。墨容器100具有前壁101、右壁102、左壁103、上壁104和下壁105。另一方面,墨容器100的后表面敞开或未覆盖。此外,通过焊接将膜106固定到右壁102、左壁103、上壁104和下壁105的后端表面,墨容器100的后表面被密封。也就是说,膜106形成墨容器100的后壁。具有上述构造的墨容器100通过例如用树脂材料执行注射模制被模制或成形为一体部分或部件。例如,墨容器100的内形状或轮廓(将在后面描述)由未图示的模具(金属模具)限定,该模具从墨容器100的未覆盖的后表面在向后方向上拉出。
上壁104在上下方向7上限定或界定墨腔室111的上端。下壁105限定墨腔室111在上下方向7上的下端。每一个作为竖立壁的示例的前壁101、右壁102和左壁103在上壁104和下壁105之间在与上壁104和下壁105交叉的方向上直立地设置。此外,壁101至105的每一个具有至少到从墨容器100的外部能够视觉观察或识别墨腔室111内部的墨的程度的透光性或半透明性。
前壁101由从下壁105大致在上下方向7上延伸的基壁101A和连接或连续到基壁101A的上端且相对于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倾斜的倾斜壁101B。倾斜壁101B形成有在倾斜壁101B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倾斜壁101B的入口112。倾斜壁101B相对于基壁101A向后倾斜(也就是朝墨腔室111倾斜)。
[墨腔室111]
如在图5中描绘,限定或界定墨容器100的内部空间的多个分隔壁107、108、109被设置在墨容器100的内部。分隔壁107、108、109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上延伸且被连接到前壁101、上壁104、下壁105和膜106。此外,分隔壁107、108、109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分离且离开。作为结果,墨容器100的内部空间被分隔成在左右方向9上相邻的四个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每一个是用于存储将经由喷嘴40喷射的墨的液体存储腔室的示例。
墨腔室111B是由前壁101、右壁102、上壁104、下壁105、膜106和分隔壁107界定的空间。墨腔室111M是由前壁101、上壁104、下壁105、膜106和分隔壁107、108界定的空间。墨腔室111C是由前壁101、上壁104、下壁105、膜106和分隔壁108、109界定的空间。墨腔室111Y是由前壁101、左壁103、上壁104、下壁105、膜106和分隔壁109界定的空间。
在以下描述中,在某些情况下,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被统称为“墨腔室111”。此外,具有不同字母后缀(B、M、C和Y)的附图标记被分配给分别对应于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时提供的四个部件,在一些情况下,在这些部件被统称的情况下,则这些部件被分配省略相应的字母后缀的附图标记。
不同颜色的墨被分别存储在墨腔室111中。具体地,黑色墨被存储在墨腔室111B中,青色墨被存储在墨腔室111C中,品红色墨被存储在墨腔室111M中,黄色墨被存储在墨腔室111Y中。每一种色墨是液体的示例。然而,墨腔室111的数目和墨的颜色不限于上述示例中的数目和颜色。墨腔室111沿左右方向9布置。此外,在四个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中,墨腔室111B被布置在最右侧,墨腔室111Y被布置在最左侧。也就是说,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被布置成使得存储黑色墨的墨腔室111B被定位成最远离存储黄色墨的墨腔室111Y。而且,墨腔室111B具有比任何其它墨腔室111M、111C和111Y大的容积。
[入口112]
墨容器100的倾斜壁101B设有入口112B、112M、112C和112Y(下文中,统称为“入口112”),使得墨分别经由其流入墨腔室111。入口112在倾斜壁101B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倾斜壁101B,且使对应的墨腔室111与墨容器100的外部连通。倾斜壁101B的内表面面对墨腔室111,倾斜壁101B的外表面面对墨容器100的外部。倾斜壁101B倾斜使得其外表面位于倾斜壁101B的内表面上方的位置。因此,入口112允许墨腔室111和墨容器100的外部彼此直接连通。也就是说,在入口112和墨腔室111之间,没有弯折或弯曲的且具有比入口112的横截面积小的横截面积的通道。此外,允许入口112被形成在上壁104中,而不是在倾斜壁101B中。
在盖70位于如在图1B中描绘的露出位置的条件下,通过将盖70定位在露出位置,倾斜壁101B和设置在倾斜壁101B上的入口112暴露到多功能外设10的外部。此外,入口112被形成在倾斜壁101B上以在开口22的前方。在本实施例中,墨能够经由入口112流入墨腔室111中时墨容器100的姿势(流入姿势)与当多功能外设10在可使用状态时墨容器100的姿势一致。也就是说,当多功能外设10在可使用状态时,墨经由开口112被灌注到墨腔室111中。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入口112是圆形形状,入口112的形状不限于此,入口112可以是椭圆形状、多角形状等。
墨容器100具有相对于入口112可拆卸地联接的帽113B、113M、113C和113Y(在一些情况下,下文中统称为“帽113”)。如在图1A中描绘,联接到入口112的帽113通过与入口112的周围紧密接触而堵塞或关闭入口112。另一方面,如在图1B中描绘,在帽113被从入口112拆除的情况下,入口112敞开或释放。在盖70位于露出位置的状态下,帽113被联接到入口112和从入口112移除。此外,通过从入口112移除帽113,墨能够经由入口112灌注到墨腔室111中。
注意,墨流出通道(图中未描绘)被设置在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的每一个中。墨流出通道是允许存储在相应墨腔室111中的墨流出墨容器100的通道。墨流出通道的一端连接到与之对应的墨腔室111,墨流出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到与之对应的墨管32。由此,存储在墨腔室111的每一个中的墨经由与墨腔室111对应的墨流出通道之一和墨管32之一供应到记录头39。
此外,大气连通孔(图中未描绘)被分别设置在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中。大气连通孔使得与之对应的墨腔室与大气连通。由此,墨腔室111的每一个的内部压力被保持在大气压。作为结果,任何由于墨腔室111中的内部压力增加造成的墨的过量供应或由于墨腔室111中的内部压力下降造成的墨回流等受到抑制。此外,大气连通孔设有被构造成抑制墨的任何泄漏的半透隔膜等。
<盖70>
如图6中描绘,盖70是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主壁72和从主壁72的外周在主壁72的厚度方向上伸出的侧壁73、74、75的箱形构件。侧壁73在侧壁73的枢转远端处被设置在盖70上,从而沿主壁72的外周延伸。侧壁74被设置成沿主壁72的外周从侧壁73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一侧的端部延伸。侧壁75被设置成沿主壁72的外周从侧壁73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延伸。也就是说,侧壁74、75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面对。盖70的外表面(换言之,主壁72和侧壁73至75的外表面)被连续到多功能外设10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盖70的外表面构成多功能外设10的外表面的部分。
此外,盖70设有透明窗76。透明窗76允许在盖7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从多功能外设10的外部视觉观察墨容器100的前壁101。透明窗76是被构造成对多功能外设10的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的传递部的示例。
在本实施例中,术语“将被光学地传达的信息”指能够经由前壁101视觉观察的墨的液面位置(液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传递部被构造成使得传递部本身不拥有任何将被传递的信息,而是允许能够从外部视觉观察具有将被传递的信息的对象(在本实施例中前壁101)。
透明窗76具有开口77和封闭该开口77的膜78,该开口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且在主壁7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主壁72。膜78由透光或半透明材料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膜78在主壁72的外表面侧上被附着到开口77的周围(也就是说,盖70的与其面对前壁101的内表面相反侧的表面)。
此外,侧壁74、75分别设有轴承79、80。在盖70联接到壳体的状态下,轴承79和80被布置在枢转轴线71上。而且,如在图1C中描绘,壳体的界定开口22的下部的部分设有一对在枢转轴线71上在相互分离方向上伸出的一对心轴91、92。在盖70联接到壳体的状态下,轴承79和80分别接收心轴91和92。由此,使得盖70能够绕枢转轴线71相对于壳体枢转。
而且,如图6中描绘,肋81被设置在主壁72的内表面上在包围开口77的周围的位置。肋81被形成为从主壁72的内表面伸出且沿开口77的周围延伸。术语“主壁72的内表面”指在盖70位于覆盖位置的条件下在与墨容器100面对的一侧上的表面。换言之,主壁72的内表面指在盖70在露出位置的条件下主壁72的上表面。此外,肋81是被构造成防止在盖70在露出位置的条件下在盖70的上表面上移动的墨到达透明窗76的阻止部的示例。
肋81由布置在盖70的枢转基端侧上的第一肋82、布置在盖70的枢转远端侧上的第二肋83、布置在侧壁74侧上的第三肋84和布置在侧壁75侧上的第四肋85。第一肋82和第二肋83的端部连接到第三肋84和第四肋85的端部。第一肋82和第二肋83被形成为在左右方向9(延伸方向的示例)上延伸。第三肋84和第四肋85被形成为在盖70在覆盖位置的条件下在上下方向7(延伸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延伸且被形成为在盖70在露出位置的条件下在前后方向8(延伸方向的又一方向)上延伸。
第一至第四肋82至85在盖70在覆盖位置的条件下从主壁72的内表面向后伸出(例如,见图7和图8)。因此,第一至第四肋92至85伸出的伸出量被设定为使得在盖70在覆盖位置的条件下第一至第四肋82至85不与墨容器100的前壁101接触的范围。此外,如在图8中描绘,在盖70在露出位置的条件下第一至第四肋82至85从主壁72的内表面向上伸出。注意,第一肋82被形成为相对于主壁72大致竖直延伸。另一方面,第二肋83相对于主壁72倾斜。以这样的方式,肋81相对于主壁72的角度不特别限制。此外,第一肋82的厚度从伸出基端侧朝伸出远端侧逐渐变薄(也就是锥形)。另一方面,第二肋83的厚度在伸出方向上大致相同或一致。以这样的方式,肋81在伸出方向上的厚度不特别限制。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外设10中,在使用者试图将墨补充或再填充到墨容器100中的情况下,使用者使盖70枢转到露出位置,将帽113从入口112移除,且从释放的入口112灌注墨。在该情形下,未灌注到入口112中的墨或从入口112溢流的墨在前壁101上移动且向下流动,且在流入姿势附着到盖70的内表面(上表面)。然而,根据上述实施例,附着到盖70的内表面的墨被肋81阻止且停止,且被引导到肋81的延伸方向。作为结果,能够抑制前壁101的可视性由于透明窗76被墨污染而降低。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示例方式已经给出关于具有包围透明窗76的周围的第一至第四肋82至85的肋81的说明。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墨附着到透明窗76。此外,肋71也起被构造成增强盖70的由于开口77的提供而下降的刚性的增强部的功能。作为结果,能够抑制当盖70被枢转或旋转时盖70的任何扭曲。然而,肋81的布置不限于此。例如,仅设置第一肋82使得在盖70在露出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肋82在前后方向8上位于前壁101和透明窗76之间是足够的。由此,能够切断任何液体主要经由其在盖70上移动或流动的路径。此外,可允许:省略在盖70位于露出位置处的条件下位于距墨容器100最远处的第二肋83;并且用第一肋82、第三肋84和第四肋85构造肋8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关于肋81作为阻止部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阻止部的具体示例不限于此。例如,能够在主壁72的内表面提供沟槽、阶梯部等来代替肋81。沟槽可通过主壁72的内表面凹入而实现,或沟槽可被形成在主壁72的内表面上直立设置且彼此平行的一对肋之间。阶梯部可以是使得其更靠近透明窗76的侧面高度较高的阶梯部。而且,阻止部可通过肋、沟槽和阶梯部等的组合来构造。
而且,被构造成吸收墨的墨吸收构件可被布置在阻止部周围。墨吸收构件可由多孔材料例如发泡聚氨酯形成。在阻止部是肋81或阶梯部的情况下,墨吸收构件可被沿肋81或阶梯部布置。而且,在阻止部是沟槽的情况下,墨吸收构件可被填充在沟槽内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阻止和停止朝透明窗76移动的墨。
而且,允许阻止部可被构造成通过例如表面张力保持墨。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墨到达透明窗76。注意,用于通过表面张力保持墨的阻止部的具体形状根据墨的种类(主要是墨的粘度)、盖70的表面的可湿性等适当地选择。
而且,阻止部可被构造成在左右方向9上通过例如毛细作用引导墨。由此,能够减少可能流动越过阻止部的墨量,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墨到达透明窗76。注意,阻止部的用于引起毛细作用的特定形状根据液体类型(主要是液体粘度)、盖70的表面的可湿性等适当地选择。被构造成引起毛细作用的阻止部优选通过沟槽实现。
此外,尽管根据本实施例的墨容器100具有分别存储四种颜色墨的四个墨腔室111B、111M、111C和111Y,墨容器100的具体构造不限于此。例如,墨容器可被构造成仅存储黑色墨。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已给出关于透明窗76作为传递部的示例的说明。然而,传递部的具体示例不限于此。例如,根据变型的传递部可以是绘制在主壁72的内表面中的文字、图形或符号。下文中,文字、图形、符号等将被统称为“文字等”。更具体地,传递部可被构造成当盖70在露出位置时可由使用者观察到,且可具有本文描述的用于补充墨的程序、当补充墨等时的注意事项等。
也就是说,根据变型的传递部与本实施例的传递部的不同之处在于传递部本身具有将被传递的信息。此外,在盖70位于露出位置的条件下,根据变型的传递部对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传递部本身具有的信息。换言之,通过将根据变型的盖70定位在露出位置,使用者能够看到绘制在传递部上的文字等。
通过上述阻止部阻止和停止朝绘制在主壁72中的文字等移动的墨,能够抑制文字等的可视性下降。注意,文字等可通过形成在主壁72的内表面中的凹/凸部表示或可被绘制在附着到主壁72的内表面的粘附物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已经给出关于墨作为液体的示例的说明,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代替墨,液体可以是将在打印时排出墨之前排出到记录介质上的预处理液体,或液体可以是将喷洒在记录头39的喷嘴40附近用于防止记录头39的喷嘴40干燥的水等。注意本发明通过被应用到设有存储有色液体的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而特别有效。

Claims (15)

1.一种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被构造成消耗液体,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液体存储腔室和竖立壁,所述液体存储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存储所述液体,所述竖立壁被直立设置,所述竖立壁限定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在与竖直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并且通过所述竖立壁能够从所述容器的外部看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内部的所述液体,所述容器具有入口,经由所述入口将所述液体灌注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
液体消耗部,所述液体消耗部被构造成消耗被存储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的所述液体;和
盖,所述盖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竖立壁,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的面向所述容器的表面上形成传递部和阻止部,所述传递部被构造成对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并且所述阻止部被构造成防止在所述盖的所述表面上移动的所述液体到达所述传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阻止部是被设置在所述盖的所述表面上的肋、沟槽或阶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阻止部被形成在所述传递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阻止部被形成为在沿所述传递部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阻止部被形成为在与所述竖直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阻止部包围所述传递部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传递部是透明窗,经由所述透明窗能够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外部视觉观察所述竖立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在所述传递部中绘制文字、图形或符号。
9.一种液体消耗装置,所述液体消耗装置被构造成消耗液体,所述液体消耗装置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液体存储腔室和竖立壁,所述液体存储腔室被构造成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存储所述液体,所述竖立壁被直立设置,所述竖立壁限定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在与竖直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并且通过所述竖立壁能够从所述容器的外部看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的内部的所述液体,所述容器具有入口,经由所述入口将所述液体灌注到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
液体消耗部,所述液体消耗部被构造成消耗被存储在所述液体存储腔室中的所述液体;和
盖,所述盖被构造成覆盖所述竖立壁,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的面向所述竖立壁的表面中形成传递部,所述传递部被构造成对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使用者光学地传递信息,并且
其中在所述盖的面向所述竖立壁的所述表面中形成肋,使得所述肋包围所述传递部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肋被形成在所述传递部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肋被形成为在沿所述传递部的外边缘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肋被形成为在与所述竖直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肋包围所述传递部的周围。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所述传递部是透明窗,经由所述透明窗能够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外部视觉观察所述竖立壁。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中在所述传递部中绘制文字、图形或符号。
CN201810670380.8A 2014-09-30 2015-09-30 液体消耗装置 Active CN109130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0868 2014-09-30
JP2014200868A JP6428114B2 (ja) 2014-09-30 2014-09-30 液体消費装置
CN201510642400.7A CN105459612B (zh) 2014-09-30 2015-09-30 液体消耗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2400.7A Division CN105459612B (zh) 2014-09-30 2015-09-30 液体消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0514A CN109130514A (zh) 2019-01-04
CN109130514B true CN109130514B (zh) 2020-07-28

Family

ID=5558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0380.8A Active CN109130514B (zh) 2014-09-30 2015-09-30 液体消耗装置
CN201510642400.7A Active CN105459612B (zh) 2014-09-30 2015-09-30 液体消耗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2400.7A Active CN105459612B (zh) 2014-09-30 2015-09-30 液体消耗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7) US9469117B2 (zh)
JP (1) JP6428114B2 (zh)
CN (2) CN109130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6611B2 (ja) * 2016-10-21 2021-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供給装置
JP6819207B2 (ja) 2016-10-21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供給装置
JP6880754B2 (ja) * 2017-01-12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噴射装置
JP6888427B2 (ja) * 2017-05-31 2021-06-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KR101924801B1 (ko) 2017-08-16 2018-12-04 한국원자력의학원 트리아졸로피리딘계 유도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암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JP7031361B2 (ja) * 2018-02-23 2022-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192846B2 (ja) * 2020-12-25 2022-1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8038B2 (ja) * 2006-03-31 2010-08-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JP5066017B2 (ja) * 2008-07-02 2012-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171313B2 (ja) * 2011-12-08 2017-08-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842616B2 (ja) * 2012-01-05 2016-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73354A (ja) * 2012-01-25 2013-09-05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収容体保持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115080B2 (ja) * 2012-08-10 2017-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JP2014046556A (ja) * 2012-08-31 2014-03-17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6083187B2 (ja) 2012-10-15 2017-0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9421781B2 (en) * 2012-10-15 2016-08-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083186B2 (ja) * 2012-10-15 2017-02-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87625B2 (ja) * 2012-10-16 2016-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US8708470B1 (en) * 2012-11-29 2014-04-29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Ink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50528B2 (en) 2020-12-01
US20200079098A1 (en) 2020-03-12
US9469117B2 (en) 2016-10-18
US10328708B2 (en) 2019-06-25
CN105459612B (zh) 2018-07-13
JP6428114B2 (ja) 2018-11-28
US20220410582A1 (en) 2022-12-29
US20240100850A1 (en) 2024-03-28
US20160091820A1 (en) 2016-03-31
US11331926B2 (en) 2022-05-17
CN105459612A (zh) 2016-04-06
JP2016068429A (ja) 2016-05-09
US20170028737A1 (en) 2017-02-02
US20210078335A1 (en) 2021-03-18
US20180072065A1 (en) 2018-03-15
CN109130514A (zh) 2019-01-04
US9821563B2 (en) 2017-11-21
US11858274B2 (en)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0514B (zh) 液体消耗装置
US10913282B2 (en) Liquid storing tank having a first chamber and a second chamber below the first chamber
CN109016850B (zh) 盒和液体消耗装置
JP6350070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US10850524B2 (en) Tank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3038302A (ja) 液体供給装置
US10486427B2 (en) Tank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282574A1 (en) Tank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443915B (zh) 液体消耗装置
JP6347202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JP6829845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US11198300B2 (en) Tank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