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31A - 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31A
CN1091131A CN 93114686 CN93114686A CN1091131A CN 1091131 A CN1091131 A CN 1091131A CN 93114686 CN93114686 CN 93114686 CN 93114686 A CN93114686 A CN 93114686A CN 1091131 A CN1091131 A CN 1091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yl
alkyl
hydrogen atom
replac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146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崎元士
泽山忠弘
儿子智浩
永田镇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nipp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 C07D241/3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41/3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s
    • C07D241/40Benzopyrazines
    • C07D241/44Benzopyrazin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3-diazine rings
    • C07D239/7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3-diazin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39/72Quinazolines; Hydrogenated quinazolines
    • C07D239/95Quinazolines; Hydrogenated quinazolines with hetero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2 and 4
    • C07D239/96Two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65/28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 C07D265/34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07D265/361,4-Oxazines; Hydrogenated 1,4-oxazin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condensed with one six-membered 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用式(I)表示的3,4-二氢-1-(2-羟基苯基)-2 (1H)-喹喔啉酮衍生物或其碱金属盐类。
式(I)的化合物及其碱金属盐类,基于它的平滑 肌松弛作用,而具优良的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作 用,以作为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医药。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到具有平滑肌松弛作用的,以在后面记载的式(Ⅰ)表示的新的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化合物,以及其碱金属盐。
据本发明者们的了解,过去尚不知道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以及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
在J.Chem.Research(S),2-3(1992)中,虽然记载着1-(2,4-二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1H)-喹喔啉酮及其3,4-二氢化物,但没有记载其具体的合成法,熔点等物理性能及生物活性。
Khim.-Farm.Zh.,2,19-26(1968)中虽然记载着1-乙氧基苯基-3-丙酰基甲基-2(1H)-喹喔啉酮,但没有记载该化合物本身的生物活性。
在美国专利第4,296,114号说明书中,记载了用下式[A]表示的1-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或者其药学上允许的盐类、酯类以及酰胺类,作为消炎剂,皮肤病治疗剂,中枢神经抑制剂,食欲抑制剂,但作为R1的取代苯基,具有羟基苯基、2-烷氧基苯基的化合物而言,一点儿也没有具体记载。
Figure 931146860_IMG6
[式中,R1是由卤素,烷氧基,烷基,羧基烷基等取代的苯基,R3是氢,烷基,卤素,羟基,氰基,羧基,三氟甲基等,环A是可以最多具有4个R3的苯或者吡啶环。]
在Tetrahedron,47,1837-1860(1991),Tetrahedron  Letters,1611-1614(1979)以及HETEROCYCLES,20,1481-1485(1983)中记载了4-(2-羟基苯基)-7-甲氧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4-(2-羟基-5-甲基苯基)-7-甲氧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4-(2-羟基-4-甲基苯基)-7-甲氧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4-(2-羟基-6-甲基苯基)-7-甲氧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4-(2-羟基-5-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以及4-[2-羟基-5-(2-叔丁氧羰基氨基-2-乙氧羰基乙基)]-7-甲氧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之中的几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但一点儿没有记载这些化合物的活性。
在J.Heterocyclic  Chem,18,287-291(1981)中,记载了1-(5-氯-2-羟基苯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合成方法,但全没有记载该化合物的活性。
在西德专利申请公开第2652144号公报中记载了用下式[B]表示的化合物以及其生理学上所允许的酸加成盐及季盐,具有抗炎症作用,镇静作用及镇痛作用,但一点儿没有记载作为R1具有羟基苯基,2-烷氧基-5-取代苯基的化合物。
Figure 931146860_IMG7
[式中,R1代表C1~C6烷基、烷氧基羰基、羟基等,但R2表示氢原子,并在R3为卤素的情况下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或者3,4-二甲苯基,而R2是苄基或者是由甲基取代的苯基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氢原子。
R2代表苄基、吡啶基等,但R1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或者3,4-二甲苯基,并R3为卤素的情况下为氢原子。
R3代表氢原子或者卤素。但是,当R1为甲氧基苯基,乙氧基苯基或者3,4-二甲苯基,并R2为氢原子时,R3为卤素。]
在Ann.pharmaceutiques  francaises,46,223-232(1988)中记载了7-氯-1-(2-甲氧基苯基)-2,4(1H,3H)-喹唑啉二酮及7-氯-1-(2-乙氧基苯基)-2,4(1H,3H)-喹唑啉二酮具有抗炎症作用,镇静作用及镇痛作用。
在Bull.Soc.Chim.Fr.,(5-6,Pt.2),1331-1338(1975)中记载了7-氯-1-(2-乙氧基苯基)-2,4(1H,3H)-喹唑啉二酮,但没有记载对它们的具体生物活性。
在Curr.Sci.,37,529-539(1968)中记载了1-(2-甲氧基苯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合成方法,但对其生物活性没有记载。
在特开昭49-110682号公报中,记载了由下式[C]表示的2,4(1H,3H)-喹唑啉二酮衍生物具有抗炎症作用及镇痛作用,但对于作为R1的取代苯基具有羟基苯基,2-低级烷氧基苯基化合物一点儿没有具体记载。
Figure 931146860_IMG8
[式中,R1代表苯基,取代苯基(其中取代基为由卤素,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及三氟甲基中选出的1-2个基)或者环己基,R2代表烷基,取代烷基或者不饱和烷基。]
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477819号中,记载了由下式[D]表示的1-(2-羟基或者巯基苯基)-1H-苯并咪唑-2-酮衍生物,并叙述这些化合物具有Ca2+依赖性的钾通道开放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如后面记载的式(Ⅰ)那样清楚地说明,采用和上述公报中记载着的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其结构上不同的喹喔啉,苯并噁嗪或者喹唑啉为基本骨架,从这一点看与这些化合物是明显不同的。
Figure 931146860_IMG9
[式中,R1是氢,C1-6烷基等,
X是O,S或者NCN,
Y是O或者S,
R4,R5,R6及R7是相互独立的氢,卤素,三氟甲基,羟基,SO2NRR(式中R及R分别是氢或者C1-6的烷基)等,
R11是氢,卤素,硝基等,
R13是氢,卤素等,
R12是氢、或者与R13一起形成芳香族的,或者也可以部分饱和的C4-7的碳环,
R14是氢原子、或者与R13一起形成芳香族的,或者也可以部分饱和的C4-7的碳环。]
具有平滑肌松弛作用的化合物,主要用作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障碍等的治疗药。例如,已经知道钙通道拮抗药及钾通道开放药。作为现在开发中或者在临床上使用的化合物,在钙通道拮抗药中已知硝苯吡啶、硫氮
Figure 931146860_IMG10
酮、戊脉安等[例如,参照Anne M.Keogh & Jhon S. Schroeder:J. Cardiovasc. Pharmacol.,16 supp1.6,s28-s35(1990);Y.Ouchi & H.Orimo:J.Cardiovasc.Pharmacol.,16supp1.2,s1-s4(1990)]、钾通道开放药中已知硝己烷雌酚、皮纳西及尔(ピナシジル)色钾(クロマカリム)等[例如,参照Buckingham,J.C.等人:J.Cardiovasc.Pharmacol.,8,798-804(1986);Escande D. & Cavero I.:Trends Pharmacol.Sci.,13,269-272(1992);Good,M.D.等人:Br.J.Pharmacol.,105,933-940(1992)]。但是这些药剂,效果或者副作用方面都不能满意,因而期望开发新型的平滑筋松弛药。
本发明者们为了得到具有新的化学结构,并且具有优异的平滑肌松弛作用的化合物而反复进行了精心的研究,结果发出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的化合物具有平滑肌松弛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用通式(Ⅰ)表示的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的化合物或者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11
(Ⅰ)
[式中,A代表氧原子,羰基或者NR1基,其中R1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酰基或者芳酰基、
B代表NR2或者CR3R4,其中R2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低级烷基,或者硝酰基取代低级烷基、R8和R4是相同或者不同的,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低级烷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羟基苯基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苯基,低级烷氧基取代苯基或者卤素取代苯基,或者R3同R1一起形成键、进而在A为NR1,B为CR3R4,并R3同R1一起形成键时,R4也可为羟基或者低级烷氧基、
W代表氧原子或者硫原子、
X1和X2,代表至少其中之一为氢原子以外的原子或者基、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低级烷氧羰基,羰基,5-四唑基,氨基甲酰基,羟基,C1~C2氟代烷氧基,氨磺酰基、低级烷基氨磺酰基、二低级烷基氨磺酰基或者苯甲酰基、
Y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硝基、
Y2表示氢原子,或者和Y3一同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Y3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或者苯基、
Y4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或者和Y3一同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烷基或者在生物体中脱离后可成为氢原子的基。
但是,(ⅰ)当A为氧原子或NR1时,B是CR3R4、(ⅱ)A是羰基时,B是NR2、W是氧原子、Y3是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或苯基。]。
作为用式(Ⅰ)表示的化合物的碱金属盐,可以举例为锂盐,钠盐,钾盐等。由于式(Ⅰ)的化合物和其盐,以水合物或者溶剂化物的状态存在、这些水合物,溶剂化物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化合物中。
用式(Ⅰ)表示的化合物中,在生物体内脱离后可成为氢原子的基,可以举例为乙酰基,丙酰基,苯甲酰基,乙氧羰基,氨基酸残基等酰基。下面具有这类基的化合物有时记载为前体药剂。
式(Ⅰ)的化合物,根据情况具有1个以上的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存在几种异构体的情况。这些立体异构体,它们的混合物及消旋体包括在本发明的化合物中。
下面说明本说明书中的用语。
所谓的“低级烷基”,只要没有预先说明,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者支链的烷基,但以碳原子数1-3的低级烷基为好。所谓的“低级烷酰基”,是指碳原子数2-6的饱和脂肪族羧酸残基。所谓的“芳酰基”,是指非取代或者取代芳香族羧酸残基,可以举例为苯甲酰基,氯代苯甲酰基,甲基苯甲酰基,甲氧基苯甲酰基。
本发明的化合物中合适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用通式(Ⅰa)表示的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3,4-脱氢化物,及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12
(Ⅰa)
1式中,R1a代表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C2~C4烷酰基或者苯甲酰基、
R3a及R4a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C1~C3烷氧基取代苯基或卤素原子取代苯基,或R3a和R1a一起形成键,进而,R3a和R1a一起形成键时,R4a也可表示羟基或C1~C3烷氧基、W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X1a及X2a的其中之一方表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C1~C3烷氧羰基、羧基、5-四唑基、氨基甲酰基或C1~C3氟烷氧基、而另一方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
Y1a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硝基、
Y2a表示氢原子、或者与Y3a一起,它们和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Y3a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苯基、
Y4a表示氢原子或C1~C3烷基,或者与Y3a一起,它们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a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或酰基。]。
作为本发明另一个合适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用通式(Ⅰb)表示的4-(2-羧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衍生物,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13
[式中,X1a,X2a代表同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R3b代表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或者C1~C3烷氧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R4b
代表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C1~C3烷氧基取代苯基或者卤素取代苯基、
W表示氧原子或者硫原子、
Y3a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者苯基、
Y4a表示氢原子,或者和Y3a一同,与结合它们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b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或者酰基。]。
合适的再一个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举出,用通式(Ⅰc)表示的1-(2-羧基苯基)-2,4(1H,3H)-喹唑啉二酮衍生物,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14
[式中,R2a,Y1a,Y2a,Y4a,Za代表与前面相同的含义、X1b和X2b的一方代表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者硝基、而另一方表示氢原子或者卤素原子、Y3c代表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者苯基。]
作为合适的化合物具体例,可以举出下面记载的表1-表5的化合物及其碱金属盐。
为简化在表1-表5中的记载,使用下面的简称。Me:甲基、Et:乙基、iso-Pr:异丙基、Ph:苯基、Ac-乙酰基、Bz:苯甲酰基。
表1
Figure 931146860_IMG15
W X1aX2aY1aY2aY3aY4aZa
O 6-CF3H H H H H H
O 6-CF3H H H H H Me
O 6-CF3H H H Cl H H
O 6-CF3H H H Cl H Me
O 6-CF3H H H Cl H Et
O 6-CF3H H H Cl H iso-Pr
O H 7-CF3H H Cl H H
O H 7-CF3H H Cl H Me
O 6-NO2H H H Cl H H
O 6-NO2H H H Cl H Me
O  6-F  H  H  H  Cl  H  H
O  6-F  H  H  H  Cl  H  Me
O  6-Br  H  H  H  Cl  H  H
O  6-Br  H  H  H  Cl  H  Me
O  5-Cl  7-Cl  H  H  Cl  H  H
O  5-Cl  7-Cl  H  H  Cl  H  Me
O 6-CF37-Cl H H Cl H H
O 6-CF37-Cl H H Cl H Me
O  6-CN  H  H  H  Cl  H  H
O  6-CN  H  H  H  Cl  H  Me
O 6-OCF3H H H Cl H H
O 6-OCF3H H H Cl H Me
O 6-SO2NMe2H H H Cl H Me
O 6-OCF3H H H Ph H H
O 6-CF3H H H Ph H Me
O 6-CF3H H H C=C-C=C H
O 6-CF3H H H C=C-C=C Me
O 6-CF3H H C=C-C=C H H
O 6-CF3H H C=C-C=C H Me
O 6-CF3H Cl H Cl H H
O 6-CF3H Cl H Cl H Me
O 6-CF3H H H H Me H
O 6-CF3H H H H Me Me
O 6-CF3H H H Br H H
O 6-CF3H H H Br H Me
O 6-CF3H H H CF3H H
O 6-CF3H H H CF3H Me
O 6-CF3H H H NO2H Me
S 6-CF3H H H Cl H H
S 6-CF3H H H Cl H Me
S  6-Br  H  H  H  Cl  H  H
S  6-Br  H  H  H  Cl  H  Me
表2
R1aR3aR4aW Za
H  H  H  O  Ac
H  H  H  O  Bz
H  H  Me  O  H
H  H  Me  O  Me
H  H  Me  O  Ac
H  H  Me  O  Bz
H  H  Me  O  iso-Pr
H  H  Et  O  H
H  H  Et  O  Me
H  H  iso-Pr  O  H
H  H  iso-Pr  O  Me
H  H  Ph  O  H
H  H  Ph  O  Me
H  H  Ph-2-Br  O  Me
H H CH2CH2OH O H
H H CH2CH2OMe O Me
H  Me  Me  O  H
H  Me  Me  O  Me
H  Et  Et  O  H
H  Et  Et  O  Me
H  Me  Ph  O  H
H  Me  Ph  O  Me
H  Ph  Ph  O  Me
Me  H  H  O  H
Me  H  H  O  Me
Ac  H  H  O  H
Ac  H  H  O  Me
Bz  H  H  O  H
Bz  H  H  O  Me
CH2CH2OH H H O Me
CH2OCH3H H O Me
H  Me  Me  S  H
H  Me  Me  S  Me
H  Et  Et  S  H
H  Et  Et  S  Me
表3
Figure 931146860_IMG17
R4aW X1aY1aZa
H O CF3H H
H O CF3H Me
H O CF3H CH2CH2OMe
H O CF3H CH2CH2OH
H O CF3H CH2CH2ONO2
H O CF3H Ac
H O CF3NO2Me
H O CF3H COOEt
H O CF3H COOCH2NH2·HCl
Me O CF3H H
Me O CF3H Me
Me O CF3H Ac
Ph O CF3H H
Ph O CF3H Me
Ph O CF3H Ac
OMe O CF3H Me
OH O CF3H H
CH2CH2OH O CF3H Me
CH2CH2ONO2O CF3H Me
CH2-Ph O CF3H Me
CH2-Ph-4-OMe O CF3H Me
CH2-Ph-4-OH O CF3H Me
H  O  Br  H  H
H  O  Br  H  Me
H  O  CN  H  H
H  O  CN  H  Me
H  O  5-四唑基  H  Me
H O CONH2H Me
H O CO2H H H
H O CO2H H Me
Ph O CO2H H H
Ph O CO2H H Me
H O CO2Me H H
H O CO2Me H Me
H S CF3H H
H S CF3H Me
Me S CF3H H
Me S CF3H Me
Ph S CF3H H
Ph S CF3H Me
表4
Figure 931146860_IMG18
W R3bR4bX1aX2aY3aY4bZb
O H H 7-CF3H Cl H H
O H H 7-CF3H Cl H Me
O H H 7-CF3H Cl H Ac
O  H  H  7-Cl  H  Cl  H  H
O  H  H  7-Cl  H  Cl  H  Me
O H H 7-NO2H Cl H H
O H H 7-NO2H Cl H Me
O H H H 6-CF3H H H
O H H H 6-CF3H H Me
O H H H 6-CF3Cl H H
O H H H 6-CF3Cl H Me
O H H H 6-CF3Cl H Ac
O  H  H  H  6-Cl  Cl  H  H
O  H  H  H  6-Cl  Cl  H  Me
O  H  H  H  6-Cl  Cl  H  Bz
O  H  H  H  6-Br  Cl  H  H
O  H  H  H  6-Br  Cl  H  Me
O  H  H  H  6-CN  Cl  H  H
O  H  H  H  6-CN  Cl  H  Me
O  H  H  H  6-CN  Cl  H  Ac
O H H H 6-CONH2Cl H H
O H H H 6-CONH2Cl H Me
O H H H 6-CO2H Cl H H
O H H H 6-CO2H Cl H Me
O H H H 6-CO2Me Cl H H
O H H H 6-CO2Me Cl H Me
O H H H 6-CO2Na Cl H H
O  H  H  H  6-(5-四唑基)  Cl  H  H
O  H  H  H  6-(5-四唑基)  Cl  H  Me
O  H  H  H  6-Cl  C=C-C=C  H
O  H  H  H  6-Cl  C=C-C=C  Me
O  H  H  8-Cl  6-Cl  Cl  H  H
O  H  H  8-Cl  6-Cl  Cl  H  Me
O  H  H  H  6-OH  Cl  H  H
O  H  H  H  6-OH  Cl  H  Me
O H H H 6-OCF3Cl H H
O H H H 6-OCF3Cl H Me
O  H  H  H  6-Bz  Cl  H  H
O  H  H  H  6-Bz  Cl  H  Me
O  H  Me  H  6-Cl  Cl  H  H
O  H  Me  H  6-Cl  Cl  H  Me
O  H  Ph  H  6-Cl  Cl  H  H
O  H  Ph  H  6-Cl  Cl  H  Me
O  Me  Me  H  6-Cl  Cl  H  H
O  Me  Me  H  6-Cl  Cl  H  Me
O  Me  Me  H  6-CN  Cl  H  H
O Me Me H 6-CO2H Cl H Me
S  H  H  H  6-Cl  Cl  H  H
S  H  H  H  6-Cl  Cl  H  Me
S  H  H  H  6-CN  Cl  H  H
S  H  H  H  6-CN  Cl  H  Me
S  Me  Me  H  6-Cl  Cl  H  H
S  Me  Me  H  6-Cl  Cl  H  Me
表5
R2aX1bX2bY1aY2aY3cY4aZa
H  5-Cl  H  H  H  Cl  H  H
H  5-Cl  H  H  H  Cl  H  Me
H 6-CF3H H H Cl H H
H 6-CF3H H H Cl H Me
H 6-CF3H H H Cl H Ac
H H 7-CF3H H Cl H H
H H 7-CF3H H Cl H Me
H  5-Cl  7-Cl  H  H  Cl  H  H
H  5-Cl  7-Cl  H  H  Cl  H  Me
H 6-NO2H H H Cl H H
H 6-NO2H H H Cl H Me
H 6-CF3H H H Ph H H
H 6-CF3H H H Ph H Me
H 6-CF3H H H C=C-C=C H
H 6-CF3H H H C=C-C=C Me
H 6-CF3H H C=C-C=C H H
H 6-CF3H H C=C-C=C H Me
H 6-CF3H Cl H Cl H H
H 6-CF3H Cl H Cl H Me
H 6-CF3H H H Cl Me H
H 6-CF3H H H Cl Me Me
H 6-CF3H H H Br H H
H 6-CF3H H H Br H Me
H 6-CF3H H H CF3H H
H 6-CF3H H H CF3H Me
Me 6-CF3H H H Cl H H
Me 6-CF3H H H Cl H Me
CH2CH2OMe 6-CF3H H H Cl H H
CH2CH2OMe 6-CF3H H H Cl H Me
CH2CH2ONO26-CF3H H H Cl H H
CH2CH2ONO26-CF3H H H Cl H Me
CH2CH2ONO2H 7-CF3H H Cl H H
CH2CH2ONO2H 7-CF3H H Cl H Me
CH2CH2ONO2H 7-CF3H H Cl H CH2CH2ONO2
CH2CH2OH 6-CF3H H H Cl H H
CH2CH2OH 6-CF3H H H Cl H CH2CH2OH
CH2CH2OMe 6-CF3H H H Cl H CH2CH2OMe
本发明的化合物,例如可以按以下的方法制备。
制法(a)
在式(Ⅰ)中,A为氧原子或者NR1,B为CR31R41,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通过使以通式(Ⅱ)
Figure 931146860_IMG20
(Ⅱ)
(式中,Y1,Y2,Y3,Y4及Z代表与前述相同的含意,A1代表氧原子或者NH、R31代表氢原子或者低级烷基、R41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苯基,低级烷氧基取代苯基或者卤素取代苯基,X11及X21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羟基,C1~C2氟代烷氧基,氨磺酰基,低级烷基氨基磺酰基,二低级烷基氨磺酰基或者苯甲酰基、L1代表氨基或者低级烷氧基。)
表示的化合物或者用醚系的保护基保护的化合物进行环化、得到用通式(Ⅲ)
Figure 931146860_IMG21
(式中,A1,R31,R41,X11,X21,Y1,Y2,Y3,Y4及Z代表与前述相同的含意。)表示的化合物,醚系的保护基存在的情况下脱离保护基,进而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可以制备。
该环化反应是在无溶剂或者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醇、乙醇等醇类、二异丙醚、四氢呋喃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等卤化烃类,苯等芳香族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反应温度通常大约为10℃~200℃,较好的是约60℃~150℃。
该环化反应在酸或者碱存在下可被加速。所用的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氯化氢,溴化氢,硫酸,p-甲苯磺酸,樟脑磺酸,作为碱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重碳酸碱,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碱,氢化锂,氢化钠,氢化钾等碱金属氢化物,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等叔胺。反应温度通常为约0℃~200℃,较好的是约20℃~150℃。
在式(Ⅱ)中A1为NH的化合物的环化反应,最好是在惰性气氛下,例如在氮气或者氩气气流中进行。
为从式(Ⅲ)的化合物脱离甲基,乙基,甲氧基甲基,苄基等醚系的保护基,可以在适当的溶剂中适合于酚性醚开裂的试剂存在下,最好是在惰性气氛下(例如:氮气或者氩气气流中)进行。试剂和溶剂的组合,应根据化合物(Ⅲ)的种类而适当选择,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碘化三甲基硅烷/氯仿,乙硫醇钠/N,N-二甲基甲酰胺,氰化钠/二甲亚砜,碘化锂/三甲基吡啶,溴化铝/乙硫醇;三溴化硼/二氯甲烷,48%氢溴酸/乙酸,三氟化硼乙醚配位化合物/乙硫醇。
反应温度,根据化合物(Ⅲ)和/或试剂的种类而不同,但在三溴化硼的情况下,通常约为-80℃~40℃,而溴化铝,三氟化硼·乙醚配位化合物的情况下,通常约为5℃~35℃,碘化三甲基硅烷的情况下,通常约为5℃~约50℃,在其他的试剂情况下为通常的加热回流温度。
在式(Ⅲ)中X11和X21是硝基以外的原子或者基,在Z中的保护基为苄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接触还原进行脱离。作为接触还原的催化剂,可以举出例如,钯-碳,钯-硫酸钡,钯-碳酸钙,氧化铂,拉尼镍催化剂。作为溶剂可以使用乙醇,乙酸等,反应温度通常约10℃~约50℃。
在式(Ⅲ)中,Z为低级烷氧基取代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低级烷基的化合物,是通过进行切断Z为低级烷基的化合物的醚键,并使Z变换成氢原子而生成的酚性羟基,通过常法,通过用具有目的烷基的烷基化剂再度进行烷基化的方法,就可以制备。另外,同样地,也可以使Z为低级烷基的化合物变换成其他的低级烷基的化合物。
该烷基化反应是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作为碱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氢化锂,氢化钠等氢化碱金属,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碱。
作为烷基化剂可以举例为,甲基碘等卤化低级烷基,2-碘乙基甲基醚等卤化醚,苄基溴等苄基卤化物,甲磺酸甲酯等低级烷基磺酸的低级烷基酯,p-甲苯磺酸甲酯等芳基磺酸的低级烷基酯。反应温度通常约-50℃~约100℃,最好是约-20℃~约50℃。
在式(Ⅲ)中A1为NH的化合物情况下,最好是以保护其氨基的状态进入该烷基化反应。作为氨基的保护基可以举出,三氟乙酰,三氯乙酰等的酰基。
另外,在式(Ⅲ)中Z为氢原子的化合物,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存在下,通过与酰化剂进行反应而可以进入前体药剂中。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二异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等卤化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等。作为碱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重碳酸碱,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碱。作为酰化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酸酐,乙酰氯,丙酰氯,苯甲酰氯。反应温度通常约-45℃~约100℃,最好是约-20℃~约50℃。
作为制法(a)的原料化合物,并在式(Ⅱ)中A1为NH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例如下面记载的流程1表示的方法制备。
流程1
Figure 931146860_IMG22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L1及Z代表与前述相同的含意。L2代表卤素原子,低级烷基磺酰氧基,芳基磺酰氧基等醇的反应性酯残基)。
式(Ⅳ)的化合物,例如通过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47781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或者本身公知的方法可以制备,并根据需要,将酚性羟基在醚系的保护基来保护的状态下使用。另外,式(Ⅴ)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通过本身已知的方法可以制备。
式(Ⅳ)的化合物与式(Ⅴ)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通常在三乙胺等碱的存在下四氢呋喃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约-20℃~约100℃。化合物(Ⅳ)以酸加成盐的形式使用,也可以在反应体系中生成游离碱。
作为制法(a)的原料化合物,并在式(Ⅱ)中A1为氧原子的化合物,例如通过下面记载的流程2表示的方法可以制备。
流程2
Figure 931146860_IMG23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L1及Z代表与前述的记载相同的含意,L3代表卤素原子。)
对于前面记载的流程2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1)-
式(Ⅵ)的化合物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可以制备,式(Ⅶ)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可以制备。
式(Ⅵ)的化合物与式(Ⅶ)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通常在铜粉或者碘化亚铜和碳酸钾等碱的存在下,无溶剂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约20℃~约250℃。
(步骤2)-
本反应通常在甲醇钠等碱的存在下,甲醇等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约0℃~约150℃。
(步骤3)-
本步骤可以按流程1的方法同样进行,但作为碱基进一步可使用氢化钠,碳酸钾等。
作为制法(a)的原料化合物,并式(Ⅱ)中A1为氧原子的化合物,还可以,例如通过下面记载的流程3表示的方法制备。
流程3
Figure 931146860_IMG24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L1,L3及Z代表与前述的记载相同的含意,R51代表低级烷基或者苄基。)
对于前面记载的流程3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1)-
式(Ⅹ)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制备,式(Ⅺ)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可以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制备。
式(Ⅹ)的化合物与式(Ⅺ)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通常在铜粉或者碘化亚铜或碳酸钾等碱的存在下,无溶剂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约20℃~约250℃。
(步骤2)-
本反应是从(Ⅻ)的化合物脱离保护基R51的反应,与上述式(Ⅲ)的化合物的醚系的保护基的脱离方法一样,在溶剂中,适合于酚性醚开裂的试剂存在下进行。
(步骤3)-
本步骤可以与流程2的步骤3同样地进行。
制法(b)-
在式(Ⅰ)中,A为NR1、B为CR31R41,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使以通式(ⅪⅤ)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L2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表示的化合物或者以醚系的保护基保护的化合物进行环化,得到以通式(ⅩⅤ)
Figure 931146860_IMG26
(ⅩⅤ)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表示的化合物,在醚系的保护基存在的情况下脱离保护基,进而根据需要,通过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制造。
由式(ⅩⅣ)的化合物向式(ⅩⅤ)化合物的环化反应,是在惰性气氛下(例如,氮气或者氩气气流中),无溶剂或者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直接举出,在制法(a)中的记载的溶剂。本反应根据需要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碱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氢化锂,氢化钠,氢化钾等碱金属氢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氢氧化碱,甲醇钠等碱金属醇盐,碳酸钠,碳酸钾等碳酸碱,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重碳酸碱,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吡啶,2,4-二甲基吡啶等的有机碱。反应温度通常约-45℃~约150℃,最好是约0℃~约100℃。
作为制法(b)的原料化合物的式(ⅩⅣ)的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流程4表示的方法制备。
流程4
Figure 931146860_IMG27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L2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L4代表羧酰卤化物(カルポン酸ハラィド),对称酸酐或者混合酸酐那样的,从羧酸的反应性衍生物除去酰基的残基)。
对于上述流程4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1)
式(ⅩⅥ)的化合物,例如按照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47781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或者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而可以制备,并根据需要,将酚性羟基以醚系的保护基保护的状态使用。另外,式(ⅩⅦ)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而可以制备。
式(ⅩⅥ)的化合物与式(ⅩⅦ)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最好是在吡啶等碱的存在下,四氢呋喃等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约20℃~约100℃。
(步骤2)-
本还原步骤,在适当的溶剂中,使式(ⅩⅧ)的化合物与还原剂进行反应,或者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式(ⅩⅧ)的化合物进行接触还原而进行。
作为还原剂可以举例为金属(例如锌粉、锡粉、锡汞合金)和酸(例如盐酸,乙酸)的组合。作为接触还原的催化剂,可以举例为钯-碳,钯-硫酸钡,钯-碳酸钙,氧化铂,拉尼镍催化剂。使用的溶剂,应根据还原剂或者还原手段的种类而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举出乙醇,乙酸。反应温度,根据还原剂或者还原手段的种类而不同,通常约-20℃~约100℃,在接触还原的情况下,最好是约10℃~约50℃。
制法(C)-
在式(Ⅰ)中A为氧原子或者NR1、B为CR3R4、R3和R4的至少一方为氢原子,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作为原料,并对其进行烷基化反应,可以制备使该氢原子取代为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低级烷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羟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或者低级烷氧基苯基取代烷基的本发明化合物。
本反应是在适当的溶剂中,碱存在下进行。作为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醚,二异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作为碱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二异丙酰胺锂,六甲基乙硅烷酰胺锂(リチウムヘキサメチルジシラジド)。
作为烷基化剂,可以举例为甲基碘等卤化低级烷基,2-碘乙基甲基醚等卤化醚,苄基溴等卤化苄基,甲磺酸甲酯等低级烷基磺酸的低级烷基酯,p-甲苯磺酸甲基酯等芳基磺酸的低级烷基酯。反应温度通常约-150℃~约100℃,最好是约-100℃~约50℃。
在本烷基化反应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可以使用相应的原料化合物,A为氧原子的化合物是通过制法(a)制备,而A为NR1的化合物是通过制法(a)或者(b)制备。原料化合物根据需要,以醚系保护基保护的状态,或者当A为NH的情况下,用甲氧基甲基,苄氧基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等氨基的保护基进行保护的状态,进行烷基化反应。
通过本烷基化反应得到的化合物,若在此化合物中存在保护基的情况时,使之脱离保护基,进而情况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就可以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
该氨基保护基的脱离是在适当的溶剂中,酸性条件下进行。作为溶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醇类,或者这些和水的混合液。
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氯化氢,溴化氢,硫酸,樟脑磺酸。反应温度通常约-40℃~约150℃,最好是约0℃~约100℃。
制法(d)-
在式(Ⅰ)中A为NR1、B为CR3R43、R3为和R1一起形成键,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是将以通式(Ⅰd)
(式中,X11,X21,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R48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低级烷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羟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苯基取代低级烷基,苯基,低级烷氧基取代苯基或者卤素取代苯基。)
表示的化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氧化之后,若存在保护基时脱离保护基,进而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可以制备。
作为本氧化反应中用的条件可以举出,约0℃~约50℃,酸性条件下的氧气/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回流温度下的硝基苯等。
式(Ⅰd)的化合物,用相应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制法(a),(b)或者(c)而制备。
制法(e)-
式(Ⅰ)中A为NR1,B为CR3R41,R3和R1一起形成键,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将用通式(Ⅰe)
Figure 931146860_IMG29
(Ⅰe)
(式中,X11,X21,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表示的化合物,根据需要用醚系的保护基保护后,使之与用通式(Ⅰe')
Figure 931146860_IMG30
(Ⅰe')
(式中,L4,R41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表示的化合物进行缩合环化,有保护基时脱离保护基,进而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可以制备。
式(Ⅰe)的化合物,可以按照例如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477819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或者用本身公知的方法制备。另外,式(Ⅰe')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是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而制备。
式(Ⅰe)的化合物和式(Ⅰe')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通常在酸的存在下,无溶剂或者在适当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醇,甲醇。作为酸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盐酸,硫酸,p-甲苯磺酸。反应温度通常约-45℃~约150℃,最好是约-20℃~约100℃。化合物(Ⅰe)也可以使用酸加成盐的形式。
制法(f)-
式(Ⅰ)中A为NH,B为CR31R43(但R31为氢原子的情况除外),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可以将以通式(Ⅰf)
Figure 931146860_IMG31
(Ⅰf)
(式中,R43,X11,X21,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表示的化合物,根据需要用醚系的保护基保护之后,而其中加入亲核剂,经保护的情况下脱离保护基,进而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来制备。
本反应在适当的溶剂中,亲核剂存在下进行,作为亲核剂可以举例为,烷基镁卤化物,二烷基亚铜锂配位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甲基镁氯化物,甲基镁溴化物,乙基镁溴化物,苯基镁溴化物,邻溴苯基镁溴化物,对甲氧基苯基镁溴化物,二甲基亚铜锂配位化合物,二乙基亚铜锂配位化合物。
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乙醚,二异丙基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反应温度通常约-100℃~约100℃,最好是约-50℃~约50℃。
式(Ⅰf)的化合物,可以用相应的原料化合物,通过制法(d)或者(e)制备。
制法(g)-
式(Ⅰ)中A为NR1,或者氧原子,B为CR3R4,W为硫原子的化合物,可以将以通式(Ⅰg)。
Figure 931146860_IMG32
(Ⅰg)
(式中,A1,R3,R4,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X13和X23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C1~C2氟代烷氧基,羟基或者氨磺酰基。但是,X13和X23同时是氢原子的情况除外)。
表示的化合物,根据需要用醚系的保护基保护之后,在适当的溶剂中与五硫化磷进行反应,若经保护的情况下脱离保护基,进而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制备。
溶剂的具体例可以看出,吡啶,二甲吡啶,苯,甲苯,四氢呋喃,二噁烷。反应温度通常约-20℃~约200℃,最好是约20℃~约150℃。
式(Ⅰg)中A1为NH的化合物的反应,最好是在惰性气氛下,例如氮气或者氩气气流中进行。
式(Ⅰg)的化合物,可以用相应的原料化合物,通过制法(a),(b),(c),(d),(e)及(f)来制备。
制法(h)-
式(Ⅰ)中A为氧原子,B为CR31R41,W为氧原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将以通式(Ⅰh)
Figure 931146860_IMG33
(Ⅰh)
(式中,L3,R31,R41,X11,X21,Y1,Y2,Y3,Y4和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表示的化合物进行环化,在醚系的保护基情况下时脱离该保护基,进一步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制备。
本反应通常,在碱存在下,无溶剂或者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二噁烷,二甘醇二甲醚,甲苯,二甲苯,硝基苯,N,N-二甲基甲酰胺。碱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乙酸钾,碳酸钾,叔丁醇钾,4-二甲氨基吡啶,氢化钠,氢化钾。反应温度通常约0℃~约250℃,最好是约50℃~约200℃。
作为制法(h)原料化合物的用式(Ⅰh)表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如下述流程5表示的方法制备。
流程5
Figure 931146860_IMG34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L1,L2,L3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对于上述流程5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1)-
以式(ⅪⅩ)和式(Ⅴ)表示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可以通过自身公知的方法制备,而式(ⅪⅩ)的化合物,根据需要在进行保护的状态下使用。
式(ⅪⅩ)的化合物和式(Ⅴ)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通常在氢化钠等碱的存在下,无溶剂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为约-50℃~约100℃。
(步骤2)-
本步骤是在叔丁醇钾等碱的存在下,无溶剂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中进行。反应温度,通常约-50℃~约150℃。
本反应在比较强的条件时,继续进行环化反应,可在不分离出化合物(Ⅰh)条件下得到环化化合物(Ⅰh')。
Figure 931146860_IMG35
(Ⅰh')
(式中,R31,R41,X11,X21,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制法(i)-
在式(Ⅰ)中,A为羰基,B为NR2的化合物,通过与根据需要用醚系保护基进行保护的,用通式(ⅩⅪ)
Figure 931146860_IMG36
(式中,L3,X11及X21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
表示的化合物和,根据需要用醚系的保护基保护的,用通式(ⅩⅫ)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931146860_IMG37
(式中,Y1,Y2,Y3,Y4及Z代表与前面的记载相同的含意,R5代表低级烷基。)
进行反应,经保护的情况下脱离保护基,进一步根据需要进行烷基化反应或者酰化反应而可以制备。
式(ⅩⅪ)的化合物及式(ⅩⅫ)的化合物或是市售的,或者通过本身公知的方法可以制备。
化合物(ⅩⅪ)和化合物(ⅩⅫ)之间的反应,在无溶剂或当适当溶剂中进行。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二异丙基醚,四氢呋喃,二噁烷,二甘醇二甲醚,苯,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本反应最好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碱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氢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氢钾,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温度通常约-20℃~约200℃,最好是约50℃~约150℃。
在式(Ⅰ)中,A为氢原子或者NR1,B为CR3R4的化合物,R1为氢原子或者低级烷基,或者和R3形成键,而X1或者X2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通过常法,可以使该三氟甲基变换或羧基或者低级烷氧羰基等。
在式(Ⅰ)中,A为氧原子或者NR1,B为CR3R4的化合物,R1为氢原子或者低级烷基,或者和R3形成键,而X1或者X2为溴原子的化合物,通过常法,可以使该溴原子转换成氰基,氨基甲酰基,羧基,低级烷氧羰基或者5-四唑基等。
在式(Ⅰ)中,A为NR1,B为CR3R4,R1和R3形成键的化合物,通过常法进行还原,可以制备式(Ⅰ)中A为NH,B为CHR4的化合物。
在式(Ⅰ)中,A为NH,B为CH2的化合物,在氧气流中用烷基化剂R5L3(R5为低级烷基,L3为卤素原子)的通常的烷基化条件下,氧化的同时进行烷基化,就可以制备在式(Ⅰ)中,A为NR1,B为CR3R4,R1和R3形成键,R4为低级烷氧基的化合物。进而,根据常法,通过切断R4的醚键,可以制备R4为羟基的化合物。
通过上述各制法得到的生成物,通过色谱法,重结晶,再沉淀等常法,可以进行分离,精制。
用式(Ⅰ)表示的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与碱金属化合物的接触处理,可以使之成为碱金属盐。作为碱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氢化锂,氢化钠,氢化钾等碱金属氢化物,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氢氧化碱,甲醇锂,甲醇钠,叔丁醇钾等碱金属醇盐,氨基化钠。盐类的形成是通过常法进行,例如,在水,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醚类(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二异丙醚),芳香族烃类(例如,苯,甲苯)或者这些的混合液中,在约-20℃~约50℃下,使化合物(Ⅰ)与适当的碱金属化合物接触的方法而进行。
下面表示本发明代表性化合物的药理试验结果。
试验例1-降低血压作用-
将体重约300g(16周令)的雄性高血压自发症白鼠(SHR)用乙醚进行吸收麻醉下,在其左大腿动脉内置入测定血压用的含肝素的导管(聚乙烯管:PE-50),将插管的另一端从后颈向体外诱导。手术后相隔1日的稳定期后,然后将在含30%聚乙二醇的黄蓍胶溶液中悬浮的试验化合物,以10mg/kg的用量经口服给药,并测定血压。为除去杂音以正确测定血压,通过转换器,放大器和小型A/D,以变换器转换成数字电信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的情报处理自动测定。
试验结果示于表6中。
表6
试验化合物  计数MBP*±S.B.  给药后最降压
(用实施例  (mmHg)  的时间
序号表示)  (小时)
5  -19±2.9  11
8  -25±3.3  11
13  -26±6.7  11
17  -17±3.4  10
22  -16±2.1  10
25  -17±3.5  10
27  -17±3.9  10
31  -15±3.5  5
39  -16±2.2  9
45  -17±5.9  9
50  -17±3.8  11
*:与给药前的值比较的降压部分
试验例2-摘出血管收缩抑制作用-
摘出雄性Std-Wistar(体重约280g)的胸部大动脉,并用常法制作螺旋形标本。标本是用棉花剥离内皮细胞之后,悬垂在装满改变生理盐类溶液(118mM NaCl,4.7mM KCl,2.5mM CaCl2,1.2mM KH2PO4,25mM NaHCO3,1.2mM MgSO4·7H2O,11mM葡萄糖)的浴槽(10ml)中。负载静止张力500mg,用脱羟肾上腺素(10-7M)进行收缩诱发。待收缩稳定后累积地加入试验化合物,研究了松驰效果。试验化合物溶解于聚乙二醇:二甲亚砜(9∶1)的混合溶剂或者乙醇中,并用适当的蒸馏水进行稀释。通过脱羟肾上腺素(10-7M)的收缩高为10%,求出表示其松弛反应的抑制率,按最小二乘方法从用量反应曲线计算出抑制50%的浓度(IC50值)。
试验结果示于表7中。
表  7
试验化合物 溶解溶剂 IC50
2 PEG:DMSO* 3×10-6M
5 乙醇 3×10-6M
8 乙醇 10-8M
13 乙醇 3×10-8M
17 乙醇 3×10-6M
25 乙醇 3×10-8M
27 乙醇 3×10-6M
31 乙醇 3×10-8M
39 PEG:DMSO* 3×10-9M
50 PEG:DMSO* 3×10-6M
52 乙醇 3×10-8M
58 乙醇 3×10-6M
*:聚乙二醇∶二甲亚砜(9∶1)
式(Ⅰ)的化合物及其碱金属盐(以下也称本发明的化合物),基于平滑肌松驰作用,具有优异的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作用等,因而对于高血压症以及伴随其而引起的动脉硬化症,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脏病,供血不足,心律不剂,脱发症等,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用。另外,本发明的化合物也作为对循环系统以外的疾病,脑血管障碍(例如脑血管挛缩,偏头痛,眩晕),呼吸道器官系统障碍(例如可逆性气道闭塞,过敏性气道闭塞,支气管性气喘),消化器系统障碍(例如神经性胃肠疾病,过敏性大肠疾病),泌尿系统障碍(例如,频尿,排尿障碍,失禁)等由于平滑肌收缩而引起的各种障碍的治疗药而有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给药方法,经口服给药,非口服给药或者直肠内给药都可以,但最好是经口服给药。给药量根据化合物的种类,给药方法,患者的症状,年龄等而不同,但通常为0.1-50mg/kg/日,最好是0.2-10mg/kg/日。
本发明的化合物,通常以与制剂用载体混合调制或制剂的状态给药。作为制剂用载体,可以用在制剂领域中常用的,而且与本发明的化合物不起反应的物质。具体地可以举例为,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醇,淀粉,白糖,硅铝酸镁,合成硅酸铝,结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基丙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钙,离子交换树脂,甲基纤维素,明胶,阿拉伯树胶,羟基丙基纤维素,低取代度羟基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轻质硅酸酐,硬脂酸镁,滑石,羧基乙烯聚合物,氧化钛,山梨醇脂肪酸酯,月桂基硫酸钠,甘油,脂肪酸甘油酯,精制含水羊毛脂,甘油明胶,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植物油,蜡,聚乙二醇,丙醇,乙醇,异丙醇,水等。
作为剂型,可以举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糖浆剂,悬浮剂,栓剂,注射剂等。这些制剂可以按照常法调制。还有,在液体制剂时,其使用时也可以在水或者其他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或者悬浮的状态使用。另外片剂,颗粒剂也可以用公知的方法进行涂层。这些制剂,可以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0.1%以上,最好是含有0.5-70%的比例。这些制剂也可以含有治疗上有效的其他成分。
下面举出参考例及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化合物的鉴定是通过元素分析,质谱,IR光谱,NMR谱等进行。
参考例1-
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盐酸盐的制备
将2.0g(5.8mmol)N-(5-氯-2-甲氧基苯基)-2-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溶解于15ml乙醇中,并加入0.5ml浓盐酸和5%钯-碳0.20g,在氢气流下,室温下进行激烈搅拌。计算量的氢气吸收完了后,过滤反应液,在减压下浓缩滤液,得到了1.5g(4.3mmol)目的物。
参考例2-
[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基]乙酸甲酯的制备:
将由参考例1得到的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盐酸盐2.0g(5.7mmol),溶解于20ml四氢呋喃中,加入3.0ml(22mmol)三乙胺和4.0ml(42mmol)溴代乙酸甲酯,在搅拌下加热回流6小时。冷却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盐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得到1.5g(3.9mmol)褐色油状物的目的物。
参考例3-
[2-(5-氯-2-羟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基]乙酸甲酯的制备:
将2-(5-氯-2-羟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盐酸盐5.0g(15mmol)溶解于30ml四氢呋喃中,加入5.0ml(36mmol)三乙胺和溴代乙酸甲基酯1.6g(17mmol),在搅拌下加热回流2小时。减压后浓缩反应液,得到了目的物。
实施例1-
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参考例2得到的[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基]乙酸甲酯1.5g(3.9mmol)溶解于50ml甲苯中,加入d-樟脑磺酸2.0ml(9mmol),在搅拌下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先用碳酸氢钠水,然后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将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进行洗脱,精制,进而从二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了1.2g(3.4mmol)无色结晶的目的物。熔点128-129℃。
实施例2-
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0.10g(0.28mmol)溶解于5ml无水二氯甲烷中,在-78℃,加入三溴化硼的1M二氯甲烷溶液0.85ml(0.85mmol),升温至室温搅拌一夜。向反应液中加入水,激烈搅拌30分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之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了0.05g(0.1mmol)无色结晶的目的物。熔点190-191℃。
实施例3-
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参考例1得到的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盐酸盐1.5g(4.2mmol),溶解于20ml四氢呋喃中,并加入1.8ml(13mmol)三乙胺和1.4ml(13mmol)2-溴代丙酸甲酯,在搅拌下加热回流1日。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后,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进行洗脱,精制,得到了油状物的2-[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基]丙酸甲酯。将其溶解于50ml甲苯中,加入d-樟脑磺酸1.0g(4.3mmol),搅拌下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碳酸氢钠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由氯仿/乙醚重结晶残留物,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82g(2.2mmol)。熔点215-217℃。
实施例4-
1-(5-氯-2-甲氧基苯基)-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3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3.18g(8.57mmol)溶解于50ml二噁烷中,加入2,3-二氯-5,6-二氰基-p-苯醌2.26g(9.43mmol),90℃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碳酸氢钠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进行洗脱,精制,进一步由氯仿/己烷重结晶,得到了无色结晶的目的物1.21g(3.28mmol)。熔点165-166℃。
实施例5-
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3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作为原料,与实施例2同样进行,得到了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232-234℃。
实施例6-
1-(5-氯-2-甲氧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作为原料,与实施例4同样方法,得到了1-(5-氯-2-甲氧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160-163℃。
实施例7-
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乙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6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0g(2.8mmol),溶解于20ml四氢呋喃中,在-78℃缓慢加入氯化乙基镁的四氢呋喃溶液(2M)3ml。搅拌15分钟后,升温至-50℃,加入水停止反应。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盐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从乙醚/己烷重结晶残留物,得到了无色结晶的目的物1.0g(2.6mmol)。熔点157-160℃。
实施例8-
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3-乙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7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乙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作为原料,与实施例2同样方法,得到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3-乙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168-169℃。
实施例9-
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6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作为原料,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220-222℃。
实施例10-
1-(5-氯-2-异丙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9得到的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0.80g(2.4mmol),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5ml中,加入异丙基溴2.0ml(5.0mmol)和碳酸钾3.0g(21mmol),在室温搅拌2日。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得到1-(5-氯-2-异丙氧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油状物。
将其溶解于20ml乙醇中,加入5%钯/碳,在氢气流下室温激烈搅拌。计算量氢气吸收结束后,过滤反应液,在减压下浓缩滤液。从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35(0.91mmol)。熔点123-125℃。
实施例11-
1-(2-乙酰氧基-5-氯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9得到的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0g(2.9mmol)溶解于乙酸酐10ml(0.1mmol)中,加入碳酸钾1.0g(7.2mmol),在室温搅拌一夜。将反应液注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短暂搅拌,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用饱和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由乙酸乙酯重结晶残留物,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1.0g(2.6mmol)。熔点167-169℃。
实施例12-
1-(5-氯-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0g(2.8mmol)溶解于20ml丙酮中,并加入3.2ml(51mmol)甲基碘和1.4g(10mmol)碳酸钾,在搅拌下加热回流一夜。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后,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进行洗脱,精制,然后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69g(1.8mmol)。熔点198-200℃。
实施例13-
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2.0g(5.6mmol)溶解于甲苯中,加入五硫化二磷0.9g(4.0mmol),在氮气流下,60℃加热搅拌4小时。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由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进行洗脱,精制,然后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褐色结晶的目的物0.79g(2.1mmol)。熔点149-151℃。
实施例14-
1-(5-氯-2-甲氧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2.0g(5.6mmol)溶解于甲苯中,,加入五硫化二磷2.0ml(9.0mmo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然后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黄色结晶的目的物0.62g(1.7mmol)。熔点199-203℃。
实施例15-
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4-甲氧基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5.0g(42.0mmol)溶解在150ml四氢呋喃中,,加入氯甲基甲基醚3.8ml及二异丙基乙胺11.3ml,搅拌下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加入10ml甲醇和10ml三乙胺短暂搅拌后,减压下浓缩反应液。残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进行洗脱,精制,进一步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12.0g(29.9mmol)。熔点110-111℃。
实施例16-
1-(5-氯-2-甲氧基苯基)-3,3-二甲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5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4-甲氧基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0g(2.5mmol)溶解于四氢呋喃10ml中,在-78℃,缓慢加入二异丙基酰胺锂(3.7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5ml后,加入乙基碘0.4ml(5.0mmol),搅拌下,2.5小时内升温至-40℃。加入甲醇停止反应后,减压下浓缩反应液。残留物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
在10ml甲醇中溶解残留物,加入0.5ml浓盐酸,在室温搅拌30分钟。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盐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而由二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29g(0.94mmol)。熔点180-181℃。
实施例17-
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3-二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5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4-甲氧基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3.2g(8.0mmol)在四氢呋喃30ml中溶解,在-78℃缓慢加入异丙基酰胺锂(20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10ml,再加入甲基碘1.5ml(24mmol)搅拌30分钟。加入甲醇停止反应后,减压下浓缩反应液。残留物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后,减压下进行浓缩。
在10ml甲醇中溶解残留物,加入0.5ml浓盐酸,在室温搅拌30分钟。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先用碳酸氢钠水溶液,然后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而由氯仿/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16g(0.4mmol)。熔点179-182℃。
实施例18-
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3,3-二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7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3,3-二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作为原料,与实施例2同样方法,得到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3,3-二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169-170℃。
实施例19-
4-乙酰基-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0g(2.8mmol),溶解在10ml(0.1mol)乙酐中,加入碳酸钾1.0g(7.2mmol)室温下搅拌一夜。将反应液注入到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短暂搅拌,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用饱和盐水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由乙醚/己烷重结晶残留物,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1.0g(2.5mmol)。熔点160-162℃。
实施例20-
4-乙酰基-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9得到的4-乙酰基-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作为原料,与实施例2同样,得到了4-乙酰基-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210-212℃。
实施例21-
1-(5-氯-2-甲氧基苯基)-6-甲氧羰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1.0g(2.8mmol)溶液在5ml正丁醇中,加入15%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搅拌下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后,反应液中加入水及乙酸乙酯,并滴入浓盐酸使之成为酸性,过滤不溶物后,分离有机层,进行减压浓缩。在四氢呋喃中溶解残留物,加入化学计量的二偶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并搅拌后,减压下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一步由甲烷重结晶,得到了[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5-甲氧羰基苯胺基]乙酸甲酯0.40g(1.1mmol)。熔点147-149℃。
将其中的0.35g(0.92mmol)溶解在10ml甲苯中,并加入d-樟脑磺酸0.10g(0.43mmo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先用碳酸氢钠水溶液,然后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一步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22g(0.64mmol)。熔点147-148℃。
实施例22-
1-(5-氯-2-甲氧基苯基)-6-羧基-2(1H)-喹喔啉酮的制造:
将由实施例2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羰基-2(1H)-喹喔啉酮1.5g(4.4mmol)溶解在15ml甲醇中,加入15%氢氧化钠水溶液3ml,搅拌下加热回流2小时。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后,加入乙酸乙酯,先用5%盐酸,然后用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洗脱,精制,进一步由乙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75g(2.3mmol)。熔点230-232℃。
实施例23-
1-(5-氯-2-甲氧基)-3-硝基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2.0g(5.6mmol)溶解在20ml浓硫酸中,在0℃加入硝酸钾0.85g(8.4mmol)的浓硫酸溶液10ml,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注入冰水中,短暂搅拌,滤取析出的沉淀,水洗后进行干燥。将其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而由乙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了黄色结晶的目的物0.36g(0.90mmol)。熔点212~214℃
实施例24-
6-溴-1-(5-氯-2-甲氧基苯基)-3,4-二氢-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5-氯-邻甲氧基苯胺11.3g(71.2mmol)及2,4-二溴代硝基苯20.0g(71.2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80ml中,并向其中加入11.3g(78.3mmol)溴化铜和30.0g(214mmol)碳酸钾,在120℃加热搅拌4小时。冷却后,过滤反应溶液,减压下进行浓缩。将残留物加在柱色谱上,用氯仿/己烷洗脱、精制,进而由氯仿/甲醇重结晶,得到了橙色结晶的4-溴-N-(5-氯-2-甲氧基苯基)-2-硝基苯胺14.6g(40.8mmol)。熔点198~199℃
将其中的1.0g(2.8mmol)溶解在40ml乙醇及20ml水中,并向其中加入1.5g(28mmol)铁和1.5g(28mmol)氯化铵,在100℃加热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浓缩反应溶液,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得到了无色油状物的5-溴-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苯胺0.94g(2.8mmol)。
将其溶解在20ml四氢呋喃中,并加入溴代乙酸甲酯2.0ml(20mmol)和三乙胺3.0ml(22mmol),搅拌下加热回流8小时。减压下浓缩反应溶液,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水,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得到了淡黄色油状物的,粗的[5-溴-2-(5-氯-2-甲氧基苯基)氨基苯胺基]乙酸甲酯。
将其溶解在10ml甲苯中,并加入d-樟脑磺酸0.50g(2.2mmol),搅拌下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碳酸氢钠。用水,再用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将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乙烷洗脱、精制,由乙醚/己烷重结晶残留物,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35g(0.95mmol)。熔点132~134℃
实施例25-
1-(5-氯-2-羟基苯基)-3-苯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2-(5-氯-2-羟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盐酸盐1.0g(3.0mmol)溶解在10ml乙醇中,并加入苯基乙醛酸甲酯2.1ml(15mmol),在室温下搅拌1日。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进行洗脱、精制,进而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了无色结晶的目的化合物0.50g(1.2mmol)。熔点216~223℃
实施例26-
1-(5-氯-2-羟基苯基)-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2-(5-氯-2-羟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盐酸盐0.50g(1.5mmol)溶解在5ml浓硫酸中,加入1.2ml(18mmol)丙酮酸并在室温搅拌30分钟。将反应液注入水中,短暂搅拌,再加入碳酸氢钠使之成为碱性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进行浓缩。残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进行洗脱、精制,进而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0.12g(0.34mmol)208~212℃
实施例27-
1-(2-乙酰氧基-5-氯苯基)-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以实施例26得到的1-(5-氯-2-羟基苯基)-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为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1-(2-乙酰氧基-5-氯苯基)-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熔点169~171℃。
实施例28-
1-(2-乙酰氧基-5-氯苯基)-3,4-二氢-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的制备
将在实施例27中得到的1-(2-乙酰氧基-5-氯苯基)-3-甲基-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0.35g(0.88mmol)溶解在乙酸乙酯20ml中,加入5%钯/碳0.05g后,在氢气雾下,室温条件下激烈搅拌。当计算量的氢气的吸收结束后,过滤反应液,减压下浓缩滤液。将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后,得到无色油状物的目的物0.23g(0.58mmol)。IR光谱(neat):v 3340,1770,1690,1370,1180,1120cm-1
实施例29-
1-(5-氯-2-羟基苯基)-3,4-二氢-6-三氟甲基-2(1H)-喹喔啉酮(与实施例2的化合物相同)的制备。
将由参考例3中得到的[2-(5-氯-2-羟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基]乙酸甲酯溶解在30ml甲醇中,加入无水碳酸钾5.0g(36mmol),在45℃下搅拌2小时。冷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水洗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干固。
将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粗品的目的物。将其进一步加在用迪阿翁(ダィヤィオン)CHP-20P(商标)[大孔聚乙烯树脂(75~150μm),三菱化成]制成的中压柱色谱上,用乙腈/水(0→50%浓度梯度)洗脱、精制后,从乙醚/己烷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2.8g(收率55%)。熔点190~191℃。
实施例30-
6-氯-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混合5-氯-邻甲氧基苯胺20g(0.13mol)以及2-溴-4-氯苯甲醚22g(0.1mol),向其中加入碘化亚铜19g(0.10mol)及碳酸钾21g(0.15mol),在170℃下加热搅拌20小时。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无色结晶的二(5-氯-2-甲氧苯基)胺4.8g(16mmol)熔点118~120℃。
取其中的2.0g(6.7mmol)溶解在20ml的二氯甲烷中,在-20℃下,加入三溴化硼的1M二氯甲烷溶液3.4ml(3.4mmol)后,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而反应液中加水,暂短时间搅拌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依次用碳酸氢钠水、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油状物的4-氯-2-(5-氯-2-甲氧苯基)氨基苯酚1.1g(3.9mmol)。
将其溶解在40ml四氢呋喃中,并加入溴代乙酸甲酯4.8ml(50mmol)及三乙胺6.0ml(43mmol),搅拌下加热回流1日。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加入乙酸乙酯,用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油状物的[4-氯-2-(5-氯-2-甲氧苯基)氨基苯氧基]乙酸乙酯1.4g(3.8mmol)。
将其溶解在50ml甲苯中,加入d-樟脑磺酸0.1g(0.43mmol),搅拌下加热回流1.5小时。冷却后而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碳酸氢钠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洗脱、精制,从乙醚中重结晶残余物得到无色结晶的目的物1.0g(3.1mmol)。熔点149~152℃。
实施例31-
6-氯-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以实施例30得到的6-氯-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6-氯-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250~253℃。
实施例32-
4-(5-氯-2-甲氧苯基)-7-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油中的60%氢化钠0.80g(20mmol),减压干燥后,悬浮在N,N-二甲基甲酰胺30ml中,在0℃下,加入2-氟-5-三氟甲基苯酚2.5g(14mmol),搅拌10分钟。接着加入溴乙酸甲酯2.3g(15mmol),进而在0℃下搅拌15分钟。将反应液注入到冰水以及乙酸乙酯/己烷为1∶1的混合溶剂中后,分离有机层,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后,得到(2-氟-5-三氟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3.0g(12mmol)。
向其中的2.5g(10mmol)内加入5-氯-邻甲苯胺1.8g(11mmol),在100℃下,加热30分钟溶解后,加入叔丁醇钾0.20g(1.8mmol)后,进而在100℃下加热搅拌。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10%盐酸,接着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N-(5-氯-2-甲氧苯基)-2-氟-5-三氟甲基苯氧基乙酰胺2.0g(5.1mmol)。熔点156~157℃。
将其中的0.10g(0.26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1ml中,加入碳酸钾0.10g(0.72mmol)后,搅拌下加热回流30分钟。将反应溶液减压浓缩后,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无色油状物的目的物0.070g(0.20mmol)。IR(neat):v1710,1500,1330,1120cm-1
实施例33-
4-(5-氯-2-羟基苯基)-7-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32得到的4-(5-氯-2-甲氧苯基)-7-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按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4-(5-氯-2-羟基苯基)-7-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198~199℃
实施例34-
4-(5-氯-2-甲氧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油中的60%氢化钠3.2g(80mmol),减压干燥后,悬浮在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中,在0℃下,在5分钟内向其中滴入2-氟-4-三氟甲基苯酚10g(56mmol)后,搅拌10分钟。接着加入溴乙酸甲酯9.2g(60mmol),进而在0℃下搅拌15分钟。将反应液注入到冰水及乙酸乙酯/己烷=1/1的混合溶剂中后,分离有机层,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接着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无色结晶状的(2-氟-4-三氟甲基苯氧基)乙酸甲酯12.2g(48.4mmol)。
向其中的11.0g(43.6mmol)中加入5-氯-邻甲氧基苯胺16.0g(102mmol),在100℃下加热溶解后,加入叔丁醇钾1.0g(9.0mmol),进而在100℃下,加热搅拌30分钟。冷却后,而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10%盐酸、碳酸氢钠水溶液、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析出的结晶用己烷研磨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N-(5-氯-2-甲氧苯基)-2-氟-4-三氟甲基苯氧乙酰胺8.4g(22mmol)。
将其中的7.5g(19mmol)溶解在5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碳酸钾10g(72mmol)后,在搅拌下加热回流1小时。反应液在减压下浓缩后,加入乙酸乙酯,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而,从乙醚/己烷重结晶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5.4g(15mmol)。熔点110~111℃。
实施例35-
4-(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34得到的4-(5-氯-2-甲氧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4-(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溶点210~211℃
实施例36-
4-(2-乙酰氧基-5-氯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造:
以实施例35得到的4-(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恶嗪-3(4H)-酮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法,得到4-(2-乙酰氧基-5-氯苯基)-6-三氟甲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98~99℃。
实施例37-
6-溴-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油中的60%氢化钠10.3g(257mmol),减压干燥后,悬浮在2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0℃下,10分钟内,向其中滴入2,4-二溴苯酚50.0g(198mmol)后,搅拌10分钟。接着,在10分钟内,滴入溴乙酸甲酯20.6ml(218mmol),进而,在0℃下搅拌15分钟。将反应液注入到冰水及乙酸乙酯/己烷=1/1的混合溶剂中后,分离有机层,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从乙醚/己烷中重结晶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2,4-二溴苯氧乙酸甲酯56.91g(176mmol)。
向其中的3.0g(9.2mmol)加入1.6g(10mmol)5-氯-邻甲氧基苯胺,在100℃加热溶解后,加入0.2g(1.8mmol)叔丁醇钾,进而,在100℃下加热15分钟。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10%盐酸、碳酸氢钠水溶液、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从氯仿重结晶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N-(5-氯-2-甲氧苯基)-2,4-二溴苯氧乙酰胺1.1g(2.4mmol)。熔点223~224℃
将其中的1.0g(2.2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5ml中,加入碳酸钾1.0g(7mmol)及溴化亚铜0.32g(2.2mmol),在100℃下,加热搅拌一夜。而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己烷=1/2的经加热搅拌的混合溶剂,用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洗脱、精制,进而由乙醚/己烷重结晶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60g(1.6mmol)。熔点133~134℃
实施例38-
6-溴-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37得到的6-溴-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6-溴-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258~260℃
实施例39-
4-(5-氯-2-甲氧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实施例37得到的6-溴-4-(5-氯-2-甲氧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2.0g(5.4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5ml中,加入氰化亚铜0.54g(6.0mmol),在130℃下加热20小时。将反应液冷却到50℃,加入三氯化铁3.0g(18mmol)及15%盐酸30ml,加热搅拌10分钟。冷却后,将反应液注入的含有硫酸氢钠的冰水中,短暂搅拌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而,从乙酸乙酯/乙醚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93g(2.9mmol)。熔点259~261℃
实施例40-
6-氨基甲酰基-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向由实施例39中得到的4-(5-氯-2-甲氧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1.0g(3.2mmol)中加入多磷酸6g,在120℃下加热搅拌30分钟。冷却到60℃,加入水后,短暂搅拌。滤取析出的固体物,水洗后,干燥。将其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洗脱、精制,进而由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80g(2.4mmol)。熔点247~250℃
实施例41-
6-氨基甲酰基-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40得到的6-氨基甲酰基-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6-氨基甲酰基-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285~287℃
实施例42-
4-(5-氯-2-甲氧苯基)-6-(5-四唑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实施例39得到的4-(5-氯-2-甲氧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0.40g(1.3mmol)溶解在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叠氮化钠0.17g(2.6mmol)及氯化铵0.14g(2.6mmol)后,在90℃下,加热搅拌一夜。冷却后,向反应液中加水,进而,加入浓盐酸,使之成为酸性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甲醇洗脱、精制,进而,由甲醇/二乙醚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22g(0.61mmol)。熔点237~239℃(分解)。
实施例43-
4-(5-氯-2-羟基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39得到的4-(5-氯-2-甲氧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4-(5-氯-2-羟基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272~274℃
实施例44-
4-(5-氯-2-羟基苯基)-6-(5-四唑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实施例43得到的4-(5-氯-2-羟基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0.96g(3.2mmol)溶解在1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叠氮化钠0.62g(9.5mmol)及氯化铵0.54g(10mmol)后,在90℃下,加热搅拌22小时。冷却后,将水加到反应液中,进而加入浓盐酸使之成酸性后,用氯仿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甲醇洗脱,进而由甲醇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79g(2.3mmol)。熔点>300℃(分解)
实施例45-
6-羧基-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用实施例39得到的4-(5-氯-2-甲氧苯基)-6-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3.0g(9.5mmol)溶解在50ml乙醇中,加入15%的30ml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下加热回流3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50ml乙醇及15ml浓盐酸后,搅拌下加热回流1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水、在减压下蒸出乙醇后,滤取析出物,水洗后,干燥。将其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洗脱、精制,进而,从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2.1g(6.3mmol)。熔点258~259℃
实施例46-
6-羧基-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45得到的6-羧基-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6-羧基-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熔点288~290℃
实施例47-
4-(5-氯-2-羟基苯基)-6-甲氧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实施例46得到的6-羧基-4-(5-氯-2-羟基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0.30g(0.94mmol)溶解在甲醇8ml及甲苯2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三甲基甲硅烷基重氮甲烷的己烷溶液(2M)4ml后,在室温下,加以短暂搅拌。在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后,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甲醇洗脱、精制、进而,从乙醚/己烷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22g(0.66mmol)。熔点251~253℃
实施例48-
4-(5-氯-2-甲氧苯基)-6-甲氧羰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45得到的6-羧基-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0.40g(1.2mmol)溶解在甲醇30ml中,加入计算量的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后,在室温下搅拌。在减压下浓缩反应液后,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从乙醚/己烷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39g(1.1mmol)。熔点149~151℃
实施例49-
4-(5-氯-2-甲氧基苯基)-3(4H)-氧代-2H-1,4-苯并噁嗪-6-羧酸钠的制备:
将以由实施例45得到的6-羧基-4-(5-氯-2-甲氧苯基)-2H-1,4-苯并噁嗪-3(4H)-酮0.40g(1.2mmol)悬浮在30ml水中,加入碳酸氢钠0.17g(2.0mmol),并搅拌。在减压下将反应液浓缩至10ml,使之析出结晶。将此滤取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75水合物的目的物0.43g(1.1mmol)。熔点225~235℃
实施例50-
1-(5-氯-2-甲氧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将5-氯-邻甲氧基苯胺20.0g(127mmol)溶解在二氯甲烷200ml中,加入氯碳酸甲酯10.0ml(130mmol)及吡啶10.5ml(130mmol)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液用15%盐酸,接着用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用乙醚/己烷重结晶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N-甲氧羰基-5-氯-邻甲苯氧基苯胺26.8g(124mmol)。
将其中的17g(79mmol)及2-氯-5-三氟甲基苯甲酰胺10g(48mmol)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加入碳酸钾30g(220mmol)后,在140-150℃下加热搅拌2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由乙醚中重结晶后,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3.9g(11mmol)。熔点288~289℃
实施例51-
1-(5-氯-2-甲氧苯基)-3(2-硝酰基乙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50得到的1-(5-氯-2-甲氧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1.0g(2.7mmol)溶解在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硝酰乙基溴1ml及碳酸钾2.0g(14mmol),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无色结晶状目的物1.1g(2.4mmol)。
mol)。IR(neat):v1720,1680,1630,1330,1280,1130cm-1
实施例52-
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50得到的1-(5-氯-2-甲氧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为原料,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熔点238~239℃
实施例53-
1-(5-氯-2-羟基苯基)-3-(2-硝酰基乙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52中得到的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0.45g(1.3mmol)溶解在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溴硝酰基乙烷0.25g(1.5mmol)及碳酸钾0.41g(3.0mmol),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得到无色油状物的目的物0.32g(0.72mmol)。IR(neat):v3320,1720,1650,1630,1330,1280,1130cm-1
实施例54-
1-[5-氯-2-(2-羟基乙氧基)苯基]-3-(2-羟基乙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52中得到的1-(5-氯-2-羟基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0.70g(2.0mmol)溶解在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溴乙基甲氧基醚1.0g(6.0mmol)及碳酸钾3.0g(22mmol),在80℃下搅拌1小时。将乙酸乙酯加到反应液中,用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溶解在20ml乙醇中,加入15%盐酸1ml,搅拌下加热回流1小时。减压下浓缩反应液,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一步从乙醚中重结晶,得到无色油状物的目的物0.56g(1.3mmol)。熔点125~126℃
实施例55-
1-(5-氯-2-羟基苯基)-3-(2-羟基乙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将由实施例50得到的1-(5-氯-2-甲氧苯基)-6-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0.80g(2.2mmol)溶解在1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2-溴乙基甲氧甲基醚0.51g(3.0mmol)及碳酸钾1.5g(11mmol),在80℃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将残余物溶解在5ml二氯甲烷中,在0℃下加入(1M)10ml(10mmol)的三溴化硼的二氯甲烷溶液后,在0℃下搅拌30分钟。将水加在反应液中,短暂搅拌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碳酸氢钠水,接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精制,进而,从乙醚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25g(0.62mmol)。熔点201~202℃
实施例56-
1-(5-氯-2-甲氧苯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向N-甲氧羰基-5-氯-邻甲基氧苯胺0.77g(3.7mmol)及2-氟-4-三氟甲基苯甲酰胺0.80g(3.7mmol)中加入碳酸钾1.5g(11mmol)在150℃下加热搅拌30分钟。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浓缩。残余物加在硅胶柱色谱上,用氯仿洗脱、精制,进而从氯仿/己烷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状的目的物0.30g(0.81mmol)。熔点219~221℃
实施例57-
1-(5-氯-2-甲氧苯基)-3-(2-硝酰乙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以实施例56中得到的1-(5-氯-2-甲氧苯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为原料,按照与实施例51相同的方法得到的无色油状的1-(5-氯-2-甲氧苯基)-3-(2-硝酰乙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IR(neat):v1720,1680,1640,1460,1350,1280,1130cm-1
实施例58-
1-(5-氯-2-甲氧苯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的制备:
将以实施例56中得到的1-(5-氯-2-甲氧苯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为原料,按照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得到1-(5-氯-2-羟基苯基)-7-三氟甲基-2,4(1H,3H)-喹唑啉二酮。熔点249~251℃
本发明的化合物(Ⅰ)及其碱金属盐,基于它的平滑肌松弛作用,因具有优良的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作用,所以作为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医药是非常有用的。

Claims (5)

1、用下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及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2
式中,A表示氧原子、羰基或NR1,此处的R1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烷酰基或芳酰基;
B表示NR2或CR3R4,这里R2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取代低级烷基、或硝酰基取代的低级烷基、R3及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羟基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的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的低级烷基、苯基取代的低级烷基、羟基苯基取代的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取代的低级烷基、苯基、低级烷氧基取代的苯基或卤原子取代苯基、或R3与R1一起形成键;进而,A是NR1,B是CR3R4,R3和R1一起形成键时,R4也可表示羟基或低级烷氧基;
W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X1及X2至少其中的一个表示氢原子以外的原子或基,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低级烷氧羰基、羧基、5-四唑基、氨基甲酰基、羟基、C1~C2氟烷氧基、氨磺酰基、低级烷基氨磺酰基、二低级烷基氨磺酰基、或苯甲酰基;
Y1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硝基、
Y2表示氢原子或与Y3一起,它们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Y3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或苯基;
Y4表示氢原子或低级烷基,或者与Y3一起,它们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表示氢原子、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取代低级烷基、羟基取代低级烷基、硝酰基取代低级烷基、或者是在生体内脱离后可成为氢原子的基;
但是,(i)A为氧原子或NR1时,B是CR3R4、(ii)A是羰基时,B是NR2、W是氧原子、Y3是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或苯基。
2、用下式(Ⅰa)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盐
式中,R1a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C2~C4烷酰基或苯甲酰基、R3a及R4a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C1~C3烷氧基取代苯基或卤素原子取代苯基,或R3a和R1a一起形成键,进而,R3a和R1a一起形成键时,R4a也可表示羟基或C1~C3烷氧基、W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X1a及X2a的其中之一方表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C1~C3烷氧羰基、羧基、5-四唑基、氨基甲酰基或C1~C3氟烷氧基,而另一方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
Y1a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硝基、
Y2a表示氢原子、或者与Y3a一起,它们和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Y3a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苯基、
Y4a表示氢原子或C1~C3烷基,或者与Y3a一起,它们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a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或酰基。
3、用下式(Ⅰb)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4
式中,R3a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或C1~C3烷氧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R4b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苯基取代C1~C3烷基、苯基、C1~C3烷氧基取代苯基或卤素原子取代苯基、
W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X1a及X2a的一方表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氰基、C1~C3烷氧羰基、羧基、5-四唑基、氨基甲酰基或C1~C3氟烷氧基、另一方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
Y3a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苯基、
Y4b表示氢原子、或者与Y3b一起,它们和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b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或酰基。
4、用下式(Ⅰc)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盐
Figure 931146860_IMG5
式中,R2a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或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
X1b及X2b的一方表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硝基,而另一方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
Y1a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
Y2a表示氢原子、或者与Y3c一起,它们和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Y3c表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或苯基、
Y4a表示氢原子或C1~C3烷基,或者与Y3c一起,它们与相接的苯环一起形成萘环、
Za表示氢原子、C1~C3烷基、C1~C3烷氧基取代C1~C3烷基、羟基取代C1~C3烷基、硝酰基取代C1~C3烷基或酰基。
5、以式(Ⅰ)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碱金属为有效成分的平滑肌松弛药。
CN 93114686 1992-11-19 1993-11-19 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化合物 Pending CN10911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5288/1992 1992-11-19
JP33528892 1992-11-19
JP27001393 1993-10-01
JP270013/1993 1993-10-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31A true CN1091131A (zh) 1994-08-24

Family

ID=2654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14686 Pending CN1091131A (zh) 1992-11-19 1993-11-19 3,4-二氢-1-(2-羟基苯基)-2(1h)-喹喔啉酮衍生物和有关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31A (zh)
AU (1) AU5433594A (zh)
WO (1) WO199401135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9040A (zh) * 2015-12-24 2018-10-23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Cftr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016562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浙江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多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44873A (ko) 2017-08-24 2020-04-29 더 리젠츠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캘리포니아 안구 제약학적 조성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239540A (en) * 1990-09-24 1993-11-25 Neurosearch As 1-phenyl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nd medicament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9040A (zh) * 2015-12-24 2018-10-23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Cftr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US11084795B2 (en) 2015-12-24 2021-08-1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FTR regula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08699040B (zh) * 2015-12-24 2021-08-10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Cftr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016562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浙江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多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5433594A (en) 1994-06-08
WO1994011355A1 (en) 1994-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9023C (zh) 吲哚-3-硫衍生物
CN1066729C (zh) 苯并咪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其医疗用途
CN1136213C (zh) 新的苯并噻吩、苯并呋喃和吲哚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CN1500081A (zh) 乙内酰硫脲及其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用途
CN86102747A (zh) 咪唑并喹啉抗凝血酶原强心剂的制备方法
CN1009831B (zh) 杂环氧代-2,3-二氮杂萘基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114506A (zh) 杂二环磺胺衍生物和磺酸酯衍生物
CN1215051A (zh) α-取代苯基丙酸衍生物及含这种化合物的药品
CN1376156A (zh) 苯并二氮杂䓬衍生物、其制备和用途
CN1202107A (zh) 选择性β3肾上腺素兴奋剂
CN1060841A (zh) 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08A (zh) 嘧啶衍生物及其药物
CN1310890C (zh) 异喹啉衍生物
CN1030252C (zh) 四氢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14790B (zh) 新型苯并唑基及苯并噻唑基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993367A (zh) 稠合的嘧啶衍生物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CN1039228C (zh) 叔胺化合物、其盐,及含该类化合物或其盐的药物组合物
CN1478092A (zh)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7859A (zh) 苯并环烷烃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34A (zh) 具有抗精神病作用的化合物
CN1050715A (zh) 喹啉衍生物及其生产与应用
CN1942434A (zh) 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25A (zh) 噻唑并嘧啶衍生物
CN1124026A (zh) 新型哌啶基硫代吲哚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作为止痛药的用途
CN1112114A (zh) 新的氨基烷基苯并噁唑啉酮和苯并噻唑啉酮,其制备和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