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0480A -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0480A
CN109100480A CN201811123591.6A CN201811123591A CN109100480A CN 109100480 A CN109100480 A CN 109100480A CN 201811123591 A CN201811123591 A CN 201811123591A CN 109100480 A CN109100480 A CN 109100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trip
shell
controller
sw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35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杰
于孟
林海海
王永强
李宫胤
李金龙
昝现亮
常安
王慧
李洋龙
陈飞
令狐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235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0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0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0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0Met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2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length or width of objects while mov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e.g. determining profi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所述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设置在壳体底部;滑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底部;弹簧第一端与滑动机构连接;旋转编码器与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旋转编码器与钢卷的表面接触;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钢卷的表面接触;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内,控制器与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连接。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测量精度高,适用性较好,判定误差小,可以精确测量隆起缺陷的位置、高度、形状特征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冷轧薄规格汽车板、镀锡板等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下游客户对带材冲压成型性能、尺寸精度等要求的提升,带钢板形逐渐成为冷轧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冷轧带钢隆起缺陷是指带钢在卷取过程中,由于局部高点或局部浪形沿径向层层叠加作用而在钢卷表面形成的一种“鼓包”现象。隆起缺陷一方面影响钢卷外观,另一方面当隆起缺陷严重时,后续开卷时会在“鼓包”位置产生局部浪形、划伤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针对隆起缺陷的测量方法,目前无高精度定量测量设备,国内外研究较少,其中比较经典的方法是用油石在钢卷表面沿宽度方向打磨,找出隆起的位置,利用钢板尺和塞尺间接测量高度值。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测量精度较差,尤其当起筋高度很小时,测量误差急剧增加,对于目前现场实际存在的轻微隆起问题,适用性较差。目前国内钢厂比较通用的方法为通过操作工打磨、目视观察,该方法主观性大,判定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卷隆起缺陷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差,适用性差,主观性大,判定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弹簧,第一端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旋转编码器,与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钢卷的表面接触;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钢卷的表面接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连接;其中,所述旋转编码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N对悬臂及N对滚轮;N对所述悬臂与N对所述滚轮一一对应;N对所述悬臂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所述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滚轮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1=(0.5~0.9)·L3式中:L1为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3为壳体的长度;L2为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对滚轮之间的间距;L4为壳体的宽度;α为所述悬臂与所述壳体底部的夹角;h为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带钢的接触位置与所述滑动机构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滑块,套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自然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机构到所述钢卷表面的间距。
进一步地,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显示屏,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充电电池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连接。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体放置在所述钢卷的第一检测位置处;通过滑动机构带动弹簧在所述壳体底部动作,所述弹簧带动所述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所述钢卷的表面上动作;所述旋转编码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当上述步骤完成后,通过行走机构将所述壳体移动到第二检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壳体的自重下压弹簧,使所述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钢卷的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将处理后的所述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屏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将壳体放置在钢卷的第一检测位置处,通过滑动机构带动弹簧在壳体底部动作,弹簧带动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钢卷的表面上动作,旋转编码器向控制器发送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当上述步骤完成后,通过行走机构将壳体移动到第二检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完成对整个钢卷隆起的测量,测量精度高,适用性较好,判定误差小,可以精确测量隆起缺陷的位置、高度、形状特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的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行走机构2、滑动机构3、弹簧4、旋转编码器5、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及控制器。
行走机构2设置在壳体1底部。
滑动机构3设置在壳体1底部。
弹簧4第一端与滑动机构3连接。
旋转编码器5与弹簧4的第二端连接,旋转编码器5与钢卷8的表面接触。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弹簧4的第二端连接,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钢卷8的表面接触。
控制器设置在壳体1内,控制器与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连接。
其中,旋转编码器5向控制器发送位移传感器6的位移信号,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向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将壳体1放置在钢卷8的第一检测位置处,通过滑动机构3带动弹簧4在壳体1底部动作,弹簧4带动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在钢卷8的表面上动作,旋转编码器5向控制器发送位移传感器6的位移信号,以确定弹簧4的第二端在钢卷8的表面上的具体位置,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向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以确定钢卷8隆起高度,当上述步骤完成后,通过行走机构2将壳体1移动到第二检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完成对整个钢卷8隆起的测量,并可以确定隆起的的具体位置,测量精度高,适用性较好,判定误差小,可以精确测量隆起缺陷的位置、高度、形状特征信息。
详细介绍行走机构2的结构。
行走机构2包括:N对悬臂2-1及N对滚轮2-2;
N对悬臂2-1与N对滚轮2-2一一对应。
N对悬臂2-1相对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两侧。
悬臂2-1的第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悬臂2-1的第一端可通过螺栓与壳体1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悬臂2-1的第一端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壳体1固定连接。悬臂2-1的第二端与滚轮2-2活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悬臂2-1的第二端可通过转轴与滚轮2-2活动连接。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1=(0.5~0.9)·L3
式中:L1为N个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3为壳体1的长度;L2为N个滚轮中两个相对滚轮之间的间距;L4为壳体1的宽度;α为悬臂2-1与壳体1底部的夹角;hmin为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带钢8的接触位置与滑动机构3的滑块3-1之间的最小间距。
保证N对悬臂2-1可以支撑壳体1,同时,可以保证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钢卷8的表面接触。
详细介绍滑动机构3的结构。
滑动机构3包括:导轨3-1及滑块3-2。
导轨3-1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导轨3-1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导轨3-1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
滑块3-2套接在导轨3-1上,可以在导轨3-1上滑动。弹簧4的第一端与滑块3-2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4的第一端可通过螺栓与滑块3-2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弹簧4的第一端可通过其它方式如焊接等与滑块3-2固定连接。
弹簧4的自然长度小于滑动机构2到钢卷8表面的间距,保证弹簧4在壳体1的自重下能够有预紧力,并可适应钢卷8的表面的隆起变化,进而可以将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压在钢卷8的表面。
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及显示屏7。
存储器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存储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
显示屏7活动设置在壳体1顶部。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屏7的底部可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壳体1顶部。显示屏7与存储器连接,用于将存储器存储的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进行显示,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充电电池组。
可充电电池组分别与控制器、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连接,为控制器、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供电。
可充电电池组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充电电池组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充电电池组可通过其它方式入轴销等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
参见图4-6,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壳体1放置在钢卷8的第一检测位置处。
步骤2,通过滑动机构3带动弹簧4在壳体1底部动作,弹簧4带动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在钢卷8的表面上动作。
步骤3,旋转编码器5向控制器发送位移传感器6的位移信号,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向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
步骤4,当上述步骤完成后,通过行走机构2将壳体1移动到第二检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
其中,第一检测位置与第二检测位置相邻。
详细介绍步骤1。
通过壳体1的自重下压弹簧4,使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钢卷8的表面接触。
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可通过螺栓与弹簧4的第二端连接。
本发明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存储器;存储器将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显示屏进行显示,同时,还可以使用USB设备将存储器存储的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导出。
为了更清楚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将壳体1放置在钢卷8的第一检测位置处,壳体1的长L3,宽L2,高H,在壳体1顶部通过转轴设置有显示器7,显示器7的宽度为L6,L6<L4,显示器的长度为L5,L5<L3。将导轨3-1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滑块3-2套接在导轨3-1上,使滑块3-2可以在导轨3-1滑动,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通过弹簧4与滑块3-2连接,通过滑块3-2带动弹簧4在壳体1底部动作,弹簧4带动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在钢卷8的表面上动作。位移传感器6对钢卷8表面不同位置的高度进行测量,旋转编码器5同时对位移传感器6移动的距离进行测量,旋转编码器5向控制器发送位移传感器6的位移信号,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向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存储器,存储器将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显示屏进行显示,得到钢卷8表面第一检测位置的隆起缺陷的位置及高度信息。
当钢卷8表面第一位置的隆起缺陷检测完成后,壳体1通过悬臂2-1使滚轮2-2在钢卷8表面上移动到第二检测位置,对钢卷8表面第二检测位置进行隆起缺陷检测,得到钢卷8表面第二检测位置的隆起缺陷的位置及高度信息。直至对整个钢卷8的表面检测完毕,得到钢卷8表面第一检测位置的隆起缺陷的位置及高度信息。
同时,N个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1=(0.5~0.9)·L3式中:L1为N个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3为壳体1的长度;L2为N个滚轮中两个相对滚轮之间的间距;L4为壳体1的宽度;α为悬臂2-1与壳体1底部的夹角;hmin为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带钢8的接触位置与滑动机构3的滑块3-1之间的最小间距;保证N对悬臂2-1可以支撑壳体1,同时,可以保证旋转编码器5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与钢卷8的表面接触。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
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
弹簧,第一端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
旋转编码器,与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钢卷的表面接触;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钢卷的表面接触;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连接;
其中,所述旋转编码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N对悬臂及N对滚轮;
N对所述悬臂与N对所述滚轮一一对应;
N对所述悬臂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
所述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滚轮连接;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1=(0.5~0.9)·L3
式中:L1为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邻滚轮之间的间距;L3为壳体的长度;L2为N个所述滚轮中两个相对滚轮之间的间距;L4为壳体的宽度;α为所述悬臂与所述壳体底部的夹角;h为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带钢的接触位置与所述滑动机构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导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滑块,套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的自然长度小于所述滑动机构到所述钢卷表面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
存储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屏,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充电电池组;
所述可充电电池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连接。
8.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壳体放置在所述钢卷的第一检测位置处;
通过滑动机构带动弹簧在所述壳体底部动作,所述弹簧带动所述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在所述钢卷的表面上动作;
所述旋转编码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所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高度信号;
当上述步骤完成后,通过行走机构将所述壳体移动到第二检测位置,重复上述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壳体的自重下压弹簧,使所述旋转编码器及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钢卷的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隆起缺陷检测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将处理后的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将处理后的所述位移信号及高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屏显示。
CN201811123591.6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9100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591.6A CN109100480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3591.6A CN109100480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0480A true CN109100480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67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3591.6A Pending CN109100480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04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2768A (zh) * 2019-01-10 2019-04-12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验汽车外板纵向条纹缺陷的方法
CN109719053A (zh) * 2019-01-23 2019-05-07 上海骄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胶料x光机检测剔除用精确定位装置
CN113251981A (zh) * 2021-04-15 2021-08-13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轮廓隆起程度曲线的绘制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782A (zh) * 2013-12-03 2014-09-03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重机钢丝绳直径在线测量装置及异常形态预报方法
CN104062399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
CN204214395U (zh) * 2014-11-28 2015-03-18 江西天河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推杆式触头线位移传感器
CN105806292A (zh) * 2016-03-11 2016-07-27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利用复位小车准确测量钢带厚度的设备
CN105923015A (zh) * 2016-05-04 2016-09-07 江西日月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减振平台为惯性位移基准的钢轨波浪磨耗移动测量方法
CN207280390U (zh) * 2017-08-23 2018-04-27 南京火眼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表面和内部检测车
CN108534667A (zh) * 2018-04-09 2018-09-14 浙江大学 一种多点触发的平面度误差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2399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补口防腐层无损检测装置
CN104019782A (zh) * 2013-12-03 2014-09-03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重机钢丝绳直径在线测量装置及异常形态预报方法
CN204214395U (zh) * 2014-11-28 2015-03-18 江西天河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推杆式触头线位移传感器
CN105806292A (zh) * 2016-03-11 2016-07-27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利用复位小车准确测量钢带厚度的设备
CN105923015A (zh) * 2016-05-04 2016-09-07 江西日月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减振平台为惯性位移基准的钢轨波浪磨耗移动测量方法
CN207280390U (zh) * 2017-08-23 2018-04-27 南京火眼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表面和内部检测车
CN108534667A (zh) * 2018-04-09 2018-09-14 浙江大学 一种多点触发的平面度误差检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2768A (zh) * 2019-01-10 2019-04-12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验汽车外板纵向条纹缺陷的方法
CN109719053A (zh) * 2019-01-23 2019-05-07 上海骄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胶料x光机检测剔除用精确定位装置
CN113251981A (zh) * 2021-04-15 2021-08-13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轮廓隆起程度曲线的绘制方法以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2811B (zh) 一种保持架自动检测装置
CN109100480A (zh) 一种钢卷隆起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1488689U (zh) 一种用于测量汽车最小离地间隙的测量仪
CN110530231A (zh) 一种用于玻璃生产线的辊子检测装置
CN110186371A (zh) 一种平面度超差连续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2248004A (zh) 一种窄带热连轧精轧机刚度的计算方法
CN201666781U (zh) 一种测量冷轧薄钢板c翘值的测量装置
CN116678352A (zh) 一种导轨精度检测装置
CN203704869U (zh) 一种保持架自动检测装置
CN212340145U (zh) 汽车防撞梁面轮廓度检测装置
CN207050693U (zh) 一种涂层测厚仪
CN209485229U (zh) 一种内花键跨棒距测量检具
CN105222679B (zh) 一种多功能车轮踏面外形检测样板
CN105806292B (zh) 一种利用复位小车准确测量钢带厚度的设备
CN202762740U (zh) 轧制板材的综合检测装置
CN204963756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轮踏面外形检测样板
CN201688794U (zh) 快速检测位置度的检具
CN206862254U (zh) 一种测量刷辊刷丝质量的装置
CN207846171U (zh) 一种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7797936U (zh) 曲轴自动测量仪
CN215177661U (zh) 滚动直线导轨精度检测装置
CN208600214U (zh) 一种微型球轴承的轴向游隙自动测量装置
CN113109247A (zh) 一种评价雪茄烟松紧度的系统及方法
CN208383048U (zh) 冷冲压拉伸件端面平面度检测装置
CN214095931U (zh) 一种多方向测量制作电脑外壳片材厚度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