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4496B - 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4496B
CN109094496B CN201810631687.7A CN201810631687A CN109094496B CN 109094496 B CN109094496 B CN 109094496B CN 201810631687 A CN201810631687 A CN 201810631687A CN 109094496 B CN109094496 B CN 109094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end portion
bumper reinforcement
rear wall
cut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316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94496A (zh
Inventor
柴田峻志
北恭一
正保顺
松井恭辅
大林环
高波雄太
柴田浩文
佐伯浩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94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4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94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4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4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 B60R2019/1813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made of metal
    • B60R2019/182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made of metal of light metal, e.g. extru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杠加强件及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保险杠加强件包括前壁、后壁和连接壁。前壁和后壁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彼此平行。前壁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在从前壁的中间部分观察时朝向后壁弯折。连接壁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包括前部和后部,并且前部和后部中的每一者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内侧延伸至外侧。后部的前端部与后壁之间的距离在从后部的基端部朝向后部的末端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前部设置成沿着后部的前端部延伸。

Description

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2015-58759(JP 2015-58759 A)中所描述的,已知一种设置在车辆的前端部部分中的保险杠加强件。该保险杠加强件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矩形管形状。换言之,该保险杠加强件是由前壁、后壁、上壁和下壁包围的管状体。应指出的是,在该保险杠加强件的内部设置有平行于上壁和下壁的肋。另外,保险杠加强件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的宽度方向(与前壁或后壁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成比保险杠加强件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
该保险杠加强件通过如下方式制造。首先,挤出加工铝合金材料以形成线性延伸的矩形管状中间成形体(成形步骤)。铝合金材料的挤出方向对应于车辆宽度方向。中间成形体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与作为成品的保险杠加强件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截面形状相同。换言之,中间成形体包括与保险杠加强件的壁对应的壁。接着,对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后部进行切割(修整步骤)。接着,对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进行加热(加热步骤)。接着,将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前部(前壁)向后按压(挤压步骤)。因此,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被挤压。因此,制造出下述保险杠加强件,该保险杠加强件被构造成使得端部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中间部分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小。
此外,已知通过下述方式制造的保险杠加强件。首先,以与JP 2015-58759 A(成形步骤)类似的方式形成中间成形体。接着,倾斜地切割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前拐角(修整步骤)。因此,在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中形成相对于中间成形体的中间部分的前表面倾斜的倾斜表面。接着,将平板状盖构件附接至该倾斜表面(附接步骤)。
发明内容
在JP 2015-58759A中的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中,在挤压步骤中,将中间成形体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中的上壁、下壁和肋各自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折叠(屈曲)。因此,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变形程度相对较大。在JP 2015-58759A中,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通过加热步骤中的加热而变软。因此,即使在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在加热步骤之后的挤压步骤中变形程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也会减少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壁(特别是屈曲的上壁、下壁和肋)中产生的裂纹。在JP 2015-58759A中,加热步骤是必需的,因此,保险杠加强件的制造工艺复杂且其制造成本较高。
另外,在将保险杠加强件制造成使得附接有盖构件的情况下,修整步骤和附接盖构件的步骤是必需的。因此,保险杠加强件的制造工艺复杂并且其制造成本较高。另外,需要与中间成形体分开地制造盖构件。因此,与JP 2015-58759A中的保险杠加强件相比,部件的数目较多并且部件的成本较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的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该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保险杠加强件,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包括:前壁,所述前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车辆的前端部部分中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壁具有面向前的壁表面;后壁,所述后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所述前壁的后方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后壁具有面向后的壁表面;以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壁具有面向上或者面向下的壁表面,并且所述连接壁构造成将所述前壁连接至所述后壁。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中,所述前壁、所述后壁和所述连接壁一体地形成。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彼此平行。当从所述前壁的所述中间部分观察所述前壁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时,所述端部部分朝向所述后壁弯折。所述连接壁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包括前部和后部,并且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中的每一者均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从内侧延伸至外侧。所述后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后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后部的基端部朝向所述后部的末端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前部设置成沿着所述后部的所述前端部延伸。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末端部”表示保险杠加强件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即,保险杠加强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右端部或左端部)。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基端部”表示与末端部相反且设置在保险杠加强件中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与中间部分之间的边界附近的端部。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前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后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接触。
在上述方面中,在所述前部的基端部和所述后部的基端部中,在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之间可以设置有间隙;并且所述前部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后部的所述部分可以彼此面接触,所述前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后部的所述部分位于从所述间隙至所述前部的末端部和所述后部的末端部的区域中。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前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后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体地形成中间成形体,使得所述中间成形体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是一致的,其中,所述中间成形体包括前壁、后壁和连接壁,所述前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车辆的前端部部分中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壁具有面向前的壁表面,所述后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所述前壁的后方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后壁具有面向后的壁表面,所述连接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壁具有面向上或者面向下的壁表面,并且所述连接壁构造成将所述前壁连接至所述后壁;形成切口部分,使得所述切口部分从所述连接壁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的末端部表面朝向所述端部部分的基端部延伸,并且使得所述切口部分的内周部的位于后壁侧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后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端部部分的所述末端部表面朝向所述基端部的方向上增大;以及将所述端部部分的位于所述切口部分前方的部分朝向所述后壁弯折。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切口部分的所述内周部的位于前壁侧的第二部分可以平行于所述前壁;并且所述切口部分的所述内周部的位于所述后壁侧的所述第一部分可以相对于所述后壁倾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保险杠加强件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制造中间成形体、在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中形成切口部分并将位于切口部分前方的部分朝向后壁弯折。换言之,与JP 2015-58759A不同,连接壁未折叠(未屈曲)。因此,尽管端部部分在位于切口部分前方的部分进行弯折之前未通过加热软化,但是位于切口部分前方的部分能够相对容易地被弯折。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不需要JP 2015-58759A中进行的加热步骤。另外,与通过将盖构件附接至中间成形体而制造的保险杠加强件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另外,不需要附接盖构件的步骤。因此,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制造过程被简化并且部件成本可以被降低。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提供保险杠加强件。
另外,通常,保险杠加强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每个端部被紧固至车辆的框架构件(例如,侧构件)。此时,工具和紧固构件(螺栓、螺母等)经由设置在保险杠加强件的任意壁中的操作孔而被插入保险杠加强件中,并且保险杠加强件通过使用工具和紧固构件而被紧固至框架构件。换言之,保险杠加强件的后壁和框架构件由被插入保险杠加强件中的紧固构件紧固。在JP 2015-58759A中,如上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部分中的上壁、下壁和肋折叠(屈曲)。因此,即使用于将保险杠加强件固定至车身的工具和紧固构件被插入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部分中,上壁、下壁和肋的折叠部分仍然成为障碍物,因此难以进行将保险杠加强件紧固至框架构件的操作。相反,在本发明的保险杠加强件中,连接壁未折叠(未屈曲),因此可以容易地将保险杠加强件固定至框架构件。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所述切口部分的位于所述端部部分的所述基端部处的部分可以设置成平行于所述端部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
通常,当金属材料弯折时,难以将弯折部分的曲率半径设定为“0”。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位于中间成形体的切口部分前方的部分(特别是其基端部)被弯折成使得弯折部分变弯曲。如图11中所图示的,切口部分的内周部的位于前壁侧的前侧部可以与切口部分的内周部的位于后壁侧的后侧部倾斜地相交。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弯折部分变弯曲,所以难以使前侧部和后侧部彼此进行面接触。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切口部分的位于端部部分的基端部处的部分设置成平行于端部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由于端部部分的被弯折的部分位于切口部分的平行于端部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所述部分前方,所以容易使直线延伸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彼此面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应用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加强件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为从左前侧斜着观察到的保险杠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3为保险杠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4为沿着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
图5为以放大的方式图示了图3中的右端部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6为沿着图3中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图7为从左前侧斜着观察到的在成形步骤中形成的中间成形体的立体图;
图8为在弯曲成形步骤中变弯曲的中间成形体的俯视图;
图9为在修整步骤中形成有切口部分的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0为端部部分的前壁在弯折步骤中被弯折的中间成形体的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示例的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俯视图;以及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修改示例的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加强件1。首先,描述应用有保险杠加强件1的车辆V的结构。如图1中所图示的,车辆V包括一对左右侧构件SR、SL和保险杠加强件1。
侧构件SR、SL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侧构件SR、SL中的每个侧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侧构件SR、SL的前端部部分中分别设置有板状的凸缘部分。保险杠加强件1被紧固至凸缘部分。
接下来,描述保险杠加强件1的结构。如图1中所图示的,保险杠加强件1呈从车辆的第一端部(右端部)沿车辆宽度方向水平延伸至车辆的第二端部(左端部)的多边形管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矩形管形状)。换言之,如图2至图4中所图示的,保险杠加强件1包括前壁11、后壁12、上壁13、下壁14和肋15。前壁11和后壁12中的每一者均呈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前壁11的壁表面面向前。后壁12设置在前壁11后方。后壁12的壁表面面向后。上壁13、下壁14和肋15中的每一者均呈在前壁11与后壁12之间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带状。上壁13、下壁14和肋15呈相同形状。上壁13的壁表面面向上。上壁13为将前壁11的上端部连接至后壁12的上端部的连接壁。下壁14设置在上壁13下方。下壁14的壁表面面向下。下壁14为将前壁11的下端部连接至后壁12的下端部的连接壁。肋15设置在上壁13与下壁14之间。肋15与上壁13和下壁14平行地设置。肋15为将前壁11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连接至后壁12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的连接壁。
另外,在保险杠加强件1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1C与保险杠加强件1的右端部部分1E之间的边界附近以及在中间部分1C与左端部部分1E之间的边界附近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穿过保险杠加强件1的通孔TH(参见图2)。将工具和紧固构件经由通孔TH插入到保险杠加强件1中,并且因此将紧固构件紧固至侧构件SR、SL的凸缘部分。于是,保险杠加强件1被固定至车身。
保险杠加强件1的每个部分的形状被设定为使得保险杠加强件1与保险杠盖在保险杠加强件1和保险杠盖附接至车身的状态下不互相干涉。在以下描述中,更具体地描述保险杠加强件1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1C以及左端部部分1E和右端部部分1E的结构。在以下描述中,在前壁11、后壁12、上壁13、下壁14和肋15中,位于中间部分1C中的各部位分别被称为前壁11C、后壁12C、上壁13C、下壁14C和肋15C。另外,在前壁11、后壁12、上壁13、下壁14和肋15中,位于端部部分1E中的各部位分别被称为前壁11E、后壁12E、上壁13E、下壁14E和肋15E。
首先,描述保险杠加强件1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1C的结构。如图3中所图示的,中间部分1C在俯视图中弯曲成拱形形状。换言之,中间部分1C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在比中间部分1C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更靠前的位置中。换言之,中间部分1C的在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比中间部分1C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更靠近车辆前部部分。与中间部分1C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分1C的中央轴线)垂直的截面形状(参见图4)从中间部分1C的第一端部(右端部)至中间部分1C的第二端部(左端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前壁11C平行于后壁12C。换言之,上壁13C、下壁14C和肋15C在宽度方向(垂直于前壁11C或后壁12C的方向)上的长度W13C、W14C、W15C是一致的。另外,前壁11C和后壁12C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长度H11C、H12C是一致的。
接下来,描述保险杠加强件1的端部部分1E的结构。由于右端部部分1E的结构与左端部部分1E的结构是两侧对称的,因而对右端部部分1E进行描述并省略对左端部部分1E的描述。端部部分1E设置成从中间部分1C的右端部向右后侧倾斜地延伸(参见图3和图5)。换言之,端部部分1E(前壁11E、后壁12E、上壁13E、下壁14E和肋15E)的基端部设置在中间部分1C的右端部处。当从端部部分1E的基端部观察端部部分1E的末端部时,端部部分1E(前壁11E、后壁12E、上壁13E、下壁14E和肋15E)的末端部设置在朝向右后侧倾斜延伸的方向上的一位置处。换言之,端部部分1E的末端部设置在端部部分1E的基端部的右侧后方。端部部分1E的垂直于延伸方向(后壁12E的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从端部部分1E的基端部至端部部分1E的末端部逐渐变化。端部部分1E的基端部的截面形状与图4中所图示的中间部分1C的截面形状相同。前壁11E与后壁12E之间的距离在从端部部分1E的基端部朝向端部部分1E的末端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参见图6)。换言之,上壁13E、下壁14E和肋15E在宽度方向(垂直于后壁12E的方向)上的长度W13E、W14E、W15E逐渐减小。应指出的是,前壁11E和后壁12E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长度H11E、H12E是一致的。
以下更具体地描述端部部分1E的每个壁的结构。当从前壁11C观察前壁11E时,前壁11E向后弯折(参见图5)。后壁12E设置成从后壁12C的右端部向后倾斜地直线延伸。前壁11E相对于后壁12E倾斜。换言之,前壁11E的末端部与后壁12E的末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前壁11E的基端部与后壁12E的基端部之间的距离。
上壁13E包括连接至前壁11E的前部13E1和连接至后壁12的后部13E2。前部13E1在宽度方向(垂直于前壁11E的方向)上的长度W13E1从上壁13E的基端部至上壁13E的末端部是一致的(参见图5)。后部13E2在宽度方向(垂直于后壁12E的方向)上的长度W13E2在从上壁13E的基端部朝向上壁13E的末端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前部13E1设置成沿着后部13E2延伸。后部13E2的前端表面与前部13E1的后端表面接触(即,后部13E2的前端表面与前部13E1的后端表面进行面接触)。后部13E2的前端表面与前部13E1的后端表面之间的接触部分被焊接。在前部13E1的基端部和后部13E2的基端部中,在前部13E1与后部13E2之间形成有间隙G。如后面将更具体地进行描述的,间隙G是在保险杠加强件1的制造过程(修整步骤)中设置的切口部分C的剩余部分。
类似于上壁13E,下壁14E包括前部14E1和后部14E2。另外,类似于上壁13E,在前部14E1的基端部与后部14E2的基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G。前部14E1与后部14E2之间的接触部分被焊接。另外,类似于上壁13E,肋15E包括前部15E1和后部15E2。另外,类似于上壁13E,在前部15E1的基端部与后部15E2的基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G。应指出的是,肋15E的前部15E1和后部15E2未被焊接(参见图6)。
接下来,将描述制造保险杠加强件1的方法。首先,如图7中所图示的,挤出加工铝合金材料,使得制造出直线延伸的管状中间成形体M(挤出步骤)。铝合金材料的挤出方向与车辆宽度方向相同。中间成形体M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与成品保险杠加强件1的中间部分1C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参见图4)相同。换言之,中间成形体M包括与保险杠加强件1的前壁11、后壁12、上壁13、下壁14和肋15对应的前壁M1、后壁M2、上壁M3、下壁M4和肋M5。应指出的是,挤出步骤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步骤。在以下描述中,在前壁M1、后壁M2、上壁M3、下壁M4和肋M5中,位于中间成形体M的延伸方向上的中间部分MC中的各部位分别被称为前壁M1C、后壁M2C、上壁M3C、下壁M4C和肋M5C。另外,在前壁M1、后壁M2、上壁M3、下壁M4和肋M5中,位于中间成形体M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ME中的各部位分别被称为前壁M1E、后壁M2E、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
接着,如图8中所图示的,中间部分MC相对于中间成形体M的在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ME被向前按压,并且因此,中间部分MC形成为变弯曲(弯曲成形步骤)。在弯曲成形步骤中,端部部分ME未被定形状。换言之,端部部分ME保持处于端部部分ME直线地延伸的状态。右端部部分ME被设置成从中间部分MC的右端部朝向右后侧倾斜地延伸。换言之,右端部部分ME(前壁M1E、后壁M2E、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的基端部设置在中间部分MC的右端部处。当从右端部部分ME的基端部观察右端部部分ME的末端部时,右端部部分ME(前壁M1E、后壁M2E、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的末端部设置在朝向右后侧倾斜延伸的方向上的一位置处。换言之,右端部部分ME的末端部设置在右端部部分ME的基端部的右侧后方。左端部部分ME与右端部部分ME两侧对称。
随后,在中间部分MC与右端部部ME之间的边界附近以及在中间部分MC与左端部部分ME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穿过中间部分MC的通孔TH(孔成形步骤)。
随后,如图9中所图示的,对端部部分ME在宽度方向(垂直于前壁11E或后壁12E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进行修整(修整步骤)。换言之,在端部部分ME中形成切口部分C。右端部部分ME的切口部分C的形状与左端部部分ME的切口部分C的形状是两侧对称的。鉴于此,对右端部部分ME的切口部分C进行描述并且省略对左端部部分ME的切口部分C的描述。另外,在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中形成各自的切口部分C。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的切口部分C具有相同的形状。鉴于此,对上壁M3E的切口部分C进行描述并且省略对下壁M4E和肋M5E的切口部分C的描述。
切口部分C形成为从上壁M3E的末端部表面朝向基端部延伸。切口部分C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C在从上壁M3E的末端部表面朝向上壁M3E的基端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更具体地,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前侧部CF(根据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的示例)平行于前壁M1E,前侧部CF位于前壁M1E侧。后壁M2E与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后侧部CR(根据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的示例)之间的距离在从上壁M3E的末端部表面朝向基端部的方向上增大,后侧部CR位于后壁M2E侧。换言之,后侧部CR相对于后壁M2E倾斜。应指出的是,在切口部分C中,设置在上壁M3E的基端部处的基端部C1和设置在上壁M3E的末端部处的末端部C2设置成平行于上壁M3E的延伸方向延伸。换言之,在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位于后壁M2E侧的整个后侧部(包括后侧部CR)中,位于上壁13E的基端部和末端部处的部分平行于后壁12E。
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各自的剩余部分中的连接至前壁M1E的前部M3E1、M4E1、M5E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M3E1、WM4E1、WM5E1比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各自的剩余部分中的连接至后壁M2E的后部M3E2、M4E2、M5E2的基端部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M3E2、WM4E2、WM5E2小。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的剩余部分是在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中形成切口部分C之后剩余的部分。应指出的是,修整步骤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步骤。
随后,如图10中所图示的,在端部部分ME中,将位于切口部分C前方的部分按压成朝向后壁M2E弯折(弯折步骤)。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地,将前壁M1E的基端部与连接至前壁M1E的前部M3E1、M4E1、M5E1的基端部弯折。因此,使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前侧部CF与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后侧部CR进行面接触。切口部分C的基端部C1保持为间隙G。应指出的是,弯折步骤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步骤。最后,对上壁M3E和下壁M4E每一者中的后侧部CR和前侧部CF进行焊接(焊接步骤)。应指出的是,不对肋M5E的后侧部CR和前侧部CF进行焊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部分C在修整步骤中形成在中间成形体的端部部分ME中,并且位于切口部分C前方的部分在弯折步骤中被朝向后壁弯折。换言之,与JP2015-58759A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未被折叠(未被屈曲)。因此,尽管端部部分ME在弯折步骤之前未通过加热进行软化,但是位于切口部分C前方的部分可以相对容易地被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部M3E1、M4E1、M5E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M3E1、WM4E1、WM5E1相对较小。因此,位于切口部分C前方的部分容易弯折。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JP2015-58759A中进行的加热步骤。另外,与通过将盖构件附接至中间成形体而制造的保险杠加强件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另外,不需要附接盖构件的步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过程被简化并且部件成本可以降低。因此,可以以低成本提供保险杠加强件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弯折步骤中,主要地,将前壁M1E的基端部和连接至前壁M1E的前部M3E1、M4E1、M5E1的基端部弯折。通常,当金属材料被弯折时,难以将弯折部分的曲率半径设定为“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此经受弯折步骤的前壁M1E的基端部和前部M3E1、M4E1、M5E1的基端部变弯曲。如果如图11中所图示的那样没有设置切口部分C的基端部C1并且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后侧部CR和前侧部CF彼此倾斜地相交,则由于基端部的弯曲而难以在弯折步骤中使后侧部CR与前侧部CF彼此进行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部分C的基端部C1设置成平行于上壁M3E的延伸方向延伸。当在弯折步骤中将前壁M1E的基端部和前部M3E1、M4E1、M5E1的基端部弯曲成使得前部M3E1、M4E1、M5E1的基端部略微进入切口部分C的基端部C1时,容易使设置成直线地延伸的前侧部CF和后侧部CR彼此进行面接触。
另外,在JP 2015-58759A中,如上所述,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部分中的上壁、下壁和肋被折叠(被屈曲)。因此,即使用于将保险杠加强件固定至车身的工具和紧固构件被插入保险杠加强件的端部部分中,上壁、下壁和肋的折叠部分也成为障碍物,并且因此,难以进行将保险杠加强件紧固至框架构件的操作。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壁M3E、下壁M4E和肋M5E未被折叠(未被屈曲),所以可以容易地将保险杠加强件1固定至车身。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前侧部CF平行于前壁M1E。切口部分C的内周部的后侧部CR相对于后壁M2E倾斜。代替采用这种结构,前侧部CF和后侧部CR可以如图12中所图示的那样略微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前侧部CF和后侧部CR的形状可以被设定为彼此对应,使得在位于切口部分C前方的部分于弯折步骤中被弯折时前侧部CF与后侧部CR彼此接触(彼此进行面接触)。应指出的是,前侧部CF和后侧部CR可以被设定为使得前侧部CF的一部分与后侧部CR的一部分彼此接触(彼此进行面接触或点接触)。

Claims (3)

1.一种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一体地形成中间成形体,使得所述中间成形体的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是一致的,其中,所述中间成形体包括:
前壁,所述前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车辆的前端部部分中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壁具有面向前的壁表面,
后壁,所述后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所述前壁的后方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后壁具有面向后的壁表面,和
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设置为带状壁且设置成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壁具有面向上或者面向下的壁表面,并且所述连接壁构造成将所述前壁连接至所述后壁;
形成切口部分,使得所述切口部分从所述连接壁的在所述延伸方向上的端部部分的末端部表面朝向所述端部部分的基端部延伸,并且使得所述切口部分的内周部的位于后壁侧的第一部分与所述后壁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端部部分的所述末端部表面朝向所述基端部的方向上增大;以及
将所述端部部分的位于所述切口部分前方的部分朝向所述后壁弯折,
所述切口部分的所述内周部的位于所述后壁侧的所述第一部分是弯曲的;并且
所述切口部分的所述内周部的位于前壁侧的第二部分是弯曲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分的所述内周部的位于前壁侧的第二部分平行于所述前壁;并且
所述切口部分的所述内周部的位于所述后壁侧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后壁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分的位于所述端部部分的所述基端部处的部分设置成平行于所述端部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
CN201810631687.7A 2017-06-21 2018-06-19 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Active CN109094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1083 2017-06-21
JP2017121083A JP6545753B2 (ja) 2017-06-21 2017-06-21 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及び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4496A CN109094496A (zh) 2018-12-28
CN109094496B true CN109094496B (zh) 2023-05-30

Family

ID=6469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31687.7A Active CN109094496B (zh) 2017-06-21 2018-06-19 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1740B2 (zh)
JP (1) JP6545753B2 (zh)
CN (1) CN1090944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7839B1 (ja) * 2019-03-08 2020-04-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補強材
US11097785B2 (en) * 2019-07-19 2021-08-24 Volvo Ca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hood for decoupled pedestrian safety and durability
CN112124235A (zh) * 2020-09-24 2020-12-2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防护杆
JP7448495B2 (ja) 2021-02-04 2024-03-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ンパリー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10590A1 (de) * 1985-03-23 1986-10-02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Biegebalken, insbesondere als stossfaenger eines fahrzeuges einsetzbarer biegebalken
US5306058A (en) * 1990-03-26 1994-04-26 Shape Corporation Tubular roll-formed automotive bumper
JP2772621B2 (ja) * 1994-09-30 1998-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ンパビーム
JP2000335333A (ja) * 1999-03-19 2000-12-05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両端部の断面幅を徐変させたバンパーリィンホース
US6435579B1 (en) * 1999-10-27 2002-08-20 Patrick M. Glance Bumper beam having double open sided channel members
US6764119B2 (en) * 2002-01-22 2004-07-20 Pullman Industries, Inc. Vehicle bumper system
WO2004028863A1 (ja) * 2002-09-30 2004-04-08 Sekisui Kasei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歩行者保護用バンパアブソーバ
JP4114473B2 (ja) * 2002-12-13 2008-07-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US7108303B2 (en) * 2004-04-07 2006-09-19 Pullman Industries, Inc. Crushed profile bump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JP201008338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Kobe Steel Ltd バンパ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84039B2 (ja) * 2010-07-30 2014-09-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バンパリインホース及び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JP5968285B2 (ja) 2013-09-09 2016-08-1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バンパー補強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68284B2 (ja) 2013-09-09 2016-08-1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バンパー構造体及びバンパービームの製造方法
JP6008811B2 (ja) 2013-09-17 2016-10-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バンパービーム
JP6285217B2 (ja) 2014-03-05 2018-02-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ビー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45753B2 (ja) 2019-07-17
US20180370469A1 (en) 2018-12-27
CN109094496A (zh) 2018-12-28
US10661740B2 (en) 2020-05-26
JP2019006168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4496B (zh) 保险杠加强件和制造保险杠加强件的方法
US1034372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tructures
JP5543756B2 (ja)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CN109311442B (zh) 加强的用于机动车辆的保险杠和用于制造该保险杠的方法
US103915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anging a metal piece
US9731770B2 (en) Front pillar structure integrated with flange
US9718332B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door in particular a tailgate of a vehicle
CN107444498B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横杆
US7959212B2 (en) Welded blank for vehicle door panel
US8596713B1 (e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fender panel of vehicle
JP2015151067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6162677B2 (ja) ホットスタンプトリム部品
JP6423492B1 (ja) 段付管部材及び段付管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10316282B (zh) 用于形成车辆组件的方法
JP5928881B2 (ja) 自動車のcfrp製キャビンおよび自動車のcfrp製キャビンの製造方法
US11142256B2 (en) Fender apron assembly for vehicle
CN204020798U (zh) 一种小腿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KR20120121809A (ko) 트레일링 암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8136014A (ja) 異径パイプの接合構造
JP3559366B2 (ja) 車体フレームを構成する押し出し成形部材の断面構造
JP2009269415A (ja) 車両用トリム
JP3384285B2 (ja) ダッシュパネル成形法
JP2017007511A (ja) 衝撃吸収部材
JP6516588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3137B2 (ja) 車両バルクヘッド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pplicant after: AISIN KEIKINZOKU Co.,Ltd.

Applicant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pplicant before: AISIN KEIKINZOKU Co.,Ltd.

Applicant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