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707A - 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707A
CN109076707A CN201780017149.2A CN201780017149A CN109076707A CN 109076707 A CN109076707 A CN 109076707A CN 201780017149 A CN201780017149 A CN 201780017149A CN 109076707 A CN109076707 A CN 109076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length
fiber
signal lin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1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仓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H05K1/0298Multilayer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06F30/394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Dielectric details, e.g. changing the dielectric material around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5Lay-out of balanced signal pairs, e.g. differential lines or twisted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8Skew reduction or using delay l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06Inorganic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eramic, g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2Timing analysis or timing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5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e.g. two or more polymers, polymer + filler, + reinforcement
    • H05K1/0366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e.g. two or more polymers, polymer + filler, + reinforcement reinforced, e.g. by fibres, fabric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83Dielectric layers
    • H05K2201/0195Dielectric or adhesive laye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layers, e.g.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7Electric details
    • H05K2201/0707Shielding
    • H05K2201/0715Shielding provided by an outer layer of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较低差分偏斜的布线。印刷电路板(110)具备:由玻璃布(22)和树脂(23)构成的绝缘层;由平行于所述玻璃布(22)的纤维(20)的区间Sl2i‑1和Sl2i以及连接这些区间的线构成的正信号线(10);以及由区间Sl'2i‑1和Sl'2i以及连接这些区间的线构成的负信号线(11)。区间Sl2i‑1和区间Sl2i之间的距离是纤维(20)的间隔Pg1的一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相等;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区间Sl'2i的线的总线长度相等;区间Sl2i‑1和Sl2i的总线长度与区间Sl'2i‑1和Sl'2i的总线长度相等;以及正信号线(10)的线长度和负信号线(11)的线长度相等。

Description

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印刷布线板通过将要成为传输线的铜箔附接到绝缘层而形成。绝缘层通过用树脂浸渍由在纵向和横向两者上编织的纤维制成的玻璃布而形成。因此,绝缘层中纤维与树脂的体积比不均匀。因此,取决于传输线的位置,绝缘层的相互相对部分具有彼此不同的电容率。此电容率差异影响了形成在印刷布线板上的传输线的传播延迟。
因为构成差分信号线的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定位在彼此不同的位置,所以电容率在相互相对的部分中是不同的。此电容率差异引起正信号线与负信号线之间的传播延迟差异(差分偏斜)。
差分信号要求正信号和负信号的相位彼此相差180度。然而,如果产生差分偏斜而减少正信号与负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那么插入损耗将增加。为此,希望在正信号线与负信号线之间不引起任何差分偏斜。
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提出了一种抑制差分偏斜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PTL1)公开了一种通过将线宽设置为玻璃布中编织的纤维之间的间隔的75%至95%来减轻差分偏斜的技术。
专利文献2(PTL2)公开一种通过将差分信号线布线成正弦波形式来减轻差分偏斜的技术。
专利文献3(PTL3)公开一种通过致使纤维之间的间隔与差分信号线之间的间隔匹配来减轻差分偏斜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2014-130860
[PTL2]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号2015-050924
[PTL3]WO2016/11732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PTL1中公开的技术中,将线宽设置为玻璃布中编织的纤维之间的间隔的75%至95%。大体来说,纤维之间的间隔大约是0.4mm至0.7mm。因此,本技术要求等于或大于0.3mm的线宽。大体上,用于多层电路板的线宽大约是0.1mm;因此,难以将要求等于或大于0.3mm的线宽的本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
另外,PTL2中公开的技术以正弦波形式来布置线,且因此要求比线宽更宽的区域。因此,难以使用本技术来将差分信号线布线在具有狭窄布线区域的区域中,诸如紧接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下方。例如,难以使用本技术来将具有0.1mm线宽的差分信号线布线在1mm网格的球栅阵列(BGA)端子上。
PTL3中公开的技术致使纤维之间的间隔与差分信号线之间的间隔匹配。然而,如上文解释,大体来说,纤维之间的间隔大约是0.4mm至0.7mm。因此,难以在例如具有1mm网格的BGA端子的紧接在LSI下方的布线区域中应用此类技术。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狭窄布线区域的具有较小差分偏斜的布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布线板的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其中编织纤维的玻璃布和玻璃布浸渍的树脂构成;
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一线,所述第一线在平行于玻璃布中编织的纤维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二线,所述第二线在平行于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所述第二线与第一线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三线,所述第三线连接构成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线;以及
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四线,所述第四线在平行于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五线,所述第五线在平行于第四线的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五线与第四线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六线,所述第六线连接构成第四线和第五线的线,其中
第一线的总线长度和第二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第五线的总线长度和第六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第四线和第五线的总线长度与第一线和第二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以及
第一布线的线长度和第二布线的线长度彼此相等。
[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包含适用于狭窄布线区域的具有较小差分偏斜的布线的印刷布线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2的(a)是沿着图1的II-II获取的剖面图,且(b)是沿着图1的II'-II'获取的剖面图。请注意,剖视图中未绘制阴影线,因此图形易于查看。
图3的(a)是图1的II-II区间的放大图,(b)、(c)和(d)是表示在(a)的剖面图中纤维相对于树脂的体积比。
图4是执行形成布线图案的程序的处理器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布线图案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5中的所选择的线的布线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解释所选择的线中的布线图案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图14是用于解释根据修改示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看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及其制造方法。
(第一示例实施例)
如图1和图2的(a)和(b)所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10由以下构成:绝缘层25和26,其通过用树脂23浸渍由在纵向和横向两者上编织的纤维20、21制成的玻璃布22而形成;以及铜箔等,其作为导体且由布线在绝缘层25和26之间的传输线12构成;以及接地层24,其夹在绝缘层25和26之间。将纤维20的间隔设置为Pg1。如下,纤维20的间隔称作玻璃布间隔。
如图2的(a)和(b)中所示出,构成绝缘层25和26的纤维20被设置为彼此平行。
如图1中所示出,传输线12由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构成。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中的每一者被形成具有0.1至0.2mm的线宽。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是其间具有间隔Dp且彼此平行的线。满足以下关系:间隔Dp<玻璃布间隔Pg1
传输线12是反复弯曲的绕组线。正信号线10具有:在正信号线区间Sl2i-1处的长度为L2i-1的线,其是与纤维20平行的直线部分;以及在正信号线区间Sl2i处的线长度L2i的线。负信号线11具有:在负信号线区间Sl'2i-1处的长度为L'2i-1的线,其是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1平行的直线部分;以及在负信号线区间Sl'2i处的长度为L'2i的线。请注意,“i”表示任意自然数。请注意,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1各自表示奇数编号的线区间,而正信号线区间Sl2i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各自表示偶数编号的线区间。
直线连接在正信号线区间Sl2i-1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之间。类似地,直线连接在负信号线区间Sl'2i-1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之间。
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同一假想直线延伸,而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同一假想直线延伸。类似地,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同一假想直线延伸,而偶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平行于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同一假想直线延伸。正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间隔是玻璃布间隔Pg1的1/2。类似地,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间隔是Pg1/2。
如等式1中表示,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另外,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正信号线区间的总线长度即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等于负信号线区间的总线长度即负信号线区间Sl'2i-1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请注意,在等式1中,“N1”表示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数量,“N2”表示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数量,“N'1”表示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数量,且“N'2”表示负信号线区间Sl'2i的数量,且N=N1+N2,N'=N'1+N'2
[数学式1]
另外,正信号线10的整体长度和负信号线11的整体长度彼此相等。
下文解释具有上述构成的印刷布线板110的特性。
如图2的(a)中所示出,在正信号线10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中,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正信号线10a附近(相对区域)较高。另一方面,如图2的(b)中所示出,在正信号线区间Sl2i中,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正信号线10b附近(相对区域)较低。
此处,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两者沿着平行于纤维20的假想直线延伸。因此,在正信号线区间Sl1至S2·N1-1附近(相对区域),每单位距离的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大体上彼此相等。因此,每单位距离的每一正信号线区间Sl1、Sl3、…、S2·N1-1与接地层24之间的电容率大体上彼此相等。类似地,每单位距离的每一正信号线区间Sl2、Sl4、…、S2·N2与接地层24之间的电容率大体上彼此相等。
此处,如图3的(a)中所示出,纤维20在纤维的中心位置最厚,且朝向外部较薄。因此,如图3的(b)、(c)和(d)所示出,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是类似山的形式,其横向对称且顶点是纤维的中心位置。另外,纤维20以玻璃布间隔Pg1来编织。因此,在垂直于纤维20的方向的方向上,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以玻璃布间隔Pg1而重复。因此,如图3的(b)中所示出,在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较高的位置31在垂直于纤维20的方向的方向上分离Pg1/2的位置32a和32b处,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较低。如图3的(c)中所示出,在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中等的位置33分离Pg1/2的位置34a和34b处,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也是中等。如图3的(d)中所示出,在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较低的位置35分离Pg1/2的位置36a和36b处,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较高。也就是说,在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较高的位置分离Pg1/2的位置处,纤维20的体积比较低;而在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较低的位置分离Pg1/2的位置处,纤维20的体积比较高。
电容率由于纤维20的体积比较高而较高。因此,由于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与接地层24之间的电容率较高,所以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与接地层24之间的电容率较低。由于电容率较高,所以传播延迟较大。因此,由于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在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中较大,所以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在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中较小。
此处,因为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所以全部正信号线10的传播延迟是均衡的。因此,全部正信号线10的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的可能范围小于当正信号线自由布线时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的可能范围。
另一方面,负信号线区间Sl'2i-1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分别沿着平行于纤维20的假想直线延伸。因此,单位距离的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每一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附近大体上相等。因此,单位距离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与接地层24之间的电容率大体上彼此相等。类似地,每一负信号线区间Sl'2i与接地层24之间的每距离电容率大体上彼此相等。
类似于正信号线区间Sl2i-1、Sl2i,由于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在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中较大,所以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在偶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中较小。
因为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所以全部负信号线11的传播延迟是均衡的。因此,全部负信号线11的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的可能范围小于当负信号线自由布线时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的可能范围。
另外,因为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是构成夹在绝缘层25和26之间的传输线12的线,所以单位距离的传播延迟的可能范围在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之间相等。
此外,因为正信号线区间Sl2i-1、Sl2i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1、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所以传输线12中差分偏斜的最大值小于当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自由布线时的差分偏斜的最大值。因此,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小于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自由布线时的情况。
在印刷布线板110中,传输差分信号的信号发生器连接到传输线12一端;且接收差分信号的诸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部件连接到另一端供使用。
通过信号发生器将具有正弦波的电压施加到传输线12。此处,通过信号发生器施加到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的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是180度。
在此构成中,如上所述,由于印刷布线板110的属性,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因此,针对从信号发生器到部件的传输线12的插入损耗的影响也是较小,且因此,半导体集成电路可以正常地操作。
(印刷布线板的制造方法)
下文解释具有上述构成的印刷布线板110的制造方法。
通过以特定间距编织纤维20和21来制备玻璃布22。
用树脂23浸渍玻璃布22,从而制造绝缘层25和26。树脂23由绝缘材料构成,诸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酯树脂。
接着,确定印刷布线板110的布线图案。根据确定的布线图案,在绝缘层25的一个表面上,通过导体的金属箔(诸如铜箔)来形成传输线12。在传输线12的形成处理中,可以采用形成布线图案的各种类型的方法,诸如减法处理和加法处理。最后,在绝缘层25的形成传输线12的表面上,重叠绝缘层26,且以夹住绝缘层25、26的方式来放置并按压由诸如铜箔的金属箔制成的一对接地层24,从而制造印刷布线板110。
布线图案的确定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来执行。下文参看附图来解释布线图案的确定方法。
如图4中所示出,可操作以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200由以下构成:诸如键盘和鼠标的操作单元201;处理程序的控制器202、累积在执行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的主存储单元203;累积诸如程序的数据的辅助存储单元204;和显示程序的结果的显示器205等。
操作单元201将来自键盘、鼠标等的数据输入传输到控制器202。
控制器202由中央处理单元(CPU)等构成,且通过使用从操作单元201、主存储单元203或辅助存储单元204接收的数据来执行程序。另外,在必要时,控制器202在程序执行期间将数据传输到主存储单元203或辅助存储单元204。在程序的执行期间,在必要时,控制器202还向主存储单元203或辅助存储单元204请求数据。
主存储单元203累积从控制器202接收的数据。另外,主存储单元203在被控制器202请求时发送所累积的数据。
辅助存储单元204累积从控制器202接收的数据。另外,辅助存储单元204在被控制器202请求时发送所累积的数据,诸如程序。
显示器205接收来自控制器202的数据,且显示数据。
在布线图案的确定方法中,首先,从操作单元201接收目标印刷布线板110的大小、绝缘层25和26的纤维20和21的间隔Pg1和Pg2、以及纤维20的方向(S10),如图5中所示出。接着,根据已被接收的印刷布线板110的大小,控制器202在显示器205上显示印刷布线板110的区域(S20)。根据在显示器205上显示的印刷布线板110的区域,从操作单元201接收将要安装的部件的临时位置和粗略布线图案(S30)。随后,操作单元201从粗略布线图案中选择差分信号线(S40)。
控制器202从所选择的差分信号线提取平行于编织成玻璃布的纤维20的线,且在显示器205上显示提取的线(S50)。注意,线的部分区间对应于此,对应的区间被提取为线。
接着,设计者从显示器205上显示的线中选择要应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布线的线,并通过操作单元201指定所选择的线(S60)。控制器202使用稍后解释的方法来计算所选择的线的布线,且在显示器205上显示计算出的布线(S70)。在显示器205上确认是否选择了将要应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布线方法的所有线(S80)。如果有任何未选择的线,那么再次从提取的线中进行所选择的线,通过操作单元201输入所选择的线,且确定布线(S60、S70)。如果没有任何未选择的线,那么不确定布线图案的线且通过操作单元201输入部件的定位(S90)。以此方式,确定全部的布线图案。
下文参看图6来描述相对于所选择的线来计算(S70)布线的方法的细节。
首先,通过操作单元20输入正信号线与负信号线之间的间隔Dp以及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线长度L2i-1的最大值Lmax(S700)。
接着,通过操作单元201,接收连接正信号线区间Sl2i-1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线10c与用以定位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假想直线之间形成的角度θ(S701)。请注意0°<θ<90°成立,如图7中所示出。
因为用以定位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假想直线之间的间隔是Pg1/2,所以控制器202基于输入角度θ且根据等式2来计算在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方向上的线10c的线长度l和线10c的分量的长度dl(S702)。
[数学式2]
基于已计算出的在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方向上的线10c的分量的长度dl,控制器202计算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线长度L2i-1、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线长度L2i和正信号线区间Sli的数量N,以便满足等式3(S703)。此处,如等式3中所示出,在计算中假定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Sl2i的线长度L2i-1、L2i是相等的。请注意,Lall表示所选择的线的长度。
[数学式3]
N=N1+N2
L2i-1=L2i
L2i≤Lmax
L2i-1≤Lmax
接着,控制器202计算平行于纤维20的线长度L1的正信号线区间Sl1。此处,如图7中所示出,正信号线区间Sl1是一端37a定位在所选择的线的一端处且其另一端37b定位在所选择的线的另一端上的线。接着,计算出线10c,其一端是正信号线区间Sl1的一端37b,且与正信号线区间Sl1形成角度180°-θ,并具有长度l。随后,计算出正信号线区间Sl2,其一端是所连接的线10c的一端38a,且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1并具有线长度L2。此处,正信号线区间Sl2与线10c之间的角度是180°-θ。计算出长度l的线10d,其一端是正信号线区间Sl2的另一端38b,且其与正信号线区间Sl2形成角度180°-θ。此处,线10d的另一端39a定位在从正信号线区间Sl1延伸的假想直线上。随后,计算出线长度L3的正信号线区间Sl3,其一端是线10d的一端39a,且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1。重复此处理直到达到正信号区间SlN,从而计算出正信号线10的布线(S704)。
控制器202计算负信号线11的布线,所述布线从已确定布线的正信号线10向与传输线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移位正信号线10与负信号线11之间的间隔Dp(S705)。
最后,控制器202在显示器205上显示计算出的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S706)。
在上述方法中计算的布线中,负信号线11是平行移动正信号线10所产生的线。因此,所述布线满足等式4,且正信号线10的整体长度和负信号线11的整体长度彼此相等。因此,这将是印刷布线板110的构成。
[数学式4]
(第二示例实施例)
第一示例实施例是布线区域没有定位限制的示例。然而,可以将根据本申请的本发明应用于定位在具有BGA端子等的紧接在LSI下方的狭窄布线区域中的此类布线。下文解释第二示例实施例,其中将根据本发明的本发明应用于定位在狭窄布线区域中的布线。
如图8中所示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20的传输线12通过绕组线而形成,其中绕组反复向上直到BGA端子为止,如同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
在图8中,正信号线区间SlN在BGA端子的通孔42之间通过,且沿着平行于玻璃布的纤维20的假想直线延伸。正信号线区间SlN的一端和BGA端子的信号通孔40(或端子自身)在直线上相互连接。正信号线区间SlN的线长度LN是到达稍后描述的正信号线区间SlN-1的长度。正信号线区间SlN-1处于与紧接在LSI下方的狭窄区域分离的位置,与正信号线区间SlN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玻璃布间隔Pg1的1/2,且沿着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N的假想直线延伸。正信号线区间SlN和正信号线区间SlN-1通过直线相互连接。
类似地,负信号线区间Sl'N'在BGA端子的通孔42之间通过,且沿着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N'的假想直线延伸。负信号线区间Sl'N'的一端与信号通孔41通过直线连接。负信号线区间Sl'N'的线长度L'N'是到达负信号线区间Sl'N'-1的长度。负信号线区间Sl'N'-1处于与紧接在LSI下方的狭窄区域分离的位置,与负信号线区间Sl'N'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2,且沿着平行于负信号线区间Sl'N'的假想直线延伸。
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分别沿着在奇数编号的线区间和偶数编号的线区间中分离玻璃布间隔Pg1的1/2的假想直线延伸。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且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此外,正信号线10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Sl2i的总线长度与负信号线11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和Sl'2i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为此,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根据此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的构成,传输线12可以被布线为在BGA端子的通孔之间的直线。为此,即使在构成0.3mm的布线区域的1mm网格的BGA端子中,也可以对布线宽度为1mm的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进行布线。
(第三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和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示例中,将根据本申请的本发明应用于全部传输线。然而,可以将根据本申请人的本发明应用于传输线的部分区间,且可以将常规技术应用于剩余区间。下文解释第三示例实施例,其中将根据本申请的本发明应用于传输线的部分区间。
如图9中所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30是将常规技术应用于与紧接在LSI下方区域分离的布线区间51的布线。
在紧接在LSI下方区域附近中的布线区间50中,正信号线区间Sla在通孔42之间通过,且沿着平行于玻璃布的纤维20的假想直线延伸。正信号线区间Sla的一端和BGA端子的信号通孔40在直线上相互连接。正信号线区间Sla的线长度La是到达稍后描述的正信号线区间Slb的长度。正信号线区间Slb处于与紧接在LSI下方的狭窄区域分离的位置,与正信号线区间Sla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玻璃布间隔Pg1的1/2,且沿着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a的假想直线延伸。正信号线区间Sla和正信号区间Slb通过直线相互连接。正信号线区间Slb和布线区间51的正信号线10也通过线相互连接。
类似地,负信号线区间Sl'a在通孔42之间通过,且沿着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a的假想直线延伸。负信号线区间Sl'a'的一端与信号通孔41通过直线连接。负信号线区间Sl'a的线长度L'a是到达负信号线区间Sl'b的长度。负信号线区间Sl'b处于与紧接在LSI下方的狭窄区域分离的位置,与负信号线区间Sl'a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2,且沿着平行于负信号线区间Sl'a的假想直线延伸。负信号线区间Sl'b和布线区间51的负信号线11也通过线相互连接。
正信号线10的线长度La和线长度Lb彼此相等。类似地,负信号线11的线长度L'a和线长度L'b彼此相等。另外,正信号线区间Sla和正信号线区间Slb的总线长度La+Lb等于负信号线区间Sl'a和负信号线区间Sl'b的总线长度L'a+L'b。此外,布线区间50的正信号线的整体长度和负信号线的整体长度彼此相等。
正信号线区间Sla和正信号线区间Slb分别沿着分离玻璃布间隔Pg1的1/2的假想直线延伸;而负信号线区间Sl'a和负信号线区间Sl'b沿着分离Pg1的1/2的假想直线延伸。为此,在区间50内,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另外,布线区间51中的传输线12经受比常规技术中小的差分偏斜。因此,在全部布线区间50和51中,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
(第四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三示例实施例的示例中,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间隔是Pg1/2;然而,所述间隔可以是Pg1(n+1/2),其中“n”是自然数。
如图10中所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40上,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n+1/2)。类似地,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偶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n+1/2)。
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正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彼此分离Pg1(n+1/2)的假想直线延伸;且负信号线区间Sl'2i-1和负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彼此分离Pg1(n+1/2)的假想直线延伸。
此处,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分离是周期的1/2的Pg1/2的位置处与分离Pg1(n+1/2)的位置处之间是大体上相同的,其中Pg1(n+1/2)是通过将Pg1/2(周期的1/2)与Pg1的“n”倍(周期的自然数倍)相加而得到的。
为此,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
(第五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四示例实施例的示例中,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和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分别在同一假想直线上。然而,以下示例也是可能的,其中:正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具有玻璃布间隔Pg1的多个平行假想直线延伸,且正信号线区间Sl2i可以沿着多个假想直线延伸,所述多个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n2i+1/2)且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2i-1。也就是说,正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也是以间隔Pg1对齐的多个平行假想直线。此处,“n2i”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对应于偶数编号的区间Sl2i
如图11中所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50上,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间隔是玻璃布间隔Pg1
另一方面,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2。正信号线区间Sl2i+2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1+1/2)。
类似地,在负信号线11上,同样,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
另一方面,偶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2。负信号线区间Sl'2i+2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1+1/2)。
此处,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分离其周期即Pg1的0或更多整数倍的两个位置处大体上彼此相等。另外,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分离周期的1/2即Pg1/2的位置处与分离距离Pg1(n2i+1/2)的位置处之间是大体上彼此相等的,其中Pg1(n2i+1/2)是通过将周期的1/2与距离Pg1(周期)的n2i倍相加而得到。
为此,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第六示例实施例)
在第五示例实施例的示例中,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沿着其间以间隔Pg1对齐的相互平行的假想直线延伸;且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沿着这些假想直线之间的假想直线延伸。然而,偶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和奇数编号的正信号线区间不必在交替的假想直线上。
如图12中所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60上,正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j+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玻璃布间隔Pg1。请注意,“j”是正信号线区间在其间具有间隔Pg1的相互平行的假想直线上延伸的次序。
正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k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2。正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k+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1+1/2)。请注意,“k”是与正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nk+1/2)的正信号线区间的次序,且与沿着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j的假想直线延伸的正信号线区间Slj平行。根据区间Slk,“nk”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
类似地,负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j+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
负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k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2。负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k+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1+1/2)。
另外,正信号线区间Slj的总线长度和正信号线区间Slk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负信号线区间Sl'j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k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正信号线区间Slj和Slk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j和Sl'k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此外,正信号线10的整体长度和负信号线11的整体长度彼此相等。
此处,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分离其周期即Pg1的0或更多整数倍的两个位置处大体上彼此相等。另外,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分离周期的1/2即Pg1/2的位置处与分离距离Pg1(nk+1/2)的位置处之间是大体上彼此相等的,其中Pg1(nk+1/2)是通过将周期的1/2与距离Pg1(周期)的nk倍相加而得到。
为此,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第七示例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六示例实施例的示例中,传输线12具有彼此平行的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然而,传输线12的多个区间可以部分不平行。
如图13中所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170上,正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与正信号线区间Sl2i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2的假想直线延伸。负信号线区间Sl'2i+1沿着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2的假想直线延伸。此处,从正信号线区间Sl2i到正信号线区间Sl2i+1的方向与从负信号线区间Sl'2i到负信号线区间Sl'2i+1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正信号线区间Sl2i+1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1之间的距离比正信号线区间Sl2i与负信号线区间Sl'2i之间的距离大Pg1
此处,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与奇数编号的负信号线区间Sl'2i+1延伸的假想直线之间的距离是Pg1。此处,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在分离其周期即Pg1的两个位置处大体上彼此相等。
为此,在传输线12中树脂23与纤维20之间的电容率差异对传播延迟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纤维20相对于树脂23的体积比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第七示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构成,且可以与第六示例实施例的构成组合。正信号线区间Slj沿着其间以玻璃布间隔Pg1对齐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假想直线延伸,且正信号线区间Slk沿着与正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nk+1/2)并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j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假想直线延伸。类似地,在负信号线的情况下,负信号线区间Sl'j沿着其间以玻璃布间隔Pg1对齐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假想直线延伸,且负信号线区间Sl'k沿着与负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Pg1(n'k+1/2)并平行于负信号线区间Sl'j的多个相互平行的假想直线延伸。此处,“nk”和“n'k”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且它们可以不彼此相等。
目前为止,已解释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它们并不限制本发明。
例如,作为将构成绝缘层25和26的纤维20放置成彼此平行的示例,已经例示了一种构成,其中构成绝缘层26的纤维20的位置位于构成绝缘层25的纤维20上方。然而,如图14中所示出,构成绝缘层26的纤维20的位置不必位于构成绝缘层25的纤维20上方。
另外,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的线宽被例示为0.1至0.2mm。然而,可以采用任何线宽。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正信号线10与负信号线11之间的间隔Dp被例示为满足Dp<Pg1,然而可以是Dp≥Pg1。从差分偏斜的视点来看,关系Dp=Pg1/2是期望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带状线被例示为传输线。然而,这并不是限制,且传输线可以是微带线或共面线。微带线包含绝缘层25、与绝缘层25接触的接地层24和传输线12,而不是包含绝缘层26和与绝缘层26接触的接地层24。另外,共面线包含绝缘层25、传输线12和通过其间具有一定间隔的诸如铜箔等导体的接地,且所述导体在传输线12的外部和左边和右边对齐,从而将传输线12夹在其间。
另外,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单层印刷布线板被例示为印刷布线板。然而,可以采用多层电路板,其通过使单层印刷布线板分层而形成。
另外,在上文所描述的布线图案的确定方法中,角度θ被例示为形成在正信号线区间Sli与线10c之间的角度。然而,角度θ可以是形成在纤维20与线10c之间的角度。
另外,在上文所描述的布线图案的确定方法中,已例示了作为用于指示玻璃布间隔Pg、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之间的间隔Dp、正信号线区间的线长度Li的最大值Lmax和角度θ的指示单元的通过操作单元201的输入。然而,以下构成也是可能的,其中它们预先累积在辅助存储单元204中,且在执行程序时必要时由控制器202读取。
另外,在上文所描述的布线图案的确定方法中,例示输入正信号线区间的线长度Li的最大值Lmax。然而,以下构成也是可能的,其中输入最小值Lmin或粗略线长度Lreq。当输入最小值Lmin时,条件L2i-1≤Lmax和L2i≤Lmax改变为条件L2i-1≥Lmin和L2i≥Lmin。另外,当输入线长度Lreq时,条件L2i-1≤Lmax和L2i≤Lmax改变为选择L2i-1和L2i的值最接近线长度Lreq的条件。
目前为止,已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及其修改示例。然而,根据本申请的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布线板不必包含所有的示例性构成。
例如,图15中示出的印刷布线板可以通过包含以下的构成来实现: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其中编织纤维20和21的玻璃布22和用来浸渍玻璃布22的树脂构成;
正信号线10,其是第一布线且由以下构成
正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其是在平行于编织成玻璃布22的纤维20的假想直线上延伸的第一线,
正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其是在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的第二线,所述第二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纤维20的间隔Pg1的1/2与纤维20的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连接正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与正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的第三线;以及
负信号线11,其是第二布线且由以下构成
负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其在平行于正信号线区间Slj的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负信号线区间Sl'k,其是在平行于负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的第五线,所述第五线与负信号线区间Sl'j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纤维的间隔的1/2与纤维20的间隔Pg1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六线,所述第六线连接在构成负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和负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的线之间,其中
正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的总线长度和正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负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的总线长度和负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负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和负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的总线长度与正信号线区间Slj中的线和正信号线区间Slk中的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以及
正信号线10的线长度和负信号线11的线长度彼此相等。
请注意,正信号线10和负信号线11设置在绝缘层上。另外,可以采用信号的任何极性,其可以是相反的。
请注意,也可以在以下补充说明中表示上述示例实施例的一部分或所有;然而,在上述示例实施例中例示的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
一种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其中编织纤维的玻璃布和用来浸渍玻璃布的树脂构成;
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一线,所述第一线在平行于玻璃布中编织的纤维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二线,所述第二线在平行于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所述第二线与第一线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三线,所述第三线连接构成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线;以及
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四线,所述第四线在平行于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五线,所述第五线在平行于第四线的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五线与第四线延伸的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六线,所述第六线连接构成第四线和第五线的线,其中
第一线的总线长度和第二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第五线的总线长度和第六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第四线和第五线的总线长度与第一线和第二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以及
第一布线的线长度和第二布线的线长度彼此相等。
(补充说明2)
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以及
第四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补充说明3)
根据补充说明1或2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第二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第四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以及
第五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补充说明4)
根据补充说明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三线由一端连接到第一线且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线的线构成,以及
第六线由一端连接到第四线且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五线的线构成。
(补充说明5)
根据补充说明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三线由直线形成,以及
第六线由直线形成。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三线由直线形成,
形成在第三线与第一线之间的角度θ是0<θ<90°,
第六线由直线形成,以及
形成在第六线与第四线之间的角度θ是0<θ<90°。
(补充说明7)
根据补充说明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由相互平行的线构成。
(补充说明8)
根据补充说明7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间隔被构成为比纤维的间隔短。
(补充说明9)
根据补充说明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布线与第二布线之间的间隔等于纤维的间隔的1/2。
(补充说明10)
一种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补充说明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
(补充说明11)
一种根据补充说明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的布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控制器从构成布线图案的多个传输线当中提取平行于纤维的传输线的步骤;
由指定单元指定形成在纤维与第三线之间的角度的步骤;
在以下条件下由控制器计算第三线的线长度和第三线的分量的长度的步骤:i)通过将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长度等于第三线的与纤维正交的分量的长度,以及ii)由指定单元指定的角度;
在以下条件下由控制器计算第一线的线长度和第二线的线长度:i)第一线的线长度等于第二线的线长度,ii)第三线的平行于纤维的分量的长度、第一线的线长度和第二线的线长度的总长度等于传输线的线长度;
在以下条件下由控制器确定由第一线、第二线和第三线构成的第一布线的步骤:i)第一线由平行于纤维的线构成,ii)第二线由平行于第一线的线构成,以及iii)作为第一线的延伸的假想直线与第二线之间的距离由第三线的与纤维正交的分量的长度构成,以及iv)角度等于形成在作为第一线的延伸的假想直线与第三线之间的角度;以及
在以下条件下由控制器确定第二布线的步骤:i)第二布线由平行于第一布线的线构成,ii)第二布线的线长度等于第一布线的线长度。
(补充说明12)
一种用于执行根据补充说明11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目前为止,已借助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实施例。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的各种模式。
本申请是基于并主张2016年3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6-56292的优先权的权益,所述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附图标记列表]
10 正信号线
11 负信号线
12 传输线
20 纤维
21 纤维
22 玻璃布
23 树脂
24 接地层
25 绝缘层
26 绝缘层
31 纤维相对于树脂的体积比较高的位置
32 与位置31分离Pg1/2的位置
33 纤维相对于树脂的体积比中等的位置
34 与位置33分离Pg1/2的位置
35 纤维相对于树脂的体积比较低的位置
36 与位置35分离Pg1/2的位置
37a 正信号线区间Sl1的一端
37b 正信号线区间Sl1与线10c连接的位置
38a 正信号线区间Sl2与线10c连接的位置
38b 正信号线区间Sl2与线10d连接的位置
39a 正信号线区间Sl3与线10d连接的位置
40 信号通孔
41 信号通孔
42 通孔
50 紧接在LSI下方区域附近的布线区间
51 与紧接在LSI下方区域分离的布线区间
1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1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13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140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15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160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17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示例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
200 处理器
201 操作单元
202 控制器
203 主存储单元
204 辅助存储单元
205 显示器

Claims (12)

1.一种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其中编织有纤维的玻璃布和用来浸渍所述玻璃布的树脂构成;
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一线,所述第一线在平行于所述玻璃布中编织的所述纤维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二线,所述第二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所述第二线与所述第一线在其上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所述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三线,所述第三线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线;以及
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四线,所述第四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五线,所述第五线在平行于所述第四线的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五线与所述第四线在其上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所述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六线,所述第六线连接构成所述第四线和所述第五线的线,其中
所述第一线的总线长度和所述第二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所述第五线的总线长度和所述第六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
所述第四线和所述第五线的总线长度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总线长度彼此相等,以及
所述第一布线的线长度和所述第二布线的线长度彼此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以及
所述第四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所述第二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所述第四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以及
所述第五线沿着相互相同的假想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线由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的线构成,以及
所述第六线由一端连接到所述第四线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五线的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线由直线形成,以及
所述第六线由直线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线由直线形成,
形成在所述第三线与所述第一线之间的角度θ是0<θ<90°,
所述第六线由直线形成,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六线与所述第四线之间的角度θ是0<θ<9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布线和所述第二布线由彼此平行的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间隔被构成为比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二布线之间的间隔等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1/2。
10.一种电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布线板的布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控制器从构成布线图案的多个传输线当中提取平行于所述纤维的传输线;
由指定单元指定形成在所述纤维与所述第三线之间的角度;
在以下条件下由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第三线的线长度和所述第三线的平行于所述纤维的分量的长度:i)通过将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线的与所述纤维正交的分量的长度,以及ii)由所述指定单元指定的所述角度;
在以下条件下由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第一线的线长度和所述第二线的线长度:i)所述第一线的线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线的线长度,ii)所述第三线的平行于所述纤维的分量的长度、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线长度和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线长度的总长度等于所述传输线的线长度;
在以下条件下由所述控制器确定由所述第一线、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构成的所述第一布线:i)所述第一线由平行于所述纤维的线构成,ii)所述第二线由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的线构成,以及iii)作为所述第一线的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的距离由所述第三线的与所述纤维正交的分量的长度构成,以及iv)所述角度等于形成在作为所述第一线的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线与所述第三线之间的角度;以及
在以下条件下由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二布线:i)所述第二布线由平行于所述第一布线的线构成,ii)所述第二布线的线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布线的线长度。
12.一种程序记录介质,用于记录确定印刷布线板的布线的程序,所述印刷布线板包含: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由其中编织有纤维的玻璃布和用来浸渍所述玻璃布的树脂构成;
第一布线,所述第一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一线,所述第一线在平行于所述玻璃布中编织的所述纤维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二线,所述第二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所述第二线与所述第一线在其上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所述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三线,所述第三线连接构成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的线;以及
第二布线,所述第二布线由以下构成:
第四线,所述第四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的假想直线上延伸,
第五线,所述第五线在平行于所述第四线的假想直线上,所述第五线与所述第四线在其上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线分离下述距离,所述距离是通过将所述纤维的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以及
第六线,所述第六线连接构成所述第四线和所述第五线的线,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
用于从构成布线图案的多个传输线当中提取平行于所述纤维的传输线的提取处理;
用于指定形成在所述纤维与所述第三线之间的角度的指定处理;
用于在以下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三线的线长度和所述第三线的平行于所述纤维的分量的长度的计算处理:i)通过将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1/2与所述纤维的所述间隔的等于0或更多的整数倍相加而得到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线的与所述纤维正交的分量的长度,以及ii)由所述指定处理指定的所述角度;
用于在以下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一线的线长度和所述第二线的线长度的计算处理:i)所述第一线的线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线的线长度,ii)所述第三线的平行于所述纤维的分量的长度、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线长度和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线长度的总长度等于所述传输线的线长度;
用于在以下条件下确定由所述第一线、所述第二线和所述第三线构成的所述第一布线的确定处理:i)所述第一线由平行于所述纤维的线构成,ii)所述第二线由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的线构成,以及iii)作为所述第一线的延伸的假想直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的距离由所述第三线的与所述纤维正交的分量的长度构成,以及iv)所述角度等于形成在作为所述第一线的延伸的所述假想直线与所述第三线之间的角度;以及
在以下条件下所述第二布线的确定处理:i)所述第二布线由平行于所述第一布线的线构成,ii)所述第二布线的线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布线的线长度。
CN201780017149.2A 2016-03-18 2017-03-14 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090767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6292 2016-03-18
JP2016056292 2016-03-18
PCT/JP2017/010073 WO2017159649A1 (ja) 2016-03-18 2017-03-14 プリント配線板、電子回路、配線の決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707A true CN109076707A (zh) 2018-12-21

Family

ID=5985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149.2A Pending CN109076707A (zh) 2016-03-18 2017-03-14 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85805A1 (zh)
JP (1) JP6536738B2 (zh)
CN (1) CN109076707A (zh)
WO (1) WO20171596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878A (zh) * 2017-06-29 2017-11-0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信号SI质量的Layout布线结构及布线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948A (zh) * 2008-01-24 2009-07-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设计方法
US20120154075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15050294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3706B2 (en) * 2003-03-11 2006-05-09 Intel Corporation Conductor trace design to reduce common mode cross-talk and timing skew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4948A (zh) * 2008-01-24 2009-07-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设计方法
US20120154075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15050294A (ja) * 2013-08-30 2015-03-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878A (zh) * 2017-06-29 2017-11-0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信号SI质量的Layout布线结构及布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9649A1 (ja) 2017-09-21
US20210185805A1 (en) 2021-06-17
JPWO2017159649A1 (ja) 2018-12-13
JP6536738B2 (ja) 2019-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34651B2 (ja) 差動信号線の配線方法、及びpcb基板
TWI334758B (en) Shifted segment layout for differential signal traces to mitigate bundle weave effect
CN102036482B (zh) 布线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布线基板的设计方法
JPH0196953A (ja) 配線構造体
CN103838891B (zh) 一种平板显示器设计中的等电阻布线实现方法‑蛇形布线
CN206573830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9386690B2 (en) First and second differential interconnects having interleaved stub traces
KR20130096144A (ko) 다층 배선 기판 및 전자 기기
JP2009164416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プリント基板ユニット
CN102246354A (zh) 同轴线束的连接构造
CN107003479B (zh) 导体扭曲减轻的中间板互连系统
CN105188259B (zh) 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及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布线方法
CN109076707A (zh) 印刷布线板、电子电路、布线确定方法和程序
CN102693338B (zh) 一种内存设备的布线方法
KR102046988B1 (ko) 낮은 삽입력을 갖는 인쇄회로기판(pcb),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pcb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TWI590518B (zh) 帶線中之串音消除
JP2007258723A (ja) 印刷回路基板アセンブリー及び該印刷回路基板アセンブリーを使用するインバーター
CN204407323U (zh) 集成电路的虚拟图案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03246399A (zh) 印制电路板及包含该印制电路板的触摸屏感应模组
CN111031668A (zh) 一种内凹式绕线差分线、印刷电路板及设计方法
CN104619114A (zh) 一种具有埋阻的pcb板以及埋阻的测试方法
CN204408747U (zh) 一种具有埋阻的pcb板
KR101548931B1 (ko) 통합 피치 변환을 갖는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방법
US20180165401A1 (en) Non-orthogonal rou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9219239A (zh) 柔性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