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546B -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 Google Patents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546B
CN109075546B CN201780023174.1A CN201780023174A CN109075546B CN 109075546 B CN109075546 B CN 109075546B CN 201780023174 A CN201780023174 A CN 201780023174A CN 109075546 B CN109075546 B CN 109075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sheet
exterior member
main body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31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546A (zh
Inventor
水野芳正
山本泰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1481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8352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075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06Details thereof
    • H02G3/0418Covers or lids; Their fasten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6Installations of cables, lines, or separate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directly on or in walls, ceilings, or fl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维持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的卷绕状态的技术。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具备电线和外装部件。外装部件以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形成。薄片部件包含薄片状主体部和易弯曲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能卷绕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形成,所述易弯曲部形成为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中的沿所述电线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其他部分容易弯曲。

Description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外装部件安装于电线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保护薄片相对于电线的卷绕方法,在该卷绕方法中,在保护薄片中的沿电线的延伸方向的一对缘部分别设置有两面胶带,将一方粘贴于电线侧而作为卷绕开始部分,将另一方粘贴于已经卷绕于电线的周围的保护薄片的外表面而作为卷绕结束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9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想要使保护薄片复位到原来的状态的反作用力以直径变大的方式使保护薄片变形,有可能无法维持以较小的直径卷绕保护薄片的状态。另外,在保护薄片想要复位到原来的状态的反作用力比在两面胶带的粘着力强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卷绕结束部分的两面胶带剥离。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维持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的卷绕状态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具备:电线;以及外装部件,其通过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而形成,所述薄片部件包含薄片状主体部和易弯曲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能卷绕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形成,所述易弯曲部形成为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中的沿所述电线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弯曲。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所述易弯曲部是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沿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针眼线。
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1或者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所述外装部件包含重叠部,所述重叠部通过所述薄片部件重叠于所述电线的周围而形成,在所述重叠部中的位于内周侧的所述薄片状主体部形成有所述易弯曲部。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1至第3中的任意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进一步具备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将卷绕结束部分固定,所述卷绕结束部分将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中的卷绕于所述电线的部分的外周包覆,所述易弯曲部形成于所述卷绕结束部分中的与所述接合部之间的边界区域以及所述卷绕结束部分中的设置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
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1至第4中的任意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所述薄片状主体部具有第1部分和比第1部分软的第2部分。
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所述第1部分以及所述第2部分中的至少一方以分散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面内的方式分布。
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所述第1部分以比所述第2部分在厚度方向较大地被热压缩的方式形成,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形成所述第1部分的部分凹陷的形态形成。
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是第1至第7的任意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所述外装部件以所述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的周围两周以上的方式形成。
发明效果
根据第1至第8实施方式,因为包含以薄片状主体部中的沿电线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电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薄片状主体部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弯曲的方式形成的易弯曲部,所以将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时的反作用力降低。由此,能容易维持将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的卷绕状态。
特别是,根据第2实施方式,因为易弯曲部是在薄片状主体部沿电线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针眼线,所以能以简易的构成形成易弯曲部。
在以薄片部件重叠的方式将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的情况下,通过薄片部件的卷绕半径中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卷绕半径比重叠的部分的外周侧的卷绕半径小,从而使得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的反作用力变大。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第3实施方式,因为在重叠部中位于内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形成有易弯曲部,所以能使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的反作用力减小。由此,容易将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保持为较小的直径,容易维持将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的卷绕状态。
若在外装部件中,接合部附近的反作用力大,则有可能导致接合部的接合状态被解除。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第4实施方式,因为易弯曲部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中的与接合部之间的边界区域以及设置接合部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所以能使在外装部件中接合部附近的反作用力减小。由此,容易解除接合部的接合状态,容易维持薄片部件卷绕于电线的卷绕状态。
特别是,根据第5实施方式,比整体只有第1部分的情况更容易维持卷绕状态。另外,能使第1部分和第2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特别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当从大尺寸的薄片切断成所需的尺寸而获得多个薄片状主体部时,能够获得每个薄片状主体部的偏差变小,具有比较一样的性质的薄片状主体部。
特别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能通过例如实施模压加工等,从而形成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由此,能更容易地制造薄片状主体部。
特别是,根据第8实施方式,能提高基于外装部件的保护性能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外装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外装部件的另外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的变形例的局部缺口侧视图。
图7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的薄片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的薄片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部件32的俯视图。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具备电线20和外装部件 30。在此,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进一步具备接合部50。
只要包含至少一根电线20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具备包含多根电线20的电线20束的情况进行说明。各电线20 具备例如芯线和形成于芯线的周围的包覆部。芯线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导电性材料以线状形成。在此,芯线采用由多个线材捻合而成的构成。但是,芯线也可以由单线构成。包覆部通过绝缘性树脂材料被挤出装置等在芯线的周围挤出而形成。在电线20的端部连接有连接器等。电线 20以配设于车辆等配设对象处所的状态借由连接器等与搭载于车辆等的各种电气机器连接。并且电线20作为将各种电气机器彼此电气连接的电线而使用。
外装部件30通过薄片部件32卷绕于电线20而形成。外装部件30包含重叠部34,重叠部34通过薄片部件32重叠于电线20的周围而形成。在此,薄片部件32卷绕电线20的周围两周。因此,在此,在电线20周围的整个周向设置有重叠部34。但是,也可以不设置重叠部34。另外,就算在设置有重叠部的情况下,重叠部也可以局部地设置于电线20的周围。通过薄片部件32卷绕电线20的周围大于一周且小于两周,从而局部地设置重叠部。以下,有时将卷绕前的薄片部件32称为薄片部件32B。
薄片部件32B包含薄片状主体部38和易弯曲部40。
薄片状主体部38以能卷绕于电线20的方式形成。在此,可以设想薄片状主体部38在卷绕于电线20的状态下朝想要解除卷绕状态的方向作用反作用力。作为这样的薄片状主体部38,例如可以考虑将PVC(聚氯乙烯树脂)或者PP(聚丙烯)等树脂作为材料而一样地形成。另外,例如,作为薄片状主体部38,也可以考虑采用无纺布。作为无纺布,也可以是所谓的长纤维无纺布、短纤维无纺布中的任何一个。例如,作为长纤维无纺布,也可以考虑纺粘型无纺布等。在此,薄片状主体部38以能卷绕电线20的周围两周的方式形成。但是,薄片状主体部38卷绕电线20的周围的卷绕量也可以小于两周,也可以大于两周。优选为薄片状主体部38 的卷绕量是两周以上。通过将卷绕量设定为两周以上,从而具有如下效果:与通过卷绕一周来满足必要的保护性能的情况相比,确保必要的保护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能抑制薄片部件32的厚度且有助于抑制卷绕时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因为卷绕量影响将薄片部件32安装到电线20的作业性,所以在满足必要的保护性能的范围内,优选卷绕量设定为四周以下。
易弯曲部40形成为使得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沿电线20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电线2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薄片状主体部38的其他部分易弯曲。
在此,易弯曲部40是在薄片状主体部38上沿电线20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针眼线42。针眼线42是沿延伸方向隔开间隔形成多个沿延伸方向的尺寸较小的凹陷43而成的集合体。即、较小的凹陷43沿延伸方向断续地形成从而成为针眼线42。另外,作为凹陷43,可以是具有宽度尺寸(沿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的孔,也可以是没有宽度尺寸的切口。在凹陷43是孔的情况下,孔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孔形成为长方形状或者长圆状等,优选为延伸方向长的长孔。另外,针眼线42也可以相对于电线20的延伸方向稍微倾斜。
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形成有针眼线42的部分的刚性降低。由此,卷绕薄片状主体部38时的反作用力降低。其结果,易于维持卷绕状态。特别是,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形成有针眼线42的部分能弯曲成折弯状。若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形成有针眼线42的部分弯曲成折弯状,则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除了形成有针眼线42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小,该反作用力变弱。此外,形成有针眼线42的部分通过由构成薄片状主体部 38的材料弯曲成折弯状,从而易于形成该折弯状或者接近折弯状的形状。由此,也可以想到反作用力变弱。
在此,易弯曲部40形成于重叠部34中的位于内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 38。另外,易弯曲部40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50之间的边界区域。以下,有时将在重叠部34中的位于内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38 上形成的易弯曲部40称为易弯曲部40a,有时将在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50之间的边界区域上形成的易弯曲部40称为易弯曲部40b。
在此,易弯曲部40a形成于相对于电线20在内周侧卷绕一周的部分。由此,与卷绕于外周侧的部分相比,卷绕于直径变小的内周侧的部分的反作用力变小,想要使直径变大的力变弱。其结果,容易将内周侧部分维持为直径较小的状态。另外,在如图3所示的例中,8根针眼线42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但是针眼线42的数量以及位置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此,易弯曲部40b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50 之间的边界区域。由此,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与接合部50之间的边界区域的反作用力变小,想要将接合部50的接合状态解除的力变弱。其结果,难以解除接合部50的接合状态,从而容易维持外装部件30的卷绕状态。
更详细地说,通过在边界区域形成易弯曲部40b,从而使薄片状主体部38扩宽的力(反作用力)中的比易弯曲部40b靠卷绕结束缘部侧的力因形成易弯曲部40b以使得至少一部分的成分逃脱而变弱。另一方面,施加于比易弯曲部40b靠卷绕开始部分35侧的反作用力仍然残留。在此,反作用力是主要沿薄片状主体部38的法线方向的力。并且,比形成有易弯曲部40b的部分稍微靠卷绕开始部分35侧的薄片状主体部38的法线方向成为比相对于接合部50的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且成为相对于接合部 50靠近剪切方向的方向。因此,在外装部件30中施加于比易弯曲部40b 靠卷绕开始部分35侧的反作用力难以作为解除接合部50的接合状态的力起作用。由此,若易弯曲部40b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50 之间的边界区域,则难以解除接合部50的接合状态,从而容易维持外装部件30的卷绕状态。
另外,在如图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易弯曲部40b,在接合部50中的比卷绕开始部分35侧的端部与卷绕结束部分36之间的边界稍微靠卷绕开始部分35侧的位置形成有一根针眼线42。但是,针眼线42的数量以及位置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作为易弯曲部40a形成的针眼线42和作为易弯曲部40b形成的针眼线42也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形状。
接合部50是将卷绕结束部分36固定的部分,卷绕结束部分36包覆薄片状主体部38中的卷绕电线20的部分的外周。在此,接合部50是以沿卷绕结束部分36的外缘粘贴的两面胶带52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接合部50也可以利用例如粘合剂或者焊接等而形成。在接合部50是两面胶带52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可以考虑在卷绕前的薄片部件32B、在粘着层的表面设置剥离纸53。
根据这样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因为包括形成为薄片状主体部 38中的沿电线20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电线2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薄片状主体部38的其他部分容易弯曲的易弯曲部40,所以将薄片部件32卷绕于电线20时的反作用力降低。由此,能够容易维持将薄片部件32卷绕于电线20的卷绕状态。
另外,因为通过在薄片状主体部38沿电线20的延伸方向形成针眼线 42从而形成有易弯曲部40,所以能以简易的构成形成易弯曲部40。
另外,在以薄片部件32重叠的方式将薄片部件32B卷绕于电线20 的情况下,薄片部件32的卷绕半径中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卷绕半径比重叠的部分的外周侧的卷绕半径小,从而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 32的反作用力变大。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该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因为在重叠部34中的位于内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38形成有易弯曲部40,所以能使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32的反作用力减小。由此,使得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32保持为较小的直径,且容易维持薄片部件32卷绕于电线20的卷绕状态。
另外,通过容易将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32保持为较小的直径,从而因为考虑到与将薄片部件32卷绕两周相当的重叠的部分扩宽的情况,无需预先将薄片部件32的尺寸增大,所以能够使薄片部件32的尺寸减小。另外,在重叠的部分扩宽的情况下,有可能扩宽程度存在差异而导致制品产生偏差。此外,在重叠的部分扩宽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电线 20与外装部件30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产生异声。相对于此,根据该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通过将重叠的部分的内周侧的薄片部件32易于保持为较小的直径,从而抑制上述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若在外装部件30中接合部50附近的反作用力大,则有可能导致接合部50的接合状态解除。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该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10,因为易弯曲部40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50之间的边界区域,所以能在外装部件30中减小接合部50附近的反作用力。由此,接合部50的接合状态变得不易解除,容易维持薄片部件32卷绕到电线 20的卷绕状态。
{变形例}
接着,对薄片部件32B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薄片部件32B 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薄片部件32B的其他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在实施方式中,对易弯曲部40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 50之间的边界区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并非是必需的。如图4所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薄片部件132B那样,易弯曲部140也可以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设置接合部50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同时形成易弯曲部40b。因此,只要易弯曲部形成于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与接合部50之间的边界区域以及卷绕结束部分36中的设置有接合部50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即可。与易弯曲部40相同,易弯曲部140也是针眼线4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薄片状主体部38设置有两面胶带52 以及剥离纸53的状态下形成有针眼线42。在这种情况下,针眼线42也可以形成于两面胶带52以及剥离纸53。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易弯曲部40是针眼线4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并非是必需的。如图5所示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薄片部件232B那样,易弯曲部240也可以是薄片状主体部38的一部分被按压而形成的按压部 46。按压部46被压缩,从而厚度变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作为易弯曲部240,针眼线42和按压部46一同形成于相同位置。另外,可以考虑将易弯曲部中位于重叠部34的内周侧的部分设为针眼线42,并且将位于与接合部50之间的边界区域的部分设为按压部46。另外,在如图5所示的例子中,薄片状主体部38的两主面侧以凹陷的方式被按压,但是也可以只有片面侧以凹陷的方式被按压。若易弯曲部240是按压部46,则与易弯曲部40是针眼线42的情况相比,能抑制防水性的降低等。
接着,边参照图6至图8边对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的变形例的局部缺口侧视图。图7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的薄片状主体部338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310的薄片状主体部338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将用图7的虚拟线(双点划线)示出的区域切取而示出。
在变形例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中,构成外装部件330的薄片部件332的形状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10的构成外装部件30的薄片部件32的形状不同。
具体地讲,构成薄片部件332的薄片状主体部338具有第1部分339a 和比第1部分339a软的第2部分339b。并且,在该薄片状部件338另外形成易弯曲部40从而构成薄片部件332。
第1部分339a以及第2部分339b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此,通过设置第1部分339a而提高外装部件330的保护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 2部分339b而提高外装部件330的防音性能。
在此,第1部分339a以及第2部分339b中的至少一方(在此,第1 部分339a)以分散于薄片状主体部338的面内的方式分布。在此,第1 部分339a形成为比薄片状主体部338沿长边方向以及沿宽度方向的尺寸短的方形状。并且,如图7所示,多个第1部分339a以散布于薄片状主体部338的面内的方式分布,在薄片状主体部338的面内没有形成第1部分339a的部分设为第2部分339b。
在此,第1部分339a以同样的方式分散于薄片状主体部338的整个面内。特别在此,第1部分339a沿薄片状主体部338的长边方向以及宽度方向排列形成。因此,第2部分339b呈格子状。此时,因为第1部分339a呈正方形状,所以薄片状主体部338在长边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不具有方向性。
另外,在连接卷绕开始的方向和卷绕结束的方向的方向,相邻第1部分339a的间隔、即、位于相邻的第1部分339a之间的第2部分339b的尺寸也可以设定为与该方向中的第1部分339a的尺寸相同,也可以设定为两者中的任意一方较大。
与第2部分339b相比,第1部分339a以向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厚度方向凹陷的方式形成。在此,第1部分339a以薄片状主体部338的一方的主面338a侧向另一方主面338b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由此,薄片状主体部338的一方的主面338a形成为在表面呈现凹凸的形状,在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另一方的主面338b形成为表面不呈现凹凸的平面状。此时,第 1部分339a通过设置为不织布部件的压缩程度比第2部分339b大,更详细地说,通过具有相同程度的厚度的部分中的一方的压缩量变大,从而形成为比第2部分339b硬。
作为与薄片状主体部338直接接触的对象,除了位于内侧的电线之外,作为位于外侧的对象,若例如汽车用途,则可以考虑车身等车身构成部件,保护对象物只与第2部分339b的区域局部地接触,在保护性能上不太好。也因用途不同而不同,但是假设是电线最易局部接触的保护对象的话,可以认为第1部分339a的大小以及第2部分339b的宽度例如与电线12的直径相同或者比电线12的直径短。可以认为例如第1部分339a的方形状的凹陷设定为纵向(电线束12a的周围的尺寸)1毫米,横向(电线束12b 的沿延伸方向的尺寸)1毫米程度,第2部分339b的宽度设定为1毫米程度。但是,第1部分339a的大小以及个数、第2部分339b的宽度等按照防音性能、保护性能的要求水平,并根据压缩量以及加热温度等、和保护对象物的形状等进行适宜地设定。
在此,将薄片状主体部338的表面没有呈现凹凸的另一方的主面338b 向电线12侧卷绕于电线12。因此,在表面呈现凹凸的一方的主面338a 构成外装部件330的外表面。由此,当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与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的外部的部件接触时,因为外部的部件容易与第2部分 339b接触,所以不易产生异声。因此,在产生异声的原因存在于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的外部的情况下,能实现防音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此,在电线12的周围卷绕两周的薄片状主体部338中,外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338中的第1部分339a与内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338 中的第1部分339a沿圆周方向错开配置。但是,外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 338中的第1部分339a与内周侧的薄片状主体部338中的第1部分339a 也可以配置于沿圆周方向相同的位置。
这样的薄片状主体部338能通过例如对不织布材料实施模压加工进行制造。更详细地说,将通过由例如纺粘法等形成的纤维层积而成的不织布材料(称为网状物)沿一对加热辊连续地送出。此时,在一对加热辊的一方的表面形成有与形成于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凹凸形状相反的凹凸形状。并且,若边用该一对加热辊将网状物夹住边送出,则通过形成于一方的加热辊的凸形状部分,从而使得网状物的一部分比其他部分被较大地压缩,加热辊的凹凸形状反转而依次转印于网状物。另外,通过在该状态下,整个网状物被一对加热辊加热从而保持被压缩的状态的同时,网状物彼此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连续地制造形成有与加热辊的凹凸形状相对应的凹凸形状的不织布部件。通过将形成有这样的凹凸形状的不织布部件切断成适宜的大小,从而完成薄片状主体部338。
此时,通过在切断的前后在薄片状主体部338设置针眼线42等而形成易弯曲部40,从而能形成薄片部件332。另外,像涉及易弯曲部40a的针眼线42那样,在将多个针眼线42并列设置的情况下,容易获得相邻针眼线42的间距与相邻第1部分339a的间距相同的情况,也能获得不同的情况。在相邻针眼线42的间距与相邻第1部分339a的间距不同的情况下,相邻针眼线42的间距也可以比相邻的第1部分339a的间距大,也可以比相邻的第1部分339a的间距小。在例如相邻的针眼线42的间距比相邻第1部分339a的间距大两倍以上的情况下,在相邻的针眼线42之间存在多个第1部分339a。
另外,在作为易弯曲部形成有如图5所示的按压部46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按压部46的宽度尺寸比第1部分339a的宽度尺寸充分地小。
另外,设置针眼线42的位置也可以是与第1部分339a重叠的位置,也可以是不重叠的位置、即只与第2部分339b重叠的位置。
通过将所涉及的薄片部件332以将在沿长边方向的所需的位置呈现平面状的另一方的主面338b侧朝向电线12侧的状态卷绕于电线12,从而完成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
另外,对第1部分339a形成为方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1部分也可以形成为三角形或者五角形等其他方形状或者圆形状等。另外,例如第1部分也可以形成为在保护部件的一方的主面侧沿平面内的一个方向延伸的槽状。
另外,在形成第1部分339a时产生的凹陷呈长方体状,但这并非是必需的。例如,第1部分也可以形成为锥梯形、即开口沿厚度方向向一方的主面338a侧扩宽的形状。
另外,对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只有一方的主面338a侧呈凹凸状进行了说明,但这并非是必需的。薄片状主体部338的两主面338a、338b也可以呈凹凸状。例如,在两主面338a、338b也可以形成有凹陷成方形状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的主面338b侧的凹部也可以形成于与一方的主面338a侧的凹部在面内相同的位置。另外,与一方的主面338a侧的格子状的第2部分的格子点相当的部分的里侧等也可以形成于与一方的主面338a侧的凹部在面内错开的位置。另外,例如第1部分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形成:沿平面内的第2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第1槽,并且沿平面内的第1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第2槽,所述第1槽以在保护部件的一方的主面338a侧沿平面内的第1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第2槽以在保护部件的另一方的主面338b侧沿上述第2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在第1部分中,与只形成第1槽或者只形成第2槽的部分相比,第1槽与第2槽交叉的部分也较硬地形成。
另外,对在薄片状主体部338中,以第1部分339散布,第2部分 339b形成为格子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第1部分339a以及第2部分339b 的排列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1部分和第2部分也可以以与薄片状主体部 338相反的排列形成。即、第1部分也可以形成为格子状,第2部分散布。另外,例如第1部分和第2部分形成为相同的方形状,第1部分的四方被第2部分包围,并且以第2部分的四方被第1部分包围的排列、即以第1 部分彼此以及第2部分彼此不相邻而整体分散的排列形成。
根据这样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310,比整体只有第1部分339a的情况,容易维持卷绕状态。另外,能使第1部分339a和第2部分339具有不同的功能。
另外,当从大尺寸的薄片切断成所需的尺寸,从而获得多个薄片状主体部338时,能够获得每个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偏差变小且具有比较相同的性质的薄片状主体部338。另外,因为在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宽度方向以及长边方向没有特别具有方向性,所以容易从大尺寸的薄片切断成所需的薄片状主体部338的尺寸而使用。
另外,通过实施例如模压加工等,从而能够形成第1部分339a以及第2部分339b。由此,能更容易地制造薄片状主体部338。
另外,对在实施方式中,沿薄片状主体部38的宽度方向局部地形成有针眼线4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并非是必需的。也可以例如沿薄片状主体部38的整个宽度方向以等间隔一样地形成有多个针眼线4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构成能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进行适宜地组合。
该发明通过以上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上述说明在全部的局面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认为没有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是可以想象到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20 电线
30 外装部件
32 薄片部件
32B 卷绕前的薄片部件
34 重叠部
36 薄片状主体部
40 易弯曲部
42 针眼线
43 凹部
46 按压部
50 接合部

Claims (9)

1.一种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具备:
电线;以及
外装部件,其通过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而形成,所述薄片部件包含薄片状主体部和易弯曲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能卷绕于所述电线且在卷绕于所述电线的状态下因朝向要解除卷绕状态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而能复位到原来的状态的方式形成,所述易弯曲部形成为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中的沿所述电线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其他部分容易弯曲,
所述易弯曲部是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沿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针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所述外装部件包含重叠部,所述重叠部通过所述薄片部件重叠于所述电线的周围而形成,
在所述重叠部中的位于内周侧的所述薄片状主体部形成有所述易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进一步具备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将卷绕结束部分固定,所述卷绕结束部分将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中的卷绕于所述电线的部分的外周包覆,
所述易弯曲部形成于所述卷绕结束部分中的与所述接合部之间的边界区域以及所述卷绕结束部分中的设置所述接合部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所述外装部件以所述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的周围两周以上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所述薄片状主体部具有第1部分和比第1部分软的第2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所述第1部分以及所述第2部分中的至少一方以分散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面内的方式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所述第1部分以比所述第2部分在厚度方向较大地被热压缩的方式形成,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形成所述第1部分的部分凹陷的形态形成。
8.一种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具备:
电线;以及
外装部件,其通过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而形成,所述薄片部件包含薄片状主体部和易弯曲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能卷绕于所述电线的方式形成,所述易弯曲部形成为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中的沿所述电线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的部分且沿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比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其他部分容易弯曲,
所述薄片状主体部具有第1部分和比第1部分软的第2部分,
所述第1部分以及所述第2部分中的至少一方以分散在所述薄片状主体部的面内的方式分布,
所述第1部分以比所述第2部分在厚度方向较大地被热压缩的方式形成,所述薄片状主体部以形成所述第1部分的部分凹陷的形态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其中,
所述外装部件以所述薄片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的周围两周以上的方式形成。
CN201780023174.1A 2016-04-18 2017-04-11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Active CN109075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2741 2016-04-18
JP2016-082741 2016-04-18
JP2017-041698 2017-03-06
JP2017041698A JP6950202B2 (ja) 2016-04-18 2017-03-06 外装部材付電線
PCT/JP2017/014811 WO2017183520A1 (ja) 2016-04-18 2017-04-11 外装部材付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546A CN109075546A (zh) 2018-12-21
CN109075546B true CN10907554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0155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3174.1A Active CN109075546B (zh) 2016-04-18 2017-04-11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6038B2 (zh)
JP (1) JP6950202B2 (zh)
CN (1) CN109075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9000864T5 (de) * 2018-02-19 2020-11-05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Mantelkörper für stromkabel und kabelbaum mit dem mantelkörper
US11929599B2 (en) 2019-03-06 2024-03-1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Wiring member with fixing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iring member with fixing member
CN113632182B (zh) * 2019-03-29 2022-12-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布线模块
CN112428941A (zh) * 2019-08-26 2021-03-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自主随动式信号传输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01797A (ja) * 2012-03-23 2013-10-03 Yazaki Corp 電線用外装材
CN104170191A (zh) * 2012-03-15 2014-11-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
CN104379409A (zh) * 2012-04-11 2015-02-25 费德罗-莫格尔动力系公司 一种自卷曲无纺布套筒及其构造方法
CN10471660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0962A (en) * 1993-03-18 1999-08-2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ire harness bundling method
JP2007325357A (ja) * 2006-05-30 2007-12-13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保護構造
US7827678B2 (en) * 2008-06-12 2010-11-09 General Cable Technologies Corp. Longitudinal shield tape wrap applicator with edge folder to enclose drain wire
US8925592B2 (en) * 2009-06-11 2015-01-06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Inc. Flexible, abrasion resistant textile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8757215B2 (en) * 2011-08-22 2014-06-24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Inc. Radially collapsible and expandable textile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20140290978A1 (en) * 2011-12-20 2014-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sulation structure of lead wire, transformer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insulating lead wire
WO2013122224A1 (ja) * 2012-02-16 2013-08-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シー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並びに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842722B2 (ja) * 2012-04-20 2016-0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857897B2 (ja) 2012-07-10 2016-02-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に対する保護シート材の巻き付け方法及び電線に対する保護シート材の巻き付け用の治具
JP5924288B2 (ja) * 2013-02-15 2016-05-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スプライス部の止水方法及び電線群整列装置
WO2014164679A1 (en) * 2013-03-11 2014-10-09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Inc. Wrappable textile sleeve having supplemental lace closur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9277684B2 (en) * 2013-03-13 2016-03-01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Inc. Self-wrapping EMI shielding textile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9816208B2 (en) * 2013-03-13 2017-11-14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Self-wrappable ePTFE textile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N105191343A (zh) * 2013-03-14 2015-12-23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耳后式耳机
US8946551B2 (en) * 2013-04-11 2015-02-03 Honda Motor Co., Ltd. Floor wire harness package 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methods
KR20160013966A (ko) * 2013-05-28 2016-02-05 페더럴-모걸 파워트레인,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접합되는 폐쇄 메커니즘으로 랩핑되는 직물 슬리브 및 그 구성 방법
RU2666855C2 (ru) * 2013-08-26 2018-09-12 Федерал-Могал Пауэртрейн, Инк. Защитная текстильная оплетка,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JP6020394B2 (ja) * 2013-09-05 2016-11-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外装材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JP2016163509A (ja) * 2015-03-05 2016-09-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防水構造
JP2016167952A (ja) * 2015-03-10 2016-09-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電線外装構造
JP6174628B2 (ja) * 2015-06-12 2017-08-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電線保持部材
JP6441848B2 (ja) * 2016-03-16 2018-12-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10538866B2 (en) * 2017-02-01 2020-01-21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Woven sleeve with integral attachment loop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JP6806735B2 (ja) * 2018-05-30 2021-0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路体および車両用回路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0191A (zh) * 2012-03-15 2014-11-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
JP2013201797A (ja) * 2012-03-23 2013-10-03 Yazaki Corp 電線用外装材
CN104379409A (zh) * 2012-04-11 2015-02-25 费德罗-莫格尔动力系公司 一种自卷曲无纺布套筒及其构造方法
CN10471660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39675A1 (en) 2019-05-09
CN109075546A (zh) 2018-12-21
JP6950202B2 (ja) 2021-10-13
JP2017195760A (ja) 2017-10-26
US10886038B2 (en)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546B (zh) 带有外装部件的电线
US930637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DE112018000961B4 (de) Kabelbaum
US20130056240A1 (en) Wire protection member
US10410761B2 (en) Electrical wire with exterior member
JP5895614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6152651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201891B2 (ja) 保護部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WO2021095524A1 (ja) 配線部材
EP2741299A1 (en) Wire harness
JP2018156961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11501891B2 (en) Wiring member
WO2017183520A1 (ja) 外装部材付電線
US11451036B2 (en) Fixing structure of wiring member
US11993213B2 (en) Fixing structure of wiring member
JP7251319B2 (ja) フラットハーネス取付構造
WO2020039914A1 (ja) 配線部材
JP7279527B2 (ja) 配線部材
JP681971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7416181B2 (ja) 配線部材
US20140212629A1 (en) Sheathing material
WO2016121504A1 (ja) 不織布外装材、不織布外装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不織布外装材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7078481A (ja) 結束具
JP2014241661A (ja) 防音シートおよび防音シート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3183609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