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7704A -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7704A
CN109047704A CN201810916983.1A CN201810916983A CN109047704A CN 109047704 A CN109047704 A CN 109047704A CN 201810916983 A CN201810916983 A CN 201810916983A CN 109047704 A CN109047704 A CN 109047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spin
lifting
chain
spr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69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7704B (zh
Inventor
彭长龙
林安国
奥立新
胡文祥
唐亚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ZH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胡文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胡文祥 filed Critical 胡文祥
Priority to CN2018109169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7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7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7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7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77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084Manipulating or transferring devices for evacuating cast 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包括双X轴驱动工序、第一Y轴平移工序、第一Z轴升降工序、旋转取件工序、第二Y轴平移工序、第二Z轴升降工序、自旋喷雾工序;通过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实现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的平移,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实现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通过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取出工件,通过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对取出工件后的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涂,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设备的运行;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旋喷雾工序中设有自旋喷雾装置可侧喷、可斜喷,达到全方位无死角喷涂。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取件喷雾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压铸行业,取件或喷雾是实现压铸成型的必要环节,由于压铸环境恶劣,采用人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环境因素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必不可少的需引进自动化装备来代替人工作业,目前,通用机器人价格昂贵,同时也占用较多的生产场地,而且取件和喷雾均需独立的通用机器人驱动作业, 不便于取件机和喷雾机的安装调试,并且其整体成本较高,作业效率低;有部分企业采用了喷雾取件一体机,但其喷雾装置不能旋转,喷涂有死角,不能很好覆盖难喷部位,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的发展。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包括双X轴驱动工序、第一Y轴平移工序、第一Z轴升降工序、旋转取件工序、第二Y轴平移工序、第二Z轴升降工序、自旋喷雾工序;所述双X轴驱动工序:通过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实现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设有双X轴固定架、上X轴滑轨、后X轴滑轨、后X轴齿条、第一X轴驱动机构、第二X轴驱动机构、X轴拖链托板和双X轴驱动盖板,通过所述双X轴固定架固定所述上X轴滑轨、所述后X轴滑轨和所述后X轴齿条,通过所述上X轴滑轨、后X轴滑轨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第二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与所述后X轴齿条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与所述后X轴齿条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的平移,进而带动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X轴拖链托板放置拖链,通过所述拖链放置连接电机的线缆;所述第一Y轴平移工序: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实现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设有第一Y轴支架、第一Y轴平移电机、第一Y轴驱动齿轮、第一Y轴滑块、第一Y轴滑轨、第一Y轴滑动支架、第一Y轴齿条、第一Y轴平移盖板和第一Y轴拖链,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Y轴滑轨与所述第一Y轴滑块的配合为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的平移提供导向,通过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固定所述第一Y轴齿条、所述第一Y轴滑轨,通过所述第一Y轴拖链放置线缆;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设有第一Z轴安装板、第一Z轴滑块、第一Z轴滑轨、第一Z轴滑板、第一Z轴齿条、第一Z轴升降电机、第一Z轴驱动齿轮、升降电机外罩和升降链轮机构,通过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固定六个所述第一Z轴滑块和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第一Z轴滑轨与所述第一Z轴滑块的配合为所述第一Z轴滑板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提供升降的动力,通过所述升降链轮机构防止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在升降时轴向跳动;所述旋转取件工序:通过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取出工件,并将其移动到指定的地方,所述旋转取件装置设有旋转安装方管、旋转电机安装座、旋转电机、旋转驱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旋转减速机、减速机密封法兰、旋转连接臂和取放机构,通过所述旋转安装方管固定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通过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固定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所述旋转电机提供动力,通过所述取放机构夹取工件;所述第二Y轴平移工序:通过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实现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结构一致;所述第二Z轴升降工序:通过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结构一致;所述自旋喷雾工序:通过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对取出工件后的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涂,所述自旋喷雾装置设有自旋安装方管、自旋减速机、自旋驱动电机、万向联轴器、轴旋转出力轴、齿轮箱机构和旋转喷雾头,通过所述自旋安装方管固定所述自旋减速机和所述齿轮箱机构,通过所述自旋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消除传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通过所述轴旋转出力轴连接所述自旋减速机和所述齿轮箱机构,通过所述旋转喷雾头灵活的对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雾;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平移装置、第一Z轴升降装置、旋转取件装置、第二Y轴平移装置、第二Z轴升降装置和自旋喷雾装置均固定在基座上,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气控集成箱、集成箱门、气控阀组件、过滤减压阀、电气柜和控制面板,通过所述气控集成箱放置所述气控阀组件,通过所述气控阀组件控制气路,通过所述过滤减压阀过滤气体,通过所述电气柜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操作设备。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双X轴驱动工序中,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设有第一上X轴滑块、第一后X轴滑块、第一L型滑板、第一电机安装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齿轮、第一电机封盖和第一X轴拖链,通过所述第一上X轴滑块与所述上X轴滑轨的配合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后X轴滑块与所述后X轴滑轨的配合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X轴拖链放置线缆。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工序中,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设有第一Y轴上滑方管、第一Y轴下滑板、第一Y轴后连接板和第一Y轴前过度板,通过所述第一Y轴后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和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中,所述升降链轮机构设有左上链轮组件、右上链轮组件、左下链轮组件、右下链轮组件、升降链轮滑轨、升降链轮滑块、升降链轮滑板、上链条接头和下链条接头,通过所述左上链轮组件将所述上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左上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右上链轮组件将所述上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右上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左下链轮组件将所述下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左下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右下链轮组件将所述下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右下角连接起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旋转取件工序中,所述取放机构设有三爪气缸、指夹和指尖,通过所述三爪气缸提供夹取工件的动力,通过所述指夹夹取工件,通过所述指尖增加与工件的摩擦,便于将工件夹起。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自旋喷雾工序中,所述万向联轴器设有上连接头、中十字连接头和下连接头,通过所述上连接头与所述自旋减速机的旋转轴连接,通过所述中十字连接头将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实现万向连接,通过所述下连接头与所述轴旋转出力轴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自旋喷雾工序中,所述齿轮箱机构设有齿轮箱本体、齿轮箱安装板、轴承轴盖、自旋驱动组件、齿轮箱底面法兰、自旋从动组件和度极限防撞胶,通过所述齿轮箱本体放置所述自旋驱动组件和所述自旋从动组件,通过所述轴承轴盖与所述自旋驱动组件的配合进行密封,通过所述自旋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自旋从动组件,水气管路可以轻松的穿过所述自旋从动组件无干涉无扭曲,通过所述度极限防撞胶防止自旋喷雾装置的旋转超过正负度的极限,还可以避免因为碰撞造成设备的损伤。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自旋喷雾工序中,所述旋转喷雾头设有喷头连接块、喷头管路集成块、喷头管路分流组件、第一喷雾头组件、第二喷雾头组件、吹气喷头集成板、第一吹气头组件和第二吹气头组件,通过所述喷头连接块固定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通过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连接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通过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和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通过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对模具进行喷雾,通过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固定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和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对模具进行吹气。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中,所述左上链轮组件设有左链轮法兰座、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左链轮中心轴、左链轮轴承隔套、左链轮卡环、链轮骨架油封、左上链轮、左上链条和左上链轮盖,通过所述左链轮法兰座固定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通过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内嵌所述左链轮中心轴,通过所述左链轮中心轴外套固定所述左上链轮,通过所述左链轮轴承隔套将两个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分隔,通过所述左链轮卡环将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卡住,通过所述链轮骨架油封为所述左上链轮组件提供密封作用,通过所述左上链轮与所述左上链条齿接,通过所述左上链条将所述上链条接头与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左上角连接起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中,所述上链条接头设有左上接头安装块、左上链条接头、右上接头安装块、右上链条接头和上接头固定连接板,通过所述左上接头安装块固定所述左上链条接头,所述左上链条接头连接所述左上链轮组件,通过所述右上接头安装块固定所述右上链条接头,通过所述右上链条接头连接所述右上链轮组件,通过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板连接所述左上链条接头和所述右上链条接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自旋喷雾工序中设有自旋喷雾装置可侧喷、可斜喷,达到全方位无死角喷涂;自旋喷雾装置中设有自旋从动组件,水气管路可以很好的穿过自旋从动组件到达旋转喷雾头,无干涉无磨损,不扭曲管路,设有45度极限防撞胶,可以防止自旋喷雾装置的旋转超过45度的极限;本发明的自旋喷雾装置中的齿轮连接轴设有圆环状的n型槽,轴承轴盖内嵌到n型槽中,可以有效防止腐蚀水及灰尘进入齿轮箱机构中;本发明设有双X轴驱动工序,取件工序和和喷雾工序可独立工作,取件工序送出的同时喷雾工序可实现同步喷雾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的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X轴驱动装置的后示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Y轴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第一Y轴平移装置去除第一Y轴平移盖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Y轴平移装置的滑动部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Y轴滑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Z轴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Z轴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升降链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左上链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上链条接头、下链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旋转取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取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旋转取件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自旋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齿轮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自旋驱动组件、自旋从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自旋驱动组件、自旋从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的旋转喷雾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一喷雾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一吹气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例所示:1、基座;11、机台底座;12、长支撑柱;13、短支撑柱;14、支撑板;2、双X轴驱动装置;21、双X轴固定架;22、上X轴滑轨;23、后X轴滑轨;24、后X轴齿条;25、第一X轴驱动机构;251、第一上X轴滑块;252、第一后X轴滑块;253、第一L型滑板;254、第一电机安装板;255、第一驱动电机; 257、第一电机封盖;258、第一X轴拖链;26、第二X轴驱动机构;27、X轴拖链托板;28、双X轴驱动盖板;3、第一Y轴平移装置;31、第一Y轴支架;32、第一Y轴平移电机;33、第一Y轴驱动齿轮;34、第一Y轴滑块;35、第一Y轴滑轨;36、第一Y轴滑动支架;361、第一Y轴上滑方管;362、第一Y轴下滑板;363、第一Y轴后连接板;364、第一Y轴前过度板;37、第一Y轴齿条;38、第一Y轴平移盖板;39、第一Y轴拖链;4、第一Z轴升降装置;41、第一Z轴安装板;42、第一Z轴滑块;43、第一Z轴滑轨;44、第一Z轴滑板;45、第一Z轴齿条;46、第一Z轴升降电机;47、第一Z轴驱动齿轮;48、升降电机外罩;49、升降链轮机构;491、左上链轮组件;4911、左链轮法兰座;4912、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3、左链轮中心轴;4914、左链轮轴承隔套;4915、左链轮卡环;4916、链轮骨架油封;4917、左上链轮; 4919、左上链轮盖;492、右上链轮组件;493、左下链轮组件;494、右下链轮组件;495、升降链轮滑轨;496、升降链轮滑块;497、升降链轮滑板;498、上链条接头;4981、左上接头安装块;4982、左上链条接头;4983、右上接头安装块;4984、右上链条接头;4985、上接头固定连接板;499、下链条接头;4991、左下接头安装块;4992、左下链条接头;4993、右下接头安装块;4994、右下链条接头;4995、下接头固定连接板;5、旋转取件装置;51、旋转安装方管;52、旋转电机安装座;53、旋转电机;54、旋转驱动齿轮;55、旋转从动齿轮;56、旋转减速机;57、减速机密封法兰;58、旋转连接臂;59、取放机构;591、三爪气缸;592、指夹;593、指尖;6、第二Y轴平移装置;7、第二Z轴升降装置;8、自旋喷雾装置;81、自旋安装方管;82、自旋减速机;83、自旋驱动电机;84、万向联轴器;841、上连接头;842、中十字连接头;843、下连接头;85、轴旋转出力轴;86、齿轮箱机构;861、齿轮箱本体;862、齿轮箱安装板;863、轴承轴盖;864、自旋驱动组件;8641、齿轮连接轴;8642、第一唇形密封圈;8643、第一深沟球轴承;8644、间隔套;8645、自旋驱动齿轮;8646、第二深沟球轴承;8647、锁紧垫片;865、齿轮箱底面法兰;866、自旋从动组件;8661、交叉滚柱轴环;8662、自旋从动齿轮;8663、喷头安装法兰;8664、第三深沟球轴承;8665、第二唇形密封圈;867、45度极限防撞胶;87、旋转喷雾头;871、喷头连接块;872、喷头管路集成块;873、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4、第一喷雾头组件;8741、喷雾头安装板;8742、喷雾头;875、第二喷雾头组件;876、吹气喷头集成板;877、第一吹气头组件;8771、吹气头安装板;8772、真空吸吹气喷头;878、第二吹气头组件;9、控制装置;91、气控集成箱;92、集成箱门;93、气控阀组件;94、过滤减压阀;95、电气柜;96、控制面板;86411、n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包括双X轴驱动工序、第一Y轴平移工序、第一Z轴升降工序、旋转取件工序、第二Y轴平移工序、第二Z轴升降工序、自旋喷雾工序;所述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使用的设备包括基座1、双X轴驱动装置2、第一Y轴平移装置3、第一Z轴升降装置4、旋转取件装置5、第二Y轴平移装置6、第二Z轴升降装置7、自旋喷雾装置8和控制装置9,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2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固定在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2上,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4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上,所述旋转取件装置5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4上,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6固定在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2上,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6设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右侧,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6与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结构一致,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7固定在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6上,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7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4结构一致,所述自旋喷雾装置8固定在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7上,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2、第一Y轴平移装置3、第一Z轴升降装置4、旋转取件装置5、Y轴平移装置6、第二Z轴升降装置7、自旋喷雾装置8均与所述控制装置9电性连接。 所述基座1设有机台底座11、长支撑柱12、短支撑柱13和支撑板14,所述机台底座11底部设有多个支脚,所述长支撑柱12设在所述机台底座11左侧,两根所述短支撑柱13固定在所述机台底座11上,所述支撑板14固定在所述长支撑柱12和两根所述短支撑柱13上,所述支撑板14底部还固定有五升储气罐。
所述双X轴驱动工序:通过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2实现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6在X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2设有双X轴固定架21、上X轴滑轨22、后X轴滑轨23、后X轴齿条24、第一X轴驱动机构25、第二X轴驱动机构26、X轴拖链托板27和双X轴驱动盖板28,所述双X轴固定架2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4上,所述上X轴滑轨22固定在所述双X轴固定架21顶部,所述后X轴滑轨23固定在所述双X轴固定架21后面,所述后X轴齿条24固定在所述双X轴固定架21后面,所述后X轴齿条24设在所述后X轴滑轨23下方,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并排固定在所述上X轴滑轨22和所述后X轴滑轨23上,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均与所述后X轴齿条24齿接,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设在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右侧,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与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结构一致,所述X轴拖链托板27固定在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和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上,所述X轴拖链托板27上放置有拖链,所述拖链内放置有线缆,所述双X轴驱动盖板28盖在所述双X轴固定架21、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和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上;
通过所述上X轴滑轨22、后X轴滑轨23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第二X轴驱动机构26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与所述后X轴齿条24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的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在X轴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与所述后X轴齿条24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26的平移,进而带动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6在X轴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X轴拖链托板27放置拖链,通过所述拖链放置连接电机的线缆。所述第一Y轴平移工序: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实现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4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设有第一Y轴支架31、第一Y轴平移电机32、第一Y轴驱动齿轮33、第一Y轴滑块34、第一Y轴滑轨35、第一Y轴滑动支架36、第一Y轴齿条37、第一Y轴平移盖板38和第一Y轴拖链39,所述第一Y轴支架31固定在所述第一L型滑板253的平板上,所述第一Y轴平移电机3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支架31上,所述第一Y轴驱动齿轮33外套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电机32的旋转轴上,六个所述第一Y轴滑块34分成两排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支架31上,两根所述第一Y轴滑轨35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一Y轴滑块3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36与所述第一Y轴滑轨3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Y轴齿条37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36左面上,所述第一Y轴齿条37与所述第一Y轴驱动齿轮33齿接,所述第一Y轴平移盖板38盖在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36上,所述第一Y轴拖链39设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盖板38顶部;
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电机32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Y轴滑轨35与所述第一Y轴滑块34的配合为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36的平移提供导向,通过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36固定所述第一Y轴齿条37、所述第一Y轴滑轨35,通过所述第一Y轴拖链39放置线缆。 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4设有第一Z轴安装板41、第一Z轴滑块42、第一Z轴滑轨43、第一Z轴滑板44、第一Z轴齿条45、第一Z轴升降电机46、第一Z轴驱动齿轮47、升降电机外罩48和升降链轮机构49,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固定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3前,六个所述第一Z轴滑块42成两竖排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上,两根所述第一Z轴滑轨43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一Z轴滑块4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Z轴滑板44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所述第一Z轴滑轨43上,所述第一Z轴齿条45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滑板44的后面,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46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后面,所述第一Z轴驱动齿轮47外套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46穿过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一Z轴驱动齿轮47与所述第一Z轴齿条45齿接,所述升降电机外罩48外罩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46外,所述升降电机拖链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后面,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4外部还罩有Z轴升降外罩,所述升降链轮机构49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滑板44上;
通过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固定六个所述第一Z轴滑块42和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46,通过所述第一Z轴滑轨43与所述第一Z轴滑块42的配合为所述第一Z轴滑板44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46提供升降的动力,通过所述升降链轮机构49防止所述旋转取件装置5在升降时轴向跳动。 所述旋转取件工序:通过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取出工件,并将其移动到指定的地方;所述旋转取件装置5设有旋转安装方管51、旋转电机安装座52、旋转电机53、旋转驱动齿轮54、旋转从动齿轮55、旋转减速机56、减速机密封法兰57、旋转连接臂58和取放机构59,所述旋转安装方管51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52固定在所述旋转安装方管51底部,所述旋转电机53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52上,所述旋转驱动齿轮54外套在所述旋转电机53的旋转轴上,所述旋转从动齿轮55通过皮带与所述旋转驱动齿轮54连接,所述旋转从动齿轮55外套在所述旋转减速机56的旋转轴上,所述旋转减速机56的旋转轴外套有两个旋转深沟球轴承和一个旋转骨架油封,所述旋转骨架油封设两个所述旋转深沟球轴承和所述旋转从动齿轮55之间,所述减速机密封法兰57外套在所述旋转深沟球轴承和所述旋转骨架油封上所述旋转连接臂58外套在所述旋转减速机56另一端的旋转轴上,所述取放机构59固定在所述旋转连接臂58上;
通过所述旋转安装方管51固定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52,通过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52固定所述旋转电机53,通过所述旋转电机53提供动力,通过所述取放机构59夹取工件。 所述第二Y轴平移工序:通过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实现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结构一致。所述第二Z轴升降工序:通过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结构一致。所述自旋喷雾工序:通过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对取出工件后的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涂,所述自旋喷雾装置8设有自旋安装方管81、自旋减速机82、自旋驱动电机83、万向联轴器84、轴旋转出力轴85、齿轮箱机构86和旋转喷雾头87,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固定在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7上,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中空,用于放置水汽管路,所述自旋减速机8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左侧面上端,所述自旋驱动电机83固定在所述自旋减速机82上,所述自旋驱动电机83与所述自旋减速机82为直插式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84上端与所述自旋减速机82的旋转轴固定相连,所述万向联轴器84的下端外套固定在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上,所述齿轮箱机构86与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旋转喷雾头87固定在所述齿轮箱机构86的底部;
通过所述自旋驱动电机83提供动力,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84消除传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通过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连接所述自旋减速机82和所述齿轮箱机构86,通过所述旋转喷雾头87灵活的对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雾。
所述控制装置9设有气控集成箱91、集成箱门92、气控阀组件93、过滤减压阀94、电气柜95和控制面板96,所述气控集成箱91固定在所述双X轴固定架21左侧,所述集成箱门92通过铰接组件设在所述气控集成箱91上,用于控制气路的所述气控阀组件93固定在所述气控集成箱91内,所述过滤减压阀94固定在所述气控集成箱91外面,所述电气柜95与所述气控阀组件93和所述过滤减压阀9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96设在所述电气柜95上;通过所述气控阀组件93控制气路,通过所述过滤减压阀94过滤气体,通过所述电气柜95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控制面板96控制所有装置。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设有第一上X轴滑块251、第一后X轴滑块252、第一L型滑板253、第一电机安装板254、第一驱动电机255、第一驱动齿轮、第一电机封盖257和第一X轴拖链258,所述第一上X轴滑块251与所述上X轴滑轨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后X轴滑块252与所述后X轴滑轨2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L型滑板253的平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一上X轴滑块251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254固定在所述第一后X轴滑块252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254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L型滑板253的立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55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254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外套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55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后X轴齿条24齿接,所述第一电机封盖257外罩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55外,用于放置线缆的所述第一X轴拖链258放置在所述X轴拖链托板27上;
通过所述第一后X轴滑块252与所述后X轴滑轨23的配合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25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55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X轴拖链258放置线缆。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36设有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第一Y轴下滑板362、第一Y轴后连接板363和第一Y轴前过度板364,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固定在两根所述第一Y轴滑轨35上,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中空,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362通过所述第一Y轴后连接板363与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连接,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362设在所述第一Y轴支架31下方,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362设在所述第一L型滑板253上方,所述第一Y轴后连接板363设在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和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362后面,所述第一Y轴前过度板364设在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前面;通过所述第一Y轴后连接板363连接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361和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362。所述升降链轮机构49设有左上链轮组件491、右上链轮组件492、左下链轮组件493、右下链轮组件494、升降链轮滑轨495、升降链轮滑块496、升降链轮滑板497、上链条接头498和下链条接头499,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右上链轮组件49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滑板44顶部,所述右上链轮组件492与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结构一致,所述右上链轮组件492背靠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设置,所述左下链轮组件493、右下链轮组件494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滑板44底部,所述左下链轮组件493、右下链轮组件494与与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结构一致,所述右下链轮组件494背靠所述左下链轮组件493设置,两根所述升降链轮滑轨495并排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滑板44正面,六个所述升降链轮滑块496三个一组与所述升降链轮滑轨495滑动连接,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固定在六个所述升降链轮滑块496上,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的四角均固定有链条接头,所述上链条接头498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正面,所述下链条接头499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正面,所述下链条接头499设在所述上链条接头498下方;
通过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将所述上链条接头498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的左上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右上链轮组件492将所述上链条接头498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的右上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左下链轮组件493将所述下链条接头499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的左下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右下链轮组件494将所述下链条接头499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的右下角连接起来。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设有左链轮法兰座4911、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左链轮中心轴4913、左链轮轴承隔套4914、左链轮卡环4915、链轮骨架油封4916、左上链轮4917、左上链条和左上链轮盖4919,所述左链轮法兰座4911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滑板44顶部左侧,两个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设在所述左链轮法兰座4911的轴承槽内,所述左链轮中心轴4913穿过两个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两个所述左链轮轴承隔套4914外套在所述左链轮中心轴4913上,其中一个设在两个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中间,另一个设在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和所述链轮骨架油封4916之间,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和所述链轮骨架油封4916之间还设所述左链轮卡环4915,所述左链轮卡环4915卡在所述左链轮法兰座4911的内壁上,所述链轮骨架油封4916、左上链轮4917依次外套在所述左链轮中心轴4913上,所述左上链轮4917外部还罩有所述左上链轮盖,所述左上链条与所述左上链轮4917齿接,所述左上链条的一端与所述上链条接头498固定相连,所述左上链条的另一端通过链条接头与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固定连接,所述左上链轮盖4919固定在所述左链轮法兰座4911侧边;
通过所述左链轮法兰座4911固定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通过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内嵌所述左链轮中心轴4913,通过所述左链轮中心轴4913外套固定所述左上链轮4917,通过所述左链轮轴承隔套4914将两个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分隔,通过所述左链轮卡环4915将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4912卡住,通过所述链轮骨架油封4916为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提供密封作用,通过所述左上链轮4917与所述左上链条齿接,通过所述左上链条将所述上链条接头498与所述升降链轮滑板497的左上角连接起来。所述上链条接头498设有左上接头安装块4981、左上链条接头4982、右上接头安装块4983、右上链条接头4984和上接头固定连接板4985,所述左上接头安装块4981、所述右上接头安装块4983并排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正面,所述左上链条接头4982固定在所述左上接头安装块4981顶部,所述左上链条接头4982与所述左上链条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右上接头安装块4983设在所述左上接头安装块4981右侧,所述右上链条接头4984固定在所述右上接头安装块4983顶部,所述右上链条接头4984与所述右上链轮组件492的右上链条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板498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顶部,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板4985设有两用于放置接头螺母的孔,两个所述接头螺母分别外套在所述左上链条接头4982和所述右上链条接头4984上;
通过所述左上链条接头4982连接所述左上链轮组件491,通过所述右上接头安装块4983固定所述右上链条接头4984,通过所述右上链条接头4984连接所述右上链轮组件492,通过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板4985连接所述左上链条接头4982和所述右上链条接头4984。所述下链条接头499设有左下接头安装块4991、左下链条接头4992、右下接头安装块4993、右下链条接头4994和下接头固定连接板4995,所述左下接头安装块4991、所述右下接头安装块4993并排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正面,所述左下链条接头4992固定在所述左下接头安装块4991底部,所述左下链条接头4992与所述左下链轮组件493的左下链条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右下接头安装块4993设在所述左下接头安装块4991右侧,所述右下链条接头4994固定在所述右下接头安装块4993底部,所述右下链条接头4994与所述右下链轮组件494的右下链条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下接头固定连接板499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41底部,所述下接头固定连接板4995与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板4985结构一致;
通过所述左下链条接头4992连接所述左下链轮组件493,通过所述右下接头安装块4993固定所述右下链条接头4994,通过所述右下链条接头4994连接所述右下链轮组件494,通过所述下接头固定连接板4995连接所述左下链条接头4992和所述右下链条接头4994。所述取放机构59设有三爪气缸591、指夹592和指尖593,所述三爪气缸591固定在所述旋转连接臂58上,三个所述指夹592呈三角形设在所述三爪气缸591上,三个所述指尖593分别固定在三个所述指夹592上;通过所述指夹592夹取工件,通过所述指尖593增加与工件的摩擦,便于将工件夹起。所述万向联轴器84设有上连接头841、中十字连接头842和下连接头843,所述上连接头841外套固定在所述自旋减速机82的旋转轴下端,所述中十字连接头842与所述上连接头841铰接,所述下连接头843与所述中十字连接头842铰接,所述下连接头843外套在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的上端;通过所述中十字连接头842将所述上连接头841和所述下连接头843连接在一起实现万向连接,通过所述下连接头843与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连接。所述齿轮箱机构86设有齿轮箱本体861、齿轮箱安装板862、轴承轴盖863、自旋驱动组件864、齿轮箱底面法兰865、自旋从动组件866和45度极限防撞胶867,所述齿轮箱本体861与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固定在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底部,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与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设有两个圆孔,一个圆孔设在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下方与其相通,另一个用于安装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所述轴承轴盖86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顶部,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设在所述齿轮箱本体内的861左边,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外套在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的下端,所述齿轮箱底面法兰865设在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下方,所述齿轮箱底面法兰86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齿轮箱本体861底部,所述自旋从动组件866设在所述齿轮箱本体861内的右边,所述自旋从动组件866与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齿接,两个所述45度极限防撞胶867固定在所述齿轮箱本体861底部;
通过所述轴承轴盖863与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的配合进行密封,通过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带动所述自旋从动组件866,水气管路可以轻松的穿过所述自旋从动组件866无干涉无扭曲,通过所述45度极限防撞胶867防止自旋喷雾装置的旋转超过正负45度的极限,还可以避免因为碰撞造成设备的损伤。所述自旋驱动组件864设有齿轮连接轴8641、第一唇形密封圈8642、第一深沟球轴承8643、间隔套8644、自旋驱动齿轮8645、第二深沟球轴承8646和锁紧垫片8647,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外套固定在所述轴旋转出力轴85下端,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的中段设有一个圆环状的n型槽86411,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的上端口内嵌在所述n型槽86411中,即可防腐蚀水进入所述齿轮箱机构86中,又可有效防尘,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由上到下依次外套有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8642、第一深沟球轴承8643、间隔套8644、自旋驱动齿轮8645和第二深沟球轴承8646,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8643设在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的轴承槽上,所述自旋驱动齿轮8645与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键连接,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8646设在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的轴承槽内,所述锁紧垫片8647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底部,所述锁紧垫片8647设有用于支撑其上的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8646、自旋驱动齿轮8645和间隔套8644的支撑部;
通过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带动所述自旋驱动齿轮8645旋转,通过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上设的n型槽86411与内嵌到其中的所述轴承轴盖863的配合进行密封,防尘防水,通过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8642提供密封作用,通过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8643、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8646减少阻力,通过所述自旋驱动齿轮8645带动所述自旋从动齿轮8662旋转,通过所述锁紧垫片8647将所述自旋驱动齿轮8645、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8646锁紧在所述齿轮连接轴8641上。所述自旋从动组件866设有交叉滚柱轴环8661、自旋从动齿轮8662、喷头安装法兰8663、第三深沟球轴承8664和第二唇形密封圈8665,所述交叉滚柱轴环866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底部,所述自旋从动齿轮8662固定在所述交叉滚柱轴环8661底部,所述自旋从动齿轮8662与所述自旋驱动齿轮8645齿接,所述喷头安装法兰8663固定在所述自旋从动齿轮8662底部,所述第三深沟球轴承8664外套在所述喷头安装法兰8663上,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8665外套在所述喷头安装法兰8663上,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8665设在所述第三深沟球轴承8664下方;
通过所述喷头安装法兰8663固定所述自旋从动齿轮8662,通过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8665将所述喷头安装法兰8663与所述齿轮箱本体861密封起来。
所述旋转喷雾头87设有喷头连接块871、喷头管路集成块872、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第一喷雾头组件874、第二喷雾头组件875、吹气喷头集成板876、第一吹气头组件877和第二吹气头组件878,所述喷头连接块871固定在所述喷头安装法兰8663底部,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872固定在所述喷头连接块871底部,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872设有多个水汽管路安装孔,多根受所述控制装置9控制的水气管路从中空的所述自旋安装方管81下去依次穿过所述齿轮箱安装板862、自旋从动组件866和喷头连接块871最后连接到所述水汽管路安装孔上,无干涉无磨损,无扭曲,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固定在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872底部,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由三个喷头管路分流块由上到下拼装而成,三个所述喷头管路分流块内部设有相通的水汽管路,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874固定在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的一侧,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874与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之间有水汽管道相通,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875固定在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875与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874结构一致,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876固定在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底部,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877固定在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876一侧,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878固定在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876另一侧,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878与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877结构一致;
通过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872连接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通过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连接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874、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875和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876通过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874、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875对模具进行喷雾,通过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876固定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877和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878,通过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878和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877对模具进行吹气。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874设有喷雾头安装板8741和喷雾头8742,所述喷雾头安装板8741固定在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873的侧面,所述喷雾头安装板8741由喷雾头中板、喷雾头左板和喷雾头右边组合而成,多个所述喷雾头8742呈阵列固定在所述喷雾头安装板8741上,每个所述喷雾头8742均设有角度可调的喷嘴,加压的气体和水在所述喷雾头8742内汇合后以雾状的形式从所述喷嘴喷出;通过所述喷雾头8742的喷嘴调节角度使其更加适用于现场环境。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877设有吹气头安装板8771和真空吸吹气喷头8772,所述吹气头安装板8771固定在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876的侧面,所述吹气头安装板8771由吹气中板、吹气左板和吹气右板组装而成,多个所述真空吸吹气喷头8772固定在所述吹气头安装板8771上;通过所述真空吸吹气喷头8772对模具进行吹气。
本实施例的工作步骤是:首先通过双X轴驱动工序、第一Y轴平移工序、第一Z轴升降工序和旋转取件工序的配合将工件取出移送的指定的地方;然后再通过双X轴驱动工序、第二Y轴平移工序、第二Z轴升降工序、自旋喷雾工序的配合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喷雾。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自旋喷雾工序中设有自旋喷雾装置可侧喷、可斜喷,达到全方位无死角喷涂;自旋喷雾装置中设有自旋从动组件,水气管路可以很好的穿过自旋从动组件到达旋转喷雾头,无干涉无磨损,不扭曲管路,还设有45度极限防撞胶,可以防止自旋喷雾装置的旋转超过45度的极限;本发明的自旋喷雾装置中的齿轮连接轴设有圆环状的n型槽,轴承轴盖内嵌到n型槽中,可以有效防止腐蚀水及灰尘进入齿轮箱机构中;本发明设有双X轴驱动工序,取件工序和和喷雾工序可独立工作,取件工序送出的同时喷雾工序可实现同步喷雾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双X轴驱动工序、第一Y轴平移工序、第一Z轴升降工序、旋转取件工序、第二Y轴平移工序、第二Z轴升降工序、自旋喷雾工序;所述双X轴驱动工序:通过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实现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设有双X轴固定架、上X轴滑轨、后X轴滑轨、后X轴齿条、第一X轴驱动机构、第二X轴驱动机构、X轴拖链托板和双X轴驱动盖板,通过所述双X轴固定架固定所述上X轴滑轨、所述后X轴滑轨和所述后X轴齿条,通过所述上X轴滑轨、后X轴滑轨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第二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与所述后X轴齿条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与所述后X轴齿条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二X轴驱动机构的平移,进而带动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在X轴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X轴拖链托板放置拖链,通过所述拖链放置连接电机的线缆;所述第一Y轴平移工序: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实现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第一Y轴平移装置设有第一Y轴支架、第一Y轴平移电机、第一Y轴驱动齿轮、第一Y轴滑块、第一Y轴滑轨、第一Y轴滑动支架、第一Y轴齿条、第一Y轴平移盖板和第一Y轴拖链,通过所述第一Y轴平移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Y轴滑轨与所述第一Y轴滑块的配合为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的平移提供导向,通过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固定所述第一Y轴齿条、所述第一Y轴滑轨,通过所述第一Y轴拖链放置线缆;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设有第一Z轴安装板、第一Z轴滑块、第一Z轴滑轨、第一Z轴滑板、第一Z轴齿条、第一Z轴升降电机、第一Z轴驱动齿轮、升降电机外罩和升降链轮机构,通过所述第一Z轴安装板固定六个所述第一Z轴滑块和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第一Z轴滑轨与所述第一Z轴滑块的配合为所述第一Z轴滑板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Z轴升降电机提供升降的动力,通过所述升降链轮机构防止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在升降时轴向跳动;所述旋转取件工序:通过所述旋转取件装置取出工件,并将其移动到指定的地方,所述旋转取件装置设有旋转安装方管、旋转电机安装座、旋转电机、旋转驱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旋转减速机、减速机密封法兰、旋转连接臂和取放机构,通过所述旋转安装方管固定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通过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座固定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所述旋转电机提供动力,通过所述取放机构夹取工件;所述第二Y轴平移工序:通过所述第二Y轴平移装置实现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在Y轴方向上的平移,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结构一致;所述第二Z轴升降工序:通过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实现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升降,所述第二Z轴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一Z轴升降装置结构一致;所述自旋喷雾工序:通过所述自旋喷雾装置对取出工件后的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涂,所述自旋喷雾装置设有自旋安装方管、自旋减速机、自旋驱动电机、万向联轴器、轴旋转出力轴、齿轮箱机构和旋转喷雾头,通过所述自旋安装方管固定所述自旋减速机和所述齿轮箱机构,通过所述自旋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消除传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通过所述轴旋转出力轴连接所述自旋减速机和所述齿轮箱机构,通过所述旋转喷雾头灵活的对模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雾;所述双X轴驱动装置、第一Y轴平移装置、第一Z轴升降装置、旋转取件装置、第二Y轴平移装置、第二Z轴升降装置和自旋喷雾装置均固定在基座上,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气控集成箱、集成箱门、气控阀组件、过滤减压阀、电气柜和控制面板,通过所述气控集成箱放置所述气控阀组件,通过所述气控阀组件控制气路,通过所述过滤减压阀过滤气体,通过所述电气柜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操作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X轴驱动工序中,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设有第一上X轴滑块、第一后X轴滑块、第一L型滑板、第一电机安装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齿轮、第一电机封盖和第一X轴拖链,通过所述第一上X轴滑块与所述上X轴滑轨的配合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后X轴滑块与所述后X轴滑轨的配合为所述第一X轴驱动机构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X轴拖链放置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工序中,所述第一Y轴滑动支架设有第一Y轴上滑方管、第一Y轴下滑板、第一Y轴后连接板和第一Y轴前过度板,通过所述第一Y轴后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Y轴上滑方管和所述第一Y轴下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中,所述升降链轮机构设有左上链轮组件、右上链轮组件、左下链轮组件、右下链轮组件、升降链轮滑轨、升降链轮滑块、升降链轮滑板、上链条接头和下链条接头,通过所述左上链轮组件将所述上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左上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右上链轮组件将所述上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右上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左下链轮组件将所述下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左下角连接起来,通过所述右下链轮组件将所述下链条接头和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右下角连接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取件工序中,所述取放机构设有三爪气缸、指夹和指尖,通过所述三爪气缸提供夹取工件的动力,通过所述指夹夹取工件,通过所述指尖增加与工件的摩擦,便于将工件夹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旋喷雾工序中,所述万向联轴器设有上连接头、中十字连接头和下连接头,通过所述上连接头与所述自旋减速机的旋转轴连接,通过所述中十字连接头将所述上连接头和所述下连接头连接在一起实现万向连接,通过所述下连接头与所述轴旋转出力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旋喷雾工序中,所述齿轮箱机构设有齿轮箱本体、齿轮箱安装板、轴承轴盖、自旋驱动组件、齿轮箱底面法兰、自旋从动组件和度极限防撞胶,通过所述齿轮箱本体放置所述自旋驱动组件和所述自旋从动组件,通过所述轴承轴盖与所述自旋驱动组件的配合进行密封,通过所述自旋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自旋从动组件,水气管路可以轻松的穿过所述自旋从动组件无干涉无扭曲,通过所述度极限防撞胶防止自旋喷雾装置的旋转超过正负度的极限,还可以避免因为碰撞造成设备的损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旋喷雾工序中,所述旋转喷雾头设有喷头连接块、喷头管路集成块、喷头管路分流组件、第一喷雾头组件、第二喷雾头组件、吹气喷头集成板、第一吹气头组件和第二吹气头组件,通过所述喷头连接块固定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通过所述喷头管路集成块连接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通过所述喷头管路分流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和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通过所述第一喷雾头组件、所述第二喷雾头组件对取出工件后的模具进行喷雾,通过所述吹气喷头集成板固定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通过所述第二吹气头组件和所述第一吹气头组件进行吹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中,所述左上链轮组件设有左链轮法兰座、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左链轮中心轴、左链轮轴承隔套、左链轮卡环、链轮骨架油封、左上链轮、左上链条和左上链轮盖,通过所述左链轮法兰座固定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通过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内嵌所述左链轮中心轴,通过所述左链轮中心轴外套固定所述左上链轮,通过所述左链轮轴承隔套将两个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分隔,通过所述左链轮卡环将所述左链轮深沟球轴承卡住,通过所述链轮骨架油封为所述左上链轮组件提供密封作用,通过所述左上链轮与所述左上链条齿接,通过所述左上链条将所述上链条接头与所述升降链轮滑板的左上角连接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Z轴升降工序中,所述上链条接头设有左上接头安装块、左上链条接头、右上接头安装块、右上链条接头和上接头固定连接板,通过所述左上接头安装块固定所述左上链条接头,所述左上链条接头连接所述左上链轮组件,通过所述右上接头安装块固定所述右上链条接头,通过所述右上链条接头连接所述右上链轮组件,通过所述上接头固定连接板连接所述左上链条接头和所述右上链条接头。
CN201810916983.1A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Active CN109047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983.1A CN109047704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983.1A CN109047704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7704A true CN109047704A (zh) 2018-12-21
CN109047704B CN109047704B (zh) 2020-07-24

Family

ID=6468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6983.1A Active CN109047704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770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3993A1 (de) * 1975-12-01 1977-06-02 Werner Engel Entnahmegeraet fuer druckgiessteile aus druckgiessmaschinen oder fuer aehnliche verwendungszwecke
JPS6146351A (ja) * 1985-05-07 1986-03-06 Toyo Mach Kk 離型剤吹付装置
JPS61293644A (ja) * 1985-06-20 1986-12-24 Toshiba Mach Co Ltd 離型剤塗布用ロボツト装置
CN103522280A (zh) * 2013-09-30 2014-01-22 宁波伊泽机器人有限公司 双臂多功能机器人
CN103752793A (zh) * 2013-12-30 2014-04-30 东莞市隆盛压铸设备有限公司 喷雾取件一体线性机器人
CN105458214A (zh) * 2015-12-29 2016-04-06 东莞市辉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取件喷雾机
CN105772677A (zh) * 2016-05-27 2016-07-20 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 全伺服六轴取件喷雾一体机
CN107214316A (zh) * 2017-07-03 2017-09-29 宁波伊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压铸用喷雾取件机器人
CN207057592U (zh) * 2017-06-02 2018-03-02 深圳市日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七轴喷雾取件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53993A1 (de) * 1975-12-01 1977-06-02 Werner Engel Entnahmegeraet fuer druckgiessteile aus druckgiessmaschinen oder fuer aehnliche verwendungszwecke
JPS6146351A (ja) * 1985-05-07 1986-03-06 Toyo Mach Kk 離型剤吹付装置
JPS61293644A (ja) * 1985-06-20 1986-12-24 Toshiba Mach Co Ltd 離型剤塗布用ロボツト装置
CN103522280A (zh) * 2013-09-30 2014-01-22 宁波伊泽机器人有限公司 双臂多功能机器人
CN103752793A (zh) * 2013-12-30 2014-04-30 东莞市隆盛压铸设备有限公司 喷雾取件一体线性机器人
CN105458214A (zh) * 2015-12-29 2016-04-06 东莞市辉胜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取件喷雾机
CN105772677A (zh) * 2016-05-27 2016-07-20 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 全伺服六轴取件喷雾一体机
CN207057592U (zh) * 2017-06-02 2018-03-02 深圳市日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七轴喷雾取件一体机
CN107214316A (zh) * 2017-07-03 2017-09-29 宁波伊泽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七轴压铸用喷雾取件机器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SA: "【大开眼界】2018中国压铸展上的那些新产品新技术", 《压铸周刊,网址:HTTP://WWW.YZWEEKLY.COM/CD2016/2497.HT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7704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8738B (zh) 一种具有随动自清洁实时观察防护罩的卧式加工机床
CN105290021A (zh) 清洗装置
US20200324416A1 (en) Coating robot
CN207695214U (zh) 一种动车齿轮箱清洗装置
CN205674202U (zh) 一种四轴重载摆臂关节机器人
CN108994823A (zh) 一种八轴喷雾取件线性机器人
CN108692883A (zh) 滤清器密封性自动检测装置
CN111648167A (zh) 一种全自动旋转式纸浆模塑热压定型一体化生产设备
CN109047704A (zh) 一种压铸用自动取件喷雾生产方法
CN106078767A (zh) 清洗机械手设备
CN209203179U (zh) 基于连杆机构的洗碗机喷淋装置及其喷淋系统
CN109048972A (zh) 一种机器人手臂传动连接机构
CN113523819A (zh) 一种支重轮精加工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及工艺
CN2493371Y (zh) 机械手旋转气接头
CN207254854U (zh) 一种制动钳体吹扫装置
CN206717308U (zh) 一种双工位焊接设备
CN208327389U (zh) 一种vvt执行器的排油装置
CN206690090U (zh) 一种推杆减速器混合式六自由度机械抓手
CN205914445U (zh) 工件清洗装置
WO2018196100A1 (zh) 双机械手清洗机及其清洗方法
CN210228001U (zh) 平面运动的幕墙清洁机器人
CN208529091U (zh) 一种内置组件的六轴机器人
CN206779757U (zh) 一种精确引导的实时自动纠偏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站
CN106111603B (zh) 一种矿用桥壳清洗机
CN218424408U (zh) 一种转盘式工件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1

Address after: Longhua District of Guangdong city in Shenzhen province 518000 Lake Street community view pit Qing Road High Tech Park No. 4 jinmeiwei Second Industrial Park A Building 1 floor and 2 floor 201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RIZH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group three, Fengxiang village, Qin Nan Town, Yan 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57

Applicant before: Hu Wenxi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