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3042A -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3042A
CN109043042A CN201810981680.8A CN201810981680A CN109043042A CN 109043042 A CN109043042 A CN 109043042A CN 201810981680 A CN201810981680 A CN 201810981680A CN 109043042 A CN109043042 A CN 109043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parts
inonotus obliquus
crude product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16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彭
黄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hua Da Yi Fang 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hua Da Yi Fang 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hua Da Yi Fang 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hua Da Yi Fang Fang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16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30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3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3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30~60份,葛根提取物5~25份,山楂提取物5~25份,沙棘提取物5~25份,枸杞提取物5~25份,茯苓提取物5~25份,乌梅提取物5~25份。本发明能够调节糖与脂肪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与心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Description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三高已成为老年人甚至中年人面临的很大问题,三高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已趋向低龄化,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因此成为热门话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医疗观念已由病后治疗转向了预防保健,人们对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近年来世界各地均崇尚自然疗法,中医保健食品日益受到青睐。
桦褐孔菌是一种在白桦树上多年生真菌,在偏于北部的寒温带气候森林均有分布。主要于俄罗斯的乌拉尔、西伯利亚,东欧的波兰,芬兰,日本的北海道,我国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的北部也有分布。桦褐孔菌在俄罗斯、波作为民间常用茶饮原料已有多年。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中俄交流,国内对其了解逐渐增多。桦褐孔菌具有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长期饮用对机体健康有益。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降糖调脂通脉保健作用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糖调脂通脉保健作用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30~60份,葛根提取物5~25份,山楂提取物5~25份,沙棘提取物5~25份,枸杞提取物5~25份,茯苓提取物5~25份,乌梅提取物5~25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0~50份,葛根提取物10~15份,山楂提取物10~15份,沙棘提取物10~15份,枸杞提取物10~15份,茯苓提取物10~15份,乌梅提取物10~15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5份,葛根提取物12.5份,山楂提取物12.5份,沙棘提取物12.5份,枸杞提取物12.5份,茯苓提取物12.5份,乌梅提取物12.5份。
可选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占重量比为30%~50%。
可选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为颗粒剂,颗粒的粒径小于等于1.18mm。
可选的,桦褐孔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乌梅提取物经湿法制粒工艺得到桦褐孔菌降糖调脂通脉保健茶;湿法制粒工艺包括:
按比例称取桦褐孔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乌梅提取物进行混料,并加入60%浓度的乙醇进行混合;
制作桦褐孔菌保健茶的湿颗粒;
湿颗粒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形成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干颗粒,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2h;
对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
可选的,桦褐孔菌提取物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
葛根提取物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山楂提取物由山楂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沙棘提取物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枸杞提取物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茯苓提取物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乌梅提取物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法,包括:
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
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葛根提取物;
由山楂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山楂提取物;
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沙棘提取物;
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枸杞提取物;
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茯苓提取物;
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乌梅提取物;
按比例称取桦褐孔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乌梅提取物进行混料,并加入60%浓度的乙醇进行混合;
制作桦褐孔菌保健茶的湿颗粒;
湿颗粒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形成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干颗粒,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2h;
对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
可选的,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步骤包括:取一定量的桦褐孔菌粗品,加入蒸馏水在80~95℃温度下回流两次,其中,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回流提取的提取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1.10-1.12得到流浸膏;流浸膏经300目筛过滤;过滤后的流浸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
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葛根提取物的步骤包括:葛根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葛根提取物;
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沙棘提取物的步骤包括:沙棘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沙棘提取物;
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枸杞提取物的步骤包括:枸杞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枸杞提取物;
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茯苓提取物的步骤包括:茯苓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茯苓提取物;
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乌梅提取物的步骤包括:乌梅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乌梅提取物;
由山楂粗品经净选过筛、除去杂质、粉碎后得到山楂提取物的步骤包括:山楂粗品经净选过筛、除去杂质、超微粉碎后过400目以上细筛得到山楂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应用,桦褐孔菌保健茶可以制作成冲剂、片剂、胶囊剂、食品或保健食品。本发明中采用的各原料的粗品指各原料未经纯化工艺处理。其中,
桦褐孔菌,又名白桦茸,桦树菇,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沙棘,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黑刺、醋柳。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枸杞,茄科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茯苓,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乌梅,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有降血糖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中各组分均是采用各组分的提取物,去除了组分粗品中的杂质,在饮用时直接用热水冲服,各组分提取物能够迅速的溶解,并且也更易被机体吸收。
(2)本发明以具有降低血糖、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的桦褐孔菌为基础,与具有调节血压、血脂、血糖及改善血液循环、抗动脉硬化、调节免疫功能、护肤养颜、抗疲劳等作用的葛根、山楂、沙棘、枸杞、茯苓、乌梅这样一组保健食品进行有机搭配,使其对机体的降糖调脂通脉保健作用进一步加强。能够调节糖与脂肪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与心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3)本发明采用药食两用的原料,各组分搭配合理、配伍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明显、并且平和爽口,具有降糖调脂通脉作用,对机体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抗动脉硬化作用明显,同时能够有利于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适于血糖、血脂、血压偏高的中老年人饮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乌梅提取物,其中,桦褐孔菌提取物30~60份,葛根提取物5~25份,山楂提取物5~25份,沙棘提取物5~25份,枸杞提取物5~25份,茯苓提取物5~25份,乌梅提取物5~25份。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0~50份,葛根提取物10~15份,山楂提取物10~15份,沙棘提取物10~15份,枸杞提取物10~15份,茯苓提取物10~15份,乌梅提取物10~15份。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5份,葛根提取物12.5份,山楂提取物12.5份,沙棘提取物12.5份,枸杞提取物12.5份,茯苓提取物12.5份,乌梅提取物12.5份。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以桦褐孔菌提取物为主要组分,其中,桦褐孔菌提取物占重量比为30%~50%。在具有清热益气养阴、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的基础上与其他各组分进行合理搭配,进一步加强桦褐孔菌对机体的降糖调脂通脉保健作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为颗粒剂,颗粒的粒径小于等于1.18mm。桦褐孔菌保健茶的粒径很小,在饮用时用热水冲调,桦褐孔菌保健茶中各组分提取物非常容易溶解,并且也容易被机体吸收。
现有技术中保健茶多为袋泡茶,袋泡茶中各组分只经过粗加工,冲饮时组分中的有益成分溶解缓慢,而本发明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中各组分均是采用各组分的提取物,去除了组分粗品中的杂质,在饮用时直接用热水冲服,各组分提取物能够迅速的溶解,并且也更易被机体吸收。
桦褐孔菌具有降低血糖、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本发明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基础上加入葛根提取物后能够调节血糖、调节血压、改善机体谢。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基础上加入具有活血化瘀消积作用的山楂提取物后,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抗动脉硬化以及抗氧化的作用。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基础上加入具有活血化瘀、滋补肝肾作用的沙棘提取物后,能够调节血糖代谢、调节血压、调节血脂代谢及抗氧化、抗动脉硬化。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基础上加入具有滋补肝肾功能的枸杞提取物后,能够调节免疫、调节血糖、调节血脂,也能够抗疲劳预防肿瘤。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基础上加入茯苓提取物后,能够清热益气养阴、健脾胃、养心安神、利水渗湿,改善代谢。在桦褐孔菌提取物基础上加入具有生津止渴改善肾脏功能的乌梅提取物后,能够调节血糖代谢、调节神经官能、消除疲劳,同时乌梅提取物也有利于调和口感。
本发明以具有降低血糖、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的桦褐孔菌为基础,与具有调节血压、血脂、血糖及改善血液循环、抗动脉硬化、调节免疫功能、护肤养颜、抗疲劳等作用的葛根、山楂、沙棘、枸杞、茯苓、乌梅这样一组保健食品进行有机搭配,使其对机体的降糖调脂通脉保健作用进一步加强。能够调节糖与脂肪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与心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本发明采用药食两用的原料,各组分搭配合理、配伍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明显、并且平和爽口,对机体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抗动脉硬化作用明显,同时能够有利于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适于血糖、血脂、血压偏高的中老年人饮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30份,葛根提取物5份,山楂提取物5份,沙棘提取物5份,枸杞提取物10份,茯苓提取物5份,乌梅提取物5份,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S101: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桦褐孔菌粗品,加入蒸馏水在大约80~95℃温度下回流两次,其中,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小时;然后合并两次回流提取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2(80℃)得到流浸膏;流浸膏经300目筛过滤,滤后流浸膏装入洁净周转桶密封阴凉贮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
步骤S102: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葛根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葛根粗品加水煎煮2次;然后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葛根提取物。
步骤S103: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沙棘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沙棘粗品加水煎煮2次;然后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沙棘提取物。
步骤S104: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枸杞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枸杞粗品加水煎煮2次;然后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枸杞提取物。
步骤S105: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茯苓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茯苓粗品加水煎煮2次;然后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茯苓提取物。
步骤S106: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乌梅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乌梅粗品加水煎煮2次;然后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乌梅提取物。
步骤S107:由山楂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山楂提取物;首先取一定量的山楂粗品加水煎煮2次;然后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然后在65~75℃温度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山楂提取物。
其中,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7不代表制作的先后顺序。
然后采用上述提取工艺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乌梅提取物经湿法制粒工艺得到桦褐孔菌保健茶。其中,湿法制粒工艺包括下述步骤S108至步骤S111。
步骤S108:按比例称取桦褐孔菌提取物、葛根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乌梅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进行混料,并加入60%浓度的乙醇进行混合,制得适宜软材。
步骤S109:制作桦褐孔菌保健茶的湿颗粒;将制得的软材过16目的筛后制备湿颗粒。
步骤S110:湿颗粒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形成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干颗粒,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2h;
步骤S111:对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将干颗粒过16目筛,得到颗粒粒径大约为1.18mm的干颗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60份,葛根提取物25份,山楂提取物25份,沙棘提取物25份,枸杞提取物25份,茯苓提取物25份,乌梅提取物25份。
本实施例中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0份,葛根提取物10份,山楂提取物10份,沙棘提取物10份,枸杞提取物10份,茯苓提取物10份,乌梅提取物10份。
本实施例中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50份,葛根提取物15份,山楂提取物15份,沙棘提取物15份,枸杞提取物15份,茯苓提取物15份,乌梅提取物15份。
本实施例中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5份,葛根提取物12.5份,山楂提取物12.5份,沙棘提取物12.5份,枸杞提取物12.5份,茯苓提取物12.5份,乌梅提取物12.5份。
本实施例中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0.5份,葛根提取物10.5份,山楂提取物10.5份,沙棘提取物10.5份,枸杞提取物10.5份,茯苓提取物10.5份,乌梅提取物10.5份。
本实施例中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包括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9.5份,葛根提取物14.5份,山楂提取物14.5份,沙棘提取物14.5份,枸杞提取物14.5份,茯苓提取物14.5份,乌梅提取物14.5份。
本实施例中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案同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应用,桦褐孔菌保健茶可以制作为冲剂、片剂、胶囊剂、食品或保健食品。例如制作成包括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冲剂,冲剂可以为密封小袋的独立包装,每小袋中含桦褐孔菌保健茶约10g,饮用时加300~500ml温开水冲服,或者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加水量。例如制作成包括桦褐孔菌保健茶的片剂,可以为含片或者嚼片。也可以制作成包括桦褐孔菌保健茶的食品或者保健食品,如饮品或者饼干、糕点等。长期饮用或食用能够对机体起到降糖调脂通脉的作用。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桦褐孔菌保健茶中各组分均是采用各组分的提取物,去除了组分粗品中的杂质,在饮用时直接用热水冲服,各组分提取物能够迅速的溶解,并且也更易被机体吸收。
(2)本发明以具有降低血糖、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的桦褐孔菌为基础,与具有调节血压、血脂、血糖及改善血液循环、抗动脉硬化、调节免疫功能、护肤养颜、抗疲劳等作用的葛根、山楂、沙棘、枸杞、茯苓、乌梅这样一组保健食品进行有机搭配,使其对机体的降糖调脂通脉保健作用进一步加强。能够调节糖与脂肪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与心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3)本发明采用药食两用的原料,各组分搭配合理、配伍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明显、并且平和爽口,对机体改善血糖及血脂代谢、抗动脉硬化作用明显,同时能够有利于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适于血糖、血脂、血压偏高的中老年人饮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30~60份,葛根提取物5~25份,山楂提取物5~25份,沙棘提取物5~25份,枸杞提取物5~25份,茯苓提取物5~25份,乌梅提取物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0~50份,葛根提取物10~15份,山楂提取物10~15份,沙棘提取物10~15份,枸杞提取物10~15份,茯苓提取物10~15份,乌梅提取物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桦褐孔菌提取物45份,葛根提取物12.5份,山楂提取物12.5份,沙棘提取物12.5份,枸杞提取物12.5份,茯苓提取物12.5份,乌梅提取物1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桦褐孔菌提取物占重量比为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桦褐孔菌保健茶为颗粒剂,颗粒的粒径小于等于1.1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桦褐孔菌提取物,所述葛根提取物,所述山楂提取物,所述沙棘提取物,所述枸杞提取物,所述茯苓提取物和所述乌梅提取物经湿法制粒工艺得到所述桦褐孔菌保健茶;
所述湿法制粒工艺包括:
按比例称取所述桦褐孔菌提取物、所述葛根提取物,所述山楂提取物,所述沙棘提取物,所述枸杞提取物,所述茯苓提取物和所述乌梅提取物进行混料,并加入60%浓度的乙醇进行混合;
制作桦褐孔菌保健茶的湿颗粒;
所述湿颗粒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形成所述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干颗粒,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2h;
对所述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桦褐孔菌提取物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
所述葛根提取物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所述山楂提取物由山楂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所述沙棘提取物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所述枸杞提取物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所述茯苓提取物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所述乌梅提取物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8.一种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
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葛根提取物;
由山楂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山楂提取物;
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沙棘提取物;
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枸杞提取物;
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茯苓提取物;
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乌梅提取物;
按比例称取所述桦褐孔菌提取物、所述葛根提取物、所述山楂提取物、所述沙棘提取物、所述枸杞提取物、所述茯苓提取物和所述乌梅提取物进行混料,并加入60%浓度的乙醇进行混合;
制作桦褐孔菌保健茶的湿颗粒;
所述湿颗粒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形成所述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干颗粒,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2h;
对所述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步骤包括:取一定量的桦褐孔菌粗品,加入蒸馏水在80~95℃温度下回流两次,其中,第一次加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两次回流提取的提取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1.10-1.12得到流浸膏;流浸膏经300目筛过滤;过滤后的流浸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桦褐孔菌提取物;
由葛根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葛根提取物的步骤包括:葛根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葛根提取物;
由山楂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山楂提取物的步骤包括:山楂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山楂提取物;
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沙棘提取物的步骤包括:沙棘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沙棘提取物;
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枸杞提取物的步骤包括:枸杞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枸杞提取物;
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茯苓提取物的步骤包括:茯苓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茯苓提取物;
由乌梅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茯苓提取物的步骤包括:茯苓粗品加水煎煮2次;将两次的煎液过滤后合并浓缩成膏;在65~75℃烘成干膏,将干膏粉碎后过100目细筛,得到乌梅提取物。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桦褐孔菌保健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桦褐孔菌保健茶可以制作成冲剂、片剂、胶囊剂、食品或保健食品。
CN201810981680.8A 2018-08-27 2018-08-27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90430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1680.8A CN109043042A (zh) 2018-08-27 2018-08-27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1680.8A CN109043042A (zh) 2018-08-27 2018-08-27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3042A true CN109043042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5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1680.8A Pending CN109043042A (zh) 2018-08-27 2018-08-27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30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842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山西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口服牡丹膏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8124A (ja) * 1994-07-28 1996-02-13 Nikku Ind Co Ltd 龍眼肉を含有する薬草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72796A (zh) * 2014-11-28 2015-04-01 哈尔滨墨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桦褐孔菌复合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861A (zh) * 2016-06-03 2016-10-26 黑龙江省玄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桦褐孔菌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756A (zh) * 2016-09-08 2017-02-01 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5935A (zh) * 2015-11-11 2017-05-17 伊春市晨松山特产品有限公司 蓝莓桦褐孔菌保健茶
CN10691265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焦秀英 降血脂、降血压保健茶
CN10692461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张培君 降血脂减肥茶
CN107136262A (zh) * 2017-05-19 2017-09-08 马永辉 一种参芪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8066602A (zh) * 2016-11-11 2018-05-25 天津朝花夕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1896A (zh) * 2018-04-23 2018-07-13 广州奢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湿芡实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8124A (ja) * 1994-07-28 1996-02-13 Nikku Ind Co Ltd 龍眼肉を含有する薬草茶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72796A (zh) * 2014-11-28 2015-04-01 哈尔滨墨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桦褐孔菌复合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5935A (zh) * 2015-11-11 2017-05-17 伊春市晨松山特产品有限公司 蓝莓桦褐孔菌保健茶
CN10691265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焦秀英 降血脂、降血压保健茶
CN10692461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张培君 降血脂减肥茶
CN106035861A (zh) * 2016-06-03 2016-10-26 黑龙江省玄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桦褐孔菌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756A (zh) * 2016-09-08 2017-02-01 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66602A (zh) * 2016-11-11 2018-05-25 天津朝花夕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6262A (zh) * 2017-05-19 2017-09-08 马永辉 一种参芪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8271896A (zh) * 2018-04-23 2018-07-13 广州奢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湿芡实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金山: "《精编药物学》", 30 June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8842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山西纳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口服牡丹膏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0687A (zh) 一种养生茉莉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6889233A (zh) 一种袋泡参苓白术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5672B (zh) 一种核桃分心木茶的生产方法
CN112603971B (zh) 蛹虫草陈皮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271400A (zh) 一种醒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0300A (zh) 桦褐孔菌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3404811B (zh) 一种速溶葛粉及其制作工艺
CN108782905A (zh)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9043042A (zh)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4770519A (zh) 一种草本凉茶
CN102273712B (zh) 罗汉果菊花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CN104322836A (zh) 一种清热利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618A (zh)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8684992A (zh) 一种能快速醒酒的植物配方的解酒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0044A (zh) 一种黄竹笋的加工方法
CN114075497A (zh) 一种黄精酒
CN106900916A (zh) 一种当归茱萸明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546A (zh) 一种马蹄山楂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266A (zh) 一种女性养生保健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34966A (zh) 一种具有保肝功能的人参可吸冻的制备方法
CN111543526A (zh) 桦褐孔菌虫草补肝益肾祛风保健茶
CN111513163A (zh) 一种用于调理湿热体质的澄明芦根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492A (zh) 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67358B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苦荞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82906A (zh) 桦褐孔菌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