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9661A -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9661A
CN109019661A CN201810774915.6A CN201810774915A CN109019661A CN 109019661 A CN109019661 A CN 109019661A CN 201810774915 A CN201810774915 A CN 201810774915A CN 109019661 A CN109019661 A CN 109019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queous solution
silver
powder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49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19661B (zh
Inventor
王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749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9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9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19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9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3/00Compounds of copper
    • C01G3/04Halides
    • C01G3/05Chlor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配制两组水溶液;第一组水溶液由配体和硝酸银组成,根据需要可加入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减小制备氯化银的粒径,第二组水溶液由含氯离子的盐组成;配体是能溶于水并能与银离子通过配位反应生成配合物。配体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三乙烯四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或者甘氨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将第二组水溶液加入处于搅拌状态的第一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然后分离出水溶液中的氯化银纳米粉体,经过清洗、干燥,生产出氯化银纳米粉体。该技术具有制造设备简单、制备工艺简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氯化银纳米粉体粒径均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纯度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配合物溶液中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氯化银(AgCl)纳米粉体材料在光催化、电池和抗菌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目前,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表面活性剂辅助的直接沉淀法、反相微乳液法。在不同碳链长度的离子液体中进行水热反应,可制备出AgCl纳米粉体材料,且随着离子液体碳链的长度变长,制备的AgCl从多面体变为了类球形。利用二辛基二甲基氯化铵/n-正葵醇/异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硝酸银在形成的微反应器中与二辛基二甲基氯化铵上的氯离子反应,可制备出颗粒尺寸小于11nm的氯化银粉体。利用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可直接沉淀制备出形貌尺寸均一的氯化银粉体,但粉体尺寸较大,平均粒径为293nm,已经不是纳米粉体。上述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均存在制造设备要求高、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配合物水溶液中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制造设备简单、制造工艺简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氯化银纳米粉体粒径均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纯度高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与现有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在配合物水溶液中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具有制造设备简单、制造工艺简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氯化银纳米粉体粒径均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纯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配制两组水溶液;第一组水溶液由配体和硝酸银组成,第二组水溶液由含氯离子的盐组成;所述配体是能够溶于水并能与银离子通过配位反应生成配合物。
所述的配体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者乙二胺四乙酸,或者柠檬酸,或者三乙烯四胺,或者乙二胺,或者二乙烯三胺,或者甘氨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第一组水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浓度在0.015—0.350mol/L,配体的摩尔浓度与硝酸银的摩尔浓度之比在1:1—3:1的范围;用NaOH水溶液将银离子配合物溶液的pH值调整在8-10的范围。
所述第二组水溶液中含氯离子的盐是氯化钠或者氯化钾;第二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浓度与第一组水溶液中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之比在0.6:1—1.2:1,第二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018—0.210mol/L。
在第一组水溶液中还可以加入表面活性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减小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粒径。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者十二烷基磺酸钠或者聚丙烯酰胺或者三乙醇胺或者聚乙二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0.3-17.5mmol/L。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是:将第二组水溶液加入处于搅拌状态的第一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然后分离出水溶液中的氯化银纳米粉体,经过清洗、干燥,生产出氯化银纳米粉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配合物水溶液中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制造设备简单、制备工艺简便、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氯化银纳米粉体粒径均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纯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配体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在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配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第一步:溶液配制
1、第一组水溶液配制
1)称取配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为溶液;在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称取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为溶液;
2)称取硝酸银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使其溶解,形成银离子的配合物溶液;
3)将上述步骤2)的溶液的pH值调至8-10;
2、第二组水溶液配制
称取含氯离子的盐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为溶液;
第二步:沉淀反应
将第二组水溶液逐滴加入到处于搅拌状态的第一组水溶液中,溶液中的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上述反应的容器称为沉淀反应器;
第三步:将第二步生成的沉淀物与液体分离;
第四步:将第三步分离出的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之后干燥,制备出氯化银纳米粉体。
所述第一组水溶液中的配体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者乙二胺四乙酸,或者柠檬酸,或者三乙烯四胺,或者乙二胺,或者二乙烯三胺,或者甘氨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上述配合物能够溶于水并能与银离子通过配位反应生成配合物。第一组水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浓度在0.015—0.350mol/L的范围,配体的摩尔浓度与硝酸银的摩尔浓度之比在1:1至3:1的范围。用NaOH水溶液将第一组溶液的pH值调整在8-10的范围。第一组溶液的温度在10-50℃范围。
所述第二组水溶液中含氯离子的盐是氯化钠或者氯化钾。第二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浓度与第一组水溶液中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之比在0.6:1—1.2:1的范围。第二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018—0.210mol/L。第二组溶液的温度在10-50℃范围。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者十二烷基磺酸钠或者聚丙烯酰胺或者三乙醇胺或者聚乙二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0.3-17.5mmol/L的范围。
所述搅拌方式是机械搅拌或者超声波搅拌或者循环泵搅拌。
所述沉淀物与液体的分离,可以是在线分离,或者是离线分离。采用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
在线分离沉淀物,是采用管路将沉淀反应器与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相连形成液体循环系统。通过设置在管路上的循环泵将沉淀反应器内的液体泵入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在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的作用下,液体中的沉淀物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沉淀物的液体经管路返回沉淀反应器。
离线分离沉淀物,是将沉淀反应器内的液体取出,放入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在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的作用下,液体中的沉淀物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沉淀物的液体再放回沉淀反应器。
所述干燥方法,是将蒸馏水清洗后的氯化银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也可以放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实施例1:第一组水溶液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硝酸银组成,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配体。第二组水溶液由氯化钠组成。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如下:
第一步:溶液配制
1)第一组水溶液配制
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mol/L)加入1250mL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浓度为0.05mol/L;之后,再将(0.05mol/L)的硝酸银加入,搅拌使其溶解,保证硝酸银的浓度为0.05mol/L;用NaOH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至9,配制出第一组水溶液;溶液温度在25℃;
2)第二组水溶液配制
将氯化钠加入20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氯化钠浓度为0.025mol/L,配制出第二组水溶液。
第二步:采用机械搅拌装置搅拌处于沉淀反应器中的第一组水溶液的同时,将第二组水溶液滴入其中,溶液中有沉淀物形成;溶液温度在25℃;第二组溶液的温度与第一组溶液相同;
第三步:采用在线分离模式,将第二步生成沉淀物的溶液流经离心分离器,在离心分离器中分离出沉淀物。
第四步:用蒸馏水多次清洗分离出的沉淀物,之后放入100℃的烘箱中干燥,制备出氯化银纳米粉体。
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形貌如图1所示,平均粒径约70nm。
在第一组溶液中加入0.5m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按照上述相同过程制备的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形貌如图2所示,平均粒径约45nm。
实施例2:第一组水溶液由柠檬酸和硝酸银组成,其中柠檬酸为配体。第二组水溶液由氯化钾组成。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如下:
第一步:溶液配制
1)第一组水溶液配制
将柠檬酸加入1000mL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柠檬酸的浓度为1.05mol/L。之后。再将0.35mol的硝酸银加入,搅拌使其溶解,保证硝酸银的浓度为0.35mol/L。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至10,配制出第一组水溶液;溶液温度在50℃;
2)第二组水溶液配制
将氯化钾加入20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氯化钾的浓度为0.105mol/L,配制出第二组水溶液。
第二步:采用循环泵搅拌处于沉淀反应器中的第一组水溶液的同时,将第二组水溶液缓慢滴入其中,溶液中有沉淀物形成;溶液温度在50℃;第二组溶液的温度与第一组溶液相同;
第三步:采用在线沉降分离模式,将第二步生成沉淀物的溶液流经沉降分离器,在沉降分离器中分离出沉淀物。
第四步:用蒸馏水将分离出的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之后放入200℃的烘箱中干燥,制备出氯化银纳米粉体。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85nm。
在第一组溶液中加入17.5mmol/L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按照相同过程制备的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52nm。
实施例3:第一组水溶液由三乙烯四胺和硝酸银组成,其中三乙烯四胺为配体。第二组水溶液由氯化钠组成。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溶液配制
1)第一组水溶液配制
将三乙烯四胺加入1000mL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三乙烯四胺的浓度为0.018mol/L。之后。再将0.015mol的硝酸银加入,搅拌使其溶解,保证硝酸银的浓度为0.015mol/L。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至8,配制出第一组水溶液;溶液温度在50℃;
2)第二组水溶液配制
将氯化钾加入20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氯化钾的浓度为0.018mol/L,配制出第二组水溶液。
第二步:采用超声波搅拌处于沉淀反应器中的第一组水溶液的同时,将第二组水溶液缓慢滴入其中,溶液中有沉淀物形成;溶液温度在50℃;第二组溶液的温度与第一组溶液相同;
第三步:采用离线分离模式,将第二步生成沉淀物的溶液放入离心分离器,在离心分离器中分离出沉淀物。
第四步:用蒸馏水将分离出的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之后放入20℃的烘箱中干燥,制备出氯化银纳米粉体。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60nm。
在第一组溶液中加入0.3mmol/L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8000),按照相同过程制备的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38nm。
实施例4:第一组水溶液由乙二胺和硝酸银组成,其中乙二胺为配体。第二组水溶液由氯化钠组成。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溶液配制
1)第一组水溶液配制
将乙二胺加入1000mL的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三乙烯四胺的浓度为0.524mol/L。之后。再将的硝酸银加入,搅拌使其溶解,保证硝酸银的浓度为0.175mol/L。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至8,配制出第一组水溶液;溶液温度在10℃;
2)第二组水溶液配制
将氯化钾加入2000mL蒸馏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保证氯化钾的浓度为0.21mol/L,配制出第二组水溶液。
第二步:采用超声波搅拌处于沉淀反应器中的第一组水溶液的同时,将第二组水溶液缓慢滴入其中,溶液中有沉淀物形成;溶液温度在10℃;第二组溶液的温度与第一组溶液相同;
第三步:采用离线分离模式,将第二步生成沉淀物的溶液放入沉降分离器,在沉降分离器中分离出沉淀物。
第四步:用蒸馏水将分离出的沉淀物进行多次清洗,之后放入80℃的烘箱中干燥,制备出氯化银纳米粉体。所制备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80nm。
在第一组溶液中加入15mmol/L的三乙醇胺,按照相同过程制备的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65nm。
本发明公开和提出的在配合物水溶液中合成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变条件路线等环节实现,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和制备技术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改动或重新组合,来实现最终的制备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中。

Claims (10)

1.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配制两组水溶液;第一组水溶液由配体和硝酸银组成,第二组水溶液由含氯离子的盐组成;所述配体是能够溶于水并能与银离子通过配位反应生成配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配体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者乙二胺四乙酸,或者柠檬酸,或者三乙烯四胺,或者乙二胺,或者二乙烯三胺,或者甘氨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组水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浓度在0.015—0.350mol/L,配体的摩尔浓度与硝酸银的摩尔浓度之比在1:1—3:1的范围;用NaOH水溶液将第一组水溶液的pH值调整在8-10的范围;第一组溶液的温度控制在10-50℃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组水溶液中含氯离子的盐是氯化钠或者氯化钾;第二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浓度与第一组水溶液中银离子的摩尔浓度之比在0.6:1—1.2:1,第二组水溶液中氯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018—0.210mol/L;第二组溶液的温度控制在10-50℃范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者十二烷基磺酸钠或者聚丙烯酰胺或者三乙醇胺或者聚乙二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0.3-17.5mmo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第二组水溶液加入处于搅拌状态的第一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分离出水溶液中的氯化银沉淀,经过清洗、干燥,生产出氯化银纳米粉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氯化银沉淀物与液体的分离是在线分离,或者是离线分离;采用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将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线分离沉淀物,是采用管路将沉淀反应器与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相连形成液体循环系统;通过设置在管路上的循环泵将沉淀反应器内的液体泵入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在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的作用下,液体中的沉淀物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沉淀物的液体经管路返回沉淀反应器;离线分离沉淀物,是将沉淀反应器内的液体取出,放入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在离心分离器或者沉降分离器的作用下,液体中的沉淀物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沉淀物的液体再放回沉淀反应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干燥方法,是将蒸馏水清洗后的氯化银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或放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CN201810774915.6A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9019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4915.6A CN109019661B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4915.6A CN109019661B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9661A true CN109019661A (zh) 2018-12-18
CN109019661B CN109019661B (zh) 2021-06-08

Family

ID=6464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4915.6A Active CN109019661B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96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843A (zh) * 2021-08-30 2021-11-26 中船重工黄冈贵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氯化银粉末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0613A (zh) * 2006-05-19 2006-10-25 东华大学 一种耐温纳米AgCl溶胶的制备方法
CN107159275A (zh) * 2017-05-27 2017-09-1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银/氯化银复合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CN107755711A (zh) * 2017-10-20 2018-03-0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正方微纳米银粉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0613A (zh) * 2006-05-19 2006-10-25 东华大学 一种耐温纳米AgCl溶胶的制备方法
CN107159275A (zh) * 2017-05-27 2017-09-15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银/氯化银复合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
CN107755711A (zh) * 2017-10-20 2018-03-0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正方微纳米银粉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OYOUNG SONG ET AL.: "Low temperature aqueous phase synthesis of silver/silver chloride plasmonic nanoparticles as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ts", 《DALTON TRANS》 *
MOUMITA CHAKRABORTY ET AL.: "Surfactant-Assisted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able Silver Bromide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Media", 《LANGMUIR》 *
李静: "氯化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843A (zh) * 2021-08-30 2021-11-26 中船重工黄冈贵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氯化银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3697843B (zh) * 2021-08-30 2022-09-20 中船重工黄冈贵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氯化银粉末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9661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rtlen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highly monodisperse small silica spheres (15 to> 200 nm) suitable for colloidal templating and formation of ordered arrays
Kim et al. Templated and template-free fabrication strategies for zero-dimensional hollow MOF superstructures
CN103011182B (zh) 一种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
CN103663478B (zh) 一种树枝状孔道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球形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4003404B (zh) 一种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625086A (zh) 金纳米三角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制备金纳米圆盘及金纳米六角片的方法
Bensebaa Wet production methods
He et al. Continuous, size and shape-control synthesis of hollow silica nanoparticles enabled by a microreactor-assisted rapid mixing process
Yadav et al. Functional TiO 2 nanocoral architecture for light-activated cancer chemotherapy
CN109019661A (zh) 一种氯化银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
CN104174868B (zh) 一种以紫外光还原银氨溶液制备水溶性银纳米簇的方法
CN111892922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钒酸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79423A (zh) 一种Ag@AgX/ZnO功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931A (zh) 一种共轭聚合物-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Hybrid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 modified by poly (NIPAM-co-AA) for drug delivery
Liu et al.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ultrasmall core-shell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via a flow chemistry method
CN105968277A (zh) 一种多齿巯基两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41618B (zh) 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蛋白提取物制备铂纳米线的方法
CN107720760B (zh) 通过调控氨水及硅酸酯添加量实现制备不同尺寸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6083754A (zh) 百克量级Mn‑BTO含能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50666B (zh) 一种单分散、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花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6035A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贵金属介孔二氧化硅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9943338A (zh) 一种近红外发光稀土掺杂的硒化铟纳米片制备方法
CN105439205B (zh) 方框状Mn3O4的制备方法
CN101580756B (zh) 一种微乳化香精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