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2692B -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2692B
CN108982692B CN201810845095.5A CN201810845095A CN108982692B CN 108982692 B CN108982692 B CN 108982692B CN 201810845095 A CN201810845095 A CN 201810845095A CN 108982692 B CN108982692 B CN 108982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k powder
sample
analysis
samples
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50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2692A (zh
Inventor
吴浩
郭秀秀
罗洁
田玲
李月梅
曹刚红
葛丽雅
谢丽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stoms Foo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Shenzhe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stoms Foo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stoms Foo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Shenzhe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stoms Foo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108450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2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2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2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2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2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4Sample treatment involving radiation, e.g.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50Conditioning of the sorbent material or stationary liquid
    • G01N30/52Physical parameters
    • G01N30/54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5Gas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奶粉质量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多个国家进口奶粉样品;S2将多个样品分别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并进行分析;S3对多个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S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样品中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奶粉样品;S5采用多个样品产地信息和S3、S4中的分析数据,利用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建模,得到产地判别模型系数矩阵和对应的产地判别预测准确率;S6将未知样品带入模型中进行产地判别,最终判断产地属性。通过以上方法能够初步对奶粉进行产地溯源和判别,有利于检验奶粉的质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Description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奶粉质量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 粉产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奶制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须营养品,因此奶制品市场需求 巨大。
但是奶制品掺假造假的现象从乳品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而且很多消费者都喜欢购 买进口奶粉,部分厂家将普通奶粉冒充优质进口国家奶粉的现象。所以,寻求奶粉产地判别 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奶制品的掺假鉴别,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1992年,王世平等人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牛奶掺假检测手段的研究》中将掺水牛奶冰点值随掺水量规律性升高作为鉴别牛奶掺水的鉴别方法,实验结果理想;2009年,王右军等人在《食品科学》上发表的《CCD短波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牛奶中掺假物质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量检测出牛奶中添加的水解植物蛋白,但难以检测出乳清粉和植脂末;2016年,刘梅红等人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鲜牛奶掺假及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中报道发现低场核磁 共振技术对牛奶中的水、尿素等多种添加物质的检出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上述主要是对奶 粉中掺杂水、尿素等检测,而且对奶制品的检测的方法也存在灵敏度差以及缺乏通用性等缺 点;对不同产地的奶粉的检测缺少有效的鉴别手段。
不同地域的奶牛饮食、饮水等都不一样,产生的牛奶中元素差异性都比较复杂,再将 牛奶加工成奶粉的过程中又会造成更高的差异性,如奶粉中存在添加剂,而且添加剂的成分、 添加量都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可能干扰元素含量以及稳定同位素比值,造成产地差异性缺 失,因此想要相对准确的判别奶粉产地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 奶粉产地的方法,可对多数奶粉样品的产地准确判别,有利于检验奶粉的质量,打击假冒伪 劣产品。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 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国家进口奶粉样品;
S2将多个样品分别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并进行分析; S3对多个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
S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样品中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奶粉样品;
S5采用多个样品产地信息和S3、S4中的分析数据,利用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建模,得到产地 判别模型系数矩阵和对应的产地判别预测准确率;
S6将未知样品带入模型中进行产地判别,最终判断产地属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四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分 析可以有效区分爱尔兰样品。应用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可对多数奶粉样品的产地准确判别, 整体判别正确率为89.4%。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留一法逐 步判别分析能够初步对奶粉进行产地溯源和判别,有利于检验奶粉的质量,打击假冒伪劣产 品。
本发明基于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对158份来自韩国、新加坡、爱尔 兰、荷兰、德国、瑞士(58、11、28、17、20、24)的奶粉样品中的δ13C、δ15N、Cr、Mn、 Tl、Pb、Li、V、Co、Rb、Sr、Ag、Bi,2种同位素和11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指纹数据建模 分析,最终建立的模型对所有样品整体的判别正确率为59.5%,其中韩国、爱尔兰样品的判 别正确率较高分别为81%和71.4%;新加坡、荷兰、德国、瑞士样品的判别正确率较低,分 别为45.5%、5.9%、15%和33.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荷兰样品没有被正确区分,新加坡、 德国、瑞士的样品正确率也很低,产地判别错误率最高,对于市场上产品的质量把控就比较 难。
较佳的:S5后通过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用已知的样品当作未知样品去验证建立的模 型,一个样品从数据集中移除,每个样品依次重复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已知样品来源进行模 型的重复计算,得出判别准确率。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便于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和修正,有利于提高奶粉产地的判 别准确率,提高市场监察力度,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
较佳的:S5后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中包括稳定碳、氮同位素,稳定氢、氧同位素,还包括微量元素。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对四种同位素还有微量元素都进行分析,判别准确率更高。
较佳的:微量元素包括Mn、Ni、Cu、Rb、Sr、Ba、As、Li、V、Co、Y、Cs、La、 Ce、Nd。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奶粉的品质,一般会在奶粉中加入一些含Fe、含Zn、含Ca等的添加剂,因此这些元素的测定不但不会提高产地判别准确率,可能还会降低产地判 别准确率,通过实验发现使用以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产地判别准确率更高。
较佳的:引入判别模型为δD、δ13C、Ni、Cu、As、V、Rb、Y、Cs、Ba、La。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和中国不同省份奶粉样品的δ13C存在显著性 差异,受喂养方式的影响,我国同一地区的样品的δ13C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可能受 生产工艺和外源添加影响,δ13C值随加工层次增加而增大。地理位置、制作工艺和喂养方式 等因素会导致奶粉δ13C值变化,据此,可判别奶粉产地。
本发明检测的3个大洲的奶粉样品,其δ15N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引入δ15N。
奶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来自于奶牛饮用水、饲料和大气,一般情况下,引用水来自 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属于大气降水,因此奶粉的δD、δ18O与奶牛和产地降水有关,同产地 奶粉样品的δD均存在显著差异,引入判别模型有利于提高产地判别准确率。
奶牛品种、气候、环境都导致了不同地区来源的奶粉样品中微量元素信息的千变万化, 还有一些加工工艺的因素也会影响奶粉中微量元素的组成,因此选择合适的微量元素进行判 别直接影响了判别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模型,奶粉判别准确率更高。
较佳的: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步骤包括:
a称取适量样品,包入锡箔杯后置于自动进样器送至元素分析仪;
b样品中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在960℃以上温度下燃烧生成CO2和NOX,生成的NOX被还原生 成N2
c步骤b中生成的CO2和N2经稀释仪稀释后测定13C、15N的丰度。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规范的检测步骤也是提高判别准确率的因素之一。
较佳的:样品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步骤包括:
a称取适量样品用银杯包裹后进入元素分析仪分析;
b样品中的H和O元素在1380℃以上温度下发生裂解转化为H2和CO;
c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步骤b中产生的H2和CO,分离后的H2和CO进入同位素质谱仪,同 时测定H、O同位素值。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氢、氧同位素的测试相对碳、氮同位素的测试难度高一些,因此 更需要规范检测步骤,才能提高判别准确率。
较佳的:样品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中通过氦气载气,氦气的流速为80-110mL/min。 氢氧同位素的相对标准为V-SMOW,测定时选择的标准物质为USGS54、USGS55和USGS56。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标准物质的选择和使用,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氦气的流速可影响样品分析的速率以及信号强度,流速越高分析速率越快但信号强度 会变低,流速越低信号强度变高,但是分析速度和峰型变差,此范围内的流速并不会对结果 产生影响。但低于80ml/L或者高于110ml/L可能产生较强的同位素分馏效应,降低分析结果 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当设置为80-110ml/min时可以兼顾准确性和分析效率。
较佳的:S5中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后还使用了留一法的交叉验证判别分析验 证判别模型的稳定性及能力。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有利于修正模型,提高判别准确率。
较佳的:检测奶粉样品前需要预处理,预处理步骤为:将奶粉多个样品分别用高氯酸 氧化,再用硝酸和硫酸消解后待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奶粉中有机物含量比较多,测试一些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受干扰 比较多,预先处理后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对奶粉样品的稳定同位 素及微量元素指纹数据建模,同时考虑各指标在不同产地之间元素特异性,最终建立模型对 所有样品整体的判别正确率为89.4%,瑞士样品判别结果正确率为100%,韩国为96.2%,爱 尔兰为95.8%,新加坡的较低,仅为55.6%,整体效果不错,基本实现了奶粉样品的产地正 确判别。
附图说明
图1是PC1、PC2作图得到的因子得分图;
图2是PC1、PC3作图得到的因子得分图;
图3是PC2、PC3作图得到的因子得分图;
图4是PC1、PC2和PC3两两作图的因子得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国家进口奶粉样品;
S2将多个样品分别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并进行分析; S3对多个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
S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样品中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奶粉样品;
S5采用多个样品产地信息和S3、S4中的分析数据,利用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建模,得到产地 判别模型系数矩阵和对应的产地判别预测准确率;
S6将未知样品带入模型中进行产地判别,最终判断产地属性。
优选的,S5后通过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用已知的样品当作未知样品去验证建立的模 型,一个样品从数据集中移除,每个样品依次重复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已知样品来源进行模 型的重复计算,得出判别准确率。
优选的,S5后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中包括稳定碳、氮同位素,稳定氢、氧同位素,还包括微量元素。
优选的,微量元素包括Mn、Ni、Cu、Rb、Sr、Ba、As、Li、V、Co、Y、Cs、La、 Ce、Nd。引入判别模型为δD、δ13C、Ni、Cu、As、V、Rb、Y、Cs、Ba、La。
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步骤包括:
a称取适量样品,包入锡箔杯后置于自动进样器送至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进行同位 素检测分析;
b样品中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在960℃以上温度下燃烧生成CO2和NOX,生成的NOX被还原生 成N2
c步骤b中生成的CO2和N2经稀释仪稀释后测定13C、15N的丰度。
优选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在960-1100℃下燃烧,优选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在960-1000℃下 燃烧。
样品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步骤包括:
a称取适量样品用银杯包裹后进入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同位素检测分析;
b样品中的H和O元素在1380℃以上温度下发生裂解转化为H2和CO;
c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步骤b中产生的H2和CO,分离后的H2和CO进入同位素质谱仪,同 时测定H、O同位素值。
优选的样品中的H和O元素在1380-1500℃温度下发生裂解;优选的样品中的H和O元素在1380-1430℃温度下发生裂解。
样品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中通过氦气载气,氦气的流速为80-110mL/min,优先为100mL/min。氢氧同位素的相对标准为V-SMOW,测定时选择的标准物质为USGS54、USGS55和USGS56。
S5中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后还使用了留一法的交叉验证判别分析验证判别模 型的稳定性及能力。
下面结合表格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依托深圳检验检疫局食检中心技术平台以及可靠进出口商,获取韩国、新加坡、爱 尔兰、瑞 士、德国、法国、荷兰进口奶粉样品,因各产区养殖规模不一样,送检数量也有不 同,最终 收集样品158份,
产地 样本数
韩国 58
新加坡 11
爱尔兰 28
荷兰 17
德国 20
瑞士 24
共计 158
1.2仪器及标准物质准备
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EA-IRMS,DELTA V advantage Thermo Fisher,USA);标准物质: IAEA-600咖啡因(δ13C:-27.771‰±0.043‰;δ15N:1.0‰±0.2‰);Xseries 2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质谱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MarsX微波消解仪(美国培安科技公司)。
浓硝酸(优级纯),浓硫酸(优级纯),浓盐酸(优级纯);双氧水(MOS级);各元素标准溶 液均为国家标准物质溶液,浓度为500mg/L或1000mg/L;内标溶液:采用Li、Sc、Ge、In、Bi 5种元素做内标,各元素单标溶液均为国家标准物质溶液,浓度为1000mg/L。使用时用2%硝酸配制成混合内标溶液,浓度为100μg/L;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1.3检测方法
取少许标准物质,用锡箔杯包好后通过字数采样器送入元素分析仪,此样品中的碳元素和氮 元素转化为纯净的CO2和N2气体,氢元素转化为H2,氧元素转化为CO2,之后气体进入同 位素质谱仪进行检测,标定CO2、N2、H2钢瓶内气体值,用标定好的起源气体作为检测用标 准。秤取与标准物质基本相同质量的样品,同以上步骤,计算得到结果,经过计算机运算后, 直接得到数值。
1.4仪器条件
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率质谱法测定13C、15N的丰度。具体步 骤是,称取适量样品,包入锡箔杯后置于自动进样器送至元素分析仪,样品中的碳元素和氮 元素在960℃下燃烧生成CO2和NOX,然后NOX在铜导线上还原生成N2。然后经稀释仪稀释 后进入同位素质谱仪进行检测。具体参数如下:
EA条件:氧化炉960℃,柱温60℃,O2流速75mL/min,充氧时间3s,载气流速200mL/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压2.97kV,真空度1.4×106Pa;轰击电压120.8eV。
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适量样品用银杯包裹,通过自动进样器进入元素分析仪, 元素分析仪的裂解管温度为1380℃,样品中的H和O元素被裂解炉中的玻璃碳转化为H2和 CO,H2和CO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柱温为80℃,H2和CO分别经由ConFloIV装置进 入同位素质谱仪,同时测定H、O同位素值。载气氦气的流速为100mL/min。氢氧同位素的 相对标准为V-SMOW,测定时选择的标准物质为USGS54、USGS55和USGS56。
微量元素检测:准确称取0.3-0.4g样品至聚四氟乙烯罐中,加入5mL硝酸和1mL双氧水,放入不锈钢压力罐中,升温至145℃,保持4h。待压力罐冷却后,打开取出聚四氟乙 烯罐,将消解后的溶液转移至50mL刻度离心管中,并用去离子水冲洗2-3次,合并冲洗液, 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待测。采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奶粉样品中17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功率:1400W;检测器脉冲电压:1750V;检测器模拟电压:-3440V;扫描方式: 主峰跳扫;冷却气流速14.5L/min,辅助气流速0.8L/min,Nebulizer 0.82,采样深度180mm; H2/He混合气流速5.6mL/min。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多个国家进口奶粉样品;将奶粉多个样品分别用高氯酸氧化,再用硝酸和硫酸消解后 待用;
S2将多个样品分别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并进行分析;
S3对多个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
S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样品中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奶粉样品;
S5采用多个样品产地信息和S3中的分析数据统计建模,得到产地判别模型系数矩阵和对应 的产地判别预测准确率;通过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用已知的样品当作未知样品去验证建立 的模型,一个样品从数据集中移除,每个样品依次重复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已知样品来源进 行模型的重复计算,得出判别准确率;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中包括稳定碳、氮同位素,稳定 氢、氧同位素,还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Mn、Ni、Cu、Rb、Sr、Ba、As、Li、V、 Co、Y、Cs、La、Ce、Nd。引入判别模型为δD、δ13C、Ni、Cu、As、V、Rb、Y、Cs、Ba、La。
S6将未知样品带入模型中进行产地判别,最终判断产地属性。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产地奶粉中稳定同位素比率特征分析
稳定同位素作为农产品产地溯源的特征指纹信息,主要是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自然分馏效应, 不同同位素组成主要受环境、地形、气候、土壤、生物代谢型等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分馏 作用,可反映不同的地域和膳食信息,提供相应的指纹信息。
稳定性碳、氮、氢、氧同位素比率分别用δ13C、δ15N、δD、δ18O表示。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746446290000081
其中R为重同位素与轻同位素丰度比,即13C/12C,15N/14N,D/H,18O/16O。
通以上公式计算及方差分析得到表1,由表1可知,不同产地样品的δD变化幅度较大, 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组内差异也较大,可能是每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别也比较大 导致的。其中荷兰与其他国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δD值为-56.5±22.28d,显著大于其他国 家;δ18O变化幅度(19.06-21.87)较小,但是组内方差较小,因此各组之间也有有一定的差异性; δ13C的变化幅度(-28.38-20.04)较小,虽然组内方差较小,除了可以看出德国样品的δ13C值 为-27.41±0.71b,还算比较明显的低于其他5国,其他各组之间差异还是比较小;δ15N的变化 幅度为4.465-10.038,变化幅度较小,各组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综上,方差分析不能精 确区分各个国家的奶粉样品,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个别国家的特征元素。
表1不同产地奶粉中δ13C、δ15N、δD、δ18O值的地域性差异。
同位素 δD(‰) δ<sup>18</sup>O(‰) δ<sup>13</sup>C(‰) δ<sup>15</sup>N(‰)
韩国 -96.71±8.33a 19.06±2.01a -24.63±1.76a 6.19±0.94a
新加坡 -78.06±20.87b 21.23±3.1b -24.3±1.2a 6.47±0.66ab
爱尔兰 -94.18±9.04ac 19.77±2.24abc -25.21±2.11a 6.77±1.38b
荷兰 -56.5±22.28d 21.75±2.5bd -24.56±1.24a 7.17±0.94b
德国 -77.79±9.41b 21.87±1.92b -27.41±0.71b 6.33±1.53a
瑞士 -86.87±7.06bc 19.68±3.22ab -24.58±0.86a 6.18±1.56a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不同产地奶粉中微量元素比率特征分析
奶粉的元素含量取决于奶牛饮食的元素含量,奶牛饮食的元素含量与奶牛生活的环境(土壤、 水、空气等)、人类生产活动(如饲料来源,放牧方式、污染等)密切相关。本发明对奶粉中 样品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一次性含量测定,ICP检出的元素主要有的Mn、Ni、Cu、Rb、 Sr、Ba、As、Rh、Pb、Li、V、Co、Y、Cs、La、Ce、Nd共17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2,由表2可知,不同元素含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均不同,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除Rh、Pb元 素外,其他元素在各国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多数元素的组内差异也比较大, 说明元素在小范围地区变化比较大,因此只是通过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也很难准确的判断奶 粉的产地。
表2不同国家奶粉中微量元素含量(μg/kg)
Figure BDA0001746446290000091
2.3不同国家奶粉中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PCA是化学计量学中常见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通过将相关性较高的数据降维压缩,提取 数据中反映主要方差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见表3),同时以新的主成分作为新的坐标系,用 数据对新坐标系进行投影并对投影点分析,从而实现高维数据的低纬直观可视化分析的一种 模式识别策略。对158个样品的21个变量数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前6个主成分(累 计方差贡献率为74.085%),基本包括了样品多数元素的含量信息。单个元素变量对前6个主 成分的贡献用一个大小为21*6的载荷矩阵表示,载荷系数见表3。
选取样本得分矩阵的前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两两作图(将图1-图4)。由图 1-4可知,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3%,所包含的样本元素含量的信息比较少, 爱尔兰样品可从其他国家样品中区分开来,其他国家样本分布区域存在严重重叠,说明PCA法判别结果显示出奶粉的区域性特征不突出,不能有效判别爱尔兰外的其他国家样品。
表3不同国家奶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及特征向量值
Figure BDA0001746446290000101
2.4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
综上,PCA只能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奶粉样品,无法用于产地的精确判定。逐步判别分析- 留一法,是用以判别个体所属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原理是根据已掌握的一批分类明确的样 品,建立一个较好的判别函数,使得用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时错判事例最少,进而能用此判 别函数对给定的一个新样品判别它来自哪个总体。为了验证判别模型的稳定性及能力,留一 法的交叉验证判别分析被采用。在这个测试中,用已知的样品当作未知样品去验证建立的模 型。一个样品从数据集中移除,每个样品依次重复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已知样品来源进行模 型的重复计算,得出判别准确率。
用以上的判别模型得出的结果如表4,本次试验中21个变量有11个引入判别模型引 入的先后顺序为δD、δ13C、Ni、Cu、As、V、Rb、Y、Cs、Ba、La,模型交叉判别正确率为 89.4%,对各个国家的判别正确率见表5,其中该模型对新加坡样品的判别正确率比较低为55.56%,对其他国家奶粉的判别正确率均大于70%,其中对瑞士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对韩国和爱尔兰的均大于95%,可见,该模型的判别效果比较好。上述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可以用于6个国家奶粉的产地溯源。
表4稳定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奶粉不同国家产地的判别函数方程系数
变量 韩国 新加坡 爱尔兰 荷兰 德国 瑞士
δD -0.959 -0.888 -1.086 -0.532 -0.757 -0.859
δ<sup>13</sup>C -10.293 -10.106 -10.041 -10.499 -11.674 -10.009
Ni 0.001 0.001 0.005 0.001 0.001 0.001
Cu 0.000 -0.001 -0.004 -0.002 -0.001 -0.001
As -0.048 -0.043 -0.082 0.022 -0.009 -0.071
V 0.364 0.327 0.364 0.265 0.363 0.281
Rb 0.003 0.004 0.002 0.002 0.004 0.002
Y 0.499 -0.364 -0.566 -0.051 -0.076 0.047
Cs -0.057 -0.036 0.009 -0.067 -0.071 -0.046
Ba -0.015 -0.004 -0.008 -0.008 -0.031 0.011
La -0.067 0.844 1.070 0.962 1.198 0.040
(常量) -185.999 -179.079 -192.190 -151.959 -199.814 -165.522
表5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组合对不同国家样品判别分析的分类结果
Figure BDA0001746446290000111
3讨论
奶粉由牛奶加工而成,奶粉的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组成取决于奶牛品种、产奶期和奶牛的 饮食结构。同地域奶牛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生产奶粉的稳定同位素值和微量元素含量也具 有地方特征。本发明中不同产地国奶粉的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值和多种矿质元素含 量中,δ13C、δD、δ18O、Mn、Ni、Cu、Rb、Sr、Ba、As、Li、V、Co、Y、Cs、La、Ce、Nd 存在显著性差异。奶粉的δ13C主要来自奶牛进食的饲料和牧草,饲料和牧草的来源是碳值低的C3植物还是碳值高的C4植物或者两者混合的比例对奶粉δ13C值都有较大影响。奶牛进食不同比例的C3或C4植物会影响牛乳和尿液的δ13C值,进食牧草组的奶牛,牛奶和尿液的δ13C值小于进食玉米组。牧草组乳和尿δ13C值大于牧草δ13C值;玉米组乳δ13C值却小于食用饲 料的δ13C值,尿δ13C值与食用饲料的δ13C值在同一范围内。动物源农产品中的δ15N主要受 饲料来源的牧草施肥的影响,本发明中奶粉的δ15N值差异不显著,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分析 来判定δ15N是否可作为奶粉产地溯源的指标,但是采集土壤分析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又会加大很多工作量。本发明新加坡和韩国样品的δD比较中,新加坡作为热带的国家,δD值比韩国明显偏高。
4结论
本发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对奶粉样品的稳定同位 素及微量元素指纹数据建模,同时考虑各指标在不同产地之间元素特异性,最终建立模型对 所有样品整体的判别正确率为89.4%,瑞士样品判别结果正确率为100%,韩国为96.2%,爱 尔兰为95.8%,新加坡的较低,为55.6%,整体效果不错,基本实现了奶粉样品的产地正确 判别。由于样品采集依赖进口,不能实地采样,因此实验中选取的采样地域范围、采样时间 跨度和样本数量均有限,所以建立的判别模型的准确度会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在此基础上 的修正及验证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 获取多个国家进口奶粉样品;
S2 将多个样品分别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并进行分析;
S3 对多个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
S4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样品中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奶粉样品;
S5 采用多个样品产地信息和S3、S4中的分析数据,利用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建模,得到产地判别模型系数矩阵和对应的产地判别预测准确率;
S6 将未知样品带入模型中进行产地判别,最终判断产地属性;
S5后通过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用已知的样品当作未知样品去验证建立的模型,一个样品从数据集中移除,每个样品依次重复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已知样品来源进行模型的重复计算,得出判别准确率;
引入判别模型为δD、δ13C、Ni、Cu、As、V、Rb、Y、Cs、Ba、L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S5后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中包括稳定碳、氮同位素,稳定氢、氧同位素,还包括微量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微量元素包括Mn、Ni、Cu、Rb、Sr、Ba、As、Li、V、Co、Y、Cs、La、Ce、N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检测步骤包括:
a 称取适量样品,包入锡箔杯后置于自动进样器送至元素分析仪;
b 样品中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在960℃以上温度下燃烧生成CO2和NO,生成的NO被还原生成N2
c 步骤b中生成的CO2和N2经稀释仪稀释后测定13C、15N 的丰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样品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步骤包括:
a 称取适量样品用银杯包裹后进入元素分析仪分析;
b 样品中的H和O元素在1380℃以上温度下发生裂解转化为H2和CO;
c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步骤b中产生的H2和CO,分离后的H2和CO进入同位素质谱仪,同时测定H、O同位素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样品稳定氢、氧同位素的检测中通过氦气载气,氦气的流速为80-110 mL/min;氢氧同位素的相对标准为V-SMOW,测定时选择的标准物质为USGS54、USGS55和USGS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S5中留一法逐步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后还使用了留一法的交叉验证判别分析验证判别模型的稳定性及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其特征是,检测奶粉样品前需要预处理,预处理步骤为:将奶粉多个样品分别用高氯酸氧化,再用硝酸和硫酸消解后待用。
CN201810845095.5A 2018-07-27 2018-07-27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Active CN108982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5095.5A CN108982692B (zh) 2018-07-27 2018-07-27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5095.5A CN108982692B (zh) 2018-07-27 2018-07-27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2692A CN108982692A (zh) 2018-12-11
CN108982692B true CN108982692B (zh) 2022-04-12

Family

ID=6455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5095.5A Active CN108982692B (zh) 2018-07-27 2018-07-27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2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450A (zh) * 2017-03-27 2017-08-08 云南小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不同品牌和段数奶粉的方法
CN108982692B (zh) * 2018-07-27 2022-04-12 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CN110501439A (zh) * 2019-09-06 2019-11-26 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稳定同位素比值鉴别牛奶不同产地的分析方法
CN110687189A (zh) * 2019-10-08 2020-01-14 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元素、多指标区分牛奶产地追溯鉴定方法
CN110672709B (zh) * 2019-11-18 2020-07-0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利用ea-irms分析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的方法
CN111122716A (zh) * 2019-11-20 2020-05-08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产品的主动标记方法及其应用
WO2021124560A1 (ja) * 2019-12-20 2021-06-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判定システム、照合装置、および判定方法
CN111257452B (zh) * 2020-02-06 2023-10-27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镇江香醋中添加合成醋酸的方法
CN111257451B (zh) * 2020-02-06 2023-10-31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食品中外源添加合成丙酸或其盐的方法
CN111307967B (zh) * 2020-02-06 2023-10-31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食品中丙酸不可交换氢位点上稳定氢同位素比值的方法
CN111351894A (zh) * 2020-04-24 2020-06-30 内蒙古利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奶粉掺假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11487309B (zh) * 2020-04-29 2023-05-0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判别分析的铀矿石地理溯源方法
CN111474275A (zh) * 2020-04-29 2020-07-3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马铃薯产地溯源的方法
CN112285302A (zh) * 2020-11-25 2021-01-29 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乳品的有机属性鉴别方法
CN112766980A (zh) * 2020-12-29 2021-05-07 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榴莲溯源模型建模方法、装置和榴莲溯源方法
CN113156005B (zh) * 2021-04-09 2023-03-3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定性定量检测燕窝掺杂情况的方法及验证方法
CN114088800B (zh) * 2021-11-19 2024-02-09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一种追溯灵芝产地及其种植阶段的方法及系统
CN114689742A (zh) * 2022-03-05 2022-07-0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咖啡豆稳定同位素分馏方法及同时鉴定烘焙和生咖啡豆原产地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472A (zh) * 2016-01-21 2016-06-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例差异的扁形茶产地判别方法
CN106560698A (zh) * 2016-10-20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多种检测技术的植物产地鉴别方法
CN106560692A (zh) * 2016-10-20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联合四种检验技术的武夷岩茶产地鉴别方法
CN106560704A (zh) * 2016-10-20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联合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检验的武夷岩茶产地鉴别方法
CN107424003A (zh) * 2017-05-05 2017-12-0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的杨梅产地溯源方法
CN107677647A (zh) * 2017-09-25 2018-02-09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中药材产地鉴别方法
CN107966414A (zh) * 2016-10-20 2018-04-27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能鉴别武夷岩茶特定地理标志的方法
JP2018136347A (ja) * 2018-05-30 2018-08-30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ミノ酸の由来判別方法
CN108982692A (zh) * 2018-07-27 2018-12-11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472A (zh) * 2016-01-21 2016-06-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基于稳定同位素比例差异的扁形茶产地判别方法
CN106560698A (zh) * 2016-10-20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基于多种检测技术的植物产地鉴别方法
CN106560692A (zh) * 2016-10-20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联合四种检验技术的武夷岩茶产地鉴别方法
CN106560704A (zh) * 2016-10-20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联合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检验的武夷岩茶产地鉴别方法
CN107966414A (zh) * 2016-10-20 2018-04-27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能鉴别武夷岩茶特定地理标志的方法
CN107424003A (zh) * 2017-05-05 2017-12-0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的杨梅产地溯源方法
CN107677647A (zh) * 2017-09-25 2018-02-09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中药材产地鉴别方法
JP2018136347A (ja) * 2018-05-30 2018-08-30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ミノ酸の由来判別方法
CN108982692A (zh) * 2018-07-27 2018-12-11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ermining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milk in Australasia using multi-element stable isotope ratio analysis;R.G. Crittenden 等;《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70531;第17卷(第5期);第421-428页 *
Multi-Element (C, N, H, O) Stable Isotope Ratio 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Pure Milk from Different Regions;Donghui Luo 等;《Food Anal. Methods》;20150605(第9期);第437-442页 *
元素分析_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源地追溯中的应用;梁莉莉 等;《质谱学报》;20150131;第36卷(第1期);第66-7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2692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2692B (zh)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质谱判别奶粉产地的方法
García-Ruiz et al. Evaluation of strontium isotope abundance ratios in combination with multi-elemental analysis as a possible tool to study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ciders
Kelly et al. Isotopic-spectroscopic technique: Stable isotope-ratio mass spectrometry (IRMS)
Bat et al. Isotopic and elemental characterisation of Slovenian apple juice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origin: Preliminary results
CN110954500B (zh) 一种进口牛肉产地混合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08426968B (zh) 一种冬蜜和乌桕蜜的分类方法
Chung et al. Regional discrimination of Agaricus bisporus mushroom using the natural stable isotope ratios
CN110687189A (zh) 一种基于多元素、多指标区分牛奶产地追溯鉴定方法
Zhou et al. Geographical traceability of south-east Asian durian: A chemometric study using stable isotopes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s
Mai et al. Food adulteration and traceability tests using stable carbon isotope technologies
CN110954499B (zh) 一种进口三文鱼产地混合鉴别方法及系统
CN111024802B (zh) 基于铅Pb稳定同位素的刺参产地溯源模型构建及鉴别方法
JP2010256302A (ja) 農作物の栽培国または地域の判定方法
Li et al. Geographical origin traceabil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fined sugar using UPLC-QTof-MS analysis
Wa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mutton origin tracing and authenticity
KR101991634B1 (ko) 성분별 안정동위원소 분석을 이용한 유기농 우유 및 일반 우유의 판별 방법
Xu et al. Determining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milk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ratios, elements and fatty acids
Liu et al. Chemometric authentication of Pu’er teas in terms of multielement stable isotope ratios analysis by EA-IRMS and ICP-MS
CN111337605B (zh) 一种评价荷花蜂花粉真实性的方法
Zhao et al. Authenticating Tibetan pork in China by tracing the specie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based on stable isotopic and multi-elemental fingerprints
KR102105244B1 (ko) 동위원소 비율을 이용한 양송이버섯의 원산지 판별 방법
CN115856188A (zh) 一种鉴别浓缩果蔬汁真伪的方法
Lang et al. Study on identification of red jujube origin by multi-element analysis
CN114088874B (zh) 一种基于液相可视化阵列的食醋总酸含量检测方法
Kokkinofta et al. Studies on the authenticity of local wines by spectroscopic and chemometric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17 floor 7-15,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building of Shenzhe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No. 1011, Fuqiang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Customs Food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Polytechnic

Address before: 518017 floor 7-15,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building of Shenzhe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No. 1011, Fuqiang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OOD INSPECTION CENTER OF CIQ-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Polytechni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