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9784A -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79784A CN108979784A CN201810318199.0A CN201810318199A CN108979784A CN 108979784 A CN108979784 A CN 108979784A CN 201810318199 A CN201810318199 A CN 201810318199A CN 108979784 A CN108979784 A CN 1089797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temperature side
- high temperature
- food tray
- low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8
- 239000010724 circul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5000012046 side dish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306 recur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20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5 motor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13 used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83 dynamical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5—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 F01M5/007—Thermostatic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1—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2—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 F01M5/021—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by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2—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 F01M5/021—Conditioning lubricant for aiding engine starting, e.g. heating by heating
- F01M2005/023—Oil sump with partition for facilitating heating of oil during star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29—Oilsumps with oil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37—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 F01M2011/0045—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oil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3—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 F01M2011/031—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F01M2011/035—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comprising oil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配备有被构成为利用加热部使油升温的高温侧油循环油路、以及不设置加热部的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其中,抑制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状态恶化。内燃机(100)的油循环装置(1、1’、1”)配备有: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其设置有高温侧油盘(41)、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以及加热油的加热部(44),在高温侧油盘、高温侧油被供应部和加热部之间使油循环;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其设置有低温侧油盘(31)、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使油在低温侧油盘与低温侧油被供应部之间循环;油移送机构(70),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之间移送油;以及控制装置,在内燃机的运转中控制油移送机构进行的油的移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运转中,利用油循环装置向内燃机的一些结构构件(曲轴轴颈等)供应油。油循环装置使油在贮存油的油盘与被供应油的油被供应部之间循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降低油被供应部的机械阻力以改善内燃机的耗油率,利用废气的热使被供应给油被供应部的油升温。具体地说,在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中,通过使油的一部分在排气口附近的油路中流动,利用排气口内的高温的废气来加热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70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174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4-111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油循环装置中,在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中,被供应给排气口附近的油路的油和不通过排气口附近的油路而被供应给各个油被供应部的油返回到同一油盘(内油盘)。因此,由于被加热的少量的油和未被加热的大量的油在油盘内混合,所以,不能有效地使全部油升温。
与此相对,本申请的发明人着眼于各个油被供应部的油的温度与机械阻力的关系,发现不需要为了改善内燃机的耗油率而必须向全部油被供应部供应高温的油。基于该事实,在由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的油循环装置中,分别设置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和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构成为将被加热部加热的油供应给一部分油被供应部,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构成为将未被加热部加热的油供应给剩余的油被供应部。其结果是,在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中,可以使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迅速地升温,而且可以改善内燃机的耗油率。
但是,在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之后,存在着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温度过度上升,产生油的烧焦等的担忧。另外,在设置有内燃机的车辆的转弯等时,存在着油移动而使得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不足的担忧。从而,存在着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状态恶化的担忧。
因此,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配备有构成为利用加热部使油升温的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和不设置加热部的低温侧油循环油路的油循环装置中,抑制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状态恶化。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面所述。
(1)在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中,配备有:高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设置有贮存油的高温侧油盘、被供应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的高温侧油被供应部、以及对被供应给该高温侧油被供应部的油加热的加热部,使油在所述高温侧油盘、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和所述加热部之间循环;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设置有贮存油的低温侧油盘、以及被供应该低温侧油盘内的油的低温侧油被供应部,使油在所述低温侧油盘和所述低温侧油被供应部之间循环;油移送机构,所述油移送机构在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和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之间移送油;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中控制由所述油移送机构进行的油的移送。
(2)如上述(1)中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还配备有检测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温度的高温侧油温传感器,当由所述高温侧油温传感器检测出的油的温度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温度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油移送机构将油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向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移送。
(3)在上述(2)中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中,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构成为使油按照所述高温侧油盘、所述加热部、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的顺序循环,所述高温侧油温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之间。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中,还配备有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所述高温侧油盘及所述低温侧油盘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中,当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向该低温侧油盘内移动,在当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由所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油移送机构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向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移送油。
(5)如上述(4)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还配备有检测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温度的低温侧油温传感器,在当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由所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直到由所述低温侧油温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三温度为止,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油移送机构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向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移送油。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所述油移送机构是向设置于所述内燃机中的活塞的内侧喷射油的油喷嘴,该油喷嘴设置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高温侧油盘构成为回收由所述油喷嘴喷射的油。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所述高温侧油盘及所述低温侧油盘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停止了时,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和该低温侧油盘内的油混合。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所述加热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排气口的周围的加热油路。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包括曲轴轴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配备有构成为利用加热部使油升温的高温侧油循环油路、以及不设置加热部的低温侧油循环油路的油循环装置中,能够抑制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状态恶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油循环装置的内燃机的概略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设置有油循环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的图。
图4是表示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的另外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油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油移送机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油移送机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油移送机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油移送机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油移送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油喷射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油移送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油喷射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同样的结构部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
<第一种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9,对于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内燃机的结构>
图1表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油循环装置的内燃机100的概略的侧视剖视图。如图1所示,内燃机100配备有曲轴箱2、气缸体3、气缸盖4、活塞5、以及燃烧室6。气缸体3配置在曲轴箱2上。气缸盖4配置在气缸体3上。活塞5在形成于气缸体3内的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燃烧室6由气缸盖4、气缸及活塞5划定。
配置在燃烧室6的顶面中央部以对燃烧室6内的混合气点火的火花塞7和向燃烧室6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8被设置于气缸盖4。
另外,在气缸盖4上,形成有进气气体流通的进气口10,并且,设置有开闭进气口10的进气门11。进气门11的上方端部被配置成与进气锁臂12的一个端部接触。进气锁臂12被配置成使其另一个端部与进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13接触,并且,其中央部与进气凸轮14接触。进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13对进气锁臂12施力,以便使进气门11的气门间隙变成零。
进气凸轮14被固定于进气凸轮轴15,伴随着进气凸轮轴15的旋转而旋转。进气凸轮轴15被形成于气缸体4的轴承(图中未示出)所支承,在该轴承内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进气凸轮轴的轴承是滑动轴承,设置在该进气凸轮轴15上的进气凸轮轴颈在该轴承内旋转。
当进气凸轮轴15旋转时,与之相伴,进气凸轮14旋转,由此,进气锁臂12被进气凸轮14推压。进气锁臂12通过这样被进气凸轮14推压,以与进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13接触的端部作为支点向下方摆动。由此,使进气门11打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气凸轮轴15的端部,设置进气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VT机构)。该VVT机构,通过利用油压变更被正时带驱动的进气凸轮带轮与进气凸轮轴的相对角度,变更进气门11的气门正时。VVT机构被连接于油控制阀(OCV),通过利用该OCV控制供应给VVT机构的油压,控制进气门11的气门正时。
而且,在气缸盖4上形成废气流通的排气口20,设置开闭排气口20的排气门21。排气门21的上方端部被配置成与排气锁臂22的一个端部接触。排气锁臂22被配置成其另一个端部与排气齿轮配合背隙调整装置23接触,并且,其中央部与排气凸轮24接触。排气齿轮配合背隙调整装置23对排气锁臂22施力,以便使排气门21的气门间隙变成零。
排气凸轮24被固定于排气凸轮轴25,随着排气凸轮轴25的旋转而旋转。排气凸轮轴25被形成于气缸盖4的轴承(图中未示出)所支承,在该轴承内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排气凸轮轴25的轴承是滑动轴承,设置在排气凸轮轴25上的排气凸轮轴颈在该轴承内旋转。另外,可以在排气凸轮轴的端部也设置排气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活塞5经由连杆28被连接于曲轴26。连杆28在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活塞销29,并且,在另一个端部被连接于曲轴26的曲柄销27。连杆28被连接于活塞销29及曲柄销27,以便将活塞5的往复运转变换成曲轴26的旋转运动。
曲轴26被形成于气缸体3的轴承(图中未示出)所支承,在该轴承内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曲轴26的轴承是滑动轴承,设置在曲轴26上的曲轴轴颈在该轴承内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曲轴26用的轴承形成于气缸体3,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在气缸体3和曲轴箱2两者的每一个上各设置一半。
<油循环装置的结构>
图2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00的油循环装置1的结构的图。油循环装置1为了润滑、冷却或者操作设置在内燃机100中的一部分部件,将油供应给对象部件。油循环装置1配备有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和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构成为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中使得油迅速地升温,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构成为与内燃机预热的同时地使油缓慢地升温。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及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相互独立地使油循环。
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设置有贮存油的低温侧油盘31、从低温侧油盘31汲取油的低温侧油泵32、以及被供应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的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使油在低温侧油盘31和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之间循环。
如图1所示,低温侧油盘31直接安装于曲轴箱2,以覆盖曲轴箱2的下方的开口的整个面。低温侧油泵32通过除去油中的异物的低温侧滤油器(图中未示出)汲取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低温侧油泵32将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供应给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低温侧油泵32是机械式油泵或者电动式油泵。机械式油泵通过曲轴26的旋转而被驱动,电动式油泵被从蓄电池供应的电力驱动。
被低温侧油泵32升压的高压的油在低温侧油泵32和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之间的低温侧高压油路35中流动。被供应给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的油被向大气开放,借助重力下落到低温侧油盘31。从而,从低温侧油盘31供应给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的油,再次返回到低温侧油盘31。另外,也可以在低温侧高压油路35中设置去除油中的微小异物的低温侧油滤清器。
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上设置有:贮存油的高温侧油盘41、从高温侧油盘41汲取油的高温侧油泵42、被供应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以及将被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的油加热的加热部44。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使油在高温侧油盘41、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和加热部44之间循环。
高温侧油盘41配置在低温侧油盘31的内侧。换句话说,低温侧油盘31被配置成包围高温侧油盘41。高温侧油盘41的容积比低温侧油盘31的容量小,贮存在高温侧油盘41中的油的量比贮存在低温侧油盘31中的油的量少。由此,可以促进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升温。
另外,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高温侧油盘41也可以被配置成与低温侧油盘31邻接。在这种情况下,高温侧油盘41被配置在低温侧油盘31的外侧。另外,也可以使高温侧油盘41的容积比低温侧油盘31的容量大,贮存在高温侧油盘41中的油的量比贮存在低温侧油盘31中的油的量多。
高温侧油泵42通过去除油中异物的高温侧滤油器(图中未示出)汲取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高温侧油泵42将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供应给加热部44。另外,高温侧油泵42经由加热部44将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
高温侧油泵42与低温侧油泵32一样,是机械式油泵或者电动式油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温侧油泵42和低温侧油泵32是相互独立的泵,但也可以是一体的一个油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一个油泵之中设置油路相互独立的两个泵机构,这两个泵机构由一个驱动轴驱动。
加热部44例如是形成在内燃机100的排气通路的周围的油路。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于加热部44的油通过与流动于排气通路的高温的废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另外,在排气口20,由于刚刚从燃烧室6排出的废气流过,所以,一般地,排气口20内的温度变得比排气口20的下游侧的排气通路(排气歧管、排气管等)高。因此,通过用形成于排气口20的周围的第一加热油路51作为加热部,可以进一步促进油的升温。第一加热油路51例如如图1所示,以在连接到各个气缸上的排气口20的附近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气缸盖4。
另外,加热部44也可以是形成于各个气缸周围的第二加热油路52。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于第二加热油路52的油被通过混合气体的燃烧而在燃烧室6中产生的热加热。第二加热油路52例如以在各个气缸的周向上部分地延伸并且如图1所示也在各个气缸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气缸体3。
另外,在作为驱动源使用内燃机100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设置有油循环装置1的情况下,加热部44也可以配置在内燃机100的外部。图3是概略地表示设置有油循环装置1的混合动力车辆120的动力系的图。
如图3所示,混合动力车辆120,除了内燃机100之外,还配备有电动机101、发电机102和动力分配装置103。电动机101与内燃机100一起进行车辆的驱动。发电机102由内燃机100的动力或者混合动力车辆120的动能来进行发电。动力分配装置103通过轴或者齿轮机械地连接于内燃机100、电动机101及发电机102,在它们之间进行动力的分配。动力分配装置103例如由行星齿轮构成。
另外,混合动力车辆120配备有电连接于电动机101及发电机102的动力控制单元(PCU)104、以及连接于PCU104的蓄电池105。PCU104进行电动机101及发电机102的控制,并且,配备有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进行向电动机101供应的电力的变换及从发动机102供应的电力的变换。
在混合动力车辆120行驶时,当电动机101及PCU104动作时,它们的温度变得非常高。因此,可以利用形成在电动机101周围的第三加热油路53和形成在PCU104(特别是,PCU104的逆变器等变换器)的周围的第四加热油路54作为加热部44。在这种情况下,在内燃机100和电动机101之间设置有电动机用油供应管110及电动机用油返回管111,在内燃机100与PCU104之间设置有PCU用油供应管112及PCU用油返回管113。
从内燃机100的高温侧油泵42排出的油通过电动机用油供应管110被供应给第三加热油路53。通过与电动机101的热交换而被升温的油,通过电动机用油返回管111向内燃机100返回。另外,从内燃机100的高温侧油泵42排出的油,通过PCU用油供应管112被供应给第四加热油路54。通过与PCU104的热交换而被升温的油,通过PCU用油返回管113向内燃机100返回。
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油分别被从内燃机100供应给第三加热油路53及第四加热油路54,但是,第三加热油路53及第四加热油路54也可以通过连通管被连通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油按照来自内燃机100的油供应管、第三加热油路53、连通管、第四加热油路54、回到内燃机的油返回管的顺序流动。另外,也可以只用第三加热油路53及第四加热油路54中的一方作为加热部44。
另外,加热部44只要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中能够促进油的升温,也可以是除第一加热油路51~第四加热油路54以外的结构。例如,加热部44也可以是借助从蓄电池供应的电力来发热的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加热部44也可以被配置在高温侧油盘41内,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被高温侧油泵42直接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另外,也可以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设置多个加热部44(例如,第一加热油路51及第二加热油路52)。
被加热部44加热的油,被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被高温侧油泵42升压的高压的油,在高温侧油泵42与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之间的高温侧高压油路45中流动。另外,加热部44以外的高温侧高压油路45,为了抑制油的温度降低,优选地,利用树脂等隔热材料与周围隔热。
被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的油向大气开放,借助重力下落到高温侧油盘41。从而,从高温侧油盘41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的油,再次返回到高温侧油盘41。另外,也可以在高温侧高压油路45中设置去除油中的微小异物的高温侧油滤清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燃机100中,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和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分别独立地设置。因此,由于比总体油量少的量的油被保持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所以,能够借助在加热部44被加热了的油使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迅速地升温。另外,由于被供应给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的油不返回到高温侧油盘41,所以,可以防止由未通过加热部44的油使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降低。其结果是,促进了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升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构成为使得油按照高温侧油盘41、加热部44、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的顺序循环。即,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中,油从加热部44被直接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从而,由于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中,温度最高的油被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所以,可以使被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的油迅速地升温。
但是,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没有必要一定按照上述顺序循环。例如,油也可以按照高温侧油盘41、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加热部44的顺序循环。另外,如图4所示,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也可以构成为,使得通过了加热部44的油直接返回高温侧油盘41,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被高温侧油泵42直接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
如上所述,在各个油循环油路,设置有作为油的供应对象的油被供应部。油被供应部是被油润滑的结构构件、被油冷却的结构构件、被油操作的结构构件等。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及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例如按照下面所述的方式从油被供应之中选定。
在被设置于图1所示的内燃机100的油循环装置1中,油被供应部包括:曲轴轴颈61、曲柄销27、VVT机构81、凸轮轴颈83、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13、23以及活塞5。图5是表示油循环装置1的结构的具体例子的图。在图5的例子中,加热部44是形成在排气口20的周围的第一加热油路51。
如上所述,曲轴轴颈61被支承在形成于气缸体3上的轴承内,在该轴承内旋转。在作为油被供应部的曲轴轴颈61中,油被供应到曲轴轴颈61与形成在气缸体3上的轴承之间。由于该轴承是滑动轴承,所以,借助被供应的油,在曲轴轴颈61与轴承之间进行流体润滑,由此,降低摩擦阻力。
曲柄销27被支承在形成于连杆28的下侧端部的轴承内,在该轴承内转动。在作为油被供应部的曲柄销27,油被供应到曲柄销27与形成在连杆28上的轴承之间。由于该轴承也是滑动轴承,所以,利用被供应的油在曲柄销27与轴承之间进行流体润滑,由此,可以降低摩擦阻力。
在VVT机构81中,使用油作为工作油。当向VVT机构81的一个油压室供应油时,进气凸轮轴15相对于进气凸轮带轮向提前角侧转动,因而,使进气门11的气门正时提前。另一方面,当向VVT机构81的另一个油压室供应油时,进气凸轮轴15相对于进气凸轮带轮向滞后角侧转动,因而,使进气门11的气门正时滞后。油向VVT机构81的各个油压室的供应由OCV82控制。从而,供应给OCV82的油被用于驱动作为油被供应部的VVT机构81。
凸轮轴颈83包括形成于进气凸轮轴15的进气凸轮轴颈和形成于排气凸轮轴25的排气凸轮轴颈。如上所述,凸轮轴颈83被形成于气缸盖4上的轴承所支承,在该轴承内旋转。在作为油被供应部的凸轮轴颈83,向凸轮轴颈83与形成在气缸盖4上的轴承之间供应油。由于该轴承也是滑动轴承,所以,借助被供应的油,在凸轮轴颈83与轴承之间进行流体润滑,由此,降低摩擦阻力。
在进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13中,使用油作为工作油,当在进气锁臂12与进气凸轮14之间产生气门间隙时,借助于被供应的油,进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13被推压伸长。同样地,在排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23中,使用油作为工作油,当在排气锁臂22与排气凸轮24之间产生气门间隙时,借助于被供应的油,排气齿轮配合背隙调节装置23被推压伸长。
如图1所示,喷油嘴84在各个气缸的下方被安装于气缸体3,向活塞5的内侧喷射油。从喷油嘴84喷射的油进行活塞5的冷却,并且,被供应给活塞销29与形成在连杆28的上侧端部的轴承之间。由于该轴承也是滑动轴承,所以,利用被供应的油在活塞销29与轴承之间进行流体润滑,由此降低摩擦阻力。
另外,在活塞5的往复运动中,活塞5以活塞销29为中心在气缸内摆动。其结果是,在活塞5的往复运动中,活塞5的活塞裙5a与气缸壁面以相互接触的状态滑动。由于从喷油嘴84喷射的油还附着到气缸的壁面上,因此,在气缸的壁面与活塞裙5a之间被供应油。从而,借助于被供应的油,在活塞5的活塞裙5a与气缸的壁面之间进行流体润滑,由此降低摩擦阻力。
在具有滑动轴承的结构构件那样的进行流体润滑的结构构件中,当被供应的油的温度低而油的粘度高时,机械阻力增大,内燃机100的耗油率恶化。因此,为了改善内燃机100的耗油率,在内燃机100被冷起动等情况下,有必要使被供应给进行流体润滑的结构构件的油迅速地升温。
因此,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包括进行流体润滑的结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包括具有滑动轴承的结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流体润滑的结构构件是曲轴轴颈61、曲柄销27、凸轮轴颈83、活塞5(活塞裙5a)等。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包括曲轴轴颈61及曲柄销27。曲轴轴颈61,即使是在进行流体润滑的结构构件之中,也尤其受到大的负荷。因此,通过迅速地使供应给曲轴轴颈61的油升温以降低机械阻力,可以获得显著的耗油率改善效果。另外,通过只将进行流体润滑的结构构件的一部分作为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可以进一步减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量,可以促进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升温。
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包括不被包含在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中的油被供应部。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低温侧油被供应部33包括:VVT机构81、凸轮轴颈83、齿轮配合背隙调整装置13、23及活塞5。
另外,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也可以包括进行流体润滑的凸轮轴颈83及活塞裙5a(活塞5)。另外,平衡轴及涡轮增压器也具有滑动轴承,是进行流体润滑的油被供应部。因此,在内燃机100设置有平衡轴的情况下,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也可以包括平衡轴。同样地,在内燃机100设置有涡轮增压器的情况下,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也可以包括涡轮增压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燃机100被冷起动等情况下,可以使被供应给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的油的温度迅速地升温。但是,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之后,存在着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过度上升,发生油的烧焦等的担忧。另外,在设置有内燃机100的车辆转弯等时,存在着油移动而使得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不足的担忧。从而,存在着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状态恶化的担忧。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循环装置1配备有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和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之间移送油的油移送机构70、以及在内燃机100的运转中控制由油移送机构70进行的油的移送的控制装置。借此,即使在内燃机100的运转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与高温侧油路循环油路40之间移送油,从而,可以抑制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状态恶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装置,使用电子控制单元(ECU)90。
ECU90是配备有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及随机存储器(RAM)等存储器、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等的微型计算机。ECU90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输出,控制内燃机100的各种促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ECU90,但也可以对于每一种功能设置多个ECU。
例如,ECU90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中停止油的移送,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之后,借助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由此,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中,可以使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迅速地升温,在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之后,可以抑制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过度上升。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之后的油的移送例如以规定间隔进行。另外,基于从内燃机100冷起动时起经过的时间等,判定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完毕。
另外,也可以在低温侧油盘31及高温侧油盘41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检测油盘内的油的液面高度(油面高度)的液面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ECU90基于由液面传感器检测出的液面高度,由油移送机构70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和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之间移送油。
例如,在设置于低温侧油盘31的液面传感器检测出的液面高度在第一基准值以下时,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移送油。同样地,在设置于高温侧油盘41的液面传感器检测出的液面高度在第一基准值以下时,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另外,在设置于低温侧油盘31的液面传感器检测出的液面高度在第二基准值以上时,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同样地,也可以在设置于高温侧油盘41的液面传感器检测出的液面高度在第二基准值以上时,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移送油。第一基准值及第二基准值是预先设定的,第二基准值是比第一基准值高的值。
图6~图9是概略地表示油移送机构70的具体例子的图。在图6的例子中,油移送机构70是第一开闭阀71,所述第一开闭阀71对以使高温侧油盘41的内部和低温侧油盘31的内部连通的方式设置于高温侧油盘41的开口进行开闭。第一开闭阀71由ECU90进行开闭,被构成为允许从低温侧油盘31向高温侧油盘41的油的移动并且禁止从高温侧油盘41向低温侧油盘31的油的移动。
另外,第一开闭阀71也可以被构成为允许从高温侧油盘41向低温侧油盘31的油的移动并且禁止从低温侧油盘31向高温侧油盘41的油的移动。另外,第一开闭阀71也可以设置成两个,其中的一个开闭阀被构成为允许从低温侧油盘31向高温侧油盘41的油的移动并且禁止从高温侧油盘41向低温侧油盘31的油的移动,另一个开闭阀被构成为允许从高温侧油盘41向低温侧油盘31的油的移动并且禁止从低温侧油盘31向高温侧油盘41的油的移动。另外,油移送机构70也可以由将高温侧油盘41和低温侧油盘31连接起来的连接油路、以及设置于连接油路以开闭连接油路的开闭阀构成。
在图7的例子中,油移送机构70是移送用油泵72。移送用油泵72被ECU90操作,被构成为汲取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并向高温侧油盘41喷出。另外,也可以如图7的虚线所示,移送用油泵72被构成为汲取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并向低温侧油盘31喷出。另外,移送油泵72也可以被设置成两个,一个油泵被构成为汲取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并向高温侧油盘41喷出,另一个油泵被构成为汲取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并向低温侧油盘31喷出。另外,由移送用油泵72汲取的油也可以被供应给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的其它部分。
在图8的例子中,油移送机构70由将被低温侧油泵32供应的油的一部分导向高温侧油盘41的移送油路73、以及设置于移送油路73以便开闭移送油路73的第二开闭阀74构成。移送油路73被连接于低温侧高压油路35。被低温侧油泵32升压的高压的油在移送油路73中流动。第二开闭阀74由ECU90进行开闭,被构成为允许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盘41的油的移动并且禁止从高温侧油盘41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的油的移动。
另外,移送油路73也可以连接于高温侧高压油路45,以将由高温侧油泵42供应的油的一部分导向低温侧油盘31。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开闭阀74被构成为允许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盘31的油的移动并且禁止从低温侧油盘31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的油的移动。另外,移送油路73也可以由第一移送油路和第二移送油路构成,所述第一移送油路连接于低温侧高压油路35,以便将由低温侧油泵32供应的油的一部分导向高温侧油盘41,所述第二移送油路连接于高温侧高压油路45,以便将由高温侧油泵42供应的油的一部分导向低温侧油盘31。另外,通过移送油路73的油,也可以被供应给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或者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的其它部分。
在图9的例子中,油移送机构70是喷油嘴84。喷油嘴84设置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被低温侧油泵32供应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在这个例子中,高温侧油盘41被构成为回收由喷油嘴84喷射的油。具体地说,高温侧油盘41配置在从喷油嘴84向活塞5喷射的油借助重力落下的位置。从而,喷油嘴84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
在图9的例子中,在喷油嘴84的上游侧设置以规定压力以上的油压打开的单向阀,利用ECU90控制低温侧油泵32的排出量,由此,可以控制油从喷油嘴84的喷射。在这种情况下,低温侧油泵32是可变容量油泵。另外,喷油嘴84也可以是油的喷射受ECU90控制的电子控制式的喷射阀。如图9的例子所示,通过从喷油嘴84喷射油,不采用图6~图8所示的追加的结构构件,就可以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另外,与直列、水平对向等内燃机的气缸配置无关地,可以使用喷油嘴84作为油移送机构70。
另外,喷油嘴84也可以设置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由高温侧油泵42供应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在这种情况下,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回收由喷油嘴84喷射的油。即,喷油嘴84也可以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移送油。
另外,当内燃机100停止时,高温侧油泵42及低温侧油泵32的动作也被停止。其结果是,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返回到高温侧油盘41,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返回到低温侧油盘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的情况下,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在内燃机100停止了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移动到低温侧油盘31内。由此,可以抑制只有特定的油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接受热负荷的情况,可以将热负荷分散到全部油中。其结果是,可以抑制油的恶化。例如,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在内燃机100停止而油被返回到高温侧油盘41中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越过高温侧油盘41的周壁而移动到低温侧油盘31内。
另外,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也可以被构成为,在内燃机100停止了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和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混合。由此,也可以将热负荷分散到全部油中。例如,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在内燃机100停止而油被返回到低温侧油盘31及高温侧油盘41中时,低温侧油盘31及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越过高温侧油盘41的周壁。
另外,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在内燃机100的运转中,当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移动到低温侧油盘31内。例如,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在因油的移送而使得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越过高温侧油盘41的周壁而移动到低温侧油盘31内。由此,能够抑制因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的油的移送而使得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不足。另外,也可以将图6~图9所示的结构组合起来构成油移送机构70。
<第二种实施方式>
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除了下面说明的内容之外,基本上与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的结构及控制相同。因此,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0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1’的结构的图。油循环装置1’进一步配备有检测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的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设置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的输出被发送给ECU90,被输入到ECU90的输入端口。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当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检测出的油的温度在第一温度以上时,ECU90利用油移送机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第一温度是以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中不发生油的烧焦等的方式预先设定的。当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时,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降低。在上述控制中,由于基于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的输出来控制油的移送,所以,能够以更好的精度抑制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过度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设置在加热部44与高温侧油被供应部43之间的高温侧高压油路45上,检测被加热部44加热的油的温度。由此,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中,可以基于最高的油的温度来控制油的移送。但是,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也可以设置在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中的其它的位置(高温侧油泵42与加热部44之间、高温侧油盘41内等)。
<油移送处理>
下面,参照图11,对于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用的控制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油移送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本控制程序,在内燃机100的起动之后,由ECU9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
最初,在步骤S101中,判定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HO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温度T1以上。油的温度HOT由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来检测。在判定为油的温度HOT不足第一温度T1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S102,由油移送机构70进行的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的油的移送被停止。在步骤S102之后,结束本控制程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油的温度HOT在第一温度T1以上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借助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在步骤S103之后,结束本控制程序。
<油喷射处理>
其次,对于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例子所示,在喷油嘴84被作为油移送机构70使用的情况下,从喷油嘴84喷射油用的控制进行说明。图12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油喷射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在内燃机100的起动之后,由ECU9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本控制程序。
最初,在步骤S201,判定内燃机负荷是否在规定值以上。规定值是预先设定的,例如,被设定在活塞5等的冷却所需要的内燃机负荷的下限值。例如基于负荷传感器的输出计算出内燃机负荷。负荷传感器被连接到设置于车辆中的加速踏板上,检测加速踏板的踩下量。负荷传感器的输出被发送给ECU90,被输入到ECU90的输入端口。
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内燃机负荷在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为了冷却活塞5等,从喷油嘴84喷射油。在步骤S202之后,结束本控制程序。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内燃机负荷不足规定值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203。在步骤S203,判定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HO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温度T1以上。油的温度HOT由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检测。在判定为油的温度HOT不足第一温度T1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204。在步骤S204,由喷油嘴84进行的油的喷射被停止,在步骤S204之后,结束本控制程序。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判定为油的温度HOT在第一温度T1以上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为了使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降低,从喷油嘴84喷射油,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在步骤S202之后,本控制程序结束。
通过上述控制,在作为油移送机构70使用喷油嘴84的情况下,既可以确保在内燃机高负荷时的活塞5等的性能,又可以抑制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过度上升。
<第三种实施方式>
根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除了下面说明的内容之外,基本上与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的结构及控制相同。因此,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以与第二种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3是概略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1”的结构的图。油循环装置1”进一步配备有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和检测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的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设置在内燃机100或者车辆上。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设置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具体地说,设置于低温侧高压油路35。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及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的输出被发送到ECU90,被输入到ECU90的输入端口。另外,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也可以设置在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的其它位置(低温侧油盘31内等)。
如上所述,高温侧油盘41及低温侧油盘31被构成为,当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向低温侧油盘31内移动。从而,当通过利用油移送机构70进行的油的移送,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向低温侧油盘31内移动,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的温度上升。
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的外部气体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有时混入油中的水会结冰,发生滤油器堵塞。因此,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的外部气体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不仅希望使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迅速地升温,还希望使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迅速地升温。
因此,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第二温度是预先设定的,例如为0℃。
具体地说,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直到由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检测出的温度达到第三温度为止,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第三温度是预先设定的,被设定在滤油器的堵塞被消除的温度。
另外,也可以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从内燃机100的起动起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规定时间是预先设定的,例如,被设定在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内燃机100的预热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从油循环装置1中省略掉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
另外,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也可以不仅被加热部44加热,而且还通过内燃机100的预热来升温。其结果是,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相比迅速地上升,但是,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在某种程度上相关。因此,也可以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直到由检测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的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检测出的温度达到第四温度为止,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第四温度是预先设定的,例如,被设定于在内燃机100的预热之后被检测的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从油循环装置1中省略掉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
<油移送处理>
下面,参照图14,对于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用的控制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油移送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在内燃机100的起动之后,由ECU90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本控制程序。
最初,在步骤S301,判定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的外部气体温度E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温度T2以下。外部气体温度ET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来检测。在判定为外部气体温度ET在第二温度T2以下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302。
在步骤S302,判定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LO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三温度T3以上。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LOT由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来检测。在判定为油的温度LOT不足第三温度T3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303。在步骤S303,由油移送机构70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其结果是,当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向低温侧油盘31移动,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的温度上升。在步骤S303之后,本控制程序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1中判定为外部气体温度ET比第二温度T2高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302中判定为油的温度LOT在第三温度T3以上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304。由于步骤S304、步骤S305及步骤S303与图11中的步骤S101、步骤S102及步骤S10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也可以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移送油。例如,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直到由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检测出的温度达到第三温度为止,ECU90利用油移送机构70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移送油。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303,由油移送机构70从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向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移送油。
<油喷射处理>
其次,对于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例子所示,在喷油嘴84被用作油移送机构70的情况下,从喷油嘴84喷射油用的控制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油喷射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本控制程序,在内燃机100的起动后,由ECU90以规定时间间隔反复执行。
最初,在步骤S401中,判定在内燃机100的起动时的外部气体温度E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温度T2以下。外部气体温度ET由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92来检测。在判定为外部气体温度ET在第二温度T2以下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402。
在步骤S402中,判定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LO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三温度T3以上。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内的油的温度LOT由低温侧油温传感器93来检测。在判定为油的温度LOT不足第三温度T3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403。在步骤S403,从喷油嘴84喷射油,从低温侧油循环油路30向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移送油。其结果是,当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高温侧油盘41内的油向低温侧油盘31内移动,低温侧油盘31内的油的温度上升。在步骤S403之后,本控制程序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1中判定为外部气体温度ET比第二温度T2高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402中判定为油的温度LOT在第三温度T3以上的情况下,本控制程序进入步骤S404。由于步骤S404、步骤S405、步骤S406及步骤S403,与图12的步骤S201、步骤S203、步骤S204及步骤S202一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图14的步骤S302及图15的步骤S402中,也可以判定是否从内燃机100的起动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另外,也可以在图14的步骤S302及图15的步骤S402中,判定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HOT是否在预先设定的第四温度T4以上。高温侧油循环油路40内的油的温度HOT由高温侧油温传感器91来检测。另外,第四温度T4是比第一温度T1低的温度。另外,省略了图14的步骤S304及图15的步骤S405,也可以在内燃机100的预热运转之后,以规定间隔进行油的移送。
上面,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可以施行各种各样的修正及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1’、1” 油循环装置
30 低温侧油循环油路
31 低温侧油盘
33 低温侧油被供应部
40 高温侧油循环油路
41 高温侧油盘
43 高温侧油被供应部
44 加热部
70 油移送机构
90 电子控制单元(ECU)
100 内燃机
Claims (9)
1.一种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有:
高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设置有贮存油的高温侧油盘、被供应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的高温侧油被供应部、以及对被供应给该高温侧油被供应部的油加热的加热部,在所述高温侧油盘、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和所述加热部之间使油循环;
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设置有贮存油的低温侧油盘、以及被供应该低温侧油盘内的油的低温侧油被供应部,在所述低温侧油盘和所述低温侧油被供应部之间使油循环;
油移送机构,所述油移送机构在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和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之间移送油;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中,控制由所述油移送机构进行的油的移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检测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温度的高温侧油温传感器,
在由所述高温侧油温传感器检测出的油的温度在预先设定的第一温度以上时,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油移送机构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向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移送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被构成为使得油按照所述高温侧油盘、所述加热部、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的顺序循环,所述高温侧油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配备有检测外部气体温度的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
所述高温侧油盘及所述低温侧油盘被构成为,当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转中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的量变成规定量以上时,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向该低温侧油盘内移动,
在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由所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预先设定的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油移送机构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向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移送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检测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内的油的温度的低温侧油温传感器,
在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由所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外部气体温度在所述第二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在由所述低温侧油温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三温度之前,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油移送机构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向所述高温侧油循环油路移送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移送机构是向设置于所述内燃机中的活塞的内侧喷射油的喷油嘴,该喷油嘴设置于所述低温侧油循环油路,所述高温侧油盘被构成为回收由所述喷油嘴喷射的油。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油盘及所述低温侧油盘被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停止了时,该高温侧油盘内的油与该低温侧油盘内的油混合。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包括形成在排气口的周围的加热油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油被供应部包括曲轴轴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08690A JP6607232B2 (ja) | 2017-05-31 | 2017-05-31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JP2017-108690 | 2017-05-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9784A true CN108979784A (zh) | 2018-12-11 |
CN108979784B CN108979784B (zh) | 2020-08-04 |
Family
ID=64279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181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79784B (zh) | 2017-05-31 | 2018-04-11 |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70787B2 (zh) |
JP (1) | JP6607232B2 (zh) |
CN (1) | CN108979784B (zh) |
DE (1) | DE102018112626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5517A (zh) * | 2019-06-27 | 2019-08-30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集滤器总成及具有该集滤器总成的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04433B2 (en) * | 2018-08-23 | 2020-07-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Engine oil warm up using inductive heating |
JP7428594B2 (ja) * | 2020-06-03 | 2024-02-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
JP7463983B2 (ja) * | 2021-02-18 | 2024-04-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オイル不足判定システム |
CN115217573B (zh) * | 2022-02-15 | 2024-01-23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机油输送系统及机油温度的控制方法 |
DE102022105782A1 (de) * | 2022-03-11 | 2023-09-14 | Schwäbische Hüttenwerke Automotive GmbH | Fluidfördersystem mit separaten Filtermodul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29916A (ja) * | 1985-04-01 | 1986-10-14 |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 船内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S62174517A (ja) * | 1986-01-28 | 1987-07-31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JP2006144688A (ja) * | 2004-11-22 | 2006-06-08 | Toyot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オイル循環装置 |
CN101137822A (zh) * | 2005-03-08 | 2008-03-0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双腔型油盘及装备有这种双腔型油盘的发动机 |
JP2008128124A (ja) * | 2006-11-22 | 2008-06-05 | Toyota Motor Corp | アルコール燃料内燃機関 |
JP2012137016A (ja) * | 2010-12-27 | 2012-07-19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JP2014101803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
CN104832241A (zh) * | 2014-12-12 | 2015-08-1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润滑控制装置、系统和控制方法 |
JP2016118122A (ja) * | 2014-12-19 | 2016-06-30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2017078377A (ja) * | 2015-10-21 | 2017-04-27 |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 オイル供給機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11505U (ja) | 1991-03-15 | 1992-09-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給油装置 |
DE10155050A1 (de) * | 2001-11-09 | 2003-05-22 | Porsche Ag |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mit wenigstens einer unter Vermittlung von Druckmedium betätigbaren und unter Einwirkung eines Betriebsmediums laufenden Kupplungsanordnung und einem unter Vermittlung von Druckmedium betätigbaren Getriebe sowie entsprechendes Kupplungssystem |
GB2388634A (en) * | 2002-05-15 | 2003-11-19 | Dana Automotive Ltd |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having dual/auxiliary pump operation |
US20080308353A1 (en) * | 2005-10-14 | 2008-12-18 | Renault Trucks | Lubrication System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rising Such a System |
JP5046036B2 (ja) * | 2008-03-27 | 2012-10-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
JP2011007042A (ja) * | 2009-05-29 | 2011-01-13 | Daikyonishikawa Corp | オイルパン構造及びオイルパン内部を仕切るための仕切部材 |
CN102803667B (zh) * | 2009-06-08 | 2014-05-0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发动机的液压控制装置 |
CN103052770B (zh) * | 2011-08-10 | 2016-05-1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油供给装置 |
JP5790784B2 (ja) * | 2011-12-14 | 2015-10-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US9624797B2 (en) * | 2014-01-31 | 2017-04-18 | Kohler Co. | Lubric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il pan apparatu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6135608B2 (ja) * | 2014-06-25 | 2017-05-3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駆動装置 |
GB2551144B (en) * | 2016-06-07 | 2020-02-19 | Ford Global Tech Llc | A crankcase oil catcher with moveable guide |
-
2017
- 2017-05-31 JP JP2017108690A patent/JP660723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
- 2018-04-11 CN CN201810318199.0A patent/CN10897978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5-25 DE DE102018112626.3A patent/DE102018112626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8-05-29 US US15/991,664 patent/US1057078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29916A (ja) * | 1985-04-01 | 1986-10-14 |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 船内機の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
JPS62174517A (ja) * | 1986-01-28 | 1987-07-31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JP2006144688A (ja) * | 2004-11-22 | 2006-06-08 | Toyot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オイル循環装置 |
CN101137822A (zh) * | 2005-03-08 | 2008-03-0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双腔型油盘及装备有这种双腔型油盘的发动机 |
JP2008128124A (ja) * | 2006-11-22 | 2008-06-05 | Toyota Motor Corp | アルコール燃料内燃機関 |
JP2012137016A (ja) * | 2010-12-27 | 2012-07-19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JP2014101803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
CN104832241A (zh) * | 2014-12-12 | 2015-08-1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润滑控制装置、系统和控制方法 |
JP2016118122A (ja) * | 2014-12-19 | 2016-06-30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JP2017078377A (ja) * | 2015-10-21 | 2017-04-27 |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 オイル供給機構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5517A (zh) * | 2019-06-27 | 2019-08-30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集滤器总成及具有该集滤器总成的车辆 |
CN110185517B (zh) * | 2019-06-27 | 2020-07-14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集滤器总成及具有该集滤器总成的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8112626A1 (de) | 2018-12-06 |
CN108979784B (zh) | 2020-08-04 |
JP6607232B2 (ja) | 2019-11-20 |
US20180347418A1 (en) | 2018-12-06 |
US10570787B2 (en) | 2020-02-25 |
JP2018204467A (ja) | 2018-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79784A (zh) |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 |
RU2607930C2 (ru) |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жидкост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и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так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 |
RU2674854C2 (ru) | Способ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масла в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 |
CN103038476B (zh) |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 |
CN108979785A (zh) |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 |
RU153006U1 (ru) |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варианты) | |
US9004020B2 (en) | Method for warm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9844279B (zh) | 燃烧动力机器 | |
CN102575534B (zh) | 内燃机的启动控制装置 | |
CN104769240B (zh) | 内燃机的供油装置 | |
US912133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engine comprising a liquid cooling system and oil supply | |
CN206054027U (zh) | 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用油压控制装置 | |
JP5239972B2 (ja) |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 |
WO2010143265A1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2008240613A (ja) | エンジン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エンジン廃熱回収システム | |
CN102933812A (zh)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活塞的冷却系统 | |
CN107923302A (zh) | 冷却控制装置 | |
CN102278165A (zh) | 用于内燃机的供油系统 | |
CN108979783B (zh) |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 |
JP6579160B2 (ja)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
JP6624163B2 (ja)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
GB2502117A (en) | A thermal management device for the oil sump of a vehicle utilising the coolant system | |
JP2019183722A (ja)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
JP2019100279A (ja)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循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