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4246B -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74246B CN108974246B CN201810927723.4A CN201810927723A CN108974246B CN 108974246 B CN108974246 B CN 108974246B CN 201810927723 A CN201810927723 A CN 201810927723A CN 108974246 B CN108974246 B CN 108974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itional deck
- deck
- bow
- slideway
- coll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 B63B3/48—Dec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包括附加甲板、滑道、控制系统和抬升机构;其中,滑道设置在船首甲板上,滑道的最前端铰接固定;附加甲板由吸能材料制成,可拆卸的连接在滑道上;抬升机构与滑道的后端连接,使得滑道能够在抬升机构的驱动下向上升起而倾斜;控制系统用于受控解开附加甲板与滑道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抬起滑道,从而使附加甲板在倾斜的滑道上受重力作用滑出船首。本发明采用附加甲板的设计,平时可作为正常船首使用,不影响船舶作业,在发生船‑船碰撞、船‑桥碰撞在内的多种碰撞事故时,附加甲板伸出船首吸收碰撞能量,减少碰撞事故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航行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碰撞往往会引起人员伤亡,船只沉没,甚至环境污染等灾难性的后果,许多国家的研究者都试图寻找可以避免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方法。目前,由于人为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船舶碰撞事故还不可能完全杜绝。研究船舶碰撞问题的目的之一是增强船体结构的耐撞性,从而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偶然性载荷(碰撞、搁浅或爆炸等)。在大部分船舶碰撞事故中,船首通常会参与接触变形和能量吸收,因此船首碰撞及其结构改进问题是船舶碰撞的研究重点。
当船首-船侧正向垂直碰撞时,由于首部结构的刚度通常远远大于舷侧结构,舷侧结构的损伤明显严重于船首结构。目前国内外对首部结构进行“弱化”的缓冲船首设计是比较流行的设计理念。此外,纵观这些结构改进思想,它们都是以船-船碰撞事故为设计背景,当船舶与桥梁等大型水上结构物发生碰撞或船舶搁浅、撞底时,缓冲船首设计反而会增加首部结构的损伤变形程度,引起船舱进水、船体倾斜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能够减少船体碰撞时的损失。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加甲板、滑道、控制系统和抬升机构;其中,
滑道设置在船首甲板上,滑道的最前端铰接固定;
附加甲板由吸能材料制成,可拆卸的连接在滑道上;
抬升机构与滑道的后端连接,使得滑道能够在抬升机构的驱动下向上升起而倾斜;
控制系统用于受控解开附加甲板与滑道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抬起滑道,从而使附加甲板在倾斜的滑道上受重力作用滑出船首。
按上述方案,本结构还包括与附加甲板连接的限位机构,用于在附加甲板滑出船首后到达预定位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钢缆和卷扬机,钢缆的一端绕在卷扬机上,另一端与所述的附加甲板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附加甲板通过轮锁固定在滑道上,轮锁由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附加甲板由正六边形薄壁管竖向放置、铺在夹板内构成,其中薄壁管的首尾端部与夹板上下层链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附加甲板的临界厚度tcr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Fmax为碰撞力最大值,σ0为材料的屈服应力,b为附加甲板的宽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抬升机构为液压推动系统,包括主推杆、液压缸、液压泵和电机;主推杆在液压缸中滑动,主推杆的末端与滑道后端连接;
电机带动液压泵从油箱吸取液压介质,液压介质通过管道经节流阀和换向阀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带动主推杆升起,液压缸排出的液压介质经换向阀流回油箱;所述的节流阀和换向阀分别由控制系统控制速度和方向。
按上述方案,本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船首最前端的距离传感器,当检测到船首前端有物体与船首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时触发控制系统。
所述的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船首前端有物体与船首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时,控制系统受控解开附加甲板与滑道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抬起滑道后端,附加甲板在倾斜的滑道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出船首;
碰撞完成后,滑道后端降落回到甲板,回收附加甲板。
所述的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的尺寸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碰撞损伤模型
所述的碰撞损伤模型中的模型构成如下:
内、外壳板,损伤区域无限趋近于圆形,损伤面积满足如下关系:
若碰撞深度为l,损伤面积表示为:
其中,RC为进入舷侧结构的撞头中间部分的半径;
当发生接触的纵桁或横框架不处于撞头的中心时,即λ≠0,纵桁或横框架损伤面积表达为:
S2、进行一轮简化,建立吸能模型
分别建立以上各结构件的吸能简化公式,则总的碰撞吸能为:
式中,ai为各结构件的吸能系数,σ0为材料的屈服应力,ti为各结构件的厚度;
附加甲板平均压溃强度Pm为
Pm=σ0(1.571∑bit2+1.000∑tH2+0.500∑t2H)/(λ(2H))
式中,H为变形范围内的板长,b为板宽度,λ为有效压溃长度因子;
以H为变量求导得
令式等于0可以得到
再令Pm=Fmax,式中Fmax为碰撞力最大值,求得附加甲板临界厚tcr的方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附加甲板的设计,平时可作为正常船首使用,不影响船舶作业,在发生船-船碰撞、船-桥碰撞在内的多种碰撞事故时,附加甲板伸出船首吸收碰撞能量,减少碰撞事故带来的损失,并且整体采用电气化控制,确保需要时各装置能有效运转,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压推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附加甲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推杆,2.滑道,3.距离传感器,4.换向阀,5.节流阀,6.溢流阀,7.液压泵,8.电机,9.过滤器,10.船首,11.附加甲板,12.抬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它包括附加甲板11、滑道2、控制系统和抬升机构12;其中,滑道2设置在船首10甲板上,滑道2的最前端铰接固定;附加甲板11由吸能材料制成,可拆卸的连接在滑道2上;抬升机构12与滑道2的后端连接,使得滑道2能够在抬升机构12的驱动下向上升起而倾斜;控制系统用于受控解开附加甲板11与滑道2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12抬起滑道2,从而使附加甲板11在倾斜的滑道2上受重力作用滑出船首10。
本结构还包括与附加甲板11连接的限位机构,用于在附加甲板11滑出船首10后到达预定位置。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钢缆和卷扬机,钢缆的一端绕在卷扬机上,另一端与所述的附加甲板11连接。
附加甲板11通过轮锁固定在滑道2上,轮锁由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
发生碰撞时为了减少对于穿舷侧的破坏,就需要附加甲板按照可控制的方向发生形变。具体的,所述的附加甲板11由正六边形薄壁管竖向放置、密铺在夹板内构成,其中薄壁管的首尾端部与夹板上下层链接。把外径和壁厚之比大于20的钢管称为薄壁管,用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以及耐腐蚀性的吸能材料制作而成,可以达到良好的吸能效果。附加甲板的临界厚度tcr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Fmax为碰撞力最大值,σ0为材料的屈服应力,b为附加甲板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抬升机构12为液压推动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主推杆1、液压缸、液压泵7和电机8;主推杆1在液压缸中滑动,主推杆1的末端与滑道2后端连接;电机8带动液压泵7从油箱吸取液压介质,液压介质通过管道经节流阀5和换向阀4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带动主推杆1升起,液压缸排出的液压介质经换向阀4流回油箱;所述的节流阀5和换向阀4分别由控制系统控制速度和方向,改变节流阀5的开口可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通过主推杆1的升降以改变滑道2的角度,使得上面的附加甲板11滑出船体。可选的,管路中还设有溢流阀6。
优选的,本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船首10最前端的距离传感器2,当检测到船首10前端有物体与船首10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时触发控制系统。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的使用方法,当船首前端有物体与船首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时,控制系统受控(可以人为启动,也可以根据距离传感器等感知设备触发)解开附加甲板11与滑道2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12抬起滑道后端,附加甲板11在倾斜的滑道2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出船首10。触发阈值根据不同的船舶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轮锁解锁,电机8带动液压泵7从油箱吸油,液压泵7把电机8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主推杆1推动滑道2尾部升起;改变节流阀5的开口可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迅速完成主推杆1的升降以改变滑道2的角度,附加甲板1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俯冲而下。通过两根平行钢缆连接附加甲板11,使其精准到达预定位置并阻隔碰撞双方的直接接触。该步骤中的滑道2的角度根据不同的船舶进行设置。
碰撞完成后,滑道后端降落回到甲板,回收附加甲板。本实施例中,卷扬机高速运作通过两根平行钢缆带动附加甲板11回收,液压缸排出的液压介质经换向阀4流回油箱,改变节流阀5的开口可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缓慢降低主推杆1以回收附加甲板11。
附加甲板应充分吸能而内壳板不破损且厚度刚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船舶日常作业,因此本发明提供所述的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的尺寸设计方法,确保设计出适合各类船型的附加甲板尺寸。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碰撞损伤模型
所述的碰撞损伤模型中的模型构成如下:
内、外壳板,损伤区域无限趋近于圆形,撞头最大半径为Rmax,撞头顶部半径为Rtop,损伤面积满足如下关系:
若碰撞深度为l,损伤面积表示为:
其中,RC为进入舷侧结构的撞头中间部分的半径;
当发生接触的纵桁或横框架不处于撞头的中心时,即λ≠0,纵桁或横框架损伤面积表达为:
n为撞头触及到的纵骨数。
S2、进行一轮简化,建立吸能模型
分别建立以上各结构件的吸能简化公式,则总的碰撞吸能为:
式中,ai为各结构件的吸能系数,σ0为材料的屈服应力,ti为各结构件的厚度;
附加甲板平均压溃强度Pm为
Pm=σ0(1.571∑bit2+1.000∑tH2+0.500∑t2H)/(β(2H))
式中,H为变形范围内的板长,b为板宽度,β为有效压溃长度因子;
以H为变量求导得
令式等于0可以得到
再令Pm=Fmax,式中Fmax为碰撞力最大值,求得附加甲板临界厚tcr的方程:
以碰撞船舶为650.0DW(t),碰撞速度为2m/s的客船为例,附加甲板结构参数如下:临界厚度为580mm,体积为15.66m3,六边形薄壁管壁厚5mm,开孔直径为60mm,孔间距50mm,材料选择耐候钢,弹性模量206Gpa,泊松比0.29,密度7850kg/m3,屈服强度295Mpa。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结构施工安装流程如下:首先用现有的船舶舾装技术将液压装置、轨道等装置安装于船首部位,将附加甲板结构根据尺寸、材料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加工好后将附加甲板安装于滑道上,通过尾端铰链与钢缆连接。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结构工作流程如下:受触发后,轮锁解锁,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液压泵把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活塞推动滑道尾部升起,附加甲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俯冲而下。通过两根平行钢缆连接附加甲板,使其精准到达预定位置并阻隔碰撞双方的直接接触。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船舶改装及船舶舾装施工便利,且附加甲板可作为正常船首使用,不影响船舶作业。本发明提供吸能装置适用于包括船-船碰撞,船-桥碰撞在内的多种碰撞事故。附加甲板结构吸收碰撞能量,确保能减少碰撞事故带来的损失。开孔六边形薄壁管构成的附加甲板确保能量的有效吸收。本发明的装置采用电气化控制,确保需要时各装置能有效运转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危险性。本发明提供附加甲板极限尺寸计算方法,方便设计出适合各类船舶的附加甲板。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附加甲板、滑道、控制系统和抬升机构;其中,
滑道设置在船首甲板上,滑道的最前端铰接固定;
附加甲板由吸能材料制成,可拆卸的连接在滑道上;
抬升机构与滑道的后端连接,使得滑道能够在抬升机构的驱动下向上升起而倾斜;
控制系统用于受控解开附加甲板与滑道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抬起滑道,从而使附加甲板在倾斜的滑道上受重力作用滑出船首;
本结构还包括与附加甲板连接的限位机构,用于在附加甲板滑出船首后到达预定位置;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钢缆和卷扬机,钢缆的一端绕在卷扬机上,另一端与所述的附加甲板连接;
所述的附加甲板通过轮锁固定在滑道上,轮锁由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的抬升机构为液压推动系统,包括主推杆、液压缸、液压泵和电机;主推杆在液压缸中滑动,主推杆的末端与滑道后端连接;
电机带动液压泵从油箱吸取液压介质,液压介质通过管道经节流阀和换向阀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带动主推杆升起,液压缸排出的液压介质经换向阀流回油箱;所述的节流阀和换向阀分别由控制系统控制速度和方向;
本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船首最前端的距离传感器,当检测到船首前端有物体与船首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时触发控制系统;
当船首前端有物体与船首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的触发阈值时,控制系统受控解开附加甲板与滑道之间的连接并驱动抬升机构抬起滑道后端,附加甲板在倾斜的滑道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出船首;
碰撞完成后,滑道后端降落回到甲板,回收附加甲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甲板由正六边形薄壁管竖向放置、铺在夹板内构成,其中薄壁管的首尾端部与夹板上下层链接。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的尺寸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碰撞损伤模型
所述的碰撞损伤模型中的模型构成如下:
内、外壳板,损伤区域无限趋近于圆形,撞头最大半径为Rmax,撞头顶部半径为Rtop,损伤面积满足如下关系:
若碰撞深度为l,损伤面积表示为:
其中,RC为进入舷侧结构的撞头中间部分的半径;
当发生接触的纵桁或横框架不处于撞头的中心时,即λ≠0,纵桁或横框架损伤面积表达为:
S2、进行一轮简化,建立吸能模型
分别建立以上各结构件的吸能简化公式,则总的碰撞吸能为:
式中,ai为各结构件的吸能系数,σ0为材料的屈服应力,ti为各结构件的厚度;
附加甲板平均压溃强度Pm为
Pm=σ0(1.571∑bit2+1.000ΣtH2+0.2500Σt2H)/(β(2H))
式中,H为变形范围内的板长,b为板宽度,β为有效压溃长度因子;
以H为变量求导得
令式等于0可以得到
再令Pm=Fmax,式中Fmax为碰撞力最大值,求得附加甲板临界厚tcr的方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27723.4A CN108974246B (zh) | 2018-08-15 | 2018-08-15 |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27723.4A CN108974246B (zh) | 2018-08-15 | 2018-08-15 |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4246A CN108974246A (zh) | 2018-12-11 |
CN108974246B true CN108974246B (zh) | 2020-11-17 |
Family
ID=64553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27723.4A Active CN108974246B (zh) | 2018-08-15 | 2018-08-15 |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742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4656A (zh) * | 2019-06-26 | 2019-09-20 | 武汉理工大学 | 基于被动吸能的船舶防撞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26911C2 (sv) * | 2003-10-20 | 2005-11-15 | Fagerdala Thiger Marine System | Fartygsskrov |
CN101032997A (zh) * | 2006-03-12 | 2007-09-12 | 严建军 | 水上网格结构 |
CN202224511U (zh) * | 2011-07-31 | 2012-05-23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冲压模具翻料装置 |
JP5893231B1 (ja) * | 2014-07-25 | 2016-03-23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耐衝突性に優れた船体構造及び船体構造の設計方法 |
GB2529481C (en) * | 2014-08-22 | 2020-03-18 | Subsea 7 Ltd | Subsea dynamic load absorber |
CN104843139A (zh) * | 2015-05-28 | 2015-08-19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公务船的抗碰撞船首结构 |
CN205256580U (zh) * | 2015-11-09 | 2016-05-25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一种耐撞单壳船舶舷侧结构 |
CN107235114A (zh) * | 2017-05-09 | 2017-10-10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船舶舷侧复合夹层板结构 |
CN107065596B (zh) * | 2017-05-17 | 2019-11-26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紧迫危险下船舶应急避碰行动效果的仿真评价方法 |
CN107620290A (zh) * | 2017-09-11 | 2018-01-2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多层防护方式结合的船桥碰撞防护装置 |
CN207580118U (zh) * | 2017-09-28 | 2018-07-06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双层船体舷侧结构 |
CN207470664U (zh) * | 2017-10-31 | 2018-06-08 |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蜂窝吸能装置 |
-
2018
- 2018-08-15 CN CN201810927723.4A patent/CN1089742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4246A (zh) | 2018-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237752A1 (zh) | 一种桥墩智能综合防撞系统及方法 | |
CN212637851U (zh) | 一种防撞型船体结构 | |
CN108974246B (zh) | 可分离式附加甲板吸能结构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 |
CN110777645A (zh) | 一种低刚度高耗能的桥墩防撞护筒 | |
EP2923941A1 (en) | A maritime hydraulic impact-absorbing device | |
CN211107924U (zh) | 一种吊升式水上浮体连续收放装置 | |
CN105947108A (zh) | 一种用于搁置及运输超大型船体机舱的门架 | |
ITMI961569A1 (it) | Sistema e procedimento per trasferire un carico da una bettolina ad una sottostruttura | |
CN111742861A (zh) |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 |
CN216805768U (zh) | 一种便于升降的船舶用维护装置 | |
CN110733618B (zh) | 一种吊升式水上浮体连续收放装置 | |
CN209795734U (zh) | 一种自船艏向前延伸的结构 | |
CN212279448U (zh) |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 |
CN110588912B (zh) | 一种减少船体吃水深度的船体辅助机构 | |
CN115535188A (zh) | 一种具有抗冲击升降平台的救援船 | |
CN107419654A (zh) | 一种可变载重浮桥 | |
CN208377008U (zh) | 一种用于登艇系统的可收缩斜梯 | |
DE102021004029A1 (de) | Wellenreiter - Schiffsrumpf mit Luftschmierung und verlängerten oder verlängerbaren Schürzen | |
RU2366592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дъема затонувшего объекта | |
CN217864620U (zh) | 一种正面抗冲击能力的趸船船舶 | |
CN221822720U (zh) | 桥墩主动安全系统 | |
DE1506182A1 (de) | Tragflaechenboot | |
CN116588291B (zh) | 一种船用紧急救援折叠升降装置 | |
CN215482741U (zh) | 一种船舶停靠防撞液压系统 | |
CN219490976U (zh) | 一种u型漂浮式打桩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