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9448U -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9448U
CN212279448U CN202021334298.7U CN202021334298U CN212279448U CN 212279448 U CN212279448 U CN 212279448U CN 202021334298 U CN202021334298 U CN 202021334298U CN 212279448 U CN212279448 U CN 212279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cage
central frame
pipe
cage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4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ptune Zhoushan Zhejiang Blue Ocea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ptune Zhoushan Zhejiang Blue Ocea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ptune Zhoushan Zhejiang Blue Ocea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ptune Zhoushan Zhejiang Blue Ocea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4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9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9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9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包括设备浮筒、设置在设备浮筒上方的甲板、设置在甲板上的绞车、连接在设备浮筒下方的网箱,设备浮筒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向管,导向管内设有升降立柱,网箱包括平面框架结构与HDPE浮管,平面框架结构由两根纵梁、三根横梁固定连接而成,横梁与纵梁的连接部设有角斜撑梁,纵梁的两端设有压载舱,HDPE浮管浮动在平面框架结构上方,网箱的内部设有中心框架,中心框架与平面框架结构固连,中心框架同时与升降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绞车通过缆绳与中心框架固定连接;网箱为柔性箱,网箱的升降运动由绞车系统及排压载系统协同运作,使得网箱实际的升降兼顾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

Description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由近海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海网箱养殖技术逐渐取代近海养殖而占据主导地位,深海养殖经常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因此市场上也对应出现一些具有潜降功能的养殖网箱,现有的养殖网箱的升降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排压载的方式实现网箱重浮力的调整,具体可以是排气或排水实现浮力或重力的改变;二是通过驱动机构(绞车)直接牵拉网箱实现网箱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升降运动;排压载的方式调节缓慢但网箱的升降较为平稳,驱动机构直接牵拉驱动网箱升降,调节比较迅速,但所需要的牵引力较大,特别是大型海网箱中,单个绞车的牵引力可能达到50t以上,这就造成整体的绞车系统的设备庞大,投入成本高,后期维修保养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储备浮力的设备浮筒、设置在所述设备浮筒上方的多层甲板、设置在其中一层所述甲板上的绞车、连接在所述设备浮筒下方的网箱,所述设备浮筒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设有相对滑动的升降立柱,所述网箱包括用于维持其外部形状的平面框架结构与HDPE浮管,所述平面框架结构呈长方形状,由两根纵梁、三根横梁固定连接而成,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部设有角斜撑梁,所述纵梁的两端设有压载舱,所述HDPE浮管的形状与所述平面框架结构保持一致并浮动在所述平面框架结构上方,所述网箱的内部设有中心框架,所述中心框架与所述平面框架结构通过连接桁架梁固连,所述中心框架同时与所述升降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绞车通过缆绳与所述中心框架固定连接;
网箱为柔性箱,网箱的升降运动既可以通过绞车直接牵拉实现也可以通过压载舱内的压载水量的调节实现,当然,也可以由两个系统协同运作,使得网箱实际的升降兼顾平稳与高效两个方面。
优选地,所述导向管内均匀设有三个锁柱销,通过所述锁柱销的插拔可以实现所述导向管与所述升降立柱的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箱的位置调整后,通过锁柱销锁住来实现设备浮筒在升降立柱上的固定,使得网箱的整体设计外形得到维持。
优选地,所述网箱的底部位置设有一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网箱底部的重块来维持网箱的形状和养殖水体。
优选地,所述中心框架呈方形,所述绞车共四台,四个所述缆绳连接在所述中心框架的四个端部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四个绞车同步运动驱动中心框架稳定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网箱的升降运动。
优选地,所述压载舱通过管系与压载泵连接,所述压载泵安装在其中一层所述甲板上,所述管系上安装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所述压载舱的注水及排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载舱的注水及排水可以在甲板上完成,实现远程控制,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网箱的升降运动是靠单个系统的运行实现的,通常为排压载或绞车牵拉两种方式,本方案结合两个系统组合到一个升降装置中,使得网箱在实际升降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系统或两个系统协同运作,达到网箱升降既平稳又高效的目的,同时,装置通过结构的优化,两个系统的结合在布置上非常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导向管、升降立柱及锁柱销的装配图。
图中:1、设备浮筒;2、甲板;3、绞车;4、导向管;5、锁柱销;6、升降立柱;7、缆绳;8、网箱;81、HDPE浮管;82、平面框架结构;821、横梁;822、角斜撑梁;823、纵梁;8231、压载舱;83、中心框架;84、连接桁架梁;9、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储备浮力的设备浮筒1、设置在设备浮筒1上方的多层甲板2、设置在其中一层甲板2上的绞车3、连接在设备浮筒1下方的网箱8,设备浮筒1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向管4,导向管4内设有相对滑动的升降立柱6,网箱8包括用于维持其外部形状的平面框架结构82与HDPE浮管81,平面框架结构82呈长方形状,由两根纵梁823、三根横梁821固定连接而成,横梁821与纵梁823的连接部设有角斜撑梁822,纵梁823的两端设有压载舱8231,压载舱8231通过管系与压载泵连接,压载泵安装在其中一层甲板2上,管系上安装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压载舱8231的注水及排水,HDPE浮管81的形状与平面框架结构82保持一致并浮动在平面框架结构82上方,网箱8的内部设有中心框架83,中心框架83与平面框架结构82通过连接桁架梁84固连,中心框架83同时与升降立柱6的下端固定连接,绞车3通过缆绳7与中心框架83固定连接;其中,导向管4内均匀设有三个锁柱销5,通过锁柱销5的插拔可以实现导向管4与升降立柱6的固定连接,网箱8的底部位置设有一重块9,中心框架83呈方形,绞车3共四台,四个缆绳7连接在中心框架83的四个端部位置。
现有的网箱的升降运动是靠单个系统的运行实现的,通常为排压载或绞车牵拉两种方式,本方案结合两个系统组合到一个升降装置中,使得网箱在实际升降过程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系统或两个系统协同运作,达到网箱升降既平稳又高效的目的,同时,装置通过结构的优化,两个系统的结合在布置上非常合理。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网箱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调整网箱的纵梁的压载舱内的压载水让网箱(除设备浮筒外)处于一个重力状态(设计水中重力为200吨),由两个设备浮筒提供浮力与之平衡,与设备浮筒固连的导向管利用锁柱销与升降立柱固定,达到整个网箱的设计外形和维持养殖水体。
在升降作业前,调整压载舱内的压载水让网箱(除设备浮筒外)处于一个微重力状态(设计微重力为40至50吨),解除设备浮筒导向管与升降立柱之间的固定(拔出锁柱销),然后开启绞车系统来提升或下降网箱(在升降过程中,设备浮筒浮于水面并提供浮力),此时微重力由绞车系统来承担,设备浮筒通过导向管套在升降立柱外,相对制约网箱在升降过程中的不稳定运动,压载系统和绞车系统的结合,实现网箱的平稳和可控升降;
当网箱往上运动至与设备浮筒紧靠时,通过锁柱销再次将导向套与升降立柱锁紧,压载舱继续排出压载水,使得网箱继续做上升运动,网箱将设备浮筒及上层建筑完全顶出水面,网箱的微重力(包括设备浮筒)完全由压载舱的浮力平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储备浮力的设备浮筒(1)、设置在所述设备浮筒(1)上方的多层甲板(2)、设置在其中一层所述甲板(2)上的绞车(3)、连接在所述设备浮筒(1)下方的网箱(8),所述设备浮筒(1)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导向管(4),所述导向管(4)内设有相对滑动的升降立柱(6),所述网箱(8)包括用于维持其外部形状的平面框架结构(82)与HDPE浮管(81),所述平面框架结构(82)呈长方形状,由两根纵梁(823)、三根横梁(821)固定连接而成,所述横梁(821)与所述纵梁(823)的连接部设有角斜撑梁(822),所述纵梁(823)的两端设有压载舱(8231),所述HDPE浮管(81)的形状与所述平面框架结构(82)保持一致并浮动在所述平面框架结构(82)上方,所述网箱(8)的内部设有中心框架(83),所述中心框架(83)与所述平面框架结构(82)通过连接桁架梁(84)固连,所述中心框架(83)同时与所述升降立柱(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绞车(3)通过缆绳(7)与所述中心框架(8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4)内均匀设有三个锁柱销(5),通过所述锁柱销(5)的插拔可以实现所述导向管(4)与所述升降立柱(6)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8)的底部位置设有一重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框架(83)呈方形,所述绞车(3)共四台,四个所述缆绳(7)连接在所述中心框架(83)的四个端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8231)通过管系与压载泵连接,所述压载泵安装在其中一层所述甲板(2)上,所述管系上安装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所述压载舱(8231)的注水及排水。
CN202021334298.7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Active CN212279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4298.7U CN212279448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4298.7U CN212279448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9448U true CN21227944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5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4298.7U Active CN212279448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9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58975A1 (zh) 带延伸筒体的直筒式浮式平台和泳圈式浮筒组
WO2013170496A1 (zh) 一种具有半潜船特征的新型漂浮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EP1150881B1 (en) Working ship
CN111742861A (zh)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CN106240744B (zh) 一种单点系泊系统中软刚臂与系泊腿的快速解脱装置
CN103782937B (zh) 一种深水网箱升降系统
CN105151236A (zh) 浮墩及塔式潜浮移动运载平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70745B (zh) 养殖网箱升降调节装置及其开放海域重力式养殖网箱
CN111645810B (zh) 一种带有浮力调节搭载平台的多功能工作船及其作业方法
US3430597A (en) One-point mooring system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fluids into or from a ship
US20190135590A1 (en) Offshore platform lifting device
DE2160819A1 (de) Ankervorrichtung
CN109329154A (zh) 一种具有可分离作业平台的网箱
CN212279448U (zh) 一种双系统作用的网箱升降装置
CN214524328U (zh) 半潜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
US11674283B2 (en) Semi-submersible immersed tube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integrated ship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CN208053585U (zh) 一种海上平台
TW202106973A (zh) 浮體構造物設置系統、以及浮體構造物設置方法
CN113718741B (zh) 一种适用于六边形筒型基础水上预制平台的水下浮箱分离结构与分离方法
CN210126614U (zh) 沉管组合式运输安装设备
CN215323178U (zh) 一种滑轨可调式船载小艇收放装置
KR102480830B1 (ko) 해양 에너지 하베스터를 위한 프레임
CN115107970A (zh) 一种内河沉箱气囊潜浮船及其控制方法
CN204979158U (zh) 一种潜浮式运载平台装置
WO2023040062A1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框架式浮岛、半潜船及半潜船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