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5632B -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5632B
CN108965632B CN201810521507.XA CN201810521507A CN108965632B CN 108965632 B CN108965632 B CN 108965632B CN 201810521507 A CN201810521507 A CN 201810521507A CN 108965632 B CN108965632 B CN 108965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light
touch
keys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15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5632A (zh
Inventor
中村泰
万代英伸
松山和弘
长尾裕之
米田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965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5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9Output mean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to the user, e.g. using a lam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操作装置的触摸键具备搭载有光源(312以及314)的电路基板(310)、使光透过的透光部(322)、不透明的遮光部(324)、以及覆盖透光部以及遮光部的上表面的半透明的操作面板(300),透光部收容光源,透光部以及遮光部相互接触的面紧贴,电路基板(310)以及遮光部(324)以释放仅来自与操作面板(300)抵接的面的光的方式覆盖透光部(322)。由此,能够防止光从表示触摸键的图形的周围泄漏,能够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80056422.4、申请日为2013年10月15日、发明名称为“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使用LED元件等光源从里侧对显示于操作键的文字或者图形等进行照明,能够产生豪华感,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操作键的作用(功能)的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作为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装置,已知有具备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多功能的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等。在这样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由于指示以及设定的事项较多,且设定内容也复杂,所以操作装置多采用触摸面板显示器。
触摸面板显示器是检测用户的触摸的装置,包含:显示面板,其由液晶面板等构成;以及触摸面板,其被配置在显示面板上,检测所触摸的位置。在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显示软件键,用户能够通过触摸所显示的键,来对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指示。在这样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关于一部分功能(电源开/关、以及省电模式的开/关等),分配独立的硬件键,被配置于操作装置。
由于操作装置不光是仅具备对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指示的功能即可,用户还要在操作中一直观看操作装置,所以可以说是图像处理装置的脸。通过操作装置的印象,来决定图像处理装置整体的印象。因此,为了图像处理装置成为先进的高档的装置,操作装置具有豪华感很重要。
作为采用了触摸面板的操作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86236号公报(以下,称为’236公报)中,公开有在操作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而能够防止错误触摸的静电电容检测型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在与操作面的各键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部,提高键触摸的检测精度。
在操作装置中,存在作为各个操作键,使用与触摸面板相同仅轻轻地触摸就能够操作的静电电容式开关等触摸键的情况。这样的操作键例如以图1所示的方式构成。对于操作键900而言,在操作部的壳体(未图示)配置有按键板902,在其下方配置有作为光源具备LED元件906以及908的电路基板904。在按键板902与电路基板904之间,配置有使从LED元件906以及908放射出的光透过的透明的导光部910。
按键板902例如由分散有着色剂的、针对可见光的透过性较低的聚碳酸酯形成,其表面在与各键对应的位置印刷表示各键的图形。即,表示键的图形包含涂覆有墨的部分、和未涂覆的部分。从LED元件906以及908放射出的光在导光部910内通过,从与按键板902接触的导光部910的上表面,进入按键板902内,从按键板902的上表面被释放出。由此,从背面对被印刷于按键板902的图形进行照明。在图形的未涂覆有墨的部分,虽然按键板902对于光的透过性较低,但若以规定以上的强度的光照射则透过某一程度光,所以在按键板902上图形以容易视觉确认的方式被显示。
但是,’236公报所公开的触摸面板为了给予操作装置豪华感,来提高作为商品的吸引力是不适合的。
另外,在图1所示的操作键900中,从LED元件906以及908放射的光被导入导光部910的上表面,但光也从导光部910的侧面泄漏。因此,被显示于按键板902的图形不仅被照明,还因相对于按键板902的面朝向倾斜方向泄漏的光,所以图形的周围也稍微变亮。若像这样,光从想要释放光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泄漏,则存在损害操作键的豪华感,进而损害作为操作装置的豪华感的问题。
另外,由于即使操作装置采用触摸面板显示器,也有一部分键由硬件键构成,所以存在用户不识别各键的重要性,而错误操作的问题。例如,存在轻易地按下重要的硬件键(电源开/关键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采用了从里侧对表示操作键的图形进行照明的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操作键,并且,能够防止光从表示操作键的图形的周围泄漏,由此能够产生豪华感的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以及多个操作键的操作装置中,通过使它们的操作感反映在键配置上,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键的作用(功能)的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是具备触摸操作部的操作装置。触摸操作部由第一触摸操作部、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构成,第一触摸操作部由触摸面板式键构成,第二触摸操作部由静电电容式键构成,第三触摸操作部由机械式键构成。第一触摸操作部、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相互被配置在不同的区域。
优选,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以第一触摸操作部为基准,被配置在第一触摸操作部的上下或者左右。
更为优选,第一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隔着第二触摸操作部,被配置在第二触摸操作部的左右。
进一步优选,第二触摸操作部隔着第一触摸操作部,被配置在第一触摸操作部的上侧以及右侧,第三触摸操作部被配置在第一触摸操作部的下侧。
这样,在操作装置具备触摸感不同的方式的键的情况下,通过根据触摸感而配置在不同的区域,用户不会在操作时感到不协调。
优选,操作装置还具备划分部,该划分部将分别配置第一触摸操作部、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的区域相互划分。
更为优选,划分部是包围第一触摸操作部、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中的至少一个操作部的框部。
进一步优选,划分部是配置各个第一触摸操作部、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的、相互标注有不同颜色的区域。
优选,划分部是配置在配置各个第一触摸操作部、第二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三触摸操作部的区域中相互邻接的区域之间的划分线。
像这样,通过设置划分部,能够明确地区别配置有不同的方式的键的区域,用户在操作时不会感到不协调。
更为优选,操作装置还具备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第一操作部配置有第一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二触摸操作部,第二操作部配置有第三触摸操作部。第一操作部能够转动,使得操作面板的上表面相对于第二操作部的上表面被倾斜地配置。
像这样,在能够倾斜的第一操作部,配置操作感类似的触摸面板式键以及静电电容式键,在不倾斜的固定的第二操作部配置机械式键,在电源键等相对重要的键上使用了机械式键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各键的作用,能够防止错误操作重要的键。
进一步优选,第一触摸操作部以及第二触摸操作部与第三触摸操作部,通过第一操作部的转动而被划分。
由此,能够明确地区别配置有不同的方式的键的区域,用户在操作时不会感到不协调。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操作装置是具备触摸操作部的操作装置。该触摸操作部具备:电路基板,其搭载有放射可见光的光源;透光部,其使从光源放射的可见光透过;遮光部,其不使从光源放射的可见光透过;以及操作面板,其与透光部的上表面接触。电路基板以及遮光部收容光源,遮光部以从透光部的上表面释放从光源放射的光的方式覆盖透光部。
由此,能够使从光源放射的光,不从侧面等泄漏,而高效地从透光部的上表面释放。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因泄漏的光而操作键的周围稍微变亮,而是能够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优选,操作面板是半透明。
因此,能够进一步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更为优选,在透光部的上表面,通过打印形成规定的图形、文字、以及符号的至少一个。
这样,通过在透光部的上表面,形成与触摸操作部的功能有关的图形等,能够以使图形等浮出操作面板的方式进行显示,能够进一步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进一步优选,操作面板在对置于和透光部的上表面接触的部分的位置具备凹部,凹部由曲率相互不同的多个曲面形成,在形成凹部的多个曲面中,位于中央的曲面的曲率比位于周边的曲面的曲率大。
这样,通过在操作面板的、与透光部接触的位置形成凹部,用户容易触摸。另外,由于通过用曲率不同的多个曲面形成凹部,将那些曲面的边界显示为圆形的边缘,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可视性。另外,通过将形成凹部的多个曲面中的位于中央的曲面设为接近平坦的形状,不会在通过背面照明显示的图形等产生形变,而能够进一步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优选,将透光部以及遮光部被配置在操作面板的操作区域的下方。
由此,能够产生操作区域的豪华感。
更为优选,电路基板覆盖透光部的背面,遮光部覆盖透光部的上表面以及背面以外的面。
由此,能够防止与操作装置的品质降低相关的光的泄漏。
进一步优选,光源被配置于形成在透光部的周边部的凹部,凹部被形成在不会对来自光源的放射光进行反射,且不会直接从透光部的上表面释放的位置。
由此,能够使从光源放射的光扩散,作为亮度一样的光,从透光部的上表面被释放。因此,不会使所显示的图形的一部分变亮,而是能够将一样的亮度的良好的图形提示给用户。
优选,透光部以及遮光部通过使用成型模具的树脂的双色成型法而被形成为一体。
像这样,通过利用双色成型法形成透光部以及遮光部,能够容易地使它们的接合部紧贴,能够防止光泄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上述的操作装置、以及进行针对图像的处理的图像处理部,通过操作装置接受对图像处理进行了指示的情况,使图像处理部执行所指示的图像处理。
像这样,通过配备应用了本发明的操作装置,用户在操作触摸感不同的方式的键时不会感到不协调,而能够产生图像处理装置整体的豪华感。
根据本发明,用户在操作触摸感不同的方式的键时不会感到不协调,而能够容易地理解键的作用(功能)。
另外,能够使从光源放射出的光不从侧面等泄漏,而高效地从透光部的上表面释放。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因泄漏的光而操作键的周围稍微变亮,能够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以往的LED元件的硬件键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操作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沿着图4的AA线的部分剖面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电路基板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导光部的正面侧的面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导光部的背面侧的面的立体图。
图10是与透光部以及遮光部分离地表示导光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安装有透光部以及遮光部的状态的操作装置的里面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安装有电路基板的状态的操作装置的里面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键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与图13不同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键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键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形成有划分部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17表示形成有与图16不同的划分部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键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构成图18的选择键的导光部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构成图18的选择键的电路基板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形成有划分部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形成有与图21不同的划分部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同一部件标注同一参照编号。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有关它们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参照图2,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用于进行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指示的操作装置110、图像读取部112、被配置在图像读取部112的上侧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14、被配置在图像读取部112的下方的图像处理部116、供纸部118、以及排纸托盘120。
图像处理装置100除了这些以外,还具备用于与电话线路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以及用于与通信线路连接的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另外,图像处理装置100具备控制各部的CPU、存储为了实现规定的功能而通过CPU执行的程序的ROM、以及RAM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10,配置有各种操作键以及触摸面板显示器。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指示,通过用户操作操作装置110来进行。例如,在进行原稿的复印的情况下,若用户在将原稿安置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4,并设定了复印条件之后,触摸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的开始键(软件键),则图像处理装置100开始原稿的复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4将原稿搬运到稿台玻璃(未图示)上的读取位置,通过图像读取部112对原稿表面进行读取并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116在对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执行了规定的图像处理后,在从供纸部118搬运的记录纸上,利用调色剂形成图像。之后,将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排出至排纸托盘120。
参照图3,操作装置110由第一操作部200以及第二操作部220构成。第一操作部200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202以及起始键204。触摸面板显示器202包含由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面板、被配置在显示面板上并检测所触摸的位置的触摸面板。在图3中,在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显示面板),显示有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基本画面。在基本画面,显示有用于显示与复印、打印、以及传真等各功能相关的设定画面的键(软件键)。
起始键204是硬件键。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所显示的画面根据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状态进行各种变化(画面迁移)。起始键204是用于将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所显示的画面,返回到基本画面的键。即,若按起始键204,则在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显示基本画面。
第二操作部220具备作为硬件键的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和LED灯226。电源键222是用于开启/关闭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源的键。节能键224是用于使图像处理装置100迁移至省电状态,或者从省电状态复原至通常状态的键。LED灯226在图像处理装置100是电源开启状态时点亮。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起始键204的构造。在图4中,示有沿着第一操作部200的长边方向的、通过起始键204的中心附近的AA线。以下,参照表示沿着AA线的剖视图的图5,关于起始键204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5的下段所示的剖视图,起始键204具备搭载有LED元件312以及314的电路基板310、以及用于将从LED元件312以及314放射的光导入规定的方向的导光部320。它们被配置在形成第一操作部200的表面的操作面板(以下,仅称为面板)300的下方,被框架400支承以及固定(参照图6)。面板300的位于导光部320上的部分也是构成起始键204的要素。
面板300由针对可见光的透过性较低的半透明的树脂等部件形成。面板300例如为了显出豪华感,由分散有着色剂的暗色系统(例如,黑色或者褐色等系统)的烟色调的聚碳酸酯形成。面板300仅对规定以上的亮度的光,具有某一程度的透过性。因此,若将面板300作为操作装置110来组装,则用户不能够经由面板300视觉确认操作装置110内部。
参照图7,电路基板310具备LED元件312以及314。另外,电路基板310具备用于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供给至LED元件312以及314的电气布线、和静电电容式开关。静电电容式开关是公知的开关,具备电极、和用于检测电极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检测电路。LED元件312以及314例如放射白色的可见光。静电电容式开关的电极被配置于电极配置区域316。电路基板310由不透过LED元件312以及314的放射光的不透明的部件(例如,含有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形成。电极配置区域316被涂覆成白色。
导光部320具备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透光部322为了使从LED元件312以及314放射的可见光透过由透明的部件形成。透光部322例如由聚碳酸酯形成。遮光部324由不使从LED元件312以及314放射的可见光透过的不透明的部件,以覆盖除了透光部322的上表面(面板300侧的面)的中央部分以外的周边部、以及整个侧面的方式,紧贴于透光部322而形成。遮光部324例如由分散有黑色的着色剂的聚碳酸酯形成。
在图8以及图9中示有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的一个例子。在图8中,在透光部322的未被遮光部324覆盖的上表面(与面板300的里面接触的部分),为了表示是起始键打印有房子的图形。将实施了网格图案的部分打印成黑色,未实施网格图案的部分不进行打印,保持透明。如图9所示,在透光部322的里面,形成有用于收容LED元件312以及314的凹部(LED元件收容部326以及328)。若将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分离来表示则如图10所示。图8以及图9是将透光部322的凸部330和遮光部324的开口部332嵌合(紧贴)的状态。
优选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通过使用了用于使树脂成型的成型模具(金属模等)的、公知的双色成型法(双重注塑法)来形成。也能够在分别独立地形成了透光部322和遮光部324之后,再嵌合形成为一体。但是,在为了不泄漏光而无缝隙地紧贴中,需要极高精度的制造技术,嵌合而形成为一体并不容易。另外,也考虑通过在透光部322的表面打印(丝网印刷等),来形成遮光部324。但是,由于不仅是透光部322的上表面,侧面也需要打印,所以作业繁琐而效率较低,费用升高。若通过双色成型法形成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则透光部322和遮光部324紧贴,所以能够防止光从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的接合部泄漏。
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导光部320,从被收容在透光部322的LED元件收容部326以及328的LED元件312以及314放射出的光,从LED元件收容部326以及328的曲面入射至透光部322内。如后述那样,在透光部322的背面(电路基板310侧的面),以紧贴的方式安装有电路基板310,被电路基板310完全覆盖。电路基板310的电极配置区域316与透光部322接触。这样,透光部322由于其侧面、以及上表面的周边部被遮光部324覆盖,其背面紧贴于不透明的电路基板310,所以入射的光仅从透光部322上表面的中央部被释放。
由于LED元件312以及314被配置在偏离了透光部322的中央的周边部的、被遮光部324覆盖的部分,所以LED元件312以及314的放射光不会直接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未被遮光部324覆盖的部分)被释放。由于LED元件312以及314的放射光重复遮光部324以及电路基板310的表面的反射,并且通过透光部322内,所以光被分散。因此,能够使LED元件312以及314的放射光,以不会成为光强度局部较强的分布的方式,一样地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被释放。为了使LED元件312以及314的放射光一样地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释放,将电路基板310的电极配置区域316如上述那样形成为白色也是有效的。并且,还优选将透光部322的背面形成为毛玻璃状的面。
在面板300的表面的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未被遮光部324覆盖的部分)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凹部302。这是为了,由于如上述那样,面板300由暗色系统的烟色调的聚碳酸酯形成,光的透过性较低,所以削薄面板300的厚度,来释放LED元件312以及314的光,使用户视觉确认为起始键204。
具体而言,面板300的凹部302的中央部形成为规定的曲率R1的曲面(部分球面),其周边部形成为比曲率R1小的曲率R2的曲面(部分球面)。即,凹部302的中央部与周边部(曲率R2的区域)相比平坦地形成。优选中央部的曲面的中心点与周边部的曲面的中心点,例如位于凹部302的中央的法线上。由此,在面板300上,形成2个同心圆的边缘。在图5的上段,示有导光部320的俯视图,用圆304表示曲率R1的区域和曲率R2的区域的边界。圆306表示曲率R2的区域的外周(曲率R2的区域与平坦部的边缘)。在图5中,用点线连结上段的俯视图以及下段的剖视图的对应点。
由此,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被释放的、从面板300的背面入射的光从面板300的表面输出。即,用户能够在面板300的凹部302的位置,视觉确认被形成(被打印)在透光部322的上表面的图形(包含文字以及符号等)。此时,由于遮光部324,光仅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被释放,不会像以往(参照图1)那样,在导光部320的横向泄漏,而图形的周围稍微变亮。因此,能够给予用户豪华感。
此外,由于用不同的曲率的2个面形成凹部302,所以如上述那样,在那些区域的边界形成能够视觉确认的2个圆形的边缘。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起始键204是能够触摸的开关,圆306内是操作区域,内侧的圆304内是触摸的检测灵敏度较高的区域。
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导光部320以及电路基板310的朝向第一操作部200的安装进行说明。将导光部320插入被形成于框架400的开口部,该框架400被配置在比第一操作部200的里面402稍微下降的位置(接近操作装置110的表面的位置)(参照图6)。在图11中,示有导光部320的里面,即透光部322以及遮光部324的背面。以导光部320的里面与框架400的表面几乎位于相同的高度,在相互的边界不形成阶梯差的方式,设计有导光部320以及框架400的厚度。
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安装电路基板310。在框架400,形成有剖面L字形状的支承部410以及412、以及具备钩部的固定部414。支承部410以及412在与框架400之间,能够以几乎没有缝隙的状态收容电路基板310的2个角部。参照图12以及图7,将电路基板310的角部420插入支承部410,由于在角部422被插入支承部412的状态下,针对与电路基板310的2个角部对置的边424,向框架400的方向施加外力,所以通过固定部414的钩部将电路基板310的边424固定。由此,能够使形成有电路基板310的LED元件312以及314的面,紧贴于框架400以及透光部322的背面(电路基板310上的电极配置区域316紧贴于透光部322的背面)。因此,如上述那样,来自LED元件312以及314的放射光不会从透光部322的背面泄漏到外部。
如以上那样构成操作装置110,所以能够从背面一样地高效照射表示起始键204的图形,能够防止来自光源的光在横向泄漏而对图形的周围进行照明。因此,能够产生操作装置110的豪华感。
在图8中,示有仅在透光部322的上表面,打印有图形的情况,但也可以还包含遮光部324的上表面,在导光部320的上表面整体进行打印。所打印的图形并不限于房子的图形。也可以是与键的功能相应的任意的图形、文字、或者符号等。
LED元件的个数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将1个或者3个以上的LED元件被配置于电路基板。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形成于透光部322的收容LED元件的凹部,形成在透光部322的周边部。
光源并不限于LED元件312以及314。只要是能够放射可见光,并从背面照明表示起始键204的图形的光源即可。LED元件312以及314的形状、发光颜色并不限于上述。例如,也可以是拱顶型的LED元件。也可以是放射红色、蓝色等可见光的LED元件。
为了收容LED元件,而形成于透光部322的凹部的形状并不限于图9等所示的形状。能够形成为任意地组合了多个曲面以及平面而成的形状。
在上述中,对作为起始键采用了静电电容式开关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在按下时开关的形状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只要轻轻地触摸就能够检测开启/关闭的开关也可以是任意方式的开关。
另外,导光部320的形状并不限于图8等所示的切去角部的俯视六边形状,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图8所示的角部的切口是为了唯一确定导光部320的朝向框架400的安装方向。
在被打印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的图形较大,被打印于透光部322的上表面整体的情况下,遮光部324也可以不用像图5所示那样形成为剖面L字形状。即,也可以以不覆盖透光部322的上表面,而仅覆盖透光部322的侧面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透光部不是像图10所示的那样具有凸部330的形状,而是一样的厚度的平板状,遮光部是仅覆盖透光部的侧面的形状。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相同的方式构成,如图2以及图3所示的那样被配备于图像处理装置100。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在于操作装置中的键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由第一操作部200以及第二操作部220构成。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述的那样,在第一操作部200配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202以及起始键204,在第二操作部220配置有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
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是用于检测所触摸的位置的装置。在触摸位置的检测方式中,例如,静电电容方式、红外线遮挡检测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或者电阻膜方式等是公知。通过这些方式,只要用户用手指等轻轻地触摸、或者接近触摸面板显示器202的表面,就能够操作。
起始键204例如是上述的静电电容式开关,能够通过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手指等触摸的情况(用户的操作)。与触摸面板显示器202相同,只要用户用手指等轻轻地触摸起始键204即可。因此,触摸面板显示器202以及起始键204的操作感类似。
另一方面,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是接点物理性地接触的键(以下,称为机械式键)。例如,作为轻触开关(注册商标)使用已知的触觉开关(tactile switch)等开关。这些键由于其功能的重要性,需要是可靠性较高的开关,使用户明确地意识操作等。通常,使用机械式键,而不使用仅通过静电电容方式等轻轻地触摸就能够操作的触摸键。这样的机械式键在按下时,其形状以能够清楚地识别的程度变化。即,用户能够识别按入操作。因此,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的操作感与触摸面板显示器202以及起始键204的操作感有较大的不同。
参照图13,操作装置110在第一操作部200以及第二操作部220的边界部分(第一操作部200以及第二操作部220的下侧、或者它们的内部)具备倾斜机构510。倾斜机构510是用于使第一操作部200在转动轴512的周围转动规定的角度的机构。即,第一操作部200的上表面能够以相对于第二操作部220的上表面形成规定的角度的方式被配置(倾斜)。由于倾斜机构510能够使用任意的公知的机构,所以在图13中示意性地用点线来表示。设置倾斜机构510的位置也并不限于图13所示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倾斜机构而配置在适当的位置。
第一操作部200的倾斜功能在操作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时发挥作用。用户以相对较长的时间操作触摸面板显示器202,来进行针对图像处理装置100的设定。因此,若能够符合用户的身高来使触摸面板显示器202倾斜则优选。从该观点考虑,使配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202的第一操作部200具有倾斜功能。
被配置于操作装置110的3个操作键(即起始键204、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被配置在操作装置110整体的中央部,隔着成为倾斜功能的对象的部分和未成为倾斜功能的对象的部分的边界,将相同的操作感的键相互接近地配置。
具体而言,起始键204被配置在配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202的能够倾斜的第一操作部200。作为与这些操作感不同的机械式键的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被配置在不能够倾斜的第二操作部220。起始键204被配置在第一操作部200与第二操作部220的边界附近(参照图3)。
这3个键沿着操作装置110的长边方向从左向右,依次配置有起始键204、节能键224、以及电源键222。另外,这3个键沿着与操作装置11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在最接近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一侧配置有起始键204,比该位置靠里配置有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以与起始键204间隔距离d1的方式被配置。具体而言,在图13的俯视图中,通过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的中心的沿着操作装置110的长边方向的线502,与通过起始键204的中心的沿着操作装置110的长边方向的线500间隔距离d1。即,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都被配置在比起始键204远离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位置。
像这样,通过根据操作感的类比来配置操作键,用户在键操作时不会感到不协调。特别是,通过在配置触摸面板显示器的能够倾斜的第一操作部200,配置由触摸键构成的起始键204,在相对重要的键上使用机械式键,在不倾斜的固定的第二操作部220配置机械式键(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用户能够容易地理解各键的作用,能够防止重要的键的错误操作。
此外,如图14所示,电源键222也可以配置在比节能键224更靠里的位置。在图14中,沿着与操作装置11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从最接近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一侧向里,依次配置有起始键204、节能键224、以及电源键222。即,通过电源键222的中心的沿着操作装置110的长边方向的线504,与线500间隔距离d2。在这里,是d1<d2,但d2-d1也可以比d1小。即,节能键224以及电源键222都被配置在比起始键204远离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位置,电源键222被配置在比节能键224稍微远离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位置。
在上述,对在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中使用机械式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除此以外的键上使用机械式键,配置于操作装置110。在该情况下,优选这些机械式键,包括电源键222以及节能键224根据键的重要度,配置在第二操作部220的与第一操作部200的边界附近。
在上述中,对操作装置110具备倾斜机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若第一操作部200以及第二操作部220以相互的边界分离的方式独立地形成,则第一操作部200也可以不倾斜。
(第三实施方式)
将操作感不同的键配置在不同的区域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在各区域配置相同的操作感的键,且操作装置具备使它们的区域的划分变得明确的一些物体。
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被配备于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不同的键配置。
参照图15,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600在中央配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610,在其左右两侧配置有各种键。触摸面板显示器610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包含由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中,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采用静电电容方式、红外线遮挡检测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或者电阻膜方式等的触摸面板。
在静电电容方式中,在触摸面板的表面整体形成电场,检测由用手指(电介质)触摸引起的表面电荷的变化,确定所触摸的位置。静电电容方式具有响应速度快,并且分辨率高的优点。另一方面,能够检测手指轻轻地触摸的情况、或者手指接近的情况,由于通过操作几乎不发生位移(变形),所以容易产生操作失误或者错误检测。
在电阻膜方式中,在2片玻璃面或者胶片面,配置交叉的平行的布线,在对布线施加了电压的状态下,检测由所触摸的部分导通引起的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触摸位置。在电阻膜方式中,具有用笔或者带着手套也能够操作,且是相对低价格的优点。电阻膜方式与静电电容方式相比较,需要用更强的力操作,由于通过操作发生某一程度位移(变形),所以难以产生操作失误或者错误检测。
此外,即使是触摸面板所采用的一些方式,与后述的机械式键相比较,能够以较弱的力操作,由于操作的位移(变形)较小,所以容易产生操作失误或者错误检测。
在图15中,在触摸面板显示器610显示有起始画面。在起始画面的上部,显示表示是起始画面的文字“起始”,显示有用于显示与图像处理装置的各功能相关的设定画面的软件键(复印、打印、传真、归档、以及扫描键)。
在朝向触摸面板显示器610左侧的区域(以下,称为左侧区域)620,配置静电电容方式的键(以下,称为静电电容式键)。如上所述,静电电容式键能够检测手指轻轻触摸的情况、或者手指接近的情况,由于通过操作几乎不发生位移(变形),所以容易产生操作失误或者错误检测。
被配置于左侧区域620的静电电容式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起始键204相同,以图5~图12所示的方式构成。其中,在构成键的透光部的凸部的上表面(参照图10的透光部322的凸部330),能够形成与起始键204不同的图形以及文字等。
在图15中,在左侧区域620,配置有起始键622以及任务状况确认键624。起始键622是用于将触摸面板显示器610所显示的画面(从基本画面迁移出的画面),返回到基本画面的键。任务状况确认键624是用于确认打印等任务的进行状况的键,若被触摸,则将表示任务的进行状况的信息(例如,打印中、或者待机中等的文字)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610。
在朝向触摸面板显示器610右侧的区域(以下,称为右侧区域)630,配置通过按下接点物理性地接触的机械式键。具有若对各机械式键施加力则键帽缓缓地下沉,在下沉了规定的距离的时刻接点物理性地接触而导通特征。即,由于机械式键在按下时,其形状以能够清楚地识别的程度变化,所以与触摸面板以及静电电容式键相比较,用户能够识别按入操作。因此,机械式键与触摸面板以及静电电容式键相比,难以产生错误操作。
在图15中,配置有节能键632、被配置于数字键区域634的数字键、清除键636、彩色复印的开始键638、黑白复印的开始键640、以及停止键642。节能键632是用于使图像处理装置迁移至省电状态的、或者从省电状态复原到通常状态的键。清除键636是用于将通过数字键输入,而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610的数字以及符号全部消除的键。停止键642是用于停止任务的执行的键。
像这样,通过根据键的操作感,来将触摸面板式键(触摸面板显示器所显示的软件键)、静电电容式键、以及机械式键,配置于分离的各区域,使用户理解键的作用(功能)变得容易,能够实现具有统一感的先进的操作装置。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别各区域,优选如图16所示设置划分部。在图16所示的操作装置650中,在触摸面板显示器与左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之间,作为划分部配置有第一划分线652以及第二划分线654。另外,在触摸面板显示器的周围,作为划分部形成有明了的第一框线660。在左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作为划分部,分别形成有第二框线662以及第三框线664。
第一~第二划分线652~654以及第一~第三框线660~664,例如,通过用规定的颜色进行打印而形成于操作装置的表面。也可以使用成型模具将这些划分部形成为凹部或者凸部。
在上述中,对形成第一~第三框线660~66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对各区域赋予不同的颜色。即,也可以将各区域打印成不同的颜色。在操作装置670中,不光形成有各区域的框线,还分别用不同颜色涂覆这些框的内侧的第一~第三区域672~676内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清晰地区别各区域。另外,代替打印成不同颜色,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部件形成各区域。
另外,也可以对划分线的形成、框线的形成、以及对区域内的不同颜色的赋予任意地进行组合,来区别操作装置的各区域。例如,也可以形成第一划分线652以及第一框线660(参照图16),并在第三区域676内(参照图17),打印与第一划分线652以及第一框线660不同的颜色。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部200相同具备倾斜机构,以能够变更配置角度的方式构成。
(第四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被配备于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不同的键配置。
参照图18,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700以触摸面板显示器710为基准,在其上下以及右侧配置有各种键。
触摸面板显示器710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包含由液晶面板等构成的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在触摸面板中,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采用静电电容方式、红外线遮挡检测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或者电阻膜方式等的触摸面板。
在触摸面板显示器710,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显示软件键。
在触摸面板显示器710的上侧的区域(以下,称为上侧区域)720以及下侧的区域(以下,称为下侧区域)730,配置静电电容式键。静电电容式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起始键204相同,以图5~图12所示的方式构成。其中,在构成键的透光部的凸部的上表面(参照图10的透光部322的凸部330),形成有与起始键204不同的图形以及文字等。
在图18中,在上侧区域720,配置有复印键722、扫描键724以及传真键726。若触摸这些键,则在触摸面板显示器710,显示对应的功能的设定画面。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复印键722、扫描键724以及传真键726的各自的上下,配置共计6个LED元件。在邻接的键之间,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为了光不泄漏而配置遮光部(参照图5)。另外,也可以在复印键722的左侧、以及传真键726的右侧,配置共计2个LED元件。此时,遮光部(参照图5)以覆盖复印键722、扫描键724以及传真键726整体的方式配置,不配置在邻接的键之间。
在下侧区域730,配置有选择键732。选择键732能够对图像处理装置,指示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指示、以及选择的决定。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指示通过对显示有4个三角形的区域的触摸来进行。决定通过对显示有“OK”部分的触摸来进行。用户例如能够通过选择键732进行针对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710的多个选项的选择操作。
选择键73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起始键204相同,如图5~图12所示的那样,具备导光部(透光部以及遮光部)以及电路基板而构成。如图19所示,在构成选择键732的透光部的凸部的上表面702(参照图10),形成有与起始键204(参照图8)不同的图形(表示选择键732的图形)。透光部的凸部的上表面702的实施了网格图案的部分被打印成黑色,未实施网格图案的部分未进行打印,保持透明。参照图20,在构成选择键732的电路基板734,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配置有2个LED元件736以及738、和5个电极配置区域740~748。在图20中,用虚线示有表示选择键732的图形。在电极配置区域740,配置用于检测对显示有“OK”部分的触摸的电极,在4个电极配置区域742~748,配置用于检测对显示有4个三角形的区域的触摸的开关。此外,LED元件的配置并不限于图20所示的配置,也可以配置1个或者3个以上的LED元件。例如,也可以代替2个LED元件736以及738、或者、除了2个LED元件736以及738以外,在电极配置区域742以及746的外侧附近配置2个LED元件。
在触摸面板显示器710的右侧区域750,配置机械式键。在图18中,配置有节能键752、被配置于数字键区域754的数字键、清除键756、彩色复印的开始键758、黑白复印的开始键760、以及停止键762。节能键752是用于将图像处理装置迁移至省电状态的、或者从省电状态复原到通常状态的键。清除键756是用于将通过数字键输入的,而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710的数字以及符号全部消除的键。停止键762是用于停止任务的执行的键。
像这样,通过根据键的操作感,将触摸面板式键(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的软件键)、静电电容式键、以及机械式键,配置于分离的各区域,能够使用户理解键的作用(功能)变得容易,并实现具有统一感的先进的操作装置。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别各区域,优选如图21所示设置划分部。在图21所示的操作装置770中,在触摸面板显示器与上侧区域、下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之间作为划分部,配置有第一划分线772、第二划分线774以及第三划分线776。另外,在触摸面板显示器的周围作为划分部,形成有明了的第一框线780。在上侧区域、下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作为划分部,分别形成有第二框线782、第三框线784以及第四框线786。
第一~第三划分线772~776以及第一~第四框线780~786,例如,通过用规定的颜色打印而形成在操作装置的表面。也可以使用成型模具将这些划分部形成为凹部或者凸部。
在上述中,对形成第一~第四框线780~78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对各区域进行打印。在操作装置790中,不光形成有各区域的框线,还用分别不同的颜色涂覆这些框的内侧的第一~第四区域792~798内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清晰地区别各区域。另外,也可以代替打印成不同的颜色,用不同颜色的部件来形成各区域。
另外,也可以将划分线的形成、框线的形成、以及对区域内的不同颜色的赋予任意地组合,来区别操作装置的各区域。例如,也可以形成第一划分线772、第二划分线774、以及第一框线780(参照图21),并将第四区域798内(参照图22),打印成与第一划分线772、第二划分线774、以及第一框线780不同的颜色。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部200相同具备倾斜机构,以能够变更配置角度的方式构成。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例示,本发明并不是仅被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在参考发明的详细的说明的记载的基础上,包含通过技术方案中的各技术方案所示,与在那里所记载的语句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用户在操作触摸感不同的方式的键时不会感到不协调,而能够容易地理解键的作用(功能)。另外,由于不会使从光源放射出的光从侧面等泄漏,而能够高效地从透光部的上表面释放,所以不会像以往那样,因泄漏的光而操作键的周围稍微变亮,而能够产生操作装置的豪华感。
附图符号说明
100…图像处理装置;110…操作装置;112…图像读取部;114…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6…图像处理部;118…供纸部;120…排纸托盘;200…第一操作部;202…触摸面板显示器;204…起始键;220…第二操作部;222…电源键;224…节能键;226…LED灯;300…面板;302…凹部;310…电路基板;312、314…LED元件;316…电极配置区域;320…导光部;322…透光部;324…遮光部;326、328…LED元件收容部;330…凸部。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具备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由如下部件构成:
显示部;
功能设定键,包括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图像,用于设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
指示键,使所述显示部至少显示设定复印功能的基本画面;以及
省电键,用于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迁移至省电状态,
所述功能设定键通过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检测对所述图像的操作,
所述省电键是机械键,
所述省电键的一部分在从操作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侧观察所述操作装置时的所述操作装置的深度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显示部的显示区域远离所述操作侧的方向,
所述指示键和所述省电键配置于所述显示部以外,
在所述深度方向上,所述指示键设置于比所述省电键靠所述操作侧,且设置于所述深度方向上的所述显示区域的宽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省电键的所述一部分以外的部分设置于所述深度方向上的所述显示区域的宽度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键在所述深度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显示部的中心远离所述操作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包含多个机械键,所述机械键包含所述省电键,
所述多个机械键包含执行键,所述执行键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复印,
所述多个机械键中的所述省电键在所述深度方向上,设置于最远离所述操作侧的位置,
所述多个机械键中的所述执行键在所述深度方向上,设置于最接近所述操作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包含执行键,所述执行键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复印,
所述指示键在所述深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省电键和所述执行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本画面内的左上部分,显示表示所述指示键的内容的文字。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具备操作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由如下部件构成:
显示部;
功能设定键,包括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图像,用于设定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
多个第一触摸键,配置于比所述显示部靠操作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侧;以及
多个第二触摸键,配置于与从所述操作侧观察所述操作装置时的所述操作装置的深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显示部以外,
所述功能设定键通过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检测对所述图像的操作,
所述第一触摸键和所述第二触摸键是机械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触摸键至少包含执行键,所述执行键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复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触摸键包含停止键,所述停止键停止任务的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二触摸键至少包含数字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键的至少一部分键设置于所述深度方向上的显示区域的宽度内。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深度方向上,与所述显示部邻接地设置有复印模式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执行键邻接地设置有停止键,所述停止键停止任务的执行。
CN201810521507.XA 2012-10-30 2013-10-15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Active CN108965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8678 2012-10-30
JP2012238678 2012-10-30
JP2013-198299 2013-09-25
JP2013198299A JP5715668B2 (ja) 2012-10-30 2013-09-25 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CN201380056422.4A CN104756220B (zh) 2012-10-30 2013-10-15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6422.4A Division CN104756220B (zh) 2012-10-30 2013-10-15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5632A CN108965632A (zh) 2018-12-07
CN108965632B true CN108965632B (zh) 2020-11-06

Family

ID=5062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1507.XA Active CN108965632B (zh) 2012-10-30 2013-10-15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CN201710595347.9A Pending CN107509003A (zh) 2012-10-30 2013-10-1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1456856.XA Pending CN107959764A (zh) 2012-10-30 2013-10-1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0595632.0A Pending CN107343116A (zh) 2012-10-30 2013-10-1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380056422.4A Active CN104756220B (zh) 2012-10-30 2013-10-15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5347.9A Pending CN107509003A (zh) 2012-10-30 2013-10-1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1456856.XA Pending CN107959764A (zh) 2012-10-30 2013-10-1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710595632.0A Pending CN107343116A (zh) 2012-10-30 2013-10-1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380056422.4A Active CN104756220B (zh) 2012-10-30 2013-10-15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9921707B2 (zh)
JP (1) JP5715668B2 (zh)
CN (5) CN108965632B (zh)
WO (1) WO20140692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2472B1 (ko) * 2015-07-28 2016-07-25 (주)레온 소자와 터치센서를 일체적 적층 구조로 구비한 터치 키패드
KR101654648B1 (ko) * 2015-07-28 2016-09-06 (주)레온 소자와 터치센서를 일체화한 터치 키패드
US20170060312A1 (en) * 2015-08-25 2017-03-02 Hyundai Motor Company Touch input device and vehicle including touch input device
JP6936879B2 (ja) * 2015-10-20 2021-09-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6655344B2 (ja) 2015-10-20 2020-0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JP6646400B2 (ja) 2015-10-20 2020-0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75442B2 (ja) * 2016-06-07 2019-09-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10858094A (zh) 2018-08-22 2020-03-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操作面板及操作装置
JP7132872B2 (ja) * 2019-02-26 2022-09-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複合機
JP6791318B2 (ja) * 2019-08-08 2020-11-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969650B2 (ja) * 2019-08-08 2021-11-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933289B2 (ja) * 2019-08-08 2021-09-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11696455B (zh) * 2020-02-20 2023-02-2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显示屏和家用电器
JP2022015459A (ja) * 2020-07-09 2022-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1040321A (ja) * 2020-10-29 2021-03-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16880A (ja) 2021-01-29 2022-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2116879A (ja) 2021-01-29 2022-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2116881A (ja) * 2021-01-29 2022-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23009870A (ja) * 2021-07-08 2023-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7433U (zh) * 1988-09-02 1990-03-12
JPH08273474A (ja) * 1995-03-29 1996-10-18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装置、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装置用カバー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09459A (ja) * 1996-10-08 1998-04-28 Fuji Xerox Co Ltd 複合装置のコントロールパネル
JP2005244360A (ja) 2004-02-24 2005-09-0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154596A (ja) 2004-12-01 2006-06-1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562518B2 (ja) 2004-12-27 2010-10-13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光式キーシート及び照光式キー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6293945A (ja) * 2005-04-15 2006-10-26 Sony Corp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機器
JP4566141B2 (ja) 2005-07-06 2010-10-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設置角度調整装置及び設置角度調整方法
CN2836099Y (zh) * 2005-08-19 2006-11-08 叶新明 Ic卡自助标签打印装置
JP2007325058A (ja) 2006-06-02 2007-12-13 Murata Mach Ltd 操作パネ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94675B2 (ja) * 2006-10-23 2009-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転写装置
JP5011976B2 (ja) * 2006-11-20 2012-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7576A (ja) * 2007-03-06 2008-09-18 Sharp Corp 液晶タッチパネルと操作キーを有する装置
US8456864B2 (en) * 2007-09-26 2013-06-04 Apple Inc. In cable micro input devices
JP4905377B2 (ja) * 2008-01-31 2012-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4741634B2 (ja) * 2008-06-20 2011-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送信装置
JP2010086236A (ja) 2008-09-30 2010-04-15 Casio Computer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US8472051B2 (en) * 2008-11-11 2013-06-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preview image of top page of multiple sub-jobs of a print job
JP5324972B2 (ja) 2009-03-25 2013-10-23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WO2011070724A1 (ja) * 2009-12-11 2011-06-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180241B2 (ja) * 2010-02-08 2013-04-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機器、その表示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249262B2 (ja) 2010-02-18 2013-07-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199295B2 (ja) 2010-02-18 2013-05-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TW201145132A (en) * 2010-03-11 2011-12-16 Alps Electric Co Ltd Translucent inputting device
JP5054147B2 (ja) * 2010-03-31 2012-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038453B2 (ja) * 2010-03-31 2012-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操作パネル
JP5095780B2 (ja) 2010-06-25 2012-1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75240B2 (ja) * 2010-08-27 2012-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5271328B2 (ja) * 2010-09-28 2013-08-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7550B2 (ja) 2011-02-21 2015-07-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補正方法
JP2012242788A (ja) 2011-05-24 2012-12-10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2453853U (zh) * 2012-03-05 2012-09-26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3116A (zh) 2017-11-10
CN107509003A (zh) 2017-12-22
US20190235673A1 (en) 2019-08-01
JP2014112353A (ja) 2014-06-19
CN104756220B (zh) 2018-06-22
US20150242026A1 (en) 2015-08-27
US10289257B2 (en) 2019-05-14
WO2014069232A1 (ja) 2014-05-08
US9891778B2 (en) 2018-02-13
US20180136763A1 (en) 2018-05-17
US20170308209A1 (en) 2017-10-26
CN104756220A (zh) 2015-07-01
US9921707B2 (en) 2018-03-20
JP5715668B2 (ja) 2015-05-13
CN108965632A (zh) 2018-12-07
CN107959764A (zh)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5632B (zh)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
JP6518306B2 (ja) 操作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595128B2 (ja) 操作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8564848B2 (en) Operation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2209174B (zh) 图像读取设备
US20110242612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device
US8634111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device
JP6936879B2 (ja) 操作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CN107040678B (zh) 操作单元以及具备该操作单元的电子设备
TWI815398B (zh) 微觸式面板裝置
CN117251076A (zh) 发光触控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