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7170A - 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7170A
CN108937170A CN201810475114.XA CN201810475114A CN108937170A CN 108937170 A CN108937170 A CN 108937170A CN 201810475114 A CN201810475114 A CN 201810475114A CN 108937170 A CN108937170 A CN 108937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in body
installation
side frame
hol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51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晓江
蒋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M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37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7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47/00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ed to dismountability or building-up from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1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 F16B12/12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for non-metal furniture parts, e.g. made of wood, of plastics
    • F16B12/24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for non-metal furniture parts, e.g. made of wood, of plastics using separate pins, dowel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02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of table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1/00Cabinets or ra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for storing guns or sk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5/00Fittings for furni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6/00Details of 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47B43/00 - A47B95/00;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1/00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 B25H1/14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the bench top
    • B25H1/16Work benches; Portable stands o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portable tools or work to be operated on thereby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ing the bench top in he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02Joints between panels and corner po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2/0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 F16B12/10Jointing of furniture or the like, e.g. hidden from exterior using pegs, bolts, tenons, clamps, clip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30/00Furniture jointing; Furniture with such jo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 Ladders (AREA)
  • Mirrors, Picture Frames, Photograph Stands, And Related Fasten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方法,其中所述安装件被用于组装一置物架,所述安装件具有一夹持空间以夹持所述置物架的至少一框架构件,加强置物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件以及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更具体地涉及一可以快速 地安装置物架的安装件以及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一般被用于放置物品,根据需求的不同,置物架被设计有不同的承重 能力以承载不同重量的不同物品,在各行各业都有应用。置物架一般包括立柱、 横梁和置物板,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立柱连接,以形成固定的框架结构,置物板被 放置于横梁,与横梁固定,置物架即被安装完毕。为了减少空间占用,置物架是 以未安装的状态进行运输和存储的。因此,当置物架被运送至使用地点时,置物 架需要完成安装后才可供使用。如果安装过程较为复杂、耗时长,可能会耽误一 定的使用时效。
安装置物架时,横梁和立柱的固定是尤为重要的。横梁需要和立柱之间形成 稳定的连接,才能让置物架具有承载力进行载物。但是现有的置物架中,横梁和 立柱之间的安装件、连接件的结构较为复杂,由至少一个零件组成,在安装时需 要按步骤将安装件的零件安装至横梁和立柱连接处的安装位中,需要一定的工具 进行安装。如果安装件的零件过多,也会需要安装人员进行双手操作,安装过程 会有一定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通过所述安装件进行置物架的安装可以快速安装完毕,简单、快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置物架易于被组装,以有利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置物架允许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方便地将其进行组装,例如所述 置物架允许使用者方便地对其进行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可以轻松地被安装进置物架的安装位中,加强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被安装至置物架的安装位后即被固定,不会产生松动,保障置物架的 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的安装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安装工具,安装人员可以徒手将所述安装件 安装至置物架的安装位,实现快速、便利安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置物架能够根据需要被组装成不同的形态,以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置物架包括多个框架构件,相邻所述框架构件之间可以被相互组装,并 且在组装相邻所述框架构件时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辅助工具,以使所述置物架 能够被徒手和快速地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置物架包括多个框架构件,相邻所述框架构件之间可以被相互组装,并 且在组装相邻所述框架构件时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辅助工具,以使所述置物架 能够被徒手和快速地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置物架允许被拆卸,并且在所述置物架的所述框架构件被拆卸之后,所 述框架构件的结构不会被破坏,以有利于对所述框架构件进行重复利用,从而降 低所述置物架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包括至少一夹持主体,当所述安装件被安装至置物架的安装位后,所 述夹持主体可以防止所述安装件的脱落,保障安装位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基座,安装所述安装件至置物架的安装位时,所述基座可供安 装操作,方便安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可以被卡和至置物架安装位的安装孔 中,所述固定主体适于安装孔,以使所述固定主体被固定于安装孔中,保证所述 安装件被稳定地安装至安装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所述安装件加工方便,适用性强。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置物架,其包括:
一底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包括一底部框架主体和两底部框架 侧壁,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上延伸, 并且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
一顶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包括一顶部框架主体和两顶部框架 侧壁,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下延伸, 并且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以及
两侧部框架构件,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分别包括一侧部框架主体和至 少两侧部框架安装钩,其中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钩,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其中 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底部框 架构件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后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的 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底部框 架构件,其中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 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后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 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 所述顶部框架构件,
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分别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扣,每个侧部框架安装 扣分别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并且在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和所述侧部框 架主体之间形成一卡扣空间;
两中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包括一中部框架主体、至少一中部 框架安装元件以及一中部框架侧壁,所述中部框架侧壁自所述中部框架主体一体 地向下延伸,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每个端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中部框架安 装元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能够分别被安装于 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卡扣空间,以将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每个所述 侧部框架构件;以及
至少一安装件,每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基座、一夹持主体和一固定主体,所述 固定主体形成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夹持主体之间,每所述基座和每所述夹持主体之 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能够分别被 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卡扣空间,以将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每 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所述安装件被安装于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和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扣,以允许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和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被设 有至少一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被设有 至少一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当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置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 述侧部框架安装扣,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对准形 成一安装通道,供所述安装件通过以夹持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和所述侧部框架安装 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具有弹性以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夹 持主体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收缩状态,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 夹持主体向远离所述连接主体方向展开,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 述夹持主体向所述连接主体方向收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主 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 态时,所述夹持主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通道的截面面积,使得 所述夹持主体能够进入所述安装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 体连接所述夹持主体至所述基座,以形成所述安装件,所述固定主体自所述基座 垂直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一侧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连接主体展开地延伸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 元自所述连接主体向外展开地延伸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延伸形成,所述夹 持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所述夹持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 所述夹持单元之间形成一连接通道,以供所述连接主体插入形成所述安装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被所述安装通道的壁挤压,形成所 述收缩状态,以使所述夹持主体通过所述安装通道,从所述安装通道的另一侧露 出,所述夹持主体从所述安装通道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固定主体被固定于所述安 装通道中,所述基座和所述夹持主体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通道的两侧以夹持所述横 梁和所述立柱于所述夹持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具有至少一侧壁缺口,所述中 部框架安装元件位于所述侧壁缺口,其中在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每个所述 侧部框架构件之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分别贴合于每个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侧部框架后壁, 所述侧部框架后壁自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在所述中部 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之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中部框 架后壁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后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后部 框架构件包括一后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两后部框架安装钩,所述后部框架主体的每 个侧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进 一步包括一侧部框架后壁,所述侧部框架后壁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 并且所述侧部框架后壁具有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孔;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所 述后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后勾住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的用于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的部分, 以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后部框架安 装元件,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的高端,并且 在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之间形成至少一安装空间,其 中所述顶部框架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顶部框架后壁,所述顶部框架后壁自所述顶部 框架主体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能 够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抽拉构件,所述抽拉构件的两 端被置于两所述中部框架构件,以相对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发生移动。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置物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a)将形成于一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的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钩穿过一底部 框架构件的一底部框架侧壁的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并使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 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的 部分,以将一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
(b)将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穿 过一顶部框架构件的一顶部框架侧壁的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并使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钩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 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以及
(c)将一中部框架构件的一中部框架侧壁置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至少一 侧部框架安装扣以对准至少一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和至少一侧部框架第二安装 孔,安装至少一安装件,以夹持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 部框架安装扣。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安装件,包括:
一基座;
一夹持主体;以及
一固定主体,其中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延伸形成,所述基座形成于 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相对的一侧,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 夹持空间以供夹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 体连接所述夹持主体至所述基座,以形成所述安装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具有弹性以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夹 持主体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收缩状态,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 夹持主体向远离所述连接主体方向展开,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 述夹持主体向所述连接主体方向收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自所述基座垂直延伸形成,所述连 接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 连接主体展开地延伸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 元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夹持单元自所述连接主体展开地延伸形成,所 述第一端形成于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夹持单元连接处,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夹持主 体自所述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进一步包括一弯折部,所述夹持单 元自所述第一端展开地向所述基座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 收缩状态,所述弯折部被弯折,所述夹持单元向所述连接主体靠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夹持单元和一第 二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自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一侧展开地延伸形 成,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弯折地向所述基座方向展开地延伸形 成,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弯折端部被弯折,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 第二夹持单元向内侧聚拢,形成所述夹持主体的所述收缩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垂直延伸形成,所 述夹持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夹持主体可拆卸地连 接,所述夹持主体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和一连接底座,所述夹持单元和所述连接 底座分别自所述固定主体向所述固定主体的两侧延伸形成,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 小于所述连接底座的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 一端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和所述夹持单元连接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 形成于所述夹持单元的另一端,所述夹持单元分别字所述固定主体的四周延伸形 成,所述夹持单元之间形成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所 述第二端变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主体的尺寸适于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第 一端处的尺寸,使得所述连接主体进入所述连接通道,所述连接主体在通过所述 第二端处的所述连接通道时对所述第二端产生挤压,以使所述第二端向外移动, 所述夹持主体呈所述展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单元具有一第三端,所述二端和所述第 三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两侧,分别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固定主体的相反方向展开 地延伸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主 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 态时,所述夹持主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小于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为一多边形,面积小于所述 基座的截面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底部框架构件。
图3是依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 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侧部框架构件。
图4是依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 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后部框架构件。
图5是依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 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顶部框架构件。
图6A和图6B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 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中部框架构件。
图7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 示意图。
图14A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
图14B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 式的示意图。
图14C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 式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 一的示意图。
图16A至图16C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 组装过程之二的示意图。
图17A至图17C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 组装过程之三的示意图。
图18A至图18C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 组装过程之四的示意图.
图19是依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 之五的示意图。
图20A至图20C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 组装过程之六的示意图。
图21A和图21C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装过程之七 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 八的示意图。
图23A是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被用于组装所述置物架的 过程示意图。
图23B是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被拆除与所述置物架的过 程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所述的安装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被组装完成的示意图。
图25和图26是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被用于组装所述置物 架的过程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被用于组装所述置物架的过 程示意图。
图28A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8B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8C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变形组 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 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所述的置物架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 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 的较佳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 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 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 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 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以及图28A至图28C,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 施例的一置物架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置物架包括一底部 框架构件10、两侧部框架构件20、至少一后部框架构件30、一顶部框架构件40 以及至少一中部框架构件50,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 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 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后部框架构 件30和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 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100,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置物 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抽拉构件70。所述抽拉构件70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中部框 架构件50,以分隔所述容纳空间100而形成至少一存储空间200,其中被存储物 能够被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200。
具体地,在图1以及图28A至图28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 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两端, 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低端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后侧,并且所 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两侧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后侧,其中 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后侧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高端,并且所述顶 部框架构件40的两端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高端。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相互平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 中部框架构件5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相互平行。
所述抽拉构件70的两端被放置于两侧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其中两侧的 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被安装于两侧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同一高度处,使得素 数抽拉构架70的两端能在同一高度,保持所述抽拉构件70的平衡。
所述抽拉构件70被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后,能够相对素数中部框架 构件50发送移动,被抽拉。所述抽拉构件70内形成所述存储空间200以供放置 被存储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图1A和图1B以及图28A至图28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 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以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 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均被实施为 板材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特征,例如钣金件。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 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和 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被实施为框架结构,例如,所述底部 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和所述顶部框架 构件40可以均被实施为框架结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可以被实施为板材结构。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附图1A至图1B中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 顶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被实施为板材并不应当被视为对本发明 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参考附图2,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包括一底部框架主体11、两底部框架侧 壁12、一底部框架后壁13以及一底部框架前壁14,其中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 12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端部一体地向上延伸,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 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上延 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 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为一体地结构。优选地,每个所述底部框 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 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具有两底部容纳槽15,其中每个所述底部 容纳槽15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和所述 底部框架主体11。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进一步包括一底部密封结构16,其中所 述底部密封结构16包括一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和一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 其中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自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一体地向后延伸,所述 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自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的后侧一体地向上延伸。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具有多个底部安装孔111。在 接下来的描述中,以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被实施为四个 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特征,其中每个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分 别形成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每个转角处。换言之,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 四个转角的每个转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部安装孔111。
另外,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分别具有至少一底 部侧壁安装孔121。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 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另外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相互间隔地设于所述底 部框架侧壁12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 121为方孔。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优选地被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其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 10的制造过程为:
步骤(a.1)提供一板材,其中所述板材为金属板材或者合金板材。当然,在 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板材也可以是但不限于高分子板 材。
步骤(a.2)沿着预设位置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分别形成一列穿孔和两个安装孔, 其中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安装孔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冲压,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安装孔。
步骤(a.3)在所述板材的两端的靠近前侧的位置分别形成一缺口,其中在所 述板材的两端的靠近前侧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冲压,也就 是说,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形成所述缺口。
步骤(a.4)沿着预设位置将所述板材的两端、前侧和后侧分别进行折弯,以 使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和使所述板材的两端、前侧和后 侧分被形成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和所述底部框架后 壁13,其中所述穿孔形成于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以藉由所述穿孔形成所 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其中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底 部框架主体11的转角处,以藉由所述安装孔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 部安装孔111,其中所述缺口形成于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 14之间,以藉由所述缺口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容纳槽15。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骤(a.4)中,还可以同时形成所述底部密封结构 16的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和所述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步骤(a.3)和所述步骤(a.2)还可以同时进行,即,通过冲压的工艺可以在所述板材上同 时形成所述穿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缺口。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具体 示例中,所述步骤(a.3)也可以在所述步骤(a.2)之前进行,即,首先通过冲 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缺口,然后再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 穿孔和所述安装孔。
参考附图2,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包括一侧部框架主体21、一侧部框架后 壁22以及一侧部框架前壁23,其中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和所述侧部框架前壁 23分别自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 同一侧延伸。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进一步包括两列侧部框架安装钩24,其中一 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低端,另一列所述侧部 框架安装钩24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高端,并且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 钩24均自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后侧向前侧延伸。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安装 钩24是方形安装钩。
继续参考附图3,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扣 25,其中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被设置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或者所述侧部 框架安装扣25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并且在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 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之间形成一卡扣空间251。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包括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其中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相互间隔和 相互对称,并且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均沿着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高度 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是一体式结 构。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中部形成有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 25的方式能够增强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强度,以有利于使所述侧部框架主体 21保持平整。
继续参考附图3,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进一步包括一侧部密封结构26,其 中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包括一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和一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 其中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自所述侧部框架前壁23一体地向所述侧部框架 后壁22的方向延伸,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自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 一体地向侧部延伸。
另外,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具有一列侧部框架安装 孔221。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低端和高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孔221,另外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分别相互间隔地设于所述侧部框 架后壁22的中部。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是 方孔。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优选地被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其中所述侧部框架构件 10的制造过程为:
步骤(b.1)提供一板材,其中所述板材为金属板材或者合金板材。当然,在 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板材也可以是但不限于高分子板 材。
步骤(b.2)沿着预设位置在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至少一个扣,其中在所述板 材的中部形成所述扣的方式可以是冲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 材的中部形成所述扣。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2)中,可以沿着预设位置在所 述板材的中部形成两列所述扣。
步骤(b.3)沿着所述板材的后侧形成一列穿孔,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 所述板材的后侧形成所述穿孔。
步骤(b.4)沿着预设位置将所述板材的后侧和前侧分别进行折弯,以使所述 板材的中部形成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和使所述板材的后侧和前侧分别形成所 述侧部框架后壁22和所述侧部框架前壁23,其中每个所述扣分别形成每个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扣25,其中每个所述穿孔分别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所述侧 部框架安装孔221。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骤(b.4)中,还可以同时形成所述侧部密封结构 26的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和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步骤(b.3)和所述步骤(b.2)还可以同时进行,即,通过冲压的工艺可以在所述板材上同 时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扣。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步 骤(b.3)也可以在所述步骤(b.2)之前进行,即,首先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 材上形成所述穿孔,然后再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扣。
参考附图4,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包括一后部框架主体31、一后部框架卡 合元件32、至少一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以及至少两后部框架安装钩34,其中所 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自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低端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每 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被设置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高端,或者每个所 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高端,并且在每个所述后 部框架安装元件33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331,其中所述 后部框架主体31的每个侧部分别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或 者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每个侧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 并且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自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低端向高端方向 延伸。
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每个侧部分别形成有两个所述后部框架安 装钩34,其中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侧部 的低端,另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侧部的高 端。
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可以凸出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即, 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没有在同一个平面。优选地, 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是方形安装钩。
进一步地,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后 部框架构件30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参考附图5,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包括一顶部框架主体41、两顶部框架侧 壁42、一顶部框架后壁43以及一顶部框架前壁44,其中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 42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的端部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 和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下延 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所述顶 部框架后壁43和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为一体地结构。优选地,每个所述顶部框 架侧壁42、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和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 于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具有两顶部容纳槽45,其中每个所述顶部 容纳槽45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和所述 顶部框架主体41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进一步包括一顶部密封结构46,其中所 述顶部密封结构46包括一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和一顶部垂直密封元件462, 其中所述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自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一体地向后延伸,所述 顶部垂直密封元件462自所述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
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分别具有至少一顶部侧壁 安装孔421。优选地,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顶部 侧壁安装孔421,另外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相互间隔地设于所述顶部框架 侧壁42的中部。优选地,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是方 孔。
相应地,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顶部 框架构件40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 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附图6A和图6B示出了两种类型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其中将附图5A示 出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定义为一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和将附图5B示出的 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定义为一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
参考附图6A,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包括一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和至 少两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其中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侧面被设置有 或者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另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 构件50a进一步包括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一第一中部框架后壁54a以及一第 一中部框架前壁55b,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分别自所述第一中部 框架主体51a的一侧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后壁54a和所述第一中 部框架前壁55b分别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下延伸,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分别具有至少一侧壁缺口531a,所述第一 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位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所述侧壁缺口531a。
相应地,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 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 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及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 一致。
参考附图6B,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包括一第二中部框架主体51b、至 少一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一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以及一第二中部框架前壁 54b,其中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主体51b的 的一侧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前壁 54b分别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主体51b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设 有至少两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优选地,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设有 两列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其中一列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被 定义一高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1b,另一列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 被定义为一低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优选地,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 521b是方孔。另外,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设有至少一后壁缺口531b。
相应地,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 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 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及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 件50a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图7至图8显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安装件80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安 装件80包括一基座81、一夹持主体82、一连接主体83和一固定主体84。
所述固定主体84被设置于所述基座81,所述固定主体84自所述基座81向 所述基座81的外侧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83自所述固定主体84向所述基座 81的相反方向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连接主体83垂直地自所述固定主体84 延伸。所述连接主体83和所述基座81被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84的两侧。所述 夹持主体82自所述连接主体83的外侧端部延伸形成。其中,所述夹持主体82 自所述连接主体83展开地向所述基座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8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821,所述夹持单元821自所述 连接主体83的外侧端部向所述连接主体83的外侧端部的相反方向,即所述基座 81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夹持单元821自所述连接主体82向外展开地延伸朝向所 述基座81。
所述夹持主体82的所述夹持单元821和所述基座81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800。 所述夹持空间800可供安装。
所述夹持单元821具有一第一端8211和一第二端8212,所述第一端8211形 成于所述连接主体83的外侧端部,所述第一端8211自所述连接主体83的外侧 端部向外弯曲地向所述基座81延伸形成,所述夹持单元821自所述第一端8211 向所述基座81延伸形成的端部为所述第二端8212。其中,所述第二端8212为 自由端,可以进行移动。
所述第一端8211与所述连接主体83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部822。所述夹持 主体82具有弹性,所述夹持主体8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夹持主体82可 以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弯折部822具有弹性,可发生形变。所述弯折部822可以 通过形变进行弯折和复原。当所述弯折部822向所述连接主体83弯折,自所述 弯折部822延伸的所述夹持单元821也向所述连接主体83弯折。当所述弯折部 822自所述连接主体83一侧向所述连接主体83的相反方向恢复形变,所述夹持 单元821也向所述连接主体83的相反方向复原。也就是说,所述夹持单元821 将由于所述弯折部822的形变而产生位置变化。当所述弯折部822向所述连接主 体83方向弯折,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靠近所述连接主体83; 当所述弯折部822向所述连接主体83相反方向恢复原状,所述夹持单元821的 所述第二端8212远离所述连接主体83。所述第二端8212将由于弹性形变产生 位置变化。
所述夹持主体82具有一收缩状态和一展开状态。当所述夹持主体82处于所 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向所述基座81展开地延伸。当所述夹持主体82 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向所述连接主体83收缩。
所述夹持主体82具有一顶表面823,所述顶表面823形成于所述夹持单元 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的外表面,朝向所述基座81一侧。所述夹持主体82具 有一底表面824。所述底表面824形成于所述夹持主体82相对于所述顶表面823 的一侧。所述顶表面823和所述底表面824分别形成于所述夹持主体82的两侧, 朝向相反。
所述夹持主体82还具有一侧表面825,所述侧表面825形成于所述顶表面 823和所述底表面824之间,所述顶表面823和所述底表面824分别自所述侧表 面825的两端延伸形成。
图9至图10为所述安装件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基座81A、 一夹持主体82A、一连接主体83A和一固定主体84A。所述固定主体84A被设 置于所述基座81A,所述固定主体84A自所述基座81A向所述基座81A的一外 侧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83A自所述固定主体84A向所述基座81A的相反方 向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82A自所述连接主体83A向所述基座81A的相反方向延伸形 成。所述夹持主体82A进一步包括一至少一夹持单元821A,所述夹持单元821A 自所述连接主体83A向所述基座81A的相反方向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夹持 主体82A包括两所述夹持单元821A,所述夹持单元821A相互对称地自所述连 接主体83A向所述连接主体83A的两侧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单元821A具有一第一端8211A、一第二端8212A和至少一弯折端 部1213A。所述第一端8211A形成于所述夹持单元821A和所述连接主体83A相 连接处。所述夹持单元821A自所述连接主体83A向外侧,朝向远离所述基座 81A的方向延伸,在延伸出一定距离时进行一次弯折,朝向靠近所述基座81A 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端8212A。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821A呈V形。所述 第一端8211A和所述第二端8212A之间形成所述弯折端部1213A。
所述夹持主体82A和所述基座81A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800A以供夹持。优 选地,所述夹持空间800A形成于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第二端8212A和所 述基座81A之间。
所述夹持单元821A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夹持单元8214A和一第二夹持单元 8215A。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A形成于所述第一端8211A和所述弯折端部1213A之间,所述二夹持单元8215A形成于所述弯折端部1213A和所述第二端 8212A之间。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A自所述连接主体83A处的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 述第一端8211A展开地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夹持单元8215A自所述弯折端部 1213A展开地向所述基座81A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82A包括至少一对相互对称的所述夹持单元821A。相互对称 的所述夹持单元821A呈W形。所述夹持主体82A具有弹性。所述夹持主体82A 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收缩状态。
其中,所述夹持单元821A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所述夹持单元821A具有 弹性。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弯折端部1213A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弯折。当所 述弯折端部1213A未进行进一步的弯折时,所述夹持单元821A呈所述展开状态, 所述夹持主体82A呈所述展开状态。当所述弯折端部1213A进行进一步的弯折 时,所述夹持单元821A呈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A呈所述收缩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夹持主体82A和所述连接主体83A的连接处也可以发生形 变。
所述夹持主体82A未发生形变时,所述夹持主体82A的最大展开面积大于 所述固定主体84A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最大展开面积优选地在朝 向所述固定主体84A一侧,最小展开面积在朝向所述固定主体84A的相反一侧, 于最大展开面积一侧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端部1213A向内弯折。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A向所 述二夹持单元8215A靠近,相互对称的两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二夹持单元 8215A相互靠近。每所述夹持单元821A向内弯折形变,相互靠近聚拢,使得 所述夹持主体82A进入所述收缩状态。
所述夹持主体82A具有一顶表面,所述顶表面823A形成于所述夹持单元 821A的所述第二端8212A的外表面,朝向所述基座81A一侧。所述夹持主体 82A具有一底表面。所述底表面824A形成于所述夹持主体82A相对于所述顶表 面823A的一侧。所述顶表面823A和所述底表面824A分别形成于所述夹持主 体82A的两侧,朝向相反。
所述夹持主体82A具有一侧表面。所述侧表面825A形成于所述第二端8212A 和所述弯折端部1213A之间,朝向所述夹持主体82A的外侧。
所述固定主体84A的截面形状优选地被实施为一多边形。所述固定主体84A 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边形、平行四边形等。
参照图11至图12的所述安装件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件80B包括一基 座81B和一连接主体83B。所述连接主体83B自所述基座81B垂直延伸形成。 其中,所述连接主体83B优选地被设置为自所述基座81B的中心垂直延伸形成。
所述安装件进一步包括一夹持主体82B和一固定主体84B。所述夹持主体 82B自所述固定主体84B垂直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82B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821B,所述夹持单元821B自所述固 定主体84B垂直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82B包括一连接底座122B,所述连接底座122B形成于所述固 定主体84B的另一侧,所述固定主体84B自所述连接底座122B延伸形成。所述 夹持单元821B之间形成一连接通道8220B。所述连接通道8220B供贯通所述固 定主体84B和所述连接底座122B,形成一贯通通道。所述连接通道8220B供所 述连接主体83B通过。所述夹持主体82B通过所述连接通道8220B和所述连接 主体83B可拆卸地连接。
每所述夹持单元821B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固定主体84B,于所述夹持单元 821B之间形成所述连接通道8220B,供所述连接主体83B通过。优选地,所述 连接通道8220B形成于所述夹持主体82B的中间位置,也为所述固定主体84B 的中间位置,以保障所述安装件80B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当所述连接主体83B 通过所述连接通道8220B直至所述连接底座122B固定于所述基座81B,所述安 装件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夹持单元821B具有一第一端8211B和一第二端8212B,所述第一端 8211B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84B和所述夹持单元821B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端 8212B形成于相对于所述第二端8212B的所述夹持单元821B的另一端。所述第 二端8212B为自由端,可以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夹持主体82B具有弹性,所述 第二端8212B可以在弹性形变作用下发生移动。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宽度自 所述第一端8211B向所述第二端8212B变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8211B处的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宽度适于所述连接主 体83B恰好通过而不会被所述连接通道8220B挤压发生变化。所述第二端8212B 处的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主体83B的尺寸,当所述连接主 体83B进入所述第二端8212B处的所述连接通道8220B,所述第二端8212B将 被所述连接主体83B挤压向外移动,使得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宽度变大,适 于所述连接主体83B进入。
参照图13,所述连接主体83B进一步包括一防脱底座831B,所述防脱底座 831B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83B相对于所述基座81B的另一端。所述防脱底座 831B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直径。当所述连接主体83B通过所述连 接通道8220B使得所述连接底座822B和所述基座81B固定时,所述防脱底座 831B从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所述第二端8212B处露出。优选地,所述防脱底 座831B和所述基座81B之间的距离相同与所述夹持单元821B的长度,所述防 脱底座831B能够刚好从所述第二端8212B处露出,所述夹持单元821B被夹持 于所述防脱底座831B和所述基座81B之间。由于所述防脱底座831B的直径大 于所述连接通道8220B的直径,所述防脱底座831B将无法再次进入所述连接通 道8220B,以放置所述连接主体83B的脱落,保证所述安装件80B的连接稳定 性。
图14A显示了所述安装件80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件80C包括 一基座81C和一连接主体83C。所述连接主体83C自所述基座81C垂直延伸形 成。其中,所述连接主体83C优选地被设置为自所述基座81C的中心垂直延伸 形成。
所述安装件80C进一步包括一夹持主体82C和一固定主体84C。所述夹持主 体82C自所述固定主体84C延伸形成。
所述夹持主体82C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821C,所述夹持单元821C具有一第 一端8211C、一第二端8212C,一第三端8213C。所述第一端8211C形成于所述 夹持单元821C和所述固定主体84C连接处,所述夹持单元821C自所述第一端 8211C对称地展开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端8211C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 84C的四周。所述夹持单元821C的所述第二端8212C和所述第三元形成于所述 第一端8211C的两侧。朝向远离所述固定主体84C的方向。
所述夹持主体82C包括一连接底座822C,所述连接底座822C形成于所述固 定主体84C的另一侧,所述固定主体84C自所述连接底座822C延伸形成。所述 夹持单元821C之间形成一连接通道8220C。所述连接通道8220C供贯通所述固 定主体84C和所述连接底座822C,形成一贯通通道。所述连接通道8220C供所 述连接主体83C通过。所述夹持主体82C通过所述连接通道8220C和所述连接 主体83C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通道8220C自所述第二端8212C之间延伸至 所述连接底座822C。
所述夹持单元821C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夹持单元8214C和一第二夹持单元 8215C,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C形成于所述第一端8211C和所述第二端8212C 之间,所述第二夹持单元8215C形成于所述第一端8211C和所述第二端8212C 之间。所述夹持主体82C具有弹性。所述夹持主体82C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 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C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8215C相互展开,所述夹持主体 82C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C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8215C 相互靠近,向所述连接通道8220C聚拢。
当所述连接主体83C通过所述连接通道8220C直至所述连接底座822C固定 于所述基座81C,所述安装件80C形成一个整体。
安装时,所述夹持主体82C以所述收缩状态进入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夹持单 元821C向所述连接通道8220C收缩,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C和所述第二夹持 单元8215C靠近收缩。当所述夹持主体82C通过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夹持主体 82C恢复所述展开状态,以放置所述夹持主体82C重新进入所述安装通道。所述 夹持主体82C和所述基座81C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24C以夹持所述侧部框架 安装扣25C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C。
所述夹持主体82C具有一侧表面,124C当所述夹持主体82C进入所述安装 通道,所述侧表面825接触到所述安装通道8000C的表面,所述安装通道8000C 的壁对所述夹持主体产生挤压,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C进入所述收缩状态,所 述夹持单元821C被挤压收缩,向所述连接通道8220C聚拢。所述夹持主体82C 进一步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C。由于所述夹持主体82C12在进入所述安装通道 8000C前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单元821C向外展开,展开面积大于所述 安装通道8000C的截面面积。当所述夹持主体82C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C, 所述夹持单元821C将被所述安装通道8000C的壁挤压,使得所述夹持单元821C 向所述连接主体83C收缩,进入所述收缩状态。
当所述夹持主体821C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C,所述夹持主体821C从所述 安装通道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夹持主体821C不再受到所述安装通道8000C的壁 的挤压,所述夹持主体821恢复形变前的所述展开状态,防止所述夹持主体821C 重新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C。
将所述连接主体83C插入所述连接通道中,所述基座81C和所述连接底座 822C固定,使得所述安装件80C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完成安装。
所述固定主体84C的尺寸适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C的尺寸,使得所述固定主 体84C能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C,所述基座81C和所述连接底座822C的 尺寸大于所述固定主体84C的尺寸,使得所述基座81C和所述连接底座822C固 定后形成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C的一侧,防止所述安装件向所述夹持主体82C 一侧脱落、松动。
图14B显示了所述安装件80C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件80C的 所述夹持主体82C与在上一变形方式中的所述夹持主体82C的方向相反,所述 第二端8212C和所述第三端8213C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84C的一侧。所述第二 端8212C和所述第三端8213C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84C,另一端为 自由端。所述第一端8211C为自由端,可以在所述连接主体83C插入所述连接 通道8220C时,向外侧移动,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C整体向外侧移动,成为所 述展开状态,以进行夹持。所述夹持主体84C的四组所述第一端8211C分布于所述连接通道8220C的四周。四组所述第二端8212C被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84C。
图14C显示了所述安装件80C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安装件80C的 所述夹持主体82C与在上一变形方式中的所述夹持主体82C的方向相反,所述 第二端8212C和所述第三端8213C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84C的一侧。所述第二 端8212C和所述第三端8213C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84C,另一端为 自由端。所述第一端8211C为自由端,可以在所述连接主体83C插入所述连接 通道8220C时,向外侧移动,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C整体向外侧移动,成为所 述展开状态,以进行夹持。所述夹持主体84C的两组所述第一端8211C分布于所述连接通道8220C的两边,各所述第一端8211C相互对称。两组所述第二端 8212C被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固定主体84C。
附图15至图27示出了所述置物架被组装的过程。
在附图15示出的阶段,将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 10的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当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被 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后,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 位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四个转角处,并且每个所述支撑腿60与所述底部框 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分别位于所述底部框 架主体11的不同侧。
值得一提的是,将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 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中 不受限制,例如在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 底部安装孔111具有螺纹结构,所述支撑腿60也具有螺纹结构,其中所述支撑 腿60的螺纹结构和所述底部安装孔111的螺纹结构相互配合而能够使所述支撑 腿60和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以螺接的方式被相互安装,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求 安装人员具有任何置物架组装经验,甚至不需要安装人员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仅 徒手就能够将所述支撑腿6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在 所述支撑腿60的一个端部穿过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之后, 也可以通过一个螺帽螺接于所述支撑腿60的该端部,以将所述支撑腿60安装于 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
附图16A至图16C示出了将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组装于所述底部框架 构件1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16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对应于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端部,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前侧对应于所述底部框 架构件10的前侧,以及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 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 121。
在附图16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 12的方向移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 框架安装钩24分别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每个所 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和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一 部分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容纳槽15。
在附图16C示出的阶段,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前侧移动所述侧部框架 构件20,以使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 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部分,此时,所 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被保持在所述底部框架构 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和使侧部框架构 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保持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容纳槽25,以 将一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一个端部。按照同样 的方式,可以将另一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另一 个端部。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之后,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抵住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的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和 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贴合于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 的所述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 安装钩24为方形安装钩,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为方 孔,且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的尺寸和所述底部框架构 件10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尺寸一致,从而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 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以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方式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用于形成所述 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部分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能够被可靠地安装于所述 底部框架构件10的端部。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 底部框架构件10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 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可靠地安装于所述底部框 架构件1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 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附图17A至图17C示出了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 构件2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17A示出的阶段,将两个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上下结 构安装在一起,以增大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面积,其中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 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被安装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 30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331,以使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 框架主体31和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分别在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 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的两侧夹持住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从 而保证两个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安装关系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 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可以凸出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即,所 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没有在同一个平面,从而当位于 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 卡合元件32被安装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331 的方式被安装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时,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 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和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 框架主体31在同一个平面内,即,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 框架主体31和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平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后部框架构 件30的尺寸足够大,则不需要将两个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拼接;若所述后部框 架构件30的尺寸比较小,则可以依据上述方式将三个以上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 30进行拼接。然后,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低端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 的后侧,和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对应于所述侧 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
在附图17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后壁 13的方向移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 框架安装钩34分别穿过所述侧部框架安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孔221。
在附图17C示出的阶段,向远离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所述后部 框架构件30,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勾 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 装孔221的部分,此时,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 别被保持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 装孔221。优选地,在后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 也可以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以将所述后部框 架构件3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相互安装在一起。例如,在本发明的这个具体 的示例中,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连接件80,其中所述连接件80用于连 接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 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接件80的类型在本发明的所述置 物架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连接件80可以是但不限于相互配合的螺钉、胶水 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之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框架主体31的侧部 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并且,所述后部 框架构件3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之间能够相互 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的 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为方 形安装钩,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为方孔,并且所述 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的尺寸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 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的尺寸抑制,从而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 架安装钩34以穿过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的方式勾住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用于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 221的部分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能够被可靠地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并且保证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端部贴合于所述侧部框 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 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 快速地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可靠地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 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 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附图18A至图18C示出了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安装于每个所述侧 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18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 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对应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高端,和将所述第 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前壁54b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 的前侧。
在附图18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 中部框架构件50b,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穿 过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每个所述低端中部 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此时,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后壁缺口531b分别对应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
在附图18C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 中部框架构件50b,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 别勾住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用于形成每个 所述低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的部分,此时,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 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被保持在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 中部框架侧壁52b的每个所述低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优选地,在后续, 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也可以被安装于所述后 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以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和所述 后部框架构件30相互安装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 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第二 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 的高端,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贴合于所述后 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 件50b、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 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的可靠性。优选地,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是方形的安装钩,所述第二中部 框架构件50b的所述低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为方孔,从而在所述侧部框 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以穿过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低 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的方式勾住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 中部框架侧壁52b的用于形成所述低端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2b的部分后,所 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能够被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 后部框架构件30,并且保证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 架侧壁52b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 件20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 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 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 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另外,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80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 部框架后壁53b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连接在一起,以 进一步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附图19,依同样的方式,可以将另外的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分 别安装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两个端部,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两 端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后侧,和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低端安 装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后侧。
附图20A至图20C示出了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 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20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每个端部分 别对应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端部,和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前 侧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前侧。
在附图20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所述顶部 框架构件40,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穿过所 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和使所 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 个所述安装空间331,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 33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夹持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
在附图20C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方向移动所述顶部 框架构件40,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勾 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 421的部分,此时,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被 保持在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每个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 421。
此时,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 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以及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 相互对应以形成一柜门容纳腔90,以供容纳所述柜门70,其中所述柜门容纳腔 90连通所述容纳空间100。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所述顶部框架 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 体31,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的所述顶部水平密封元件 461抵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 261,和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的所述顶部垂直密封元件462贴合于所述侧部密封 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并且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每个所述侧 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 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侧 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为方形的安装钩,所述顶部框架构件 40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为方孔,从而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 框架安装钩24以穿过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的方式勾 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 421的部分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能够被稳定地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的过程中部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 手且快速地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这 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 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30和所述顶部 库杨家构件40完成组装后构成所述置物架的一置物架主体。
附图21A至图21C示出了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所述置物架主 体的过程,具体地示出了将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所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 件20的过程。具体地说,在附图21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 的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 架主体21。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移动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 50a,以使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卡扣空间 251,以使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保持在所述容纳空间100,并藉由所述 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分隔所述容纳空间100而形成每个所述存储空间20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安装的位置在本发明的所述置 物架中不受限制,其允许使用者根据需要来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 件20之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分别 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 构件50a的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后壁54a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 框架主体31,以及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前壁54a抵 住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 262,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可以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摇晃的不良现象, 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
图22示出了所述抽拉构件70被设置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的示意图。所 述抽拉构70的两端被分别放置相互平行的两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使得所述抽 拉构件70被设置所述容纳空间100中,并于所述抽拉构件70内形成所述存储空 间200以供存储被存储物。
图23A至图24示出了所述安装件80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 和所述置物架主体的效果以及过程示意图,具体地示出了固定所述第一中部框架 构件50a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效果以及过程示意图。
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被设有至 少一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 扣25被设有至少一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
当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按照图21A至21C示出的过程安装至所述侧部 框架构件20,相应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 250相互对准定位,以供所述安装件80进行安装,加强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 50a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继续参照图23A,相应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和所述侧部框架第 二安装孔250相互对准定位形成一安装通道8000,供所述安装件80安装。向所 述安装通道8000的方向移动所述安装件80。其中,安装所述安装件80时,可 以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一侧向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移动所述安装件80 进行安装,也可以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一侧向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移 动所述安装件80进行安装。
所述夹持主体82在被用于安装前,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弯折部822未 发生进一步形变,即所述弯折部822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单元821也 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单元821自所述第一端8211向远离所述连接主体 83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8212,使得所述第二端8212朝向所述连接主体83 的外侧。所述夹持单元821自所述第一端8211向所述第二端8212延伸形成所述 展开状态。当所述夹持单元821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主体82的最大 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固定主体84同一平面上的截面面积,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的 最大展开面积将大于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 250的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截面面积。
当所述夹持主体82从所述展开状态转为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弯折部822发 生形变,所述弯折部822向所述连接主体83弯折,所述夹持单元821向所述连 接主体83方向弯折靠近,所述夹持单元821向内侧收缩,形成所述收缩状态。 所述夹持主体82的展开面积缩小。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821可以向所述连接 主体83弯折收缩至所述夹持主体82的展开面积等于和/或小于所述固定主体84 的截面面积。也就是说,所述夹持单元821可向所述连接主体83收缩直至所述 夹持主体82的展开面积等于和/或小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截面面积,使得所 述夹持主体82可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并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
其中,所述安装件80在被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 架侧壁53a之前,所述夹持主体82处于所述展开状态,当所述安装件80在进行 安装时,所述夹持主体82处于所述收缩状态。当所述安装件80被安装完毕,所 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主 体82处于所述展开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定主体84的截面优选地小于所述基座81的截面,使 得所述固定主体84的尺寸小于所述基座81的尺寸。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 521a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的尺寸要适于所述固定主体84的尺寸,使 得所述固定主体84能被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0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 250中。优选地,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 的尺寸适于将所述固定主体84被固定于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和所述侧 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中,以使所述安装件80能够和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 521a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固定连接,从而固定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 框架侧壁53a之间的固定连接。
移动所述安装件80,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所述夹 持主体82受到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壁的挤压,从所述展开状态向所述收缩状态 转化。所述安装件80的所述基座10被施加至少一外力,以使所述夹持主体82 朝向所述安装通道8000一侧移动,所述夹持主体82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从 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基座81和所述夹持主体82位于所述安 装通道8000的两侧。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和 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位于所述基座81和 所述夹持主体82之间,即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将被安装于所述基座81和所述夹持主体82之间的所述夹持空间800中。
进一步地,当所述基座81被施加外力产生移动时,所述夹持主体82的所述 底表面824首先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所述安装件80继续移动,所述侧表面 825开始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所述侧表面825接触到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 表面,所述夹持主体82进一步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由于所述夹持主体82 在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前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单元821向外展开, 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截面面积。当所述夹持主体82进入所述安装 通道8000,所述夹持单元821将被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壁挤压,所述弯折部822 发生形变,向内弯折,使得所述夹持单元821向所述连接主体83收缩,进入所 述收缩状态。
所述夹持主体82向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移动时,所述侧表面825接 触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壁,由于自所述侧表面825和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壁接 触的位置向所述夹持单元821的第二端延伸的一侧的所述夹持单元821的展开面 积逐渐增大,为了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能够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所述夹持 单元821将被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壁挤压向内收缩。所述夹持单元821弯折, 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可进一步向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移动,直至完全通 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基座81和所 述夹持主体82位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两侧。
当所述夹持主体82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完全露出,所述夹持主体 82的所述侧表面825不接触所述安装通道8000,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壁不再对 所述夹持单元821产生挤压,在弹性作用下,所述弯折部822将恢复原状,即所 述夹持主体82将恢复所述展开状态。
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向远离所述连接主体83的方向移动, 所述夹持单元821恢复自所述第一端8211向外展开地延伸至所述第二端8212的 状态。
当所述夹持主体82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主体82的展开面积大于 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82无法再次进入所述安装通道 8000向所述基座81一侧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被安装于所述 基座81和所述夹持主体82之间的所述夹持空间800中。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位于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 8212和所述基座81之间。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和所述基座81 之间的距离适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总厚度。 当所述安装件80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被安装至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 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 能够被固定于所述夹持空间800。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能够抵 住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以防止所述横梁和 所述立柱在所述夹持空间800中松动。
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在所述夹持空间800 中的位置并不受到限制。所述安装件80可以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所 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向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移动进行安装。在 这种安装方向下,所述基座81将位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一侧,所述 夹持主体82将位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一侧,所述夹持主体82从所述侧 部框架安装扣25一侧露出后,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一端8211将抵住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扣25。所述安装件80也可以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所述侧 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向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移动进行安装。在这种安 装方向下,所述基座81将位于横梁的一侧,所述夹持主体82将位于所述第一中 部框架侧壁53a一侧。所述夹持主体82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一侧露出 后,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将抵住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
所述夹持主体82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和/或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 一侧露出,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将抵住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 53a和/或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顶表面823接触所 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和/或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由于所述夹持单元821 的所述第二端8212和所述基座81之间的所述距离适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 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共同厚度。所述顶表面823能够紧密接触于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表面。所述侧部框架安装 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能够被所述基座81和所述夹持单元821挤压 固定于所述夹持空间800。
由于所述夹持主体82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 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单元821的所述第二端8212将抵住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 25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而不会朝向所述安装通道8000,使得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能够被稳定地夹持于所述夹持 主体82和所述基座81之间。
其中,所述基座81的尺寸大于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和所述侧部框 架第二安装孔250的尺寸,所述基座81无法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被阻挡在 所述安装通道8000之外。所述夹持主体82和所述基座81分别位于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两侧,且所述夹持主体82和所述基 座81均被阻挡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之外,所述夹持主体82和所述基座81紧密 贴合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以夹持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防止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 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产生松动。所述安装件80也无法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中 产生移动,防止所述安装件80在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两侧松动、脱落。
其中,所述固定主体84的尺寸适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尺寸,使得所述固 定主体84能够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中,所述安装件80能够通过所述固 定主体84的固定而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使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 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形成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当通过所述安装件80安装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 部框架侧壁53a,所述安装件80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使得所述侧部框架安 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被所述基座81和所述夹持主体82夹持于 所述夹持空间800,所述夹持主体82的所述夹持单元821抵住所述侧部框架安 装扣25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以进一步夹持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 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使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 架侧壁53a被稳定地夹持于所述基座81和所述夹持主体82之间,所述固定主体 84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使得所述安装件80和所述安装通道8000相互 固定,不易发生位置,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之 间形成稳定的固定连接。
每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安装于相邻两所述第一中部框 架侧壁53a后,即可形成可供支撑的框架。所述抽拉构件70被设置于所述侧部 框架安装扣25,所述抽拉构件70形成所述存储空间200供放置物品。所述置物 架被安装完毕。
所述固定主体84的截面形状优选地被实施为一多边形。所述固定主体84的 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边形、平行四边形等。所述 安装通道8000的形状被实施为适于所述固定主体84形状的形状。若所述固定主 体84的形状为圆柱形,表面圆滑,即使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尺寸适于所述固定 主体84的尺寸,使得所述固定主体84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中时,所述 安装通道8000的壁能够紧密接触所述固定主体84的表面,所述安装通道8000 的壁对所述固定主体84产生一定的挤压,所述固定主体84也可能在所述安装通 道8000中发送旋转,相对所述安装通道8000产生移动、旋转。当所述固定主体 84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时,所述固定主体84具有一定的棱角,相应地,所述安 装通道8000内也形成相同形状的截面,所述安装通道8000可以对所述固定主体 84形成一定的夹持,以防止所述固定主体84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内发生旋转, 使得所述安装件80产生松动和位移。所述固定主体84也可以对所述安装通道 8000的壁产生一定的夹持力,所述固定主体84和所述安装通道8000之间不易 发生相对运动。同时,多边形的截面也有利于增强所述固定主体84和所述安装 通道8000的壁之间的摩擦力,阻止所述固定主体84进行旋转,以使所述安装件 80能够被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保证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 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之间的稳定的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件80的安装只要对所述基座81施加外力,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 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从所述展开状态转为所述收缩状态,以通过所述安装 通道8000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露出,即可完成安装,安装简单、快捷。 其中,所述弯折部82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被挤压时进行收缩,在不受到外 力时恢复原形,使得所述阻挡元件可以通过所述弯折部822的弹性自行收缩和展 开,当所述安装件80安装完毕,所述阻挡元件可以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 侧自行恢复所述展开状态,使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 壁53a被所述阻挡元件和所述基座81夹持。因此,所述安装件80仅需要一定的 外力按压所述基座81,让所述阻挡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 的另一侧露出,即可完成安装。安装所述置物架的人员可以通过手对所述基座 81施加外力,完成徒手安装。安装人员也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进行安装。因此, 通过所述安装件80完成所述置物架的安装将变得十分简单、快捷。
如图23B所示的所述安装件80的拆除过程示意图。可以通过手挤压所述夹 持主体82,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进入收缩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的展开面积 小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截面积。继续按压所述夹持主体82,使得所述夹持主 体82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直至所述夹持主体82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 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露出。在按压所述夹持主体82进入所述安装通道 8000时,所述基座81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脱 离,向远离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方向移动,当所 述夹持主体82完全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并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的另一侧 露出,所述安装件80被拆除,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和所述侧部框架安装 扣25分离,可以进行收纳,也可以进行安装位置调整,重新进行安装。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 件20的过程中部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 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 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 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图24至图26示出所述安装件80A被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至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被设有至少一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所述侧 部框架安装扣25被设有至少一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A。当所述第二中部框架 侧壁52b按照图9A至图9C所示的过程被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相应 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A相互对准定 位,以供所述安装件80B进行安装。
所述安装件80B通过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 装孔250A进行固定,以将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 固定,形成固定连接。安装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 进行相互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 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A对准形成一安 装通道8000A。所述安装通道8000A供所述安装件通过以固定所述侧部框架安 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 中部框架侧壁52b之间的固定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固定主体84A的截面优选地小于所述基座81A的截面, 使得所述固定主体84A的尺寸小于所述基座81A的尺寸。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 装孔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A的尺寸要适于所述固定主体84A的 尺寸,使得所述固定主体84A能被容纳于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 安装孔250A中。优选地,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 安装孔250A的尺寸适于将所述固定主体84A被固定于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 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A中,以使所述安装件能够和所述中部框架 侧壁安装孔521b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250A固定连接,从而固定所述侧 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 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之间的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件80A在被用于安装前,所述安装件的所述夹持主体82A处于所 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A的所述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截 面面积,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A在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无法通过所述安装通道 8000A。
当所述安装件80A被用于安装,所述安装件的所述基座81A被施加一外力, 所述安装件向所述安装通道8000A移动。所述安装件的所述夹持主体82A的所 述底表面824A首先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A,由于所述夹持主体82A的所述展 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82A可发生形变, 所述夹持主体82A将接触到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壁。为了使得所述夹持主体 82A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A,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壁对所述夹持主体82A 进行挤压,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A发生形变,进入所述收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端部1213A被挤压发生形变,所述弯折端部1213A向 内弯折,所述二夹持单元8215A向聚拢,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A向所述二夹 持单元8215A靠近。所述夹持单元821A被收缩,所述夹持主体82A呈所述收 缩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A的展开面积变小,以使所述夹持主体82A进入所述 安装通道8000A,直至所述夹持主体82A完全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A。
所述基座81A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截面面积,所述基座 81A将被阻挡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一侧。所述固定主体84A的尺寸适于所 述安装通道8000A,所述固定主体84A的截面面积适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 截面面积,使得所述固定主体84A能够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A,并于所述安 装通道8000A的壁紧密贴合,所述固定主体84A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 内。所述夹持主体82A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夹持主体82A 和所述基座81A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两侧,对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 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进行夹持。
当所述夹持主体82A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另一侧完全露出,所述夹持 主体82A的所述侧表面825A不接触所述安装通道8000A,所述安装通道8000A 的壁不再对所述夹持单元821A产生挤压,所述弯折部将恢复原状,即所述夹持 主体82A将恢复所述展开状态。
所述弯折端部1213A将恢复发送弹性形变前的状态。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 所述第二端8212A向外侧移动,逐渐远离所述安装通道8000A。所述二夹持单 元8215A和所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A向外侧移动,所述二夹持单元8215A同所 述第一夹持单元8214A分离,所述夹持单元821A恢复V形。所述夹持主体82A 恢复所述展开状态。
由于所述夹持主体82A朝向所述基座81A一侧的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 道8000A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82A的所述第二端8212A将抵住所述侧部 框架安装扣25和/或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而不会朝向所述安装通道8000A。
其中,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被安装于所述 基座81A和所述夹持主体82A之间的所述夹持空间800A中。进一步地,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被夹持于所述夹持单元821A 的所述第二端8212A和所述基座81A之间。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第二端 8212A和所述基座81A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 框架侧壁52b的总厚度。当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A被安装至所述 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 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能够被固定于所述夹持空间800A。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第二端8212A能够抵住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或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 壁52b。
所述夹持主体82A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和/或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 25一侧露出,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第二端8212A将抵住所述第二中部框 架侧壁52b和/或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所述夹持单元821A的所述顶表面823A 接触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和/或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由于所述夹持单 元821A的所述第二端8212A和所述基座81A之间的所述距离适于所述侧部框 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共同厚度。所述顶表面823A能够 紧密接触于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或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表面。所 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能够被所述基座81A和所述 夹持单元821A挤压固定于所述夹持空间800A。
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形状被实施为适于所述固定主体84A形状的形状。 当所述固定主体84A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使,所述固定主体84A具有一定的棱 角,相应地,所述安装通道8000A内也形成相同形状的截面,所述安装通道8000A 可以对所述固定主体84A形成一定的夹持,以放置所述固定主体84A在所述安 装通道8000A内发生旋转,使得所述安装件产生松动和位移。所述固定主体84A 也可以对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壁产生一定的夹持力,所述固定主体84A和所 述安装通道8000A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运动。同时,多边形的截面也有利于增加 所述固定主体84A和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壁之间的摩擦力,阻止所述固定主 体84A进行旋转,以使所述安装件能够被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 保证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之间的稳定的固定连 接。
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 时,只需要对所述安装件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得所述夹持主体82A进入所述安 装通道8000A,并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A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另一侧露 出,所述固定主体84A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中,即可完成安装。所述 夹持主体82A从所述安装通道8000A的另一侧露出时,将通过弹性形变,自动 恢复所述展开状态,抵住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或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 52b,将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夹持于所述夹持空 间800A,即所述夹持主体82A和所述基座81A之间。
由于所述固定主体84A的尺寸适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所述固定主体84A 被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A中,且所述固定主体84A被实施为具有棱 角的形状,防止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A中发送旋转,使得所述安装件松动,所 述固定主体84A可以加强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 之间的连接强度,具有一定的承载力。
参照图27,所述安装件80B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和所述侧 部框架安装扣25。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a 和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521B对准形成所述安装 通道8000B。
所述夹持主体82B通过所述安装通道8000B在所述安装通道8000B的另一 侧露出,所述固定主体84B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B。所述连接主体83B进 入所述连接通道8220B,从所述第一端8211B向所述第二端8212B移动,所述 第二端8212B被所述连接主体83B挤压向外侧移动,以扩大所述连接通道8220B, 供所述连接主体83B通过,直至所述连接底座122B固定于所述基座81B,所述 安装件80B形成一个整体,完成安装。
当所述第二端8212B被所述连接主体83B挤压向外移动,所述夹持主体82B 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单元821B自所述第一端8211B向所述第二端8212B 呈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主体82B的展开面积自所述第一端8211B向所述第 二端8212B逐渐增大。所述夹持主体82B的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B 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82B无法向原插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B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夹持主体82B包括所述收缩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主体 82B以所述收缩状态进入所述安装通道8000B,并移动直至从所述安装通道 8000B的另一侧露出。所述连接主体83B进入所述连接通道8220B,从所述第一 端8211B向所述第二端8212B移动,挤压所述第二端8212B向外移动,直至所 述连接主体83B通过所述连接通道8220B,所述夹持主体82B的所述连接底座 122B和所述基座81B相互固定,所述夹持主体82B呈所述展开状态,以放置所 述安装件向所述基座81B方向脱落。
所述固定主体84B的尺寸适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B的尺寸,使得所述固定主 体84B能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B,所述基座81B和所述连接底座122B的 尺寸大于所述固定主体84B的尺寸,使得所述基座81B和所述连接底座122B固 定后形成于所述安装通道8000B的一侧,防止所述安装件向所述夹持主体82B 一侧脱落、松动。
附图29示出了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变形组装方式,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的低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两端,和两个所述框架构件20的高 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两端,并且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 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100。
附图30示出了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组装方式,与附图29示出的所述置 物架不同的是,在附图30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将所述后部 框架构件3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 部框架构件40,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 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 的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尽管如此,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后部框架构 件30也可以仅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20。而在本 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也可以仅被安 装于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10。
附图31示出了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组装方式,与附图29示出的所述置 物架不同的是,在附图31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将所述第一 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使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 件50a被保持在所述容纳空间100,并且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分隔所述容 纳空间100而形成至少两个所述存储空间200。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 50a和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 晃动的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安装件80被用于加强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 框架构件20、所述背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之间的连接,通过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背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顶部 框架构件40的所述安装孔,按照所述安装件80,以加强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时,所述安装 件80可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以加强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 10之间的连接。
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被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时,所述安装件80可 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以加强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之间 的连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 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 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0)

1.一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置物架主体;
至少两中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包括一中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每个端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以及
至少两安装件,其中所述安装件固定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至所述置物架主体,每所述安装件包括一基座、一夹持主体和一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形成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夹持主体之间,每所述基座和每所述夹持主体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能够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置物架主体,以将每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置物架主体,所述安装件被安装于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和所述置物架主体,以允许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被安装至所述置物架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置物架主体包括两侧部框架构件,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分别包括一侧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扣,每个侧部框架安装扣分别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并且在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和所述侧部框架主体之间形成一卡扣空间,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被安装于所述卡扣空间,所述安装件被安装于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和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以夹持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至所述侧部框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被设有至少一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被设有至少一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当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置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和所述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对准形成一安装通道,供所述安装件通过以夹持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和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具有弹性以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夹持主体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收缩状态,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主体向远离所述连接主体方向展开,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夹持主体向所述连接主体方向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主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安装通道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夹持主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安装通道的截面面积,使得所述夹持主体能够进入所述安装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安装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夹持主体至所述基座,以形成所述安装件,所述固定主体自所述基座垂直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连接主体展开地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自所述连接主体向外展开地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延伸形成,所述夹持主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主体,所述夹持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之间形成一连接通道,以供所述连接主体插入形成所述安装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夹持单元被所述安装通道的壁挤压,形成所述收缩状态,以使所述夹持主体通过所述安装通道,从所述安装通道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夹持主体从所述安装通道的另一侧露出,所述固定主体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道中,所述基座和所述夹持主体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通道的两侧以夹持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于所述夹持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每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包括一中部框架侧壁,所述中部框架侧壁自所述中部框架主体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具有至少一侧壁缺口,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位于所述侧壁缺口,其中在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之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置物架主体包括:
一底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包括一底部框架主体和两底部框架侧壁,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上延伸,并且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
一顶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包括一顶部框架主体和两顶部框架侧壁,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下延伸,并且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以及
两侧部框架安装钩,其中每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形成于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其中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后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其中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后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侧部框架后壁,所述侧部框架后壁自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在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之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中部框架后壁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置物架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后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包括一后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两后部框架安装钩,所述后部框架主体的每个侧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侧部框架后壁,所述侧部框架后壁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并且所述侧部框架后壁具有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孔;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后勾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的用于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置物架,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后部框架安装元件,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的高端,并且在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之间形成至少一安装空间,其中所述顶部框架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顶部框架后壁,所述顶部框架后壁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能够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抽拉构件,所述抽拉构件的两端被置于两所述中部框架构件,以相对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发生移动。
16.一置物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形成于一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的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钩穿过一底部框架构件的一底部框架侧壁的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并使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一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
(b)将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穿过一顶部框架构件的一顶部框架侧壁的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并使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以及
(c)将一中部框架构件的一中部框架侧壁置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扣以对准至少一中部框架侧壁安装孔和至少一侧部框架第二安装孔,安装至少一安装件,以夹持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
17.一安装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夹持主体;以及
一固定主体,其中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延伸形成,所述基座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相对的一侧,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主体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以供夹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安装件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夹持主体至所述基座,以形成所述安装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具有弹性以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夹持主体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收缩状态,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夹持主体向远离所述连接主体方向展开,当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夹持主体向所述连接主体方向收缩。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固定主体自所述基座垂直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连接主体展开地延伸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夹持单元自所述连接主体展开地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端形成于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夹持单元连接处,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进一步包括一弯折部,所述夹持单元自所述第一端展开地向所述基座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弯折部被弯折,所述夹持单元向所述连接主体靠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夹持单元和一第二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自所述第一端向远离所述基座方向一侧展开地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单元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弯折地向所述基座方向展开地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连接处形成一弯折端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弯折端部被弯折,所述第一夹持单元和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向内侧聚拢,形成所述夹持主体的所述收缩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连接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垂直延伸形成,所述夹持主体自所述固定主体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主体和所述夹持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夹持主体包括至少一夹持单元和一连接底座,所述夹持单元和所述连接底座分别自所述固定主体向所述固定主体的两侧延伸形成,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小于所述连接底座的截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单元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形成于所述固定主体和所述夹持单元连接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形成于所述夹持单元的另一端,所述夹持单元分别字所述固定主体的四周延伸形成,所述夹持单元之间形成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宽度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变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连接主体的尺寸适于所述连接通道在所述第一端处的尺寸,使得所述连接主体进入所述连接通道,所述连接主体在通过所述第二端处的所述连接通道时对所述第二端产生挤压,以使所述第二端向外移动,所述夹持主体呈所述展开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单元具有一第三端,所述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两侧,分别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固定主体的相反方向展开地延伸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8任一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夹持主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大于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面积,所述夹持主体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夹持主体的最大展开面积小于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面积。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安装件,其中所述固定主体的截面为一多边形,面积小于所述基座的截面面积。
CN201810475114.XA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Pending CN1089371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6970 2017-05-19
CN2017103569709 2017-05-19
CN2018100129557 2018-01-06
CN201810012955 2018-0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7170A true CN108937170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2158.0U Active CN208759511U (zh) 2017-05-19 2018-01-31 自定位连接件和带有自定位连接件的工作台
CN201810093619.XA Pending CN108942813A (zh) 2017-05-19 2018-01-31 自定位连接件和带有自定位连接件的工作台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475128.1A Pending CN108953327A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及其应用
CN201820739882.7U Active CN208845527U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和货架
CN201810475114.XA Pending CN108937170A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CN201820738928.3U Active CN209404009U (zh) 2017-05-19 2018-05-17 置物柜
CN201810473773.XA Pending CN108937169A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和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柜及其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2158.0U Active CN208759511U (zh) 2017-05-19 2018-01-31 自定位连接件和带有自定位连接件的工作台
CN201810093619.XA Pending CN108942813A (zh) 2017-05-19 2018-01-31 自定位连接件和带有自定位连接件的工作台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475128.1A Pending CN108953327A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及其应用
CN201820739882.7U Active CN208845527U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和货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8928.3U Active CN209404009U (zh) 2017-05-19 2018-05-17 置物柜
CN201810473773.XA Pending CN108937169A (zh) 2017-05-19 2018-05-17 安装件和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柜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2087595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59511U (zh) * 2017-05-19 2019-04-19 宁波市峻茂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自定位连接件和带有自定位连接件的工作台
CN110638261B (zh) * 2019-09-22 2020-10-09 志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自动清洁组件橱窗柜及其自动清洁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7760A (en) * 1984-07-24 1986-12-09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late holder
CN200975387Y (zh) * 2006-09-19 2007-11-14 立港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商品的扣合组件
CN202504680U (zh) * 2012-04-12 2012-10-31 魏玉芳 一种组合式书柜
CN103263154A (zh) * 2013-06-14 2013-08-28 天津市信高设备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开门柜
CN103987973A (zh) * 2011-12-01 2014-08-13 尤尼林有限公司 家具和用于制造家具的方法
CN204132769U (zh) * 2014-10-24 2015-02-04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工具柜
CN205618502U (zh) * 2016-04-29 2016-10-05 震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扣合件及使用该扣合件的扣合结构和家具
EP3098362A1 (de) * 2015-05-27 2016-11-30 Jan Beben System zum aufbau eines rahmenfachwerks
CN206043903U (zh) * 2015-11-02 2017-03-29 明镒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改进的事务柜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40638B (de) * 1963-03-07 1967-05-18 Kueche Zerlegbares Moebelstueck
JPH0614085Y2 (ja) * 1988-12-03 1994-04-13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パネル状部品の固定用クリップ
JP2006078952A (ja) * 2004-09-13 2006-03-23 Nifco Inc クリップ
JP4630259B2 (ja) * 2006-07-05 2011-02-09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
CN101105195A (zh) * 2007-08-21 2008-01-16 北京三维正基科技有限公司 锁定式紧固螺栓
FR2938025B1 (fr) * 2008-11-04 2013-05-24 Trw Automotive Electron & Comp Agrafe pour la fixation d'un equipement sur une structure
CN104249354B (zh) * 2013-06-28 2016-12-07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气安装工作台
CN203452452U (zh) * 2013-07-26 2014-02-26 河北明迈特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栅栏
GB2543063B (en) * 2015-10-06 2019-04-24 Ovvotech Innovations Ltd Connector device
CN208759511U (zh) * 2017-05-19 2019-04-19 宁波市峻茂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自定位连接件和带有自定位连接件的工作台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7760A (en) * 1984-07-24 1986-12-09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Plate holder
CN200975387Y (zh) * 2006-09-19 2007-11-14 立港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商品的扣合组件
CN103987973A (zh) * 2011-12-01 2014-08-13 尤尼林有限公司 家具和用于制造家具的方法
CN202504680U (zh) * 2012-04-12 2012-10-31 魏玉芳 一种组合式书柜
CN103263154A (zh) * 2013-06-14 2013-08-28 天津市信高设备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开门柜
CN204132769U (zh) * 2014-10-24 2015-02-04 广东海信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工具柜
EP3098362A1 (de) * 2015-05-27 2016-11-30 Jan Beben System zum aufbau eines rahmenfachwerks
CN206043903U (zh) * 2015-11-02 2017-03-29 明镒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改进的事务柜体
CN205618502U (zh) * 2016-04-29 2016-10-05 震旦(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扣合件及使用该扣合件的扣合结构和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7169A (zh) 2018-12-07
CN108953327A (zh) 2018-12-07
CN108942813A (zh) 2018-12-07
CN209404009U (zh) 2019-09-20
CN208845527U (zh) 2019-05-10
CN208759511U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95182U (zh) 安装件和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
US5833084A (en) Modular rack
US7097048B2 (en) Shoe rack
CN108937170A (zh) 安装件、带有安装件的置物架及组装方法
US10238208B2 (en) Modular food product display stand
KR20150133891A (ko) 적재대
JP7396986B2 (ja) 単層プラスチックの複合板
CN208863835U (zh) 框架构件以及带有框架构件的置物架
JP4515493B2 (ja) 組立て式収納ケース
JP5637814B2 (ja) 包装箱
CN208837276U (zh) 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框架构件
JP4803654B2 (ja) 机上パネル付き机及び机上パネル用補強部材
JP2017226450A (ja) 自立性包装体
JP6867470B2 (ja) 商品収容体
JP4888962B2 (ja) 折り畳み整理棚
CN211544520U (zh) 椅子一体化包装箱
TWI268901B (en) Keyboard device having stacked, positioning and enhanced features
CN216221118U (zh) 一种新型衣挂
CN212092358U (zh) 可压缩标本架
CN209018231U (zh) 一种重载展示柜
CN210989927U (zh) 一种收纳盒
KR20110107160A (ko) 단차를 이용한 자동 접이식 탁자
CN211021669U (zh) 一种多层置物架组件
JP6660208B2 (ja) 商品収容体
CN2912394Y (zh) 一种拉展式展览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