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3221A - 导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导电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33221A CN108933221A CN201810490383.3A CN201810490383A CN108933221A CN 108933221 A CN108933221 A CN 108933221A CN 201810490383 A CN201810490383 A CN 201810490383A CN 108933221 A CN108933221 A CN 1089332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conductive component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holding mechanism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of battery pack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保持开口的封闭状态。包括:与电池模块(110)的至少1个电极端子(122)电连接的第1导电部件(10);与第1导电部件和电连接对象物(200)电连接的第2导电部件(20);以及容纳第1和第2导电部件的容纳部件(30),容纳部件(30)具有:具有容纳第1导电部件的第1容纳室(31a)和容纳第2导电部件的第2容纳室(31b)的容纳体(31);封闭第2容纳室的开口(31b1)的盖体(32),使得第2导电部件不会从第2容纳室脱出;是使容纳体的第2容纳室侧和盖体之间连结的活铰链,使盖体相对于容纳体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转动的铰链体(33);在封闭位置使盖体的铰链体的相反侧保持在容纳体的第1保持机构(34);在封闭位置使盖体的铰链体侧保持在容纳体的第2保持机构(3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车辆搭载有对成为其驱动源的旋转机进行供电的电池组。而且,在该电池组设置有与形成电池模块的多个电池单元中的至少1个电连接的导电模块。该导电模块包括:与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1导电部件;与该第1导电部件和电连接对象物侧分别电连接的第2导电部件;容纳该第1和第2导电部件的容纳部件。该容纳部件具有:容纳体,其具有容纳第1导电部件的第1容纳室和容纳第2导电部件的第2容纳室;以及盖体,其将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封闭,使得第2导电部件不会从该第2容纳室脱出。进一步,该容纳部件具有:在相对于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开放位置和相对于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封闭位置之间使盖体相对于容纳体转动的铰链体;以及在封闭位置使盖体保持在容纳体的保持机构。该容纳部件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具有柔软性的薄壁的所谓的活铰链被形成为铰链体。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种导电模块。在该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所谓的汇流条模块:包括作为第1导电部件的汇流条和作为第2导电部件的电线,用多个汇流条将各电池单元串联或者并联相连,另一方面,用该电线进行电池单元的电压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5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该导电模块的铰链体是利用其柔软性而能够开闭盖体,但例如由于其反复开闭或者施加了过大的负载,有可能导致耐久性下降。在该导电模块中,由于容纳部件的保持机构配置在铰链体的相反侧,因此,随着铰链体的耐久性下降,利用盖体来封闭第2容纳室的开口的状态有可能产生变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持利用盖体来封闭开口的状态的导电模块。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导电部件,其与具有正负各电极端子的多个电池单元排列而成的电池模块的至少1个电极端子电连接;第2导电部件,其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与所述第1导电部件和电连接对象物电连接;以及容纳部件,其容纳所述第1和第2导电部件,所述容纳部件具有:容纳体,其具有容纳所述第1导电部件的第1容纳室和容纳所述第2导电部件的第2容纳室;盖体,其封闭所述第2容纳室的开口,使得所述第2导电部件不会从所述第2容纳室脱出;铰链体,其是使所述容纳体的所述第2容纳室侧和所述盖体之间连结的活铰链,使所述盖体在相对于所述第2容纳室的所述开口的开放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2容纳室的所述开口的封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转动;第1保持机构,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所述铰链体的相反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以及第2保持机构,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所述铰链体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此处,优选的是所述第2容纳室配置为使所述开口在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交叉方向开口,所述铰链体配置为在所述容纳体的与所述第2容纳室相比靠车辆下方侧使所述盖体连结,所述第1保持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车辆上方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所述第2保持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车辆下方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保持机构和所述第2保持机构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体的第1卡合保持体、设置在所述盖体的第2卡合保持体,并形成为:通过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第1卡合保持体与所述第2卡合保持体互相卡合,从而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盖体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池模块中成为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第2导电部件是电力缆线,其包括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覆皮,并使所述第1导电部件与作为所述电连接对象物的逆变器电连接。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1导电部件使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相邻的2个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第2导电部件是电压检测线,其包括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覆皮,并使所述第1导电部件与作为所述电连接对象物的电池监视单元电连接。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模块中,包括:在封闭位置使盖体的铰链体的相反侧保持在容纳体的第1保持机构;在封闭位置使盖体的铰链体侧保持在容纳体的第2保持机构。所以,该导电模块随着盖体的反复开闭,即使随着铰链体耐久性下降而成为任何状态,也能够利用第1保持机构和第2保持机构将盖体以封闭位置的状态持续保持在容纳体。另外,该导电模块即使由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外部输入而使铰链体成为任何状态,也能够利用第1保持机构和第2保持机构将盖体以封闭位置的状态持续保持在容纳体。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模块由于能够维持利用盖体使开口的封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第2导电部件从该开口露出,能够抑制耐久性的下降、功能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导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盖体为开状态的容纳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盖体为开状态的容纳部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盖体为闭状态的容纳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盖体为闭状态的容纳部件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图4的X1-X1线剖视图,是第1保持机构的放大图。
图8是图4的X2-X2线剖视图,是第2保持机构的放大图。
图9是图6的Y1-Y1线剖视图,是第1保持机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6的Y2-Y2线剖视图,是第2保持机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4的X3-X3线剖视图,是第1和第2保持机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6的Y3-Y3线剖视图,是第1和第2保持机构的放大图。
标记的说明
1:导电模块
10:第1导电部件
20:第2导电部件
20A:电压检测线
20B:电力缆线
21:导电体(芯线)
22:覆皮
30:容纳部件
31:容纳体
31a:第1容纳室
31b:第2容纳室
31b1:开口
32:盖体
33:铰链体
34:第1保持机构
34a:第1卡合保持体
34b:第2卡合保持体
35:第2保持机构
35a:第1卡合保持体
35b:第2卡合保持体
110:电池模块
120:电池单元
122:电极端子
200:电连接对象物
200A:电池监视单元
200B:逆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模块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12,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电模块的实施方式之一。
图1的附图标记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模块。该导电模块1与电池模块110(图2)的至少1个电极端子电连接,与该电池模块110一起形成电池组100。电池组100搭载在具有将旋转机作为驱动源的车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对该旋转机进行供电等。在电池模块110中,排列有多个电池单元120。首先,说明导电模块1的连接对象即电池模块110。另外,图1的导电模块1、图2的电池模块110是将其一部分摘出来进行表示。
电池单元120包括单元主体121、2个电极端子122(图2)。各电极端子122以在外侧露出的状态分别设置在单元主体121的任意场所,一者为正极,另一者为负极。各电极端子122例如是设置在单元主体121的外壁面的板状,或者从单元主体121的外壁面突出的柱状的极柱。电池单元120在单元主体121具有多个外壁面的情况下,各电极端子122可以配置在1个外壁面,也可以将配置有电极端子122的外壁面以每个电极端子122分开。在电池模块110中,将各电池单元120的任意一者的电极端子122并列为一列,且在另一者的电极端子122也并列为一列的状态下,将各电池单元120相连地排列。因此,在该电池模块110中,并列为一列的电极端子122所构成的电极端子组125设置在2个部位。
在该电池模块110中,在每个各电极端子组125,在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相邻的2个电极端子122由导电性的汇流条150连结(图1)。汇流条15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型,设置在该相邻的2个电极端子122的每个组合,从而在每个该组合使2个电极端子122物理且电连接。该例子的汇流条150成型为矩形的平板状,沿着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有多个排列在每个电极端子组125。例如,在电极端子122为板状的情况下,汇流条150利用焊接(激光焊接等)与该电极端子122物理且电连接。另一方面,在电极端子122为极柱的情况下,在汇流条150形成有使各电极端子122插通的贯通孔,由螺钉固定等将该汇流条150固定于电极端子122,从而使其相互间物理且电连接。
进一步,在该电池模块110中,存在2个未由该汇流条150连结的电极端子122,其中的一者为所谓的总正极,其中的另一者为所谓的总负极。在该电池模块110中,汇流条151与成为该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122电连接(图1)。该例子的汇流条151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型为板状。例如,在成为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122为板状的情况下,汇流条151利用焊接(激光焊接等)与该电极端子122物理且电连接。另一方面,在成为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122为极柱的情况下,在汇流条151形成有使电极端子122插通的贯通孔,由螺钉固定等将该汇流条151固定于电极端子122,从而使其相互间物理且电连接。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120的单元主体121形成方体。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10假设利用各电池单元120形成方体,具有沿着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且由多个电池单元120构成的集合体的6个壁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120从该单元主体121的对置的2个外壁面分别垂直设置有柱状螺栓,将该各柱状螺栓用作各个电极端子122。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10在形成方体6个壁面中的对置的2个分别设置有电极端子组125。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150具有相邻的2个电极端子122插通的贯通孔。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151具有成为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122插通的贯通孔。例如,该电池模块110在车辆中,各电极端子122的轴向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交叉(此处为垂直)地搭载。
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模块1相对于这样构成的电池模块110,与各电极端子组125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导电模块1包括第1导电部件10、第2导电部件20、容纳该第1和第2导电部件10、20的容纳部件30(图1)。
第1导电部件1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型。该第1导电部件10与电池模块110的至少1个电极端子122电连接。该第1导电部件10与电极端子122的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此处,通过在平板状的第1导电部件10和汇流条150(或者汇流条151)的各贯通孔插通极柱状的电极端子122,用螺钉部件将其共同接合,从而能够进行直接(即物理)且电的连接。此处,通过将汇流条150其本身用作第1导电部件10,该第1导电部件10使在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相邻的2个电极端子122电连接。另外,通过将汇流条151其本身用作第1导电部件10,该第1导电部件10利用电池模块110与成为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122电连接。即,通过将汇流条150(或者汇流条151)其本身用作第1导电部件10,该第1导电部件10能够与电极端子122直接(物理)且电连接。进一步,此处,用焊接(激光焊接等)将第1导电部件10与汇流条150(或者汇流条151)物理且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第1导电部件10与电极端子122的电连接成为间接的。在该例子中,将汇流条150、151分别用作第1导电部件10。
第2导电部件20在将导电模块1安装在电池模块110的状态下,在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延伸(图1)。该第2导电部件20与第1导电部件10和电连接对象物200电连接,从而使该第1导电部件10与电连接对象物200电连接。该第2导电部件20具有在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导电体21,使该导电体21与第1导电部件10和电连接对象物200电连接。
此处,作为电连接对象物200,考虑监视电池单元120的电池状态(电压、电流、温度等)的电池监视单元200A;以及驱动旋转机的逆变器200B等。例如,在第1导电部件10为汇流条150的情况下,应用电池监视单元200A作为电连接对象物200。该情况下的第2导电部件20使用包括:成为芯线的导电体21;覆盖该导电体21的覆皮22的电线(以下记作“电压检测线”)20A。作为该第2导电部件20的电压检测线20A,将作为第1导电部件10的汇流条150与作为电连接对象物200的电池监视单元200A电连接。该电压检测线20A被准备于每个汇流条150。另外,在第1导电部件10为汇流条151的情况下,应用逆变器200B作为电连接对象物200。该情况下的第2导电部件20使用包括:成为芯线的导电体21;覆盖该导电体21的覆皮22的高电压用的电线(以下记作“电力缆线”)20B。作为该第2导电部件20的电力缆线20B,使作为第1导电部件10的汇流条151与作为电连接对象物200的逆变器200B电连接。另外,芯线可以是成型为圆柱状的棒状导体,也可以是使多条裸线成为一起的芯线(例如将多条裸线捻合的绞线)。
容纳部件3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型。该容纳部件30具有:容纳第1和第2导电部件10、20的容纳体31(图1和图3至图6)。该容纳体31具有:容纳第1导电部件10的第1容纳室31a;容纳第2导电部件20的第2容纳室31b。
在该容纳体31,作为第1容纳室31a,设置有:容纳作为第1导电部件10的汇流条150的第1汇流条容纳室41;容纳作为第1导电部件10的汇流条151的第2汇流条容纳室42(图1和图3至图6)。第1汇流条容纳室41设置在每个汇流条150。在该容纳体31中,将各第1汇流条容纳室41沿着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并列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在该容纳体31容纳总正极用和总负极用内的任意一个汇流条151,因此,第2汇流条容纳室42仅设置在一个间室。第2汇流条容纳室42在各第1汇流条容纳室41的排列方向的一端,在其排列方向并列配置。
另外,在该容纳体31,作为第2容纳室31b,设置有:容纳作为第2导电部件20的电压检测线20A的第1电线容纳室43;容纳作为第2导电部件20的电力缆线20B的第2电线容纳室44(图1和图3至图6)。第1电线容纳室43设置为容纳从各第1汇流条容纳室41缠绕的多条电压检测线20A的1个间室。该第1电线容纳室43沿着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延伸。进一步,该第1电线容纳室43相对于在其排列方向并列的第1汇流条容纳室41和第2汇流条容纳室42,在相对于其排列方向的交叉方向(此处为垂直方向)并列配置。第2电线容纳室44虽然未图示,但在多个电池单元120的排列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该第2电线容纳室44相对于第1电线容纳室43,在相对于其排列方向的交叉方向(此处为垂直方向),且在第1汇流条容纳室41和第2汇流条容纳室42的相反侧并列配置。该例子的第2容纳室31b(第1电线容纳室43、第2电线容纳室44)配置为:在将导电模块1安装在电池模块110的状态下,使开口31b1向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交叉方向(此处为垂直方向)开口。
该开口31b1为将第2导电部件20容纳在第2容纳室31b时的插入口。在第1电线容纳室43中,从该开口31b1容纳电压检测线20A。在第2电线容纳室44中,从该开口31b1容纳电力缆线20B。
进一步,容纳部件30具有:封闭第2容纳室31b的开口31b1的至少一部分的盖体32;以及使该盖体32相对于容纳体31转动的铰链体33(图1和图3至图6)。盖体32封闭第2容纳室31b的开口31b1的至少一部分,使得第2导电部件20不会从第2容纳室31b脱出。铰链体33在相对于第2容纳室31b的开口31b1的开放位置(图1、图3和图4)、与相对于第2容纳室31b的开口31b1的封闭位置(图5和图6)之间,使盖体32相对于容纳体31转动。盖体32以铰链体33的转动轴为中心,能够相对于容纳体31在封闭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动作。该铰链体33配置为在容纳体31的与第2容纳室31b相比靠车辆下方侧使盖体32连结。
在该容纳部件30中,容纳体31和盖体32与铰链体33一体成型,使该铰链体33作为所谓的活铰链介在于容纳体31与盖体32之间。活铰链是在容纳体31与盖体32之间形成的具有柔软性的薄壁部分,在容纳体31侧与盖体32侧之间转动轴的位置能够移位。活铰链使容纳体31的第2容纳室31b侧与盖体32之间连结。该例子的铰链体33具有在容纳体31与盖体32之间能转动的柔软性,被形成为矩形的薄壁的平板。另外,该例子的铰链体33使容纳体31的第2容纳室31b的开口31b1与盖体32之间连结。该铰链体33在初始状态下为平板状,通过弯曲,从而能够使盖体32相对于容纳体31转动。在该例子中,该铰链体33的初始状态下的容纳体31与盖体32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开放位置。另外,在该铰链体33中,根据其弯曲的部位,转动轴在容纳体31侧与盖体32侧之间移位。
在该例子的容纳部件30,作为盖体32,设置有:将作为第2容纳室31b的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开口31b1的至少一部分封闭的第1盖体51;将作为第2容纳室31b的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开口31b1的至少一部分封闭的第2盖体52(图1和图3至图6)。
另外,在该例子的容纳部件30,作为铰链体33,设置有:存在于容纳体31的第1电线容纳室43侧与第1盖体51之间的第1铰链体61;存在于容纳体31的第2电线容纳室44侧与第2盖体52之间的第2铰链体62(图1和图3至图6)。
第1铰链体61被配置为在容纳体31的与第1电线容纳室43相比靠车辆下方侧使第1盖体51连结。另外,第2铰链体62被配置为在容纳体31的与第2电线容纳室44相比靠车辆下方侧使第2盖体52连结。
此处,第1电线容纳室43和第1盖体51具有用第1盖体51封闭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开口31b1时互相接近的接近部。第1电线容纳室43和第1盖体51的各接近部可以互相接触。第1电线容纳室43和第1盖体51分别至少具有2个部位的各接近部,各接近部经由开口31b1互相面对。
第1电线容纳室43的接近部设置在形成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壁部。例如,第1电线容纳室43具有:连结有该壁部的第1铰链体61的转动轴侧(以下记作“内侧壁部”)43a;相对于该内侧壁部43a夹着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室内隔开间隔配置的壁部(以下记作“外侧壁部”)43b(图3和图4)。在该第1电线容纳室43中,在该内侧壁部43a与外侧壁部43b设置有接近部。第1电线容纳室43的接近部例如设置在与该内侧壁部43a和外侧壁部43b的一部分即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开口31b1的周缘部、该内侧壁部43a和外侧壁部43b的开口31b1的周缘部相比的室内侧等。
第1盖体51的接近部在封闭位置设置在与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内侧壁部43a和外侧壁部43b分别接近的周端部。例如,第1盖体51具有:连结有其周端部的第1铰链体61的转动轴侧的端部(以下记作“内侧端部”)51a;相对于该内侧端部51a隔开间隔配置的端部(以下记作“外侧端部”)51b(图3和图4)。该内侧端部51a和外侧端部51b配置在在封闭位置隔着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室内的位置。在该第1盖体51中,具有作为接近部的该内侧端部51a和外侧端部51b(图3和图4)。在封闭位置,该内侧端部51a接近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内侧壁部43a,外侧端部51b接近第1电线容纳室43的外侧壁部43b。
另外,第2电线容纳室44和第2盖体52具有用第2盖体52封闭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开口31b1时互相接近的接近部。第2电线容纳室44和第2盖体52的各接近部可以互相接触。第2电线容纳室44和第2盖体52分别至少具有2个部位的各接近部,各接近部经由开口31b1互相面对。
第2电线容纳室44的相邻部设置在形成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壁部。例如,第2电线容纳室44具有:连结有该壁部的第2铰链体62的转动轴侧(以下记作“内侧壁部”)44a;以及相对于该内侧壁部44a夹着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室内隔开间隔配置的壁部(以下记作“外侧壁部”)44b(图3和图4)。在该第2电线容纳室44中,在该内侧壁部44a和外侧壁部44b设置有接近部。第2电线容纳室44的接近部例如设置在该内侧壁部44a和外侧壁部44b的一部分即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开口31b1的周缘部、该内侧壁部44a和外侧壁部44b的开口31b1的周缘部相比靠室内侧等。
第2盖体52的接近部在封闭位置设置在与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内侧壁部44a和外侧壁部44b分别接近的周端部。例如,第2盖体52具有:连结有其周端部的第2铰链体62的转动轴侧的端部(以下记作“内侧端部”)52a;相对于该内侧端部52a隔开间隔配置的端部(以下记作“外侧端部”)52b(图3和图4)。该内侧端部52a和外侧端部52b配置在在封闭位置隔着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室内的位置。在该第2盖体52中,具有作为接近部的该内侧端部52a和外侧端部52b(图3和图4)。在封闭位置,该内侧端部52a接近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内侧壁部44a,外侧端部52b接近第2电线容纳室44的外侧壁部44b。
另外,进一步,容纳部件30具有将盖体32在封闭位置保持在容纳体31的第1保持机构34和第2保持机构35(图1和图3至图6)。在该容纳部件30中,关于该第1保持机构34和第2保持机构35,也是与容纳体31、盖体32和铰链体33一体成型的。第1保持机构34使盖体32与铰链体33的相反侧在封闭位置保持在容纳体31。该例子的第1保持机构34构成为在封闭位置使盖体32的车辆上方侧保持在容纳体31。与之相对,第2保持机构35在封闭位置使盖体32的铰链体33侧保持在容纳体31。该例子的第2保持机构35构成为在封闭位置使盖体32的车辆下方侧保持在容纳体31。
第1保持机构34和第2保持机构35分别包括:设置在容纳体31的第1卡合保持体34a、35a;以及设置在盖体32的第2卡合保持体34b、35b(图1、图3和图4)。第1保持机构34和第2保持机构35分别形成为:通过在封闭位置使第1卡合保持体34a、35a与第2卡合保持体34b、35b互相卡合,从而在封闭位置盖体32保持在容纳体31。
例如,在第1保持机构34中,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分别具有爪部,并被形成为在封闭位置将各爪部彼此互相卡住即可。即,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被形成为:由于各爪部彼此卡住,从而在封闭位置盖体32保持在容纳体31即可。爪部在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中被形成为爪状的突出部。第2卡合保持体34b随着以铰链体33的转动轴为中心的向盖体32的封闭位置侧的转动动作,与该盖体32一起转动,靠近第1卡合保持体34a。在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随着其转动动作的进行,各爪部越过对方的爪部,各爪部的卡止面彼此在封闭位置对置配置。因此,在该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在盖体32相对于容纳体31欲向开放位置运动时,由于各爪部的卡止面彼此卡住,因此,能够在封闭位置将盖体32保持在容纳体31。该爪部的卡止面彼此可以在封闭位置成为互相接触的状态,也可以随着盖体32在封闭位置向开放位置侧的运动而接触。在第2保持机构35中,第1卡合保持体35a和第2卡合保持体35b形成为用分别具有的爪部彼此来保持容纳体31和盖体32即可。
作为替代,在第1保持机构34中,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被形成为:其中一个所具有的爪部插入到其中另一个所具有的被插入部,与在封闭位置的爪部向被插入部的插入完成的同时,将爪部与被插入部的壁面互相卡住。即,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可以形成为:通过其爪部与被插入部的壁面的卡住,在封闭位置盖体32保持在容纳体31。爪部在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中的一个被形成为爪状的突出部。被插入部是在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中的另一者个被形成的槽或者贯通孔,成为形成该槽或者贯通孔的多个壁面中的一个为将爪部卡住的卡止面。在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中,随着盖体32向封闭位置侧的转动动作的进行,爪部插入到被插入部,与其插入的完成的同时,爪部的卡止面与被插入部的卡止面在封闭位置对置配置。因此,在该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在盖体32相对于容纳体31欲向开放位置运动时,由于各爪部的卡止面与被插入部的卡止面卡住,因此,能够将盖体32在封闭位置保持在容纳体31。该爪部的卡止面和被插入部的卡止面可以在封闭位置成为互相接触的状态,也可以随着盖体32在封闭位置向开放位置侧的运动而接触。在第2保持机构35中,第1卡合保持体35a和第2卡合保持体35b可以形成为能够利用这样的爪部和被插入部来保持容纳体31和盖体32。
在容纳体31的第1电线容纳室43侧与第1盖体51之间,第1保持机构34的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为:在其中的一个设置有爪部,并且在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被插入部(插入爪部的部位)的卡合保持构造。另外,在容纳体31的第1电线容纳室43侧与第1盖体51之间,第2保持机构35的第1卡合保持体35a和第2卡合保持体35b为:在其中的一个设置有爪部,并且在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被插入部(插入爪部的部位)的卡合保持构造。为利用爪部与被插入部的卡合保持构造。在第1保持机构34中,作为具有被插入部34a1(图4、图7和图9)的保持机构,在外侧壁部43b侧(外侧壁部43b、其周边)形成第1卡合保持体34a;作为具有爪部34b1(图3、图4、图7和图9)的保持机构,在外侧端部51b形成第2卡合保持体34b。在该第1保持机构34中,被插入部34a1的卡止面34a11(图7和图9)与爪部34b1的卡止面34b11(图7和图9)在封闭位置对置配置。在第2保持机构35中,作为具有被插入部35a1(图4、图8和图10)的保持机构,在内侧壁部43a侧(内侧壁部43a、其周边)形成第1卡合保持体35a;作为具有爪部35b1(图3、图4、图8和图10)的保持机构,在内侧端部51a形成第2卡合保持体35b。在该第2保持机构35中,被插入部35a1的卡止面35a11(图8和图10)与爪部35b1的卡止面35b11(图8和图10)在封闭位置对置配置。
在容纳体31的第2电线容纳室44侧与第2盖体52之间,为第1保持机构34的第1卡合保持体34a和第2卡合保持体34b在其中的一个设置有爪部,并且在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被插入部(插入爪部的部位)的卡合保持构造。另外,关于第2保持机构35,在容纳体31的第2电线容纳室44侧与第2盖体52之间,为第1卡合保持体35a和第2卡合保持体35b在其中的一个设置有爪部,并且在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被插入部(插入爪部的部位)的卡合保持构造。在第1保持机构34中,作为具有被插入部34a1(图4、图11和图12)的保持机构,在外侧壁部44b侧(外侧壁部44b、其周边)形成第1卡合保持体34a;作为具有爪部34b1(图3、图4、图11和图12)的保持机构,在外侧端部52b形成第2卡合保持体34b。在该第1保持机构34中,被插入部34a1的卡止面34a11(图11和图12)与爪部34b1的卡止面34b11(图11和图12)在封闭位置对置配置。在第2保持机构35中,作为具有爪部35a1(图3、图4、图11和图12)的保持机构,在内侧壁部44a侧(内侧壁部44a、其周边)形成第1卡合保持体35a;作为具有被插入部35b1(图4、图11和图12)的保持机构,在内侧端部52a形成第2卡合保持体35b。在该第2保持机构35中,爪部35a1的卡止面35a11(图11和图12)与被插入部35b1的卡止面35b11(图11和图12)在封闭位置对置配置。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模块1中,包括:使盖体32与铰链体33的相反侧在封闭位置保持在容纳体31的第1保持机构34;使盖体32的铰链体33侧在封闭位置保持在容纳体31的第2保持机构35。所以,该导电模块1随着盖体32的反复开闭,即使随着铰链体33耐久性下降而成为任何状态,也能够利用第1保持机构34和第2保持机构35将盖体32在封闭位置的状态下持续保持在容纳体31。另外,该导电模块1即使由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外部输入而使铰链体33成为任何状态,也能够利用第1保持机构34和第2保持机构35将盖体32在封闭位置的状态下持续保持在容纳体31。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模块1由于能利用盖体32来维持开口31b1的封闭状态,因此,能够防止第2导电部件20从该开口31b1露出,能够抑制耐久性的下降、功能的下降。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导电模块1中,该开口31b1朝向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交叉方向(具体例中为垂直方向),如果保持利用盖体32的开口31b1的封闭状态,那么由于重力的影响可能引起第2导电部件20从开口31b1露出。然而,在该导电模块1中,由于用车辆上方侧的第1保持机构34与车辆下方侧的第2保持机构35将盖体32保持在封闭位置,因此,能够与铰链体33的状态无关地,防止第2导电部件20从开口31b1露出。
Claims (5)
1.一种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导电部件,其与具有正负各电极端子的多个电池单元排列而成的电池模块的至少1个电极端子电连接;
第2导电部件,其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与所述第1导电部件和电连接对象物电连接;以及
容纳部件,其容纳所述第1和第2导电部件,
所述容纳部件具有:
容纳体,其具有容纳所述第1导电部件的第1容纳室和容纳所述第2导电部件的第2容纳室;
盖体,其封闭所述第2容纳室的开口,使得所述第2导电部件不会从所述第2容纳室脱出;
铰链体,其是使所述容纳体的所述第2容纳室侧和所述盖体之间连结的活铰链,使所述盖体在相对于所述第2容纳室的所述开口的开放位置和相对于所述第2容纳室的所述开口的封闭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容纳体转动;
第1保持机构,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所述铰链体的相反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以及
第2保持机构,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所述铰链体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容纳室配置为使所述开口在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交叉方向开口,
所述铰链体配置为在所述容纳体的与所述第2容纳室相比靠车辆下方侧使所述盖体连结,
所述第1保持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车辆上方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所述第2保持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盖体的车辆下方侧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保持机构和所述第2保持机构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体的第1卡合保持体、设置在所述盖体的第2卡合保持体,并形成为:通过在所述封闭位置使所述第1卡合保持体与所述第2卡合保持体互相卡合,从而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盖体被保持在所述容纳体。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电部件与所述电池模块中成为总正极或者总负极的电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2导电部件是电力缆线,其包括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覆皮,并使所述第1导电部件与作为所述电连接对象物的逆变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导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电部件使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相邻的2个电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2导电部件是电压检测线,其包括在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的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覆皮,并使所述第1导电部件与作为所述电连接对象物的电池监视单元电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00623A JP2018195524A (ja) | 2017-05-22 | 2017-05-22 | 導電モジュール |
JP2017-100623 | 2017-05-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33221A true CN108933221A (zh) | 2018-12-04 |
CN108933221B CN108933221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6427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90383.3A Active CN108933221B (zh) | 2017-05-22 | 2018-05-21 | 导电模块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11800B2 (zh) |
JP (1) | JP2018195524A (zh) |
CN (1) | CN10893322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41609A (zh) * | 2021-04-22 | 2022-10-25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池配线模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119051A1 (de) * | 2018-08-06 | 2020-02-06 | Webasto SE | Batteriegehäuse, Batteriesystem und Montageverfahren für ein Batteriesystem |
KR102691429B1 (ko) * | 2019-06-18 | 2024-08-01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US11502363B2 (en) * | 2020-01-22 | 2022-11-15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Terminal rail connector on battery stack sides for bus bar module removal |
KR20220116890A (ko) * | 2021-02-16 | 2022-08-23 |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모듈 |
CN113113716B (zh) * | 2021-03-22 | 2022-11-25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57152A1 (en) * | 2011-06-22 | 2014-02-27 | Yazaki Corporation | Busbar module unit |
CN104428923A (zh) * | 2012-07-09 | 2015-03-1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汇流条模块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60437A (ja) | 2009-09-07 | 2011-03-24 | Yazaki Corp | カバーのヒンジ開閉構造 |
JP6095948B2 (ja) * | 2012-11-05 | 2017-03-1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
JP6176126B2 (ja) * | 2014-01-21 | 2017-08-0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配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
JP2018101546A (ja) | 2016-12-20 | 2018-06-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収容部材 |
JP6563974B2 (ja) | 2017-05-17 | 2019-08-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導電モジュール |
JP6675349B2 (ja) * | 2017-05-19 | 2020-04-0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
-
2017
- 2017-05-22 JP JP2017100623A patent/JP2018195524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4-23 US US15/960,526 patent/US110118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5-21 CN CN201810490383.3A patent/CN1089332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57152A1 (en) * | 2011-06-22 | 2014-02-27 | Yazaki Corporation | Busbar module unit |
CN104428923A (zh) * | 2012-07-09 | 2015-03-1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汇流条模块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41609A (zh) * | 2021-04-22 | 2022-10-25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池配线模块 |
CN115241609B (zh) * | 2021-04-22 | 2024-03-26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电池配线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011800B2 (en) | 2021-05-18 |
CN108933221B (zh) | 2021-09-03 |
US20180337387A1 (en) | 2018-11-22 |
JP2018195524A (ja) | 2018-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33221A (zh) | 导电模块 | |
US9136513B2 (en) | Battery pack | |
CN202275881U (zh) | 电池组 | |
CN107710450A (zh) | 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 |
JP3947949B2 (ja) |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バッテリーチャージャーおよび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を使用する電子機器 | |
KR960036165A (ko) | 배터리 | |
JP6604270B2 (ja) |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02222827A (zh) | 端子连接结构 | |
US10601022B2 (en) | Wiring module | |
US20220037707A1 (en) | Battery Pack and Holder | |
KR20100044194A (ko) | 인터섹트하는 배터리 공동들 | |
JP2011222391A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 | |
KR20150069810A (ko) | 배터리모듈 | |
KR102505611B1 (ko) | 배터리 팩 | |
JPH05504225A (ja) | 二重バッテリ | |
JP2014093217A (ja) |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 |
JP7044614B2 (ja) |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セル接続方法 | |
US10158187B1 (en) | Conductor module attachment structure | |
US20140356669A1 (en) | Battery module | |
US10005374B2 (en) | Prismatic accumulator cell and accumulator pack | |
EP3817097B1 (en) | Battery cell structure including battery cell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using a battery cell connector | |
CN105814734B (zh) | 便携式充电电源装置 | |
EP1885010B1 (en) | Battery pack with nondirectional terminal | |
US20190135129A1 (en) | Battery cradle and battery cradle assembly | |
JP7123475B2 (ja) | 導電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