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0082A -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0082A
CN108920082A CN201810691588.8A CN201810691588A CN108920082A CN 108920082 A CN108920082 A CN 108920082A CN 201810691588 A CN201810691588 A CN 201810691588A CN 108920082 A CN108920082 A CN 108920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sture
information
touch
sliding
touch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15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梦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915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0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0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操作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依次相邻的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多个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操作控制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处于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根据触控区域及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根据触控指令对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操作效率,丰富操作方式。

Description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多采用按键(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但按键的控制方式,需要用户对准按键进行操作,如果用户没有对准按键进行操作,电子设备就无法识别用户的操作,操作方式死板,操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操作效率,丰富操作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依次相邻的多个触控区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所述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所述操作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依次相邻的多个触控区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所述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触控区域,并采集用户手势操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手势控制模式,在手势控制模式下,允许用户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输入手势,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的手势操作都可以被识别,不局限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的位置,提高了操作效率,另外,通过划分多个触控区域,丰富了操作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二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三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四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五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六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六种流程示意图。
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第七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申请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将参考由一部或多部计算机所执行的步骤及符号来说明,除非另有述明。因此,这些步骤及操作将有数次提到由计算机执行,本文所指的计算机执行包括了由代表了以一结构化型式中的数据的电子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单元的操作。此操作转换该数据或将其维持在该计算机的内存系统中的位置处,其可重新配置或另外以本领域测试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改变该计算机的运作。该数据所维持的数据结构为该内存的实体位置,其具有由该数据格式所定义的特定特性。但是,本申请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测试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所述的不同组件、模块、引擎及服务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的实施对象。而本文所述的装置及方法可以以软件的方式进行实施,当然也可在硬件上进行实施,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模块,而是某些实施例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某些实施例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控制方法,该操作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装置,该操作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
以操作控制装置实现在电子设备中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可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屏幕可以分为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包括屏幕顶部非显示区域和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其中,屏幕顶部非显示区域通常用于放置摄像头、传感器、受话器等器件,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通常作为按键(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控制区域。
具体实现中,可以在电子设备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多个触控区域,所设置的多个触控区域可以占满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也可以只占用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所设置的多个触控区域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分界,也可以不显示分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触控区域包括依次相邻的的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识别按键操作,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多个触控区域识别手势操作。
在使用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从按键控制模式切换为手势控制模式,在手势控制模式下,用户可以在设置的任意一个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手势操作,该手势操作比如:点击(单击、双击、三击等)、按压(长按、短按)、滑动(左滑、右滑、上滑、下滑等),电子设备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或第三触控区域),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该触控指令比如:返回上一级指令、返回主屏幕指令、开启多任务模式指令、开启语音助手指令、开启单手模式指令等,然后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将从操作控制装置的角度,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方法,请参阅图2a,该操作控制装置具体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为触控屏幕,也即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屏幕对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依次相邻的多个触控区域,具体实现中,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增设手势识别传感器,利用增设的手势识别传感器在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设置多个触控区域,所设置的多个触控区域可以占满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也可以只占用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
具体地,所述触控区域可以在电子设备出厂前,由工程师进行设置,也可以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由用户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三个触控区域可如图2b所示,分别位于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的左侧、中间及右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三个触控区域为例,实际中,还可以在屏幕底部非显示区域设置更多或更少数量的触控区域,比如:两个、四个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实现中,为便于用户识别每个触控区域并进行手势操作,可以在手势控制模式下,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显示每个触控区域的边界。
本实施例的操作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具体实现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控制模式,当用户选择手势控制模式时,电子设备可以从所述按键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此时按键可以失效,以避免冲突。即在步骤S101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按键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势控制模式。
在手势控制模式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所述手势信息例如:按压(点击)手势,滑动手势。按压手势例如: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短按等,对应地,所述位置信息例如:按压点位置。滑动手势例如:左滑、右滑、上滑、下滑等,对应地,所述位置信息例如:滑动过程中在屏幕上的每一个按压点,即滑动轨迹点,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本实施例中,默认滑动手势均为直线滑动。
步骤S1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具体地,所述位置信息可以用坐标表示,可以预先得到每个触控区域的坐标集合,在得到某个手势对应的位置坐标之后,可以判断该坐标属于哪个触控区域的坐标集合,该坐标属于哪个触控区域的坐标集合,就可以认为该触控区域为该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步骤S103,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比如,可以预先设置触控区域及手势信息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根据预设的对应获取所述触控区域及手势信息对应的触控指令。预设对应关系可以包括:
第一触控区域及第一手势信息,对应第一触控指令;
第二触控区域及第二手势信息,对应第二触控指令;
第三触控区域及第三手势信息,对应第三触控指令。
即不同的触控区域可以支持不同的手势,不同的触控区域及不同的手势信息,对应不同的触控指令。
另外,预设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
第一触控区域及第四手势信息,对应第四触控指令;
第二触控区域及第四手势信息,对应第五触控指令;
第三触控区域及第四手势信息,对应第六触控指令。
即不同的触控区域可以支持相同的手势,不同的触控区域及相同的手势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触控指令。
另外,预设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
第一触控区域及第五手势信息,对应第七触控指令;
第一触控区域及第六手势信息,对应第八触控指令;
第一触控区域及第七手势信息,对应第九触控指令。
即同一触控区域可以支持不同的手势,同一触控区域及不同的手势信息,可以对应不同的触控指令。
具体地,上述对应关系可以在电子设备出厂前,由工程师进行设置,在使用过程,可供用户调整;另外,上述对应关系也可以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由用户根据需求直接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对应关系比如:单击第二触控区域,对应返回上一级指令,双击第二触控区域,对应返回主屏幕指令,长按第二触控区域,对应打开多任务模式指令。
步骤S104,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在获取触控指令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比如,获取的触控指令为返回上一级指令,则电子设备可以返回上一级;比如,获取的触控指令为返回主屏幕指令,则电子设备可以返回主屏幕;再比如:获取的触控指令为打开多任务模式指令,则电子设备可以打开多任务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触控指令时,还可以考虑屏幕的显示状态,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包括主屏幕状态和应用界面状态。主屏幕状态时,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为主屏幕,也即电子设备的桌面。应用界面状态时,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为应用界面,也即任意应用程序的界面。即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屏幕的显示状态;
根据所述显示状态、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比如,可以预先设置显示状态、触控区域及手势信息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在获取显示状态之后,可以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显示状态、触控区域及手势信息对应的触控指令。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双击第二触控区域,对应返回主屏幕指令时,可以要求屏幕的显示状态为应用界面状态;长按第二触控区域,对应打开多任务模式指令时,可以要求屏幕的显示状态为主屏幕状态。
另外,当用户选择按键控制模式时,电子设备可以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切换回所述按键控制模式,在按键模式下,手势触控区域将失效,以避免冲突。在按键模式下,只有对准按键的用户操作,才可以被电子设备识别。
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法,下面几个实施例将举例做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3a,本实施例以用户进行滑动操作为例,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201,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
用户对屏幕进行滑动操作时,会在屏幕上形成滑动轨迹。所述滑动轨迹包括用户滑动过程中在屏幕上的每一个按压点。滑动起点即为用户在滑动操作中,在所述屏幕上的第一个按压点,滑动终点即为用户在滑动操作中,在所述屏幕上的最后一个按压点。滑动起点信息及滑动终点信息可以用坐标表示。
步骤S202,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若处于,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结束处理。
用坐标表示位置时,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可以表示成一个坐标集合,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的坐标是否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本实施例中,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即可,当然也可以是滑动起点的坐标或滑动终点的坐标均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
当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只有一个落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时,滑动轨迹可能是跨越屏幕底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即可能是用户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滑入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也可能是用户从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滑入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本实施例中,这两种情况均是允许的。
步骤S203,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
滑动方向可以包括:左滑、右滑、上滑,下滑。
具体实现中,当滑动方向为上滑或下滑时,容易出现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只有一个落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的情况。
步骤S2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方向获取触控指令。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触控区域、滑动方向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比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S205,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中,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如图3b所示,其中,箭头可以表示滑动轨迹,箭头的起点可以表示滑动起点,箭头的终点可以表示滑动终点,滑动轨迹可以跨越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也可以只在非显示区域内。当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上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A1,当用户在第二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下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B2,当用户在第三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上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C1。图3b仅示出了在各个触控区域进行上滑、下滑操作的应用场景,实际中,还可以包括左滑、右滑等应用场景。
请参阅图4a,本实施例仍以用户进行滑动操作为例,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
用户对屏幕进行滑动操作时,会在屏幕上形成滑动轨迹。所述滑动轨迹包括用户滑动过程中在屏幕上的每一个按压点。滑动起点即为用户在滑动操作中,在所述屏幕上的第一个按压点,滑动终点即为用户在滑动操作中,在所述屏幕上的最后一个按压点。滑动起点信息及滑动终点信息可以用坐标表示。
步骤S302,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若处于,则执行步骤S303,否则,结束处理。
用坐标表示位置时,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可以表示成一个坐标集合,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的坐标是否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本实施例中,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即可,当然也可以是滑动起点的坐标或滑动终点的坐标均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
当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只有一个落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时,滑动轨迹可能是跨越屏幕底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即可能是用户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滑入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也可能是用户从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滑入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本实施例中,这两种情况均是允许的。
步骤S303,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距离,可以是滑动起点与滑动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当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位于屏幕的不同区域时,可以将不同区域的距离相加。比如,滑动起点位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在非显示区域的滑动距离为x1,滑动终点位于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在显示区域的滑动距离为x2,则滑动距离可以是x1+x2。滑动距离可以是上、下、左、右任意一个方向的滑动距离。
具体实现中,当滑动方向为上滑或下滑时,容易出现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只有一个落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的情况。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距离界限,以对滑动距离进行分类。比如,距离界限可以为10mm,可以将距离小于10mm的滑动归为短距离滑动(短滑),将距离大于或等于10mm的滑动归为长距离滑动(长滑)。在获取滑动距离之后,可以对所获取的滑动距离进行归类。
步骤S3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距离获取触控指令。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触控区域、滑动距离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比如表2所示:
表2
步骤S305,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中,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如图4b所示,其中,箭头可以表示滑动轨迹,箭头的起点可以表示滑动起点,箭头的终点可以表示滑动终点,滑动轨迹可以跨越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当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长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D1,当用户在第二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短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E2,当用户在第三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长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F1。图4b仅示出了在各个触控区域进行上滑操作的应用场景,实际中,还可以包括下滑、左滑、右滑等应用场景。
请参阅图5a,本实施例仍以用户进行滑动操作为例,本实施例将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二者结合起来,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
用户对屏幕进行滑动操作时,会在屏幕上形成滑动轨迹。所述滑动轨迹包括用户滑动过程中在屏幕上的每一个按压点。滑动起点即为用户在滑动操作中,在所述屏幕上的第一个按压点,滑动终点即为用户在滑动操作中,在所述屏幕上的最后一个按压点。滑动起点信息及滑动终点信息可以用坐标表示。
步骤S402,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若处于,则执行步骤S403,否则,结束处理。
用坐标表示位置时,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可以表示成一个坐标集合,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的坐标是否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本实施例中,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即可,当然也可以是滑动起点的坐标或滑动终点的坐标均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
当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只有一个落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时,滑动轨迹可能是跨越屏幕底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即可能是用户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滑入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也可能是用户从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滑入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本实施例中,这两种情况均是允许的。
步骤S403,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距离和滑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距离,可以是滑动起点与滑动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当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位于屏幕的不同区域时,可以将不同区域的距离相加。比如,滑动起点位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在非显示区域的滑动距离为x1,滑动终点位于屏幕底部的显示区域,在显示区域的滑动距离为x2,则滑动距离可以是x1+x2。滑动距离可以是上、下、左、右任意一个方向的滑动距离。
具体实现中,当滑动方向为上滑或下滑时,容易出现滑动起点的坐标、滑动终点的坐标二者中,只有一个落入非显示区域区域的坐标集合的情况。
步骤S404,判断滑动方向是否为预设方向,滑动距离是否达到预设距离,若满足条件,在执行步骤S405,否则,结束处理。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距离阈值并规定滑动方向,比如可以规定滑动方向为上滑,距离阈值可以是30mm,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户向上滑动,并且滑动距离超过30mm时,才算是有效的滑动操作;再比如,可以规定滑动方向为下滑,距离阈值可以是20mm,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户向下滑动,并且滑动距离超过20mm时,才算是有效的滑动操作。
步骤S405,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触控区域、手势信息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比如表3所示:
触控区域 手势信息 触控指令
第一触控区域 预设手势信息 G1
第二触控区域 预设手势信息 G2
第三触控区域 预设手势信息 G3
表3
上述预设手势信息,例如:向下滑动且滑动距离超过20mm,向上滑动且滑动距离超过30mm等。
步骤S406,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中,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如图5b所示,其中,箭头可以表示滑动轨迹,箭头的起点可以表示滑动起点,箭头的终点可以表示滑动终点,滑动轨迹可以跨越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假如:规定滑动方向向下,距离阈值是20mm。当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下滑操作且下滑距离超过20mm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G1,当用户在第二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下滑操作且下滑距离超过20mm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G2,当用户在第三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下滑操作且下滑距离超过20mm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G3。图5b仅示出了在各个触控区域进行下滑操作的应用场景,实际中,还可以包括上滑、左滑、右滑等应用场景。
请参阅图6a,本实施例以用户进行按压(点击)操作为例,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1,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手势信息包括按压手势,位置信息包括按压点的位置信息。
按压点位置信息可以用坐标表示。
步骤S502,判断按压点是否处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若处于,则执行步骤S503,否则,结束处理。
用坐标表示位置时,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可以表示成一个坐标集合,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按压点的坐标是否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若属于,则按压点处于该非显示区域。
步骤S503,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次数。
按压次数,比如单击、双击、三击等。
步骤S5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次数获取触控指令。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触控区域、按压次数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比如表4所示:
表4
步骤S505,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中,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如图6b所示,当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单击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L1,当用户在第二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双击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M2,当用户在第三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单击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N1。
请参阅图7a,本实施例以用户进行按压(点击)操作为例,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601,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手势信息包括按压手势,位置信息包括按压点的位置信息。
按压点位置信息可以用坐标表示。
步骤S602,判断按压点是否处于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若处于,则执行步骤S603,否则,结束处理。
用坐标表示位置时,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可以表示成一个坐标集合,具体实现中,可以判断按压点的坐标是否属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坐标集合,若属于,则按压点处于该非显示区域。
步骤S603,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时长。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时长界限,以对按压操作进行分类。比如,时长界限可以设置为10ms,并可以将时长小于10ms的按压归为短按,将时长大于或等于10ms的按压归为长按。在获取按压时长之后,可以对所获取的按压时长进行归类。
步骤S604,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时长获取触控指令。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触控区域、按压时长与触控指令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比如表5所示:
表5
步骤S605,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本实施例中,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如图7b所示,当用户在第一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短按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P1,当用户在第二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长按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Q2,当用户在第三触控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短按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并执行触控指令R1。
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手势(如按压力度,按压点数量),或者将不同的手势组合起来(比如,将滑动距离和按压时长组合起来),以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触控区域,并采集用户手势操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手势控制模式,在手势控制模式下,允许用户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输入手势,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的手势操作都可以被识别,不局限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的位置,提高了操作效率,另外,通过划分多个触控区域,丰富了操作方式。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操作控制装置可实现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触控区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包括:采集单元701、确定单元702,获取单元703、以及控制单元704,如下:
采集单元701,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获取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控制单元704,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703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屏幕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包括主屏幕状态和应用界面状态;
根据所述显示状态、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705,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确定单元702具体用于,若所述滑动起点和/或滑动终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滑动手势的触控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7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方向获取触控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7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距离;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距离获取触控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7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
判断所述滑动方向是否为预设方向,以及判断所述滑动距离是否达到预设距离;
若所述滑动方向为所述预设方向,且所述滑动距离达到所述预设距离,则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按压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706,用于根据所述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判断按压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702具体用于,若所述按压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按压手势的触控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703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次数;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次数获取触控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703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时长;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时长获取触控指令。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采用在电子设备中,由采集单元701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由确定单元7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获取单元703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再由控制单元704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即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触控区域,并采集用户手势操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手势控制模式,在手势控制模式下,允许用户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输入手势,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的手势操作都可以被识别,不局限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的位置,提高了操作效率,另外,通过划分多个触控区域,丰富了操作方式。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1,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以及存储器802。其中,处理器801与存储器802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800是电子设备8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800的各种功能并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800进行整体监控。
所述存储器8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8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8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8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801对存储器802的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中的处理器8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802中,并由处理器801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时,处理器8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屏幕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包括主屏幕状态和应用界面状态;
根据所述显示状态、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在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之后,处理器8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若所述滑动起点和/或滑动终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滑动手势的触控区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时,处理器8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方向获取触控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时,处理器8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距离;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距离获取触控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时,处理器8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
判断所述滑动方向是否为预设方向,以及判断所述滑动距离是否达到预设距离;
若所述滑动方向为所述预设方向,且所述滑动距离达到所述预设距离,则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按压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在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之后,处理器8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判断按压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若所述按压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按压手势的触控区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时,处理器8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次数;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次数获取触控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时,处理器801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时长;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时长获取触控指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之前,处理器8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按键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势控制模式。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触控区域,并采集用户手势操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手势控制模式,在手势控制模式下,允许用户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输入手势,在触控区域内的任意位置进行的手势操作都可以被识别,不局限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的位置,提高了操作效率,另外,通过划分多个触控区域,丰富了操作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803、射频电路804、音频电路805以及电源806。其中,其中,显示器803、射频电路804、音频电路805以及电源806分别与处理801电性连接。
所述显示器803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器803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
所述射频电路804可以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讯,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收发信号。
所述音频电路805可以用于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
所述电源806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8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806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2中未示出,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操作控制方法,比如: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者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控制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操作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记忆体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控制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依次相邻的多个触控区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所述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所述操作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屏幕的显示状态,所述显示状态包括主屏幕状态和应用界面状态;
根据所述显示状态、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在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若所述滑动起点和/或滑动终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滑动手势的触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方向获取触控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距离;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滑动距离获取触控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获取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
判断所述滑动方向是否为预设方向,以及判断所述滑动距离是否达到预设距离;
若所述滑动方向为所述预设方向,且所述滑动距离达到所述预设距离,则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按压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在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判断按压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若所述按压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按压手势的触控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次数;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次数获取触控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触控区域的按压时长;
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按压时长获取触控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按键控制模式切换为所述手势控制模式。
11.一种操作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有依次相邻的多个触控区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控制模式和手势控制模式,在所述按键控制模式下,所述非显示区域用于识别按键操作信息,在所述手势控制模式下,所述多个触控区域用于识别手势操作信息,所述多个触控区域包括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和第三触控区域,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手势控制模式时,采集用户的手势操作信息,所述手势操作信息包括手势信息和位置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手势操作的触控区域;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及所述手势信息获取触控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按压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按压点的位置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按压点的位置信息判断按压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按压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按压手势的触控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势信息包括滑动手势,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滑动起点信息和滑动终点信息判断滑动起点和滑动终点是否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滑动起点和/或滑动终点处于所述屏幕底部的非显示区域,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滑动手势的触控区域。
14.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
CN201810691588.8A 2018-06-28 2018-06-28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920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1588.8A CN108920082A (zh) 2018-06-28 2018-06-28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1588.8A CN108920082A (zh) 2018-06-28 2018-06-28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0082A true CN108920082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1588.8A Pending CN108920082A (zh) 2018-06-28 2018-06-28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0082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554A (zh) * 2018-12-04 2019-04-09 北京马上慧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返回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75665A (zh) * 2019-05-23 2019-09-24 深圳龙图腾创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7417A (zh) * 2019-05-13 2019-12-20 晶门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互动的计算设备
CN111240498A (zh) * 2019-12-31 2020-06-05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笔记本电脑触控板打出数字的系统及方法
CN111601114A (zh) * 2020-05-29 2020-08-28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直播间的用户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1638809A (zh) * 2020-05-22 2020-09-08 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信息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380990A (zh) * 2020-11-13 2021-02-19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21223A1 (zh) * 2019-12-18 2021-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系统的显示方法、交互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625867A (zh) * 2020-05-08 2021-11-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手势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46272A (zh) * 2021-09-15 2022-0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40873A (zh) * 2022-03-29 2022-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027386A (zh) * 2022-04-29 2022-09-09 北京龙腾佳讯科技股份公司 基于汽车云栈的车载服务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5348438A (zh) * 2022-08-15 2022-11-15 深圳技术大学 三维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662A (zh) * 2010-03-10 2011-09-21 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
CN103066982A (zh) * 2012-12-28 2013-04-2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US20150077398A1 (en) * 2013-06-27 2015-03-19 Tactus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dynamic tactile interface
CN107168566A (zh) * 2016-03-08 2017-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107678674A (zh) * 2017-09-30 2018-0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89795A (zh) * 2018-01-22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662A (zh) * 2010-03-10 2011-09-21 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
CN103066982A (zh) * 2012-12-28 2013-04-2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US20150077398A1 (en) * 2013-06-27 2015-03-19 Tactus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dynamic tactile interface
CN107168566A (zh) * 2016-03-08 2017-09-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操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电子设备
CN107678674A (zh) * 2017-09-30 2018-02-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89795A (zh) * 2018-01-22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554B (zh) * 2018-12-04 2022-04-01 北京有限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返回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97554A (zh) * 2018-12-04 2019-04-09 北京马上慧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返回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97417A (zh) * 2019-05-13 2019-12-20 晶门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互动的计算设备
CN110597417B (zh) * 2019-05-13 2023-07-28 晶门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互动的计算设备
CN110275665A (zh) * 2019-05-23 2019-09-24 深圳龙图腾创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21223A1 (zh) * 2019-12-18 2021-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系统的显示方法、交互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240498B (zh) * 2019-12-31 2020-10-23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笔记本电脑触控板打出数字的系统及方法
CN111240498A (zh) * 2019-12-31 2020-06-05 深圳市蓝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笔记本电脑触控板打出数字的系统及方法
CN113625867A (zh) * 2020-05-08 2021-11-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手势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8809A (zh) * 2020-05-22 2020-09-08 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信息的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601114B (zh) * 2020-05-29 2022-09-13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直播间的用户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1601114A (zh) * 2020-05-29 2020-08-28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直播间的用户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2380990A (zh) * 2020-11-13 2021-02-19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46272A (zh) * 2021-09-15 2022-01-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946272B (zh) * 2021-09-15 2022-10-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40873A (zh) * 2022-03-29 2022-06-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027386A (zh) * 2022-04-29 2022-09-09 北京龙腾佳讯科技股份公司 基于汽车云栈的车载服务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5027386B (zh) * 2022-04-29 2023-08-22 北京龙腾佳讯科技股份公司 基于汽车云栈的车载服务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5348438A (zh) * 2022-08-15 2022-11-15 深圳技术大学 三维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348438B (zh) * 2022-08-15 2023-06-06 深圳技术大学 三维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0082A (zh)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84373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2020345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단말에서 홈 화면의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08932057A (zh)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2752749B1 (en) Processing method of touch screen device user interface and touch screen device
US96261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8089795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632462A (zh) 分屏显示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40111526A (ko) 다중 입력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9062464B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845751A (zh) 触控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65307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032484A (zh) 分屏显示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68676A (zh) 触控信息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165075A (zh) 应用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85983A (zh)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79680A (zh) 一种图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563416B (zh) 应用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30111405A1 (en) Controlling method for basic screen and portable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0114748A (zh) 一种显示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69501A (zh) 图标移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205066B (zh) 一种图片查找方法和装置
CN103809894B (zh)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01164B (zh) 应用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16199B (zh)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