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6272A -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6272A
CN113946272A CN202111083043.7A CN202111083043A CN113946272A CN 113946272 A CN113946272 A CN 113946272A CN 202111083043 A CN202111083043 A CN 202111083043A CN 113946272 A CN113946272 A CN 113946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sture
key
shortcut
user
ke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30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6272B (zh
Inventor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30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6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46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6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6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6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电脑快捷键数量有限,导致无法为更多的特定功能设置对应快捷键,从而降低了人机交互效率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快捷操作,第一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一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一手势;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对电脑键盘的多个按键同时进行操作,以触发电脑执行一些特定的功能,如:调节屏幕亮度,调节音量,锁定屏幕,返回到电脑桌面,打开应用程序窗口,启动屏幕保护,关闭屏幕保护,进行屏幕截图等。这些快捷操作可以称为快捷键。但是,由于电脑快捷键数量有限,导致无法为更多的特定功能设置对应快捷键,从而降低了人机交互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电脑快捷键数量有限,导致无法为更多的特定功能设置对应快捷键,从而降低了人机交互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包括具有触控板的键盘,或者与具有触摸板的键盘连接,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快捷操作,第一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一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一手势;电子设备执行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键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按键与触控板手势进行组合,从而可以组成多种快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之后,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更多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从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示例性的,以第一操作为按压,第一手势为“上划手势”为例,电子设备接收用户按压键盘上的至少一个按键,如:用户仅按压了键盘上的“F1键”,又在触控板上输入“上划手势”。此时,电子设备执行“F1键”与“上划手势”组成的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如:调节音量,从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二快捷操作,第二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二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二手势,第一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与第二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不同,和/或第一手势与第二手势不同;电子设备执行第二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二功能,第一功能与第二功能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更多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因此电子设备需通过区分每个快捷操作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手势,识别出不同的快捷操作,以触发电子设备执行当前输入的快捷操作所对应的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第一手势在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第一区域是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第一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第二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触控板上划分多个区域,这样用户可以在触控板的不同的区域中输入触控板手势,之后与键盘的按键进行组合,使得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电子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第一手势在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第一区域是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第一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第二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触控板上划分多个区域,这样用户可以在触控板的相同的区域中输入触控板手势,之后与键盘的按键进行组合,使得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电子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出快捷操作,因此需要判断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与预设时间。在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二者组成的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这样,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出用户输入的第一快捷操作,并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一个按键的情况下,一个按键为键盘的功能热键或基础按键;在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多个按键的情况下,多个按键包括功能热键和/或基础按键;基础按键包括数字符号键,字母键和功能键。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键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按键与触控板手势进行组合,从而可以组成多种快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之后,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更多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从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和/或,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是用户自定义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从而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快捷操作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进一步地,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是用户自定义的,从而用户可以对需要设置快捷操作的功能进行自定义,由于本申请通过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将键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按键与触控板手势进行组合,从而可以组成多种快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之后,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更多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从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或手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快捷操作,第一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一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一手势。
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二快捷操作,第二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二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二手势,第一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与第二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不同,和/或第一手势与第二手势不同;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二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二功能,第一功能与第二功能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第一手势在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第一区域是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第一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第二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第一手势在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第一区域是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第一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第二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一个按键的情况下,一个按键为键盘的功能热键或基础按键;在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多个按键的情况下,多个按键包括功能热键和/或基础按键;基础按键包括数字符号键,字母键和功能键。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和/或,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是用户自定义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或手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电子设备,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和键盘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场景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场景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场景示意图之四;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场景示意图之五;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解释:
功能热键可以为键盘(Keyboard)功能键区中的按键。示例性的,以键盘为如图1所示的键盘为例,功能键区可以为如图1中所示的区域a,功能热键可以包括:“F1键”、“F2键”等。
基础按键可以为键盘上主键盘区中的按键。示例性的,以键盘为如图1所示的键盘为例,主键盘区可以为如图1中所示的区域b,基础按键可以包括数字符号键,如“1键”和“0键”等。基础按键还可以包括26个字母键,如“A键”和“B键”等。基础按键还可以包括功能键,如“Ctrl键”和“Shift键”等。
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上执行的手势,如可以为“滑动手势”,或者“按压手势”等。示例性的,“滑动手势”可以为由触控板的上侧向触控板的下侧移动的下划手势等。“按压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上以不同压力进行按压的手势。
目前,组合键可以为主键盘区中的至少两个基础按键的组合,可称为快捷键。作为一些示例,快捷键可以为字母键和功能键组成的组合键,如:“A键”和“Ctrl键”二者组成的组合键,或者“A键”、“Ctrl键”和“Shift键”三者组成的组合键。
由于电脑快捷键数量有限,导致无法为更多的特定功能设置对应快捷键,从而降低了人机交互效率。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触控板的输入设备,如键盘,或者该电子设备可以连接有具有触控板的输入设备,如键盘。如:在电子设备包括具有触控板的键盘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或者,在电子设备连接有具有触控板的键盘的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该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ZigBee、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各种蜂窝网协议等建立与键盘的通信连接。或者,该设备采用有线的方式与外置的键盘建立连接,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所示,以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100为例,平板电脑100通过蓝牙与键盘200建立通信连接。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将功能热键、基础按键以及组合键中的一个或多个与触控板手势进行组合,从而可以组成多种快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之后,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更多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从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电子设备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示例性的,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100为例,请参考图3,其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电脑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平板电脑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无线通信模块150,音频模块160,扬声器160A,受话器160B,麦克风160C,传感器模块170,按键180,马达181,指示器182,摄像头183,显示屏184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平板电脑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平板电脑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无线通信模块150,调制解调处理器等实现。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无线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平板电脑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显示屏18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平板电脑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8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8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平板电脑100的存储能力。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音频模块16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扬声器16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16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16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按键18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马达18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指示器18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的平板电脑100,以平板电脑100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并且平板电脑100采用无线的方式与外置的键盘200建立连接为例,如图4所示,平板电脑100从逻辑上可划分为应用层21、内核层22和硬件层23。
其中,如图4所示,硬件层23可包括图3所示的显示屏184,无线通信模块150等。其中,键盘200通过与平板电脑100的无线通信模块150建立连接,从而平板电脑100可以获取用户通过键盘200输入的触控轨迹及用户对按键的操作。
应用层21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应用可以为系统应用,也可以为第三方应用。如,应用层21包括应用1,应用1用于识别用户通过键盘200输入的触控板手势及对相应按键的操作,以确定该按键和触控板手势对应的功能。
内核层22作为硬件层23和应用层21之间的软件中间件,用于管理和控制硬件与软件资源。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22可包括键盘驱动、触控板驱动。例如键盘驱动用于采集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并将该操作对应按键的键值发送至应用1。触控板驱动用于采集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轨迹,并将该触控板手势发送至应用1。应用1可以根据键盘驱动采集的按键的键值,以及触控板驱动采集的触控轨迹,确定用户操作的按键和输入的触控板手势。用户对该按键的操作和输入的触控板手势可对应一快捷操作。之后,应用1可对该快捷操作进行响应,即执行对应的功能。其中,每个触控轨迹对应一个触控板手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键盘200输入的触控轨迹及用户对按键的操作时,可以对用户在键盘200上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做限制。如:一种示例中,用户可以先对键盘200上的按键进行操作,然后用户又在键盘200的触控板2001上输入触控轨迹。在另一种示例中,用户还可以先在键盘200的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板手势,然后又在键盘200上的按键进行操作。在其他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同时对键盘200上的按键进行操作,并在键盘200的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板手势。上述示例是以对用户在键盘200上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做限制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对用户在键盘200上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限制。如:用户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后,又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作为响应,平板电脑执行先按下“F1键”,再输入“上划手势”所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功能1。当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后,又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作为响应,平板电脑执行先按下“上划手势”,再输入“F1键”所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功能2。可见,相同的按键与触控板手势组成的快捷操作,在输入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也会存在差异,如此可以提高平板电脑100上快捷键的数量。上述示例是以对用户在键盘200上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做限制为例,或者以对用户在键盘200上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做限制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它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将一部分快捷操作设置为不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将一部分快捷操作设置为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保证用户的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在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以对用户在键盘200上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不做限制为例进行说明的。具体的,用户通过键盘200输入触控轨迹及对按键的操作时,均以用户可以先对键盘200上的按键进行操作,然后用户又在键盘200的触控板2001上输入触控轨迹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如对“F1键”的操作,第一手势可以为触控板手势,如“上划手势”,第一功能可以为电子设备可执行的所有功能中的任一个功能,如调解音量。
以上示例示例是以内核层22包括键盘驱动、触控板驱动为例进行说明的。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22还包括显示屏驱动。应用1在对该快捷操作进行响应后,在执行的功能会引发界面变化的情况下,可向显示屏驱动发送携带对应的显示信息。显示屏驱动用于根据应用1发送的显示信息,控制显示屏184显示对应界面。
示例性的,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100,平板电脑100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并且平板电脑100内核层22包括键盘驱动、触控板驱动,平板电脑100以无线的方式与键盘200建立通信连接,快捷操作对应的按键为“Ctrl键”,触控信息对应的触控板手势为“滑动手势”或者“按压手势”为例进行说明。
在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如“Ctrl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的键盘驱动可以将用户操作的键盘200的“Ctrl键”的键值发送至应用1。在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的触控板驱动将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板手势,如“滑动手势”,发送至应用1。之后,应用1确定“Ctrl键”和“滑动手势”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调节音量。应用1执行该功能。
或者,在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如“Ctrl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的键盘驱动可以将用户操作的键盘200的“Ctrl键”的键值发送至应用1。在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的触控板驱动将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轨迹发送至应用1。应用1确定键值对应的按键,如:“Ctrl键”,以及触控轨迹对应的触控板手势,如“按压手势”。之后,应用1确定“Ctrl键”和“按压手势”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调节亮度。应用1执行该快捷操作。其中,不同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确定触控板手势为“按压手势”时,还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按压手势”时的压力数值(可通过触控板2001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采集),确定按压状态。如:该压力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确定按压状态为“轻压”。该压力数值大于第一数值,确定按压状态为“重压”。如此,应用1确定触控信息对应的触控板手势为“按压手势”,并根据用户输入“按压手势”对应的压力数值,确定按压状态为“轻压”时,执行“Ctrl键”与“轻压”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锁定屏幕。或者,应用1确定触控信息对应的触控板手势为“按压手势”,并根据该“按压手势”对应的压力数值,确定按压状态为“重压”时,执行“Ctrl键”与“重压”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回到桌面。也就是说,当用户对相同的按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如果在触控板上输入的“按压手势”的压力不同,应用1也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快捷操作,并执行不同的功能。
可以看出,通过将键盘200上的按键与触控板手势进行组合,可以组成多种快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平板电脑100的快捷键的数量。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在平板电脑100上设置更多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从而在使用平板电脑100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平板电脑100快速实现对应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以下,结合图3所示的平板电脑100,以平板电脑100采用无线的方式与外置的键盘200建立连接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下面结合图5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S1、平板电脑100接收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及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板手势。
S2、平板电脑100执行该按键和触控板手势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平板电脑100中可以预先存储有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其中,该快捷操作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与触控板手势的组合,不同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或者说按键与触控板手势的组合不同。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按键可以是功能热键,基础按键等。
示例性的,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264768720000081
由于平板电脑100上预先存储有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因此用户在使用平板电脑100时,可以通过在键盘200上执行不同的快捷操作,如用户对键盘200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进行操作,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触控轨迹,以触发平板电脑100执行不同的功能。如,在用户对键盘200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进行操作,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触控轨迹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可以采集到用户操作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的键值。平板电脑100还可以采集到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根据采集到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的键值,以及触控轨迹对应的触控板手势,可以确定用户输入的快捷操作,从而触发平板电脑执行该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100。
示例性的,以功能1对应的快捷操作为“F1键”与“上划手势”的组合为例。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600。在平板电脑100接收到用户点击界面600中的显示设置按钮6001的操作后,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6中的(b)所示的界面601,界面601中可以包括:设置菜单6010,设置菜单6010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选择项,如该选择项可以包括快捷键使用说明按钮60101。之后,平板电脑100接收用户点击设置菜单601中的快捷键使用说明按钮60101的操作。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6中的(c)所示的界面602,界面602中包括快捷键使用说明6020。之后,用户可以按照快捷键使用说明6020执行对应快捷操作,即在键盘200,以及触控板2001上执行对应的操作。如用户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后,又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或者用户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的同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或者用户在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后,又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以触发平板电脑100执行功能1,如功能1为亮度调节。
此外,在平板电脑100执行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后,会引起界面变化的场景中,平板电脑100还可以在显示屏184上显示执行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后的界面。如,继续结合图6所示示例,用户可以按照快捷键使用说明6020,对键盘200的“F1键”进行操作,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后,平板电脑100执行功能1,如对平板电脑100的显示屏184亮度进行调节。另外,平板电脑100还可以显示如图6中的(d)所示的界面603,界面603中包括亮度调节的提示项6030。如此,用户按照快捷键使用说明6020执行对应快捷操作后,可以在平板电脑100上查看到该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的提示项,方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100。
在另一些示例中,上述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如:用户可以自定义“功能热键”与“触控板手势”的组合为一快捷操作,并定义其对应执行的功能,或者自定义“基础按键”与“触控板手势”的组合为一快捷操作,并定义其对应执行的功能等,或者自定义“功能热键”、“基础按键”与“触控板手势”的组合为一快捷操作,并定义其对应执行的功能等。
其中,上述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具体的可以为:用户可以对平板电脑100中预先配置的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进行重新设定,以实现自定义。如:用户可以重新对功能1对应的快捷操作进行自定义。如表1所示平板电脑100中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中,功能1对应的快捷操作由“F1键”和“上划手势”组成。之后,用户可以重新定义功能1对应快捷操作,如表2所示,重新定义后的功能1对应的快捷操作由“F2键”和“下划手势”组成。这样,表1中对应功能1的由“F1键”和“上划手势”的组合变为由“F2键”和“下划手势”的组合。之后,用户在键盘200上对“F1键”进行操作,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不再触发执行功能1。而是,用户在键盘200上对“F2键”进行操作,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下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的情况下,可以触发平板电脑100执行功能1,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100。
或者,上述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用户自定义的。具体的可以为:用户自行设置快捷操作及其对应功能,以实现自定义。如,用户可以自定义新的功能,如功能2,并对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进行自定义。如表2所示,新定义的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由“Ctrl键”和“画圆操作”组成。之后,用户在键盘200上对“F2键”进行操作,并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画圆操作”对应的触控轨迹的情况下,可以触发平板电脑100执行功能2,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100。
类似的,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其它的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其中,用户自定义其它的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的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的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用户自定义的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264768720000091
需要说明的是,当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中按键发生改变,触控板手势不改变,或者,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中按键不改变,触控板手势发生改变,或者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中按键发生改变,触控板手势发生改变时,平板电脑100需将该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中按键与触控板手势的组合进行更新,以保证用户可以在下一次输入新的快捷操作时,平板电脑100可以识别该新的快捷操作,并触发执行该新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
示例性的,以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为“Ctrl键”和“画圆操作”二者组合为例。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6中的(b)所示的界面601,界面601中可以包括:设置菜单6010,设置菜单6010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选择项,如该选择项可以包括快捷键设置按钮60102。之后,平板电脑100接收用户点击设置菜单601中的快捷键设置按钮60102的操作。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7中的(a)所示的界面700,界面700中包括可使用的所有功能菜单7002,可使用的所有功能菜单7002中包括至少一个功能的设置按钮,如设置按钮可以是功能2的设置按钮70020。之后,平板电脑100接收用户点击可使用的所有功能菜单7002中的设置按钮70020的操作。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7中的(b)所示的界面701,界面701中包括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设置栏7010。之后,用户通过在键盘200和触控板2001上输入对应的快捷操作,如对“Ctrl键”进行操作后,又在触控板2001上执行“画圆操作”对应的触控轨迹;或者,在触控板2001上执行“画圆操作”后,又在“Ctrl键”进行操作,或者,对“Ctrl键”进行操作的同时,在触控板2001上执行“画圆操作”。此时,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设置栏7010中显示用户最终设定快捷操作由“Ctrl键”和“画圆操作”组成,如此便完成了对“功能2”的快捷操作的设置。
此外,为了便于用户了解如何设置快捷操作,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8中的(a)所示的界面800,界面800中包括可使用的所有功能菜单8002,可使用的所有功能菜单8002中包括至少一个功能的设置按钮,如设置按钮可以包括功能2的设置按钮80020。平板电脑100接收用户点击可使用的所有功能菜单8002中的设置按钮80020的操作。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8中的(b)所示的界面801,界面801中包括设置快捷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如设置快捷操作包含4个步骤,分别为“第一步、请在键盘200上对按键进行操作”的步骤8010,“第二步、请在触控板2001中输入触控板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的步骤8011,“第三步、功能2:快捷操作:“**”+“**”,请确认”的步骤8012,“第四步、完成设置”的步骤8013。一种示例中,平板电脑100在显示界面801预设时间后,直接跳转至如图8中的(c)所示的界面802。在另一些示例中,平板电脑100显示的界面801中还包括下一步按钮8014,用户可以选择由界面801跳转至界面802的时机,保证了用户的提示。以下示例以平板电脑100显示的界面801中还包括下一步按钮8014为例进行说明。之后,用户可以根据界面801中给出的设置快捷操作的4个步骤,在键盘200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相应的操作,以进行快捷操作的设置。用户可以对界面801上的下一步按钮8014进行点击。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8中的(c)所示的界面802,界面802中包含用户对键盘200以及触控板2001进行操作的键盘操作提示页面8020。用户首先在键盘200上按下“Ctrl键”后,平板电脑100的显示屏184上会提示用户在键盘200上已按下“Ctrl键”。然后,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了“画圆操作”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的显示屏184上会提示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轨迹。在用户在键盘200和触控板2001上执行了相应的操作后,作为响应,键盘操作提示页面8020会显示用户当前已按下“Ctrl键”,同时会显示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画圆的结果。由于用户在触控板2001输入“滑动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存在差异,如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进行“画圆操作”对应的触控轨迹时,不同用户输入的触控轨迹存在差异。为了便于平板电脑100识别该“画圆操作”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会对用户在触控板2001输入的触控轨迹与平板电脑100给出的目标触控轨迹进行匹配。如:在用户在触控板2001输入的触控轨迹与平板电脑100给出的目标触控轨迹的匹配度小于匹配阈值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会提示用户重新输入触控板手势,直到用户输入的触控轨迹与平板电脑100给出的目标触控轨迹的匹配度大于或等于匹配阈值,以保证平板电脑100可以收到准确地该触控轨迹对应的触控板手势。在用户在触控板2001输入的触控轨迹与平板电脑100给出的目标触控轨迹的匹配度大于或等于匹配阈值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8中的(d)所示的界面803,界面803中包含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的设置结果8030。用户在点击“是”按钮80301后,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显示如图8中的(e)所示的界面804,界面804中提示有设置完成的提示信息8040。之后,平板电脑可以显示如图8中的(f)所示的界面805。界面805中包括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设置栏8050。此时,功能2对应的快捷操作设置栏8050中显示用户最终设定快捷操作,如此便完成了对“功能2”的快捷操作的设置。在用户在点击界面803中的“否”按钮80302后,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可以重新显示如图8中的(c)所示的界面802,以便用户重新进行快捷操作的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快捷操作中,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可以是对一个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多个按键的操作。如:快捷操作中,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为对一个按键的操作的情况下,该一个按键可以是功能热键,或者是基础按键。如:该按键可以是“F1键”,或者“Ctrl键”,或者“A键”等。或者,快捷操作中,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为对多个按键的操作的情况下,该多个按键中的每个按键可以均为功能热键,或者,该多个按键中的每个按键可以均为基础按键,或者,该多个按键中的部分按键为功能热键,另一部分按键为基础按键。以快捷操作中,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为对2个按键的操作为例,2个按键分别为“F1键”和“F2键”,或者2个按键分别为“Ctrl键”和“Shift键”,或者,“F1键”和“Shift键”等。本实施例在此对快捷操作中,操作的按键的个数和类型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触控板手势可以为用户在触控板上执行的手势。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a)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由触控板的上侧向触控板的下侧移动的下划手势。或者,如图9中的(b)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由触控板的下侧向触控板的上侧移动的上划手势。或者,如图9中的(c)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由触控板的右侧向触控板的左侧移动的左划手势。或者,如图9中的(d)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由触控板的左侧向触控板的右侧移动的右划手势。或者,如图9中的(e)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2001上进行画圈的操作。或者,如图9中的(f)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2001上以不同按压力度进行按压的操作。
在另一些示例中,触控板2001中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如此用户可以在触控板2001中的不同的区域中输入触控板手势,之后与键盘200的按键进行组合,使得平板电脑100的快捷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平板电脑100。本实施例在此对触控板2001进行区域划分时,对区域划分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以将触控板2001划分为8个区域,分别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e,区域f,区域g,和区域f为例,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不同的区域中执行的第一手势。如图10中的(a)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中由触控板的上侧向触控板的下侧移动的下划手势。或者如图10中的(b)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中进行画圈的操作。或者如图10中的(c)所示,触控板手势可以为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中以不同压力值进行按压的操作。这样,对于不同区域的相同触控板手势,平板电脑100也可以认为其是不同的操作,进而可以做出不同的响应。
如,继续以将触控板2001划分为如图10所示的8个区域为例,不同功能与快捷操作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264768720000111
Figure BDA0003264768720000121
结合上述表1和表3可以看到的是,在对触控板2001未进行区域划分时,同一个按键与同一个触控板手势仅对应一个功能,如功能1对应的快捷操作由“F1键”与“上划手势”组成。在对触控板2001进行区域划分后,在触控板2001的不同区域中输入相同的触控板手势,以及相同的按键,对应的功能存在差异。如:功能1对应的快捷操作由“F1键”与“上划手势”组成,功能3对应的快捷操作由“F1键”与“上划手势”组成。但是,功能3中规定了,用户必须对“F1键”进行操作后,又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中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作为响应,平板电脑100才可以执行功能3。如此,可以使得平板电脑100的快捷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平板电脑100。
之后,平板电脑100接收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及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轨迹。如平板电脑100确定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对应“F1键”,用户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确定“F1键”与“区域a中的上划手势”组合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为功能3,如功能3为音量调节。平板电脑100执行音量调节。此外,如表3所示,平板电脑100确定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对应“F1键”,用户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上输入“下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确定“F1键”与“区域a中的下划手势”组合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为功能4,如功能4为锁定屏幕。平板电脑100执行锁定屏幕。或者,如表3所示,平板电脑100确定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对应“F1键”,用户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b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确定“F1键”与“区域b中的上划手势”组合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为功能5,如功能5为调节屏幕亮度。平板电脑100执行调节屏幕亮度。或者,如表3所示,平板电脑100确定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对应“F2键”,用户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确定“F2键”与“区域a中的上划手势”组合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为功能6,如功能6为返回到电脑桌面。平板电脑100执行返回到电脑桌面。或者,如表3所示,平板电脑100确定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对应“F2键”,用户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a上输入“下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确定“F2键”与“区域a中的下划手势”组合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为功能7,如功能7为打开应用程序窗口。平板电脑100执行打开应用程序窗口。或者,如表3所示,平板电脑100确定用户对键盘200的按键的操作对应“F2键”,用户在触控板2001的区域b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平板电脑100确定“F2键”与“区域b中的上划手势”组合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为功能8,如功能8为启动屏幕保护。平板电脑100执行启动屏幕保护。可以看出,不同的快捷操作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按键可以都相同或者不同,同时不同的快捷操作对应的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不同或相同。
结合上述示例,由于平板电脑100中存储有预先配置的不同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和/或,用户自定义的不同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因此,用户在使用平板电脑100时,可以直接在键盘200和触控板2001上输入需要的快捷操作,如此平板电脑100获取到键盘200输入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2001输入的触控板手势。平板电脑100根据该一个或者多个按键和触控板手势,确定对应的快捷操作,并执行该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平板电脑100。
平板电脑100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出快捷操作,作为一种示例,在用户在键盘200上对一个或者多个按键的操作,以及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板手势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平板电脑100执行上述S2的操作。其中,预设条件可以为接收到键盘200输入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后,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的触控板手势,如预设时间为2ms,这样平板电脑在接收到用户对键盘200上“Ctrl键”的操作后,若在2ms内又接收到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画圆操作”对应的触控轨迹,则平板电脑100执行“Ctrl键”和“画圆操作”对应的功能2。否则不执行对应的功能2。当然,也可以根据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与预设时间的大小关系,平板电脑100确定是否执行上述S2的操作。如:平板电脑100确定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则执行上述S2的操作。平板电脑100确定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不执行上述S2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是以不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如:用户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后,又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作为响应,平板电脑执行先按下“F1键”,再输入“上划手势”所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功能1。当用户在触控板2001上输入“上划手势”对应的触控轨迹后,又在键盘200上按下“F1键”。作为响应,平板电脑执行先按下“上划手势”,再输入“F1键”所组成的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如功能2。在另一些示例中,用户可以将一部分快捷操作设置为不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将一部分快捷操作设置为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保证用户的体验。
具体的,用户设置快捷键对应的功能时,需根据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设置的过程与不对快捷操作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按键,以及触控板手势输入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示例是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100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用户设置快捷操作,以及预先配置快捷操作的过程与平板电脑100上用户设置快捷操作,以及预先配置快捷操作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将功能热键、按键以及组合键与触控板手势进行组合,从而可以组成多种快捷操作,如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快捷键的数量。进一步地,通过对触控板划分不同的区域,从而在不同区域内执行触控板手势时,与功能热键、基础按键以及组合键可以组合成更多的快捷操作,保证了快捷操作的灵活性。之后,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每个功能对应的快捷操作,从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快捷操作触发对应的功能,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种示例中,请参考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1和处理单元102。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快捷操作,第一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一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一手势。
处理单元102,用于执行接收单元101接收的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01,还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二快捷操作,第二快捷操作包括:对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二操作,以及在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二手势,第一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与第二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不同,和/或第一手势与第二手势不同;处理单元102,还用于执行接收单元101接收的第二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二功能,第一功能与第二功能不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第一手势在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第一区域是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第一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第二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不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第一手势在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第一区域是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第一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第二手势在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相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和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一个按键的情况下,一个按键为键盘的功能热键或基础按键;在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多个按键的情况下,多个按键包括功能热键和/或基础按键;基础按键包括数字符号键,字母键和功能键。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和/或,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是用户自定义的。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或手机。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模块,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03。存储单元103可以用于存储该电子设备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存储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如写请求中的数据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触控板的键盘,或者与具有触摸板的键盘连接、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具有触控板的键盘、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当然,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有触控板的键盘,或者与具有触摸板的键盘连接、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平板电脑100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如图12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502。该处理器1501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处理器1501和接口电路1502可通过线路互联。该处理器1501可以通过接口电路1502从上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电子设备(如手机)运行的计算机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电子设备(如手机)运行的计算机指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具有触控板的键盘,或者与具有触摸板的键盘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快捷操作,所述第一快捷操作包括:对所述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一操作,以及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一手势;
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一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二快捷操作,所述第二快捷操作包括:对所述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的第二操作,以及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的第二手势,所述第一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与所述第二操作中被操作的按键不同,和/或所述第一手势与所述第二手势不同;
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第二快捷操作对应的第二功能,所述第一功能与所述第二功能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所述第一手势在所述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所述第二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包括多个区域,所述第一手势在所述触控板的第一区域输入,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触控板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与所述第二手势在所述触控板上输入时的区域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和所述第一手势的输入间隔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一个按键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按键为所述键盘的功能热键或基础按键;
在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被操作按键为多个按键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按键包括功能热键和/或基础按键;
所述基础按键包括数字符号键,字母键和功能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所述电子设备中;和/或,不同快捷操作和不同功能的对应关系是用户自定义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或手机。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所述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总线;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
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111083043.7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946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3043.7A CN113946272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3043.7A CN113946272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6272A true CN113946272A (zh) 2022-01-18
CN113946272B CN113946272B (zh) 2022-10-11

Family

ID=7932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3043.7A Active CN113946272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4627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947A (zh) * 2009-01-12 2010-07-14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手持式行动通讯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US20140078063A1 (en) * 2012-09-18 2014-03-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Gesture-initiated keyboard functions
CN106681648A (zh) * 2016-11-21 2017-05-17 北京技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手势导航方法
CN108920082A (zh) * 2018-06-28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947A (zh) * 2009-01-12 2010-07-14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手持式行动通讯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US20140078063A1 (en) * 2012-09-18 2014-03-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Gesture-initiated keyboard functions
CN106681648A (zh) * 2016-11-21 2017-05-17 北京技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手势导航方法
CN108920082A (zh) * 2018-06-28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6272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7515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pplications in split screen mode, compu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062479B (zh)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0432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stacked touch key and fingerprint sensor
US10551987B2 (en) Multiple screen mode in mobile terminal
EP265935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ng the usage of external display with mobile device
EP2132622B1 (en) Transparent layer application
CN109583356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20071B (zh) 基于异形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0705649B2 (en) Pressure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30008424A (ko) 휴대 단말기에서 바로 가기 기능을 실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EP3318998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445596B (zh) 一种设置项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73769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8504798A (ja) ジェスチャ制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23179425A1 (zh) 一种输入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908582A (zh) 一种控制方法、触控笔及电子组件
CN106991005A (zh) 操作系统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753153A (zh) 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153460B (zh) 一种图标隐藏方法及终端
CN111656347A (zh) 一种项目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US20210160423A1 (en) Wireless Device Having Dedicated Rear Panel Control
CN10734096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6131181A1 (zh) 一种指纹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946272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64951B (zh) 移动终端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