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9894B -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9894B
CN103809894B CN201210458802.8A CN201210458802A CN103809894B CN 103809894 B CN103809894 B CN 103809894B CN 201210458802 A CN201210458802 A CN 201210458802A CN 103809894 B CN103809894 B CN 103809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sture
electronic equipment
slip gesture
dynamic operation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588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9894A (zh
Inventor
田兴法
刘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588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9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9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9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9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9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能够增加手势种类,提高人机交互时的用户体验。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所述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本发明用于手势的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触摸屏已经广泛使用在电子设备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个人电脑、电子书等电子设备,而应用于触摸屏电子设备的基本手势是用户和电子设备交流的主要媒介。例如,单击手势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程序,长按手势用于拖动某个图标,滑动手势用于解锁、查找联系人等。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而现有技术中的手势种类却相对较少,因此用户体验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增加手势种类,提高人机交互时的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
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
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
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具体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所述动态操作包括直接触控操作或悬浮触控操作;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
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时,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在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
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
在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所述动态操作包括直接触控操作或悬浮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
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所述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这样一来,通过以上方法不仅增加了手势种类,而且还提高了人机交互时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识别单元的电子设备,该识别单元可以为能够识别直接触控操作的装置,如触摸屏等,也可以为能够识别悬浮触控操作的装置,如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等。特别的,所述悬浮触控操作为用户与所述识别单元不进行接触而进行的操作,所述电子设备的识别单元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然后将所述操作信息发送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简单方便的实现人机交互。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如iPhone系列、andriod系列、塞班系列等,也可以包括平板电脑、导航仪、个人电脑、电子书等。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
需要说明的是,n次滑动手势的n值是预先设定的,具体根据用户想要增加的多滑手势来决定,n通常为2或3。
S102、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识别滑动手势的功能,同时该电子设备能够分析当前滑动手势的多项参数,例如,在X轴上的移动速度、Y轴上的移动速度、用户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及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等。当电子设备识别出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滑动手势时,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指电子设备接收到最后一次滑动手势起始时间与第一次滑动手势起始时间的差。预设的时间间隔存储于电子设备中。
示例的,当n=2时,2次动态操作的时间间隔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T<2S,但是由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要求不同,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03、若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为n次滑动手势的预设时间间隔。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
S104、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若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后,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所述电子设备确定用户对某一应用程序的操作手势为双滑手势后,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运行该双滑手势对应的应用程序。故所述电子设备和用户之间增加了一项新的人机交互手势。
若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时间间隔,依照现有技术所述电子设备将其识别为多次的滑动手势,进而现有技术的规则执行相应次数的该滑动手势对应的功能。
本发明增加的多滑手势对现有手势的功能起到优化或者补充的作用。例如,现有技术中通过短按拨号键来打电话、短按挂断键来挂断电话,而本发明中可以在电话薄界面设定包含两次滑动手势的多滑手势触发电话呼叫的功能,包含三次滑动手势的多滑手势触发电话挂断的功能,又如,还可以设定包含两次滑动手势的多滑手势触发短信阅读功能,设定包含三次滑动手势的多滑手势触发发送短信的功能。再如,设定包含两次滑动手势的多滑手势进行程序切换等。滑动手势可以在触摸屏的任意位置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滑手势丰富了手势的种类,使得更多的操作能够更方便的完成,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时的用户体验。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以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为使应用界面滑动特定距离为例,具体介绍该手势的识别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201、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是否存在n次滑动手势。若是,执行步骤S202。若否,执行步骤S206。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能对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连续的操作,但不一定是滑动手势的操作,如点击、拖动或捏放等手势,因此电子设备需要对上述手势进行识别,判定是否存在n次滑动手势。
首先,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需要说明的是,动态操作中间不能存在按键输入或其他按钮输入等非动态操作等情况,或者每次动态操作间隔时间大于预设的间隔阈值,以保证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动态操作为连续操作。
然后,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该移动距离可以为所述起始位置坐标与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识别滑动手势的功能,同时电子设备能够分析当前滑动手势的多项参数,例如,在X轴上的移动速度、Y轴上的移动速度、用户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及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等。当用户对触摸屏进行操作时,假设电子设备记录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X1,Y1)和终止位置坐标(X2,Y2),并以起始点和终止点做一条直线,计算这条直线的长度这条直线的长度即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上述起始点为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在一次动态操作中手指与触摸屏开始接触的点,上述终止点为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在一次动态操作中手指与触摸屏结束接触的点,即抬起点。
最后,电子设备分别将n次连续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与预设的移动距离进行比较,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执行步骤S202。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存在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小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存在非滑动手势,示例的,如点击、捏放等手势。此时,执行步骤S206。
S202、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若是,执行步骤S203,若否,执行步骤S205。
其中,滑动手势的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指电子设备接收到最后一次滑动手势起始时间与第一次滑动手势起始时间的差。预设的n次动态操作的时间间隔可以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示例的,2次动态操作的时间间隔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T<2S,但是各种电子设备的设置不同,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S203、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并转步骤S204。
S204、电子设备使应用界面滑动特定距离。
示例的,若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时,称为双滑手势。在本实施例中假设n=2,则该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即双滑手势,此时应用界面滑动特定距离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电子设备可以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
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
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双滑手势滑动的距离较现有技术中的两次连续的滑动距离要远,因此快速将应用界面滑动至用户想要的位置,节约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S205、电子设备执行相应次数的滑动手势对应的功能。
电子设备判断得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因此n次滑动手势为普通的滑动手势,电子设备按照现有技术执行相应次数的滑动手势对应的功能即可。
S206、分别执行n次连续动态操作对应的功能。
由于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存在非滑动手势,如点击、捏放等手势,因此可以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分别执行上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对应的功能,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现有技术中通过滑动手势能够实现指示应用界面滑动来查找内容,其中应用界面滑动距离通过滑动手势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得到,计算公式如下:S=V*V/2a,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平均速度,a为所述平均加速度。由于用户操作速度的局限性,应用界面滑动距离也是有限的。当查找的内容过多,需要多次滑动手势才可以完成。本发明中,在所述电子设备确定至少两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后的内容。这样在多滑手势触发滑动应用界面查找内容时,对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添加系数能够实现比滑动手势更长的滑动距离。优选的,使用双滑手势实现此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若所述移动距离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动态操作为滑动手势。所述电子设备识别出至少两次滑动手势。所述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两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该多滑手势丰富了手势的种类,使人机交流更加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30包括:
识别单元301,用于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该识别单元301可以为能够识别直接触控操作的装置,如触摸屏等,也可以为能够识别悬浮触控操作的装置,如MEMS传感器等。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确定单元303,用于在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时,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执行单元304,用于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该执行单元304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
这样一来,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单元提供的多滑手势丰富了手势的种类,使得更多的操作能够更方便的完成,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时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识别单元301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
特别的,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即双滑手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40包括:
感应器401,用于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并将所述n次滑动手势发送至处理器402,所述n≥2。该感应器401可以为能够识别直接触控操作的装置,如触摸屏等,也可以为能够识别悬浮触控操作的装置,如MEMS传感器等。
处理器402,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器401发送的所述n次滑动手势,并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该处理器4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时,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该处理器402还用于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该处理器40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
这样一来,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单元提供的多滑手势丰富了手势的种类,使得更多的操作能够更方便的完成,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时的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处理器402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所述动态操作包括直接触控操作或悬浮触控操作;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
特别的,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即双滑手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多滑手势,丰富了手势的种类,使人机交流更加方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包括: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具体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所述动态操作包括直接触控操作或悬浮触控操作;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
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识别出n次滑动手势,所述n≥2;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与预设的时间间隔的大小关系;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次滑动手势与最后一次滑动手势的时间间隔小于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时,确定所述n次滑动手势为多滑手势;
执行单元,用于执行所述多滑手势对应的功能;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多滑手势的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初速度和移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应用界面的滑动距离:
S=DV*DV/2βa(0<D<10,0<β<1),其中,S为所述滑动距离,V为所述移动初速度,a为所述移动加速度,D为所述移动初速度系数,β为所述移动加速度系数;
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应用界面滑动所述滑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用户对触摸屏的n次连续动态操作,并记录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起始位置坐标和终止位置坐标,所述动态操作包括直接触控操作或悬浮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起始位置坐标和所述终止位置坐标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
当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中每次动态操作的移动距离都大于等于预设的移动距离,确定所述n次连续动态操作为n次滑动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滑手势为两次滑动手势。
CN201210458802.8A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809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8802.8A CN103809894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58802.8A CN103809894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9894A CN103809894A (zh) 2014-05-21
CN103809894B true CN103809894B (zh) 2017-06-27

Family

ID=5070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8802.8A Active CN103809894B (zh) 2012-11-15 2012-11-15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9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179B (zh) * 2014-06-27 2018-08-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120067B (zh) * 2015-07-16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滑动距离的获取装置及方法
CN110187809B (zh) * 2015-12-18 2023-09-2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调整移动终端桌面上应用图标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63879A (zh) * 2017-07-05 2017-12-12 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CN109901712A (zh) * 2019-02-20 2019-06-18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手势操作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489A (zh) * 2008-08-14 2009-01-07 炬才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99001A (zh) * 2009-07-13 2009-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界面更新方法和多媒体电子设备
WO2012098361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Inq Enterprises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user interac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0829A1 (en) * 2010-04-21 2011-10-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of providing security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489A (zh) * 2008-08-14 2009-01-07 炬才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99001A (zh) * 2009-07-13 2009-12-0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显示界面更新方法和多媒体电子设备
WO2012098361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Inq Enterprises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user interac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9894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189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with varying sensitivity regions
EP2752749B1 (en) Processing method of touch screen device user interface and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100107067A1 (en) Input on touch based user interfaces
WO2019014859A1 (zh) 一种多任务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14243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279295A (zh) 一种终端桌面图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809894B (zh) 一种手势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117165A (zh) 触摸输入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609191A (zh) 一种触摸屏手机的来信浏览交互方法
CN105159556A (zh) 一种界面操作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3092483A (zh) 用户界面上的触摸操作方法与移动终端
US20170068374A1 (en) Changing an interaction layer o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88105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KR20140089224A (ko) 터치 입력에 기초하여 동작을 실행하는 디바이스 및 동작 실행 방법
CN103473014A (zh) 一种多任务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09766054A (zh) 一种触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介质
CN103188362A (zh) 来电接听挂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577404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085983A (zh)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5015392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gestures and method for calling cursor
CN105446608A (zh) 信息搜索方法、信息搜索装置及电子装置
EP3528103A1 (en) Screen lock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creen locking device
CN10772889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36041A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多文件快速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4423657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7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