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1602A -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 Google Patents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1602A
CN108911602A CN201810825893.1A CN201810825893A CN108911602A CN 108911602 A CN108911602 A CN 108911602A CN 201810825893 A CN201810825893 A CN 201810825893A CN 108911602 A CN108911602 A CN 108911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ver plate
mold
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58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十美
苏春生
汤振亚
梁朋刚
张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58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1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1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1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8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 B28B1/087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acting on the mould ; Fixation thereof to the mould
    • B28B1/0873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vibrating or jolting by means acting on the mould ; Fixation thereof to the mould the mould being placed on vibrating or jolting supports, e.g. moulding t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38Treating surfaces of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to prevent sticking
    • B28B7/386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5/00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ement with other substances, e.g. slurries, mortars, porous or fibrous compositions
    • B28C5/40Mix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ing mixtures containing fibres
    • B28C5/402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原材料准备;步骤S2:将原材料混合搅拌成混凝土;步骤S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料入模,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振动台;步骤S4:对振动台上的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进行振动,直至振动成型;步骤S5:对步骤S4中振动成型的构件养护。采用本工法制作的产品相比普通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强度、更高韧性、更高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特点;有效的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降低施工成本;更好的规范施工现场;采用蒸汽养护相比现有的洒水覆盖自然养护,能够快速温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盖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现有进行混凝土盖板均采用多点开花,施工现场哪里有空位就在哪里进行制作,施工人员较多,养护随意,从而造成盖板的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极其缺少一种能够进行工厂化制作盖板的施工工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采用工厂化、专业化、集中化的生产模式、生产线流水作业的施工方式,把混凝土的集中搅拌生产、批量振动成型、自动温控养护、批量出厂检验打包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制作工艺,达到规模化批量生产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原材料准备;
步骤S2:将原材料混合搅拌成混凝土;
步骤S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料入模,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振动台;
步骤S4:对振动台上的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进行振动,直至振动成型;
步骤S5:对步骤S4中振动成型的构件养护。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的原材料包括级配为0.1pm~11mm的水泥、RPC专用掺合料、最大粒径为0.63mm的石英砂、钢纤维、减水剂和水。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2中的搅拌机为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向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英砂、钢纤维、水泥、RPC专用掺合料,以不低于4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min;
步骤S22:搅拌4min后,依次加入水、减水剂,以不低于4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6min,形成混凝土。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通过设置在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下方的分料机进行分料入模;
步骤S32:入模后的混凝土采用平板运输器传输至振动台旁,通过人工将装有混凝土的模具搬运至振动台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步骤S4具体是指:开启振动台,人工配合使用墨子拍打抹平混凝土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静停;具体是指:将振动成型后的构件带模具放置在存放架上运输至静停区域;上下模具之间采用木板隔离;静停的环境温度为18℃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静停时间不得短于6小时;
步骤S52:初养;具体是指:静停完毕后,关闭养护室门,操作人员打开养护室的自动温度系统,升温速度控制在12℃/h以内,升温至45℃保持恒温24h,再以降温速度15℃/h以内降至构件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相差不超过20℃,初养完毕;
步骤S53:人工拆模;具体是指:初养完毕后,技术人员对模具中的构件表面的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对比,符合要求时,将存放架运输至拆模区,进行人工拆模;
步骤S54:模具清洗;
步骤S55:终养;具体是指:将拆模后的构件运输至终养室,码垛覆盖塑料播磨进行蒸汽养护;构件之间预留30~50mm的间隙;所述终养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2℃/h,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恒温温度控制在75℃±5℃;恒温时间不得小于48h;
步骤S56:检验及打包存放、自然养护。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5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41:将拆模完毕后的模具放置在浓度为20%的稀盐酸池中浸泡2~3h;
步骤S542:浸泡后的模具转运至清水池,采用软毛刷刷洗;
步骤S543:将清洗完毕后的模具堆垛放置在通风处,风干后放置备用区。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56具体是指:终养完毕出库后,对构件进行出厂检验;所述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参数、抗冻融性能以及外观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作的产品相比普通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强度、更高韧性、更高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特点;
(2)本发明有效的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降低施工成本;更好的规范施工现场;
(3)本发明采用蒸汽养护相比现有的洒水覆盖自然养护,能够快速温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原材料准备;
步骤S2:将原材料混合搅拌成混凝土;
步骤S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料入模,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振动台;
步骤S4:对振动台上的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进行振动,直至振动成型;
步骤S5:对步骤S4中振动成型的构件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采用工厂化、专业化、集中化的生产模式、生产线流水作业的施工方式,把混凝土的集中搅拌生产、批量振动成型、自动温控养护、批量出厂检验打包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制作工艺,达到规模化批量生产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1中的原材料包括级配为0.1pm~11mm的水泥、RPC专用掺合料、最大粒径为0.63mm的石英砂、钢纤维、减水剂和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的含量不应大于8%。
石英砂采用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7%的石英砂,含泥量不应大于0.5%。有效的减小过渡区的范围,在整体上提高了体系的匀质性,从而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钢纤维采用直径0.15~0.23mm,长度12-14mm,抗拉强度不得低于2850MPa。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折强度,提高韧性。
外加剂严禁掺入氯盐类外加剂,且减水率不得低于29%,硫酸钠含量不得大于2%。
RPC专用掺合料二氧化硅含量大于85%,活性指数应大于120%,流动度比大于90%。
通过采用0.1pm~11mm的水泥、RPC专用掺合料有效的提高组份的细度,使得混凝土内部达到最大的填充密实度,将材料的初始缺陷降至最低。
配合比为现有技术,对此不在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通过设置在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下方的分料机进行分料入模;
步骤S32:入模后的混凝土采用平板运输器传输至振动台旁,通过人工将装有混凝土的模具搬运至振动台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还包括随机对入模的混凝土进行抽样,制作试块;试块随入模后的构件或同条件下成型,并与入模后的构件的同条件养护,养护到位后进行试验。
试块的试验项目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融性能。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5具体是指:成型后的构件养护包括静停、初养、终养及自然养护四个阶段;蒸汽养护时温度采用自动温度系统;养护过程中进行升温和恒温养护应按要求进行,升降温度要均衡,不得超过要求温度;恒温养护时间要求保证时间,出库时构件表面文件与外界环境温度温差不得超过20℃;养护过程中不得随意打开养护室门,以防温度骤变。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静停;具体是指:将振动成型后的构件带模具放置在存放架上运输至静停区域;上下模具之间采用木板隔离;静停的环境温度为18℃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静停时间不得短于6小时;
步骤S52:初养;具体是指:静停完毕后,关闭养护室门,操作人员打开养护室的自动温度系统,升温速度控制在12℃/h以内,升温至45℃保持恒温24h,再以降温速度15℃/h以内降至构件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相差不超过20℃,初养完毕;在进行同条件养护时以前面试块抗压强度达到30MPa的时间为准。
步骤S53:人工拆模;具体是指:初养完毕后,技术人员对模具中的构件表面的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对比,符合要求时,将存放架运输至拆模区,进行人工拆模;
步骤S54:模具清洗;
步骤S55:终养;具体是指:将拆模后的构件运输至终养室,码垛覆盖塑料播磨进行蒸汽养护;构件之间预留30~50mm的间隙;所述终养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2℃/h,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恒温温度控制在75℃±5℃;恒温时间不得小于48h;
步骤S56:检验及打包存放、自然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原材料准备;所述步骤1中的原材料包括级配为0.1pm~11mm的水泥、RPC专用掺合料、最大粒径为0.63mm的石英砂、钢纤维、减水剂和水。
步骤S2:将原材料混合搅拌成混凝土;所述步骤S2中的搅拌机为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向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英砂、钢纤维、水泥、RPC专用掺合料,以不低于4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min;
步骤S22:搅拌4min后,依次加入水、减水剂,以不低于4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6min,形成混凝土。
步骤S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料入模,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振动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通过设置在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下方的分料机进行分料入模;
步骤S32:入模后的混凝土采用平板运输器传输至振动台旁,通过人工将装有混凝土的模具搬运至振动台上。
步骤S4:对振动台上的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进行振动,直至振动成型;具体是指:开启振动台,人工配合使用墨子拍打抹平混凝土面;
步骤S5:对步骤S4中振动成型的构件养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静停;具体是指:将振动成型后的构件带模具放置在存放架上运输至静停区域;上下模具之间采用木板隔离;静停的环境温度为18℃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静停时间不得短于6小时;
步骤S52:初养;具体是指:静停完毕后,关闭养护室门,操作人员打开养护室的自动温度系统,升温速度控制在12℃/h以内,升温至45℃保持恒温24h,再以降温速度15℃/h以内降至构件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相差不超过20℃,初养完毕;
步骤S53:人工拆模;具体是指:初养完毕后,技术人员对模具中的构件表面的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对比,符合要求时,将存放架运输至拆模区,进行人工拆模;
步骤S54:模具清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41:将拆模完毕后的模具放置在浓度为20%的稀盐酸池中浸泡2~3h;
步骤S542:浸泡后的模具转运至清水池,采用软毛刷刷洗;
步骤S543:将清洗完毕后的模具堆垛放置在通风处,风干后放置备用区。
步骤S55:终养;具体是指:将拆模后的构件运输至终养室,码垛覆盖塑料播磨进行蒸汽养护;构件之间预留30~50mm的间隙;所述终养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2℃/h,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恒温温度控制在75℃±5℃;恒温时间不得小于48h;
步骤S56:检验及打包存放、自然养护;具体是指:终养完毕出库后,对构件进行出厂检验;所述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参数、抗冻融性能以及外观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采用本工法制作的产品相比普通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强度、更高韧性、更高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特点。
有效的减少土地的占用面积,降低施工成本;更好的规范施工现场;
采用蒸汽养护相比现有的洒水覆盖自然养护,能够快速温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原材料准备;
步骤S2:将原材料混合搅拌成混凝土;
步骤S3: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料入模,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振动台;
步骤S4:对振动台上的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进行振动,直至振动成型;
步骤S5:对步骤S4中振动成型的构件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原材料包括级配为0.1pm~11mm的水泥、RPC专用掺合料、最大粒径为0.63mm的石英砂、钢纤维、减水剂和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搅拌机为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向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内依次加入石英砂、钢纤维、水泥、RPC专用掺合料,以不低于4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min;
步骤S22:搅拌4min后,依次加入水、减水剂,以不低于4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6min,形成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通过设置在FSB-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下方的分料机进行分料入模;
步骤S32:入模后的混凝土采用平板运输器传输至振动台旁,通过人工将装有混凝土的模具搬运至振动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是指:开启振动台,人工配合使用墨子拍打抹平混凝土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静停;具体是指:将振动成型后的构件带模具放置在存放架上运输至静停区域;上下模具之间采用木板隔离;静停的环境温度为18℃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静停时间不得短于6小时;
步骤S52:初养;具体是指:静停完毕后,关闭养护室门,操作人员打开养护室的自动温度系统,升温速度控制在12℃/h以内,升温至45℃保持恒温24h,再以降温速度15℃/h以内降至构件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相差不超过20℃,初养完毕;
步骤S53:人工拆模;具体是指:初养完毕后,技术人员对模具中的构件表面的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对比,符合要求时,将存放架运输至拆模区,进行人工拆模;
步骤S54:模具清洗;
步骤S55:终养;具体是指:将拆模后的构件运输至终养室,码垛覆盖塑料播磨进行蒸汽养护;构件之间预留30~50mm的间隙;所述终养包括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2℃/h,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恒温温度控制在75℃±5℃;恒温时间不得小于48h;
步骤S56:检验及打包存放、自然养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41:将拆模完毕后的模具放置在浓度为20%的稀盐酸池中浸泡2~3h;
步骤S542:浸泡后的模具转运至清水池,采用软毛刷刷洗;
步骤S543:将清洗完毕后的模具堆垛放置在通风处,风干后放置备用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6具体是指:终养完毕出库后,对构件进行出厂检验;所述检验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参数、抗冻融性能以及外观质量。
CN201810825893.1A 2018-07-25 2018-07-25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Pending CN108911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5893.1A CN108911602A (zh) 2018-07-25 2018-07-25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5893.1A CN108911602A (zh) 2018-07-25 2018-07-25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1602A true CN108911602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1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5893.1A Pending CN108911602A (zh) 2018-07-25 2018-07-25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160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8309A (ja) * 2003-05-16 2004-12-02 Japan Progress Kk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低騒音型製造ライン
CN101920519A (zh) * 2010-05-28 2010-12-22 黄贺明 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生产工艺及其自动流水生产线
CN103381621A (zh) * 2012-05-04 2013-11-06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分公司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工艺
CN104098305A (zh) * 2014-06-20 2014-10-15 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专用电缆槽盖板及制作方法
CN108249861A (zh) * 2018-02-07 2018-07-06 汝州郑铁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8309A (ja) * 2003-05-16 2004-12-02 Japan Progress Kk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低騒音型製造ライン
CN101920519A (zh) * 2010-05-28 2010-12-22 黄贺明 活性粉末混凝土电缆槽盖板生产工艺及其自动流水生产线
CN103381621A (zh) * 2012-05-04 2013-11-06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分公司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工艺
CN104098305A (zh) * 2014-06-20 2014-10-15 鞍山三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专用电缆槽盖板及制作方法
CN108249861A (zh) * 2018-02-07 2018-07-06 汝州郑铁三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巨松等: "《混凝土学》", 30 June 20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6927B (zh) 一种轻质脱硫抹灰石膏
CN106316332B (zh) 一种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PL185326B1 (pl) Sposób wytwarzania lekkiej, otwartoporowatej mineralnej płyty izolacyjnej
CN104774031B (zh) 一种石英风化砂制备的a2.0 b04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方法
CN108558295A (zh) 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
CN107351236B (zh) 一种方料式无机型人造石生产工艺
CN108503285A (zh) 一种轻质高强度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8424167A (zh) 一种轻质发泡复合混凝土墙板的制备方法
CN107140923A (zh) 一种环保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26475U (zh) 石渣混凝土抛光饰面挂板
CN103864373A (zh) 一种复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
CN110627473A (zh) 一种磷硅镁基特种速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78658U (zh) 无机发泡混凝土保温板加工设备
CN108911602A (zh) 高速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工厂化施工工法
CN106584642B (zh) 一种高强度泡沫混凝土制品的制作方法
CN107382172A (zh) 一种一体化自保温装饰混凝土
CN108675691A (zh) 一种轻质发泡复合混凝土墙板
CN108726967B (zh) 一种pc构件的生产工艺
CN110606712A (zh) 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
CN108706932A (zh) 一种利用赤泥制备免烧轻骨料的方法
CN105693162A (zh) 半干性砼及用于预制按长截取空心楼板的方法
CN108481555A (zh) 一种建材加工用混料装置
CN109824332B (zh) 一种建造蜂箱的复合材料及用其建造蜂箱的工艺
CN208451876U (zh) 一种用于蒸压灰砂砖的双重养护装置
CN1180921C (zh) 以石膏为主要原料制造砌块的工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