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9851A - 加强型管梁 - Google Patents

加强型管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9851A
CN108909851A CN201810836611.8A CN201810836611A CN108909851A CN 108909851 A CN108909851 A CN 108909851A CN 201810836611 A CN201810836611 A CN 201810836611A CN 108909851 A CN108909851 A CN 108909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eam
bracket
reinforced
reinforced support
guan li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66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9851B (zh
Inventor
黄维
王志娟
张羽
刘木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8366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9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9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9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管梁,包括管梁本体(1),在所述管梁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加强支架总成,所述加强支架总成包括圆钢(2)和管梁加强支架(3),所述圆钢(2)上固定设置有至少1个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与所述管梁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管梁的强度。

Description

加强型管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梁,特别是一种加强型管梁。
背景技术
近几年,MPV车型以其空间大、宜家宜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随着技术进步和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MPV车型对仪表板管梁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管梁安装在驾驶室前端,主要是用来固定仪表板、转向管柱固定支架等。由于转向管柱重量较大,管梁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转向管柱及固定支架。
管梁的加强是车体强度设计的一道重要难题,主要表现为:1、管梁为圆管结构,难以向其它车身钣金件一样靠加强板提升强度;2、管梁本身厚度一定,难以用增加管梁厚度的方式来提升强度。
如下图1所示,为一种管梁100的截面图。在现有技术中,管梁100的外径主要有35mm、42mm、45mm、50mm、54mm和60mm几种,壁厚在1.8mm-2.5mm之间。提升管梁强度的主要方法是增加管梁100的直径与壁厚。
增加外径:外径增加会使管梁变粗,导致与其它零件产生干涉。仪表台位置结构紧凑,很难允许管梁加粗。
增加壁厚:增加壁厚会导致管梁成型困难,且壁厚最高为2.5mm,对强度的提升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型管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有效提高管梁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型管梁,包括管梁本体,在所述管梁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加强支架总成,所述加强支架总成包括圆钢和管梁加强支架,所述圆钢上固定设置有至少1个所述管梁加强支架,所述管梁加强支架与所述管梁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1个-3个,沿所述管梁本体的周向布置。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管梁加强支架为圆弧形结构,其中部向远离所述管梁本体的方向延伸形成安装凸槽,所述安装凸槽为通槽,其用于容纳所述圆钢。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管梁加强支架上形成有凸筋。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管梁加强支架分为第一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架连接。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二者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的一端均具有连接钩和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向远离所述圆钢方向延伸的翻边。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管梁加强支架分为第一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所述第一端部支架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架设于所述圆钢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数量比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数量多一个。
前述的加强型管梁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且二者相对的一端均设有连接钩和压板;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结构相同,均具有两个向远离所述圆钢方向延伸的翻边;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两端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个第二连接钩和一个第二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管梁本体上设置加强支架总成,显著地提高了管梁支架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有效、稳定地支撑转向管柱及固定支架,提高了结构可靠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轴测图;
图3是圆钢和管梁加强支架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的轴测图;
图6是第一连接支架的轴测图;
图7是第二连接支架的轴测图;
图8是第一连接、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三连接支架配合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梁本体,2-圆钢,3-管梁加强支架,4-安装凸槽,5-凸筋,6-连接钩,7-压板,8-翻边,9-第二连接钩,10-第二压板,11-塞焊孔,100-管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加强型管梁,包括管梁本体1,管梁本体1通常为“几”字形结构,在管梁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加强支架总成,加强支架总成通常设置在管梁本体1中部的直线段上,加强支架总成包括圆钢2和管梁加强支架3,圆钢2上固定设置有至少1个管梁加强支架3,管梁加强支架3与管梁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在实施时,先将管梁加强支架3与圆钢2用二保焊焊接固定,形成加强支架总成,然后再将管梁加强支架3与管梁本体1的外壁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塞焊方式,如图3所示,管梁加强支架3上具有塞焊孔11,实现加强支架总成与管梁本体1的焊接固定。
通常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设置为1个-3个,当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2个时,通常相对于管梁本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当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3个时,沿管梁本体1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正好能环绕管梁本体1一周。优选地,管梁加强支架3采用圆弧形结构,其中部向远离管梁本体1的方向延伸形成安装凸槽4,安装凸槽4为通槽,其用于容纳圆钢2。这样钢管2便不会直接与管梁本体1,有效防止对管梁本体1的外壁造成伤害。为了提高管梁加强支架3的结构强度,优选地,在管梁加强支架3上设置凸筋5,凸筋5沿圆钢2的周向布置,且垂直于安装凸槽4。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配置,从而获取不同的结构增强效果,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用8种具体的配置方案进一步说明。
方案1,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2个,二者相对于管梁本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2个管梁加强支架3,2个管梁加强支架3分别设置在圆钢2的两端,圆钢2的直径为6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提升了19%;
方案2,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2个,二者相对于管梁本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3个管梁加强支架3,3个管梁加强支架3均布,圆钢2的直径为6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提升了24%;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3个管梁加强支架3时,既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单独布置方式,也可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采用图3所示的单独布置方式焊接工艺复杂,焊接过程较长,而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则需要将管梁加强支架3分为第一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与第一端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部支架连接。其中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二者相对设置,如图5所示,二者与第一连接支架连接的一端均具有连接钩6和压板7,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向远离圆钢2方向延伸的翻边8。采用这种结构时,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与管梁本体1塞焊焊接固定,而第一连接支架直接通过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压在管梁本体1上,无需焊接固定,能有效降低焊接难度,提高焊接速度。
方案3,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2个,二者相对于管梁本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5个管梁加强支架3,5个管梁加强支架3首尾相接布置,圆钢2的直径为6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提升了28%;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管梁加强支架3的数量明显增多,具有管梁加强支架3脱落的风险,一方面为了降低焊接难度,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管梁加强支架3脱落,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管梁加强支架3分为第一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设于圆钢2的两端,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交替设置在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之间;第一连接支架的数量比第二连接支架的数量多一个。其中,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二者相对设置,请结合图5和图8,二者相对的一端均设有连接钩6和压板7;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结构相同,均具有两个向远离圆钢2方向延伸的翻边8;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支架的两端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个第二连接钩9和一个第二压板10。采用这种结构布置,只需将第一端部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与管梁本体1塞焊固定即可,第一连接支架无需焊接即可固定。有效降低焊接难度。
方案4,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3个,如图4所示,3个加强支架总成沿管梁本体1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2个管梁加强支架3,2个管梁加强支架3设置在圆钢2的两端,圆钢2的直径为6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能够提升36%;
方案5,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3个,如图4所示,3个加强支架总成沿管梁本体1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3个管梁加强支架3,3个管梁加强支架3的结构同方案2,圆钢2的直径为6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能够提升39%;
方案6,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3个,如图4所示,3个加强支架总成沿管梁本体1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5个管梁加强支架3,5个管梁加强支架3的结构同方案3,圆钢2的直径为6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能够提升42%;
方案7,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3个,如图4所示,3个加强支架总成沿管梁本体1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3个管梁加强支架3,3个管梁加强支架3的结构同方案2,圆钢2的直径为10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能够提升65%;
方案8,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3个,如图4所示,3个加强支架总成沿管梁本体1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每个加强支架总成具有5个管梁加强支架3,5个管梁加强支架3的结构同方案3,圆钢2的直径为10mm,经大量实验验证,管梁刚度能够提升67%。
综上所述,本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组合,从而获取所需结构强度的管梁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加强型管梁,包括管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梁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加强支架总成,所述加强支架总成包括圆钢(2)和管梁加强支架(3),所述圆钢(2)上固定设置有至少1个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与所述管梁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总成的数量为1个-3个,沿所述管梁本体(1)的周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为圆弧形结构,其中部向远离所述管梁本体(1)的方向延伸形成安装凸槽(4),所述安装凸槽(4)为通槽,其用于容纳所述圆钢(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上形成有凸筋(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分为第一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二者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连接的一端均具有连接钩(6)和压板(7),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向远离所述圆钢(2)方向延伸的翻边(8)。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加强支架(3)分为第一端部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所述第一端部支架和所述第二端部支架设于所述圆钢(2)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与所述第二端部支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数量比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数量多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型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与第二端部支架结构完全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且二者相对的一端均设有连接钩(6)和压板(7);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结构相同,均具有两个向远离所述圆钢(2)方向延伸的翻边(8);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两端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个第二连接钩(9)和一个第二压板(10)。
CN201810836611.8A 2018-07-26 2018-07-26 加强型管梁 Active CN108909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611.8A CN108909851B (zh) 2018-07-26 2018-07-26 加强型管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611.8A CN108909851B (zh) 2018-07-26 2018-07-26 加强型管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851A true CN108909851A (zh) 2018-11-30
CN108909851B CN108909851B (zh) 2020-03-24

Family

ID=6441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6611.8A Active CN108909851B (zh) 2018-07-26 2018-07-26 加强型管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98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1242A (en) * 1974-01-21 1977-11-09 Airflex Containers Ltd Clamped assemblies comprising a clamp and at least one tube or tubular structural member
CN201173346Y (zh) * 2008-01-16 2008-12-31 左铁军 接头有加强筋的抗弯铜铝连接管结构
CN203689317U (zh) * 2013-12-08 2014-07-02 重庆侨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中铜片及传热管共用的焊接支架
CN203690291U (zh) * 2013-12-08 2014-07-02 重庆侨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散热铜片焊接支架
CN205781463U (zh) * 2016-05-25 2016-12-07 河北首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钛管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1242A (en) * 1974-01-21 1977-11-09 Airflex Containers Ltd Clamped assemblies comprising a clamp and at least one tube or tubular structural member
CN201173346Y (zh) * 2008-01-16 2008-12-31 左铁军 接头有加强筋的抗弯铜铝连接管结构
CN203689317U (zh) * 2013-12-08 2014-07-02 重庆侨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中铜片及传热管共用的焊接支架
CN203690291U (zh) * 2013-12-08 2014-07-02 重庆侨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散热铜片焊接支架
CN205781463U (zh) * 2016-05-25 2016-12-07 河北首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钛管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851B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2033B (zh) 车体用高强度部件结构
CN108909851A (zh) 加强型管梁
CN209454861U (zh)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US7222912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body with hydroformed cowl
WO2019091407A1 (zh) B柱安装装置及车辆
JP5741300B2 (ja) 支持構造
CN109606411A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5574057U (zh)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横梁
CN205574053U (zh) 副车架安装支架及车辆
US20060016149A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superstructures
JP2008179258A (ja) ステアリング支持部構造
CN210391347U (zh) 全地形车及其驾驶舱
CN210363687U (zh) 一种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支架及汽车
CN206124772U (zh) 汽车仪表板支架
CN206368733U (zh) 一种前置排烟管
CN110733577A (zh) 梁结构和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20281507U (zh) 一种摩擦焊挡泥板支架
US6286559B1 (en) Filling pipe for the fuel tank of a motor vehicle
CN220764239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踏板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7227712U (zh) 车辆仪表管梁及车辆
CN209666801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机前悬置安装结构、车辆
CN210234651U (zh) 汽车排气吊钩安装支架
CN110450858A (zh) 车辆结构
CN220009890U (zh) 一种上装尾梁结构
CN207207968U (zh) 汽车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No. 99 Ziyun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No. 669 Shixin Road, Taohua Industrial Park,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