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1039B -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1039B
CN108901039B CN201810822084.5A CN201810822084A CN108901039B CN 108901039 B CN108901039 B CN 108901039B CN 201810822084 A CN201810822084 A CN 201810822084A CN 108901039 B CN108901039 B CN 108901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measurement report
cells
measurement
cove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20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1039A (zh
Inventor
许国平
程晓军
刁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20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1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包括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根据N个测量报告,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其中,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对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的准确评估。

Description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的弱覆盖和无覆盖区域的寻找和定位是重要的网络评估工作之一。由技术人员携带专业的测试设备到现场进行测试是寻找弱覆盖和无覆盖区域的可行方案之一,比如进行路测(Drive Test,简称:DT)或者呼叫质量测试(Call Quality Test,简称:CQT),但是现场测试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很难做到没有遗漏的全网评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都会按照系统的设置要求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MR数据中一般会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小区的信号电平强度、信噪比、小区的标识等信息,可以用于辅助进行网络覆盖评估。由于MR数据可以收集全网用户的测量报告,相比现场测试的方法,进行弱覆盖的评估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且基于最小化路测(Minimization ofDrive Tests,简称:MDT)技术,MR数据中附加了精确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定位信息,为精准定位存在弱覆盖问题的区域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不支持MDT技术的终端而言,还可以根据三角定位的原理,利用终端所能检测到的多个小区,对存在弱覆盖问题的区域进行辅助定位。
若某个区域中没有网络覆盖,自然也就无法收集到MR数据,因此无法基于MR数据确定无覆盖区域。在地铁环境中,由于终端无法接收到GPS信号,因此无法上报位置信息;而且地铁环境中往往采用漏缆的线状覆盖,基于三角定位的技术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地铁环境中,无法基于MR数据进行弱覆盖区域的准确定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法基于MR数据准确确定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基于MR数据准确确定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N为大于2的整数;N个测量报告包括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N个测量报告,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其中,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2个测量报告时开始计时;
计时每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
根据N个测量报告,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包括:
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以及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则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
其中,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包括:
若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
若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弱覆盖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
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包括: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若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i个小区;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包括:
若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第j个小区;
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j大于等于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包括: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i个小区;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第j个小区;
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j大于等于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终端在M个小区中的通行速度;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根据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包括: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的数量为多个;
在针对每个终端,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之后,还包括:
将通过多个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进行关联处理,获得关联后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标识在交通线路图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N为大于2的整数;N个测量报告包括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N个测量报告,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其中,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终端在交通线路区域中行进时发送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以及接收时间与交通线路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实现了对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的准确评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多个终端确定的小区覆盖状况进行关联处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中的“第一”和“第二”只起标识作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通篇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移动通信历经了技术的不断演进,发展出了多代通信系统,有代表性的技术制式包括: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系统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等。不论哪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都会按照系统的设置要求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MR数据中一般会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小区的信号电平强度、信噪比、小区的标识,例如小区识别码,即Cell ID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一支持MR的通信系统。
MR分为周期性触发和事件性触发两种类型。周期性触发是指终端在连接网络的状态时,即终端与基站之间存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按照网络侧预先设定的周期上报测量报告;事件性触发是终端按照网络侧预先定义的事件类型(比如LTE的A1、A2事件等)和配置的阈值上报测量报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无特殊声明,其中的MR均为周期性MR。
终端只有在连接态下才能上报周期性MR数据,或者说终端在没有中断和网络侧的RRC连接的情况下应该上报周期性MR数据,所以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要选取网络中在一定时间段之内与网络侧保持连接的,或者“本来应该处于连接态的”的多台终端,即这些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成功信令,如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或者类似信令与基站建立连接之后,在一定时间段内并没有中断与基站的连接,比如通过RRC连接释放信令,如RRCCONNECTION Release信令中断与基站的连接。一台终端是否处于连接态,可以由网络侧的信令直接判断,比如在RRC连接建立成功之后和RRC连接释放状态之前的终端,都被认为是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为了方便针对处于无覆盖区域的终端的描述,在本发明中,“本来应该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专指:终端在连接态下,如果突然从有覆盖的区域进入无覆盖的区域,网络侧和终端侧还未做出反应或者终端会按照流程尝试重新接入网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终端在此前RRC连接建立已经成功,但是还没有RRC连接释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A小区覆盖的1号交通站台区域和F小区覆盖的2号交通站台区域之间,包含了由B、C、D和E小区覆盖的交通线路区域。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小区之间有一小段距离为两个相邻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与小区覆盖长度相比,该重叠覆盖区域的长度可以忽略。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电信运营商在进行部署时,已经明确了各个小区所处的位置,以及各个小区的覆盖区域。图1仅示出了由两个交通站台所包含的一段交通线路区域,可以理解的是,一条地铁线路可以由若干个图1所示的区域组成。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1、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N为大于2的整数;N个测量报告包括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当用户携带终端设备乘坐地铁时,终端设备便随着地铁的运行在交通线路区域中行进,终端设备向网络侧反馈的测量报告,便反馈了交通线路区域中的网络覆盖状况。
可选的,可以选择地铁运行比较通畅的时刻,比如避免交通高峰期。以便可以比较准确的将地铁运行的时刻与交通线路区域对齐。
可选的,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主服务小区确定终端随地铁行进的方向。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主服务小区由A小区切换至B小区,则可以确定终端从1号交通站台区域向2号交通站台区域行进;同理,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主服务小区由F小区切换至E小区,则可以确定终端从2号交通站台区域向1号交通站台区域行进。
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假如根据测量报告判定终端从1号交通站台区域向2号交通站台区域行进,则第一小区为A小区,第二小区为F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4个小区,接收此区间内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
步骤S202、根据N个测量报告,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其中,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可选的,可以根据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与预设测量值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测量报告对应的位置处的小区覆盖状况。若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大于等于预设测量值,则确定该测量报告对应的位置处为强覆盖;若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则确定该测量报告对应的位置处为弱覆盖。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通信系统信号电平的名称不尽相同,而且不同通信系统对于信号电平的大小要求也不一样,甚至不同的运营商对于弱覆盖的定义也不相同。比如LTE系统弱覆盖的定义为主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简称:RSRP)小于-110dBm。
由于地铁是以固定的时刻运行的交通工具,因此可以较容易的将接收到N个测量报告的时刻与交通线路区域中的位置对应起来。然后根据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确定相应位置处的小区覆盖状况。
可选的,可以在接收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2个测量报告时开始计时,并计时每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
仍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可以理解为当测量报告的主服务小区由A小区切换至B小区时,开始计时,即该时刻为计时零点。并依次记录后续收到测量报告的时间。
可选的,可以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本实施例中,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
可选的,若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
可选的,若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弱覆盖区域。
可选的,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则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周期性触发的测量报告是以固定周期发送的,当接收到的属于同一终端的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间隔大于测量报告的固定发送周期时,可以确定该时间间隔对应的交通线路区域为无覆盖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通过接收终端在交通线路区域中行进时发送的测量报告,并根据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以及接收时间与交通线路区域的对应关系,确定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实现了对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的准确评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如何根据测量报告,确定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首先,可以获取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由于地铁是以固定的时刻运行的,而各个小区的覆盖区域也是固定的,因此便可以确定地铁运行时在各个小区的通行时间。
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可以包括: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
可选的,若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i个小区。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
若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第j个小区。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j大于等于i。
可选的,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可以包括: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i个小区;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第j个小区;
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j大于等于i。
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假如根据地铁的运行情况以及交通线路区域各小区的覆盖范围确定的各小区的通行时间分别为:B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B、C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C、D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D、E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E。以测量报告的主服务小区由A小区切换至B小区的时刻作为计时零点。
若在时间段t1至t2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的信号测量值均小于预设测量值,则在时间段t1至t2接收到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其中,在t1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该类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在t2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该类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
若TB<t1<(TB+TC),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C小区;若(TB+TC+TD)<t2<(TB+TC+TD+TE),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E小区。
若在时间段t3至t4未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测量报告,且t4-t3大于测量报告的发送周期,其中,在t3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在t4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
若TB<t3<(TB+TC),则可以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C小区;若(TB+TC)<t4<(TB+TC+TD),则可以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D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终端在M个小区中的通行速度。可选的终端在各个小区的通行速度可以根据各个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以及各个小区的通行时间确定。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根据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可以包括: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假如根据地铁的运行情况以及交通线路区域各小区的覆盖范围确定的各小区的通行时间分别为:B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B、C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C、D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D、E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E。根据电信运营商的部署规划可以确定交通线路区域各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分别为:B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为LB米、C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为LC米、D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为LD米、E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为LE米。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认为地铁在B小区的行进速度为(LB/TB)。以测量报告的主服务小区由A小区切换至B小区的时刻作为计时零点。
若在时间段t1至t2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的信号测量值均小于预设测量值,则在时间段t1至t2接收到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其中,在t1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该类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在t2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该类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
若TB<t1<(TB+TC),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B小区覆盖区域向右(t1-TB)LC/TC米;若(TB+TC+TD)<t2<(TB+TC+TD+TE),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D小区覆盖区域向右(t2-TB-TC-TD)LE/TE米。
若在时间段t3至t4未接收到来自终端的测量报告,且t4-t3大于测量报告的发送周期,其中,在t3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在t4时刻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为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
若TB<t3<(TB+TC),则可以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B小区覆盖区域向右(t1-TB)LC/TC米;若(TB+TC)<t4<(TB+TC+TD),则可以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C小区覆盖区域向右(t2-TB-TC)LD/TD米。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通过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与各个小区的通行时间和各个小区的覆盖区域长度,实现了对无覆盖区域和弱覆盖区域的精确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当测量报告的发送周期确定,各小区的通行时间也确定时,则可以确定出本应该接收到的各小区内的测量报告的总数量。具体的,若测量报告的发送周期为TS,B小区的通行时间为TB,则可以确定出本应该接收到的B小区内的测量报告的总数量为(TB/TS)。
可选的,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的计数次数确定弱覆盖小区的覆盖范围。
例如,以图1所示应用场景为例,假如根据测量报告的发送周期、地铁的运行情况以及交通线路区域各小区的覆盖范围所确定的本应该接收到的各个小区内的测量报告的总数量:B小区的总数量为NB、C小区的总数量为NC、D小区的总数量为ND、E小区的总数量为NE。以测量报告的主服务小区由A小区切换至B小区的时刻作为计数零点。
若接收到的第n1个至第n2个测量报告的信号测量值均小于预设测量值,则第n1至第n2个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其中,第n1个测量报告为该类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第n2个测量报告为该类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
若NB<n1<(NB+NC),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C小区;若(NB+NC+ND)<n2<(NB+NC+ND+NE),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E小区。
进一步的,若NB<n1<(NB+NC),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B小区覆盖区域向右(n1-NB)LC/NC米;若(NB+NC+ND)<n2<(NB+NC+ND+NE),则可以确定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D小区覆盖区域向右(n2-NB-NC-ND)LE/NE米。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通过接收到的测量报告的计数,实现了对交通线路区域中的弱覆盖区域的定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结合。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1、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包括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步骤S302、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i个小区。
步骤S303、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j个小区。
本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通过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是否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确定交通线路区域中的小区中是否存在无覆盖区域。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则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根据测量报告确定交通线路区域中的无覆盖区域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综合分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针对每个终端,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之后,还可以包括:
将通过多个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进行关联处理,获得关联后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例如,可以根据多个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中的弱覆盖区域的重合区域作为关联处理后的M个小区中的弱覆盖区域。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对多个终端确定的小区覆盖状况进行关联处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第一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中的弱覆盖区域为图中实线椭圆覆盖的C小区和D小区中的部分区域,根据第二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中的弱覆盖区域为图中虚线线椭圆覆盖的C小区和D小区中的部分区域,则可以选取两者重合部分作为关联处理后所确定的M个小区的弱覆盖区域。
可选的,还可以将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标识在交通线路图中,以便将小区覆盖状况进行直观的展示,便于电信运营商的运维部门掌握小区覆盖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用于高铁、轻轨、云轨等以固定时刻运行的交通工具沿线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的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装置,请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图5为例进行说明,并不表示本发明仅限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如基站、核心网设备等,也可以是用于网络侧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集成电路等。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装置5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01和处理模块502。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N为大于2的整数;N个测量报告包括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502,用于根据N个测量报告,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其中,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终端在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接收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2个测量报告时开始计时,计时每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则处理模块5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以及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则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
其中,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
可选的,处理模块502,具体还用于,
若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
若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弱覆盖区域。
可选的,处理模块502,具体还用于,
获取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
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包括: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
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
可选的,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若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i个小区;
若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j个小区;
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j大于等于i。
可选的,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包括: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第i个小区;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第j个小区;
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j大于等于i。
可选的,根据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根据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包括: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通行速度,确定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终端的数量为多个;在针对每个终端,确定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之后,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将通过多个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进行关联处理,获得关联后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可选的,所述装置50还可以包括标识模块,用于将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标识在交通线路图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请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并不表示本发明仅限于此。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60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处理器602和总线603。其中,总线603用于实现各元件之间的连接。
存储器6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2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的技术方案。
其中,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603连接。存储器601中存储有实现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601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6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6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601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60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6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602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6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可以理解,图6的结构仅为示意,还可以包括比图6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6所示不同的配置。图6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所述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个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N个测量报告,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其中,所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所述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2个测量报告时开始计时;
计时每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N个测量报告,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包括:
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以及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则根据所述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
其中,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包括:
若所述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
若所述同一类测量报告中的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则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弱覆盖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
所述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所述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所述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
根据所述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所述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所述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所述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所述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i个小区;
所述根据所述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所述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所述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包括:
若所述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信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j个小区;
所述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所述j大于等于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包括: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i-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i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所述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第i个小区;
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大于第1至j-1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且小于第1至第j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之和,则确定所述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位于所述第j个小区;
所述i,j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M,所述j大于等于i。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中的通行速度;
所述根据所述M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通行时间以及所述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所述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所述通行速度,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所述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所述通行速度,确定所述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所述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在所述M个小区中的通行速度;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所述通行速度,确定所述无覆盖区域的起始位置与所述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相邻两个测量报告中第二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所述通行速度,确定所述无覆盖区域的结束位置与所述M个小区中第1个小区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数量为多个;
在针对每个终端,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之后,还包括:
将通过多个终端确定的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进行关联处理,获得关联后的所述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标识在交通线路图中。
10.一种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N个测量报告,所述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N个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从第一小区移动至第二小区的过程中测量到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为交通站台区域中的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之间存在交通线路区域中的M个小区,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测量报告,确定所述M个小区的小区覆盖状况;
其中,所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个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测量到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所述N个测量报告中的最后一个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测量到的第一个测量报告;
在接收到N个测量报告中的第2个测量报告时开始计时,计时每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则处理模块,具体可以用于,根据连续周期性接收的终端在M个小区内测量到的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的第一个测量报告及最后一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M个小区的强覆盖区域或弱覆盖区域;以及若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之差大于测量报告的周期接收时间,则根据所述相邻两个测量报告的接收时间,确定所述M个小区中的无覆盖区域;其中,信号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信号测量值小于预设测量值的测量报告属于同一类测量报告。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822084.5A 2018-07-24 2018-07-24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901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2084.5A CN108901039B (zh) 2018-07-24 2018-07-24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2084.5A CN108901039B (zh) 2018-07-24 2018-07-24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039A CN108901039A (zh) 2018-11-27
CN108901039B true CN108901039B (zh) 2021-07-20

Family

ID=6435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2084.5A Active CN108901039B (zh) 2018-07-24 2018-07-24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10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7049B (zh) * 2019-04-2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33253B (zh) * 2020-12-10 2023-08-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信号强度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6638B2 (en) * 2002-10-25 2006-11-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a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parameters
CN102821408A (zh) * 2012-08-16 2012-12-12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A口和Abis口信令数据的高速铁路场景网络优化方法
CN103856978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105450A (zh) * 2017-05-18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运行线路上的信号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63A (zh) * 2016-11-01 2018-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模拟路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56626A (zh) * 2017-12-21 2018-06-12 重庆玖舆博泓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8207009A (zh) * 2017-12-21 2018-06-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网络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16A (zh) * 2017-09-05 2018-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基于s1-mme数据的快速移动用户高精度判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6638B2 (en) * 2002-10-25 2006-11-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a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parameters
CN102821408A (zh) * 2012-08-16 2012-12-12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A口和Abis口信令数据的高速铁路场景网络优化方法
CN103856978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024263A (zh) * 2016-11-01 2018-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模拟路测方法及装置
CN107105450A (zh) * 2017-05-18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运行线路上的信号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307316A (zh) * 2017-09-05 2018-07-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基于s1-mme数据的快速移动用户高精度判别方法
CN108156626A (zh) * 2017-12-21 2018-06-12 重庆玖舆博泓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8207009A (zh) * 2017-12-21 2018-06-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网络质量测试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TE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靠切换技术研究;曹冰清;《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月刊)》;20160715(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039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08449A1 (en) Mobile edge platform servers and device and message management methods of v2x service thereof
EP2640115A1 (en) Radio coverage reporting
CN110392379B (zh) 一种网络问题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91751B (zh) 路测测量结果上报的优化方法、路测系统及路测终端
CN105139641A (zh) 一种基于WiFi中继站的车辆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12118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01039B (zh)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120426A (zh) 一种寻车方法及装置
US2018003532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relating to v2x communication
US20230354060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00178931A1 (en) Location detection
CN103581957A (zh)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EP4090069A1 (en) Position predi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element,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79287B (zh) 非独立组网核心网仿真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7957B (zh) 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200579A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645625B (zh) 伪基站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EP33556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signal strength
CN106304153A (zh) 一种确定室内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12429A (zh) 无人机终端识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9005504A (zh) 无线信息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29715A (zh) 广播调度方法及车载终端
EP4175345A1 (en) Mesh networking test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122912A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9376211B (zh) 建立无线小区时空数据库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