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6978A -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6978A
CN103856978A CN201210519751.5A CN201210519751A CN103856978A CN 103856978 A CN103856978 A CN 103856978A CN 201210519751 A CN201210519751 A CN 201210519751A CN 103856978 A CN103856978 A CN 103856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asurement reports
mobile network
speed
measurement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97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龙
郭景赞
王睿
李巍
史文祥
马红兵
陈国利
杨剑键
乔金剑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197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6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6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6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所述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所述时间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若所述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本发明用于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精度。

Description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同时保证高速铁路线路的移动网络的通信质量;现有技术通过采用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的方法对网络通信质量进行评估,并对质量较低的网络进行改进。对移动网络质量评估通常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进行,通过测量报告上报的测量信息评估网络质量。
但是,这种通过测量报告评估网络质量的方式在高速铁路线路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中不太适用,因为高速铁路线路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需要使用高速铁路线路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来评估,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测量报告根据网络定位技术定位出哪些用户是高速铁路用户,比如常用的利用与用户相关的三个小区的信息共同定位出用户的位置;但是这种定位方式存在定位误差,对用户的定位不准,容易造成将非高速铁路用户误判为高速铁路用户,从而可能出现采用非高速铁路用户和高速铁路用户混合的测量报告评估高速铁路线路的移动网络质量,质量评估不准确。因此,现有技术对高速铁路线路的网络质量评估采用人工路测的方式,并使用测试软件来完成,而人工路测耗时耗力,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干扰较大,如测试位置、测试天气、测试仪表、终端等都会对测试结果带来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综上,现有的高速铁路线路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的方法都容易出现偏差,评估精度较低,不能准确反映高速铁路线路的移动网络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所述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所述时间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
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若所述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在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多个时间点,将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选取的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10分钟。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还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所述终端标识对应所述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所述预设的速度阈值为55~100米/秒。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包括:
报告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所述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所述时间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
速度计算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终端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时,所述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
质量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所述报告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之前,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多个时间点,将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选取的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10分钟。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还包括:
跟踪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所述终端标识对应所述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所述预设的速度阈值为55~100米/秒。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速度识别目标用户,然后根据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中的指标得到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结果,本发明可避免测量误差,提高网络的测量精度,从而可提高对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小区覆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距离表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终端移动线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高速铁路用户定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一种场景的高速铁路用户速度计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包括:
S101、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时间点,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
以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缩写为WCDMA)系统举例来说,终端为移动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手机,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以下缩写为IMSI)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SIM卡中,可用于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IMSI号码是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所分配的号码,它由移动国家码+移动网络码+移动用户识别码构成,其中移动国家码(Mobile CountryCode,MCC)中国为460;移动网络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共2位;中国为01,移动用户识别码(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MSIN)共有10位,由运营商规定后四位,因此一个IMSI号码即对应一个用户,其对应关系唯一。
可选的,为了获取对应同一终端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以下缩写为MR)更加方便,本实施例可以首先根据多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多个时间点,将多个测量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具体的,由于现有测量过程中直接获取的测量报告,是按照一个时间点对应多个用户的多个测量报告,其仅是依据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排列的一定时间内的测量报告的信息。本发明先要将上述的一定时间内的测量报告的信息按照各个用户对应的多个时间点的测量报告顺序进行排列,获取新的测量报告的信息。
这是为了依据同一终端的IMSI号码跟踪该终端上报的多个时间点的测量报告信息,可进一步对移动网络质量进行评估。
具体实现原理阐述如下:
IMSI号码的获得:在WCDMA一次完整的通话过程中,用户在起始进行鉴权时会上报IMSI信息,因此能够分小区统计处在该小区的IMSI号码。
目前在WCDMA网络信息提取中,生成的测量报告文件中,含有IMSI号码,通过上述方式通过抽取IMSI号码,从而实现按照IMSI号码提取测量报告,将离散的测量报告信息变为分别对应同一终端的单一的时间连续的测量报告信息,具体实现结果可用表格表示如下:即从原始的终端上报的表格1的测量报告信息获取到与各个终端对应的表格2测量报告信息。
表格1
时间 测量报告 IMSI号码
时间点1 测量报告1-n IMSI p-q
时间点2 测量报告1-i IMSI m-t
... ... ...
时间点n 测量报告1-m IMSI g-n
表格2
Figure BDA00002537512500051
上述获取同一用户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报告是为了结合下述步骤依据IMSI号码跟踪该用户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实现对网络覆盖情况进行评估的目的。
S102、从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终端的移动速度;
例如,具体是通过基站的位置信息得到同一终端的两个时间点的位置信息,从而得到两个时间点的时间间隔T秒内该终端的移动距离D米,就可通过公式V=D/T计算用户的移动速度V米/秒。其中基站的位置信息的获取是利用用户在上报MR时相关小区的经纬度信息,通过经纬度得到两个时间点对应的两个基站间的距离。再利用与该用户相关的三个小区经纬度信息,通过数学中三点共圆技术进行计算,该定位方法为公开算法,具体原理不再详细解说。
S103、若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该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终端是目标终端;
以待评估的移动网络是高铁网络为例,需要确定终端在高铁网络中的移动的速度阈值,即高铁线路运动的速度,比如可取用户乘坐高铁时高铁行进时通常的速度。而高速铁路具备其他环境特点不可比拟的速度,目前高速铁路的速度介于200~360公里/小时,即55~100米/秒,高速公路的速度介于30~150公里/小时,即8.3~41.7米/秒,步行用户速度介于4~7公里/小时,即1.1~1.9米/秒,可见相同的时间段内,由于速度的差别,高速铁路经过的路程是其他用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本实施例的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可以选目前高速铁路的速度范围,即55~100米/秒,因此通过上述步骤计算的用户的移动速度若在该高速铁路速度阈值55~100米/秒内,可确定该用户为是高速铁路用户,即该终端是目标终端。
S104、根据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具体可以是利用上述确定的高速铁路用户的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利用测量信息中的中含有的接受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CP)、码片能量/干扰功率密度Ec/Io、终端的发射功率TxPower、路径损失Loss指标等信息,实现对网络覆盖性能的评估,即可判断该高速铁路网络质量的是否符合所需的质量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通过计算速度识别目标终端,然后根据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中的指标得到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结果,本实施例可将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与其预设的速度阈值比较,确定目标终端,可避免终端定位的误差;然后通过速度比较结果确定的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可减小对移动网络的测量的误差,提高网络的测量精度,从而可提高对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选取的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10分钟,设置1-10分钟的时间差区间是为了利用较小的时间差可将测试误差降低,进一步可准确地实现对用户速度区间的判断。
具体的,由上述实施例计算用户的移动速度的公式V=D/T可知,T越小,计算的速度越接近实际速度,误差越小。因为由于地形原因,实际距离一般大于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所以实际距离的移动时间一般也多于在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所用的时间。但随着T的减少,误差会逐渐降低,不会影响到用户速度区间的判断,优选的,可以将T设置在1~10分钟为宜。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确定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还包括:
根据确定的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终端标识对应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为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具体来说,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通过高速铁路线路上计算速度定位高速铁路用户后,等该用户经过市区等复杂网络环境时,可直接定位其仍为高速铁路用户,直接利用在经过市区时间点获取的该用户的测量报告,进行高速铁路网络的评估。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中,预设的速度阈值为55~100米/秒。
目前,高速铁路速度大都在200-360之间,即55~100米/秒,可将预设的速度阈值选择与之相同的范围,当然该预设的速度阈值可根据高速铁路的发展进一步扩大范围。并且,速度越高,越容易利用本发明的速度判别方法识别高速铁路用户,可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进一步提高对高速铁路网络评估的精度。
图2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一种基于IMSI分离的高速铁路测量报告信息来判断出高速铁路移动用户的定位算法,并且应用到对高速铁路移动质量评估中。
本实施例是在完成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S101后,再执行与上述步骤S102-S104相关的一些具体步骤,并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来实现对高速铁路网络的评估过程,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在WCDMA系统中,一个小区的覆盖半径基本在300~500米之间,个别会超过该区间,同时高速铁路网络覆盖特点相比市区等较为简单。
图3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小区覆盖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中10表示市区小区覆盖示意图,图中20表示高速铁路小区覆盖图,图中的A-E表示小区,a-e表示相应小区中的用户。由于高速铁路一般极少经过市区,多在郊区、山区等环境,其小区覆盖呈现相对规整的环状线性链接,而市区的小区覆盖则呈现完全的环状非线性链接,这样由于网络覆盖的不同,比如市区、街道等环境中,因为300~500米的半径,可能造成将小区A覆盖区域中用户a,错误的判断其处在小区B覆盖区域中用户b的位置,那将导致获取的B小区的测量报告是不准确的,根据该测量报告进行网络质量评估也就不具备实际操作意义。而高速铁路网络中,即使将将小区A覆盖区域中用户a,错误的判断其处在小区B覆盖区域中用户b的位置,因为a、b均在高速铁路中,利用测量报告进行WCDMA网络评估,其评估结果仍然为高速铁路WCDMA的网络覆盖情况,因此根据高速铁路移动特性判断该测量报告是可利用的,不影响对高速铁路网络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二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201、获取用户的移动速度。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距离表示示意图。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任意选取一个用户在t1时间点和t2时间点的测量报告信息,并得到两次相关的地理位置信息,即经度和纬度,时间差记为T秒;该位置信息是由该用户两个时间点所在的基站位置确定的。
通过上述得到地理位置信息,计算t1时间点和t2时间点对应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D,其计算公式为:
D=π/180×R×arcCos{[sinΦ1sinΦ2+cosΦ1cosΦ2cos(λ1-λ2)]}
上式中,R为地球半径6378.14公里,A点经度为λ1,纬度为Φ1,B点经度为λ2,纬度为Φ2;其中,图4所示的p、N、M、B’等是在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辅助参数点。
计算用户的移动速度,V=D/T(单位:公里/小时)高速铁路用户判别:如果V介于200~360公里/小时,即55~100米/秒,则判断其为高速铁路用户。
图5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终端移动线路示意图,利用经纬度方法计算得到距离是两个基站之间在地球球面上的弧线距离,与实际铁轨因为地形地貌、海平面等因素运行的距离是有一定误差的,如图5所示,图5中起点到终点之间的理论路径L1的距离与实际铁轨路径L2的距离会产生误差,以京沪高速铁路全程为例:
在北京的第一个基站经纬度为(116.365185,39.85636833),上海最后一个基站经纬度为(121.32081,31.21207),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距离为1061公里,而实际全程距离为1318公里,此误差在京沪高速铁路距离计算中属于误差最大的极限情况,但全程运行时间为4.5~5小时,平均速度212~237公里/小时,即59~66米/秒,其结果仍然落在高速铁路运行速度55~100米/秒的速度阈值范围中。
因此利用经纬度方法计算得到距离是两个基站之间在地球球面上的弧线距离,与实际铁轨因为地形地貌、海平面等因素运行的距离误差可以通过时间间隔T进行消除,随着T的减少,误差会逐渐降低,不会影响到用户速度区间的判断,可以将T设置在1~10分钟为宜。但本发明中T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S202、利用测量报告信息进行定位的误差消除,确定用户是目标用户。
本实施例经过上述步骤,利用高速铁路用户独特的移动特性及高速铁路线路的覆盖特点,可准确地将高速铁路用户上报的测量报告识别出来,进而利用该测量报告实现高速铁路网络质量评估。
图6为本发明图2实施例中的高速铁路用户定位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6中一种场景的高速铁路用户速度计算示意图,其中图6中的30表示高速铁路,a-h表示用户。目前利用测量报告进行定位的误差在300~500米,测量报告的定位误差在日常应用中会对高速铁路网络评估带来阻碍,而本发明可以消除该定位误差,从而得到对高速铁路网络评估的正确结果。以下举例说明在不同的场景中,本实施例是如何利用测量报告信息进行定位的误差消除,从而确定用户是目标用户。
如图6和图7所示,该场景是实际可能出现的将图6中高速铁路用户d错误定位到非高速铁路用户b。结合图7可知,用户d实际中正确地是应在高速铁路运行距离k后到用户e的位置点,实际速度V=k/T,其中k为用户d到用户e位置之间的距离,所用的移动时间为T,而如果因为错误定位将用户d定位到用户b,即用户d和用户b之间的距离为h,计算出用户b到e点的速度
Figure BDA00002537512500101
因为
Figure BDA00002537512500102
因此V’>V,虽然产生定位错误,计算得到的速度V’也会大于实际速度V,该速度V’仍然会落在高速铁路速度的速度阈值范围55~100米/秒内;因此,利用本发明算法可有效避免将高速铁路用户d定位到非高速铁路用户b的错误的发生。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二在实际可能出现的将图6中的非高速铁路用户h定位到高速铁路用户d场景下,利用两点之间时间差T的选择即可实现错误定位的排除,如T选择超过1分钟,这里以极限情况T=1分钟为例:V=距离/时间,得300~500米/60秒,即5~8.8米/秒,而实际高速公路等速度为30~150公里/小时,即8.3~41.7米/秒,其速度和仍然在高速铁路55~100米/秒区间外,因此,利用本发明算法可有效避免将非高速铁路用户h定位到高速铁路用户d的错误的发生。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际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中,通过计算速度并和预设的速度阈值进行比较,可避免了因测量报告自身定位误差造成的非高速铁路用户被误判为高速铁路用户等错误,可减小高速铁路网络质量评估误差。
S203、根据目标用户的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和实施例一同样的,具体可以利用上述确定的高速铁路用户的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利用测量信息中的中含有的接受信号码功率RSCP、码片能量/干扰功率密度Ec/Io、终端的发射功率TxPower、路径损失Loss指标等信息,实现对网络覆盖性能的评估,即可判断该高速铁路网络质量的是否符合所需的质量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二,具体通过计算速度,对高速铁路用户的进行准确定位,获取定位准确的高速铁路用户的MR,并根据MR的各项指标,可实现对高速铁路网络质量的准确评估。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二在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同样还可以如实施例一所述,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所述终端标识对应所述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具体的,在实际高速铁路覆盖中,小区可能并不完全为环状线性链接,高速铁路也可能会穿越市中心闹区,从而容易产生上述两种场景中的错误情况的发生,但是本发明通过在非市区判断出高速铁路WCDMA用户,即在进入市区前和离开市区后都可以通过上述速度的计算确定高速铁路用户,这时在市区就能够直接利用该高速铁路用户的IMSI号跟踪其在市区中心上报的MR,而不需要在经过市区时对该用户进行重新判断,这样不会就因为小区环境复杂造成误差,继而可完成对高速铁路WCDMA网络正确的评估。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包括,分析测量报告在高速铁路WCDMA网络评估中的可利用性,具体是利用处于通话状态的一定概率的高速铁路用户的测量报告,对整个高速铁路网络质量进行评估,即根据用户分布线性概率以及高速铁路用户中WCDMA用户分布概率,实现对高速铁路网络质量的评估。
具体测量报告可利用性分析过程如下:
高速铁路中,一般一列列车满员情况下,人数在800人以上,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满员人数为1004;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中,实际并不能完全满员,因此设定上座率仅为70%,因此在京沪高速铁路中列车人数为1004×70%≈700;
在高速列车中,用户并不可能都是WCDMA用户,依据各运营商用户占比,设定在用户中WCDMA用户占有1/3,实际高速铁路中高端用户较多,可能远超过该比例,因此在京沪高速铁路中WCDMA用户满员情况下用户数有700×1/3≈233;
当用户乘坐高速铁路中,因为用户习惯以及职业不同等因素,其打电话或接电话的次数也不同,发生概率存在区别;本发明根据在高速铁路专项优化工作中,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数据统计发现,在全程虽然通话时间长短有所区别,但仍近有50%的用户会进行通话,则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实际全线进行过通话的用户近似有210×50%=116;
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因为通话内容、通话习惯,其通话时长会有所不同,一般用户会维持3~5分钟的通话,因此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全线用户通话时长为330~550分钟,而其实际运行时长为300分钟,超过该运行时长;
用户通话时,并非所有的用户均在相同的时刻同时进行通话,其通话会均匀的散落在高速铁路运行线路中,因此通过相同列车不同时刻处于通话状态的用户以及不同列车相同地点处于通话状态的用户,将完全能够弥补高速铁路全线通话状态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经过上述步骤,同时利用测量报告上报的测量报告信息中含有的RSCP、Ec/Io、TxPower等信息,可实现对网络覆盖性能的准确评估。
图8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是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应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报告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时间点,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
速度计算模块802,用于从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终端的移动速度;
终端识别模块803,用于在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时,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终端是目标终端;
质量评估模块804,用于根据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本实施例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通过设置的报告获取模块801、速度计算模块802、终端识别模块803、质量评估模块804,完成计算速度识别目标用户的功能,然后根据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中的指标得到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结果,本实施例可避免测量误差,提高网络的测量精度,从而可提高对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报告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从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之前,根据多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多个时间点,将多个测量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上述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选取的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10分钟。
图9为本发明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图8所示的装置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还包括:
跟踪获取模块805,用于在确定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根据确定的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终端标识对应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为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上述各实施例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中,预设的速度阈值为55~100米/秒。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速度识别目标终端,然后根据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中的指标得到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结果,本发明可避免误差,提高网络的测量精度,从而可提高对移动网络质量评估的准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所述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所述时间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
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若所述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所述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
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多个时间点,将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的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还包括:
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所述终端标识对应所述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速度阈值为55~100米/秒。
6.一种移动网络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告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多个时间点分别上报的多个测量报告,每个所述测量报告对应一个所述时间点,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对应于同一终端;
速度计算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获取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两个基站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得到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终端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速度满足预设的速度阈值时,所述速度阈值是终端在待评估的移动网络中移动的速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
质量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测量信息,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告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从所述多个测量报告中选取两个测量报告之前,根据所述多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多个时间点,将所述多个测量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选取的所述两个测量报告分别对应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为1-1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跟踪获取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是目标终端之后,对待评估的移动网络的质量进行评估之前,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获取与所述终端标识对应所述多个时间点之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目标终端的测量报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速度阈值为55~100米/秒。
CN201210519751.5A 2012-12-06 2012-12-06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856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9751.5A CN103856978A (zh) 2012-12-06 2012-12-06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9751.5A CN103856978A (zh) 2012-12-06 2012-12-06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6978A true CN103856978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9751.5A Pending CN103856978A (zh) 2012-12-06 2012-12-06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6978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287A (zh) * 2015-07-27 2015-1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移动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7819A (zh) * 2014-11-12 2016-06-0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移动网络测试经纬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848205A (zh) * 2016-05-03 2016-08-10 西安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照通话流程修正的mr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6028380A (zh) * 2016-05-24 2016-10-12 北京雾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性能参数的挖掘分析和显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28287A (zh) * 2016-07-14 2016-10-12 西安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终端用户运动轨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5114A (zh) * 2016-09-29 2017-03-22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北京通信规划设计院 高铁上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与高铁网络监测方法、系统
CN106658585A (zh) * 2016-11-07 2017-05-10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目标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86644A (zh) * 2017-01-11 2017-05-17 姜月娟 终端的移动速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6921982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异常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3428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云端、被叫终端
CN107979850A (zh) * 2017-11-28 2018-05-0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移动通信网络可变胶囊封装分析方法
CN108243466A (zh) * 2016-12-27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驻留在高铁专网中的低速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60142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模拟路测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271114A (zh) * 2016-12-29 2018-07-10 北京亿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901039A (zh) * 2018-07-24 2018-11-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04A (zh) * 2018-08-15 2018-12-14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信息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0749A (zh) * 2021-11-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04780A (zh) * 2023-07-05 2023-09-0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gps轨迹数据的异常驾驶行为识别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001A (zh) * 2003-10-29 2004-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
US20060025153A1 (en) * 2004-07-14 2006-02-02 Nec Corporation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CN101184266A (zh) * 2007-12-18 2008-05-21 北京西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布装置及信息发布方法
CN10264776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001A (zh) * 2003-10-29 2004-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
US20060025153A1 (en) * 2004-07-14 2006-02-02 Nec Corporation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CN101184266A (zh) * 2007-12-18 2008-05-21 北京西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布装置及信息发布方法
CN10264776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7819A (zh) * 2014-11-12 2016-06-0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移动网络测试经纬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657819B (zh) * 2014-11-12 2019-01-0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移动网络测试经纬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101287A (zh) * 2015-07-27 2015-11-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移动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1287B (zh) * 2015-07-27 2019-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移动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21982B (zh) * 2015-12-24 2020-08-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异常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21982A (zh) * 2015-12-24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异常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3428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云端、被叫终端
CN107134283B (zh) * 2016-02-26 2021-01-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云端、被叫终端
CN105848205B (zh) * 2016-05-03 2019-06-25 西安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照通话流程修正的mr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5848205A (zh) * 2016-05-03 2016-08-10 西安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照通话流程修正的mr定位精度提升方法及装置
CN106028380A (zh) * 2016-05-24 2016-10-12 北京雾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性能参数的挖掘分析和显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28287A (zh) * 2016-07-14 2016-10-12 西安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终端用户运动轨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5114A (zh) * 2016-09-29 2017-03-22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北京通信规划设计院 高铁上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与高铁网络监测方法、系统
CN106535114B (zh) * 2016-09-29 2019-10-25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高铁上终端的定位方法、系统与高铁网络监测方法、系统
CN106658585A (zh) * 2016-11-07 2017-05-10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目标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66B (zh) * 2016-12-27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驻留在高铁专网中的低速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66A (zh) * 2016-12-27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驻留在高铁专网中的低速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14B (zh) * 2016-12-29 2021-06-04 北京亿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260142B (zh) * 2016-12-29 2020-1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模拟路测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271114A (zh) * 2016-12-29 2018-07-10 北京亿阳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260142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高铁模拟路测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6686644A (zh) * 2017-01-11 2017-05-17 姜月娟 终端的移动速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979850B (zh) * 2017-11-28 2020-11-2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移动通信网络可变胶囊封装分析方法
CN107979850A (zh) * 2017-11-28 2018-05-0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移动通信网络可变胶囊封装分析方法
CN108901039A (zh) * 2018-07-24 2018-11-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901039B (zh) * 2018-07-24 2021-07-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线路区域中小区覆盖状况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04A (zh) * 2018-08-15 2018-12-14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信息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0749A (zh) * 2021-11-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04780A (zh) * 2023-07-05 2023-09-0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gps轨迹数据的异常驾驶行为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6978A (zh) 移动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8156626B (zh) 轨道交通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6658399B (zh) 一种基于手机用户位置指纹进行手机位置定位的方法
CN109996186B (zh) 一种网络覆盖问题识别方法及装置、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2521973B (zh) 一种手机切换定位的道路匹配方法
CN10459650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出行轨迹的确定方法
CN108322891B (zh) 基于用户手机信令的交通区域拥堵识别方法
CN108109423B (zh) 基于WiFi室内定位的地下停车场智能导航方法及系统
EP3073451A1 (en) Bus station optimizat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794516B (zh) 基于手机信息的路段速度计算方法
EP3777253B1 (en) Wireless network service assessment
CN108171993B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的高速公路车辆速度计算方法
CN102088769B (zh) 直接估计和消除非视距误差的无线定位方法
CN106604228A (zh) 一种基于lte信令数据的指纹定位方法
CN102332210A (zh) 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实时城市道路交通流数据提取方法
CN101674523B (zh) 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获取道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01999A (zh) 一种用户轨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718254B (zh)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553003A (zh) 确定边界漫游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24270B (zh) 一种lte网络的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906121A (zh) 一种定位外部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52307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电力系统电表设备定位方法
CN111436017A (zh) 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移动用户一人多卡识别方法
CN10390608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人员流向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4390438B (zh) 一种交通设备定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