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576A -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576A
CN108886576A CN201780018200.1A CN201780018200A CN108886576A CN 108886576 A CN108886576 A CN 108886576A CN 201780018200 A CN201780018200 A CN 201780018200A CN 108886576 A CN108886576 A CN 108886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display
camera
picture
ani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82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6576B (zh
Inventor
三泽岳志
常盘健太郎
堀井洋史
三泽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886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6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08Display device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而删除重叠显示于即时预览图像中的相机信息的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数码相机具备配设于相机主体的背面的可变角度显示器即第1显示部(22)及配设于相机主体的上表面的第2显示部(32)。显示控制部(50)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第1相机信息,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第2相机信息,当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姿势关系时,通过表示删除过程的第1动画及第2动画从第1显示部(22)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

Description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包含取景中所使用的即时预览图像及摄像条件的多个相机信息等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如下数码相机(专利文献1),即,在具备配置于相机主体的上表面的上表面液晶显示部及配置于相机主体的背面的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数码相机中,上表面液晶显示部及背面液晶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变更姿势,当上表面液晶显示部与背面液晶显示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处于不能同时观察上表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位置关系时和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位置关系(成为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时,设成切换显示于两个显示画面的显示内容。
具体而言,当上表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位置关系时(若不是大致平行),在上表面液晶显示部显示“摄影条件信息”,在背面液晶显示部显示“摄影图像”及“摄影条件信息”。另一方面,当上表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位置关系时(若大致平行),在上表面液晶显示部显示“摄影条件信息”,在背面液晶显示部仅显示“摄影图像”。
如此,当上表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与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大致平行,且能够同时观察两个显示画面时,通过从背面液晶显示部删除重复显示于两个显示画面的“摄影条件信息”的显示,容易看清显示于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摄影图像”。
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数码相机,即,在数码相机的显示部显示具有分类信息的多个图像的状态下,若用户振动数码相机(若规定值以上的振动施加于数码相机),则使用各图像的分类信息而在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分类显示显示部中所显示的多个图像。
在此,当在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分类显示多个图像时,例如,将显示于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中央部的分类前的图像配置(移动)显示于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四角的分类显示区域(显示人物、风景、花及其他这4个分类的分类显示区域)中的任一个分类显示区域。并且,若较大地振动数码相机,则使分类前的图像飞出显示画面之外。
由此,通过选择移动至显示画面四角的分类显示区域中的任一个分类显示区域的图像,能够从多个图像中锁定(搜索)所希望的图像。
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数码相机,即,若用手指触摸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图像,且维持触摸状态的同时移动手指直至到达与第1显示部相邻的第2显示部,则所显示的选择图像也跟着手指的移动而向第2显示部连续移动,并经横跨显示于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状态,且以成为仅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状态的方式移动选择图像。
由此,在从多个图像中选择所希望的图像时,直观上容易知晓,且能够准确地进行图像的选择操作。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29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330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28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数码相机中,若上表面液晶显示部及背面液晶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姿势发生变更,且两者的显示画面成为大致平行,则显示于背面液晶显示部的摄影条件信息一下子被删除,因此存在给用户带来混乱这一问题。
对此,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振动数码相机,使显示于显示画面的中央部的图像移动至与显示画面四角的分类显示区域中的图像的分类信息对应的分类显示区域,或较大地振动数码相机,由此使显示画面的中央部中所显示的图像飞出显示画面之外的技术,但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技术为,以用户亲自振动数码相机的方式为契机,使图像移动至显示画面的分类显示区域或移动至显示画面之外的技术,而不是自动移动图像的技术。
并且,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通过用手指触摸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图像,且维持触摸状态的同时移动手指直至到达与第1显示部相邻的第2显示部,跟着手指的移动而使图像从第1显示部连续移动至第2显示部的技术,但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技术是用户亲自以拖动图像来使其移动,而不是自动移动图像的技术。
而且,专利文献2、3中没有与在相机主体中除了背面液晶显示部以外还设置有上表面液晶显示部的记载、及相对于相机主体能够转动地配设的所谓的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相关的记载。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一定条件下从重叠显示有相机信息的即时预览图像中自动删除相机信息而能够容易看清即时预览图像,且尤其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而能够进行相机信息的删除,并且能够掌握已删除的相机信息的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在显示摄像部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及包含通过设定部设定的摄像条件的多个相机信息的数码相机中,具备: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分别配设于相机主体,且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配设成相对于相机主体能够转动,并且第1显示部与第2显示部的相对姿势能够变更;姿势检测部,检测第1显示部与第2显示部的相对姿势关系;判别部,根据通过姿势检测部检测出的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第1显示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显示即时预览图像,且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显示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1相机信息;及第2显示控制部,在第2显示部显示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2相机信息,若通过判别部判别为处于第2姿势关系,则第1显示控制部将使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且使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具备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配设成相对于相机主体能够转动,且第1显示部与第2显示部的相对姿势能够变更的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第1显示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显示即时预览图像,且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显示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1相机信息,第2显示控制部在第2显示部显示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2相机信息,第1显示控制部显示在一定条件下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的动画。即,当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时,第1显示控制部将使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且使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如此,设成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自动删除重复信息,因此能够容易看清即时预览图像,尤其在从第1显示部删除第1相机信息时,设成通过动画来进行从第1显示部重复信息被删除为止的过程,因此与重复信息一下子被删除的情况相比,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并且,即便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重复信息,已删除的重复信息也显示于第2显示部,且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因此仅改变视线方向便能够观察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重复信息,从而能够轻松地掌握已删除的重复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第1显示控制部使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向第2显示部的方向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由此,能够将用户的视线方向引向第2显示部,从而用户能够轻松掌握被删除的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具备选择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相机信息选择部,第1显示控制部将通过第1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第1相机信息显示于第1显示部。通过第1相机信息选择部的选择,能够将所希望的第1相机信息显示于第1显示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具备选择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第2相机信息的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第2显示控制部能够将通过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第2相机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通过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的选择,能够将所希望的第2相机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第1显示控制部在使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时,将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布局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一致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由于设成使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布局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一致,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掌握被删除的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具备选择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第2相机信息的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第2显示控制部将通过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第2相机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第1显示控制部将按照通过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且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变更了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布局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当通过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了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第2相机信息时(即,当自定义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第2相机信息时),设成使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布局对应于自定义的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掌握被删除的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第1显示控制部在使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时,将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布局与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布局一致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由此,能够轻松地掌握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为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集合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大于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大于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2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第1显示控制部将缩小了重复信息中所包含的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的第1动画及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在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大于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2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的情况下,显示第1动画及第2动画时,通过缩小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能够对应于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2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由此,在通过第1动画及第2动画删除重复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能够轻松地掌握被删除的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通知重复信息从第1显示部被删除且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情况。
设成通过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来进行重复信息被删除为止的过程,且通过通知部另行通知重复信息被删除的情况,因此与一定条件下重复信息一下子被删除的情况相比,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第2显示部及第2显示控制部包含通知部,第2显示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中的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中,或在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后的一定期间,闪烁显示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或改变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明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通知部包含配设于第2显示部附近的灯,在第1显示部中的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中,或在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后的一定期间,点亮灯或使其闪烁。作为通知这种信息的灯,能够适用现有的指示灯。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数码相机具备选择是否在第1显示部显示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动画显示选择部,第1显示控制部仅在通过动画显示选择部选择有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时,在第1显示部显示第1动画及第2动画。通过动画显示选择部的选择,能够选择在第1显示部是显示第1动画及第2动画(即,显示删除重复信息的动画),或在第1显示部不显示第1动画及第2动画(即,不删除重复信息)。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当从第1显示部删除了重复信息时,若通过判别部判别为处于第1姿势关系,则第1显示控制部在第1显示部显示重复信息。在该情况下,当在第1显示部显示重复信息时,可以设为一下子显示重复信息,也可以设为倒放第1动画及第2动画而显示重复信息。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所涉及的数码相机中,优选当通过第1显示控制部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包含重复信息的第1相机信息时,第2显示控制部将第1相机信息与第2相机信息的差分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当被删除的第1相机信息多于第2相机信息时,或即便包含第2相机信息中没有的相机信息,也将差分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因此通过第2显示部能够观察被删除的第1相机信息。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在显示摄像部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及包含通过设定部设定的摄像条件的多个相机信息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中,包括:检测分别配设于相机主体的第1显示部与第2显示部的相对姿势关系的步骤;根据检测出的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的步骤;若判别为处于第1姿势关系,则在第1显示部显示即时预览图像,且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显示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1相机信息的步骤;与第1姿势关系或第2姿势关系无关地,在第2显示部显示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2相机信息的步骤;及若判别为处于第2姿势关系,则将使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接着将使集合在特定区域的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时,设成自动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因此能够轻松地看清即时预览图像,尤其在从第1显示部删除重复信息时,设成通过动画来进行从第1显示部重复信息被删除为止的过程,因此与一下子删除重复信息的情况相比,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并且,即便从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重复信息,已删除的重复信息也显示于第2显示部,且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因此仅改变视线方向便能够观察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重复信息,从而能够轻松地掌握已删除的重复信息(相机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从斜后方观察了数码相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显示控制部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4是表示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彩色即时预览图像的图。
图5是表示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单色第1相机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显示于第2显示部的单色第2相机信息的图。
图7是表示重叠有显示于第1显示部的单色第1相机信息的彩色即时预览图像的图。
图8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1相机信息的删除开始时的第1显示部的初始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1动画的图。
图10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2动画的图。
图11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1动画的图。
图12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2动画的图。
图13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1动画的图。
图14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2动画的图。
图15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1动画的图。
图16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2动画的图。
图17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2动画的图。
图18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第2动画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2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从斜后方观察了数码相机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2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第1显示部的姿势与图19中示出的第2显示部的姿势不同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从斜后方观察了数码相机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的姿势与图21中示出的第2显示部的姿势不同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数码相机的外观>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从斜后方观察了数码相机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1为由可换镜头10及可换镜头10装卸自如的相机主体20构成的无反光镜可换镜头相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能更换镜头的镜头一体式数码相机。
在相机主体20的一壁面即背面主要设置有板状的第1显示部22、曝光校正转盘24、快门速度转盘26、指示灯28、未图示的播放按钮、由上下左右键构成的多功能的十字键、菜单/确认按钮及显示/返回按钮等。
并且,在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主要设置有快门按钮30、第2显示部32及弹出式闪光灯34等。
在本例中,第1显示部22为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且配设成通过铰链22A相对于相机主体20能够在约180°的范围内转动,是所谓的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
第1显示部22在摄影模式下显示即时预览图像,或与即时预览图像重叠显示包含快门速度及光圈值等摄像条件的相机信息,或在播放模式下除了播放显示已拍摄的图像以外,还作为显示各种菜单画面的显示部而发挥功能。另外,第1显示部22通过转动约180°,能够用于自拍。
在本例中,第2显示部32为反射型单色液晶显示器,且以与第1显示部22的转动独立而与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呈同一水平面的方式固定配置。
并且,第1显示部22与显示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部32相比为大型。第1显示部22主要显示图像,以便容易看清图像。
曝光校正转盘24为对曝光值EV(Exposure value)进行校正的转盘,通过旋转转盘,在-3EV~+3EV的范围内以(1/3)EV间隔来设定曝光校正值。
当设定有快门速度优先AE(AE: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模式时,快门速度转盘26根据转盘的旋转位置设定所希望的快门速度,或用于程序AE或光圈优先AE的设定。
通过曝光校正转盘24设定的曝光校正值及通过快门速度转盘26设定的快门速度等显示于第2显示部32。即,用户能够一边观察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一边操作曝光校正转盘24或快门速度转盘26,并设定曝光校正值或快门速度等。
指示灯28根据绿色、橙色及红色等的灯的点亮或闪烁,通知相机的状态(对焦状态、手抖及图像的记录等状态)。
播放按钮为用于切换将已拍摄并记录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播放模式的按钮。菜单/确认按钮为兼备作为用于进行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上显示菜单的指令的菜单按钮的功能及作为对选择内容的确定及执行等进行指令的确认按钮的功能的操作按钮。十字键为输入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命令的操作键,且作为从菜单画面中选择项目或从各菜单中命令各种设定项目的选择的选择键而发挥功能。
显示/返回按钮作为切换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信息显示的按钮及取消设定内容的按钮等而发挥功能。
<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
图2是表示数码相机1的内部结构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所示的数码相机1除了前述的第1显示部22及第2显示部32以外,还具备摄像部40、信号处理部42、图像记录播放部44、操作部46、通信部48、显示控制部50、第1角度检测部60、第2角度检测部62、判别部64及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70。
摄像部40为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输入部,且由可换镜头10、未图示的成像元件及模拟前端等构成。另外,当成像元件为CMOS型成像元件时,模拟前端内置于成像元件内的情况较多。
成像元件由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型彩色图像传感器构成。另外,成像元件并不限于CMOS型,也可以是XY地址型或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型图像传感器。并且,成像元件由以规定的图案排列(拜耳排列、G条纹R/G完整方格、X-Trans(注册商标)排列及蜂窝(注册商标)排列等)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构成,各像素构成为包含微透镜;红(R)、绿(G)或蓝(B)彩色滤光片;及光电转换部(光电二极管等)。
通过可换镜头10的摄影光学系统而成像于成像元件的受光面的被摄体的光学像通过成像元件转换为电信号。被转换的电信号在摄像部40内被增益调整后进行模拟-数字转换等处理,并作为RGB每一像素的图像数据(马赛克图像数据)而输出至信号处理部42。
信号处理部42对从摄像部40输入的图像数据实施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本例的信号处理部42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包含偏移处理、白平衡校正及灵敏度校正的增益控制处理;伽马校正处理、去马赛克处理(demosaicing)及RGB/YC转换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
图像记录播放部44包含压缩/扩展处理部及媒体控制部,压缩/扩展处理部在记录图像数据时,将通过RGB/YC转换处理从RGB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亮度数据(Y)及色差数据(Cr、Cb)的非压缩的图像数据(Y、Cr、Cb)以规定的压缩格式(例如,静态图像为JPEG(联合图像专家小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格式,动态图像为H.264等)来进行压缩,而在播放图像时,对从存储卡或内置存储器(以下存储卡等)读出的被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处理使其成为非压缩的图像数据(Y、Cr、Cb)。媒体控制部进行将记录图像时通过压缩/扩展处理部压缩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存储卡等的控制,且进行播放图像时从存储卡等读出被压缩的图像数据的控制。
操作部46包含曝光校正转盘24、快门速度转盘26、快门按钮30、播放按钮、十字键及菜单/确认按钮等,且能够作为设定快门速度及光圈值等摄像条件的设定部而发挥功能。
通信部48为通过近距离无线向智能手机或打印机等发送保存于存储卡等的图像数据的部分。
第1角度检测部60为检测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即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与相机主体20的背面所成的角度的部分,且作为检测与固定配设于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与相机主体20的背面正交的上表面)的第2显示部32的相对姿势关系的姿势检测部而发挥功能。
第2角度检测部62是在第2显示部32为相对于相机主体20能够转动的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时检测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与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所成的角度的部分。在该情况下,第1角度检测部60及第2角度检测部62作为检测第1显示部22与第2显示部32的相对姿势关系的姿势检测部而发挥功能。
判别部64根据通过第1角度检测部60检测出的角度(即,第1显示部22与第2显示部32的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姿势关系(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姿势关系(第2姿势关系)。另外,当第2显示部32也是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时,根据分别通过第1角度检测部60及第2角度检测部62检测出的角度判别是处于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第2姿势关系。
例如,当进行仰角摄影时,为了容易看清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即时预览图像,用户转动第1显示部22,以使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朝上。
转动第1显示部22的结果,若通过第1角度检测部60检测的角度成为90°,则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成为彼此平行,用户能够同时观察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
判别部64并不限于通过第1角度检测部60检测的角度成为90°的情况,当为所设定的角度范围(90°-α~90°+β)的角度时,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当为所设定的角度范围以外的角度时,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姿势关系。另外,能够将规定角度范围的α、β分别设为30°左右,但也可以设成通过用户的设定能够进行自定义。
通过判别部64判别出的判别结果(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的判别结果)输出至CPU70。
通常,当数码相机1设定为摄影模式时,显示控制部50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相机信息(第1相机信息),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相机信息(第2相机信息),但若通过判别部64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则经由后述的动画显示删除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第1相机信息中与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相机信息(以下,称为“重复信息”)。
CPU70为集中控制相机主体20整体的动作及可换镜头10的光学部件的驱动等的部分,且根据来自包含快门按钮30的操作部46等的输入、存储于未图示的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中的相机控制程序及图像处理中所使用的各种参数或表格而控制相机主体20的各部及可换镜头10。
若设定摄影模式(静态图像摄影模式),则CPU70使各部执行用于显示即时预览图像的处理。即,CPU70使摄像部40进行预先设定的帧速率(30fps、60fps)的各帧的拍摄,使信号处理部42进行所拍摄的每一帧的图像数据的信号处理。通过信号处理部42连续生成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显示控制部50。显示控制部50将从信号处理部42依次输入的每一帧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显示用信号形式并输出至第1显示部22。由此,基于摄像部40的表示摄影范围内的被摄体像的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用户能够一边观察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即时预览图像,一边进行拍摄静态图像时的取景。
快门按钮30为用于输入摄影命令的操作机构,且由所谓包括“半按”及“全按”的二级冲程式开关构成。当为静态图像摄影模式时,通过半按快门按钮30而输出S1开启信号,通过进行从半按进一步按压的全按而输出S2开启信号,若输出S1开启信号,则相机主体20执行自动调焦及自动曝光控制等摄影准备处理,若输出S2开启信号,则执行静态图像的摄影处理及记录处理。
并且,当为动态图像摄影模式时,若通过全按快门按钮30而输出S2开启的信号,则相机主体20成为开始动态图像记录的动态图像记录模式,执行动态图像的图像处理及记录处理,然后,若通过再次全按快门按钮30而输出S2开启信号,则相机主体20成为待机状态,并暂停动态图像的记录处理。
[显示控制部的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图2中示出的显示控制部50的实施方式的框图。
如图3所示,显示控制部50具备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1、图像合成部52、字符发生器54及相机信息生成部55。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1、图像合成部52、字符发生器54及相机信息生成部55作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且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优选显示画面的周边部)显示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控制部而发挥功能,并且,字符发生器54及相机信息生成部55作为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控制部而发挥功能。
显示控制部50在第1显示部22等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已拍摄的静态图像或从存储卡读出的图像等,以下,对显示即时预览图像时的各部的动作进行说明。
显示控制部50根据经由CPU70输入的基于判别部64的判别结果及基于动画显示选择部66的选择结果,变更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即时预览图像及相机信息中的相机信息的显示方式。
在此,动画显示选择部66为选择是否将删除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动画(第1动画及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选择部,且能够使操作部46(十字键、菜单/确认按钮)作为动画显示选择部66而发挥功能。例如,通过菜单/确认按钮的操作,将用于选择“动画显示”或“不显示动画”的菜单画面显示于第1显示部22,利用十字键在菜单画面上选择“动画显示”或“不显示动画”,通过菜单/确认按钮确定选择项目,由此能够选择是否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动画。另外,作为动画显示选择部66,也可以设置专用的选择开关。
并且,当数码相机1设定为摄影模式时,能够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第1相机信息。此时,每次按下操作部46(显示/返回按钮)时,能够依次切换显示第1相机信息中的主要相机信息的“信息显示1”、显示所有第1相机信息的“信息显示2”、不显示第1相机信息的“无信息显示”及显示自定义的第1相机信息的“自定义”。
另外,当选择了“自定义”时,通过用户预先对操作部46进行操作,能够仅将适当选择的相机信息作为第1相机信息来显示于第1显示部22。该情况下的包含显示/返回按钮的操作部46作为选择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相机信息选择部而发挥功能。
并且,当通过显示/返回按钮的操作选择了“无信息显示”时,在第1显示部22不显示第1相机信息,因此与基于动画显示选择部66的选择无关地,不进行用于删除第1相机信息的动画显示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在本例子中,对未选择在第1显示部22不显示第1相机信息的“无信息显示”,且通过动画显示选择部66选择了“动画显示”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当通过判别部64判别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姿势关系时,显示控制部50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第1相机信息,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第2相机信息。
另一方面,当通过判别部64判别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时,显示控制部50显示从第1显示部22删除第1相机信息的动画之后,紧接着在第1显示部22仅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第2相机信息。
首先,对通过显示控制部50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第1相机信息,且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第2相机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设定了摄影模式时,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1依次输入通过摄像部40拍摄且通过信号处理部42进行信号处理的每一帧的RGB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输入的每一帧的图像数据生成转换为与第1显示部22的彩色点阵对应的显示用信号形式的显示用数据。
通过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1生成的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在图4中示出与通过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1生成的显示用数据对应的图像的一例。
字符发生器54具有存储有表示包含通过操作部46设定的曝光校正值、快门速度等各种摄像条件的相机信息的图标以及文字及数字的字体的ROM,且从ROM读出与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第1相机信息及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对应的各种图标以及文字及数字的字体并输出至相机信息生成部55。
相机信息生成部55为生成表示分别显示于第1显示部22及第2显示部32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及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用数据的部分,且调整与从字符发生器54输入的第1相机信息及第2相机信息对应的各种图标、文字及数字的字体的尺寸以及画面内的布局,而生成表示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及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用数据。另外,第1显示用数据及第2显示用数据分别为表示单色二值图像的数据。
并且,相机信息生成部55为代替表示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静态图像数据)而将用于从第1显示部22删除第1相机信息的动画显示用数据(动态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的部分,关于动画显示用数据的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
通过相机信息生成部55生成的表示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用数据输出至第2显示部32。
图5是根据通过相机信息生成部55生成的表示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而示出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5所示,第1相机信息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这是为了尽量不妨碍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即时预览图像的可见性。
图6是表示根据通过相机信息生成部55生成的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用数据而示出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5及图6所示,表示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及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用数据中,表示第1相机信息及第2相机信息的各种图标、文字及数字的字体的尺寸以及画面内布局不同。
图5所示的表示各种相机信息的图标、文字及数字的含义如下。
I1-曝光校正条/曝光指标
I2-表示测光模式(多重测光模式)的图标
I3-表示静音模式(操作音及闪光灯发光关闭)的图标
I4-能够记录于存储卡中的可拍摄的张数(352)
I5-所记录的图像尺寸(L(Large))/所记录的图像的压缩率(F(FINE))
I6-RAW图像及JPEG图像的记录
I7-所拍摄的图像的动态范围(100%)
I8-表示胶片模拟(V(Vivid))的图标
I9-表示白平衡的设定(光源种类:荧光灯1)的图标
I10-表示电池剩余电量的图标
I11-ISO灵敏度(ISO1600)
I12-光圈值(F5.6)
I13-快门速度(1/125)
I14-摄影模式(M:Manual)
图6所示的各种第2相机信息的显示内容与图5中示出的各种相机信息的显示内容大致相同,但画面内的布局不同,并且,追加有表示高速连拍(H(High))的相机信息(图标I15)。
在图3中,图像合成部52合成从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1输入的表示彩色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用数据(参考图4)与从相机信息生成部55输入的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单色第1显示用数据(参考图5)。由此,生成与在彩色即时预览图像中重叠了单色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对应的显示用数据。
通过图像合成部52合成的显示用数据输出至第1显示部22。第1显示部22根据所输入的显示用数据,如图7所示,显示在彩色即时预览图像(图4)中重叠了单色相机信息(图5)的彩色即时预览图像。
用户根据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彩色即时预览图像能够掌握摄影范围,由此能够进行决定摄影范围的取景。并且,在第1显示部22还显示单色第1相机信息,因此用户还能够确认当前所设定的摄像条件等。
另一方面,第2显示部32根据从相机信息生成部55输入的表示第2相机信息的第2显示用数据,如图6所示,显示表示各种相机信息的图标、布置了文字及数字的单色图像。由此,用户根据第2显示部32中所显示的单色图像(第2相机信息)能够确认当前所设定的摄像条件等。
并且,通过用户对操作部46进行操作,适当自定义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而能够在第2显示部32仅显示所需的相机信息。该情况下的操作部46作为选择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的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而发挥功能,显示控制部50(第2显示控制部)将通过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第2相机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32。
[删除第1相机信息的实施方式]
接着,对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8至图10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
在数码相机1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通过判别部64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则显示控制部50经由动画的显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与第2显示部32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
即,图3所示的相机信息生成部55代替表示图5所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1显示用数据(静态图像数据),将用于从第1显示部22中删除第1相机信息的动画显示用数据(动态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首先将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本例子中为中央区域)追加有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相同的尺寸的显示框F的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由此,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图8所示的第1相机信息及显示框F。
接着,如图9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表示各种第1相机信息的图标、文字及数字),并将分别表示移动至显示框F的规定位置的动画(第1动画)的动画显示用数据(第1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此时,关于以仅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方式设定的图标I15,成为并不移动而出现的动画。另外,当没有这种图标时,出现动画不会显示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如图9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动画(第1动画)。在此,成为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所有信息集合的动画,但在第2显示部32中存在不移动的信息时,关于该信息显示没有变化。
根据第1实施方式,以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的布局与图6中示出的第2显示部32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一致的方式,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中所显示的多个重复信息分别沿图9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此时,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左端部纵向显示的曝光校正条/曝光指标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的方式移动。并且,当显示第1动画时,优选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以容易观察移动的方式切换为半色调显示并留存,但也可以删除。
接着,如图10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动画显示用数据(第2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0所示,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而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动画(第2动画)。
另外,当显示第2动画时,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优选以容易观察移动的方式切换为半色调显示并留存,但也可以删除。并且,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的方向优选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向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方向(在本例的情况下,为右上方向)。这是为了将用户的视线方向引向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方向,并且使用户识别从第1显示部22删除的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情况。
如此,通过从第1显示部22自动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多个重复信息,能够容易看清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即时预览图像。
另一方面,即便从第1显示部22删除重复信息,在能够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同时观察的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也显示重复信息,仅移动视线方向便能够观察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重复信息,因此对用户而言没有障碍。并且,由于设成经由动画显示删除重复信息,因此能够防止由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重复信息一下子被删除而给用户带来混乱。
另外,能够适当自定义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而仅显示所需的相机信息,但在该情况下,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第2相机信息的显示方式发生变化。
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50(第1显示控制部)优选按照在第2显示部32自定义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来变更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布局。
并且,优选设置通知从第1显示部22重复信息被删除,且重复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情况的通知部。
通知部可考虑通过“显示”来通知从第1显示部22重复信息被删除的情况、通过“语音”来通知的情况及通过两者来通知的情况。
通过“显示”来通知的通知部的第1实施方式在第1显示部22中的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中,或在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后的一定期间,闪烁显示第2显示部32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或改变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明度,由此向用户通知从第1显示部22删除了重复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第2显示部32及显示控制部50(第2显示控制部)作为向用户通知重复信息被删除的情况的通知部而发挥功能。
通过“显示”来通知的通知部的第2实施方式包含设置于第2显示部32附近的灯(在本例子中,图1中示出的指示灯28),且在第1显示部22中的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中,或在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后的一定期间,通过点亮指示灯28或使其闪烁,向用户通知从第1显示部22删除了重复信息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图11及图12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11及图1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主要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的布局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且分别将表示如箭头所示那样移动至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的第1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1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
根据第2实施方式,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的布局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中所显示的多个重复信息的布局一致,并且,第2实施方式的第1动画为比多个重复信息进行复杂移动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动画更单纯的运动,因此容易看清。另外,通过第1动画移动的多个重复信息的移动前后的布局一致视为包含彼此相邻的图标等的顺序不变。
接着,如图12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2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
<第3实施方式>
图13及图14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
图13及图14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在不缩小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的点上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不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而直接将表示如箭头所示那样移动至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的第1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3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
在第3实施方式中,不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而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因此重叠显示多个重复信息。
接着,如图14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4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
根据第3实施方式,变得无需缩小多个重复信息(图标等),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减轻相机系统的负荷。另外,不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而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因此重叠显示多个重复信息,但将多个重复信息集合在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之后无需另行观察,因此即便重叠显示多个重复信息也不会造成障碍。
<第4实施方式>
图15及图16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
图15及图16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在不缩小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的点上与第3实施方式通用,但使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集合的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不同。
即,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不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而直接将表示如箭头所示那样移动至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的第1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此时,与图13中示出的第3实施方式相比,将表示移动至更窄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的第1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5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更窄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
在第4实施方式中,不缩小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而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更窄的中央区域,因此与第3实施方式相比,以高密度重叠显示表示重复信息的图标信息等。
接着,如图16所示,相机信息生成部55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6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
根据第4实施方式,由于集合重叠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重复信息的对比度变高,因此用户的可见性提高,从而变得移动容易观察。
<第5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5实施方式的图,尤其示出了有关第2动画的显示。
图17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在将使布置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多个重复信息集合在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点上与图15中示出的第4实施方式通用,但使集合的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5实施方式中,相机信息生成部55将如图15所示那样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替换为如图17所示那样的长方形图标I16,且使图标I16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7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第1显示部22的中央区域中所显示的图标I16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
在集合重叠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中,并没有作为相机信息的意义,因此在第5实施方式中,设成将重叠的多个重复信息替换为图标I16,且使图标I16向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删除。另外,当显示第2动画时,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长方形图标I16优选以容易观察图标I16的移动的方式切换为半色调的显示并留存,但也可以删除。
根据第5实施方式,设成将重叠的多个重复信息替换为长方形图标I16,且使图标I16移动,因此变得图标I16的移动容易观察。
<第6实施方式>
图18是表示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的第6实施方式的图,尤其示出了有关第2动画的显示。
图18所示的第6实施方式与图17中示出的第5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将集合重叠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替换为长方形图标的点上通用,但使长方形的图标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与第5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6实施方式中,相机信息生成部55将如图15所示那样的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替换为如图18所示那样的长方形图标I16,且使图标I16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且进行移动的同时逐渐放大图标I16,改变为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相同的显示方式,然后,将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用数据输出至图像合成部52。
由此,如图18所示,在第1显示部22显示使第1显示部22的中央区域中所显示的长方形的图标I16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的同时逐渐放大图标I16,且改变为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相同的显示方式之后,显示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
根据第6实施方式,设成将重叠的多个重复信息替换为长方形图标I16,且使图标I16移动的同时,改变为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相同的显示方式,因此能够使用户容易看清移动处的显示。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从第1显示部22重复信息被删除而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仅显示有即时预览图像的状态下,若通过判别部64判别为伴随第1显示部22的转动而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姿势关系,则显示控制部50优选将已删除的重复信息立即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这是因为,即便立即恢复已删除的重复信息,由于是平常见惯的显示,因此不会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另外,显示控制部50可以将倒放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以恢复已删除的重复信息。
并且,在图8至图18中,为了使说明简单而省略了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但在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中优选显示即时预览图像。由此,能够使即时预览图像不中断而持续显示。
而且,可以在第1动画及第2动画的显示中暂时中断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在该情况下,变得第1动画及第2动画容易看清,且能够使用户识别重复信息被删除的情况,在第1动画及第2动画为短时间时尤其有效。
[数码相机的第2实施方式]
图19及图20是分别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2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从斜后方观察了数码相机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9及图20中,在与图1中示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通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9及图20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2与图1中示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相比,主要第1显示部22-2的转动机构不同。
在图19所示相机主体20的背面设置有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即板状的第1显示部22-2。
第1显示部22-2为通过相对于相机主体20正交双轴的铰链22-2A能够沿相机主体20的纵向轴(纵轴)的绕轴方向及横向轴(横轴)的绕轴方向转动的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如图19所示,若沿箭头方向(相机主体20的纵轴的绕轴方向)转动180°,则能够将第1显示部22-2的显示画面与相机主体20的背面平行。
并且,如图20所示,第1显示部22-2在打开第1显示部22-2的状态下,能够沿铰链22-2A的横轴的绕轴方向旋转360°,由此仰角或俯角下的取景时能够容易观察显示画面。
当为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2时,第1显示部22-2的显示画面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相对姿势关系能够根据铰链22-2A的正交双轴的各绕轴方向的旋转角度来检测。例如,若使第1显示部22-2从第1显示部22-2闭合的状态向铰链22-2A的纵轴的绕轴方向转动180°,且使第1显示部22-2沿铰链22-2A的横轴的绕轴方向(显示画面朝上的方向)转动90°,则第1显示部22-2的显示画面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成为平行,且两个显示画面的朝向(显示画面的短边方向)也成为相同的方向。在该情况下,从观察第1显示部22-2的显示画面的状态仅移动视线方向,便能够观察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
当为第2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2时,图2中示出的判别部64代替第1角度检测部60,优选根据检测第1显示部22-2的角度的角度检测部(未图示)且分别检测铰链22-2A的纵轴的绕轴方向的角度及横轴的绕轴方向的角度的角度检测部的各检测输出(即,第1显示部22-2与第2显示部32的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第1显示部2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
[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
图21及图22是分别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第3实施方式的外观图,是从斜后方观察了数码相机的立体图。另外,在图21及图22中,对与图1中示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通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21及图22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3与图1中示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相比,主要在第2显示部32-2也设置成相对于相机主体20能够转动的点上不同。
如图21及图22所示,在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射型单色液晶显示器即板状的第2显示部32-2。
第2显示部32-2为设置成通过铰链32-2A相对于相机主体20能够转动的可变角度液晶显示器。
图21示出了有关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以朝向上方向(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的方向)的方式转动,且第2显示部32-2相对于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的显示画面的角度成为0°(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与第2显示部32-2的显示画面呈同一水平面)的状态。
另一方面,图22示出了有关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相对于相机主体20的背面的角度成为0°(相机主体20的背面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呈同一水平面),且第2显示部32-2相对于相机主体20的上表面的角度成为约90°(相机主体20的背面与第2显示部32-2的显示画面大致平行)的状态。
当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相对姿势关系处于图21或图22所示的姿势关系时,从观察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状态仅移动视线方向,便能够观察第2显示部32-2的显示画面。
如此,当为除了第1显示部22以外还转动第2显示部32-2的第3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3时,如图2所示,需要设置检测第2显示部32-2的角度的第2角度检测部62(以图2的点线来示出的第2角度检测部62),图2中示出的判别部64优选根据检测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角度的第1角度检测部60及检测第2显示部32-2的显示画面的角度的第2角度检测部62的各检测输出(即,第1显示部22与第2显示部32-2的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2的显示画面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
[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示出了有关图1中示出的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显示方法。
如图23所示,首先,作为表示设定为摄影模式时的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的标记F,设置表示第1显示方式的标记F(F=0)(步骤S10)。在此,第1显示方式是指在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即时预览图像中重叠显示第1相机信息的正常显示方式。
接着,显示控制部50在第1显示部22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及第1相机信息(进行正常显示方式的显示),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第2相机信息(步骤S12、图6、图7)。
接着,第1角度检测部60检测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相对于相机背面的角度(步骤S14)。
判别部64根据通过第1角度检测部60检测的角度,判别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是否为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步骤S16)。若通过判别部64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姿势关系(当为“否”时),返回到步骤S10,并继续进行正常显示方式的显示。
另一方面,转动了第1显示部22的结果,在步骤S16中,若通过判别部64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当为“是”时),则转移到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判别当前的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是否为正常显示方式(即,是否为F=0),当为正常显示方式即第1显示方式时(当为“是”时),转移到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显示控制部50缩小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周边部中所显示的第1相机信息中与第2显示部32中所显示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多个相机信息(重复信息),并将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图9)。此时,关于以仅在第2显示部32显示的方式设定的图标I15,将不移动而出现的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
接着,显示控制部50将第1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之后,使集合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中央区域的多个重复信息向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第1显示部22(步骤S22,图10)。
若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则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成为仅显示从显示画面删除了重复信息的即时预览图像的第2显示方式,在标记F中设置表示第2显示方式的标记F(F=1)(步骤S24)。
当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过渡到第2显示方式时(当为F=1时),显示控制部50仅将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部22(步骤S26、图4),并过渡到步骤S14。
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过渡到第2显示方式的状态(F=1)下,若通过步骤S16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不能同时观察的第1姿势关系(当为“否”时),则返回到步骤S10。由此,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从第2显示方式过渡到正常显示方式即第1显示方式。
并且,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过渡到第2显示方式的状态(F=1)下,若通过步骤S16判别为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当为“是”时),则过度到步骤S18。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8中,当前,判别第1显示部22的显示方式为第2显示方式(F=1),而从步骤S18跳转到步骤S26。由此,成为在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仅持续显示即时预览图像。
[其他]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成删除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第1相机信息与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成删除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第1相机信息。在该情况下,即便在显示于第1显示部22的显示画面的第1相机信息中包含与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的第2相机信息不同的相机信息(差分信息),也能够删除第1显示部22中所显示的所有第1相机信息。
并且,在该情况下,为了消除在第2显示部32无法确认差分信息的不良情况,优选将第1相机信息与第2相机信息的差分信息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由此,即便从第1显示部22删除所有第1相机信息,也能够通过显示于第2显示部32的第2相机信息及差分信息观察已删除的第1相机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显示部22、22-2,使用透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等其他显示器。并且,作为第2显示部32、32-2,使用反射型单色液晶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反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电子纸、记忆液晶显示器及半透射型液晶显示器等其他显示器。
并且,数码相机包含主要拍摄动态图像的数码摄像机,即时预览图像包含正式摄影动态图像时的图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是不言而喻的。
符号说明
1、1-2、1-3-数码相机,10-可换镜头,20-相机主体,22-第1显示部,22-2-第1显示部,22A、22-2A、32-2A-铰链,24-曝光校正转盘,26-快门速度转盘,28-指示灯,30-快门按钮,32、32-2-第2显示部,34-闪光灯,40-摄像部,42-信号处理部,44-图像记录播放部,46-操作部,48-通信部,50-显示控制部,51-显示用数据生成部,52-图像合成部,54-字符发生器,55-相机信息生成部,60-第1角度检测部,62-第2角度检测部,64-判别部,66-动画显示选择部,70-CPU,S10~S26-步骤。

Claims (16)

1.一种数码相机,其显示摄像部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及包含通过设定部设定的摄像条件的多个相机信息,所述数码相机具备:
第1显示部及第2显示部,分别配设于相机主体,且所述第1显示部及所述第2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配设成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能够转动,并且所述第1显示部与所述第2显示部的相对姿势能够变更;
姿势检测部,检测所述第1显示部与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相对姿势关系;
判别部,根据通过所述姿势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
第1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所述即时预览图像,且在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显示所述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1相机信息;及
第2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2显示部显示所述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2相机信息,
若通过所述判别部判别为处于所述第2姿势关系,则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将使所述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所述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集合在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且使集合在所述特定区域的所述重复信息向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使集合在所述特定区域的所述重复信息向所述第2显示部的方向移动,并将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所述第2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数码相机具备选择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的第1相机信息选择部,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将通过所述第1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数码相机具备选择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的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
所述第2显示控制部将通过所述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在使所述重复信息集合在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所述特定区域时,将集合在所述特定区域的所述重复信息的布局与所述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一致的所述第1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数码相机具备选择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的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
所述第2显示控制部将通过所述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将按照通过所述第2相机信息选择部选择且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的布局变更了集合在所述特定区域的所述重复信息的布局的所述第1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在使所述重复信息集合在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所述特定区域时,将集合在所述特定区域的所述重复信息的布局与所述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的布局一致的所述第1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大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
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大于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将缩小了所述重复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的图像尺寸的所述第1动画及所述第2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通知所述重复信息从所述第1显示部被删除且所述重复信息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的情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第2显示部及所述第2显示控制部包含所述通知部,
所述第2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中的所述第1动画及所述第2动画的显示中,或在所述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后的一定期间,闪烁显示所述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或改变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明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通知部包含配设于所述第2显示部附近的灯,且在所述第1显示部中的所述第1动画及所述第2动画的显示中,或在所述第2动画的显示结束后的一定期间,点亮所述灯或使其闪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数码相机具备选择是否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所述第1动画及所述第2动画的动画显示选择部,
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仅在通过所述动画显示选择部选择有所述第1动画及所述第2动画的显示时,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所述第1动画及所述第2动画。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当从所述第1显示部删除了所述重复信息时,若通过所述判别部判别为处于所述第1姿势关系,则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所述重复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码相机,其中,
当通过所述第1显示控制部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包含所述重复信息的第1相机信息时,所述第2显示控制部将所述第1相机信息与所述第2相机信息的差分信息显示于所述第2显示部。
16.一种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其显示摄像部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及包含通过设定部设定的摄像条件的多个相机信息,所述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包括:
检测分别配设于相机主体的第1显示部与第2显示部的相对姿势关系的步骤;
根据所述检测出的所述相对姿势关系,判别是处于不能同时观察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及所述第2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第1姿势关系,还是处于能够同时观察的第2姿势关系的步骤;
若判别为处于所述第1姿势关系,则在所述第1显示部显示所述即时预览图像,且在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显示所述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1相机信息的步骤;
与所述第1姿势关系或所述第2姿势关系无关地,在所述第2显示部显示所述多个相机信息中的第2相机信息的步骤;及
若判别为处于所述第2姿势关系,则将使所述第1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1相机信息中至少与所述第2显示部中所显示的所述第2相机信息重复的重复信息集合在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特定区域的第1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接着使集合在所述特定区域的所述重复信息向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外部移动,并将从所述第1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删除的第2动画显示于所述第1显示部的步骤。
CN201780018200.1A 2016-03-23 2017-03-14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Active CN1088865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8128 2016-03-23
JP2016058128 2016-03-23
PCT/JP2017/010236 WO2017164011A1 (ja) 2016-03-23 2017-03-14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576A true CN108886576A (zh) 2018-11-23
CN108886576B CN108886576B (zh) 2019-07-16

Family

ID=5989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8200.1A Active CN108886576B (zh) 2016-03-23 2017-03-14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2096B2 (zh)
JP (1) JP6448849B2 (zh)
CN (1) CN108886576B (zh)
DE (1) DE112017000986B4 (zh)
WO (1) WO20171640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7406B2 (ja) * 2013-12-06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TW201725546A (zh) * 2016-01-11 2017-07-16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支付裝置及其安全支付方法
US10009536B2 (en) 2016-06-12 2018-06-26 Apple Inc. Applying a simulated optical effect based on data received from multiple camera sensors
JP1573659S (zh) * 2016-07-06 2017-04-10
JP1573871S (zh) * 2016-07-06 2017-04-10
DK180859B1 (en) 2017-06-04 2022-05-2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CAMERA EFFECTS
US11112964B2 (en) 2018-02-09 2021-09-07 Apple Inc. Media capture lock affordance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11722764B2 (en) 2018-05-07 2023-08-08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US10375313B1 (en) 2018-05-07 2019-08-06 Apple Inc. Creative camera
DK201870623A1 (en) 2018-09-11 2020-04-1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US11770601B2 (en) 2019-05-06 2023-09-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0645294B1 (en) 2019-05-06 2020-05-05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US11128792B2 (en) 2018-09-28 2021-09-21 Apple Inc.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US11321857B2 (en) 2018-09-28 2022-05-03 Apple Inc.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US11706521B2 (en) 2019-05-06 2023-07-1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WO2021079632A1 (ja) * 2019-10-21 2021-04-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撮像装置、電子機器の動作方法、及び撮像装置の動作方法
US11054973B1 (en) 2020-06-01 2021-07-0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US11212449B1 (en) * 2020-09-25 2021-12-28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US11539876B2 (en) 2021-04-30 2022-12-27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US20220353395A1 (en) * 2021-04-30 2022-11-03 Shenzhen Yongnuo Photographic Equipment Co., Ltd. Camera based 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1778339B2 (en) 2021-04-30 2023-10-03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314A (zh) * 2004-10-16 2006-04-19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双屏翻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画质改善结构及装置及方法
CN1913681A (zh) * 2005-08-12 2007-02-1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设有双显示装置的具有多任务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JP2010098466A (ja) * 2008-10-15 2010-04-30 Nikon Corp カメラ
JP2013076892A (ja) * 2011-09-30 2013-04-25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3168824A (ja) * 2012-02-16 2013-08-29 Nikon Corp カメラ
JP2013200853A (ja) * 2012-02-22 2013-10-03 Nikon Corp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8217B2 (ja) 2006-02-21 2011-03-09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装置、処理画像の選択方法
JP2010192998A (ja) 2009-02-16 2010-09-02 Nikon Corp カメラ
JP5253265B2 (ja) 2009-03-27 2013-07-31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JP5677051B2 (ja) * 2010-11-29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724544B2 (ja) * 2011-03-31 2015-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11883B2 (en) * 2011-11-11 2016-04-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calibration of a flexible mixed reality device
US9524139B2 (en) * 2013-10-29 2016-12-20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 application window based on usage context for dual screen display device
JP2015177334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5204568A (ja) * 2014-04-15 201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314A (zh) * 2004-10-16 2006-04-19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双屏翻盖移动通信终端的画质改善结构及装置及方法
CN1913681A (zh) * 2005-08-12 2007-02-1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设有双显示装置的具有多任务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JP2010098466A (ja) * 2008-10-15 2010-04-30 Nikon Corp カメラ
JP2013076892A (ja) * 2011-09-30 2013-04-25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3168824A (ja) * 2012-02-16 2013-08-29 Nikon Corp カメラ
JP2013200853A (ja) * 2012-02-22 2013-10-03 Nikon Corp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0986T5 (de) 2018-11-22
JP6448849B2 (ja) 2019-01-09
US10582096B2 (en) 2020-03-03
JPWO2017164011A1 (ja) 2018-12-20
US20190089873A1 (en) 2019-03-21
WO2017164011A1 (ja) 2017-09-28
DE112017000986B4 (de) 2020-02-20
CN108886576B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6576B (zh)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CN108886569B (zh) 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显示方法
CN101600054B (zh) 照相机及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TW527828B (en)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CN108650450A (zh) 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4140181B2 (ja) 電子カメラ
CN104871058B (zh)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4184928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273607A1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
JP4284440B2 (ja) 電子カメラ
CN104903769B (zh)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08258745A (ja) カメラ
JP2010200362A (ja) カメラ及びこのカメラの表示制御装置と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JP7243711B2 (ja) 撮像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90760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5109569A (ja) 撮影装置
JP2985878B1 (ja) 合成画像作成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08847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7214938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6235659B2 (ja) 電子機器
JP2002118772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6092543A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Busch David Busch's Canon EOS 6D Mark II Guide to Digital SLR Photography
JP2004045494A (ja) カメラ
JP2005250677A (ja) 電子機器の設定画面表示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