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156A -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156A
CN108879156A CN201710335525.4A CN201710335525A CN108879156A CN 108879156 A CN108879156 A CN 108879156A CN 201710335525 A CN201710335525 A CN 201710335525A CN 108879156 A CN108879156 A CN 108879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socket
connection terminal
hol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55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9156B (zh
Inventor
朱方跃
尹豪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355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56B/zh
Priority to EP18172022.8A priority patent/EP3402007B1/en
Priority to US15/978,776 priority patent/US1032159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879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9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6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47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with a fastener through a screw hole in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27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with evacuation of penetrat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04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 H05K5/0013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assembled by resilien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2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joining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插座的电气防护盖及插座。所述电气防护盖包括盖本体及安装部。所述盖本体沿插座的径向延伸,用于盖设在电路板上。所述盖本体上设置由容纳孔壁围成的容纳孔,以用于容纳连接端子。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以用于安装至插座壳体上。本发明电气防护盖通过安装部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至壳体上,并通过盖本体提供设置壳体上的电路板及该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防护。

Description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防护结构,特别是一种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用于通过与对配电子器件插配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投入运行,如何提升电动汽车的充电的安全性能则成为需要考虑的因素。电动汽车一般通过充电座与外部充电枪的插配而实现充电。实践中,诸如电动汽车充电用的插座内一般需要采用电路板。如何避免诸如电路板等电子部件受到外部的损伤则成为了需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便利且能够提供防护的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插座的电气防护盖。所述电气防护盖包括盖本体及安装部。所述盖本体沿插座的径向延伸,用于盖设在电路板上。所述盖本体上设置由容纳孔壁围成的容纳孔,以用于容纳连接端子。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以用于安装至插座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导线保持部。所述导线保持部用于保持导线。
优选地,所述导线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的引导通孔。所述引导通孔用于引导导线。
优选地,所述导线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的保持臂。所述保持臂设置在所述引导通孔上方并呈拱桥状,用于引导导线。
优选地,所述导线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导线。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相对于所述盖本体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设置为可与壳体上的密封圈接触。
优选地,所述的电气防护盖还包括隔离壁。所述隔离壁自所述盖本体沿所述容纳孔的轴向突出延伸,并围绕对应的连接端子设置。
优选地,当所述电气防护盖盖设在电路板上时,至少部分所述隔离壁设置在对应的连接端子与该电路板之间,将该对应的连接端子与该电路板隔离,以避免通过连接端子的电流影响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壳体、电路板及根据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防护盖。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气防护盖的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本体盖设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插座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用于密封所述壳体与对配壳体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上设置限位臂。所述限位臂与所述密封圈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可相接触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上设置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的底端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相对于所述限位臂向外侧突出设置。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密封圈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可相接触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底面突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可与所述密封圈抵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为卡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接孔或卡接腔。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孔或卡接腔卡接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悬臂。所述支撑悬臂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突出延伸设置。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悬臂的底端上。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容纳孔由孔壁围成。所述孔壁上设置有隔离壁。所述隔离壁沿所述容纳孔的轴向突出设置。至少部分所述隔离壁与所述电路板沿所述盖本体的横向和/或纵向正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隔离壁沿所述容纳孔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突出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插座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可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反向延伸至所述容纳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气防护盖通过安装部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至壳体上,并通过盖本体提供设置壳体上的电路板及该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防护。优选地,所述电气防护盖通过限位臂能够避免壳体上的密封圈脱落,便利于组装。优选地,所述电气防护盖通过诸如通孔、引导槽及限位臂等导线保持部实现对导线的约束、引导,避免线路杂乱排布及发生晃动。优选地,所述电器防护盖的容纳孔的孔壁突出设置有隔离壁,从而提供电磁隔离,避免较大电流通过时在电路板与连接端子之间产生电磁感染,提升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2为图1的插座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插座壳体在沿与对配端子插接配合方向上的投影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布局立体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连接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中示出了一个安装孔时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7为图6的插座壳体在另一个视角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插座壳体示出了多个安装孔时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9为图6的插座壳体沿连接端子安装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带密封圈的连接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的插座在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次锁示出了上表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二次锁示出了下表面时的投影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示出的插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的插座在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6的插座设置有连接端子沿连接端子的安装方向的投影示意图,且图19示出了二次锁预组装在插座壳体上。
图20为图19的插座的投影示意图,且图20示出了二次锁与插座壳体、连接端子终锁锁止配合。
图21为图19的插座在N1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图20的插座在N2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图19的插座在N3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4为图20的插座在N4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5为图19的插座设置有电路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的插座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27为图25的插座沿横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气防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电气防护盖在示出了底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8的电气防护盖在示出了顶面时的投影示意图。
图31为图30的电气防护盖的仰视图。
图3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的插座沿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34为图33的插座沿E-E的剖视图。
图35为图32的插座设置有连接端子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35的插座沿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图37为图36的插座沿F-F线的剖视图。
图38为图35的插座设置有对配壳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圈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40为图39的密封圈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4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组件自连接端子安装方向的反向投影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密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3为图41的密封组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4为图43的密封组件在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5为图41的密封组件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6为图41的密封组件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7为图41密封组件设置第二支撑件及第一支撑件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的投影示意图。
图49为图48的插座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0为图49的插座在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插座壳体在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3为图51的插座壳体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5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5为图54中的插座壳体组件示出的导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7为图56的插座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101。所述插座壳体101包括壳本体10及自该壳本体10的轴向连续延伸的孔壁20。所述孔壁20沿所述壳本体10的周向围绕呈安装孔25。所述安装孔25用于安装对应的连接端子80。所述孔壁20上设置有排水通孔30。
所述壳本体10用于支撑其他机械结构,及承载相应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壳本体1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满足相应的支撑性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10大致呈板状。具体地,所述壳本体10具有支撑面12。所述壳本体10的所述支撑面12用于支撑所述孔壁20。为了便利制造及节省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12为平面。
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孔壁20沿所述壳本体10的轴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孔壁20设置在所述支撑面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孔壁20的外周面为圆柱面。为了提升水滴自所述安装孔25内汇聚以自所述排水通孔30排出的效率,所述孔壁20的内周面22为圆柱面。所述孔壁20围成相应的安装孔25。所述安装孔25的具体数量、分布及尺寸规格只要能够满足安装、保持所需要的连接端子8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九个孔壁20、20b、20c、20d、20e、20f、20h、20i、20j围成对应九个安装孔25、25b、25c、25d、25e、25f、25g、25h、25i、25j均沿所述壳本体10的轴向延伸设置,且与轴向插接的对配端子对配而实现对配端子与连接端子80的插接电连接。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安装孔25、25b、25c、25d、25e、25f、25h、25i、25j的轴向延伸长度和/或径向尺寸不相同。所述孔壁20的内周面设置为圆柱面,也即是呈光滑的表面,从而便利于积水积聚并滑落至所述排水通孔40。
请继续参阅图3,为了提升所述安装孔25对对应的连接端子80的保持性能,所述孔壁20的自由端20b设置有止挡壁28。所述止挡壁28沿所述壳本体10的径向突出设置。所述止挡壁28可与连接端子80轴向阻挡配合,从而阻止连接端子80自所述安装孔25内滑脱。所述止挡壁28的具体尺寸、构造只要能够实现对对应的连接端子80的轴向阻挡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保证所述止挡壁28对连接端子80的保持性能,所述止挡壁28沿所述壳本体10的周向延伸呈闭环状。相应地,所述止挡壁28大致为圆环板状。具体地,九个止挡壁孔28、28b、28c、28d、28e、28f、28g、28h、28i、28j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九个孔壁安装孔20、20b、20c、20d、20e、20f、20h、20i、20j上。止挡壁28、28b具有连续的内周表面29、29b。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止挡壁28均具有一个内周表面29。
所述排水通孔40贯穿设置在所述孔壁20上。所述排水通孔40沿所述壳本体10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排水通孔40的具体形状、尺寸大小只要能够将所述安装孔25内的积水具有排出的通道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提升了排水的效率及获得积水自动排出的性能,所述安装孔25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相应地,所排水通孔40设置在所述孔壁20的底端。也即是,所述排水通孔40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底端,从而使得积水依据自身重力而实现自动滑落。为了提升排水性能且保持所述孔壁20的机械强度,所述排水通孔40沿所述壳本体10的轴向延伸。相应地,所述排水通孔40的轴向尺寸大于周向尺寸。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排水性能、便利于制造且保持壳本体10的防水性能,所述排水通孔40自所述孔壁20延伸至所述止挡壁28上,并大致呈L状通槽,避免延伸至所述壳本体10上而降低防水性能。
为了提升与对应的插头在充电时的稳定连接性能,所述壳本体10上设置有围挡壁50。所述围挡壁50突出设置在所述壳本体10上。所述围挡壁50自所述壳本体10的所述支撑面12沿轴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围挡壁50沿所述壳本体10的周向延伸呈环绕所有所述孔壁20的保持腔55。也即是,所述围挡壁50与所述壳本体10围成容纳对应所述孔壁20的桶状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升排水性能及获得自动排水性能,所述围挡壁50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通孔58。所述第二排水通孔58用于将所述保持腔55内的积水排出。为了避免所述保持腔55与所述壳本体10的表面围成的底端的积水不易排出,所述第二排水通孔58设置为与所述壳本体10相交或相接设置。也即是,所述第二排水通孔58设置在所述围挡壁50的底端。所述围挡壁50的内表面为圆柱面,从而便利于积水积聚并滑落至所述第二排水通孔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通孔58大致呈矩形通孔。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排水通孔58可以为正方形通孔。
请继续参阅图1,为了接受插头的充电时提升与该插头的稳定电连接,所述围挡壁50设置有保持凹槽59。所述保持凹槽59用于与包括有对配端子的插头上的机械结构保持一体。譬如,所述保持凹槽59可以与插头上的卡扣(图中未示出)卡接配合。所述保持凹槽59的具体设置位置、构造及尺寸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凹槽59设置在所述围挡壁50的外表面上。
所述壳本体10与所述孔壁20、所述围挡壁50均可以为独立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壳体101为一体件。具体地,所述插座壳体101为注塑件。
请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103。所述插座103包括连接端子80及如前述实施例记载所述的插座壳体101。所述连接端子80容置在对应所述安装孔25。
所述连接端子80用于电连接汽车电池包(Battery Pack)及充电枪上的对配端子。所述连接端子80的数量及规格根据需要而选择。图4中示出了连接端子80、80e、80f、80g、80j。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九个不同规格的连接端子80分别一一对应插设对九个所述九个安装孔25、25b、25c、25d、25e、25f、25g、25h、25i、25j内。在本实施例中,九个所述连接端子80用于分别实现以下九个电连接:直流电源正极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直流电源负极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接地端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充电通信正极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充电通信负极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第一充电连接确认端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第二充电连接确认端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低压辅助电源正极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低压辅助电源负极与对应对配端子电连接。也即是,九个所述连接端子80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传动充电用连接装置中直流充电接口相关中国国家标准的电连接要求。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连接端子80c具有接触壁82。所述接触壁82围成一容置腔84。所述容置腔84用于容纳对应对配端子。所述接触壁82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接触壁82具有让位通孔86。所述让位通孔86与所述排水通孔40至少部分正对设置,从而能够将所述容置腔84、对应对配端子上的积水排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排水性能,所述接触壁82上还设置有让位缺口88。所述让位缺口88延伸至所述接触壁82的端部。所述接触壁82的端部为首先与对配对配端子对配的部分。
另外,如无特殊说明,在本发明记载的关于插座壳体101的内容中出现的“底”与“顶”、“上”与“下”、“左”与“右”均为相对概念。具体地,如图3示出的上、下方向即为相应的顶端、底端。也即是,积水自上而下依据自重自然滑落而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轴向,即为图3中垂直纸面的方向。周向,即为图3中的圆周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壳体101为电动汽车充电座壳体。相应地,所述插座103为电动汽车充电座。插头,为与电动汽车充电座配合的充电枪。相应地,连接端子80为母端子。对配端子则为公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座壳体101通过在孔壁20设置排水通孔40,能够诸如对配母端子插接而带入的水珠等情况下形成在安装孔内的积水排出,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而提供了排水通道,从而能够提升安全性能。作为优选,安装孔25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底端时,积水能够通过自重自动排出,从而提升了排水效率。
请参阅图6至图9,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201。所述插座壳体201包括壳本体210、安装孔225及止退件230。所述安装孔225轴向开设在所述壳本体210上,以用于容纳下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所述止退件230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10上,以可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阻挡配合,从而阻止该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自所述安装孔225退出。
所述壳本体210用于支撑其他结构及诸如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等电子部件。所述壳本体21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支撑性能。所述壳本体210大致呈长方体块状。所述壳本体210在其轴向具有前侧211及后侧212。也即是,所述插座壳体201与对配端子(图中未示出)沿所述壳本体210的轴向插接配合时,对配端子依次从所述壳本体210的前侧211插接至该壳本体210的后侧212。
所述安装孔225设置于所述壳本体210,用于安装、容纳对应的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所述安装孔225沿所述壳本体210的轴向延伸设置,从而能够容纳轴向延伸、安装的对应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所述安装孔225的具体规格、形状、数量及分布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安装需要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九个安装孔225、225b、225c、225d、225e、225f、225g、225h、225i、225j分布在所述壳本体210上。图8示出了,孔壁220b、220c、220g、220f围成对应九个安装孔225b、225c、225g、225f。少部分数量的所述安装孔225、225b、225c、225d、225e、225f、225h、225i、225j的轴向延伸长度和/或径向尺寸不相同。
为了提升所述安装孔225对对应的母端子280的保持性能,所述孔壁220c、220f、220g的自由端设置有止挡壁228c、228f、228g。所述止挡壁228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径向突出设置。所述止挡壁228可与母端子280轴向阻挡配合,从而阻止母端子280自所述安装孔225c、25f、25g内滑脱。所述止挡壁228c、228f、228g的具体尺寸、构造只要能够实现对对应的母端子280的轴向阻挡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保证所述止挡壁228c、228f、228g对母端子280的保持性能,所述止挡壁228c、228f、228g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周向延伸呈闭环状。相应地,所述止挡壁228c、228f、228g大致为圆环板状。具体地,九个止挡壁228、228b、228c、228d、228e、228f、228g、228h、228i、228j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九个孔壁安装孔220、220b、220c、220d、220e、220f、220h、220i、220j上。
所述止退件230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10上,并设置为可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轴向阻挡配合。所述止退件230自所述壳本体210朝所述壳本体210的后侧212连续延伸。所述止退件230可以为横杆、凸肋等可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轴向阻挡配合的任意突出结构。所述止退件230也可以通过卡扣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卡接配合。可见,所述止退件230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在对应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安装至所述安装孔225内时,可与该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轴向阻挡以阻止该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退出所述安装孔225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实现拆装而解除对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阻挡而便利于更换该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所述止退件230可以为凸台2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232径向突出设置在下述支腿235上。为了进一步便利于拆装,所述凸台232具有阻挡面232b。所述阻挡面232b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可接触而轴向阻挡,以阻挡连接端子280b由所述壳本体210的后侧212退出。为了提升阻挡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面232b与所述壳本体210的轴向垂直延伸设置。为了便利于拆装,所述凸台232还具有引导斜面232a。所述引导斜面232a与所述阻挡面232b倾斜设置,从而便利于将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安装时引导至与阻挡面232b阻挡配合。为了便利于拆装,所述止退件230为一悬臂梁结构,没有与连接壁215连接而彼此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所述凸台232的弹性形变性能,所述止退件230包括支腿235。所述支腿235用于支撑所述凸台232。所述支腿235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支撑所述的凸台232,并且避免凸台232直接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10上以增大凸台232沿径向发生弹性性能的性能即可。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支腿235的弹性形变性能及便利于制造,所述支腿235沿径向设置有通孔238。所述通孔238将所述支撑腿35分隔为两个支柱235a、235b。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均衡的受力保持性能,所述两个支柱235a、235b的尺寸及构造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两个支柱235a、235b可以同时支撑所述凸台23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制造及支撑所述凸台232,所述止退件230还包括支撑横臂237。所述支撑横臂237连接所述两个支柱235a、235b。所述支撑横臂237用于支撑所述凸台232。所述支撑横臂237沿所述壳本体210的横向或周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臂237延伸呈圆弧板。
作为变形,为了获得所述凸台232较大弹性形变空间,所述支腿235可以仅为一个。相应地,所述凸台232径向及周向突出设置在所述支腿235上。也可以理解为,去掉如图6中的一个所述支柱235a(或235b),而仅采用另一个所述支柱235b(或235a)支撑所述凸台232。所述凸台232可以为卡接部的一种实施例,以可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卡接配合。
为了提升对止退件230的防护、便利于与其他部件稳固连接,所述插座壳体201还包括围挡墙213。所述围挡墙213沿所述壳本体210的轴向突出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10上。所述围挡墙213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周向延伸设置呈一容纳腔219。所述容纳腔219用于容纳所述止退件230。
为了便利于所述止退件230的制造及便利于所述止退件230与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拆装,所述插座壳体201还包括连接壁215。所述连接壁215分别连接所述围挡墙213及下述保持壁262。所述连接壁215、所述围挡墙213与下述保持壁262围成一让位槽217。
为了提升对所述止退件230的防护性能,所述插座壳体201还包括保持壁262。所述保持壁262沿所述壳本体210的轴向突出设置在所述壳本体210上。所述保持壁262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周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止退件230围绕呈一保持腔264。所述保持腔264与所述安装孔225连通,以可保持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所述保持壁262及所述保持腔264的具体构造只要能够保持对应的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尾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壁262大致为部分圆周壁,并与所述止退件230围成大致圆管状。为了提升所述止退件230的弹性形变空间、便利于该止退件230与对应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拆装,所述保持壁262与所述止退件230的一个侧壁或两个侧壁横向或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壁262与所述止退件230的两个侧壁均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保持腔264只要能够与所述安装孔225连通以容纳保持相应的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腔264与所安装孔225具有相同的中心轴。
为了提升对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稳固保持性能及便利于拆装,所述保持壁262的内表面突出设置有保持凸肋266。多个所述保持凸肋266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周向排布设置。所述保持凸肋266设置为可与下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横向和/或径向阻挡配合。
所述插座壳体201的具体材质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实现电绝缘且便利于制造出具有稳固的结构,所述插座壳体201为注塑件。也即是,是通过注塑形成一体件式的所述插座壳体201。相应地,前述止退件230的结构设置极大便利于防水结构的形成,提升了密封防水性能。
请参阅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203。所述插座203包括前述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插座壳体201及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201上,以可实现与充电枪上的对配端子电连接。
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容纳在所述安装孔225内,并可与所述止退件230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从而稳固地保持在所述安装孔225。也即是,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上的部分结构容纳在所述安装孔225内。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规格、种类及数量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为母端子,以可与充电枪上的对配端子插配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九个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插座壳体201上,以可满足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在图9中示出了四个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
请参阅图11,所述连接端子280f具有台阶部281f。所述台阶部281f沿所述壳本体210的横向和/或径向突出设置,且可与所述止退件230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所述台阶部281f可以为沿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径向突出设置的凸台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保证所述台阶部281在可以周向角度均能够与所述止退件230轴向阻挡配合,所述台阶部281f沿所述壳本体210的周向延伸呈一整圈。
请继续参阅图11,为了提升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与所述壳本体210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通过套设密封圈285而实现密封防水。具体地,所述密封圈285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上并密封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与所述安装孔225的孔壁220之间的间隙地设置。也即是,所述密封圈285分别与所述孔壁220和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密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85c、285f、285g与下述第二台阶部283轴向接触地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12,为了避免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过度安装,所述连接端子280f具有第二台阶部283。所述第二台阶部283沿所述壳本体210的横向和/或径向突出设置,且可与所述壳本体210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所述第二台阶部283与所述台阶部281背对设置,从而将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沿轴向限制在所述止退件230与所述壳本体210之间。具体地,所述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所述第二台阶部283与所述壳本体210上的后表面214阻挡配合,从而阻挡避免该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插接到位时继续前进。
图13示出了所述止退件230的所述引导斜面232a与连接端子280f插接方向的夹角为锐角α。通过所述台阶部281f、第二台阶部283f,所述连接端子280f被限制在所述止退件230的所述止挡面232b与所述壳本体210的后表面214所限制的高度范围W内。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壳体201为电动汽车充电座壳体。相应地,所述插座203为电动汽车充电座。插头,为与电动汽车充电座配合的充电枪。相应地,连接端子280为母端子。对配端子则为公端子。
为了便利于理解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本发明记载的关于插座壳体201及插座203的内容中出现的“上”与“下”为相对概念,且可为图10中示出的上下方向,且图10中的上部为壳本体210的后侧212,图10中的下部为壳本体210的前侧211。另外,“左”与“右”、“顶”与“底”等均为相对概念。图6中示出了“轴向”、“横向”及“径向”的相对方向。可以理解的是,轴向可以为上下方向,或连接端子280b、280c、280f、280g的安装方向。相应地,“前、后”为相对概念,可以指示对配端子从“前”往“后”插接。具体地,所述壳本体210的前侧212为与充电枪配合的外侧部分,而所述壳本体210的后侧212则为壳安装至电动汽车车身中的内侧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座壳体201通过止退件230能够阻止连接端子280b自壳本体210上的安装孔225j退出,从而能够保证连接端子280b与充电枪上的对配端子稳定电连接。所述插座壳体201结构精巧、制造便利,而且便利于获设计出较佳防水性能的构造。
请参阅图14及图15,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次锁301。所述二次锁301具有可安装至插座壳体302上的锁本体310、可用于与插座壳体302纵向阻挡配合的锁止部330及用于保持连接端子303的端子保持部350。
所述锁本体310具有纵向插入方向。也即是,所述锁本体310沿纵向插入安装至下述插座壳体30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本体310沿纵向延伸。所述锁本体310相对于插座壳体302可纵向移动,从而依次实现预组装在插座壳体302上及与该插座壳体302终锁保持一体。所述锁本体31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支撑所述锁止部330及所述端子保持部35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精简结构、利用安装空间,所述锁本体310大致呈沿横向及纵向延伸的板状。
所述锁止部330突出设置在所述锁本体10上,以可用于与插座壳体302纵向阻挡配合,并保持一体。所述锁止部330的具体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轴向阻挡即可。譬如,所述锁止部330可以为凸台,也可以为卡扣。所述锁止部330的数量及分布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一对锁止部330分别设置在所述锁本体310的两侧壁,从而提升组装至插座壳体302上的稳固性能,且增强横向保持限位的性能。
为了便利于制造及提供稳固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部330包括支撑臂331及锁扣333。所述支撑臂331设置在所述锁本体310上,且自所述锁本体310的纵向连续延伸地设置。进一步地,为了便利于所述锁止部330与对应插座壳体302的拆装,所述支撑臂331与所述锁本体310的部分侧壁间隔设置而呈一悬臂,从而提升了弹性形变性能。所述锁扣333沿所述锁本体310的横向朝外侧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臂331上。所述锁扣333的具体构造、尺寸只要能够与插座壳体302纵向阻挡配合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拆装且提升阻挡性能,所述锁扣333包括引导面(图中未标示)及锁止面。所述引导面相对于所述二次锁301纵向安装方向倾斜延伸设置。即,所述引导面与所述二次锁301的纵向安装方向夹角为锐角。所述锁止面与所述二次锁301的纵向安装方向垂直。即,所述锁止面与所述二次锁301的纵向安装方向的夹角为直角。进一步地,所述锁扣333包括前阻挡面333a。所述前阻挡面333a可与插座壳体302阻挡配合,从而将所述二次锁101保持在预锁位置,防止所述二次锁101从预锁位置误入锁止位置。所述锁扣333包括后阻挡面333b。所述后阻挡面333b可与插座壳体302纵向阻挡配合,从而将所述二次锁101保持在锁止位置,防止所述二次锁101脱离锁止位置。所述前阻挡面333a与所述后阻挡面333b背背对设置。“前、后”为相对概念,即沿所述二次锁101的纵向安装方向的前后。需要说明的是,“锁止位置”即“终锁位置”。
所述端子保持部350设置在所述锁本体310上,以可用于与连接端子303阻挡配合。所述端子保持部35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与连接端子303沿该连接端子303的轴向阻挡配合,以增强将连接端子303安装在插座壳体302上的稳固保持性能即可。所述端子保持部350沿所述锁本体310的纵向连续延伸设置,从而在所述二次锁301纵向组装时移动至连接端子303部分重叠而实现轴向阻挡。所述端子保持部350可以为沿所述锁本体310的横向和/或纵向延伸的凸缘、凸台或悬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二次锁301与连接端子303彼此的限位保持性能,所述锁本体310上设置有容纳缺口355。所述容纳缺口355用于容纳并保持连接端子303。具体地,所述容纳缺口355由通孔侧壁351、352、底端壁353。所述通孔侧壁351、352、底端壁353与端子保持部350c围成一通孔。也即是,所述端子保持部350c为与所述底端壁353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顶端壁。所述容纳缺口355可以为具有倒角的矩形通孔。所述通孔侧壁351、352能够增强对连接端子303的横向限位保持性能。所述底端壁353能够阻止所述二次锁301纵向方向过度安装,并将与所述二次锁301保持在预组装的位置。也即是,所述底端壁353能够阻止所述二次锁301沿纵向安装方向的反向移动,而只能沿纵向安装方向移动至终锁保持一体。在本实施例中,七个容纳缺口355c、355d、355e、355f、355g、355h、355i分别可容纳对应的连接端子303c、303d、303e、303f、303g、303h、303i,并与对应的七个端子保持部350c、350d、350e、350f、350g、350h、350i围成相应的通孔。相应地,所述端子保持部350c为横向延伸的板状。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在增强所述二次锁301与连接端子303彼此限位保持性能同时节省材料、便利于拆装,所述锁本体310上设置有容纳缺口359、359b。所述容纳缺口359用于容纳并保持连接端子303。具体地,所述容纳缺口359由保持侧壁356(或356b)、保持底壁357(或357b)及所述端子保持部350(或350b)围成。一个所述保持侧壁356、356b与开口正对,可实现对连接端子303的横向阻挡。所述保持底壁357用于阻止所述二次锁301纵向方向过度安装,并将二次锁301保持在预组装位置。所述端子保持部350作为保持顶壁,与所述保持底357纵向相对且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一对容纳缺口359、359b分别设置在所述锁本体310的两侧壁,并可容纳对应的连接端子303、303b。
所述二次锁301的具体材质只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锁301为塑料件。为了便利于制造及提升稳固性能,所述二次锁301为一体件。更具体地,所述二次锁301为注塑件。
为了提升所述二次锁301沿连接端子303的轴向保持在插座壳体302上的稳固性能,在所述二次锁301与连接端子303轴向阻挡配合(即,所述二次锁301处于终锁位置)时,所述二次锁301沿连接端子303的轴向固定设置在插座壳体302上。所述二次锁301可以通过紧固件紧固设置在插座壳体30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锁301通过下述电路板360的限位及下述紧固件340的紧固而轴向保持在预设的轴向空间范围内。
为了便利于所述二次锁301能够活动,所述锁本体310上设置有让位通孔312。所述让位通孔312用于提供插座壳体302与电路板360通过紧固件340实现直接紧固连接空间。所述让位通孔312由孔侧壁316、318、孔前侧壁319及孔后侧壁317围成。所述孔前侧壁319设置成可与下述插座壳体302上的凸台377纵向阻挡配合,以防止所述二次锁301从预锁位置脱落。所述孔后侧壁317设置成可与凸台377纵向阻挡配合,以防止所述二次锁101在插入时越过锁止位置,从而在安装二次锁101时提供阻挡以将二次锁101保持在锁止位置。
为了减少所述锁本体310与电路板360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所述锁本体310上设置有支撑凸缘315。所述支撑凸缘315围绕所述让位通孔312设置。所述支撑凸缘315沿让位通孔312的轴向突出设置。为了减少应力以提升所述二次锁101的抗振动性能,所述二次锁101在下述连接端子303的轴向分别与充电座壳体302及电路板360间隙配合,也即是彼此没有接触的配合。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305。所述插座305包括插座壳体302及根据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二次锁301。所述二次锁301可预组装在所述插座壳体302上,并可纵向移动至将连接端子303终锁锁止在所述插座壳体302上。
请一并参阅图17及图18,所述插座壳体302包括座主体370及锁止配合部380。所述座主体370的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支撑相应的连接端子303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主体370大致呈轴向延伸、外周壁具有倒角的块状。
所述锁止配合部380设置在所述座主体370上,且可与所述二次锁301的所述锁止部330终锁组装一体。所述锁止配合部38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与所述锁止部330锁止配合,从而使得所述二次锁301与所述插座壳体302纵向阻挡配合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止配合部380大致为与所述锁止部330的所述锁扣333结构。为了提升对所述二次锁301的横向限位性能,一对锁止配合部380横向间隔设置。
为了增强对所述二次锁301的横向限位保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主体370上突出设置有限位墙372。一对限位墙372横向间隔设置,以横向保持所述二次锁301。所述锁止配合部380设置在所述限位墙372的内侧壁上。一对限位墙372沿所述锁本体310的纵向延伸设置,以可保持所述二次锁301的纵向安装方向。
为了便利于稳固地支撑连接端子303,所述座主体370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安装孔375。所述安装孔375用于容纳对应的连接端子3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375为通孔。在本实施例中,九个安装孔375、375b、375c、375d、375e、375f、375g、375h、375i用于一一对应容纳的九个连接端子303、303b、303c、303d、303e、303f、303g、303h、303i。
为了便利于实现与紧固件340的轴向紧固一体,所述座主体370上设置有紧固孔378。为了进一步便利于组装,所述座主体370上设置有轴向突出设置的凸台377。所述紧固孔378设置在所述凸台377上。所述凸台377突出延伸至所述二次锁301的所述让位通孔312内。所述凸台377的周壁与所述让位通孔312的孔壁间隔设置。所述凸台377设置有台阶面379。所述台阶面379可以与所述电路板360抵接,从而支撑所述电路板3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379呈圆环形台阶面。所述凸台377的底端(即自由端)延伸穿过所述让位通孔312,至所述台阶面379穿出所述让位通孔312。也即是,所述台阶面379相对于所述二次锁101突出延伸至可支撑下述电路板360。当然,所述台阶面379也可以与所述二次锁101的表面齐平,只要能够具有空间承载电路板360即可。
为了减少外力对所述二次锁301的错误干扰而影响组装,所述座主体370的外周壁374沿所述锁本体310的横向、纵向突出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壳体302为注塑一体件。
请参阅图19及图20,作为实施例六的变形,提供一种插座306。所述插座306还包括连接端子303。所述连接端子303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302上,并与所述二次锁301沿该连接端子303的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
所述连接端子303用于与充电枪(图中未示出)上的对配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303的数量及分布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九个连接端子303、303b、303c、303d、303e、303f、303g、303h、303i对应安装在所述插座壳体302上,以满足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
请一并参阅图21及图22,所述连接端子303的周壁设置有保持台阶390。图21示出了所述二次锁301相对于所述插座壳体302处于终锁位置时,所述保持台阶390可与所述端子保持部350轴向阻挡配合。
请一并参阅图23及图24,所述二次锁301自预锁位置移动至终锁位置。此时,所述端子保持部350i移动至与所述连接端子303i的所述保持台阶390至少部分重叠,从而实现对所述连接端子303i的轴向阻挡。相应地,所述二次锁301的所述锁止部330与所述插座壳体302的所述锁止配合部380纵向阻挡配合。
相应地,在下述图25中,所述连接端子303相对于所述端子保持部350轴向突出设置,也即是所述连接端子303相对于所述锁本体310的上表面311突出设置。所述锁本体310的下表面313与所述插座壳体302正对设置。所述连接端子303能够与所述端子保持部350纵向阻挡配合,从而阻止所述二次锁301沿安装方向安装过度。同时,所述锁止部330与所述锁止配合部380阻挡配合,避免所述端子保持部350纵向后退而脱离与所述保持台阶390的阻挡配合。
请参阅图25,作为实施例七的变形,提供一种插座307。所述插座307还包括电路板360。所述电路板360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302上,并可与所述连接端子303电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6及图27,所述电路板360,亦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线路板)。所述电路板360用于传输电流、电压与电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为了增强对所述二次锁301的轴向限位保持稳固性能,所述电路板360与所述插座壳体302构造成对所述二次锁301在所述连接端子303的轴向的限位设置。也即是,所述二次锁3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60与所述插座壳体302之间。更具体地,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及便利于相应的电连接,所述电路板360具有焊接面362及元件面364。所述焊接面362与所述二次锁360的上表面正对设置。也即是,所述电路板360与所述二次锁360为面与面的限位阻挡。
为了提升所述二次锁301安装便利性,所述电路板360与所述二次锁301至少部分轴向间隔设置。相应地,所述电路板360可以与所述二次锁301的所述支撑凸缘315相接触地设置。
为了进一步地将所述电路板360稳固地与所述插座壳体302保持一体,紧固件340将所述电路板360与所述插座壳体302仅组装一体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340的螺钉。当然,所述紧固件340还可以为螺柱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340依次穿过电路板360,并紧固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302的紧固孔378上。所述紧固件340通过所述锁本体310上的所述让位通孔312。
作为优选,所述插座壳体302为电动汽车充电座壳体。相应地,所述插座305、306、307为电动汽车充电座。插头,为与电动汽车充电座配合的充电枪。相应地,连接端子303为母端子。对配端子则为公端子。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明确指明,在本发明记载的关于二次锁301及插座305、306、307等内容中出现的“横向”为图15中的二次锁301的左右两侧方向;“纵向”即为图15中示出的上下方向;所述二次锁301的安装至所述插座壳体302的方向即为图15中示出的自上而下的方向,即箭头T1示出的方向;“轴向”即为所述连接端子303的轴向,且为连接端子303的安装方向,也即是垂直图15中平面的方向;“内”与“外”为相对概念,指的是靠近左右两侧的方向为“内”。本发明中出现的上述方向限定均为相对概念,仅用于结合附图以便利于理解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二次锁301能够预组装在插座壳体302上,实现保持一体并可便利于运输。所述二次锁301在沿预设的纵向方向安装至插座壳体302上时,通过锁止部330能够与所述插座壳体302阻挡配合而保持一体,并将端子保持部350保持在对连接端子303的阻挡保持位置,从而使得端子保持部350能够沿连接端子303的轴向与该连接端子303阻挡配合。
请参阅图28至图31,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气防护盖401。所述电器防护盖401用于防护插座409上的相应部件。所述电气防护盖401包括盖本体410、设置在该盖本体410上以可安装至壳体402上的安装部430,及开设在所述盖本体410上以可容纳连接端子403的容纳孔450。
所述盖本体410用于盖设在电路板460上,以保护电路板460及设置在该电路板460上的相应的电子元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盖本体410的具体形状、构造及设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对电路板460的部分或全部保护即可。所述盖本体410沿插座405的径向延伸,从而盖设在位于壳体402轴向一端的电路板460上。也可以理解,所述盖本体410沿壳体402的横向及纵向延伸。壳体402的轴向、横向及纵向彼此两两垂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节省空间,所述盖本体410大致为板状。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对电路板460的保护及提供电子元件器的容纳空间,所述盖本体410与电路板460的上表面461沿所述电器防护盖401的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安装部430设置在所述盖本体410上,以用于将所述电气防护盖401安装至下述壳体402上。所述安装部43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安装即可。也即是,所述安装部430可以与壳体402插接、铰接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430为卡扣,可用于与壳体402卡接配合并组装一体。具体地,所述安装部430设置在下述支撑悬臂435上。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安装部430向外侧突出设置。所述安装部430的数量及分布根据应用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两个安装部430、430d设置在盖本体410的一侧壁上。另外两个安装部430b、430c设置在盖本体410的另一侧壁上。
为了便利于所述安装部430的拆装,所述盖本体410上设置有支撑悬臂435。所述支撑悬臂435沿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安装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支撑悬臂435设置在所述盖本体410的侧壁上。相应地,四个支撑悬臂435、435b、435c、435d分别用于支撑对应的安装部430、430b、430c、430d。
所述容纳孔450设置所述盖本体410上,且可用于容纳连接端子403。所述容纳孔450的数量及分布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五个容纳孔450、450b、450c、450j、450i用于容纳相应的连接端子403、403b、403c、403j、403i。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孔450的通孔,沿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安装方向贯穿设置。容纳孔450、450b由对应的孔壁455、455b围成。
为了提升所述容纳孔450、450b对电路板460与连接端子403、403b的隔离防护性能,所述孔壁455、455b上设置有隔离壁458、458b。所述隔离壁458、485b沿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安装方向突出设置。所述孔壁455、455b沿连接端子403、403b的周向延伸设置。
为了实现导线(图中未示出)避免杂乱而有序的排列,所述盖本体410上设置有引线通孔442。所述引线通孔442沿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安装方向贯穿设置。所述引线通孔442的数量及分布根据需要而选择,只要能够便利于相应的导线穿透所述盖本体410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盖本体410上设置有引线槽444。所述引线槽444用于保持导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槽444设置在所述盖本体410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槽44的开口朝向所述电气防护盖410的安装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盖本体410上设置有引线通孔442b。所述盖本体410上设置有保持臂446。所述保持臂446设置在所述引线通孔442b上方并延伸呈拱桥状。
由此,所述引线通孔442、引线槽444及设置在引线通孔442b上的保持臂446分别为导线保持部的实施方式,以用于约束、引导相应的导线。
为了能够将下述密封圈404稳固保持在壳体402上,所述盖本体410上设置有限位臂420。所述限位臂420设置为可与充电座壳体402上的密封圈404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臂420具有底板422。所述底板422的底面423上设置有凸台4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425直接抵接在密封圈404上。
为了提升稳固性能,所述电气防护盖401为一体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制造及便利于实现电绝缘,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注塑件。
请参阅图32至图34,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405。所述插座405包括壳体402、电路板460及如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电气防护盖401。所述电路板460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盖设在所述电路板460上。
所述壳体402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支撑相应的所述电路板46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402大致为块状。进一步地,为了支撑相应的连接端子403,所述壳体402上设置有相应的安装孔4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75为沿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安装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所述安装孔475与所述容纳孔450只要能够一一对应能够容对应的连接端子403即可,即所述安装孔475与所述容纳孔450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75与所述容纳孔450轴向正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图33中示出了五个安装孔475、475b、475c、475i、475j,以对应容置下述连接端子403、403b、403c、403i、403j。
为了便利于实现与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卡结配合,所述壳体402上设置有卡接配合部471。所述卡接配合部471可以与为卡扣的所述安装部430卡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配合部471为卡接孔。当然,所述卡接配合部471也可以为卡接腔。
为了提升所述壳体402与下述对配壳体407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所述插座405还包括密封圈404。所述密封圈404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具体地,所述密封圈404贴附设置在所述壳体402的底端的外周壁上。所述密封圈404可以为橡胶圈。所述密封圈404可以与所述壳体202的顶端的外周壁相抵接,从而提升密封防水性能。
请参阅图35至图37,为了便利于实现相应的电连接,插座407还包括连接端子403。所述连接端子403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并可沿所述电气防护盖401的安装方向反向延伸至所述容纳孔450内。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子40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475内。其中,部分数量的所述连接端子403为所述隔离壁458、485b与所述电路板460隔离,从而提升安全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五个连接端子403、403b、403c、403i、403j分别一一对应容置在安装孔475、475b、475c、475i、475j内。
图37中示出了连接端子403、403b的顶端延伸至容纳孔450、450b内。隔离壁458、458b分别延伸至超越所述电路板475的底面,并位于电路板475的横向两侧,从而隔离所述连接端403、403b与所述电路板460。
请参阅图38,本发明提供又一种插座409。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插座409还包括对配壳体480。所述对配壳体480用于提供防护及对配端子(图中未示出)的支撑。所述对配壳体480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所述对配壳体480具有容纳腔485。所述容纳腔485用于容纳所述电气防护盖401。也即是,所述对配壳体480与所述壳体402组装一体,以提供对其他部件的防护、支撑。所述对配壳体480的内侧壁与所述密封圈404密封接触,从而获得所述对配壳体480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为了提升稳固组装一体的性能,所述对配壳体480与所述壳体402通过卡扣(图中未标号)卡接而保持一体。
所述插座405、407、409的上述结构设置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也即是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用插座,从而与对应的充电枪对配。特别地,所述隔离壁458、458b能够隔离传导较大电流的连接端子403、403b因较大电流对所述电路板460产生的电磁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别指明,在本发明中记载的关于电气防护盖401及插座405等内容中出现的所述电气防护盖401安装至壳体402上的安装方向即为连接端子403的轴向,也即是图31中示出自上而下的方向;横向,即为图30中的左右方向;纵向,即为图30中的上下方向;两侧,指的是图30中的左右两侧。另外,“上、下”,“左、右”、“顶、底”均为相对概念。上述方向限定仅用于结合符合以便利理解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气防护盖401通过安装部430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至壳体402上,并通过盖本体410提供设置壳体402上的电路板及该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防护。优选地,所述电气防护盖401通过限位臂420能够避免壳体402上的密封圈404脱落,便利于组装。优选地,所述电气防护盖401通过诸如通孔442、引导槽444及限位臂420等导线保持部实现对导线的约束、引导,避免线路杂乱排布及发生晃动。优选地,所述电器防护盖的容纳孔的孔壁突出设置有隔离壁458,从而提供电磁隔离,避免较大电流通过时在电路板与连接端子403之间产生电磁感染,提升了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39及图40,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密封圈550。所述密封圈包括包括一对彼此间隔设置的密封侧壁551、553及连接顶壁555。各个所述密封侧壁551、553包括一对密封表面552、552b、556、556b。所述一对密封侧壁551、553具有相对设置的所述密封表面552b、556b。所述连接顶壁555设置在所述一对密封侧壁551、553之间,并将其连接成一体。所述密封圈550可以一体件。所述密封圈550可以为橡胶圈。所述一对密封侧壁551、553和所述连接顶壁555形成一保持槽(559)。所述密封侧壁551、553分别为下述的第一密封侧壁551、第二密封侧壁553。密封侧壁551具有一对背对设置的密封表面552、552b。密封侧壁553具有一对背对设置的密封表面556、556b。所述密封表面552、552b、556、556b沿所述密封圈550的周向及轴向延伸。所述密封表面552、552b、556、556b。上设置有周向延伸的凸筋554、554b、554c、554d、557、557b、557c、557d。密封表面552上设置有凸筋554、554b。密封表面552b上设置有凸筋554c、554d。密封表面556上设置有凸筋557、557b。密封表面556b上设置有凸筋557c、557d。
请参阅图41至图4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组件501。所述密封组件501包括安装座530及密封圈550。所述密封圈55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30上,可与所述安装座530和下述第一支撑件502密封配合,且可与所述安装座530及下述第二支撑件503密封配合。
所述安装座530用于支撑电子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530用于支撑下述连接端子504。所述安装座530具有座主体531。所述座主体531用于支撑连接端子50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稳固地支撑连接端子504,所述座主体531上开设有安装孔533。所述安装孔533的数量及排布只要能够保持相应的连接端子504。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座主体531、所述安装孔533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支撑即可,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实现对连接端子504的支撑。
所述安装座530具有外周壁535及支撑台537。所述外周壁535可以为所述座主体531的周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周壁535围绕所述座主体531设置。所述外周壁535所围绕的形状及尺寸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周壁535大致为具有倒角的矩形环状。所述支撑台537突出设置在所述外周壁535上,并沿所述安装座530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台537用于直接支撑所述密封圈550。所述支撑台537的尺寸及延伸的形状只要能够实现对相应的所述密封圈550的支撑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稳固支撑性能,所述支撑台537相对于所述密封圈550径向向外突出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537沿所述安装座530的外周壁535的周向延伸呈闭环状。当然,所述支撑台537也可以延伸呈开环状。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所述密封圈550的稳固保持性能,所述安装座530还包括保持壁539。所述保持壁539沿所述安装座530的轴向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上。具体地,所述保持壁539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的上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壁539沿所述安装座530的周向延伸呈闭环状。当然,所述保持壁539也可以为开环状。所述保持壁539与所述外周壁535径向间隔设置,并围成一容置槽5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540由保持壁539、所述支撑台537及所述外周壁535围成U型槽。所述容置槽540的深度、宽度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密封即可。
所述安装座530上述各个部件可以独立成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制造及提升稳固性能,所述安装座530为一体件。具体地,所述安装座530为注塑件。
所述密封圈550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上。所述密封圈550可以以任意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上,只要两侧能够分别与第一支撑件502、第二支撑件503形成密封防水即可。譬如,所述密封圈550直接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上,并与通过与第一支撑件502、侧壁503相互抵接,从而实现密封防水。当然,所述密封圈550也可以通过黏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拆装且获得稳固的保持性能,所述密封圈550具有保持槽559。所述保持槽559与所述保持壁539对配插接,从而使得所述密封圈550相对于所述安装座530保持在预设的位置。
所述密封圈550包括彼此背对设置的第一密封侧壁551及第二密封侧壁553。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与所述安装座530的所述外周壁535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所述支撑台537及所述外周壁535围成所述容置槽540。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可与第一支撑件502密封接触地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可与第二支撑件503密封接触地设置。
所述密封圈550还包括连接顶壁555。所述连接顶壁555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和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并围成所述保持槽5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槽559延伸呈闭环状。
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具有第一密封表面552。所述第一密封表面552可与第一支撑件502密封接触地设置。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密封防水性能及便利于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表面552上突出设置有凸肋554。所述凸肋554沿所述安装座530的径向突出设置,并可与第一支撑件502径向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上与所述保持壁539正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凸肋554c、544d。该两个凸肋554c、554d与所述保持壁539抵接设置。
相应地,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具有第二密封表面556。所述第二密封表面556可与第二支撑件503密封接触地设置。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密封防水性能及便利于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表面上突出设置有第二凸肋554b。所述第二凸肋554沿所述安装座530的径向向外突出设置,并可与第二支撑件503径向抵接。
为了进一步提升密封防水性能,所述第二密封表面556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端558。所述密封端558沿所述座本体530的径向向外突出设置。即,所述密封端558与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围成一台阶。为了为所述密封端558提供稳固的支撑,所述支撑台537相对于所述密封端558径向突出设置。当然,所述支撑台537也可以与所述密封端536齐平设置。
为了提升密封防水性能,所述密封圈550可以为弹性形变结构。相应地,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与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可靠近及远离地设置。具体地,所述密封圈550为橡胶圈。所述密封圈555作为密封件,延伸为闭环状。
请参阅图4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密封组件505。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密封组件505包括第二支撑件503。所述第二支撑件50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30上,并通过所述密封圈550与所述安装座530密封配合地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件503用于支撑相应的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支撑件503的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密封配合即可。所述第二支撑件503的具体形状及构造满足相应的支撑需要即可。所述第二支撑件503具有对配密封壁572。所述对配密封壁572与所述密封圈550密封接触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对配密封壁572与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的第二密封表面556密封接触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配密封壁572与两个凸肋557、557b径向相抵接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对配密封壁572的底端设置有台阶577(详见下述图50)。所述台阶577抵接在所述密封端558上,从而提升密封防水性能。所述对配密封壁572的底端可抵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台537上。所述第二密封侧壁553上与所述保持壁539正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凸肋557c、557d。该两个凸肋557c、557d与所述保持壁539的一侧面抵接设置。
请参阅图46,本发明提供又一种密封组件506。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密封组件56还包括第一支撑件502。所述第一支撑件50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30上。
所述第一支撑件502用于支撑其他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支撑件502分别与所述安装座530密封接触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502具有安装脚562。所述安装脚562容置在所述容置槽540内,并分别与所述密封圈550及所述外周壁535密封配合地设置。所述安装脚562沿所述座本体530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安装脚562可以直接与所述第一密封侧壁551的第一密封表面552密封接触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脚562与两个凸肋554、554b相抵接地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件502还包括耳板564。所述耳板564设置在所述安装脚562的顶端上。所述耳板564沿所述安装座530的径向突出设置。所述耳板564可支撑所述其他部件。为了提升密封防水性能,所述耳板564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密封圈550。所述耳板564与所述密封圈550的顶端可轴向间隔设置,从而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
所述第一支撑件502的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连接端子504的安装,所述第一支撑件502大致为闭环状。相应地,所述第一支撑件502为注塑件。
请参阅图47,本发明提供又一种密封组件507。所述密封组件507包括前述实施例记载的密封组件507及第一支撑件502、第二支撑件503。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件503还包括第二支撑件主体576。所述第二支撑件主体576用于支撑所述对配密封壁572。同时,所述第二支撑件主体576还可以用于支撑其他部件(图中未示出)。
为了提升密封防水性能,所述第二支撑件503与所述安装座530组装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主体531上设置有紧固孔560、560b,具体地,所述座主体531的外侧壁上突出设置有支撑部565、565b。所述紧固孔560、560b轴向贯穿设置在所述支撑部565、565b上。相应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主体574设置有对配紧固孔575、575b。所述密封组件507还包括紧固件570、570b。所述紧固件570、570一一对应延伸至所述紧固孔560、560b及所述对配紧固孔575、575b内,以将所述安装座53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503紧固组装一体。
请参阅图48至图5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508。所述插座508包括如前述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密封组件501、505、506、507中的一个及连接端子504。图示中,所述插座508包括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密封组件507。所述连接端子50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30上。
所述连接端子504规格、数量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电连接需要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九个连接端子504、504b、504c、504d、504e、504f、504j、504h、504i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30上,具体设置在所述座主体531的安装孔533、533b、533c、533d、533e、533f、533j、533h、533i内,以满足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相应地,所述插座507为电动汽车充电用插座,从而可与充电枪对配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明确指示,在本发明中记载的关于密封圈550、密封组件501、505、506、507及插座508中出现的“上、下”、“左、右”、“顶、底”、“一侧、另一侧”、“内、外”均为相对概念。图43及图44示出了上下方向。其中,自下而上为连接端子504的安装方向。其中,第一密封侧壁551上的第一密封表面552与第一支撑件502密封配合;第二密封侧壁553上的第二密封表面556与第二支撑件506密封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密封组件501通过一个密封圈550能够实现安装座530、第一支撑件502及第二支撑件503三个部件之间的密封防水,结构精简且组装便利,提升了性能及生产效率。所述插座508采用所述密封组件505能够提升防水性能,且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51至图5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插座壳体601。所述插座壳体601包括壳主体610、及设置在该壳主体610上的保持部630。所述保持部630用于支撑保持导热件650。
所述壳主体610可用于支撑被测温的连接端子603,及其他部件及结构。所述壳主体610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适应于上述支撑作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主体610大致为块状。所述壳主体610具有沿连接端子603的安装方向的轴向方向。为了便利于稳固的保持对应连接端子603,所述壳主体610上设置有安装孔612。所述安装孔612用于容置相应的连接端子603。所述安装孔612的尺寸、数量及分布根据需要而选择。相应地,所述安装孔612由孔壁613围成。也即是,所述孔壁613周向延伸,而围成可保持对应连接端子603的安装孔612。为了便利于实现相应的电连接,所述安装孔612为沿所述壳主体610的轴向贯穿设置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九个安装孔612、612b、612c、612d、612e、612f、612g、612h、612i用于安装并保持下述九个连接端子603、603b、603c、603d、603e、603f、603g、603h、603i。进一步地,所述壳主体610具有支撑端面616。所述支撑端面616用于支撑下属电路板680。所述支撑端面680为所述壳主体610的轴向一端的表面。
所述保持部630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够支撑保持相应的导热件650即可,譬如可以为卡扣。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便利于支撑保持导热件650,所述保持部630包括第一保持部631及第二保持部635。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可以连续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连续,即二者彼此接触,也可以二者连接为一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连通为一个槽体。所述第一保持部631设置在所述壳主体610上,以用于保持导热件650的第一导热部651。所述第一保持部631的形状及构造可以能够支撑保持相应的第一导热部651,以使得第一导热部651设置在相应的预设位置即可。譬如,所述第一保持部631可以为卡扣、悬臂或通孔壁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安装及便利于热量传导,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631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实现对导热件650的第一导热部651限位保持在预设的位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为一对正对且间隔设置的限位壁631a、631b围成的通槽。也即是,所述第一保持部631的限位槽的一端延伸至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612连通。所述第一保持部631的限位槽为与第一导热部651宽度相当的矩形槽。更具体地,所述一对限位壁631a、631b轴向突出设置在所述壳主体610的所述支撑端面616上。也即是,所述保持部631设置在所述支撑端面616上。
请继续参阅图52,更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持部631包括一对限位壁631a、631b。所述一对限位壁631a、631b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一对限位壁631a、631b围成一限位槽,从而能够将第一导热部651保持在预设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第一保持部631呈“八”字状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保持部635设置在所述壳主体610上。所述第二保持部635用于保持第二导热部655。所述第二保持部635的具体结构及构造只要能够保持相应的第二导热部655即可。所述第二保持部635可以与所述第一保持部631采用相同的结构或不同的结构。为了便利于实现与对应连接端子603的稳定热传导,所述第二保持部635延伸至用于容纳连接端子603的所述安装孔61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持部635为引导槽。相应地,所述第二保持部635设置在所述安装孔612的孔壁613上。具体地,所述第二保持部635为开设在所述孔壁613上的引导槽。也即是,所述第二保持部635沿所述壳主体610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引导槽的具体形状只要能够保持相应的第二导热部655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槽为与第二导热部655相同形状的矩形槽。
请继续参阅图52及图53,所述第二保持部635包括一对保持墙635a、635b。所述一对保持墙635a、635b设置在孔壁613上,并径向突出设置所述安装孔612内。所述一对保持墙635a、635b沿所述安装孔612的轴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对导热件650的支撑性能,所述第二保持部635还包括支撑底壁635c。所述支撑底壁635c设置在所述一对保持墙635a、635b的底端,以支撑第二导热部655的底端655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壁635c与所述孔壁613围成台阶状。
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的相对位置设置,只要能够分别对应保持导热件650的第一导热部651及第二导热部655即可。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间隔设置或连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便利于组装及节省导热件650占据的空间,所述第二保持部635延伸至所述安装孔612的孔壁613的顶端,从而与所述第一保持部631连接。即,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连续延伸为一体状。在本实施例中,也即是,作为第二保持部635的引导槽与作为第一保持部631的限位槽连通。
所述第一保持部631、所述第二保持部635及所述壳主体610两两彼此之间可以为分别独立成型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形成稳固的结构,所述插座壳体601为一体件。进一步地,为了便利于获得电绝缘性能,所述插座壳体601为注塑件。所述插座壳体601的上述结构设置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座的壳体。
请参阅图5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插座壳体组件605。所述插座壳体组件605包括导热件650及如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插座壳体601。
请一并参阅图55,所述导热件650的具体材质及构造只要能够符合相应的热传导需要即可。为了提升安装便利性及提升热传导效率,所导热件650为弹性件,从而可以对应的连接端子603抵接接触设置,且可以发生弯折以适应不同的安装路径的需要。为了提升导热性能及安装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650为硅胶垫。
所述导热件650包括彼此连接一体的第一导热部651及第二导热部655。所述第一导热部651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持部631,且可用于将被测温的连接端子603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二导热部6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部651为大致矩形平板状。所述第二导热部655也相应为矩形平板状。所述第一导热部651与所述第二导热部655垂直连接一体而成大致L状的所述导热件650。所述第二导热部655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持部635,且可将热量传导至测温元件660。所述第一导热部651、所述第二导热部655只要能够受到对应第一保持部631、第二保持部635的支撑,并保持在预设的位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部651容置并被限制在作为第一保持部631的限位槽内,并轴向突出于该限位槽的设置。所述第二导热部655容置并被限制在作为第二保持部635的引导槽内,并径向突出于该引导槽,以与连接端子603径向抵接。所述第二导热部655的底端655b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持部635的所述支撑底壁635c上。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创新就在于,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连接端子603的热量能够便利地导出,从而便利于测量。请继续参阅图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壳体组件605还包括测温元件660。所述测温元件660与所述第二导热部655可热传导地接触设置。所述测温元件660用于测量连接端子603的温度并传输至电路板680。所述测温元件660的具体规格、种类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元件660为热敏电阻。更具体地,所述测温元件660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当然,所述测温元件660也可以采用其他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测量。所述测温元件660的具体位置设置,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温度测量即可。为了缩短热传导距离、提升测温相应速度,所述测温元件660的底端(图中未标示)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部651的上表面651a。进一步地,所述测温元件660的顶端662与电路板680的下表面正对设置并电连接设置。所述测温元件660嵌设在所述导热件650上。在本实施中,所述测温元件660的底端被抵接至埋入呈硅胶垫的所述导热件650上。
请参阅图56及图57,本发明提供第一种插座608。所述插座608包括如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所述插座壳体组件605及连接端子603和电路板680。作为优选,所述插座608为电动汽车充电座。
所述连接端子603设置在所述壳主体610上。在本实施例中,九个连接端子603、603b、603c、603d、603e、603f、603g、603h、603i的至少部分结构一一对应容置在九个安装孔612、612b、612c、612d、612e、612f、612g、612h、612i内。根据需要,部分数量的连接端子603、603b需要测量温度。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端子603、603b传导较大电流、具有较大的发热量,需要检测温度。
所述电路板680,即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用于传输相应的电信号、电流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680与所述测温元件660电连接,以接收相应的温度信号,并可将该温度信号传输至其他处理器件进行处理。所述电路板680的下表面与所述测温元件660的上表面正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指明,在本发明中记载的关于插座壳体601、插座壳体组件605及插座608等内容中提及的“上、下”、“左、右”、“顶、底”等均为相对概念。轴向,指的是安装孔612后连接端子603的轴向,即连接端子603的安装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座壳体组件605通过设置保持部630实现对导热件650的支撑保持。进一步地,所述保持部630包括第一保持部631及第二保持部635,能够分别保持导热件的第一导热部651及第二导热部635,从而将导热件650保持在预设位置,不仅便利于将连接端子603上的热量导出,且能够实现稳定的热传导而提升了测温的准确性及提升测温元件660的反应速度。特别地,连接端子603设置在安装孔内的狭窄空间时,导热件650能够极大便利于热量的导出而便利于温度测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插座的电气防护盖(401),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本体(410),所述盖本体沿插座的径向延伸,用于盖设在电路板(460)上;所述盖本体上设置由容纳孔壁(455、455b)围成的容纳孔(450、450b),以用于容纳连接端子(403);及
安装部(430),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以用于安装至插座壳体(4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导线保持部;
所述导线保持部用于保持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的引导通孔(442);
所述引导通孔用于引导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的保持臂(446);
所述保持臂设置在所述引导通孔(442b)上方并呈拱桥状,用于引导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保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本体上的引导槽(444、444b),所述引导槽用于引导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430)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相对于所述盖本体突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限位臂(420、420b);
所述限位臂设置为可与壳体(402)上的密封圈(404)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壁(458);所述隔离壁自所述盖本体沿所述容纳孔的轴向突出延伸,并围绕对应的连接端子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防护盖,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气防护盖盖设在电路板上时,至少部分所述隔离壁设置在对应的连接端子与该电路板之间,将该对应的连接端子与该电路板隔离,以避免通过连接端子的电流影响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10.一种插座(405),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402);
电路板(460),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防护盖(401);
所述电气防护盖的所述安装部(430)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
所述盖本体(410)盖设在所述电路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圈(404),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以用于密封所述壳体与对配壳体(480)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上设置限位臂(420、420b);
所述限位臂与所述密封圈(404)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可相接触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上设置限位臂(420、420b);
所述限位臂的底端设置限位板(422、422b);
所述限位板相对于所述限位臂向外侧突出设置;
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密封圈(404)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可相接触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的底面(423)突出设置有凸台(425、425b、425c、425d);
所述凸台可与所述密封圈抵接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430)为卡扣;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接孔(471)或卡接腔;
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孔或卡接腔卡接配合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支撑悬臂(435);
所述支撑悬臂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突出延伸设置;
所述安装部(430)设置在所述支撑悬臂的底端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本体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461)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孔由孔壁(455)围成;
所述孔壁上设置有隔离壁(458);
所述隔离壁沿所述容纳孔的轴向突出设置;
至少部分所述隔离壁与所述电路板(460)沿所述盖本体的横向和/或纵向正对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壳体(402)上;
所述隔离壁(458)沿所述容纳孔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突出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40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端子(403),所述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可沿所述电气防护盖的安装方向反向延伸至所述容纳孔(450)内。
CN201710335525.4A 2017-05-12 2017-05-12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Active CN108879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5525.4A CN108879156B (zh) 2017-05-12 2017-05-12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EP18172022.8A EP3402007B1 (en) 2017-05-12 2018-05-14 Electric protective cover and receptacle
US15/978,776 US10321594B2 (en) 2017-05-12 2018-05-14 Electric protective cover and recepta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5525.4A CN108879156B (zh) 2017-05-12 2017-05-12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156A true CN108879156A (zh) 2018-11-23
CN108879156B CN108879156B (zh) 2024-02-09

Family

ID=6216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5525.4A Active CN108879156B (zh) 2017-05-12 2017-05-12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1594B2 (zh)
EP (1) EP3402007B1 (zh)
CN (1) CN1088791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6081A (zh) * 2019-02-15 2021-09-14 益斯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端子组件、充电器及二者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0941B2 (en) * 2018-01-16 2019-11-2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RF connector for an RF module
TWM568526U (zh) * 2018-05-31 2018-10-11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充電連接器總成
EP3629426A1 (en) * 2018-09-27 2020-04-01 Tyco Electronics Japan G.K. Seal membe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10498061B1 (en) * 2018-12-17 2019-12-0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SE542911C2 (en) * 2018-12-19 2020-09-15 Scania Cv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on of access to live parts when charging hybrid or electrified vehicles
CN210430179U (zh) * 2019-08-15 2020-04-28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电动车插座连接器装置
US11025006B2 (en) 2019-09-04 2021-06-0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connector assembly
US11165192B2 (en) * 2019-11-12 2021-11-02 Gemmy Industries Corporation Plug
DE102020104168B4 (de) 2020-02-18 2022-01-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teckervorrichtung
US11919409B2 (en) * 2021-02-04 2024-03-05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for a charging inlet assembly
CN113948901A (zh) * 2021-10-13 2022-01-18 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结构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5005127U1 (de) * 2005-03-29 2005-06-02 Chao, Wen-Hsin, Ho-Mei Anbaudose einer Lampensteuerung
CN2840412Y (zh) * 2005-09-23 2006-11-22 张深贤 筒灯用一体化电气盒
US7179996B1 (en) * 2005-12-29 2007-02-20 Dennis Webster Britt Electrical outlet safety cover assembly
CN201041863Y (zh) * 2007-04-04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底座连接器
DE202008009929U1 (de) * 2008-07-23 2009-12-10 Rema Lipprandt Gmbh & Co. Kg Ladesteck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Elektroantrieb
DE202012102962U1 (de) * 2012-06-06 2012-10-12 Zinwell Corporation Doppelt isolierter Multimediasignal-Abzweiger
US20130201699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amp Unit and Luminaire
JP5559635B2 (ja) * 2010-08-09 2014-07-2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04206040A (zh) * 2012-03-26 2014-12-1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可移动绝缘挡板
CN204361361U (zh) * 2015-01-29 2015-05-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组件
CN105226470A (zh) * 2015-10-12 2016-01-06 黄华道 具有usb充电接口的墙壁插座
DE102014111185A1 (de) * 2014-08-06 2016-02-11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Steckverbinderteil mit einer Temperatursensoreinrichtung
CN206098871U (zh) * 2016-08-30 2017-04-12 飞利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装式的桌孔插座
CN207165796U (zh) * 2017-05-12 2018-03-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1768B1 (en) * 1998-03-31 2002-04-16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Universal charge port conn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s
JP3388718B2 (ja) * 1999-08-03 2003-03-24 エス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パラレル信号変換入出力装置
US6883874B2 (en) * 2000-09-14 2005-04-26 New York Air Brake Corporation Pressure sensor module
DE102012209907B4 (de) * 2011-06-13 2017-09-28 Lear Corp. Steckeranordnung zum Laden eines Fahrzeugs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Montage
US10194842B2 (en) * 2014-09-03 2019-02-05 Nova Biomedical Corporation Subcutaneous sensor inserter and method
DE102015210336A1 (de) * 2015-06-03 2016-12-0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Halteblock und modularer Steckereinsatz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5005127U1 (de) * 2005-03-29 2005-06-02 Chao, Wen-Hsin, Ho-Mei Anbaudose einer Lampensteuerung
CN2840412Y (zh) * 2005-09-23 2006-11-22 张深贤 筒灯用一体化电气盒
US7179996B1 (en) * 2005-12-29 2007-02-20 Dennis Webster Britt Electrical outlet safety cover assembly
CN201041863Y (zh) * 2007-04-04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底座连接器
DE202008009929U1 (de) * 2008-07-23 2009-12-10 Rema Lipprandt Gmbh & Co. Kg Ladesteck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Elektroantrieb
JP5559635B2 (ja) * 2010-08-09 2014-07-2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の組み立て方法
US20130201699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amp Unit and Luminaire
CN104206040A (zh) * 2012-03-26 2014-12-1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可移动绝缘挡板
DE202012102962U1 (de) * 2012-06-06 2012-10-12 Zinwell Corporation Doppelt isolierter Multimediasignal-Abzweiger
DE102014111185A1 (de) * 2014-08-06 2016-02-11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Steckverbinderteil mit einer Temperatursensoreinrichtung
CN204361361U (zh) * 2015-01-29 2015-05-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组件
CN105226470A (zh) * 2015-10-12 2016-01-06 黄华道 具有usb充电接口的墙壁插座
CN206098871U (zh) * 2016-08-30 2017-04-12 飞利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装式的桌孔插座
CN207165796U (zh) * 2017-05-12 2018-03-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6081A (zh) * 2019-02-15 2021-09-14 益斯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端子组件、充电器及二者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02007B1 (en) 2021-08-04
CN108879156B (zh) 2024-02-09
US20180332726A1 (en) 2018-11-15
EP3402007A1 (en) 2018-11-14
US10321594B2 (en)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9156A (zh)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CN207052838U (zh) 密封件、密封组件及插座
CN207052813U (zh) 插座壳体组件及插座
CN206758747U (zh) 插座壳体及插座
CN108879192A (zh) 插座壳体及插座
CN206727269U (zh) 二次锁及插座
EP2908385B1 (en) Charging inlet device
CN104756325B (zh) 连接器
US8123535B1 (en) Charging connector for electric vehicle
US8747129B2 (en) Charg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it
JP2011510310A (ja) 磁界センサ
KR102586604B1 (ko) 밀봉된 전기 플러그
CN206727305U (zh) 插座壳体及插座
CN207165796U (zh)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US20200094688A1 (en) Charging inlet with thermal sensor
JP7068360B2 (ja) コネクタ
CN106849472A (zh) 电机及具有电机的混合动力模块
EP4242043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lug with seals
CN105900206A (zh) 熔断器座
AU2022203226B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lug with seals
CN211062961U (zh) 一种卡扣式带屏蔽的金属过孔连接器
CN220042169U (zh) 电池包
CN213212580U (zh) 一种对配连接器、充电插座壳体组件及充电插座
BR202023004486U2 (pt) Plugue de carregamento de veículo elétrico com vedaçõ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