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41863Y - 底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底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41863Y
CN201041863Y CNU2007200363636U CN200720036363U CN201041863Y CN 201041863 Y CN201041863 Y CN 201041863Y CN U2007200363636 U CNU2007200363636 U CN U2007200363636U CN 200720036363 U CN200720036363 U CN 200720036363U CN 201041863 Y CN201041863 Y CN 20104186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base plate
pedestal
plate connector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63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洲荣
杜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363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4186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4186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4186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底座连接器,其包括:基座,收容有至少一个弹性模块;锁扣盖,配接在基座上,并可相对于基座沿一时钟方向旋转;盖体,配接于锁扣盖一侧;其中所述锁扣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合孔,盖体设置有与扣合孔对应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扣合孔藉弹性模块弹性回复力配合固定,所述锁扣盖抵压弹性模块并相对于盖体旋转,使得扣合孔与扣合部分离。本设计于基座及盖体之间设置了锁扣盖,通过锁扣盖及基座内的弹性模块实现连接器的组装与拆分,避免了先前技术中盖体与基座硬性拆分容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底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底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基座及盖体的底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底座连接器一般设有基座与盖体,二者配合后形成收容空间,电路及端口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内。
设计者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基座及盖体的结合,一种为在基座及盖体上设置螺孔,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结合,该实施方式需将螺丝暴露在底座连接器外以方便装配,但影响底座连接器的美观性。
第二种实施方式为在基座及盖体内部对应设置扣合装置,组装时,直接按压盖体将二者扣合在一起,该实施方式结构简单,制造及安装简易,但是使用者若要将基座及盖体分开,则会对扣合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害,数次拆装后,该底座连接器可能无法使用。
综上所述,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先进扣合方式的底座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座连接器,其具有更为先进的扣合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座连接器,其包括:基座,收容有至少一个弹性模块;锁扣盖,配接在基座上,并可相对于基座沿一时钟方向旋转;盖体,配接于锁扣盖一侧;其中所述锁扣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合孔,盖体设置有与扣合孔对应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扣合孔藉弹性模块弹性回复力配合固定,所述锁扣盖抵压弹性模块并相对于盖体旋转,使得扣合孔与扣合部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的基座及盖体之间设有锁扣盖,该底座连接器通过锁扣盖及基座内的弹性模块实现组装及拆分,避免了先前技术中盖体与基座硬性拆分容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中用于扣合盖体及锁扣盖的扣合部的立体图。
图5是基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处于锁扣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涉及一种具有锁扣盖2的底座连接器100。
请参阅图1至图3,底座连接器100具有基座3,盖体1,及设置在上述二者之间用于连接二者的锁扣盖2,该底座连接器100设有连接模组5与连接模组6,上述二模组5、6通过线缆连接后,将用于设备的互连。
请参阅图2及图5,连接模组5倾斜的安装于基座3,且部分穿过锁扣盖2与盖体1并显露于连接器100外。连接模组5包括连接端口51、用于安装连接端口51的电路板52及用于安装电路板52的扣持座53。电路板52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凹口521,扣持座53设有与固定凹口521相对应的固定凸块531。在扣持座53安装电路板52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扣持爪532。该扣持爪532从扣持座53凸伸形成,设有弹性部533、配合斜面534及扣持面535。将电路板52与扣持座53安装时,在配合斜面534的导引下,下压力产生的水平分力使弹性部533弹性向外微张,从而电路板52压至扣持面535下,此时扣持座53通过固定凹口521与固定凸块531的配合对电路板52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扣持面535对电路板52进行轴向方向的限位,则电路板52被固定于扣持座53中。连接端口51通过若干设置于其下部的焊接部511焊至电路板52上。扣持座53上设置至少两个螺孔536,通过螺丝将连接模组5固定于基座3上。在本实施例中,在螺丝扣合处的下方的连接模组5与基座3之间设有弹簧(未标号),使连接模组5可沿着对接方向做弹性运动以缓冲对接连接器的插拔力。
连接模组6包括一个连接端口61及一个电路板62,连接端口61焊接于电路板62上,电路板62通过螺丝固定于基座3上。电路板52与电路板62之间通过线路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盖体1设有顶盖本体11、开口12、第一定位柱13、第二定位柱14、支撑凸部15、保护框16及用以扣合盖体1及锁扣盖2的扣合部17。开口12用于收容部分连接端口51及对接连接器。第一定位柱13与第二定位柱14相对盖体1圆心不对称,当盖体1与基座3装配时,可避免对称设计导致的装配错误。支撑凸部15包括至少一个设于盖体1内表面的凸起,该支撑凸部15设于接近基座3的开关孔36(容后详述)处。保护框16与盖体1的开口12相通,部分连接端口51穿过保护框16及开口12进而与外部相连。该保护框16由四个壁围成,这四个壁所形成的平面为不对称结构,至少一个壁上设有延伸部161,当盖体1与基座3配合时,延伸部161延伸至电路板52,当扣持爪532失效时,可防止电路板52从扣持座53中弹起。扣合部17设有从顶盖本体11上延伸形成的柱状连接体171及扣合于柱状连接体171上的半球形的螺帽172,螺帽172下表面为—扣合面173,柱状连接体171上设有一个与扣合面173平行、且相距很短距离的挡板174。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基座3包括一个底座本体31、至少一个限位柱32、第一收容柱33、第二收容柱34、至少一个弹性模块35、开关孔36及端口孔37。其中限位柱32上设有螺孔,锁扣盖2与基座3扣合后,通过螺丝321实现上下方向的限位的同时可沿轴向水平运动。第一、第二收容柱33、34分别对应收容上述第一、第二定位柱13、14,确保盖体1与基座3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模块35包括两个挡臂351、弹簧352及用于套设弹簧352的弹簧柱353。弹簧352包括一个螺旋体354及两个弹簧臂355。螺旋体354套设于弹簧柱353上。上述弹簧臂355被挡臂351限定位置,且至少一个弹簧臂355延伸出对应挡臂351。
参阅图1至图3,锁扣盖2设于盖体1与基座3之间,包括扣合孔21、限位孔22、第一收容孔23、第二收容孔24、挡块25、开关26及端口通孔27。扣合孔21设有导引斜面211,与扣合部17相配合。限位孔22用于收容限位柱32。第一、第二收容孔23、24分别对应收容第一、第二收容柱33、34。挡块25抵接于一个弹簧臂355上。开关26收容于上述开关孔36内。端口通孔27用于收容连接器内的连接端口51。
扣合孔21、限位孔22、第一收容孔23、第二收容孔24、端口通孔27、开关孔36及端口孔37的形状为绕轴心的弧形,当锁扣盖2相对其他部件产生相对转动时,可确保各部件在其对应的孔内可自由转动。
参阅图1至图7所示,组装时,先将弹簧352的螺旋体354套设于基座3的弹簧柱353上,并将两个弹簧臂355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挡臂351上,以限制弹簧臂355的旋转范围,至少一个弹簧臂355的长度较长,从挡臂351突伸出来;将锁扣盖2放置于基座3上,并且限位孔22与限位柱32、第一收容孔23与第一收容柱33、第二收容孔24与第二收容柱34一一对应,在安装时,限位柱32及第一、第二收容柱33、34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孔的顺时针方向的边,此时锁扣盖2在锁扣位置,连接端口51穿过端口通孔27,开关26收容于开关孔36内并处于锁扣位;当锁扣盖2安装至基座3后,挡块25则抵接于基座3的延伸出挡臂351的弹簧臂355上,且挡块25及挡臂351位于对应弹簧臂355的同一侧。该弹簧臂355施加一个力于挡块25上,保持锁扣盖2在锁扣位置,如图6所示。
将盖体1组装至锁扣盖2与基座3时,因为第一、第二定位柱13、14较长,故先伸入第一、第二收容柱33、34中,确保盖体1与基座3之间只能够实现上下位移;由于扣合部17上面为一半球形的螺帽172,且其直径小于扣合孔21的收容宽度,则随着盖体1进一步下压,在扣合孔21的导引斜面211的导引下,螺帽172很容易穿过扣合孔21,且受到挡板174的限位,从而可以在下压力通过导引斜面211产生的水平分力作用下,引导锁扣盖2相对于盖体1绕轴心运动至开启位置,如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挡块25将带动弹簧臂355顺时针旋转,当扣合部17完全伸入扣合孔21时,扣合面173与扣合孔21的导引斜面211不再相互抵接,而此时,弹簧臂355逆时针方向的弹力带动锁扣盖2从开启位置向锁扣位置旋转,使得锁扣盖2的导引斜面211延伸入扣合部17的扣合面173及挡板174一起形成的空腔内,从而实现整个底座连接器100的紧密扣合。
若使用者需要打开盖体1时,将开关孔36内的开关26从锁扣位拨动至开启位,则锁扣盖2从锁扣位置转动至开启位置,此时锁扣盖2的导引斜面211脱离出扣合部17的扣合面173及挡板174所形成的空腔。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仅需用食指拨动开关26,大拇指按压盖体1靠近开关26的边缘,则支撑凸部15可作为一个支撑点使远离开关26的盖体1一端翘起,则盖体1完全打开。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模组5向开关26方向倾斜,当使用者按照上述方法按压盖体1时,盖体1移动的轨迹与连接端口51的倾斜角度相近,则连接端口51不会刮伤盖体1的开口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基座3设置的弹簧352提供锁扣盖2恢复锁扣位置的回复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则可以通过在基座3上设置一个一端固定的弹片,该弹片的另一端抵接于锁扣盖2的挡块25上,这种实施例可将用于套设弹簧352的弹簧柱353及相应挡臂351简化为一个可固定弹片的模块,可降低模具的开发难度,降低成本,并可降低组装的复杂程度。
本实施例中,在底座连接器100的外侧还设有一个橡胶底4,该橡胶底4通过胶粘或其他方式与基座3连接,可增大底座连接器100与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其滑动。在基座3内还设有一个配重块7,可增加底座连接器100的重量,增大底座连接器100与桌面的摩擦,增强底座连接器100的质感。
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器100的盖体1及基座3之间设有锁扣盖2,该底座连接器100通过锁扣盖2及基座3内的弹性模块35实现开启或锁扣,避免了先前技术中盖体1与基座3硬性拆分容易损坏的问题。

Claims (10)

1.一种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座,收容有至少一个弹性模块;锁扣盖,配接在基座上,并可相对于基座沿一时钟方向旋转;盖体,配接于锁扣盖一侧;其中所述锁扣盖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合孔,盖体设置有与扣合孔对应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扣合孔藉弹性模块弹性回复力配合固定,所述锁扣盖抵压弹性模块并相对于盖体旋转,使得扣合孔与扣合部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设置有一半球形的螺帽及与螺丝间隔的挡板,所述螺帽与挡板分别位于扣合孔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锁扣盖设置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限位孔,至少一个螺丝贯穿限位孔而与限位柱配接以便将锁扣盖配接至基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盖于其一侧设置有一用以作为使用者旋转锁扣盖的开关,所述盖体设置有容置开关的开关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模块包括一对挡臂、弹簧柱及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套设于弹簧柱上的螺旋体及抵接于相应挡臂上弹簧臂,所述锁扣盖设置有用于与弹簧的弹簧臂抵接的挡块,用以产生弹性模块的弹性回复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模块为一端固定,另一端抵压锁扣盖所设置的挡块的弹片。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相对盖体中心不对称的第一、第二定位柱,所述基座设置有对应的第一、第二收容柱,所述第一、第二收容柱贯穿设置于锁扣盖上的第一、第二收容孔用以收容第一、第二定位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器包括有一倾斜设置于基座内的连接模组,所述连接模组贯穿设置于锁扣盖及盖体的开口显露在底座连接器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组包括一连接端口、一供连接端口安装并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供电路板安装的扣持座,所述扣持座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用以缓冲一对接连接器对连接模组的插拔力。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底座连接器包括至少三个扣合孔,及至少三个限位孔,所述扣合孔与限位孔在锁扣盖边缘间隔设置。
CNU2007200363636U 2007-04-04 2007-04-04 底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86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63636U CN201041863Y (zh) 2007-04-04 2007-04-04 底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63636U CN201041863Y (zh) 2007-04-04 2007-04-04 底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41863Y true CN201041863Y (zh) 2008-03-26

Family

ID=3925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63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41863Y (zh) 2007-04-04 2007-04-04 底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4186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272A (zh) * 2010-08-03 2010-12-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879156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CN109586515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传感器安装构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272A (zh) * 2010-08-03 2010-12-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879156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CN108879156B (zh) * 2017-05-12 2024-02-0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气防护盖及插座
CN109586515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传感器安装构造
CN109586515B (zh) * 2017-09-29 2021-03-0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传感器安装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41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holder for carrying an IC package
CN2770100Y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结构
CN205070027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532426B (zh) 電連接器組合
JP6705708B2 (ja) バッテリホルダ、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らを含むバッテリコンポーネント
CN201041863Y (zh) 底座连接器
WO1990010925A1 (e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upport legs for removable display assembly
CN207599277U (zh) 一种用于手机支架的驱动机构
WO2004040710A1 (ja) 平形柔軟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3138098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1873777A (zh) 机箱
TW201409863A (zh) 夾持裝置及其組件
CN101295836B (zh) 底座连接器
TWI821676B (zh) 安裝介面、具有其之裝置、其配件以及其製造及使用之方法
CN202838116U (zh) 机箱侧板扣锁装置
CN202025907U (zh) 电连接器
CN201041864Y (zh) 电连接器
CN207732814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101635339A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US9333437B2 (en) Modular transmit controller
CN101751089A (zh) 电子元件的收容装置
CN100594641C (zh) 底座连接器
CN208385747U (zh) 连接器卡榫结构
CN2745247Y (zh) 连接器固定装置
US11897567B2 (en) Mounting interfaces, devices therewith, accessories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