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7386A -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7386A
CN108857386A CN201810715315.2A CN201810715315A CN108857386A CN 108857386 A CN108857386 A CN 108857386A CN 201810715315 A CN201810715315 A CN 201810715315A CN 108857386 A CN108857386 A CN 108857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tator
front cover
rotor
conveyer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53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57386B (zh
Inventor
何斌
艾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if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CHUANGP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CHUANGP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CHUANGP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53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57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57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7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57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7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涉及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传送架,传送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滚轮;还包括沿传送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定子预装装置、定子压装装置、后盖压装装置、翻转装置、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定子预装装置用于将定子移动至壳体上方并将定子放置于壳体上;定子压装装置用于对定子施加压力,使得定子嵌设至壳体内部;后盖压装装置用于将后盖放置于壳体上并将后盖压紧于壳体;翻转装置用于夹紧壳体并将壳体翻转180°;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用于将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至后盖上。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将各个零部件安装至壳体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电机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目前,在对电机进行组装时,多通过工人手动对电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这样生产效率较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具有工人劳动强度小且生产效率较高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包括传送架,所述传送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且若干滚轮沿所述传送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传送架长度方向垂直;还包括沿传送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子预装装置、定子压装装置、后盖压装装置、翻转装置、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所述定子预装装置用于将定子移动至壳体上方并将定子放置于壳体上;所述定子压装装置用于对定子施加压力,使得定子嵌设至壳体内部;所述后盖压装装置用于将后盖放置于壳体上并将后盖压紧于壳体;所述翻转装置用于夹紧壳体并将壳体翻转180°;所述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用于将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至后盖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机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定子预装装置将定子放置于壳体上并将放置有定子的壳体放置于传送架上。之后控制放置有定子的壳体向着定子压装装置一侧移动。当放置有定子的壳体移动至与定子压装装置相对时,使用定子压装装置对露出于壳体的定子施加压力,使得定子压入至壳体内部。当定子完全收入至壳体内部时,控制壳体向后盖压装装置一侧移动。当壳体移动至与后盖压装装置相对时,后盖压装装置将后盖放置与壳体上方并将后盖压紧于壳体上。接着控制壳体向着翻转装置一侧移动,当壳体移动至与翻转装置相对时,翻转装置将壳体夹起并翻转180度再将壳体放置于传送架上。之后控制壳体向着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一侧移动,当壳体运动至与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相对时,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将转子放置于壳体内部并将前盖压紧于壳体上。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将各个零部件安装至壳体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电机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定子预装装置包括运输装置以及夹取装置;所述运输装置有两条且分别用于将壳体以及转子运向传送架一侧;所述夹取装置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两运输装置上,且所述夹取装置用于将运输装置上的壳体或者转子夹送至传送架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过程中,一条运输装置对壳体进行运输,当该运输装置将壳体运送至靠近传送架一端时,通过与之相对的夹取装置将壳体夹送至传送架上。另一条运输装置对定子进行运输,当该运输装置将定子运送至靠近传送架一侧时,通过与之相对的夹取装置将定子夹送至传送架上方并最终将定子放置于壳体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传送架与运输装置之间的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架、滑移连接于所述转接架处的转接板、设置于所述转接架上并与所述转接板连接的执行件;所述转接板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所述运输装置的送料方向,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壳体放入的放置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执行件控制转接板移动至与壳体相对,之后使用夹取装置将壳体放置于转接板上的放置孔内部。接着通过执行件控制转接板移动至与定子相对,然后通过夹取装置将定子放置于转接板上的壳体内部。这样在放置定子的过程中,壳体不易发生晃动,使得且定子能够更为方便放置于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转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壳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朝向所述转接板一侧开设有供所述转接板伸入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的过程中,首先将壳体放置与转接板上,之后通过执行件控制转接板向加热装置一侧移动。当转接板移动至开口内部时,使用加热装置对壳体进行加热。壳体在加热后内部增加,这样能够更为方便将定子放置到壳体内部,且在将定子嵌入至壳体内部时,定子不易磨损。
优选的,所述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存储转子的存储仓、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向转子两端压装轴承的轴承压装装置、用于竖直存放放置转子的缓存架、用于向前盖内壁涂覆润滑脂的润滑脂涂覆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存储前盖并控制前盖单个出料的存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将前盖运离存储机构的运料机构、用于夹紧前盖并将前盖翻转扣至转子上的前盖压装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步,通过前盖压装装置将整齐排放于存储仓上的转子夹紧并旋转90度,之后竖直放置于缓存架上。第二步,通过存储机构将一个前盖放置于运料机构上。第三步,通过运料机构将前盖从存储机构下方运离。第四步,通过前盖压装装置将前盖取下并旋转180度,之后扣至转子上。第五步,将组装完成的转子以及前盖整体夹取放置于传送架上的壳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存储仓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底板、对称分布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且所述侧板的顶面与底板的间距向所述传送架一侧逐渐减小,所述侧板靠近所述传送架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抵接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转子整齐放置于侧板上方。此时两块侧板分别与转子两端的转子冲片抵接,使得转子不易偏转。放置于侧板上的转子在自重作用下沿侧板顶面进行移动,直至若干转子之间相互抵接且靠近传送架一侧的转子与抵接部抵接。
优选的,所述缓存架包括滑移连接于机架上的托板、固定连接于托板顶面上供转子放入的放置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子竖直放置到放置环内部,使得转子的外壁与放置环的内壁抵接。这样后续能够较为方便将前盖安装至转子上,且在安装前盖的过程中,转子不易发生晃动。
优选的,所述存储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机架上的两个存储架、沿上下分布于存储架上的分料件以及抵料件;两个所述存储架之间形成存储腔;所述分料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存储架上的分料油缸以及连接于所述分料油缸活塞杆端部上的分料片,所述分料油缸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存储架并凸出于所述存储架靠近存储腔的端面;所述抵料件包括设置于存储架上的抵料油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抵料油缸活塞杆端部上的抵料片,所述抵料油缸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存储架并凸出于所述存储架朝向所述存储腔的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存储机构时,首先控制两个存储架上的抵料油缸活塞杆伸长,使得两抵料片之间的间距小于前盖的宽度。之后将一个前盖放置于存储腔内部,且前盖侧壁同时与两个存储架抵接,前盖的底面同时与两个抵料片抵接。之后控制两个存储架上的分料油缸的活塞杆伸长,使得两分料片之间的间距小于前盖的宽度,且分料片的底面与位于其下方的前盖的顶面抵接。之后将若干前盖依次放置到存储腔内部即可。
在需要将存储机构内部的前盖取出一个放置到运料机构上时,首先控制两个存储架上的抵料油缸活塞杆收缩,使得两个抵料片之间的间距大于前盖的宽度,此时位于抵料片与分料片之间的前盖在自重作用下落至运料机构上。接着控制两个存储架上的抵料油缸活塞杆伸长,使得两抵料片之间的间距小于前盖的宽度。之后控制两个存储架上的分料油缸的活塞杆收缩,使得两分料片之间的间距大于前盖的宽度,此时位于分料片上方的前盖在自重作用下落至抵料片上。最后控制两存储架上分料油缸活塞杆伸长,使得两分料片之间的间距小于前盖的宽度即可。
优选的,所述运料机构包括放置于滑移连接于机架上的承载板、至少两个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上用于限制前盖转动的定位柱、设置于承载板上用于与并与前盖抵接的弹簧、设置于机架上用于驱动承载板移动的驱动单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前盖进行运输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承载板移动至存储机构下方。当前盖落至承载板上并抵紧于定位柱之间,且前盖压在弹簧上方时,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承载板从存储机构下方离开。
优选的,所述前盖压装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的承载架、横向滑移连接于承载架上的座体、设置于承载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座体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驱动气缸活塞杆端部上的连接座、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的旋轴、连接于所述旋轴侧壁上的夹爪气缸一、设置于连接座上用于驱动旋轴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前盖从存储机构下方运离时,通过横向驱动机构驱动座体进行横向移动,直至座体移动至承载板正上方。此时控制驱动气缸活塞杆伸长,使得连接于驱动气缸活塞杆端部上的连接座向着承载板一侧移动。当承载板上的前盖位于夹爪气缸一的夹爪之间时,关闭驱动气缸,控制夹爪气缸一的夹爪相互靠近并将前盖夹紧。接着控制驱动气缸活塞杆收缩,直至夹爪气缸一上的前盖高于缓存架上的转子。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转轴以及夹爪气缸一整体旋转180度。之后通过横向驱动机构驱动座体进行横向移动,使得座体移动至缓存架正上方。之后控制驱动气缸活塞杆伸长,使得连接座以及夹爪气缸一整体向着转子一侧移动,且夹爪气缸一上的前盖扣合至转子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 传送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子预装装置、定子压装装置、后盖压装装置、翻转装置、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将各个零部件安装至壳体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电机的生产效率;
2. 转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壳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壳体在加热后内部增加,这样能够更为方便将定子放置到壳体内部,且在将定子嵌入至壳体内部时,定子不易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定子预装装置以及定子压装装置的组成情况;
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后盖压装装置的组成情况;
图4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翻转装置的组成情况;
图5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的组成情况;
图6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存储机构以及运料机构的组成情况。
附图标记:附图标记:1、传送架;2、滚轮;3、定子预装装置;31、运输装置;311、传送带;312、支撑板;32、夹取装置;321、支架一;322、安装座一;323、横向驱动件一;3231、丝杠一;3232、螺母一;3233、电机一;324、第一油缸;325、夹爪气缸二;33、转接装置;331、转接架;332、转接板;333、执行件;4、定子压装装置;41、支架二;42、第二油缸;43、压块一;5、后盖压装装置;51、后盖提取部件;511、支架三;512、安装座二;513、横向驱动件二;5131、丝杠二;5132、螺母二;5133、电机二;514、夹爪气缸三;515、第五油缸;52、后盖压装部件;521、支架四;522、第三油缸;523、压块二;6、翻转装置;61、支架五;62、第四油缸;63、安装座三;64、转轴;65、传动齿轮;66、主动齿轮;67、电机三;68、夹爪气缸四;7、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1、机架;72、存储仓;721、底板;722、侧板;73、缓存架;731、托板;732、放置环;74、存储机构;741、存储架;742、分料件;7421、分料油缸;7422、分料片;743、抵料件;7431、抵料油缸;7432、抵料片;75、运料机构;751、承载板;752、定位柱;753、弹簧;754、驱动单元;76、前盖压装装置;761、承载架;762、座体;763、横向驱动机构;7631、丝杠三;7632、螺母三;7633、电机三;764、驱动气缸;765、连接座;766、旋轴;767、夹爪气缸一;768、旋转驱动机构;7681、第一齿轮;7682、第二齿轮;7683、电机五;8、放置孔;9、加热装置;10、开口;11、抵接部;12、存储腔;13、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传送架1以及沿传送架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子预装装置3、定子压装装置4、后盖压装装置5、翻转装置6、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在使用该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的过程中,定子预装装置3先将定子移动至壳体上方,之后将定子下移至与壳体接触;定子压装装置4对定子施加压力,使得定子完全嵌入至壳体内部;后盖压装装置5先将后盖放置到壳体上,之后对后盖施加压力,使得后盖嵌套于壳体上;翻转装置6夹紧壳体并将壳体翻转180度;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先将转子以及前盖组装在一起,之后将转子以及前盖整体放置于壳体上,最后对前盖施加压力,使得前盖压紧于壳体上。
如图2所示,传送架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2,且每个滚轮2的转动轴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垂直于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每个滚轮2的侧壁均露出于传送架1顶面。若干滚轮2均匀分成两组,且每组中的滚轮2均沿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如图1、图2所示,定子预装装置3包括运输装置31、夹取装置32以及转接装置33。
如图2所示,运输装置31的数目为两条且分别用于运输壳体以及定子。两条运输装置31相互平行,且每条运输装置31的运输方向均与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运输装置31包括传送带311以及设置于传送带311上方的支撑板312。传送带311由电机带动并用于不断将壳体或者定子运向传送架1一侧。支撑板312的数目为若干且均匀分布于传送带311外侧壁上。支撑板312远离传送带311的端面上安装有限位环13,在将定子放置于限位环13内部时,定子的外壁与限位环13内壁抵接;在将壳体放置于限位环13上时,壳体内壁与限位环13外壁贴合。
夹取装置32包括与传送架1固定相连的支架一321,支架一321上水平滑移连接有安装座一322,且安装座一32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支架一3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座一322滑移的横向驱动件一323,横向驱动件一323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一321上的丝杠一3231、与丝杠一3231螺纹相连的螺母一3232以及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一3231同轴相连的电机一3233。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一3233周期性正反转控制安装座一322沿丝杠一3231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移。安装座一322顶面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油缸324,且第一油缸324的活塞杆贯穿于安装座一322并凸出于安装座一322的底面。第一油缸324活塞杆的端部上连接有夹爪气缸二325,夹爪气缸二325用于夹紧壳体/定子。在需要夹取壳体/定子时,通过电机一3233控制安装座一322沿丝杠一3231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当安装座一322移动至壳体/定子上方时,通过第一油缸324控制夹爪气缸二325向着壳体/定子一侧移动。当壳体/定子位于夹爪气缸二325的两个夹爪之间时,控制夹爪气缸二325的两个夹爪相互靠近,直至两个夹爪均与壳体/定子的外壁接触,且壳体/定子被夹紧于两个夹爪之间。然后通过第一油缸324控制加持有壳体/定子的夹爪气缸二325向上移动。之后通过电机一3233控制安装座沿丝杠一323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转接装置33包括转接架331、转接板332以及执行件333。转接架331设置于传送架1与运输装置31之间,且转接架331的两端分别与两条运输装置31相对。转接板332滑移连接于转接架331顶面,且转接板33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运输装置31的传输方向。转接板332顶面上开设有供壳体放入的放置孔8。执行件333螺栓连接与转接架331上,且执行件333的输出端与转接板332相连并用于驱动转接板332滑移。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件333可以选用气缸或者油缸。转接架331远离执行件333一侧设置有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靠近转接架331一侧开设有供转接板332伸入的开口10。当放置有壳体的转接板332移动至开口10内部时,加热装置9能够对转接板332上的壳体进行加热,使得壳体的内径增加。
如图1、图2所示,定子预装装置3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放置有壳体的运输装置31将壳体运送至传送架1一侧。当壳体移动至运输装置31靠近传送架1的端部处时,通过与壳体相对的夹取装置32将运输装置31上的壳体夹起并放置转接板332上。接着通过执行件333驱动转接板332移动至加热装置9的开口10处并通过加热装置9对转接板332上的壳体进行加热,使得壳体的内径受热扩大。之后通过执行件333控制转接板332移动至带有定子的运输装置31一侧。当转接板332移动至与带有定子的运输装置31上相对时,通过与定子相对的夹取装置32将运输装置31上的定子夹起,并放置到转接板332上的壳体上。
定子压装装置4包括设置于传送架1顶面上的支架二41以及设置于支架二41上的第二油缸42。第二油缸42的活塞杆朝向传送架1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油缸42的活塞杆贯穿于支架二41且第二油缸42活塞杆的端部凸出于支架二41朝向传送架1的端面。第二油缸42端部上同轴连接有压块一43。在放有定子的壳体移动至支架二41下方时,通过第二油缸42控制压块一43向传送架1一侧移动。当压块一43与壳体上的定子接触时,压块一43逐渐将定子压入到壳体内部。当压块一43与壳体顶面接触时,定子压装完成,此时通过第二油缸42控制压块一43向着远离传送架1一侧移动,使得压块一43与壳体分离。
如图3所示,后盖压装装置5包括后盖提取部件51以及后盖压装部件52。后盖提取部件51包括支架三511,支架三511上水平滑移连接有安装座二512,且安装座二51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支架三5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座二512滑移的横向驱动件二513,横向驱动件二513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三511上的丝杠二5131、与丝杠二5131螺纹相连的螺母二5132以及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二5131同轴相连的电机二5133。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二5133的正反转控制安装座二512沿丝杠二5131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移。安装座二512顶面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五油缸515,且第五油缸515的活塞杆贯穿于安装座二512并凸出于安装座二512的底面。第五油缸515活塞杆的端部上连接有夹爪气缸三514,夹爪气缸三514用于夹紧后盖。
在壳体移动至支架三511下方时,通过电机二5133转动用以带动安装座二512沿丝杠二513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安装座二512移动至待提取的后盖上方。然后控制第五油缸515的活塞杆伸长,使得夹爪气缸三514向着待提取的后盖一侧移动。当后盖位于夹爪气缸三514的两个夹爪之间时,控制夹爪气缸三514的两个夹爪相互靠近并将后盖夹紧。之后控制第五油缸515的活塞杆缩短,使得夹爪气缸三514带着后盖向上移动,直至后盖底面所处高度高于壳体顶面所处高度。之后通过电机二5133转动以带动安装座二512沿丝杠二5131轴向进行移动。当被夹爪气缸三514夹紧的后盖移动至壳体正上方时,控制第五油缸515活塞杆伸长,使得夹爪气缸三514以及后盖整体向着壳体一侧移动。当后盖移动至与壳体端部接触时,通过夹爪气缸三514控制两个夹爪相互远离且夹爪与后盖分离。最后控制第二油缸42活塞杆收缩,使得夹爪气缸三514向上移动并高于壳体即可。
后盖压装部件52包括支架四521,支架四521顶面上螺栓连接有第三油缸522,且第三油缸522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油缸522的活塞杆贯穿于支架四521并凸出于支架四521朝向传送架1的端面。第三油缸522的端部上同轴连接有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压块二523。当放置有后盖的壳体移动至压块二523正下方时,控制第三油缸522活塞杆伸长,使得压块二523向着后盖一侧移动。当压块二523与后盖接触时,压块二523开始对后盖施加压力,使得后盖压紧于壳体上。
如图4所示,翻转装置6包括设置于传送架1上的支架五61,支架五61顶面上安装有第四油缸62,且第四油缸62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第四油缸62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支架五61并凸出于支架五61朝向传送架1的端面。第四油缸62活塞杆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三63,安装座三63朝向传送架1的端部上转动连接有转轴64,转轴64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转轴6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传输方向。转轴64上键连接有传动齿轮65,支架五61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轮65啮合的主动齿轮66,且主动齿轮66与安装于安装座三63上的电机三67同轴相连。转轴6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夹爪气缸四68,夹爪气缸四68用于夹紧传送架1上的壳体。
在安装有后盖的壳体移动至支架五61下方时,控制第四油缸62活塞杆伸长,使得夹爪气缸四68向传送架1一侧移动。当传送架1上的壳体位于夹爪气缸四68的两个夹爪之间时,控制夹爪气缸四68的两个夹爪相互靠近,使得夹爪气缸四68的两个夹住与壳体接触并将壳体夹紧。接着控制第四油缸62活塞杆收缩,使得夹爪气缸四68向上移动,且壳体与传送架1分离。之后将电机三67开启,电机三67带动主动齿轮66转动,主动齿轮66通过传动齿轮65带动转轴64以及安装座三63整体转动。当完成180度翻转时,控制第四油缸62活塞杆伸长,使得夹爪气缸四68以及壳体整体移动向传送架1一侧。当壳体与传送架1接触时,控制夹爪气缸四68的两个夹爪相互远离,使得夹爪气缸四68的两个夹爪与壳体分离。最后通过第四油缸62控制夹爪气缸四68向上移动至壳体上方即可。
如图5所示,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包括设置于传送架1侧边的机架71、设置于机架71上用于有序存放转子的存储仓72、用于将转子竖直存放的缓存架73、用于有序存放前盖并控制前盖每次单个出料的存储机构74、用于将单个前盖运离存储机构74的运料机构75、用于将前盖翻转扣至转子上的前盖压装装置76。
存储仓72包括底板721以及侧板722。底板7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机架71顶面,且底板7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传输方向。侧板722的数目为两块且对称分布于底板721两侧。侧板722顶面为倾斜面,且侧板722顶面与底板721顶面的间距向着传送架1一侧逐渐减小。侧板722朝向传送架1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抵接部11。在使用该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若干转子有序排放于侧板722上。转子在自重作用下沿侧板722顶面向传送架1一侧移动。
缓存架73包括托板731以及放置环732。托板731设置于机架71顶面上,且托板731与存储仓72之间的连线与传送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放置环732固定连接于托板731顶面处,且放置环732的轴线与托板731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线重合。
如图5、图6所示,存储机构74包括存储架741、分料件742以及抵料件743。存储架741固定连接于机架71上,且存储架74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存储架741之间形成供前盖放入的存储腔12。分料件742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两个存储架741上。分料件742包括分料油缸7421以及分料片7422。分料油缸7421设置于存储架741上,且分料油缸742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传输方向。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存储架741且凸出于存储架741靠近存储腔12的端面。分料片7422固定连接于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的端部上,且分料片7422沿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轴向延伸。抵料件743的数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两个存储架741上,抵料件743位于分料件742下方。抵料件743包括抵料油缸7431以及抵料片7432。抵料油缸7431设置于存储架741远离存储腔12的端面上,且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沿水平方向延伸,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物料传输方向。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存储架741并凸出于存储架741靠近存储腔12的端面。抵料片7432固定连接于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的端部上,且抵料片7432沿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轴向延伸。
运料机构75包括承载板751、定位柱752、弹簧753以及驱动单元754。承载板751滑移连接于机架71上,且承载板751的滑移方向与传送架1的传输方向平行。定位柱752固定连接于承载板751顶面上,且定位柱752沿竖直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752的数目为两个,且两根定位柱752对称分布于承载板751上。弹簧753设置于连个定位柱752之间,且弹簧753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驱动单元754的输出轴与承载板751相连且用于驱动承载板751进行滑移。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754可以选用油缸或者气缸。
前盖压装装置76包括与机架71固定相连的承载架761、横向滑移连接于承载架761上的座体762、设置于承载架761上用于驱动座体762进行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763、设置于座体762上的驱动气缸764、设置于驱动气缸764活塞杆端部上的连接座765、转动连接于连接座765上的旋轴766、固定连接于旋轴766侧壁上的夹爪气缸一767、设置于连接座765上用于驱动旋轴766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768。横向驱动机构763包括包括转动连接于座体762上的丝杠三7631、与丝杠三7631螺纹相连的螺母三7632以及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三7631同轴相连的电机三7633。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电机四7633周期性的正反转控制座体762沿丝杠三7631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滑移。驱动气缸764固定连接与座体762顶面处,且驱动气缸764活塞杆沿竖直方向延伸,驱动气缸764活塞杆贯穿于座体762并凸出于座体762的底面。连接座765为长方体状,且连接座765竖直方向上的中心先与驱动气缸764活塞杆的轴心线重合。连接座765底面处开设有缺口,且缺口两端均贯穿于连接座765的外侧壁。旋轴766位于缺口内部,且旋轴766的两端均伸入至连接座765内部并与连接座765转动相连。旋轴766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旋轴76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架1的物料传输方向。旋转驱动机构768包括同轴键连接于旋轴766上的第一齿轮7681、同轴圆轴转动连接于连接座765上的第二齿轮7682、设置于连接座765外侧壁上并通过联轴器与圆轴同轴相连的电机五7683。
在使用该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的过程中,首先控制电机四7633正转,电机四7633带动与之相连的丝杠三7631转动,丝杠三7631驱动与之螺纹相连的螺母三7632带动座体762向存储仓72一侧移动。当座体762移动至与存储仓72中靠近传送架1一侧的转子相对时,暂时关闭电机四7633。与此同时,通过驱动气缸764控制连接座765向下移动。当存储仓72中靠近传送架1的转子移动至夹爪气缸一767的两个夹爪之间时,控制夹爪气缸一767上两个夹爪相互靠近并将转子夹紧。接着通过驱动气缸764控制连接座765竖直向上移动,使得夹爪气缸一767上的转子与存储仓72分离。然后将电机五7683开启,电机五7683输出轴通过圆轴带动第二齿轮7682转动,第二齿轮768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7681转动,第一齿轮7681带动旋轴766以及设置于旋轴766上的夹爪气缸一767转动。当夹爪气缸一767绕旋轴766轴心线转动90度时,暂时关闭电机五7683。之后控制电机四7633反转,电机四7633通过的丝杠三7631带动座体762向缓存架73一侧移动。当座体762移动至缓存架73上方时,通过驱动气缸764控制连接杆向着缓存架73一侧移动。当夹爪气缸一767上的转子端部伸入至放置环732内部时,控制夹爪气缸一767上两个夹住相互远离。之后通过电机四7633驱动座体762向着承载板751一侧移动。与此同时,控制两个存储架741上的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收缩,使得两个抵料片7432之间的间距大于前盖的宽度,此时位于抵料片7432与分料片7422之间的前盖在自重作用下落至承料板的弹簧753上,且前盖抵紧于两定位柱752之间。接着控制两个存储架741上的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伸长,使得两抵料片7432之间的间距小于前盖的宽度。之后控制两个存储架741上的分料油缸7421的活塞杆收缩,使得两分料片7422之间的间距大于前盖的宽度,此时位于分料片7422上方的前盖在自重作用下落至抵料片7432上。最后控制两存储架741上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伸长,使得两分料片7422之间的间距小于前盖的宽度即可。与此同时,通过驱动单元754驱动承载板751向远离存储架741构一侧移动,直至承载板751位于前盖压装装置76下方。控制驱动气缸764活塞杆伸长,使得连接于驱动气缸764活塞杆端部上的连接座765向着承载板751一侧移动,直至承载板751上的前盖位于夹爪气缸一767的夹爪之间,此时控制夹爪气缸一767的夹爪相互靠近并将前盖夹紧。接着控制驱动气缸764活塞杆收缩,直至夹爪气缸一767上的前盖高于缓存架73上的转子。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768控制转轴64以及夹爪气缸一767整体旋转180度。之后通过横向驱动机构763驱动座体762进行横向移动,使得座体762移动至缓存架73正上方。之后控制驱动气缸764活塞杆伸长,使得连接座765以及夹爪气缸一767整体向着转子一侧移动,且夹爪气缸一767上的前盖扣合至转子上。之后通过驱动气缸764控制连接座765向上移动,使得转子与放置环732分离。之后通过横向驱动机构763驱动座体762向着传送架1一侧移动。当托体移动至传送架1正上方,且转子与传送架1上的壳体相对时,通过驱动气缸764控制连接座765向着传送架1一侧移动,使得转子伸入至壳体内部。最后控制夹爪气缸一767上两个夹爪相互远离并通过驱动气缸764驱动连接座765向上移动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传送架(1),所述传送架(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2),且若干滚轮(2)沿所述传送架(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滚轮(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传送架(1)长度方向垂直;还包括沿传送架(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定子预装装置(3)、定子压装装置(4)、后盖压装装置(5)、翻转装置(6)、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所述定子预装装置(3)用于将定子移动至壳体上方并将定子放置于壳体内;所述定子压装装置(4)用于对定子施加压力,使得定子嵌设至壳体内部;所述后盖压装装置(5)用于将后盖放置于壳体上并将后盖压紧于壳体;所述翻转装置(6)用于夹紧壳体并将壳体翻转180°;所述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用于将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至后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定子预装装置(3)包括运输装置(31)以及夹取装置(32);所述运输装置(31)有两条且分别用于将壳体以及转子运向传送架(1)一侧;所述夹取装置(32)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两运输装置(31)上,且所述夹取装置(32)用于将运输装置(31)上的壳体或者转子夹送至传送架(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传送架(1)与运输装置(31)之间的转接装置(33),所述转接装置(33)包括转接架(331)、滑移连接于所述转接架(331)处的转接板(332)、设置于所述转接架(331)上并与所述转接板(332)连接的执行件(333);所述转接板(33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所述运输装置(31)的送料方向,所述转接板(332)上开设有供所述壳体放入的放置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转接架(33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壳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朝向所述转接板(332)一侧开设有供所述转接板(332)伸入的开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转子以及前盖安装装置(7)包括机架(71)、设置于所述机架(71)上用于存储转子的存储仓(72)、设置于机架(71)上用于竖直存放转子的缓存架(73)、设置于机架(71)上用于存储前盖并控制前盖单个出料的存储机构(74)、设置于机架(71)上用于将前盖运离存储机构(74)的运料机构(75)、用于夹紧前盖并将前盖翻转扣至转子上的前盖压装装置(7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存储仓(7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71)上的底板(721)、对称分布于所述底板(721)两侧的侧板(722);且所述侧板(722)的顶面与底板(721)的间距向所述传送架(1)一侧逐渐减小,所述侧板(722)靠近所述传送架(1)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抵接部(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缓存架(73)包括设置于机架(71)上的托板(731)、固定连接于托板(731)顶面上供转子放入的放置环(7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存储机构(74)包括对称分布于机架(71)上的两个存储架(741)、上下分布于存储架(741)上的分料件(742)以及抵料件(743);两个所述存储架(741)之间形成存储腔(12);所述分料件(742)包括设置于所述存储架(741)侧壁上的分料油缸(7421)以及设置于所述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端部上的分料片(7422),所述分料油缸(7421)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存储架(741)并凸出于所述存储架(741)靠近存储腔(12)的端面;所述抵料件(743)包括设置于存储架(741)侧壁上的抵料油缸(7431)以及设置于所述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端部上的抵料片(7432),所述抵料油缸(7431)活塞杆的端部贯穿于所述存储架(741)并凸出于所述存储架(741)朝向所述存储腔(12)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运料机构(75)包括滑移连接于机架(71)上的承载板(751)、至少两个固定连接于承载板(751)上用于限制前盖转动的定位柱(752)、设置于承载板(751)上用于与前盖抵接的弹簧(753)、设置于机架(71)上用于驱动承载板(751)移动的驱动单元(75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前盖压装装置(76)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71)上的承载架(761)、横向滑移连接于承载架(761)上的座体(762)、设置于承载架(761)上用于驱动所述座体(762)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763)、设置于所述座体(762)上的驱动气缸(764)、连接于所述驱动气缸(764)活塞杆端部上的连接座(765)、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765)上的旋轴(766)、连接于所述旋轴(766)侧壁上的夹爪气缸一(767)、设置于连接座(765)上用于驱动旋轴(766)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768)。
CN201810715315.2A 2018-06-29 2018-06-29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Active CN108857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315.2A CN108857386B (zh) 2018-06-29 2018-06-29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315.2A CN108857386B (zh) 2018-06-29 2018-06-29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7386A true CN108857386A (zh) 2018-11-23
CN108857386B CN108857386B (zh) 2023-11-03

Family

ID=6429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5315.2A Active CN108857386B (zh) 2018-06-29 2018-06-29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57386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026A (zh) * 2018-12-18 2019-04-12 昆山麦思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连接的组装检测一体式装配生产线
CN109704015A (zh) * 2019-01-26 2019-05-03 中山振天自动化有限公司 马达机箱自动总装生产线
CN110868030A (zh) * 2019-11-29 2020-03-06 安徽猎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机前盖的智能装配设备
CN112186982A (zh) * 2019-07-04 2021-0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组装装置以及旋转电机组装方法
CN113021013A (zh) * 2021-04-06 2021-06-25 浙江普赛斯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pto传动轴总成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3211068A (zh) * 2020-11-17 2021-08-06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计量仪表上壳组件自动装配工艺及其实现方法
CN114178844A (zh) * 2021-12-17 2022-03-15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壳体组装工艺及生产线
CN114473484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浙江联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114834680A (zh) * 2022-05-24 2022-08-02 乐清市金池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塑壳合盖装箱生产线
CN115285447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常州市金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输送包装设备及其包装方法
CN115847092A (zh) * 2023-02-03 2023-03-28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表壳底盖智能装配机
CN115864757A (zh) * 2022-12-29 2023-03-28 东莞市桉特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扣点深度自调节功能的定子铆接装置
CN117811296A (zh) * 2024-02-23 2024-04-02 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电机端盖与转子装配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4909A (ja) * 2002-05-01 2003-11-14 Fujitsu General Ltd モータの組立装置
CN103236763A (zh) * 2013-03-18 2013-08-07 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电机自动装配线
CN103978364A (zh) * 2014-04-18 2014-08-13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生产线
CN105345463A (zh) * 2015-11-30 2016-02-24 宁波慧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式转子组装中心
CN205986528U (zh) * 2016-08-29 2017-02-22 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07263096A (zh) * 2017-07-19 2017-10-20 东莞市鼎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装配设备
CN107317440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与端盖的自动合装装置
CN107834790A (zh) * 2017-12-14 2018-03-23 浙江青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压装翻转生产线
CN108039797A (zh) * 2017-12-28 2018-05-15 郑州众益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电机智能制造设备
CN108173396A (zh) * 2018-01-16 2018-06-15 恒速控股有限公司 电机组装流水线
CN208680933U (zh) * 2018-06-29 2019-04-02 台州创普机电有限公司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4909A (ja) * 2002-05-01 2003-11-14 Fujitsu General Ltd モータの組立装置
CN103236763A (zh) * 2013-03-18 2013-08-07 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电机自动装配线
CN103978364A (zh) * 2014-04-18 2014-08-13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生产线
CN105345463A (zh) * 2015-11-30 2016-02-24 宁波慧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式转子组装中心
CN107317440A (zh) * 2016-04-27 2017-11-03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与端盖的自动合装装置
CN205986528U (zh) * 2016-08-29 2017-02-22 湖州越球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07263096A (zh) * 2017-07-19 2017-10-20 东莞市鼎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装配设备
CN107834790A (zh) * 2017-12-14 2018-03-23 浙江青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压装翻转生产线
CN108039797A (zh) * 2017-12-28 2018-05-15 郑州众益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电机智能制造设备
CN108173396A (zh) * 2018-01-16 2018-06-15 恒速控股有限公司 电机组装流水线
CN208680933U (zh) * 2018-06-29 2019-04-02 台州创普机电有限公司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026A (zh) * 2018-12-18 2019-04-12 昆山麦思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连接的组装检测一体式装配生产线
CN109704015A (zh) * 2019-01-26 2019-05-03 中山振天自动化有限公司 马达机箱自动总装生产线
CN112186982A (zh) * 2019-07-04 2021-01-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组装装置以及旋转电机组装方法
CN112186982B (zh) * 2019-07-04 2023-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组装装置以及旋转电机组装方法
CN110868030A (zh) * 2019-11-29 2020-03-06 安徽猎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机前盖的智能装配设备
CN113211068A (zh) * 2020-11-17 2021-08-06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计量仪表上壳组件自动装配工艺及其实现方法
CN113211068B (zh) * 2020-11-17 2022-08-05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计量仪表上壳组件自动装配工艺及其实现方法
CN113021013B (zh) * 2021-04-06 2022-11-18 浙江普赛斯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pto传动轴总成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3021013A (zh) * 2021-04-06 2021-06-25 浙江普赛斯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pto传动轴总成的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4178844A (zh) * 2021-12-17 2022-03-15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壳体组装工艺及生产线
CN114473484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浙江联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114834680A (zh) * 2022-05-24 2022-08-02 乐清市金池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塑壳合盖装箱生产线
CN114834680B (zh) * 2022-05-24 2024-05-14 乐清市金池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塑壳合盖装箱生产线
CN115285447A (zh) * 2022-10-08 2022-11-04 常州市金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输送包装设备及其包装方法
CN115864757A (zh) * 2022-12-29 2023-03-28 东莞市桉特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扣点深度自调节功能的定子铆接装置
CN115847092A (zh) * 2023-02-03 2023-03-28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表壳底盖智能装配机
CN115847092B (zh) * 2023-02-03 2023-07-28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表壳底盖智能装配机
CN117811296A (zh) * 2024-02-23 2024-04-02 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电机端盖与转子装配装置
CN117811296B (zh) * 2024-02-23 2024-05-14 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电机端盖与转子装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7386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7386A (zh)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08680933U (zh) 电机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09505400B (zh) 一种室内建筑型材安装机器人机械结构
CN104741917A (zh) 空气净化滤芯快速装配设备
CN104828567A (zh) 一种料桶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料桶的方法
CN107243682A (zh) 低压断路器电磁组件焊装系统与焊接方法
CN109956116A (zh) 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生产线
CN108648961A (zh) 一种线圈骨架的自动装配装置
CN108609226A (zh) 零件包装设备
CN106891149A (zh) 准确加工的马达转子轴多级部件自动装配机
CN205293221U (zh) 自动捆扎管材套袋机
CN110589423A (zh) 电芯自动流转机
CN106685155A (zh) 保护产品的马达转子轴多级部件自动装配机
CN204711556U (zh) 空气滤芯装配设备用供料装置
CN206047520U (zh) 一种麻花针自动组装压接检测机
CN110030885B (zh) 火箭炮弹喷管自动旋卸装置及火箭炮弹分解设备
CN204584699U (zh) 空气滤清器装配设备用布料装置
CN208790713U (zh) 一种机械手
CN207563951U (zh) 一种地螺丝自动生产线
CN110104416A (zh) 方壳锂电池翻转机
CN109747890A (zh) 一种自动立机设备
CN108946155A (zh) 用于蓄电池的自动盖盖片及焊盖装置
CN102029376B (zh) 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
CN209439620U (zh) 一种专用电子产品激光同心焊接的送料装置
CN203725996U (zh) 滚筒芯棒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31

Address after: 318000 First Floor of 9 Building 2479 Haifeng Road, Taizhou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Sif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25 Nianmuyang Industrial Zone, Daxi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in Nanshan Electric Machinery Factory, Wenling City)

Applicant before: TAIZHOU CHUANGPU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8000 First floor, Building 9, No. 2479, Haifeng Road, Taizhou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Fangyuan Sifu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First floor, Building 9, No. 2479, Haifeng Road, Taizhou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if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