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3864A -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3864A
CN108823864A CN201810822803.3A CN201810822803A CN108823864A CN 108823864 A CN108823864 A CN 108823864A CN 201810822803 A CN201810822803 A CN 201810822803A CN 108823864 A CN108823864 A CN 108823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roll
idler wheel
workbench
ten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28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wei Textile And Clot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gwei Textile And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gwei Textile And Clot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gwei Textile And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28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3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3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38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04Carriers or supports for textile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1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 D06B3/18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combined with squeezing, e.g. in padding machines
    • D06B3/185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abrics combined with squeezing, e.g. in padding machines below the bath leve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3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oxygen, ozone, ozonides, oxides, hydroxides or percompounds; Salts derived from anions with an amphoteric element-oxygen bond
    • D06M11/36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oxygen, ozone, ozonides, oxides, hydroxides or percompounds; Salts derived from anions with an amphoteric element-oxygen bond with oxides, hydroxides or mixed oxides; with salts derived from anions with an amphoteric element-oxygen bond
    • D06M11/45Oxides or hydroxides of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Aluminat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3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oxygen, ozone, ozonides, oxides, hydroxides or percompounds; Salts derived from anions with an amphoteric element-oxygen bond
    • D06M11/36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oxygen, ozone, ozonides, oxides, hydroxides or percompounds; Salts derived from anions with an amphoteric element-oxygen bond with oxides, hydroxides or mixed oxides; with salts derived from anions with an amphoteric element-oxygen bond
    • D06M11/46Oxides or hydroxides of elements of Groups 4 or 14 of the Periodic Table; Titanates; Zirconates; Stannates; Plumbat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26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Salts or ester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64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in the main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80Siloxanes having aromatic substituents, e.g. phenyl side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包括卷绕架、定幅装置、浸轧机、烘箱,所述卷绕架用以喂入待整理的面料以及将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卷绕,所述定幅装置用以限位面料的宽幅,所述浸轧机用以对面料进行整理;所述烘箱用以对第二次浸轧后的面料进行干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加工柔韧性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具有设备集成化高、结构紧凑、占地小、能有效防止面料跑偏、防止面料收缩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针织面料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形成常采用功能纤维织造法和功能助剂浸轧法,一般应根据功能性针织服装的用途选用某种方式生产的功能性针织面料。采用功能纤维织造的针织面料,不经过任何特殊处理即可具有某些特殊的服用功能,如蓄热、导电、吸水、吸湿、抗菌、消臭、芳香、紫外线遮蔽等功能。功能纤维有改性纤维、异形纤维、中空纤维、陶瓷纤维等多种形式,服用功能性纤维以涤纶居多。采用织造法生产的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织造、印染、成衣加工等均可采用常规方法。
面料的柔韧性作为评价面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在被多个研究团队进行开发与研究。如曹春祥,顾维铀,任海舟等,密棉柔软透气针织面料的开发[J]针织技术,2016(4)1-3,公开根据针织内衣轻薄化发展趋势,开发结构细密、柔软、透气的密棉舒适针织面料。采用线密度小的棉纱、棉的混纺纱以及氨纶裸丝为原料,编织纬平针、棉毛、罗纹和花色组织结构,同时为提升面料柔软性和保暖性,开发了致密蓬松细条绒织物和细密空气层织物。
又如,沈细周,何丽清,陈自义,吸湿排汗针织面料的纤维素酶柔软整理[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6(2)7-8,公开以纯棉纱为面纱、COOLCOOL涤纶低弹丝为底纱制织的针织纬编添纱组织的织物面料进行纤维素酶洗柔软整理,研究处理时间、处理浴pH值、处理温度、纤维素酶用量等对试样柔洗效果以及对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得出优化的酶洗柔软整理工艺。
根据T.Textor等发表在“国外纺织技术”期刊上的第214期关于“溶胶-凝胶技术在羊毛和丝绸物如曾上的应用”中具体说到:溶胶-凝胶技术的出现开辟了植物涂层技术新的前景,这些材料来源于一组有机基团改性而来的硅烷醇盐;这些烷氧化物发生水解反应和表面的改性有着巨大的潜力。金属氧化物溶胶是细小分散的金属氧化物微粒,这些微粒的尺寸仅有几纳米,前驱体是有机改性的醇盐,大部分是烷氧基硅烷,由于氧化物微粒或预水解的有机改性烷氧基硅烷的氢氧基团的凝结趋势,所以溶胶凝胶化可以通过加热或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形成涂层。通过加入各种化合物到溶胶中,使得这些已形成的有机物的特性在很大程度内被改变,把不同的溶胶混合在一起或在溶胶中加一些像染料那样的添加剂可以得到网状物,成为充满了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微粒的有机改性烷氧基硅烷的溶胶网状。
因此,如何将溶胶-凝胶技术、功能性试剂与传统的针织面料相互结合,赋予面料更加柔韧、耐高温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浸轧工艺是为纺织坯布、染色后的纺织半成品面料进行后整理的一种工艺。具体将待整理的面料浸入至功能性浆料中,浸入一段时间后,通过轧压对辊挤压,干燥后,浆料结合在面料中,得到功能性改善的面料。相比纺织后整理的另一种常用工艺-涂覆工艺,浸轧工艺更适用于运动服装面料、西服外套面料、工作装面料、装饰用布、卫生过滤织物、鞋材面料、地毯、床单面料等领域,通过控制轧余率,浆料能更好地渗入至面料的内部,达到上浆均一性、立体型更强的技术效果。常见的浸轧工艺包括一次浸轧、二浸二轧两种,其中,二浸二轧即待整理面料连续进行两次浸轧工艺。
众所周知,布料、薄膜在退绕或卷绕过程中会发现跑偏的现象,为了在线监控喂入辊、卷绕辊的工作情况,而布料、薄膜其复合生产路径通常较长,需要在喂入辊、卷绕辊处分别配备工作人员进行在线监控,也有现有技术,通过在喂入辊、卷绕辊处分别设置防跑偏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专利申请201521036285.0公开的聚乙烯薄膜卷绕裁膜机构,通过在喂入装置上设置减速机构,当喂入装置转动时,由于重物的重力作用,增大环形弹性带与喂入装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喂入装置的转动速率,防止喂入装置转动速率过大而导致薄膜呈松弛状地卷绕在定长卷绕装置上,该装置也能起到一定的放薄膜跑偏的作用。但是,由于该发明的重物采用的是悬吊的方式,当喂入装置的转动较大时,环形弹性带可能被绞入至转轴上,导致喂入装置难以正常工作。
面料尤其是针织面料,存在一定的弹性,当其在导辊、张力辊的持续作用下,其横向幅宽会发生变化。现有技术的定幅装置如专利申请201510976130.3公开的制袋机折边下压装置及其组件,通过在工作平台上设置多个这种下压装置,控制薄膜或者面料的幅宽。该发明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需要调节下压宽度时,只能一个个手动调节,存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且精准度差;另一方面,面料与压膜板之间为滑动接触,容易磨损面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集成化高、结构紧凑、占地小、能有效防止面料跑偏、防止面料收缩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以及柔韧性好、耐高温的柔韧性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柔韧性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整理液,包括以下步骤:1)在5~10℃的温度下,依次加入甲苯、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一苯基三氯硅烷,搅拌混匀呈单体相,然后按5:1~2的质量比将单体相加入至水相中,保温20~30℃进行水解,沉降后分离出水相,经洗涤后得到水解后的硅烷醇盐甲苯溶液,减压蒸馏去除甲苯,加热至110~115℃时得到有机硅预聚物;2)将3~8wt%的丙烯酸羟乙酯水溶液、有机硅预聚物、偶氮二异丁氰、按照质量比8~12:1~3:0.2~0.5混合,加热至110℃,保温3.5h,蒸馏去掉缩合产生的水,得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3)将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溶剂混合,得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溶液,加入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得整理液;
步骤二、将整理液加入至上浸料槽、下浸料槽中;
步骤三、将针织面料通过通过喂入辊喂入至上工作平台,再依次经过上浸料槽、下浸料槽、下工作平台、烘箱、卷绕辊,完成整理工艺。
优选地,所述3)中5~13wt%的丙酮水溶液。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20,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粒径均为100~500nm。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溶液、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0:1~2:1~2。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包括卷绕架、定幅装置、浸轧机、烘箱,所述卷绕架用以喂入待整理的面料以及将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卷绕,所述定幅装置用以限位面料的宽幅,所述浸轧机用以对面料进行整理;所述烘箱用以对第二次浸轧后的面料进行干燥;
所述卷绕架包括卷绕架本体、喂入辊、卷绕辊、防跑偏装置;所述喂入辊、卷绕辊均转动连接地设置在所述卷绕架本体上;其中,卷绕辊位于所述喂入辊的下方且所述卷绕辊与喂入辊错位设置;所述防跑偏装置包括中转轴、连接杆、上弹性件、上压板、下弹性件、下压板,所述中转轴设置在所述卷绕架本体上,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中转轴枢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压板之间通过所述上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压板之间通过下弹性件连接,所述上压板能压在卷绕在所述喂入辊上的面料的表面,所述下压板能压在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的面料的表面;
所述定幅装置包括上工作平台、下工作平台,所述上工作平台位于所述下工作平台的上方且所述上工作平台与所述下工作平台之间通过支撑柱连接;每一个工作平台上均设置有多个定幅组件,所述多个定幅组件由前至后沿着对应的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定幅组件均包括第一定幅件、第二定幅件,所述第一定幅件、第二定幅件对称设置在对应工作平台的两边;每一个工作平台上方还设置有与对应定幅组件一一对应的丝杆组件;所有丝杆组件均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的轴向与对应的第一定幅件、第二定幅件之间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二丝杆的端部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每一根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还套接有滚动轮,所有滚动轮之间通过链条或者皮带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中靠近所述第一定幅件的一段为螺纹段、靠近所述第二定幅件的一段为光滑段,所述第二丝杆中靠近所述第二定幅件的一段为螺纹段、靠近所述第一定幅件的一段为光滑段;所述第一定幅件包括第一活动套接件、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活动套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丝杆的螺纹段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动套接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定幅件的光滑段上,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活动套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能贴近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或者与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滚动接触;所述第二定幅件包括第二活动套接件、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丝杆的螺纹段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幅件的光滑段上,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的底部能贴近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或者与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浸轧机包括上、下两层槽体结构,分别为上浸料槽、下浸料槽;所述上浸料槽的后端设置有上轧压对辊,所述下浸料槽的前端设置有下轧压对辊。
优选地,所述上浸料槽的槽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导辊、多个第二上导辊,所述第一上导辊、第二上导辊由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的前端上、下交错分布至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的后端;在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上左内侧壁、上右内侧壁,在上左内侧壁、上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定幅装置、多个第二上定幅装置。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上定幅装置包括上伸缩板、多个上第一滚轮、多个上第二滚轮,所述上第一滚轮与上第二滚轮均安装在所述上伸缩板上且所述上第一滚轮与上第二滚轮上下设置;所述上第一滚轮与上第二滚轮之间存在上间隙;位于同一上伸缩板上的多个所述上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导辊其上表面、第二上导辊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所述上伸缩板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下浸料槽的槽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下导辊、多个第二下导辊,所述第一下导辊、第二下导辊由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的前端自上而下交错分布至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的后端;在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下左内侧壁、下右内侧壁,在下左内侧壁、下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下定幅装置、多个第二下定幅装置。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下定幅装置包括下伸缩板、多个下第一滚轮、多个下第二滚轮,所述下第一滚轮与下第二滚轮均安装在所述下伸缩板上且所述下第一滚轮与下第二滚轮上下设置;所述下第一滚轮与下第二滚轮之间存在上间隙;位于同一下伸缩板上的多个所述下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导辊其上表面、第二下导辊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所述下伸缩板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平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以溶胶-凝胶作为替代物用于羊毛表面的涂层,产生透明的涂层;以甲基苯基硅氧烷作为前驱体,有机硅树脂是以Si-O键为主链的高聚物,Si-O键能大,结构稳定,因此,有机硅树脂及涂层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先被预水解成清澈的溶液状,以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涂料,基料是以甲基苯基硅氧烷为主链,侧链引入烯丙基团,实现有机硅树脂室温条件下的自干性,其中甲氧基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纳米级网格状分格,带有可发生交联反应的交联体,然后加入纳米级的三氧化二铝微粒进入网格状的合成物中,形成带有金属化微粒的溶胶-凝胶涂料,所形成的涂层附着在羊毛上,不仅提高了羊毛的柔韧性,同时兼具一定的耐高温特性,使织物不易发生毡缩,持久保持蓬松的状态,不易发生断毛。与普通的羊毛类布料对比试验,得出:本发明的断裂强力、顶破强度要高于普通羊毛类布料;;普通羊毛制品在110℃条件下就已经发生缩卷,甚至发生碳化,局部可嗅到烧焦羽毛气味,而本发明在130℃依然保持原样,未出现明显的质量损坏问题。
(2)由于本发明的喂入辊、卷绕辊整合至同一台卷绕架上,只需要配合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实现喂入辊、卷绕辊同时监控。本发明的喂入辊、卷绕辊其为上、下设置的方式,使得面料的整理路径在长度方向缩短了近一半,有效地节约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3)为了减缓面料在退绕或卷绕过程中产生的跑偏现象,本发明在卷绕架上设置了防跑偏装置,由于在喂入辊不断退绕的面料卷的外径逐渐减小、卷绕辊不断卷绕的面料卷的外径逐渐增大,使得连接杆不断转动,能使得上压板始终作用在喂入辊中的面料卷的外层、下压板始终作用在卷绕辊中的面料卷的外层,对面料卷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缓减跑偏的现象。由于卷绕辊与喂入辊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能保证连接杆始终处于倾斜状,进而实现上压板、下压板能持续压靠在对应的面料卷的外层上。
(4)由于开始时,喂入辊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减小较慢而卷绕辊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增加较快,随后,喂入辊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减小较快而卷绕辊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增加较慢,因此,喂入辊中的面料卷与卷绕辊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变化量不一致,故,可能造成只有一个压板压靠在对应的面料卷的外层,另一个压板处于悬空状态,达不到压靠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杆的上端与上压板之间设置上弹性件、在连接杆的下端与下压板之间设置下弹性件,本发明的上弹性件、下弹性件在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其中一个压板即将脱离对应面料卷的外层时,利用弹性件伸长运动,从而保证压板能始终作用在面料卷的外层。
(5)本发明通过一个防跑偏装置即可实现对喂入辊、卷绕辊两个常跑偏单元进行同步防跑偏的效果。
(6)采用本发明的定幅装置,当需要调节下压宽度时,仅需要通过传动一个滚动轮,即可实现同一工作平台上中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同步运动,不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度,也提高了操控的精准度,另外,本发明的下压是通过滚动接触实现的,能有效防止下压作用对面料的磨损。
(7)本发明将上述丝杆设置呈螺纹段、光滑段,利用螺纹段与一根活动套接件配合,利用光滑段与另一根活动套接件滑动配合,不需要另外配置轨道即可保证活动套接件滑动的平稳性,节省了设备的造价成本、简化了设备的复杂程度。
(8)本发明在上浸料槽的槽体中以上下交错的方式设置第一上导辊、第二上导辊,使得面料呈蛇形状在槽体中传输,节省上浸料槽的槽体的长度、延伸了面料的浸浆时间。
(9)本发明在上浸料槽其槽体内设置第一上定幅装置、第二上定幅装置,通过第一上定幅装置、第二上定幅装置对浸入其中的面料其边缘进行定幅,防止其宽度收缩。
(10)由于本发明中位于同一上伸缩板上的多个上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第一上导辊其上表面、第二上导辊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能保证面料其底面的中间区域与两边区域始终保证平行,进而保证面料始终平稳地在槽体中传输。
(11)本发明的各个伸缩板均包括平板、气缸,通过气缸带动平板沿着槽体的宽度方向运动。本发明伸缩板的设置,能调节第一上定幅装置中上第一滚轮、上第二滚轮与第二上定幅装置中上第一滚轮、上第二滚轮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宽幅面料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中卷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的结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中定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中第一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中上浸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中上浸料槽的上左内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中第一上导辊、第二上导辊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包括卷绕架11、定幅装置12、浸轧机13,卷绕架11用以喂入待整理的面料以及将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卷绕,定幅装置12用以限位面料的宽幅,浸轧机13用以对面料进行整理。
如图2-3所示,卷绕架包括卷绕架本体111、喂入辊112、卷绕辊113、防跑偏装置114。喂入辊112、卷绕辊113均转动连接地设置在卷绕架本体111上。其中,卷绕辊113位于喂入辊112的下方且卷绕辊113与喂入辊112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防跑偏装置114包括中转轴1141、连接杆1142、上弹性件1143、上压板1144、下弹性件1145、下压板1146,中转轴1141横置在卷绕架本体111上,连接杆1142的中段与中转轴1141枢转连接,连接杆1142的上端与上压板1144之间通过上弹性件1143连接,连接杆1142的下端与下压板1146之间通过下弹性件1145连接,上压板1144能压在卷绕在喂入辊112上的面料的表面,下压板1146能压在卷绕在卷绕辊113上的面料的表面。
如图2、5、6所示,定幅装置12包括上工作平台121、下工作平台122,上工作平台121位于下工作平台122的上方且上工作平台121与下工作平台122之间通过支撑柱(图中未画出)连接。由于本发明上工作平台121、下工作平台122上的定幅组件、丝杆组件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以上工作平台121上的装置结构为对象介绍,下工作平台122上的装置结构参照上工作平台121。
如图5所示,上工作平台121上设置有多个定幅组件,多个定幅组件由前至后沿着对应的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定幅组件均包括第一定幅件124、第二定幅件125,第一定幅件124、第二定幅件125对称设置在上工作平台121的两边。上工作平台121上方还设置有与对应定幅组件一一对应的丝杆组件。
所有丝杆组件均包括第一丝杆1261、第二丝杆1262,第一丝杆1261、第二丝杆1262的轴向与对应的第一定幅件124、第二定幅件125之间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丝杆1261的端部套接有第一齿轮1263、第二丝杆1262的端部套接有第二齿轮1264,第一齿轮1263与第二齿轮1264啮合。每一根第一丝杆1261的端部还套接有滚动轮1265,所有滚动轮1265之间通过链条或者皮带(图中未标出)连接。如图6所示,第一丝杆1261中靠近第一定幅件124的一段为螺纹段、靠近第二定幅件125的一段为光滑段,第二丝杆1262中靠近第二定幅件125的一段为螺纹段、靠近第一定幅件124的一段为光滑段。第一定幅件124包括第一活动套接件1241、第一滚轮1242,第一活动套接件1241的上端通过螺套与第一丝杆1261的螺纹段配合且第一活动套接件1241的上端还套设在第二定幅件125的光滑段上,第一滚轮1242与第一活动套接件1241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滚轮1242的底部能贴近上工作平台121的台面或者与上工作平台121的台面滚动接触。第二定幅件125与第一定幅件124结构相同,包括第二活动套接件、第二滚轮,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上端通过螺套与第二丝杆1262的螺纹段配合且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上端套设在第一定幅件124的光滑段上,第二滚轮与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滚轮的底部能贴近上工作平台121的台面或者与上工作平台121的台面滚动接触。
如图2所示,浸轧机13包括上、下两层槽体结构,分别为上浸料槽131、下浸料槽132。上浸料槽131的后端设置有上轧压对辊1311,下浸料槽132的前端设置有下轧压对辊1321。
本发明将待整理的面料卷卷绕在喂入辊112中,将该面料卷的起始端缝合上引布,引布依次穿过上工作平台121、上浸料槽131、上轧压对辊1311、下浸料槽132、下轧压对辊1321、下工作平台122后,卷绕至卷绕辊113中。本发明的引布为其宽幅、厚度与待整理的面料一致的坯布。将上压板1144压靠在喂入辊112中最外层的面料上,将下压板1146压靠在卷绕辊113中最外层的引布上。通过转动位于最前端的滚动轮1265,具体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该滚动轮1265转动,带动其他与之传动的滚动轮1265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上工作平台121上的所有第一齿轮126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上工作平台121上的所有第二齿轮1264反向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上工作平台121上的第一丝杆1261、第二丝杆1262同步且转向相反运动,本发明的第一丝杆1261、第二丝杆1262其螺纹走向相同,从而实现第一活动套接件1241、第二动套接件相向运动或者背向运动,进而实现第一滚轮1242、第二滚轮之间间距的调节,第一滚轮1242、第二滚轮同时下压在引布的两个边缘。下工作平台122中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之间的间距的调节原理如上所述。将整理液喂入至上浸料槽131、下浸料槽132中,启动与卷绕辊113传动连接的电机,卷绕辊113转动带动喂入辊112退绕,待整理的布料逐渐从喂入辊112中退绕,通过上浸料槽131、下浸料槽132的两次浸轧作用后,再通过烘箱16,进行烘干后,卷绕至卷绕辊113中,完成工艺。由于面料在上浸料槽131、下浸料槽132之间传输需要上下两面进行换向,故对整理一些粘度较小的整理液时,为了防止漏浆的现象,在上浸料槽131、下浸料槽132之间还设置有预干燥装置,该预干燥装置为现有技术的烘箱,面料从上轧压对辊1311挤压后,通过预干燥装置后再进入下浸料槽132,预干燥装置对一次浸轧后的面料进行预干燥,防止整理液从面料上漏下。
另外,如图1或4所示,本发明还在预干燥装置与下浸料槽132之间或者或者上浸料槽131、下浸料槽132之间设置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换向辊17,换向辊17用以将面料的上下两面进行调换。
为了防止喂入辊112或卷绕辊113上的面料防止跑偏或监控其他工作故障,现有技术通常在喂入辊112、卷绕辊113处分别配备工作人员进行在线监控,由于本发明的喂入辊112、卷绕辊113整合至同一台卷绕架上,只需要配合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实现喂入辊112、卷绕辊113同时监控。本发明的喂入辊112、卷绕辊113其为上、下设置的方式,使得面料的整理路径在长度方向缩短了近一半,有效地节约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为了减缓面料在退绕或卷绕过程中产生的跑偏现象,本发明在卷绕架上设置了防跑偏装置114,由于在喂入辊112不断退绕的面料卷的外径逐渐减小、卷绕辊113不断卷绕的面料卷的外径逐渐增大,使得连接杆1142不断转动,能使得上压板1144始终作用在喂入辊112中的面料卷的外层、下压板1146始终作用在卷绕辊113中的面料卷的外层,对面料卷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缓减跑偏的现象。由于卷绕辊113与喂入辊112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能保证连接杆1142始终处于倾斜状,进而实现上压板1144、下压板1146能持续压靠在对应的面料卷的外层上。由于开始时,喂入辊112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减小较慢而卷绕辊113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增加较快,随后,喂入辊112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减小较快而卷绕辊113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增加较慢,因此,喂入辊112中的面料卷与卷绕辊113中的面料卷其外径变化量不一致,故,可能造成只有一个压板压靠在对应的面料卷的外层,另一个压板处于悬空状态,达不到压靠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杆1142的上端与上压板1144之间设置上弹性件1143、在连接杆1142的下端与下压板1146之间设置下弹性件1145,本发明的上弹性件1143、下弹性件1145在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其中一个压板即将脱离对应面料卷的外层时,利用弹性件伸长运动,从而保证压板能始终作用在面料卷的外层。本发明通过一个防跑偏装置114即可实现对喂入辊112、卷绕辊113两个常跑偏单元进行同步防跑偏的效果。现有技术的定幅装置如专利申请201510976130.3公开的制袋机折边下压装置及其组件,通过在工作平台上设置多个这种下压装置,控制薄膜或者面料的幅宽。该发明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需要调节下压宽度时,只能一个个手动调节,存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且精准度差;另一方面,面料与压膜板之间为滑动接触,容易磨损面料。采用本发明的定幅装置,当需要调节下压宽度时,仅需要通过传动一个滚动轮1265,即可实现同一工作平台上中的第一滚轮1242、第二滚轮同步运动,不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度,也提高了操控的精准度,另外,本发明的下压是通过滚动接触实现的,能有效防止下压作用对面料的磨损。本发明将上述丝杆设置呈螺纹段、光滑段,利用螺纹段与一根活动套接件配合,利用光滑段与另一根活动套接件滑动配合,不需要另外配置轨道即可保证活动套接件滑动的平稳性,节省了设备的造价成本、简化了设备的复杂程度。
实施例2
如图1、7-9所示,由于本发明的上浸料槽131的槽体与下浸料槽132的槽体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以上浸料槽131的槽体为对象进行介绍,下浸料槽132的槽体的结构参照上浸料槽131的槽体。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浸料槽131的槽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导辊1312、多个第二上导辊1313,第一上导辊1312、第二上导辊1313由上浸料槽131其槽体的前端上、下交错分布至上浸料槽131其槽体的后端。在上浸料槽131其槽体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上左内侧壁、上右内侧壁,在上左内侧壁、上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多个第二上定幅装置1315。本发明的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第二上定幅装置1315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以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结构为对象进行介绍,第二上定幅装置1315的结构参照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的结构。其中,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包括上伸缩板13141、多个上第一滚轮13142、多个上第二滚轮13143,上第一滚轮13142与上第二滚轮13143均安装在上伸缩板13141上且上第一滚轮13142与上第二滚轮13143上下设置。上第一滚轮13142与上第二滚轮13143之间存在上间隙,位于同一上伸缩板13141上的多个上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第一上导辊1312其上表面、第二上导辊1313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上伸缩板13141的伸缩方向与上浸料槽131其槽体宽度方向平行。
本发明在上浸料槽131的槽体中以上下交错的方式设置第一上导辊1312、第二上导辊1313,使得面料呈蛇形状在槽体中传输,节省上浸料槽131的槽体的长度、延伸了面料的浸浆时间。本发明在上浸料槽131其槽体内设置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第二上定幅装置1315,通过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第二上定幅装置1315对浸入其中的面料其边缘进行定幅,防止其宽度收缩。由于本发明中位于同一上伸缩板13141上的多个上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第一上导辊1312其上表面、第二上导辊1313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能保证面料其底面的中间区域与两边区域始终保证平行,进而保证面料始终平稳地在槽体中传输。本发明的各个伸缩板均包括平板、气缸,通过气缸带动平板沿着槽体的宽度方向运动。本发明伸缩板的设置,能调节第一上定幅装置1314中上第一滚轮13142、上第二滚轮13143与第二上定幅装置1315中上第一滚轮、上第二滚轮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宽幅面料的限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加工柔韧性羊毛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整理液,包括以下步骤:1)在5~10℃的温度下,依次加入质量比为15:10:2:12:30的甲苯、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一苯基三氯硅烷,搅拌混匀呈单体相,然后按5:1~2的质量比将单体相加入至水相中,保温20~30℃进行水解,沉降后分离出水相,经洗涤后得到水解后的硅烷醇盐甲苯溶液,减压蒸馏去除甲苯,加热至110~115℃时得到有机硅预聚物;2)将3~8wt%的丙烯酸羟乙酯水溶液、有机硅预聚物、偶氮二异丁氰、按照质量比8~12:1~3:0.2~0.5混合,加热至110℃,保温3.5h,蒸馏去掉缩合产生的水,得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3)将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溶剂混合,得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溶液,加入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得整理液;
步骤二、将整理液加入至上浸料槽、下浸料槽中;
步骤三、将羊毛针织面料通过通过喂入辊喂入至上工作平台,再依次经过上浸料槽、下浸料槽、下工作平台、烘箱、卷绕辊,完成整理工艺。
优选地,所述3)中5~13wt%的丙酮水溶液。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20,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粒径均为100~500nm。
优选地,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溶液、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0:1~2:1~2。
优选地,羊毛针织面料预先进行酶解;包括以下步骤:将羊毛针织面料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洗涤,调节pH为8~9,清水冲洗后按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至预先配置的混合酶溶液中,常温酶解60~80min,然后升温至90~95℃对酶进行灭活,水洗2~3次,晾干后备用。
表1
本发明在在Y522型圆盘式织物平磨试验仪上进行耐磨性测试,采用摆锤式弹子顶破强力试验机测试顶破强力。
本发明以溶胶-凝胶作为替代物用于羊毛表面的涂层,产生透明的涂层;以甲基苯基硅氧烷作为前驱体,有机硅树脂是以Si-O键为主链的高聚物,Si-O键能大,结构稳定,因此,有机硅树脂及涂层具有很好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先被预水解成清澈的溶液状,以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涂料,基料是以甲基苯基硅氧烷为主链,侧链引入烯丙基团,实现有机硅树脂室温条件下的自干性,其中甲氧基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纳米级网格状分格,带有可发生交联反应的交联体,然后加入纳米级的三氧化二铝微粒进入网格状的合成物中,形成带有金属化微粒的溶胶-凝胶涂料,所形成的涂层附着在羊毛上,不仅提高了羊毛的柔韧性,同时兼具一定的耐高温特性,使羊毛织物不易发生毡缩,持久保持蓬松的状态,不易发生断毛。
将本发明与普通的羊毛类布料对比试验,得出:本发明在相同的羊毛针织坯布基础上做整理后(本发明用的羊毛针织面料与普通的羊毛类布料的克重均为130g/m2、横密均为45·列/5cm、纵密均为53·行/5cm、线圈长度均为5.7mm),本发明的断裂强力、顶破强度要高于普通羊毛类布料;普通羊毛制品在110℃条件下就已经发生缩卷,甚至发生碳化,局部可嗅到烧焦羽毛气味,而本发明在130℃依然保持原样,未出现明显的质量损坏问题。
本发明通过对羊毛表面的毛鳞片进行钝化处理,可以防止羊毛的毡缩,属于生物类处理技术,其生产耗能低,废液易生物降解,符合生态要求,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混合酶的种类、用量及配比,可以准确的在不伤及羊毛本体的情况下,对毛鳞片进行最优的钝化过程,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进过本发明的酶解处理后的羊毛纤维表面,由未处理前的毛糙变得圆滑,表面凸起不明显,同时对毛鳞片表面的类脂层进行了处理,有利于后续羊毛纤维表面树脂的喷膜防护,提高羊毛各方面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包括卷绕架、定幅装置、浸轧机、烘箱,所述卷绕架用以喂入待整理的面料以及将整理后的面料进行卷绕,所述定幅装置用以限位面料的宽幅,所述浸轧机用以对面料进行整理;所述烘箱用以对第二次浸轧后的面料进行干燥;
所述卷绕架包括卷绕架本体、喂入辊、卷绕辊、防跑偏装置;所述喂入辊、卷绕辊均转动连接地设置在所述卷绕架本体上;其中,卷绕辊位于所述喂入辊的下方且所述卷绕辊与喂入辊错位设置;所述防跑偏装置包括中转轴、连接杆、上弹性件、上压板、下弹性件、下压板,所述中转轴设置在所述卷绕架本体上,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中转轴枢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压板之间通过所述上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压板之间通过下弹性件连接,所述上压板能压在卷绕在所述喂入辊上的面料的表面,所述下压板能压在卷绕在所述卷绕辊上的面料的表面;
所述定幅装置包括上工作平台、下工作平台,所述上工作平台位于所述下工作平台的上方且所述上工作平台与所述下工作平台之间通过支撑柱连接;每一个工作平台上均设置有多个定幅组件,所述多个定幅组件由前至后沿着对应的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个定幅组件均包括第一定幅件、第二定幅件,所述第一定幅件、第二定幅件对称设置在对应工作平台的两边;每一个工作平台上方还设置有与对应定幅组件一一对应的丝杆组件;所有丝杆组件均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的轴向与对应的第一定幅件、第二定幅件之间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二丝杆的端部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每一根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还套接有滚动轮,所有滚动轮之间通过链条或者皮带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中靠近所述第一定幅件的一段为螺纹段、靠近所述第二定幅件的一段为光滑段,所述第二丝杆中靠近所述第二定幅件的一段为螺纹段、靠近所述第一定幅件的一段为光滑段;所述第一定幅件包括第一活动套接件、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活动套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丝杆的螺纹段配合且所述第一活动套接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定幅件的光滑段上,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活动套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能贴近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或者与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滚动接触;所述第二定幅件包括第二活动套接件、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丝杆的螺纹段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幅件的光滑段上,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活动套接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的底部能贴近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或者与对应工作平台的台面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浸轧机包括上、下两层槽体结构,分别为上浸料槽、下浸料槽;所述上浸料槽的后端设置有上轧压对辊,所述下浸料槽的前端设置有下轧压对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浸料槽的槽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导辊、多个第二上导辊,所述第一上导辊、第二上导辊由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的前端上、下交错分布至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的后端;在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上左内侧壁、上右内侧壁,在上左内侧壁、上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定幅装置、多个第二上定幅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上定幅装置包括上伸缩板、多个上第一滚轮、多个上第二滚轮,所述上第一滚轮与上第二滚轮均安装在所述上伸缩板上且所述上第一滚轮与上第二滚轮上下设置;所述上第一滚轮与上第二滚轮之间存在上间隙;位于同一上伸缩板上的多个所述上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导辊其上表面、第二上导辊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所述上伸缩板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上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浸料槽的槽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下导辊、多个第二下导辊,所述第一下导辊、第二下导辊由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的前端自上而下交错分布至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的后端;在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为下左内侧壁、下右内侧壁,在下左内侧壁、下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多个第一下定幅装置、多个第二下定幅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下定幅装置包括下伸缩板、多个下第一滚轮、多个下第二滚轮,所述下第一滚轮与下第二滚轮均安装在所述下伸缩板上且所述下第一滚轮与下第二滚轮上下设置;所述下第一滚轮与下第二滚轮之间存在上间隙;位于同一下伸缩板上的多个所述下间隙其底部之间的连接线的方向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导辊其上表面、第二下导辊其上表面之间的连接线方向平行且共面;所述下伸缩板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下浸料槽其槽体宽度方向平行。
7.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加工柔韧性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整理液,包括以下步骤:1)在5~10℃的温度下,依次加入甲苯、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一苯基三氯硅烷,搅拌混匀呈单体相,然后按5:1~2的质量比将单体相加入至水相中,保温20~30℃进行水解,沉降后分离出水相,经洗涤后得到水解后的硅烷醇盐甲苯溶液,减压蒸馏去除甲苯,加热至110~115℃时得到有机硅预聚物;2)将3~8wt%的丙烯酸羟乙酯水溶液、有机硅预聚物、偶氮二异丁氰、按照质量比8~12:1~3:0.2~0.5混合,加热至110℃,保温3.5h,蒸馏去掉缩合产生的水,得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3)将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溶剂混合,得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溶液,加入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得整理液;
步骤二、将整理液加入至上浸料槽、下浸料槽中;
步骤三、将针织面料通过通过喂入辊喂入至上工作平台,再依次经过上浸料槽、下浸料槽、下工作平台、烘箱、卷绕辊,完成整理工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韧性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中5~13wt%的丙酮水溶液。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韧性针织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20,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粒径均为100~5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有机硅基耐高温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溶液、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0:1~2:1~2。
CN201810822803.3A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Withdrawn CN108823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2803.3A CN108823864A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2803.3A CN108823864A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3864A true CN108823864A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4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2803.3A Withdrawn CN108823864A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38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216A (zh) * 2019-09-30 2019-12-03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闪蒸法高密度聚乙烯纸的柔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216A (zh) * 2019-09-30 2019-12-03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闪蒸法高密度聚乙烯纸的柔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10528216B (zh) * 2019-09-30 2024-04-09 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闪蒸法高密度聚乙烯纸的柔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5395C (zh) 一种纳米功能纺织品整理加工方法
CN101787598B (zh) 一种相变调温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
CN109972275B (zh) 具有单向导湿、双面异性、吸湿快干功能的针织面料及制备方法
RU2527367C1 (ru) Искусственная кожа со сверхтонкими волокнами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3938368A (zh) 一种具有单向导水功能的水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61040A (zh) 特殊标准下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新工艺
CN106223059A (zh) 一种有纺衬里粘合衬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3791A (zh) 一种透气防静电的男士西装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CN107964699A (zh) 散纤维染色的连续式生产方法及装置
CN212943602U (zh) 一种防静电抗起球耐磨型瑜伽垫面料生产用涂覆装置
CN111118680B (zh) 高弹力耐磨纤维面料
CN209706498U (zh) 一种涤纶布加工用布料烘干机
CN108823864A (zh) 一种柔韧型针织面料加工装置、该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05671776A (zh) 一种长效防污抗静电高导湿涤纶经编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1397723A (zh) 高柔软高弹性新型水刺服装敷料的生产工艺
CN102851911A (zh) 一种多功效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08174A (zh) 一种具有抗静电及导电性能的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生产方法
WO2021007746A1 (zh) 水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Park et al. A study on coarse Hanji yarn manufacturing and properties of the Hanji fabric
CN1699666A (zh) 起毛长纤维粘合衬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88555B (zh) 一种纤维成网装置
CN108823875A (zh) 一种针织面料二浸二轧机构
CN208121376U (zh) 一种卷染式纺织用染色机
CN208379075U (zh) 一种亚麻传料卷放机构
CN209906941U (zh) 一种抗紫外锦纶超细纤长丝的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