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0109A - 离合式骑车偏斗 - Google Patents

离合式骑车偏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0109A
CN108820109A CN201810369651.6A CN201810369651A CN108820109A CN 108820109 A CN108820109 A CN 108820109A CN 201810369651 A CN201810369651 A CN 201810369651A CN 108820109 A CN108820109 A CN 108820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gon box
thick stick
anchor ear
whee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96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长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696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0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0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0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7/00Sidecars; Forecars; Trailer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cycles
    • B62K27/10Other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27/12Coupling parts for attaching cars or the like to cycle;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式骑车偏斗,该偏斗位于骑车右侧,由车架、偏轮、车斗、连杆四部分组成。使用时大杠一端连接骑车后轮轴,另一端连接后偏轮轴;小杠一端连接骑车后平叉或中轴,另一端连接大杠,形成一个三角形车架。把车斗放在车架上,用抱箍固定在大杠上;车斗右前角安装平衡轮;用连杆、抱箍把车斗左上沿连接在鞍管上,上下均固定,与骑车一体化,成为一个四轮(或三轮)骑车。不用时取下连杆,移开车斗,摘下偏轮,拆除车架,又恢复两轮骑车原状。这样把两轮骑车与三轮骑车结合起来,既能拉货、坐人,又能单车出行,分合自如,随心所愿。对我们普通百姓接送儿童上学、老人、病人出门、出租拉客坐在车斗里比骑在车后更安全、舒适。

Description

离合式骑车偏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两轮骑车类技术领域,是一种使用时就装上,不用时就卸掉,恢复两轮骑车原状的离合式骑车偏斗(以下简称偏斗)。
背景技术
两轮骑车包括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是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简便、灵活、实用,尤其现代车多人多、道路拥堵、车辆难行,是任何家庭都不能缺少的。即使家有几部小轿车,也不能取代骑车。但骑车也有一个缺限,即两轮骑车只能坐人不能拉货,是单纯的“人用车”。我们普通百姓家庭买不起小轿车、面包车,要想少量拉点生活用品就得用三轮车。但三轮车体积大,占空间大,多用于农业生产和城乡短途货物搬运。如城郊菜农、果农带农具、农资到菜园、果园干活、进城卖菜卖果;小商店、小作坊、小商贩配送商品,沿街叫卖等。而城市居民是用得少,离不了。单纯的人出行,带个固定的大车斗是一种包袱和浪费,显得笨重、不雅,遇到限行路段不能通过,且不便停放,不如两轮骑车方便。两者各有长短,我们两难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两轮骑车的右边连接一偏斗,变成三轮车(或四轮车),既可坐人又能拉货,不用时卸下偏斗又恢复两轮骑车原状,分合自如、随心所愿,使我们生产经营、办事出行更舒适、更便捷。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自行车偏斗,以26型普通自行车为例说明如下:
该偏斗由偏轮、车斗、车架、连杆四部分组成。
所述偏轮有后偏轮和前偏轮(也叫平衡轮)两个。后偏轮规格、型号与骑车后轮相同,便于安装连接,且受力均匀,车轴刻螺纹,可插入带螺纹的大杠内旋接固定。如车轴较细,与大杠内径不配套,就用变径接头转换一下。变径接头一端呈螺母形,可与车轴配套旋接,另一端呈螺丝状,可插入大杠内旋接固定。平衡轮直径较小,车轴刻螺纹,安装在车斗前右下角,高度不够,可在前边框下横向焊接一支架,架下水平焊一管状螺母,螺母直径与车轴配套。在右边框前部下面焊一斜支架撑子至管状螺母,这样右边框、撑子与支架构成一三角架,可加固支架。把平衡轮轴插入管状螺母旋紧即可。
所述车斗为长方体船形,由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右侧边板五块板组合而成。每块板由角铁焊成框架,中间用撑子加固,焊上铁皮即成。组装车斗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底板角铁一边水平向内,一边垂直向上,便于与竖板连接。四块竖板下底和左右侧角铁一边连铁皮,一边向斗内,便于互相连接,上端一边连铁皮,一边向外,形成外翻斗沿。各板交接重叠处均匀钻孔,用螺钉和螺母连接固定成一个车斗,不用时卸下螺钉,分拆五块板,便于运输和保存。另一种是:各板之间焊接组成车斗,不用时不能分拆。在车斗右沿外焊接一水平车帮,可罩着两泥板及偏轮。两泥板左沿处均钻孔洞,用螺钉、螺母固定在车斗右边框上。
所述车架由大杠、小杠与骑车后平叉连接构成。大杠圆筒形,两端均刻内螺纹。取下骑车后轴固定螺母,把大杠一端旋接在后车轴上,代替螺母固定后轴。如双方直径不配套,可用变径接头转换连接。小杠使用角铁,一端用抱箍连接在后平叉上,另一端用抱箍连接在大杠上,大杠、小杠、后平叉形成一个水平三角形——车架,使大杠更牢固、稳定。在小杠角铁水平面与车斗下左边框交汇处钻一竖孔,以备固定车斗。小杠连接后平叉的位置,在不影响右脚蹬车运动(不碰脚后根)的前提下,尽量前移,以扩大三角架的面积,使车架更稳定。
所述连杆用角铁制成,有前连杆和后连杆两个,用一个抱箍和两个螺栓、螺母水平固定在鞍管上。前连杆一端竖面并连在抱箍前片外面,水平面盖着抱箍水平开口,在外螺栓处向右前方弯折后另一端伸展至车斗前部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后连杆一端竖面并连在抱箍后片外面,水平面在上,在外螺栓处向右后方弯折后另一端伸展至车斗后部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
前连杆连接左斗沿的位置,在不影响右腿蹬车运动的前题下尽量靠前,以稳定车斗前部。
车斗放在大杠上的位置,以后边框不超过后轮半径的后一半为原则,以免斗内重量靠后时失去平衡,引起整车向后翻转。长车斗前端可以到达前泥板处,必须用平衡轮支撑车斗右前角。短车斗前端只到中轴处,不用平衡轮,我们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技术方案2:电动车偏斗,以小鸟TDT325Z型电动车为例说明如下:
电动车电机线如从后轮右边引出,就给大杠的连接造成不便,解决办法:一是把车轴调头。二是把车轮翻转180度,电线自然调到左边,通过调整电机接线,使电机反转。三是把变径接头与大杠交接部分纵向开一条口,口宽同电线直径,电线可以通过。使用时从电瓶上摘下电机线穿入变径接头中,把接头旋上车轴后,电线通过开口回到原车轴出线口,把大杠接在变径接头上即可。
所述小杠角铁竖面在后,水平面在上,把小杠一端的竖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水平锯一口,把竖面向前内折,内折角度参照小杠伸向大杠的角度,去掉内折面以外的水平面部分,把内折面钻一孔洞,套在电动车中轴上,用中轴螺母固定,另一端用抱箍连接在大杠上,大杠连接在后轮轴上,由此形成一个水平三角形——车架。为加固车斗前部,在车斗下加装一用角铁制成的斜梁。斜梁竖面在前,水平面在上,把梁一端的竖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水平锯一口,把竖面向后内折,内折角度参照斜梁伸向车斗右前角的角度。锯掉内折面以外的水平面部分,把内折面钻一孔洞,套在电动车中轴上,用中轴螺母固定。另一端水平向右前方伸展至车斗右前角,用螺钉、螺母固定。同时把车斗左下边框也固定在斜梁上。小杠和斜梁共用一个中轴和螺母,最好同时安装。平衡轮直径与后偏轮一样,不用支架支撑,管状螺母直接焊在车斗前边框下即可。因电池在车前部,车斗向后移至与后轮后边齐,前后仍平衡,不会向后翻车。其它参照技术方案1。
技术方案3:摩托车偏斗,以宗申摩托车为例说明如下:
大杠与后轮轴之间有排气管挡道无法连接,解决方法一是把排气管上下移动,露出后轮轴。二是用一块大角铁制成一个连接板。该板竖立面依照后轮轴和后减震下端连接销轴的位置,钻两个孔洞,套在两轴上,再用螺母固定。另一水平面依照排气管的形状,弯成弧形从上面越过排气管。在与后轮轴对应处焊一水平螺丝,相当于后轮轴向右方(水平穿过排气管)的延伸,接上大杠即成。
后连杆一端用抱箍固定在后平叉后部,另一端向后上方伸展至车斗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前连杆一端用抱箍固定在后平叉前部,另一端向前上方伸展至车斗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
因摩托车较重,只要有一斜梁支撑右前角,就不用平衡轮,仍能使车斗保持平衡。
其它如车架、斜梁、车斗等参照技术方案1、2。
以自行车为例说明此偏斗的使用方法:取下骑车后轮轴固定螺母,旋接上大杠,把后偏轮轴(带车轮)插入大杠另一端旋紧,把小杠用抱箍固定在后平叉与大杠之间,大杠、小杠、后平叉形成一个水平三角形——车架。把车斗放在车架上,用两个抱箍把大杠与车斗(左右下边框)固定在一起。在抱箍与车斗之间加垫片,可把车斗调节到任意高度。在抱箍铁片下边对孔处焊接一同径螺母,固定车斗时,螺钉从斗内下插至此螺母处旋紧固定,人在上边拧螺钉,不管下边,很方便。用螺钉、螺母把车斗左下边框固定在小杠上。把平衡轮轴旋入车斗右前角管状螺母中固定。用前、后两个连杆和抱箍把车斗(左外沿)连接在鞍管上,这样车斗上、下都固定与骑车一体化,很牢固。骑车是高速运动物体,应尽量多处固定,确保安全。不用时松开鞍管抱箍,取出两连杆,移开车斗,摘下两偏轮,拆除车架,又恢复两轮自行车原状。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离合式骑车偏斗,把两轮骑车与三轮骑车结合起来,结构简单、拆装快捷、分合自如、经济实用。不用时是个两轮骑车,出行方便,绿色环保;使用时装上偏斗就变成个三轮(四轮)车,可以拉货。对农民、小商贩、小门店、小作坊短途运送货物很适用。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城市寸土寸金,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倡骑车出行。使用该偏斗,如再张一个简易棚,既能坐人又能拉货,运送点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作难,虽不常用但很实用。对我们普通百姓家庭接送儿童上学、老人、病人出门、出租拉客,坐在车斗里比骑在车后更安全、舒适,可谓穷人的小轿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图,也是自行车偏斗俯视图
图2是自行车偏斗侧视图
图3是变径接头侧视图
图4是大杠侧视及横截面图
图5是小杠侧视及横截面图
图6是自行车偏斗车架俯视图
图7是前偏轮、后偏轮及车轴俯视图
图8是电动车偏斗俯视图
图9是电动车偏斗侧视图
图10是前、后连杆连接抱箍、车斗俯视图
图11是小杠、后平叉与抱箍连接横截面图
图12是平衡轮支架前视图
图13是平衡轮支架斜撑子侧视图
图14是小杠、大杠与抱箍连接横截面图
图15是摩托车偏斗车架和斜梁与中轴连接的俯视图
图16是摩托车偏斗连接板越过排气管连接车轴与大杠的后视图
图17是斜梁、小杠与中轴连接的俯视图。
图18是小杠连接中轴的内折面图。
图19是斜梁连接中轴的内折面图。
图20是摩托车后平叉与前、后连杆连接的后视截面图。
图中1骑车前轮、2前泥板、3车把、4车架、5前连杆、6鞍管、7鞍座、8依架、9小杠、10后轮轴、11大杠、12后泥板、13后连杆、14车斗、15平衡轮、16平衡轮泥板、16-1平衡轮泥支、17平衡轮轴、18车帮、19后偏轮轴、20后偏轮泥板、20-1后偏轮泥支、21电池盒、22后偏轮、23平衡轮支架、24支架撑子、25后平叉、26平叉抱箍、27骑车后轮、28大杠抱箍、29排气管、30鞍管抱箍、30-1鞍管抱箍螺母、30-2鞍管抱箍螺栓、31连接螺丝、32管状螺母、33骑车中轴、34斜梁、35后减震、36减震下销轴、37连接板、38中轴螺母、39小杠内折面、40斜梁内折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三种技术方案都有偏轮、车架、车斗、连杆四部分组成。由于车种不同,结构不同,对应不同部位略有变更。如自行车中轴有脚蹬,只好把小杠连在后平叉上;摩托车座垫处有减震,会上下移动,无法固定连杆,就把连杆连在后平叉上;摩托车车身重,就不用平衡轮等。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详细说明第1方案,后两方案仅就不同部分加以说明,其它省略,可参照第1方案。
参看图1、图2、图3、图4、图7、图12、图13。所述偏斗由偏轮22、15、车斗14、车架、连杆5、13四部分组成。偏轮有后偏轮22和前偏轮15(也叫平衡轮)两个。后偏轮22规格、型号与骑车后轮27相同,其车轴19刻螺纹,可插入大杠11内旋接固定。如车轴较细,与大杠不配套,就用变径接头转换连接。平衡轮15直径较小,其车轴刻螺纹,安装在车斗14前右下角,高度不够,就在前边框下焊一支架23,支架下焊一管状螺母32(内径与车轴配套)。在右边框下焊一斜支架撑子24至管状螺母32,这样右边框、支架撑子、支架构成一个三角架,可加固支架。把平衡轮轴17插入管状螺母32中旋紧即可。
参看图1、图2。车斗14为长方体船形,由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右侧边板五块板组合而成。每块板由角铁焊成框架,中间用撑子加固,焊上铁皮即成。组装车斗14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板与板边棱(角铁的一个面)之间重叠均匀对应钻孔,用螺钉穿孔,用螺母固定组合成车斗14,可卸下螺钉,拆开五块板,便于运输和存放;另一种是各板之间焊接组成车斗14,不能分拆。车斗上端角铁的一个面向外,形成外翻斗沿,在右斗沿处焊一水平车帮18,可罩着两泥板16、20及两偏轮15、22。两泥板左沿处均钻孔洞,用螺钉、螺母固定在车斗边框上。
参看图1、图4、图5、图6、图11、图14。车架由大杠11、小杠9与骑车后平叉25连接构成。大杠11圆筒形,两端均刻内螺纹。取下骑车后轴固定螺母,把大杠一端旋接在后轴10上,小杠9用角铁制成,一端用抱箍26固定在后平叉25上,另一端用抱箍28固定在大杠11上,大杠、小杠、后平叉形成一个水平三角形——车架。在小杠9角铁的水平面与车斗左边框交汇处钻孔,以备固定车斗14。
参看图1、图10。两连杆用角铁制成,前连杆5一端竖面并连在鞍管30上的抱箍前片外面,水平面盖着抱箍开口;后连杆13一端竖面并连在抱箍后片外面,水平面在上,用两个螺栓30-2和两个螺母30-1把两连杆水平固定在鞍管30上。前连杆5自外螺栓30-2处向右前方弯折后水平伸展,另一端至车斗前部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后连杆13自外螺栓30-2处向右后方弯折后水平伸展,另一端至车斗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
参看图8、图9、图15、图17、图18、图19。在电动车偏斗中,小杠9角铁的竖面在后,水平面在上,把小杠一端的竖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水平锯一口,把竖面向前内折,内折角度参照小杠伸向大杠的角度。锯掉内折面39以外的水平面部分,把内折面39钻一孔洞,套在中轴33上,用中轴螺母38固定。另一端用抱箍28固定在大杠11上,大杠连接在骑车后轮轴10上,由此形成一个水平三角形——车架。为加固车斗14前部,在车斗14下加装一用角铁制成的斜梁34。斜梁竖面在前,水平面在上,把梁一端的竖面与水平面交接处水平锯一口,把竖面向后内折,内折角度参照斜梁伸向车斗右前角的角度。锯掉内折面40以外的水平面部分,把内折面40钻一孔洞,套在中轴33上,用中轴螺母38固定。另一端水平向右前方伸展至车斗右前角下,用螺钉、螺母固定。同时把车斗左下边框也固定在斜梁34上。小杠9和斜梁34共用一个中轴33和中轴螺母38,最好同时安装。平衡轮15与后偏轮22直径一样,不用支架支撑,管状螺母32直接焊在车斗前边框下即可。因电动车电池在车前部,车斗14向后移至与后轮27后边齐,前后仍平衡,不会向后翻车。
参看图16。在摩托车偏斗中,大杠11与后轮轴之间有排气管29挡道,无法连接。除上、下移动排气管,露出后轮轴10外,今制一个连接板37,该板竖面依照车轴10和后减震35下端销轴36的位置,钻两个孔洞,套在两轴上,用螺母固定。另一水平面依照排气管29的形状,弯成弧形从上面越过排气管29。在与后轮轴10对应处焊接一水平连接螺丝31,相当于后轮轴10向右方(水平穿过排气管)的延伸,接上大杠11即成。
参看图20。在摩托车偏斗中,后连杆13一端用抱箍26固定在后平叉25后部,另一端向后上方伸展至车斗14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前连杆5一端用抱箍26固定在后平叉25前部,另一端向前上方伸展至车斗14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
因摩托车车身重,只要有斜梁34支撑右前角,就不用平衡轮15,仍能使车斗14保持平衡。

Claims (8)

1.一种离合式骑车偏斗(以下简称偏斗),设在两轮骑车右边,由车架、偏轮〔22、15〕、车斗〔14〕、连杆〔5、13〕四部分组成,所述车架中大杠〔11〕一端连接后轮轴〔10〕,另一端连接后偏轮轴〔19〕,如直径不配套可用变径接头转换连接;用抱箍〔26、28〕把小杠〔9〕连接在后平叉〔25〕与大杠〔11〕之间,由此构成一水平三角形——车架;把车斗〔14〕放在车架上,用抱箍把车斗左右下边框固定在大杠〔11〕上;在车斗右前角装一平衡轮〔15〕;使用连接板〔37〕把摩托车后轮轴〔10〕与大杠〔11〕连接起来;使用斜梁〔34〕撑起车斗右前角;用前、后连杆〔5、13〕和抱箍〔30〕把车斗左外沿连接在鞍管〔6〕上,上下固定使车斗〔14〕与骑车连为一体,由两轮车变为三轮车(或四轮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轮有后偏轮〔22〕和前偏轮〔15〕(也叫平衡轮)两个,后偏轮规格、型号与骑车后轮相同,轮轴〔19〕刻螺纹,能插入大杠〔11〕中固定;平衡轮〔15〕直径比后偏轮小,车轴刻螺纹,安装在车斗右前角处,高度不够,在车斗前边框下焊接一支架〔23〕及管状螺母〔32〕,右边框下焊一支架撑子〔24〕支撑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大杠〔11〕圆筒形,两端内刻螺纹与后轮轴〔10〕和后偏轮轴〔19〕配套;变径接头一端螺母形,与车轴〔10、19〕配套,另一端螺丝状,可插入大杠〔11〕内旋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小杠〔9〕用角铁制成,在电动车、摩托车偏斗中小杠一端竖面内折,内折面〔39〕钻孔套在中轴〔33〕上,用中轴螺母〔38〕固定,另一端用抱箍〔28〕与大杠〔11〕固定,大杠〔11〕与后轮轴〔10〕连接,由此构成一水平三角形——车架;斜梁〔34〕用角铁制成,一端竖面内折,内折面〔40〕钻孔套在中轴〔33〕上,用中轴螺母〔38〕固定,另一端伸向右前方,车斗前部左右下边框均固定在斜梁〔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摩托车偏斗前连杆〔5〕一端用抱箍〔26〕连接在后平叉〔25〕前部,另一端向前上方伸展连接在车斗左外沿;后连杆〔13〕一端用抱箍〔26〕连接在后平叉〔25〕后部,另一端向后上方伸展连接在车斗左外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车斗〔14〕呈长方体船形,用五块板组合而成,每块板用角铁焊成框架,中加撑子,焊上铁板即成,车斗上端角铁水平面外伸,形成外翻斗沿,右外沿焊一水平车帮〔18〕,五块板连接组合的第一种方法是:板与板边棱之间均匀对应钻孔,使用螺钉、螺母穿孔固定组合成车斗〔14〕,可卸下螺钉,拆开五块板;第二种方法是:板与板之间焊接组合,不能分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两连杆用角铁制成,前连杆〔5〕一端竖面并连在鞍管〔6〕上的抱箍前片外面,水平面盖着抱箍开口;后连杆〔13〕一端竖面并连在抱箍后片外面,水平面在上,用两个螺栓〔30-2〕和两个螺母〔30-1〕把两连杆水平固定在鞍管〔6〕上。前连杆〔5〕自外螺栓〔30-2〕处向右前方弯折后水平伸展,另一端至车斗前部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后连杆〔13〕自外螺栓〔30-2〕处向右后方弯折后水平伸展,另一端至车斗左外沿处,用螺钉、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斗,其特征在于:在摩托车偏斗中设连接板〔37〕,该板由角铁制成,竖面两个孔套在后轮轴〔10〕和后减震下销轴〔36〕上,并用螺母固定,水平面依照排气管〔29〕的形状弯成弧形从上面越过排气管〔29〕,与后轮轴〔10〕对应处焊一水平连接螺丝〔31〕,相当于后轮轴〔10〕向右方的延伸,可连接大杠〔11〕。
CN201810369651.6A 2018-04-16 2018-04-16 离合式骑车偏斗 Pending CN108820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9651.6A CN108820109A (zh) 2018-04-16 2018-04-16 离合式骑车偏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9651.6A CN108820109A (zh) 2018-04-16 2018-04-16 离合式骑车偏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0109A true CN108820109A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5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9651.6A Pending CN108820109A (zh) 2018-04-16 2018-04-16 离合式骑车偏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010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9018A (en) * 1977-12-05 1980-10-21 Chika John J Torsionally resilient structure for a sidecar
CN2782527Y (zh) * 2005-01-18 2006-05-24 李永乐 一种偏斗式电动三轮车
CN2803910Y (zh) * 2005-06-13 2006-08-09 彭力 一种可拆装式自行车边车
CN2878177Y (zh) * 2006-04-06 2007-03-14 王开鸣 一种偏三轮
CN200981607Y (zh) * 2006-10-27 2007-11-28 吴红玉 偏三轮电动自行车
CN201371898Y (zh) * 2009-03-05 2009-12-30 杨宪民 右带轮挂厢电动车
CN202175144U (zh) * 2011-07-28 2012-03-28 胡永鹏 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02641998U (zh) * 2012-06-11 2013-01-02 李世才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9018A (en) * 1977-12-05 1980-10-21 Chika John J Torsionally resilient structure for a sidecar
CN2782527Y (zh) * 2005-01-18 2006-05-24 李永乐 一种偏斗式电动三轮车
CN2803910Y (zh) * 2005-06-13 2006-08-09 彭力 一种可拆装式自行车边车
CN2878177Y (zh) * 2006-04-06 2007-03-14 王开鸣 一种偏三轮
CN200981607Y (zh) * 2006-10-27 2007-11-28 吴红玉 偏三轮电动自行车
CN201371898Y (zh) * 2009-03-05 2009-12-30 杨宪民 右带轮挂厢电动车
CN202175144U (zh) * 2011-07-28 2012-03-28 胡永鹏 一种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02641998U (zh) * 2012-06-11 2013-01-02 李世才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5070B1 (en) Three wheel motorcycle
US4290620A (en) Structure to couple two bicycles
US4229018A (en) Torsionally resilient structure for a sidecar
US20220161885A1 (en) A cargo-carrying wheeled vehicle
US5470092A (en) Bicycle frame
US4077645A (en) Traile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unit therefore
US2750206A (en) Bicycle trailer
CN108820109A (zh) 离合式骑车偏斗
US2220528A (en) Convertible bicycle attachment
US3589744A (en) Farm vehicle
US1434701A (en) Velocipede
US3938827A (en) Bicycle interconnecting apparatus
CN20676623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JP3198176U (ja) 後輪二輪自転車
US625377A (en) blood
CN208993843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7523872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WO2003064214A1 (en) A bike rack
CN106043552A (zh) 便于移动的电动自行车
CN100586786C (zh) 能骑能折叠作手拉车拉的两用自行车
US2537258A (en) Bicycle sidecar
CN221418517U (zh) 一种用于两轮车的可拆式侧三轮
CN205168717U (zh) 鞍骑型车辆的后载物架
CN213199988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三轮车
EP1195318B1 (en) Cycle with integrated load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