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5155A -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5155A
CN108795155A CN201710304346.4A CN201710304346A CN108795155A CN 108795155 A CN108795155 A CN 108795155A CN 201710304346 A CN201710304346 A CN 201710304346A CN 108795155 A CN108795155 A CN 108795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ink
silver
particles
g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43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典
张思鸣
徐连勇
荆洪阳
赵雷
吕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3043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5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5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5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墨水的电阻率为0.71μΩ·m‑4.4μΩ·m,所述复合墨水按照以下步骤制备: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配制以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将上述的纳米银片墨水和纳米银颗粒墨水按照体积比为(1‑2):(1‑2)的比例混合,得到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得到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烧结后接触性良好和导电性优良的导电墨水。

Description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银导电墨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导电墨水的性能对于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纳米导电墨水技术还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在导电墨水电路烧结过程中,纳米导电墨水有机载体在高温下不易完全去除且烧结电路具有较高的孔洞率,因而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和较长的烧结时间。而过高的烧结温度和过长的烧结时间会对柔性器件的热敏性基质产生破坏,同时影响导电墨水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生产效率。所以必须降低导电墨水印制涂层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提高纳米导电墨水烧结电路的导电性和机械稳定性。
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开发出可形成致密结构同时具有高导电性和结合强度的导电墨水。在传统纳米银导电墨水中,主要以单一形貌的纳米银粒子作为导电填料,但由于其形状基本相同,导致相互结合的时候纳米银粒子之间会存在间隙,孔洞率高,影响导电通路的形成,导致导电墨水的导电性能较低。纳米银片烧结之后,粒子之间接触比纳米颗粒充分,但是由于烧结时驱动力大小与粒子尺寸成反比,而纳米银片的粒径尺寸较大,所以其需要高的烧结温度,而高的烧结温度极易影响基体性能。现采用纳米银片填充纳米银颗粒烧结之后产生的间隙,形成更加连续更宽的导电通路,能够改善导电墨水的电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传统纳米银导电墨水烧结温度高,烧结时间长,孔洞率高等问题,本发明将传统纳米银颗粒、纳米银片导电墨水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探索两种传统导电墨水的最佳配比,以降低导电墨水烧结温度和时间,得到导电性良好的纳米银复合墨水。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Ag纳米颗粒/纳米银片复合导电墨水,发展基于热烧结技术的低温柔性电子电路,研究其低温连接机理、封装工艺,发展纳米导电墨水烧结电路的性能评价技术保证器件长期可靠工作,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墨水的电阻率为0.71μΩ·m-4.4μΩ·m,所述复合墨水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S1: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其中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比为(40~50):(50~60):(5~10);
S2: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3: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片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4:将S2制备的纳米银片墨水和S3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墨水按照体积比为(1-2):(1-2)的比例混合,得到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
优选的,所述复合墨水的电阻率为0.71μΩ·m-0.83μΩ·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包括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其中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比为(40~50):(50~60):(5~10);
S2: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3: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片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4:将S2制备的纳米银片墨水和S3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墨水按照体积比为(1-2):(1-2)的比例混合,得到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纳米银片墨水和纳米银颗粒墨水的体积比为1:1。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纳米银颗粒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以AgNO3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NaBH4为还原剂,制备银纳米颗粒。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纳米银片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以AgNO3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二甲基甲酰胺为还原剂,制备三角形纳米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纳米银颗粒尺寸小从而需要的烧结温度低的优点以及纳米银片烧结后接触性良好的优点,将两种导电墨水混合来弥补纳米颗粒烧结后孔洞率高,纳米银片需要高的烧结温度的缺点,得到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烧结后接触性良好和导电性优良的导电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传统纯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直写烧结后的SEM图(扫描电镜图);
图2为对比例2传统纯纳米银片导电墨水直写烧结后的SEM图;
图3为将传统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直写烧结后得到的SEM图。
其中:3a为实施例1将传统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直写烧结后得到的SEM图;3b为实施例2将传统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直写烧结后得到的SEM图;3c为实施例3将传统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按照1:2的比例混合,直写烧结后得到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将纳米颗粒粒径小和纳米银片接触充分的优点结合,制备Ag纳米片/纳米颗粒复合导电墨水。先各自制备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银片,之后按照特定的配比制备导电墨水溶剂,将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银片分别溶入溶剂中制备质量分数为10~20wt%的银墨水。之后按照不同的配比将两种墨水混合得到不同的复合墨水。通过直写工艺,将五种墨水涂写于爱普生相纸上,在烧结台上120℃下烧结30min。利用四探针测电阻法测量样品电阻,之后进行比较,获得墨水最佳配比。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3】制备Ag纳米片/纳米颗粒复合方块电阻,步骤如下:
S1:制备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
(1)用精密天平分别称取0.3g AgNO3和1.50g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先将PVP加入80mL蒸馏水中在磁力搅拌器下剧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硝酸银,继续搅拌至溶液呈无色透明;
(2)用天平称取0.078g NaBH4溶解在20ml水中,在磁力搅拌下剧烈搅拌,防止飞溅,使其完全溶解;
(3)将NaBH4溶液以2mL/min的速度逐滴滴加至先前的配制的AgNO3溶液中,反应溶液剧烈反应,迅速由无色变为黑黄色,并产生大量气泡;
(4)滴加结束后,混合液在剧烈搅拌下反应过程继续10min,直至反应完全停止,溶液变为黑色悬浊液;
(5)使用慢速滤纸对反应物过滤两边除去大的颗粒和杂质;
(6)将过滤后的反应物导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20min,离心后移除上层清液得到纳米银颗粒,依次用乙醇和丙酮对纳米银颗粒进行超声清洗,将清洗后的产物再次离心;
(7)将离心后的产物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从而使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蒸发,得到纳米银粉;
(8)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分别占混合溶剂的50%:45%:5%;
(9)将干燥的银颗粒加入到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备银含量为10wt%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
S2:制备纳米银片导电墨水:
(1)使用精密天平分别称取0.17g AgNO3和1.50g PVP,将PVP加入到20ml DMF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2)在混合液中加入AgNO3,继续搅拌至AgNO3完全溶解,混合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再变为红棕色;
(3)将混合液快速移入总体积为50ml的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灭菌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60℃恒温的油浴锅中保温45小时,然后移出在室温下冷却;
(4)将反应物导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20min,离心后移除上层清液,依次用乙醇对纳米银片超声清洗三次,将清洗后的产物再次离心;
(5)将离心后的产物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从而使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蒸发,得到纳米银片;
(6)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其中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0%、45%、5%;
(7)将干燥的银颗粒加入到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备银含量为10~20wt%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
S3:将S1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与S2制得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按照1:1(实施例1),2:1(实施例2),1:2(实施例3)比例混合,得到三种纳米银颗粒/纳米银片复合导电墨水;
S4:将S3中的三种纳米银颗粒/纳米银片复合墨水直写、烧结以及电阻测量:
(1)取常用的签字笔笔芯,去除里面的墨水,用乙醇清洗干净笔芯和笔头;
(2)取制备好的均匀分散的纳米银颗粒/纳米银片复合墨水,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导电墨水至干净的笔芯中;
(3)将笔头和笔芯重新装备在一起,在爱普生相纸上涂写边长为2mm的方块;
(13)将方块电阻放置于烧结台上在120℃下烧结30min;
(14)用四探针测电阻法测量方块电阻的电阻率,测试时,将方块电阻放置在四探针(型号为KDY-1)的测试台上,读出方块电阻的电阻率。
【对比例1】制备纳米银颗粒方块电阻,步骤如下:
(1)用精密天平分别称取0.3g AgNO3和1.50g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先将PVP加入80mL蒸馏水中在磁力搅拌器下剧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硝酸银,继续搅拌至溶液呈无色透明;
(2)用天平称取0.078g NaBH4溶解在20ml水中,在磁力搅拌下剧烈搅拌,防止飞溅,使其完全溶解;
(3)将NaBH4溶液以2mL/min的速度逐滴滴加至先前的配制的AgNO3溶液中,反应溶液剧烈反应,迅速由无色变为黑黄色,并产生大量气泡;
(4)滴加结束后,混合液在剧烈搅拌下反应过程继续10min,直至反应完全停止,溶液变为黑色悬浊液;
(5)使用慢速滤纸对反应物过滤两边除去大的颗粒和杂质;
(6)将过滤后的反应物导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20min,离心后移除上层清液得到纳米银颗粒,依次用乙醇和丙酮对纳米银颗粒进行超声清洗,将清洗后的产物再次离心;
(7)将离心后的产物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从而使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蒸发,得到纳米银粉;
(8)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分别占混合溶剂的50%:45%:5%;
(9)将干燥的银颗粒加入到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备银含量为10wt%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
(10)取常用的签字笔笔芯,去除里面的墨水,用乙醇清洗干净笔芯和笔头;
(11)取制备好的均匀分散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导电墨水至干净的笔芯中;
(12)将笔头和笔芯重新装备在一起,在爱普生相纸上涂写边长为2mm的方块;
(13)将方块电阻放置于烧结台上在120℃下烧结30min;
(14)用四探针测电阻法测量方块电阻的电阻率。
【对比例2】制备纳米银片方块电阻,步骤如下:
(1)使用精密天平分别称取0.17g AgNO3和1.50g PVP,将PVP加入到20ml DMF中,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2)在混合液中加入AgNO3,继续搅拌至AgNO3完全溶解,混合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再变为红棕色;
(3)将混合液快速移入总体积为50ml的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灭菌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60℃恒温的油浴锅中保温45小时,然后移出在室温下冷却;
(4)将反应物导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8000rpm,离心时间为20min,离心后移除上层清液,依次用乙醇对纳米银片超声清洗三次,将清洗后的产物再次离心;
(5)将离心后的产物在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从而使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蒸发,得到纳米银片;
(6)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其中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0%、45%、5%;
(7)将干燥的银片加入到混合溶剂中,超声分散,制备银含量为10~20wt%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
直写、烧结以及电阻测量步骤同对比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EM图均通过日立S-4800扫描电镜得到,图1为对比例1传统纯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直写烧结后的SEM图,经过烧结后,颗粒之间有明显的烧结颈,烧结颈可以形成导电通路。同时可以看到,颗粒经过烧结之后孔洞率较大,这导致颗粒之间连接不够充分。通过四探针测量法可测得方块电阻的电阻率。通过扫描电镜测得方块电阻厚度约为40μm。通过公式R=ρl/dw(R电阻、ρ电阻率、l长度、d方块电阻厚度、w方块电阻宽度)可计算电阻率。由于是方块电阻长度与宽度相等,所以电阻率计算公式可简化为R=ρ/d,电阻率计算得0.92μΩ·m。
图2为对比例2传统纯纳米银片导电墨水直写烧结后的SEM图。由图可以看出,纳米银片之间没有形成烧结颈,说明导电通路未完全打开。这是由于相比较于纳米颗粒,纳米银片尺寸较大,低的烧结温度和短的烧结时间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烧结驱动力,所以颗粒之间只有表面的接触而没有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连接。经测量计算,纳米银片经烧结后电阻率9.3μΩ·m,其值远远高于纳米银颗粒。
图3为将传统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直写烧结后得到的SEM图。如图3a所示,可以看出当配比为1:1时,颗粒之间不仅形成了烧结颈,而且原有的空隙也被纳米银片填充。所以导电通路不仅包括由烧结颈形成的通路,也包括通过银片连接起来的通路。经测量计算,其电阻率为0.71μΩ·m。
当银片与颗粒的比例为2:1时,如图3b所示,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烧结颈,但从图中可以发现大量小尺寸颗粒。烧结过程是小颗粒溶解,大颗粒吸收小颗粒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作奥斯瓦尔德效应。但是由于银片含量过高,系统烧结驱动力不足,小颗粒未来得及被大颗粒吸收,导致大量小尺寸粒子分布于系统中。经测量计算,其电阻率为4.4μΩ·m。
当银片与颗粒的比例为1:2时,如图3c所示,颗粒之间形成了烧结颈,一部分空洞被银片填充。图中可发现的银片相较于3a较少,所以还有一部分孔洞未被填充。经测量计算,其电阻率为0.83μΩ·m。
结合对比例1、对比例2及实施例1-3可以看出,当将传统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墨水按照1:1比例混合时,墨水的电阻率达到最低,说明其导电性能最佳。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配置更多不同比例的复合墨水,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墨水的电阻率为0.71μΩ·m-4.4μΩ·m,所述复合墨水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S1: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其中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比为(40~50):(50~60):(5~10);
S2: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3: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片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4:将S2制备的纳米银片墨水和S3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墨水按照体积比为(1-2):(1-2)的比例混合,得到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
2.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墨水的电阻率为0.71μΩ·m-0.83μΩ·m。
3.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其中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体积比为(40~50):(50~60):(5~10);
S2: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颗粒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3:配制以S1中的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为溶剂的纳米银片导电墨水,其中纳米银片的质量分数为10~20wt%;
S4:将S2制备的纳米银片墨水和S3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墨水按照体积比为(1-2):(1-2)的比例混合,得到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纳米银片墨水和纳米银颗粒墨水的体积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纳米银颗粒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以AgNO3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NaBH4为还原剂,制备银纳米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纳米银片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以AgNO3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二甲基甲酰胺为还原剂,制备三角形纳米银片。
CN201710304346.4A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795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4346.4A CN108795155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4346.4A CN108795155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5155A true CN108795155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3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4346.4A Pending CN108795155A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51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2412A (zh) * 2018-12-19 2019-05-10 华侨大学 一种PdAuAg中空纳米片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151767A (zh) * 2020-01-16 2020-05-15 江苏镭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纳米银喷墨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
CN111435614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天津大学 一种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5503A (ja) * 2008-03-12 2009-09-24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非極性炭化水素を溶媒とする分散性に優れた銀インク
CN102632246A (zh) * 2012-04-28 2012-08-15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量制备系列银纳米片的方法
CN103008679A (zh) * 2012-11-27 2013-04-03 天津大学 一种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银线混合型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
CN103627255A (zh) * 2013-05-06 2014-03-12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导电墨水及采用该墨水制备的导电薄膜
CN104650652A (zh) * 2013-11-22 2015-05-27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US9725614B2 (en) * 2013-04-19 2017-08-08 Xerox Corporation Conductive ink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stabilized metal-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5503A (ja) * 2008-03-12 2009-09-24 Dowa Electronics Materials Co Ltd 非極性炭化水素を溶媒とする分散性に優れた銀インク
CN102632246A (zh) * 2012-04-28 2012-08-15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量制备系列银纳米片的方法
CN103008679A (zh) * 2012-11-27 2013-04-03 天津大学 一种纳米银颗粒和纳米银线混合型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
US9725614B2 (en) * 2013-04-19 2017-08-08 Xerox Corporation Conductive ink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stabilized metal-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CN103627255A (zh) * 2013-05-06 2014-03-12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导电墨水及采用该墨水制备的导电薄膜
CN104650652A (zh) * 2013-11-22 2015-05-27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JIAN YANG: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onductive Ink with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Nanoplates for Fabricating Conductive Films",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2412A (zh) * 2018-12-19 2019-05-10 华侨大学 一种PdAuAg中空纳米片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742412B (zh) * 2018-12-19 2021-06-29 华侨大学 一种PdAuAg中空纳米片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435614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天津大学 一种纳米银片/纳米银颗粒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51767A (zh) * 2020-01-16 2020-05-15 江苏镭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纳米银喷墨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8467B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耐高温银包镍包铜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795155A (zh) 一种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片复合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6916B (zh) 一种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1805574A (zh) 采用表面活化处理的银填料的烧结型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442A (zh) 一种uv固化纳米镀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531679A (ja) 低温焼結導電性ナノイ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14547A (zh) 一种含有纳米级别表面结构的微米银-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942832B (zh) 一种嵌段高分子-纳米金属薄层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50282B (zh) 银铜包覆粉的制备方法
CN104877464A (zh) 一种复合纳米银粒子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印刷应用
CN106167654A (zh) 一种含氧化石墨烯的铜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4112683A1 (en) Conductive ink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electrode using the same
CN107793842A (zh) 一种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
CN109773211A (zh) 一种在片状银粉表面包覆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8102464B (zh) 一种可室温烧结的水性纳米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和应用
KR20140098922A (ko) 전도성 잉크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전극을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3198877A (zh) 一种空气中可烧结感光银包铜电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8386A (zh) 墨水及采用该墨水制备导电线路的方法
CN110170650A (zh) 一种制备高致密性且包覆完全的银包铜粉的方法
CN109954876A (zh) 一种抗氧化微纳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89849B (zh) 一种低熔点金属-水基导电复合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10232983A (zh) 一种陶瓷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用厚膜电阻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07146652A (zh) 一种铜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02840B (zh) 一种用纳米金和纳米银的混合体系制备导电油墨的方法
CN113270233B (zh) 一种水性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