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3021A -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3021A
CN108773021A CN201810428863.7A CN201810428863A CN108773021A CN 108773021 A CN108773021 A CN 108773021A CN 201810428863 A CN201810428863 A CN 201810428863A CN 108773021 A CN108773021 A CN 108773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injection
insert
injection mold
transferr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88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欣键
罗恒
王利民
杨永刚
黄云艳
黄炳华
施天赐
黄泽坚
蔡国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88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3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3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3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包括动模板,至少一块动模镶件,所有所述动模镶件按照预定位置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动模镶件、水路和气路的配合,既能够保证型腔内的空气的流出,增加模具排气性,还能够保证在注塑过程中动模镶件的温度,注射保压前对模具进行加热,避免注射时料流的热量过多的通过热传递流失而导致料流温度过低,进而影响料流的流动性,造成注塑件的缺胶;另外,注射保压完成后通过与水路进行热交换对模具进行冷却,控制模具的冷却速度以及保温作用,同时控制料流温度,增加料流流动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待成型件的薄壁区的成型质量和待成型件的成品率。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成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注塑件的形状复杂,需求量大,通常情况下会有注塑件壁厚不均的情况。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生活电器等都要求美观轻便、触碰功能多,这要求产品注塑件既要厚度不均匀又要满足外观光滑无缺陷。实际生产中,在薄壁处容易出现鼓包、缩水、缺胶等缺陷,造成成型质量和成品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薄壁塑件成品率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动模板;
至少一块动模镶件,所有所述动模镶件按照预定位置设置在所述动模板上;
所述动模板上形成有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且所述入水通道进入的换热介质与对应的所述动模镶件换热后由所述出水通道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镶件的数量为至少两块,且至少包括一块第一镶件和至少一块第二镶件,所述第一镶件上形成有容纳腔,所有所述第二镶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镶件上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入水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换热水路。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入水通道的连接处和/或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第二镶件通过销钉和/或螺钉组成镶拼件,所述镶拼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换热通道与销钉的轴线或螺钉的轴线平行或垂直。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销钉或所述螺钉依次贯穿所有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且所述销钉或所述螺钉依次贯穿所有所述第二镶件上处于同侧的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第二镶件上均设置有排气槽,所述第一镶件上设置有排气槽和排气孔,所有所述排气槽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所有所述排气槽均通过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形成气路。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均具有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相贴合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成型表面,所述排气槽一端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包括连通的第一气槽和第二气槽,所述第二气槽贯穿所述成型表面,所述第一气槽贯穿所述第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槽的深度范围为0.3-0.8mm,所述第二气槽的深度范围为0.03-0.08mm。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上均设置有多个排气槽,所有所述排气槽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镶件上。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排气槽之间均具有第一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通道和/或所述出水通道远离所述动模镶件的一端设置有封水螺丝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模具在合模后形成有型腔,所述动模板、所有所述动模镶件共同形成部分所述型腔的内表面,且所述型腔通过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三镶件,所述第三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镶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一种上述的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
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
进一步的,在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成型产品的薄壁区厚度和形状,并根据薄壁区厚度和形状选择适应的动模镶件;
将所有动模镶件按照薄壁区的形状进行规则镶拼。
进一步的,在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之后,还包括:
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
分模。
进一步的,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中,还包括:
持续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
进一步的,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之后,还包括:
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二换热介质,并使第二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且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范围为55-7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范围为12-20℃。
进一步的,在将所有动模镶件按照薄壁区的形状进行规则镶拼后,还包括:
向排气通道通入高压气体。
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通过动模镶件、水路和气路的配合,既能够保证型腔内的空气的流出,增加模具排气性,还能够保证在注塑过程中动模镶件的温度,注射保压前对模具进行加热,避免注射时料流的热量过多的通过热传递流失而导致料流温度过低,进而影响料流的流动性,造成注塑件的缺胶;另外,注射保压完成后通过与水路进行热交换对模具进行冷却,控制模具的冷却速度以及保温作用,同时控制料流温度,增加料流流动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待成型件的薄壁区的成型质量和待成型件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的动模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的动模板及动模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的换热水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的第二镶件的立体图;
图中:
1、动模板;2、动模镶件;21、第一镶件;22、第二镶件;3、换热水路;4、排气槽;41、第一气槽;42、第二气槽;5、气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申请人发现,单个塑胶件存在厚薄不均的情况,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薄壁处容易出现鼓包、缩水、缺胶等缺陷。例如空调内机面板体液晶显示区的厚度区非常薄,而且此处的外观要求高。若无法解决塑胶件薄壁区域的缺陷问题,不仅降低塑胶件的外观及质量,还提高了成本。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料流流动不畅,料流温度过低造成的。
因此,提供了如图1至图4所示的注塑模具的实施例,特别是一种用于成型薄壁塑件的模具,该模具包括:
动模板1;
至少一块动模镶件2,所有所述动模镶件2按照预定位置设置在所述动模板1上;
所述动模板1上形成有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且所述入水通道进入的换热介质与对应的所述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所述出水通道排出,通过向动模板1的入水通道内通入换热介质,能够利用换热介质对动模镶件2进行预热,减少注塑时动模镶件2与料流之间的热交换,保证注塑时料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进而保证薄壁区的厚度和待成型件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镶件2的数量为至少两块,且至少包括一块第一镶件21和至少一块第二镶件22,所述第一镶件21上形成有容纳腔,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利用第一镶件21对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进行定位和固定,保证模具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镶件21上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入水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换热水路3,利用换热通道将换热介质直接引入至第一镶件21内,增加换热介质与第一镶件21及所有第二镶件22的换热效率,进而增加动模镶件2的预热速率,有效降低模具的成型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入水通道的连接处和/或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增加换热水路3的密封性,防止在高温或高压状态下换热水路3产生漏水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通过销钉和/或螺钉规则排列组成镶拼件,所述镶拼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换热通道与销钉的轴线或螺钉的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换热通道与第二镶件22之间的位置关系,增加局部或整体的换热效率,进而达到对预定区域进行换热的目的。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22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销钉或所述螺钉依次贯穿所有所述固定孔,通过设置固定孔,实现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固定镶拼形成镶拼件,增加模具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22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且所述销钉或所述螺钉依次贯穿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上处于同侧的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上均设置有排气槽4,所述第一镶件21上设置有排气槽4和排气孔,所有所述排气槽4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利用排气槽4,使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排出,方便料流进入型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板1上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所有所述排气槽4均通过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形成气路5,并通过气路5将型腔内的空气引出至模具外部。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22均具有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相贴合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成型表面,所述排气槽4一端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排气孔连通,也即排气槽4能够使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连通,进而将第二侧面处的空气排至第一侧面处。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4包括连通的第一气槽41和第二气槽42,所述第二气槽42贯穿所述成型表面,所述第一气槽41贯穿所述第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槽41的深度范围为0.3-0.8mm,所述第二气槽42的深度范围为0.03-0.08mm,在保证排气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第二气槽42的深度,增加成型件的表面光滑度。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二镶件22上均设置有多个排气槽4,所有所述排气槽4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镶件22上,相邻两个所述排气槽4之间均具有第一间距,保证型腔内的气体能够均匀流出,进而保证料流能够匀速的流入型腔内部,避免料流在局部位置的流速增加,造成成型件局部变薄的问题,也避免了料流在局部位置的流速降低,造成成型件局部变厚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入水通道和/或所述出水通道远离所述动模镶件2的一端设置有封水螺丝结构,克服了因温差变化差异大而出现密封松脱导致漏水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模具在合模后形成有型腔,所述动模板1、所有所述动模镶件2共同形成部分所述型腔的内表面,且所述型腔通过所述排气槽4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在注塑过程中,能够利用排气槽4、排气孔和排气通道将型腔内部的空气缓慢排出,增加模具的排气性。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三镶件,所述第三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镶件2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气路和所述换热水路可以穿过所述第三镶件,也可以直接与安装腔进行配合,比如由安装腔的部分侧壁上形成的开口,使气路和换热水路均能够从开口穿出第三镶件。。
一种上述的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包括:
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利用第一换热介质对动模镶件2记性预热,减小注塑时镶块与料流之间的热交换,保证注塑时料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进一步的,在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成型产品的薄壁区厚度和形状,并根据薄壁区厚度和形状选择适应的动模镶件2;
将所有动模镶件2按照薄壁区的形状进行规则镶拼。
进一步的,在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之后,还包括:
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注塑采用时序控制法进行注塑;
分模,顶出脱膜。
进一步的,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中,还包括:
持续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对型腔进行保温保压,避免注塑件冷却过快产生大量的热应力。若注塑件内存在大量的热应力,会导致注塑件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在分模时,停止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
进一步的,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之后,还包括:
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二换热介质,并使第二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且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达到冷却模具型腔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范围为55-70℃,优选为61-7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范围为12-20℃。
进一步的,在将所有动模镶件2按照薄壁区的形状进行规则镶拼后,还包括:
向排气通道通入高压气体,清除排气槽4内的夹杂物,保证注塑时排气通畅。
优选的,换热介质、第一换热介质、第二换热介质均为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模板(1);
至少一块动模镶件(2),所有所述动模镶件(2)按照预定位置设置在所述动模板(1)上;
所述动模板(1)上形成有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且所述入水通道进入的换热介质与对应的所述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所述出水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镶件(2)的数量为至少两块,且至少包括一块第一镶件(21)和至少一块第二镶件(22),所述第一镶件(21)上形成有容纳腔,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21)上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入水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换热水路(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入水通道的连接处和/或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通过销钉和/或螺钉组成镶拼件,所述镶拼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换热通道与销钉的轴线或螺钉的轴线平行或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二镶件(22)上和所述第一镶件(21)均设置有排气槽(4),所述第一镶件(21)上设置有排气孔,所有所述排气槽(4)均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上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所有所述排气槽(4)均通过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形成气路(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镶件(22)均具有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相贴合的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成型表面,所述排气槽(4)一端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4)包括连通的第一气槽(41)和第二气槽(42),所述第二气槽(42)贯穿所述成型表面,所述第一气槽(41)贯穿所述第一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槽(41)的深度范围为0.3-0.8mm,所述第二气槽(42)的深度范围为0.03-0.08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镶件(22)上均设置有多个排气槽(4),所有所述排气槽(4)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镶件(2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排气槽(4)之间均具有第一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通道和/或所述出水通道远离所述动模镶件(2)的一端设置有封水螺丝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在合模后形成有型腔,所述动模板(1)、所有所述动模镶件(2)共同形成部分所述型腔的内表面,且所述型腔通过所述排气槽(4)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三镶件,所述第三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第二镶件(2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16.一种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成型产品的薄壁区厚度和形状,并根据薄壁区厚度和形状选择适应的动模镶件(2);
将所有动模镶件(2)按照薄壁区的形状进行规则镶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模后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并使第一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之后,还包括:
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
分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中,还包括:
持续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一换热介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保压之后,还包括:
向入水通道内通入第二换热介质,并使第二换热介质与对应的动模镶件(2)换热后由出水通道流出,且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的温度范围为55-70℃。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的温度范围为12-20℃。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有动模镶件(2)按照薄壁区的形状进行规则镶拼后,还包括:
向排气通道通入高压气体。
CN201810428863.7A 2018-05-08 2018-05-08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Pending CN108773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8863.7A CN108773021A (zh) 2018-05-08 2018-05-08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8863.7A CN108773021A (zh) 2018-05-08 2018-05-08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3021A true CN108773021A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27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8863.7A Pending CN108773021A (zh) 2018-05-08 2018-05-08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302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2646A (zh) * 2018-12-14 2019-02-15 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的水气混合冷却结构
CN111189293A (zh) * 2020-02-16 2020-05-22 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冷冻室速冻托盘安装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13276348A (zh) * 2020-02-19 2021-08-20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115592901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轨距挡板的注塑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01637U (zh) * 2014-06-12 2014-10-29 朱了 一种循环冷却水道式注塑模
CN204149461U (zh) * 2014-11-01 2015-02-11 东莞市龙昕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高效排气和冷却结构的注塑模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01637U (zh) * 2014-06-12 2014-10-29 朱了 一种循环冷却水道式注塑模
CN204149461U (zh) * 2014-11-01 2015-02-11 东莞市龙昕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高效排气和冷却结构的注塑模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2646A (zh) * 2018-12-14 2019-02-15 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的水气混合冷却结构
CN111189293A (zh) * 2020-02-16 2020-05-22 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冰箱冷冻室速冻托盘安装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13276348A (zh) * 2020-02-19 2021-08-20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US11820058B2 (en) 2020-02-19 2023-11-21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 Inc. Injection mould and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
CN115592901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轨距挡板的注塑工艺
CN115592901B (zh) * 2022-12-13 2023-03-07 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距挡板的注塑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3021A (zh)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110076964A (zh) 一种液态硅胶冷流道模具
CN106938523A (zh) 一种循环水冷却的注塑机模具
CN207901576U (zh) 快速成型的一模多穴模具
CN210026116U (zh) 一种液态硅胶冷流道模具
CN205324693U (zh) 一种应用于压铸模具的冷却机构
CN107457963A (zh) 一种方便调控温度的注塑模具
KR20110038920A (ko) 박판 제품용 이중사출 금형장치
CN203246047U (zh) 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CN206106306U (zh) 一种气阀式热流道模具
CN210305638U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用缓冷砂箱
CN107473572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机构的成型方法
CN102773418B (zh) 一种轮辋浇注系统
CN211770916U (zh) 一种交换气流冷却玻璃瓶的装置
CN210233840U (zh) 一种便于生产的微型塑料模具
CN208497575U (zh) 一种模具结构
CN207911959U (zh) 巧克力浇注成型设备
CN208438688U (zh) 一种用于桶状产品模具的内置冷却结构
CN207629175U (zh) 一种用于超低速压铸的新型浇口结构
CN202144104U (zh) 注塑模具
CN207432715U (zh) 一种立体多层塔式随形冷却水路结构
CN205818381U (zh) 一种高精度高效率注塑模具
CN209920446U (zh) 一种三片式塑胶模具
CN209920445U (zh) 一种方便更换喷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05439159U (zh) 一种带有温控设备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