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5777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5777B
CN108735777B CN201710265315.2A CN201710265315A CN108735777B CN 108735777 B CN108735777 B CN 108735777B CN 201710265315 A CN201710265315 A CN 201710265315A CN 108735777 B CN108735777 B CN 108735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voltage
voltage line
display device
groove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53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5777A (zh
Inventor
郑百乔
朱夏青
李冠锋
刘敏钻
陈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101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4088B/zh
Priority to CN201710265315.2A priority patent/CN108735777B/zh
Priority to US15/942,452 priority patent/US10734467B2/en
Priority to KR1020180042608A priority patent/KR102552992B1/ko
Publication of CN10873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5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5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5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5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10/00Organi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ganic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a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a surface barrier
    • H10K1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10/82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参考电压线、第一绝缘层及第二参考电压线。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设置于基板的周边区。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上且具有凹槽。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暴露出第一参考电压线的接触部。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参考电压线的第一覆盖部,第一覆盖部位于接触部与发光区之间。第二参考电压线在凹槽与第一参考电压线的接触部接触而具有接触面。在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接触面具有的第一宽度为W1微米,第一参考电压线具有的第二宽度为W2微米,第一覆盖部具有的第三宽度为W3微米。W1、W2和W3符合关系式:1≤W1≤(W2–W3),且W3大于0且小于W2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近年来已经十分普及的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当中。随着显示装置的普及,显示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朝向更高质量、更高稳定性的方向迈进。举例而言,显示装置中,驱动电路的布局设计往往对于显示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信号传输线路更是需要针对不同电路布局而有调整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显示装置,通过组件的布局设计提供质量良好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一第一参考电压线、一第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参考电压线。基板包含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周边区邻设于显示区。第一参考电压线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第一参考电压线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参考电压线具有一接触部和一第一覆盖部,第一覆盖部位于接触部与显示区之间。第一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上,第一绝缘层具有一凹槽。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凹槽暴露出接触部。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覆盖部。第二参考电压线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上且位于周边区。第二参考电压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参考电压线至少部分重叠。第二参考电压线在凹槽与第一参考电压线的接触部接触而具有一接触面。一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接触面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的一第一宽度为W1微米,第一参考电压线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的一第二宽度为W2微米,第一覆盖部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的一第三宽度为W3微米。W1、W2和W3符合关系式:1≤W1≤(W2–W3),且W3大于0且小于W2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质量。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沿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显示装置沿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显示装置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10至图12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第一参考电压线、第二参考电压线与第一绝缘层的凹槽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显示装置
110:基板
112:显示区
114:周边区
116:交界
20、120、220:第一参考电压线
122:接触部
124:第一覆盖部
126:第二覆盖部
124a、126a:表面
130、230、330:第一绝缘层
32A、32B、32C、132、232、332:凹槽
132A、232A:内侧侧壁
132B、232B:外侧侧壁
40、140、240:第二参考电压线
140a:边缘
142:中间部
144:内侧部
146:外侧部
150、550、650:发光组件
152、552A、552B、552C、652A、652B、652C:发光区
160、360、460、460A、460B、560、660:第三参考电压线
162:增宽部
270:第二绝缘层
272、372:通孔
550A、650A:第一发光组件
550B、650B:第二发光组件
550C、650C:第三发光组件
CS:接触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I-I、II-II、III-III:线
L:凹槽长度
L1:第一距离
S1:第一侧边
S2:第二侧边
S3:第三侧边
S4:第四侧边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V:接触孔
W:凹槽宽度
WA:第一宽度
WB:第二宽度
WC:第三宽度
WD:第四宽度
WE:第五宽度
θ1:第一倾斜角
θ2:第二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叙述的一结构(或层别、组件、基材)位于另一结构(或层别、组件、基材)之上,可以指二结构相邻且直接连接,而一结构的下侧表面相邻且直接连接于另一结构的上侧表面,或是可以指二结构相邻而非直接连接,二结构之间具有至少一中介结构(或中介层别、中介组件、中介基材、中介间隔),一结构的下侧表面相邻或直接连接于中介结构的上侧表面,另一结构的上侧表面相邻或直接连接于中介结构的下侧表面,而中介结构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的实体结构或非实体结构所组成,并无限制。
本发明中所叙述的电性连接或耦接,皆可以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在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两电路上组件的端点直接连接或以一导体线段互相连接,而在间接连接的情况下,两电路上组件的端点之间具有开关、二极管、电容、电感或其他非导线段的组件其中之一与至少一导电段或电阻的组合,或至少上述二个与至少一导电段或电阻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任两个用来比较的数值或方向,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若第一值等于第二值,其隐含着第一值与第二值之间可存在着约10%的误差;若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若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介于0度至10度之间。
在本发明中,发光组件可包括发光层。发光层的“发光颜色”,意指发光层位于两个电极之间且有电流流过发光层后,发光层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被观察者的眼睛接收后,观察者所感知的颜色,此时不同的发光颜色即对应到不同的颜色。或者,所述电磁辐射也可非为可见光,此时经由仪器量测后会得到一个相对应的频谱,而不同的发光颜色即对应到不同的频谱。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而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沿线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显示装置100包括基板110、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第一绝缘层130以及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基板110包含一显示区112与一周边区114,且周边区114邻设于显示区112。在图1中,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例如由交界116划分出来,而分别位于交界116的两侧。第一参考电压线120设置于基板110上且位于周边区114。第一绝缘层130设置于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第一绝缘层13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上且具有凹槽132。第二参考电压线14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上且位于周边区114。更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14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上,且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140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30上。由图1可知,第一参考电压线1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同时,第一绝缘层130的凹槽132可以为狭长型的凹槽结构,也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第二参考电压线140也可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至少部分重叠。
由图1与图2可知,第一绝缘层130的凹槽132为贯穿第一绝缘层130且暴露出部分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结构,因此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部分面积不被第一绝缘层130所覆盖,而被凹槽132暴露出的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即为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接触部122。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则有部分面积延伸于凹槽132内以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接触。换句话说,第二参考电压线140于凹槽132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接触部122接触,其中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实际接触接触部122的一侧具有接触面CS。另外,第一参考电压线120除了被凹槽132暴露出的接触部122外还包括被第一绝缘层130覆盖的第一覆盖部124。同时参看图1与图2可知,第一覆盖部124位于接触部122与显示区11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覆盖部124位于接触部122较接近于显示区112的一侧。
彼此重叠的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部分接触,因此参考信号可通过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间的接触面CS而传输,而有助于提升信号传输质量。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接触面积(即接触面CS的面积)足够时,可以降低两者之间的接触阻抗、减少电流在两者之间传递时发生的损耗或确保两者不容易剥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可例如与基板的上表面平行,且第二方向D2大致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1。接触面CS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的第一宽度WA为W1微米,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的一第二宽度WB为W2微米,第一覆盖部124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的第三宽度WC为W3微米,则W1、W2和W3可以符合下列关系式:1≤W1≤(W2–W3),其中W3大于0且小于W2。上述的第一宽度WA、第二宽度WB和第三宽度WC例如是在上视图(如图1)中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条虚拟线(例如线I-I)上量测的宽度,或是在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剖面(如图2)上量测的宽度。详细来说,接触面CS邻近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上表面,并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一宽度WA。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具有的第二宽度WB,可为上视图中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二宽度WB,也可为剖面图中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上表面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二宽度WB。第一覆盖部124的第三宽度WC可为凹槽132邻近显示区112的第二侧边S2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上表面邻近显示区112的侧边之间的宽度。由于第一宽度WA的大小可能受到制程设备与制造方法本身的能力而有所限制,因此本实施例中1≤W1。另外,由于参考信号可通过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间的接触面CS而传输,接触面CS的第一宽度WA需足够才有助于提升信号传输质量,因此第一覆盖部124的第三宽度WC尽量不要超过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第二宽度WB的1/3,在一实施例中W3大于0且小于W2/3。在一实施例中,W3大于0且小于20,在一实施例中,W3大于0且小于10,在一实施例中,W3可以为0.5,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W1<(W2–W3)的情况下,在接触部122较远离显示区112的一侧,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另一部分也可以被第一绝缘层130覆盖而作为第二覆盖部126。换句话说,第一参考电压线120还包括第二覆盖部126,第一覆盖部124与第二覆盖部126被第一绝缘层130覆盖并位于接触部122的相对两侧。在W1=(W2–W3)的情况下,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可不具有第二覆盖部126。另外,第一宽度W1也可以大致相同于凹槽132的底部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
由图1与图2可知,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四宽度WD。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宽度WD大于接触面CS的第一宽度WA以确保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可以在整个接触面CS都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接触。同时,第四宽度WD可以小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第二宽度WB,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四宽度WD可选择性的等于或是大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的第二宽度WB。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都是由导电材料制作。可采用的导电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金属合金、导电氧化物、有机导电材料等。以金属材料来说,可用来制作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为固态金属材料,例如铝、钼、铜、金、银或其他在本领域中可被采用的固态金属材料。金属合金可例如为镁铝合金或其他在本领域中可被采用的金属合金。导电氧化物例如有氧化锌、二氧化锡、氧化铟锡或氧化铟等。有机导电材料包括导电高分子、纳米碳材或石墨烯等。另外,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具有第二厚度T2。其中,在第一参考电压线120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剖面(如图2)上,第一厚度T1和第二厚度T2大致上对应接触部122的中央,也就是说,第一厚度T1例如是接触部122的厚度,而第二厚度T2例如是接触部122上方的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可采用显示装置100内既定为信号传输线的膜层,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可采用显示装置100内既定为反射层的膜层,则因为反射层的膜层通常较信号传输线的膜层更薄,因此第一厚度T1可以大于第二厚度T2。不过,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采用的膜层为其他组合时,第一厚度T1与第二厚度T2的关系可以随之改变。
由图1与图2所示,在第二方向D2的一剖面上,凹槽132具有邻近于显示区112的内侧侧壁132A,内侧侧壁132A对应第一覆盖部124设置,且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由凹槽132的底部朝向显示区112延伸而连续的覆盖于内侧侧壁132A上。因此,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具有一第一侧边S1,凹槽132的底部具有一第二侧边S2,且第一侧边S1和第二侧边S2位于凹槽132的同侧且邻近于显示区112,其中第一侧边S1比第二侧边S2更靠近显示区112,换句话说,第一侧边S1位于第二侧边S2和显示区112之间。在凹槽132的另一侧,凹槽132具有较远离显示区112的外侧侧壁132B,且外侧侧壁132B对应第二覆盖部126设置,且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由凹槽132的底部远离显示区112延伸而连续的覆盖于外侧侧壁132B上。如此一来,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可以在整个接触面CS接触第一参考电压线120。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可包括中间部142、内侧部144与外侧部146,其中,中间部142位于凹槽132中并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接触,内侧部144与外侧部146分别位于中间部142的两侧且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30上。内侧部144覆盖第一绝缘层130的内侧侧壁132A,因此内侧部144位于中间部142与显示区112之间。同时,外侧部146覆盖第一绝缘层130的外侧侧壁132B。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可选择不覆盖外侧侧壁132B,而不具有外侧部146。
由图2可知,在图1的第二方向D2的一剖面上,凹槽132的内侧侧壁132A与外侧侧壁132B各自可为倾斜侧壁。也就是说,内侧侧壁132A相对于第一覆盖部124的表面124a具有一第一倾斜角θ1,且第一覆盖部124的表面124a邻近于内侧侧壁132A,而外侧侧壁132B相对于第二覆盖部126的表面126a具有一第二倾斜角θ2,且第二覆盖部126的表面126a邻近于外侧侧壁132B。第一倾斜角θ1与第二倾斜角θ2可不同。第一倾斜角θ1与第二倾斜角θ2可都是非直角,或是至少其中一个为非直角。另外,第一倾斜角θ1可选择性地小于第二倾斜角θ2。当第一倾斜角θ1小于第二倾斜角θ2,则有助于确保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由凹槽132的底部沿着内侧侧壁132A连续的延伸,第二参考电压线140不容易发生断线的情况,而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质量。另外,凹槽132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凹槽长度,而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凹槽宽度。由图1可知,凹槽132大致沿着第一参考电压线120连续的延伸,因此凹槽长度明显大于凹槽宽度。
在显示区112中,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有发光组件150,其例如可发出显示光线以实现显示功能。具体而言,在显示装置100中可以设置多个发光组件150,且多个发光组件150以阵列方式排列于显示区112内,而图1中仅表示出设置于显示区112边缘的其中两个发光组件150。各个发光组件150分别具有发光区152。以位于显示区112边缘的发光组件150来说,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的交界116可以部分地重叠于发光区152靠近周边区114的轮廓。举例来说,在图1中的两个发光区152的轮廓中,分别有最靠近周边区114的端点(此端点也可为发光区152的轮廓中最靠近周边区114的部分的切点),将此两个端点彼此连接所定义的延伸线可视为交界116。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50可以是由两个电极层中间夹发光层所构成的发光组件,且发光层可以是有机材料。换言之,发光组件15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150可以搭配量子点层、彩色滤光层、或是其他光学膜层以提供需要的显示效果。或是,发光组件150中的发光层可添加量子点结构于其中以具备量子点显示效果。另外,为了使附图可以清楚呈现出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等组件,图1与图2省略了显示装置100的部分组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含有驱动电路的相关结构,例如晶体管结构、电容结构、相关的信号线路(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电容电极线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实质上传递用以初始化发光组件150的电压以使发光组件150能发出预设信号。因此,为了将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所传递的参考信号(例如参考电压)传送至显示区112内,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160。请参照图1与图3,其中图3为图1的显示装置沿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第三参考电压线160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30上,第三参考电压线160分别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连接并自周边区114延伸到显示区112,且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主要延伸方向是分别沿第二方向D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参考电压线16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为相同膜层,且可为连续的设置而无明显边界,但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边缘140a实质上可例如是直线,也就是说,在第三参考电压线16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连接的地方,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边缘140a可例如图1中所示的虚线。并且,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在第二方向D2上的线宽可以大于第三参考电压线160中至少一个在第一方向D1上的线宽。在此所谓的线宽可以视为垂直于线路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量测到的线路的宽度。以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参考电压线140而言,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线宽可以为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四宽度WD。举例来说,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第四宽度WD,可为上视图中第二参考电压线140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四宽度WD,也可为剖面图中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投影在第二方向D2上的第四宽度WD。以大致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三参考电压线160来说,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线宽可以为第三参考电压线160在第一方向D1上的第五宽度WE。举例来说,第三参考电压线160大致上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但可为波浪状线路,而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线宽可以为波浪状线路中实质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部分线路在第一方向D1上的第五宽度WE(如图1中所示)。以本实施例来说,第四宽度WD大于第五宽度WE,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由图1可知,第三参考电压线160可以具有变化的宽度,其中第三参考电压线160在邻近于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一端可以具有加宽的增宽部162,这有助于确保第二参考电压线140与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连接而较不会有断线的情况发生。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条第三参考电压线160间隔第一距离L1,详细而言,第三参考电压线160具有部分线路实质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并与增宽部162连接,相邻的两条实质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部分线路之间具有第一距离L1,换句话说,第一距离L1是相邻的两条实质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部分线路中较靠近彼此的侧边之间的距离(如图1中所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30的凹槽132为沿着整个第一参考电压线120延伸的狭长型凹槽,因此凹槽132可对应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160,换句话说,凹槽132在第一方向D1上的凹槽长度大于相邻的两条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第一距离L1。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而图5为图4的显示装置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与图5,显示装置200包括基板110、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第一绝缘层230、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发光组件150、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160以及第二绝缘层270。基板110包含一显示区112与一周边区114,且周边区114邻设于显示区112。在图4中,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例如由交界116划分出来,而交界116部分重叠于发光组件150的发光区152靠近周边区114的轮廓。举例来说,在图1中的两个发光区152的轮廓中,分别有最靠近周边区114的端点(此端点也可为发光区152的轮廓中最靠近周边区114的部分的切点),将此两个端点彼此连接所定义的延伸线可视为交界116。第二绝缘层270设置于基板110上。第一参考电压线220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70上且位于周边区114。第一绝缘层230设置于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第一绝缘层23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上且具有凹槽232。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上且位于周边区114,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上,且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30上。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在凹槽232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接触。第三参考电压线160连接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并且延伸至显示区112内,以将第二参考电压线240所传递的参考信号传递至显示区112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线宽大致相同,或是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的线宽略小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线宽,因此图4的上视图中大致上只看到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同时,凹槽232的宽度小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线宽,且凹槽232为贯穿第一绝缘层230的结构,以供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在凹槽232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接触。
第二绝缘层27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基板110之间且具有通孔272。通孔272大致上设置成至少部分与凹槽232重叠。也就是说,通孔272的面积可以完全重叠于凹槽232或是部分重叠于凹槽232。部分的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通孔272中。由图5可知,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在通孔272处顺应着通孔272的结构而向基板210下凹。因此,可使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不容易剥离,而可减少因剥离后传递阻抗变大而对初始化的操作造成的影响。另外,在图5中,通孔272的位置邻近于凹槽232远离于显示区112的一侧,但不以此为限。在图4中,通孔27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部分的通孔272可以位在凹槽232的邻近于显示区11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32可包括有位于相对两侧的内侧侧壁232A与外侧侧壁232B,其中内侧侧壁232A较为邻近显示区112。同时,内侧侧壁232A的倾斜程度可以不同于外侧侧壁232B的倾斜程度。内侧侧壁232A的倾斜程度较小有助确保第二参考电压线240于内侧侧壁232A上连续的延伸,而可降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断线的现象。也就是说,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可以连续的由凹槽232的底部朝向显示区112延伸而覆盖内侧侧壁232A。
由图4可知,凹槽232的底部相对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偏移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具体来说,于凹槽232邻近于显示区112的一侧,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具有一第一侧边S1,凹槽232的底部具有一第二侧边S2,且第一侧边S1比第二侧边S2更靠近显示区112,换句话说,第一侧边S1位于第二侧边S2和显示区112之间。同时,于凹槽232远离于显示区112的一侧,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具有一第三侧边S3,凹槽232的底部具有一第四侧边S4,且第三侧边S3比第四侧边S4更远离显示区112。在此,第一侧边S1与第二侧边S2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第三侧边S3与第四侧边S4之间的间隔距离,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边S1与第二侧边S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等于或是小于第三侧边S3与第四侧边S4之间的间隔距离。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6,显示装置300中的部分组件相似于显示装置200,因此两实施例中标示相同组件符号的表示为具有相似或相同结构设计的组件。具体而言,显示装置300包括基板110、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第一绝缘层330、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发光组件150以及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360。基板110包含一显示区112与一周边区114,且周边区114邻设于显示区112。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例如由交界116划分出来,而分别位于交界116的两侧,其中交界116部分重叠于发光组件150的发光区152靠近周边区114的轮廓。举例来说,在图1中的两个发光区152的轮廓中,分别有最靠近周边区114的端点(此端点也可为发光区152的轮廓中最靠近周边区114的部分的切点),将此两个端点彼此连接所定义的延伸线可视为交界116。第一参考电压线220设置于基板110上且位于周边区1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线宽大致相同,或是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的线宽略小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线宽,因此图6的上视图中大致上只看到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第一绝缘层330设置于显示区112与周边区114,第一绝缘层33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120上且具有凹槽332。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上且位于周边区114,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上,且部分的第二参考电压线240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30上。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在凹槽332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接触。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360大致上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三参考电压线360电性连接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并且自周边区114延伸至显示区112内,以将第二参考电压线240所传递的参考信号传递至显示区112内。
具体来说,显示装置300的第一绝缘层330中凹槽332的底部(也就是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接触面)相对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未横移而大致上设置在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中心位置。具体来说,在凹槽332邻近于显示区112的一侧,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具有一第一侧边S1,凹槽332的底部具有一第二侧边S2,且第一侧边S1比第二侧边S2更靠近显示区112,换句话说,第一侧边S1位于第二侧边S2和显示区112之间。同时,于凹槽332远离于显示区112的一侧,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具有一第三侧边S3,凹槽332的底部具有一第四侧边S4,且第三侧边S3比第四侧边S2更远离显示区112。在此,第一侧边S1与第二侧边S2之间的间隔距离约等于第三侧边S3与第四侧边S4之间的间隔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参考电压线360是采用不同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膜层来构成。举例来说,显示装置300可进一步包括有第三绝缘层(未标示),第三绝缘层可以设置于第三参考电压线360的膜层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的膜层之间。换句话说,第三参考电压线360可设置于基板110上,第三绝缘层可设置于第三参考电压线360上,第一参考电压线220可设置于第三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330可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上,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可设置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和第一绝缘层330上。其中,第三绝缘层中可以具有接触孔V,接触孔V可以贯穿第三绝缘层而供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三参考电压线360彼此接触,以使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360其中一个通过接触孔V电性连接第一参考电压线220。另外,第三绝缘层中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通孔372,且通孔372可以具有如同相似于通孔272的结构以使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结构更加稳固,或者,通孔372可用来电性连接显示装置300中的任意两个层别,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因此,本发明可视空间上及线路上的设计,将第三参考电压线360选择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相同的层别设置,或是将第三参考电压线360选择另外的层别设置,但不以此为限。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7,显示装置400中的部分组件相似于显示装置200与显示装置300,因此这些实施例中标示相同组件符号的表示为具有相似或相同结构设计的组件。具体而言,显示装置400包括基板110、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第一绝缘层330、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发光组件150以及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460。基板110、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第一绝缘层330、第二参考电压线240以及发光组件150的结构设计以及配置关系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而不另赘述。在显示装置400中,第三参考电压线460朝向显示区112内延伸并包括直接由第二参考电压线240延伸出去的第三参考电压线460A以及由另一膜层构成的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也就是说,第三参考电压线460A的膜层相同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膜层。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参考电压线460A可以具有如同图1或图4的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结构设计,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可以具有如同图6的第三参考电压线360的结构设计,但不以此为限。
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是采用不同于第三参考电压线460A的膜层来构成。具体来说,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的膜层可以位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基板110之间,且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的膜层与第一参考电压线220的膜层之间可以包括一第三绝缘层(未标示)。第三绝缘层中可以设置有接触孔V,以让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通过接触孔V电性连接第一参考电压线220。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参考电压线460B也可电性连接到其他膜层而接收其他信号,但不以此为限。另外,第三绝缘层中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通孔372,且通孔372可以具有如同相似于通孔272的结构以使第一参考电压线2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240的结构更加稳固,或者,通孔372可用来电性连接显示装置300中的任意两个层别,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8,显示装置500在显示区112包括多个发光组件550以及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560。多个发光组件550以及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560设置在基板110上。发光组件550包括有第一发光组件550A、第二发光组件550B与第三发光组件550C。以本实施例来说,第一发光组件550A具有发光区552A,第二发光组件550B具有发光区552B而第三发光组件550C具有发光区552C,且发光区552B的面积可以小于发光区552C的面积。第一发光组件550A、第二发光组件550B与第三发光组件550C可以分别为红色发光组件、绿色发光组件与蓝色发光组件,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显示区112最边缘的发光组件550都是第一发光组件550A,但不以此为限。除此之外,由图8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三参考电压线560大致上各自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但是不完全平行于第二方向D2而为折曲状的线路。本实施例的发光组件550的布局设计以及第三参考电压线560的图案结构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任一个中而设置于显示区112中。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局部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9,显示装置600在显示区112包括多个发光组件650以及多条第三参考电压线660。发光组件650包括有第一发光组件650A、第二发光组件650B与第三发光组件650C。以本实施例来说,第一发光组件650A具有发光区652A,第二发光组件650B具有发光区652B而第三发光组件650C具有发光区652C。发光区652A的长边大致平行于第一方向D1,发光区652B与发光区652C的长边大致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且发光区652B的面积可以小于发光区652A的面积。第一发光组件650A、第二发光组件650B与第三发光组件650C可以分别为蓝色发光组件、绿色发光组件与红色发光组件,但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显示区112最边缘的发光组件650都是第一发光组件650A,但不以此为限。除此之外,由图9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三参考电压线660各自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且大致平行于第二方向D2而为直线状的线路。本实施例的发光组件650的布局设计以及第三参考电压线660的图案结构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例如图1、图4、图6、图7)任一个中而设置于显示区112中。
图10至图12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第一参考电压线、第二参考电压线与第一绝缘层的凹槽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在图10至图12中,第一参考电压线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40大致上具有相近的延伸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且第一参考电压线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40彼此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20的线宽是以大于第二参考电压线40的线宽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线20的线宽可以等于或是小于第二参考电压线40的线宽。另外,第一参考电压线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4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未示于图中),且第一绝缘层中可具有多个凹槽,例如图10的凹槽32A、图11的凹槽32B或图12的凹槽32C。第一参考电压线20与第二参考电压线40在这些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中彼此接触。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的图案设计可有多种变化。举例来说,图10的凹槽32A为矩形。图11的凹槽32B具有折曲状的轮廓,例如为闪电型。图12的凹槽32C则为椭圆状。在一实施例中,由上视图中可看出多个凹槽的其中两者大小可不同或形状可不同,多个凹槽的其中一个的侧边可为曲线或仅有部分为曲线。
这些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沿着第一方向D1排列。各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凹槽长度L,而在第二方向D2上具有凹槽宽度W,其中第二方向D2大致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1。也就是说,每个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为狭长型的凹槽。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的结构设计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的任何一个中。当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应用于显示装置100时,每个凹槽32A(或凹槽32B或凹槽32C)的凹槽长度L例如大于相邻两条第三参考电压线160的间距。
在前述所有实施方式中,各组件的轮廓在附图中有部分采用直线来描绘,但并非限定这些组件的轮廓是笔直的。举例而言,在图1(上视图)中,第二参考电压线140的第一侧边S1与凹槽132的第二侧边S2可以至少有一个为曲线、波浪状、锯齿状或是折曲(zigzag)状,或是至少有一个仅有部分为曲线、波浪状、锯齿状或是折曲状,换句话说,至少部分的第一侧边S1或至少部分的第二侧边S2可为曲线、波浪状、锯齿状或是折曲状。另外,前述实施例的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至少其中一个的侧边可以设置为至少部分为曲线、波浪状、锯齿状或是折曲状的线路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周边区所设置的参考电压线可以包括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彼此至少部分重叠且可通过第一绝缘层中的凹槽彼此接触,而有助于提升参考信号的传输通路的截面积以提高信号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的接触面的宽度设计可确保第一参考电压线与第二参考电压线的接触以及降低电流在两者之间传递时的损耗。因此,显示装置可具有良好的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含显示区与周边区,所述周边区邻设于所述显示区;
第一参考电压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具有接触部和第一覆盖部,所述第一覆盖部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上,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凹槽暴露出所述接触部,且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覆盖部;以及
第二参考电压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上且位于所述周边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在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的所述接触部接触而具有接触面;
其中,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接触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的一第一宽度为W1微米,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的第二宽度为W2微米,所述第一覆盖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的一第三宽度为W3微米,所述W1、所述W2和所述W3符合关系式:
1微米≤W1≤(W2–W3),且所述W3大于0且小于W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一通孔,其中部分的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与部分的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设置于所述通孔中,至少部分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具有第一侧边,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第二侧边,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凹槽的同侧且邻近于所述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显示区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边或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侧边为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含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连接并自所述周边区延伸到所述显示区,且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线宽大于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中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线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一凹槽长度,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的相邻两条间隔第一距离,所述凹槽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多个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的其中两个的大小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的其中一个的侧边包括一曲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还包括一第二覆盖部,所述第一覆盖部与所述第二覆盖部被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并位于所述接触部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一剖面上,所述凹槽具有较邻近于所述显示区的内侧侧壁以及较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外侧侧壁,且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覆盖所述内侧侧壁,其中所述内侧侧壁对应所述第一覆盖部设置,所述外侧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覆盖部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覆盖部的表面具有第一倾斜角,且所述第一覆盖部的表面邻近于所述内侧侧壁,所述外侧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覆盖部的表面具有第二倾斜角,且所述第二覆盖部的表面邻近于所述外侧侧壁,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角与所述第二倾斜角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角小于所述第二倾斜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包括中间部、内侧部与外侧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接触,所述内侧部与所述外侧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部的两侧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所述内侧部位于所述中间部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压线并自所述周边区延伸到所述显示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之间并具有接触孔,所述多数条第三参考电压线其中一个通过所述接触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线。
CN201710265315.2A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735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0112.4A CN112234088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CN201710265315.2A CN108735777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US15/942,452 US10734467B2 (en) 2017-04-21 2018-03-31 Display device
KR1020180042608A KR102552992B1 (ko) 2017-04-21 2018-04-12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5315.2A CN108735777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0112.4A Division CN112234088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5777A CN108735777A (zh) 2018-11-02
CN108735777B true CN108735777B (zh) 2020-11-06

Family

ID=638547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5315.2A Active CN108735777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CN202011110112.4A Active CN112234088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0112.4A Active CN112234088B (zh) 2017-04-21 2017-04-21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4467B2 (zh)
KR (1) KR102552992B1 (zh)
CN (2) CN1087357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312A (zh) * 2019-05-30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0834A1 (en) * 2015-04-07 2016-10-1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CN106298840A (zh) * 2015-06-09 2017-01-04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9948B2 (ja) 1994-03-02 2001-08-20 長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シアニジン−3−Z−p−クマロイル−サンブビオシド類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1109395A (ja) * 1999-10-01 2001-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表示装置
JP2004184805A (ja) * 2002-12-05 2004-07-02 Tohoku Pioneer Corp 導電配線の接続構造
KR20040084488A (ko) * 2003-03-28 2004-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482208B2 (en) * 2003-09-18 2009-0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538488B2 (en) * 2004-02-14 2009-05-2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US8253179B2 (en) * 2005-05-13 2012-08-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7269056B1 (en) * 2006-04-27 2007-09-1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Power grid design for split-word line style memory cell
KR101251725B1 (ko) * 2008-12-18 2013-04-05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슨스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082300B1 (ko) * 2009-11-04 2011-11-0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3348474B (zh) * 2011-02-09 2016-05-04 夏普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基板、x射线传感装置、显示装置
US8981361B2 (en) * 2011-02-25 2015-03-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panel with tungsten oxide containing hole injection layer that electrically connects electrode to auxiliary wiring,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TWI627483B (zh) * 2012-11-28 2018-06-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電視接收機
CN103050507B (zh) * 2013-01-16 2016-03-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画素结构及oled面板
KR102066087B1 (ko) * 2013-05-28 2020-0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9472507B2 (en) * 2013-06-17 2016-10-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281109B1 (ko) * 2013-12-31 2021-07-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537656B (zh) * 2014-03-14 2016-06-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3913916B (zh) * 2014-04-04 2017-04-0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屏
TWI553881B (zh) * 2014-06-06 2016-10-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電晶體基板
CN105720071A (zh) * 2014-12-02 2016-06-2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KR102274701B1 (ko) * 2014-12-29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드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396296B1 (ko) * 2015-03-06 2022-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70017328A1 (en) * 2015-07-17 2017-01-19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KR102412468B1 (ko) * 2015-08-11 2022-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73418B1 (ko) * 2015-08-31 2022-03-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513997B1 (ko) * 2016-02-04 2023-03-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39031B1 (ko) * 2016-04-28 2023-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0834A1 (en) * 2015-04-07 2016-10-1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CN106298840A (zh) * 2015-06-09 2017-01-04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5777A (zh) 2018-11-02
US10734467B2 (en) 2020-08-04
CN112234088A (zh) 2021-01-15
CN112234088B (zh) 2023-04-18
KR20180118526A (ko) 2018-10-31
US20180308917A1 (en) 2018-10-25
KR102552992B1 (ko)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9460B2 (en) Panel structure
US7821027B2 (en) LED packag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ED array module
CN109147584B (zh) 一种led显示单元组及显示面板
CN110119054B (zh) 显示面板
US11515336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wire break of array substrate
EP4120053A1 (en) Display device
US9546780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US7731506B2 (en) Pin layout of a golden finge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
CN111490053B (zh) 阵列基板
JP2007026971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と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ユニット
US2023027657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735777B (zh) 显示装置
US20220200116A1 (en) Transmission li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47588A (zh) 包括各向异性导电层的微电子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US20220216596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063270A (zh) 微型发光元件显示装置
EP35792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30143B (zh) 显示面板
JP6116560B2 (ja) 発光装置
TWM613492U (zh) 窄間距軟性扁平排線
CN113918051A (zh) 触控显示面板
US20220412541A1 (en) Illuminating circuit structure
CN111725374A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导电基板
US20220046793A1 (en) Multilayer resin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CN216054777U (zh) 一种led发光器件、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