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9513A - 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9513A
CN108729513A CN201810332001.4A CN201810332001A CN108729513A CN 108729513 A CN108729513 A CN 108729513A CN 201810332001 A CN201810332001 A CN 201810332001A CN 108729513 A CN108729513 A CN 108729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as bubbles
fine gas
supply path
wat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20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笹木宏格
根岸昭博
内山具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2663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9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29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9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2Devices adding a disinfecting, deodorising, or cleaning agent to the water while flush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38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flushing pi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 E03D11/08Bowls with means producing a flushing water swir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2Devices adding a disinfecting, deodorising, or cleaning agent to the water while flushing
    • E03D9/03Devices adding a disinfecting, deodorising, or cleaning agent to the water while flushing consisting of a separate container with an outlet through which the ag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lushing water, e.g. by suction ; Devices for agent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flushing water
    • E03D9/031Devices connected to or dispensing into the flushing pi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Body Washing Hand Wipes And Brushes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冲水便器装置具备:便器;供水路径,通过供水阀连接到自来水管的阀栓,向便器供给清洗水;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供水路径来使经过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Description

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冲水马桶设备等中例如通过使供给到便器内的水中产生细微气泡来提高便器内的清洗能力的技术。然而,在以往结构中,用于产生细微气泡的结构容易变得复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67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清洗便座以及携带用局部清洗装置,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提高清洗能力。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具备:便器;供水路径,通过供水阀连接到自来水管的阀栓,向所述便器供给清洗水;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所述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供水路径来使经过所述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所述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洗水水箱装置具备:水箱,贮留便器的清洗水;供水口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部,向所述水箱内供给从自来水管的阀栓供给的水;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从所述阀栓至所述供水口部的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供水路径来使经过所述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所述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具备:局部清洗用喷嘴,喷出用于进行局部清洗的水;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从水源至所述局部清洗用喷嘴的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供水路径来使经过所述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所述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安装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以图表的形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中的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产生的细微气泡水中含有的细微气泡的每个粒子径的个数分布的图。
图4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一例,是示出从下游侧观察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立体图。
图5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一例,是示出从下游侧观察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一例,是示出从上游侧观察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8是放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沿着图7的X8-X8线剖切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剖面图。
图9是相对于图8区别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间隙区域、狭缝区域以及分割区域的放大图。
图10是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与界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图(其一)。
图11是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与界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图(其二)。
图12是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与界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图(其三)。
图13是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与界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图(其四)。
图14是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与界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图(其五)。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安装结构的剖面图。
图16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7是概略性地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9是概略性地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0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清洗水水箱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1是概略性地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2是概略性地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3是概略性地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各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14,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10设想为不具备贮留清洗水的水箱的、所谓的无水箱冲水便器装置。冲水便器装置10具备便器11、主供水管12、便池用供水管13、唇面用供水管14、供水阀15以及清洗剂供给装置16。便器11的形态与普通的便器相同,具有便池111以及设置在便池111的上端的外周部分的唇面112。
主供水管12通过供水阀15连接到冲水便器装置10的外部的水源即自来水管的阀栓1。主供水管12的下游侧的端部分支成两路连接到便池用供水管13与唇面用供水管14。便池用供水管13用于向便器11的便池111内供给从阀栓1通过供水阀15以及主供水管12供给的自来水。另外,唇面用供水管14用于向便器11的唇面112供给从阀栓1通过供水阀15以及主供水管12供给的自来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阀栓1通过供水阀15以及主供水管12、并且经过便池用供水管13从便池用供水管13的喷出部131到达便池111的路径称为便池用供水路径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阀栓1通过供水阀15以及主供水管12、并且经过唇面用供水管14从唇面用供水管14的喷出部141到达唇面112的路径称为唇面用供水路径B。而且,将便池用供水路径A与唇面用供水路径B简称为供水路径A、B。
供水阀15设置在主供水管12的中途部分。即,供水阀15设置在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的中途部分。供水阀15既可以是液体用的电磁阀,也可以是液体用的手动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供水阀15为电磁阀,则用户能够例如通过操作未图示的遥控器来对供水阀15进行开放/关闭驱动。另外,如果供水阀15为手动阀,则用户能够通过操作设置在供水阀15上的未图示的杆来对供水阀15进行开放/关闭驱动。
清洗剂供给装置16是通过清洗剂供给路径C向便器11的便池111内以及唇面11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供给清洗剂的装置。清洗剂供给装置16设置在便器11的外部,例如设置在便器11的侧面部。清洗剂供给装置16构成为能够在内部贮留规定量的清洗剂。由用户向清洗剂供给装置16内投入清洗剂。
在供水阀15开放从而经过供水路径A、B向便器11内供水时,清洗剂供给装置16在该供水的前后或者在供水的同时自动地向便器11内供给清洗剂。清洗剂供给装置16向便池111内以及唇面112中的至少任意一者或两者供给例如含有界面活性剂的清洗剂。清洗剂供给装置16既可以例如使用电机等的驱动源来供给清洗剂,也可以使用自来水管的水压来供给清洗剂。
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冲水便器装置10具备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安装部件30是用于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供水路径A、B上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从阀栓1至各喷出部131、141的供水路径A、B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供水阀15的下游侧并且位于便池用供水管13以及唇面用供水管14的上游侧,也就是设置在从供水阀15至便池用供水管13以及唇面用供水管14的路径的中途。在这种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也就是设置在供水阀15与主供水管12之间。
安装部件30例如整体构成为圆筒形状,如图2所示,具有第一收纳部31、第二收纳部32、上游侧承受部33以及下游侧承受部34。上游侧承受部33、第一收纳部31、第二收纳部32以及下游侧承受部34形成为以圆形状贯穿安装部件30。在这种情况下,内径按照承受部33、34、第一收纳部31以及第二收纳部32的顺序变小。
而且,如图2所示,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插入安装部件30的上游侧承受部33,并且与安装部件30的上游侧承受部33可拆装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通过密封部件35卡止在上游侧承受部33与第一收纳部31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上游侧承受部33的周围,也就是卡止在上游侧承受部33的底部。密封部件35例如为由橡胶等的弹性部件构成的O形环。即,密封部件35设置在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的外周面部分。由此,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与安装部件30通过密封部件35彼此以水密状态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使设置在上游侧承受部33内的密封部件35的外径比上游侧承受部33的内径稍大,从而通过密封部件35的弹力使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被压入到上游侧承受部33。另外,也可以在上游侧承受部33的内周面与喷出部151的外周面上形成彼此嵌合的螺纹,并将喷出部151拧入固定在上游侧承受部33。
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也就是上游侧的端部插入下游侧承受部34内,并且与下游侧承受部34可拆装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通过密封部件36卡止在下游侧承受部34与第二收纳部32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下游侧承受部34的周围,也就是卡止在下下游侧承受部34的底部。密封部件36例如为由橡胶等的弹性部件构成的O形环。即,密封部件36设置在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部分。由此,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与安装部件30通过密封部件36彼此以水密状态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使设置在下游侧承受部34内的密封部件36的外径比下游侧承受部34的内径稍大,从而通过密封部件36的弹力使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被压入到下游侧承受部34。另外,也可以在下游侧承受部34的内周面与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彼此嵌合的螺纹,并将主供水管12的基端部拧入固定在下游侧承受部34。
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收纳在安装部件30内的收纳部31、32内。细微气泡产生器40在水等的液体朝向图2的实线箭头方向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内部时,通过迅速地对该液体的压力进行减压,来使溶存在该液体中的气体例如空气析出,从而产生细微气泡。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图1所示的供水路径A、B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水路径A、B上或者中途是指从供水路径A、B的上游侧的端部至下游侧的端部的区间。因此,供水路径A、B的中途的概念也包括供水路径A、B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供水路径A、B的上游侧的端部为阀栓1,在供水路径A、B中通用。
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通过局部地缩小供水路径A、B来使经过供水路径A、B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供水路径A、B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在这种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40除了通常的水压也就是自来水管的压力之外,不需要用于产生细微气泡的专用的泵等的驱动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水是指与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之前相比,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从而包含更多纳米级细微气泡的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水是指与通常的自来水相比包含更多纳米级细微气泡的水。
本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40能够产生包含纳米级细微气泡、例如粒子径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500nm的气泡、更加优选直径小于等于250nm的气泡、进一步优选直径小于等于100nm的气泡的细微气泡。此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产生的细微气泡的直径无需均小于等于100nm。即,在观察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作用产成的微细气泡中直径小于等于500nm的细微气泡的每个直径的个数的分布时,该分布的多个峰值中的至少一个小于等于100nm即可。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在细微气泡的每个直径的个数的分布中,最大的峰值直径小于等于500nm,优选小于等于250nm,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100nm。
本申请发明人抽样提取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生成的细微气泡水,使用纳米粒子解析装置(NANOSIGHT LM1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通过纳米粒子追踪法(也称为离子轨迹追踪法)对该抽样提取的细微气泡水进行解析,由此计测了每1ml的细微气泡的个数。其结果表示在图3中。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产生的细微气泡中,该细微气泡的每个粒子径的个数分布的峰值P1~P5均出现在粒子径小于等于500nm处,具体而言出现在小于等于250nm处。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峰值P1出现在粒子径小于等于100nm处,具体而言出现在粒子径为80nm附近。另外,第二个峰值P2出现在粒子径为140nm附近,第三个峰值P3出现在粒子径为110nm附近。而且,第四个峰值P4出现在粒子径为50nm左右附近,第五个峰值P5出现在粒子径为220nm附近。
在图2中,从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喷出的自来水如实线箭头所示那样从图2的纸面下侧朝向上侧在细微气泡产生器40内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当观察图2所示的细微气泡产生器40时,图2的纸面下侧为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上游侧,图2的纸面上侧为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下游侧。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细微气泡产生器40整体形成为具有凸缘的圆筒形状,直径以及全长在数mm至数十mm左右,具体而言是直径约为15mm、长度约为10mm的小型结构。如图2所示,细微气泡产生器40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1以及第二收纳部32的内侧。细微气泡产生器40例如为树脂制造,如图2以及图4至图8所示,具备流路部件50、60与碰撞部70。如图7等所示,流路部件50、60分别具有液体能够经过的流路41、42。流路41、42彼此连接,构成了连续的一个流路。
在将流路41、42视为连续的一个流路的情况下,碰撞部70设置在连续的流路41、42内。碰撞部70局部地缩小流路41、42的截面积,从而使经过流路41、42的液体中产生细微气泡。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40构成为将分割成2个而单独构成的流路部件50、60组合起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流路部件50、60中的上游侧的流路部件50称为上游侧流路部件50,将下游侧的流路部件60称为下游侧流路部件60。而且,将两个流路41、42中的上游侧的流路41称为上游侧流路41,将下游侧的流路42称为下游侧流路42。
如图5至图7所示,上游侧流路部件50具有凸缘部51、中间部52以及插入部53。凸缘部51构成了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中的上游侧部分。凸缘部51的外径尺寸比第一收纳部31的内径尺寸稍小,并且比第二收纳部32的内径尺寸大。如图2所示,在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组装到安装部件30内的情况下,凸缘部51隔着密封部件37卡止在第一收纳部31与第二收纳部32之间的边界部分中的第二收纳部32的周围、也就是第一收纳部31的底部。密封部件37例如为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O形环,设置在第一收纳部31的底部与凸缘部51之间。即,密封部件37设置在中间部52的外周面部分。
如图5至图7所示,中间部52为连接凸缘部51与插入部53之间的部分。中间部52的外径尺寸比凸缘部51的外径尺寸小,并且比图2所示的第二收纳部32的内径尺寸稍小。插入部53构成了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中的下游侧部分。插入部53的外径尺寸比中间部52的外径尺寸小。
如图7所示,上游侧流路部件50在内部具有上游侧流路41。上游侧流路41构成为包括节流部411与直筒部412。节流部411形成为从上游侧流路41的入口部分朝向下游侧也就是碰撞部70侧内径缩小的形状。即,节流部411形成为上游侧流路41的截面积也就是液体能够经过的面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连续地逐渐减小的、所谓的圆锥形的锥管状。直筒部412设置在节流部411的下游侧。直筒部412形成为内径不变化、即流路的截面积也就是液体能够经过的面积不变化的圆筒形,即所谓的直筒管状。
碰撞部70与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碰撞部70设置在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下游侧端部。如图8以及图9所示,碰撞部70由多个突出部71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为由四个突出部71构成。各突出部71以朝向流路41的截面的周方向彼此隔开等间隔的状态配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流路41的截面是指,相对于在流路41等的内部流动的液体的流动方向沿直角方向剖切的剖面、即沿着图7的X8-X8线的剖面。另外,流路41的周方向是指,相对于流路41等的截面的中心的圆周方向。
各突出部71形成为从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内周面朝向流路41的径方向的中心突出的棒状或者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突出部71形成为朝向流路41的径方向的中心,顶端部为尖的锥状、基底部分为半圆柱形的棒状。各突出部71以锥状的顶端部彼此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对着配置。如图9所示,碰撞部70通过四个突出部71在流路41内形成了分割区域413、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即,各突出部71将上游侧流路41中的直筒部412内区分成分割区域413、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
由在上游侧流路41的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突出部71形成了分割区域413以及狭缝区域415。在这种情况下,在上游侧流路41内形成有四个分割区域413。分割区域413有助于细微气泡的产生,但是作为对由于间隙区域414与狭缝区域415的阻力而减少的水的流量进行补偿的通水路的作用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各分割区域413的面积分别相等。
间隙区域414,是被将各突出部71中的在上游侧流路41的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突出部71的顶端部连接起来的线包围的区域。间隙区域414包括上游侧流路41的截面的中心。分割区域413以及狭缝区域415的个数等于突出部71的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碰撞部70具有四个分割区域413以及四个狭缝区域415。
狭缝区域415,是在上游侧流路41的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突出部71之间形成的矩形状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狭缝区域415的面积分别相等。各狭缝区域415通过间隙区域414彼此连通。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全部的分割区域413、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彼此连通,整体形成为十字形状。
上游侧流路41的下游侧的端部通过形成于碰撞部70的分割区域413、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连通到上游侧流路41的外部。而且,碰撞部70的下游侧的端面、也就是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下游侧的端面54如图6等所示的那样整体构成为平坦状。
如图5至图7所示,下游侧流路部件60整体形成为圆筒形状,如图7等所示,在内部具有下游侧流路4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外径尺寸与中间部52的外径尺寸大致相等。而且,如图6以及图8所示,下游侧流路部件60在内部具有被插入部61以及变形部62。
如图7所示,被插入部61在下游侧流路部件60内设置在下游侧流路42的上游侧。被插入部61形成为圆筒形状。如图7等所示,被插入部61的内径尺寸比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插入部53的外径尺寸稍大。因此,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插入部53能够插入到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被插入部61内。
如图6以及图8所示,变形部62被设置成,从被插入部61的内侧面朝向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径方向的中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变形部62构成为沿着下游侧流路42的流动方向、也就是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棒状,即所谓的肋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下游侧流路部件60具有四个变形部62。如图8所示,各变形部62沿着被插入部61的内周面的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
如图7所示,在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插入部53插入到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被插入部61内时,变形部62受到被插入部61的外周面的压迫而变形。因此,插入部53的周围被变形部62按压。由此,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与下游侧流路部件60在插入部53与被插入部61彼此压迫的状态下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插入部61形成为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内径尺寸连续地逐渐减少的、所谓的圆锥型的锥管状。即,被插入部61中的上游端部的内径尺寸比被插入部61中的下游端部的内径尺寸大,并且比插入部53的外径尺寸也大。而且,各变形部62沿着锥管状的被插入部61的内侧面倾斜配置,以使各变形部62之间的距离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变窄。
在这种情况下,被插入部61的入口侧、也就是上游端部的内径尺寸比插入部53的外径尺寸大,因此便于将插入部53插入到被插入部61内。而且,在将插入部53按压到被插入部61内时,插入部53的外侧面沿着倾斜的变形部62移动,因此便于使插入部53的中心与被插入部61的中心一致。即,在这种情况下,便于使上游侧流路41的径方向的中心与下游侧流路42的径方向的中心一致。其结果是,便于进行将插入部53插入到被插入部61时的作业。此外,也可以取代变形部62,在插入部53的外周部设置与变形部62相同的结构。由此,也能够获得与变形部62相同的作用效果。
如图2以及图7所示,细微气泡产生器40在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插入部53插入到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被插入部61中而使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与下游侧流路部件60彼此连接并组装起来的状态下,被组装到安装部件30内。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中的下游侧流路部件60收纳在第二收纳部32内。
如图2所示,通过供水阀15的喷出部151向第一收纳部31的底部侧按压细微气泡产生器40。由此,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与安装部件30彼此以水密状态连接。
在该结构中,当供水阀15动作并向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上游端部施加自来水压力时,自来水从上游侧流路41流向下游侧流路42。自来水是溶解有以空气为主的气体的气体溶解液体。细微气泡产生器40使经过流路41、42内的水中产生大量的直径小于等于500nm的细微气泡,更加优选为直径小于等于250nm的细微气泡,进一步优选为直径小于等于100nm的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细微气泡产生原理如下。
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内的水首先在经过上游侧流路41的节流部411时被节流,从而流速逐渐增加。然后,在高速流动的水碰撞并经过碰撞部70时,该水的压力迅速地下降。根据该迅速的压力下降所产生的气蚀效果,在水中产生气泡。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在上游侧流路41的直筒部412内流动的水碰撞到碰撞部70时,该水沿着突出部71的周围流动,从而分别流向分割区域413、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的截面积比分割区域413更小,因此经过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的水的流速进一步变快。
因此,对经过间隙区域414以及狭缝区域415的水施加的环境压力接近真空状态,其结果是,溶存于水中的空气变为沸腾状态,作为细微气泡析出。由此,在经过了碰撞部70的水中产生的气泡大部分被细微化成直径小于等于500nm、更加优选为直径小于等于250nm、进一步优选为直径小于等于100nm,并且该细微气泡的量增大。这样,通过使水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能够产生大量的细微气泡,而不从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这样,例如当通过用户的操作驱动供水阀15时,供水阀15开放,从而使供水路径A、B开放。因此,从主供水管12经过便池用供水管13向便池111内供水,并且从主供水管12经过唇面用供水管14向唇面112供水。由此,便池111内的污物通过未图示的排水口排出到污水管中。
此时,从供水阀15流入到主供水管12的自来水在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时,变成含有直径小于等于500nm、更加优选为直径小于等于250nm、进一步优选为直径小于等于100nm的细微气泡的水,也就是大量地含有直径为纳米级的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并被供给到便池111内以及唇面112。
在此,清洗剂供给装置16在供水阀15开放的前后或者在供水阀15开放的同时向便池111内以及唇面112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两者供给清洗剂。因此,供给到便池111内以及唇面112的细微气泡水在便池111内或者唇面112中与清洗剂混合。由此,通过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混合而成的清洗液来清洗便池111内以及唇面112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两者。
在此,细微气泡通常按照其气泡的粒子径如下分类。例如,粒子径为从数μm到50μm左右、也就是微米级的气泡被称为微米气泡或者微小气泡。与此相对地,粒子径为数百nm至数十nm以下、也就是纳米级的气泡被称为纳米气泡或者超微小气泡。
当气泡的粒子径变为数百nm至数十nm以下时,由于比光的波长小,因此无法目视确认,液体变为透明。而且,与微米级以上的气泡相比,纳米级的细微气泡具有总界面面积大、浮起速度慢、内部压力大等特性。例如,粒子径为微米级的气泡由于其浮力而在液体中迅速地上升,在液体表面破裂并消失,因此在液体中的滞留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粒子径为纳米级的细微气泡由于浮力较小,因而在液体中的滞留时间较长。
即使在不使用含有界面活性剂等的清洗剂进行清洗的情况下,与自来水相比,含有粒子径为纳米级的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也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清洗性能。然而,与使用不含细微气泡的通常的清洗液进行清洗的情况相比,通过如图10所示那样将粒子径为纳米级的细微气泡91混合到溶解有界面活性剂92的清洗液中,能够进一步高效地提高清洗性能。
其原理如下。即,如图10所示,通常界面活性剂92在达到某个浓度以上时,界面活性剂92的疏水基彼此聚集并胶束化,形成界面活性剂92的凝集体93。该凝集体93的粒子径为数十nm。另一方面,例如粒子径小于等于500nm的细微气泡91由于其表面带负电从而变为疏水性,因此会吸引界面活性剂92的疏水基。
因此,当将含有胶束化的界面活性剂92的凝集体93的清洗剂混合到含有粒子径小于等于500nm的细微气泡91的细微气泡水中时,凝集体93的能量稳定状态被细微气泡91的表面的疏水性作用打破,如图11所示,凝集体93破裂,界面活性剂92的各分子分散。然后,分散的界面活性剂92的各分子通过界面活性剂92的疏水基与细微气泡91的具有疏水性的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吸着在细微气泡91的表面。由此,清洗液中含有的界面活性剂92被吸着在细微气泡91上形成复合体94。
而且,如图12所示,界面活性剂92与细微气泡91的复合体94由于细微气泡91的浮力等在清洗液中大范围地扩散。因此,界面活性剂92的各分子例如接触附着在便器11的表面上的脏污成分95等的概率大幅提高。而且,如图13所示,当界面活性剂92与细微气泡91的复合体94靠近脏污成分95时,界面活性剂92与细微气泡91之间的能量稳定性被脏污成分95的表面的疏水作用打破,导致细微气泡91发生变形与破裂。因此,界面活性剂92的各分子分离并吸着在脏污成分95上,并且脏污成分95受到细微气泡91破裂带来的碰撞等而变得容易从便器11的表面浮起并脱落。
此时,界面活性剂92进入到由于细微气泡91破裂的冲击而产生的、脏污成分95与便器11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促进脏污成分95的乳化。而且,界面活性剂92通过吸收并乳化脏污成分95来从便器11的表面剥离脏污成分95,由此发挥清洗能力。这样,细微气泡91激发了界面活性剂92的清洗能力。
此外,清洗剂供给装置16中使用的清洗剂除了包含界面活性剂之外也可以包含小苏打或柠檬酸等。另外,清洗剂中所包含的界面活性剂可以为天然成分和人工生成的合成界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而且,清洗剂也可以是固体、液体、粉末体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冲水便器装置10具备细微气泡产生器40。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从自来水管的阀栓1向便器11供给清洗水的供水路径A、B上。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通过局部地缩小供水路径A、B来使经过供水路径A、B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供水路径A、B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由此,通过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供水路径A、B上,能够向便器11供给含有大量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而且,冲水便器装置10通过使用混合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而生成的清洗液来对便器11内进行清洗,因此与通常的自来水、或混合通常的自来水与清洗剂而生成的清洗液相比,能够提高清洗性能。
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无需从供水路径A、B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因此,冲水便器装置10无需设置用于获得外部的气体的吸入阀与驱动机构等,能够简化用于生成细微气泡水的构造,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节省空间。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10,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节省空间,并且实现清洗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由于细微气泡的产生不需要自来水的压力以外的动力,因此节能。
另外,由于冲水便器装置10未设置用于获得外部气体的吸入阀与驱动结构等,因此无需进行这些吸入阀与驱动机构等的调整,进一步也无需进行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调整。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10,能够便于进行组装作业,并且便于进行组装后的调整与维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产生的细微气泡水经过唇面用供水路径B被供给到唇面112。由此,能够使用细微气泡水来清洗用户的手难以触碰而难以清理的唇面112。因此,无需用户动手就能够使难以清理的唇面112部分保持清洁。
在此,对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中的设置在上游侧流路部件50的碰撞部70施加较高的水压。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使用了含有大量锈等的水的情况下,碰撞部70有可能由于长期的使用而损耗或变形等。因此,在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中,至少具有碰撞部70的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为根据使用环境有可能需要更换的部件。
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细微气泡产生器40可拆装地设置在由与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不同的部件构成的安装部件30上。而且,安装部件30可拆装地设置在供水路径A、B上。即,细微气泡产生器40通过安装部件30可拆装地设置在供水路径A、B上。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拆下安装部件30来更换细微气泡产生器40,其结果是,提高了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维护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水路径A、B在供水阀15的下游侧分支成向便器11的便池111内供水的便池用供水路径A与向便器11的唇面112供水的唇面用供水路径B两个路径。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便池用供水路径A与唇面用供水路径B的分支点的上游侧。由此,能够通过一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向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两者供给细微气泡水。因此,无需为了向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两者供给细微气泡水而设置两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因此,能够极力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进而能够抑制冲水便器装置10的大型化。
另外,冲水便器装置10具备向便器11内供给清洗剂的清洗剂供给装置16。由此,供给到便器11内的清洗剂在便器11内与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并包含大量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混合。由此,冲水便器装置10能够通过混合了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清洗液来对便器11内进行清洗。其结果是,能够通过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叠加作用进一步高效地对便器11内进行清洗。
另外,清洗剂供给装置16设置在便器11的外部。由此,当用户向清洗剂供给装置16投入清洗剂时,容易投入且便于操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主供水管12的中途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例如将主供水管12分割成上游侧与下游侧两个部分,并且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上游侧的主供水管12与下游侧的主供水管12之间。
由此,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具体结构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不具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下游侧流路部件60。在这种情况下,下游侧流路部件60为一体地内置于安装部件30中的形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一部分与安装部件30一体地形成。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30具有直筒部38以及扩大部39。直筒部38以及扩大部39形成为从第一收纳部31以及第二收纳部32侧朝向主供水管12侧贯穿安装部件30,并连通到主供水管12内。由该直筒部38以及扩大部39构成了下游侧流路42。
直筒部38设置在第二收纳部32的下游侧。直筒部38形成为内径不变化、即流路的截面积也就是液体能够经过的面积不变化的圆筒形,即所谓的直筒管状。扩大部39形成为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也就是随着远离碰撞部70内径扩大的形状。即,扩大部39形成为下游侧流路42的截面积也就是液体能够经过的面积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连续地逐渐扩大的、所谓的圆锥形的锥管状。
在该结构中,经过了碰撞部70的自来水通过扩大部39被扩散。此时,由于下游侧流路42的截面积扩大,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压力更加迅速地降低。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前后的压力差变得更大,因此产生的细微气泡更加细微化并且细微气泡的产生量也增加。
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下游侧流路部件60与安装部件30一体地形成。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其结果是,能够削减组装工作量,并且实现整体的成本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6,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剂供给装置16向设置有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供水路径A、B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下游侧供给清洗剂。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剂供给路径C在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下游侧连接到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中的至少一者或者两者。例如在图16的例子中,清洗剂供给路径C连接到唇面用供水路径B。
由此,能够向经过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中的一者或者两者的细微气泡水中混合清洗剂。即,能够向便池111以及唇面112中的一者或者两者供给将清洗剂混合到细微气泡水中而生成的清洗液。因此,与在便池111或者唇面112内混合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结构相比,能够在更加充分地混合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状态下向便池111以及唇面112中的一者或者两者供水。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激发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冲水便器装置10的清洗性能。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位于便池用供水路径A与唇面用供水路径B的分支点的下游侧,并且设置在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或者两者上。
即,本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10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具备两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在这种情况下,各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便池用供水管13的端部或者中途部分、以及唇面用供水管14的端部或者中途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细微气泡产生器40分别设置在主供水管12的下游侧端部与便池用供水管13的上游侧端部之间、以及主供水管12的下游侧端部与唇面用供水管14的上游侧端部之间。
由此,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冲水便器装置10在便池用供水路径A以及唇面用供水路径B上分别设置有专用的细微气泡产生器40。由此,能够分别相对于便池111以及唇面112供给浓度更高的细微气泡水、也就是细微气泡的数量较多的细微气泡水。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激发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冲水便器装置10的清洗性能。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8,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冲水便器装置10也具备两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在这种情况下,各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便池用供水管13的下游侧端部与唇面用供水管14的下游侧端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便池用供水管13的喷出部131以及唇面用供水管14的喷出部141。即,两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分别设置在作为便池用供水路径A的出口部的喷出部131以及作为唇面用供水路径B的出口部的喷出部141。而且,各细微气泡产生器40可拆装地内置于便器11中。
由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便池用供水管13的喷出部131以及唇面用供水管14的喷出部141被细微气泡产生器40节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从便池用供水管13的喷出部131以及唇面用供水管14的喷出部141喷出的水的流速比上述各实施方式更快。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用流速更快的水来清洗便池111以及唇面112,因此能够进一步高效地进行清洗。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9,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阀栓1与供水阀15之间。
由此,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0,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0所示的清洗水水箱装置20贮留用于清洗未图示的便器的清洗水,并向便器供给该清洗水。清洗水水箱装置20除了具备细微气泡产生器40之外,为通常的结构。即,如图20所示,清洗水水箱装置20具备水箱21、供水管22、供水口部23、球形旋塞24、浮子25、清洗管26、橡胶浮体27、杆28以及溢流管29。
水箱21贮留用于向未图示的便器供给的清洗水。供水管22连接到作为外部水源的自来水管的阀栓1,用于将自来水从自来水管的阀栓1引入到水箱21内。供水口部23设置在水箱21的内部,用于向水箱21内供给从自来水管的阀栓1经过供水管22供给的水。
球形旋塞24设置在供水管22与供水口部23之间,随着浮子25上下方向的移动,开放/关闭供水管22与供水口部23之间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球形旋塞24在浮子25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开放供水管22与供水口部23之间的路径,在浮子25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关闭供水管22与供水口部23之间的路径。
清洗管26连接到未图示的便器,向便器供给水箱21内的清洗水。橡胶浮体27设置成可开放/关闭清洗管26的水箱21侧的流出部261。橡胶浮体27通过链271连接到杆28。当用户操作杆28时,通过链271拉拽橡胶浮体27,橡胶浮体27离开流出部261。由此,清洗管26的流出部261开放,水箱21内的清洗水被供给到便器中。
而且,清洗水水箱装置20具备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从阀栓1至供水口部23的供水路径D上。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通过局部地缩小供水路径D来使经过供水路径D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供水路径D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在这种情况下,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球形旋塞24与供水口部23之间。因此,当球形旋塞24开放进而从阀栓1供给自来水时,该自来水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变成含有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并从供水口部23被供给到水箱21内。在这种情况下,纳米级的细微气泡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消失。然后,通过用户操作杆28,贮留在水箱21内的细微气泡水被供给到便器中,由此清洗便器。
由此,清洗水水箱装置20能够向未图示的便器供给作为清洗水的细微气泡水。因此,能够通过含有大量纳米级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来清洗便器,与用通常的自来水来清洗便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清洗性能。
进一步,由于细微气泡水贮留在水箱21内,因此还通过细微气泡水来对水箱21内进行清洗。由此,能够使水箱21内保持清洁状态。
此外,通过事先向水箱21内投入清洗剂等,能够使清洗剂溶解于供给到水箱21内的细微气泡水中。由此,能够通过细微气泡水与清洗剂的叠加效果来进一步有效地激发清洗剂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安装部件30,而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内置于球形旋塞24或者供水口部23中。
(第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1以及图22,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1所示的清洗便座装置17安装于便器11,具备便座18与局部清洗装置80。便座18可开闭地安装于便器11。局部清洗装置80组装于清洗便座装置17,对处于座在便座18上的状态的用户的局部喷出清洗水,由此对用户的局部进行清洗。
如图22所示,局部清洗装置80除了具备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之外,为通常的结构。即,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局部清洗装置80具备两个局部清洗用喷嘴81、喷嘴清洗部82、供水管83、供水阀84、温水水箱85、泵86以及切换阀87。另外,局部清洗装置80具备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
两个局部清洗用喷嘴81分别喷出用于对用户的局部进行清洗的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局部清洗用喷嘴81中用于进行臀部清洗的喷嘴称为臀部清洗用喷嘴811。另外,将两个局部清洗用喷嘴81中用于进行下身清洗的喷嘴称为下身清洗用喷嘴812。喷嘴清洗部82向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喷水,由此,清洗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
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具备多个供水路径,在这种情况下为具备3个供水路径E、F、G。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三个供水路径E、F、G中从阀栓1至臀部清洗用喷嘴811的路径称为臀部清洗用供水路径E。另外,将三个供水路径E、F、G中从阀栓1至下身清洗用喷嘴812的路径称为下身清洗用供水路径F。而且,将三个供水路径E、F、G中从阀栓1至喷嘴清洗部82的路径称为喷嘴清洗用供水路径G。
供水管83连接到作为外部水源的自来水管的阀栓1,用于将自来水从自来水管的阀栓1引入到局部清洗装置80。供水阀84为液体用的电磁阀,开放/关闭供水管83,也就是开放/关闭各供水路径E、F、G。温水水箱85构成为内部可贮留规定量的自来水,并且内部具有未图示的加热器。而且,温水水箱85暂时贮留从供水阀84供给的自来水,并通过未图示的加热器对该自来水进行加热,从而使该自来水成为温水。
泵86压送贮留在温水水箱85内的水。切换阀87为可电磁性动作的切换阀,择一地切换三个供水路径E、F、G。即,从泵86喷出的水根据切换阀87的切换状态,被供给到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下身清洗用喷嘴812以及喷嘴清洗部82中的任意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各供水路径E、F、G在切换阀87的上游侧形成为共同的路径。
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供水路径E、F、G上,具体而言,设置在供水路径E、F、G的分支点也就是切换阀87的上游侧。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通过局部地缩小供水路径E、F、G来使经过供水路径E、F、G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供水路径E、F、G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由此,当在切换阀87开放了臀部清洗用供水路径E或者下身清洗用供水路径F的状态下驱动泵86时,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而生成的细微气泡水从臀部清洗用喷嘴811或者下身清洗用喷嘴812对用户的局部喷水。由此,通过含有大量纳米级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来对用户的局部进行清洗。
在此,含有大量纳米级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容易渗透肌肤,具有较高的保湿效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能够通过保湿效果较高的细微气泡水来对用户的局部进行清洗,因此对用户的肌肤柔和。
另外,局部清洗装置80进一步具备喷嘴清洗部82。喷嘴清洗部82连接到喷嘴清洗用供水路径G,并设置在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下游侧。由此,喷嘴清洗部82能够喷出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而生成的细微气泡水,以作为用于清洗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的水。
即,当在切换阀87开放了喷嘴清洗用供水路径G的状态下驱动泵86时,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而生成的细微气泡水从喷嘴清洗部82对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喷水。由此,通过含有大量纳米级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来清洗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由此,与用不含有细微气泡的通常的自来水来清洗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较高的清洗效果。其结果是,能够使臀部清洗用喷嘴811以及下身清洗用喷嘴812保持更加清洁的状态。
而且,细微气泡产生器40无需从供水路径E、F、G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因此,局部清洗装置80无需设置用于获得外部的气体的吸入阀与驱动机构等,因此能够简化用于生成细微气泡水的构造,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节省空间。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节省空间,并且实现清洗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由于细微气泡的产生不需要自来水的压力以外的动力,因此节能。
另外,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从阀栓1至局部清洗用喷嘴811、812以及喷嘴清洗部82的供水路径E、F、G中分支成各供水路径E、F、G之前的位置,也就是设置在切换阀87的上游侧。由此,无需分别在各供水路径E、F、G设置细微气泡产生器40,能够通过一个细微气泡产生器40分别向各供水路径E、F、G供给细微气泡水。因此,能够极力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进而能够抑制局部清洗装置80的大型化,进一步能够抑制冲水便座装置17的大型化。
另外,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温水水箱85的上游侧。因此,经过细微气泡产生器40而生成的细微气泡水在从局部清洗用喷嘴811、812或者喷嘴清洗部82喷水之前,暂时贮留在温水水箱85内。因此,还通过细微气泡水的清洗效果来对温水水箱85进行清洗。因此,还能够极力保持温水水箱85内的清洁。
此外,本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例如细微气泡产生器40只要是在供水路径E、F、G上即可,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即,细微气泡产生器40例如也可以设置在阀栓1与供水阀84之间。另外,细微气泡产生器40也可以设置在泵86的下游侧。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例如不使用安装部件30,而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内置于供水阀84、温水水箱85或者泵86等中。
进一步,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内置于局部清洗用喷嘴81以及喷嘴清洗部82中。
(第九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3,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1不与阀栓1连接,而是构成为可携带。即,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1具备局部清洗用喷嘴81、泵86、贮水容器88、安装部件3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40。在本实施方式中,局部清洗用喷嘴81兼用作臀部清洗用喷嘴与下身清洗用喷嘴。
贮水容器88是贮存用于向局部清洗用喷嘴81供给的水的水箱,发挥作为内部的水源的功能。由用户向贮水容器88中注入自来水等。也就是说,作为水源,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内置有贮水容器88。
在这种情况下,将从贮水容器88至局部清洗用喷嘴81的路径称为供水路径H。泵86位于贮水容器88的下游侧,设置在供水路径H上。泵86既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电动的。另外,泵86也可以内设置贮水容器88中。
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供水路径H上。在这种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40设置在泵86与局部清洗用喷嘴81之间。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局部缩小供水路径H使经过供水路径H的水中含有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供水路径H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由此,即使是可携带的局部清洗装置801,也能够通过细微气泡水来对局部进行清洗,能够提高清洗效果。
进一步,细微气泡产生器40无需从供水路径H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因此,局部清洗装置801无需设置用于获得外部气体的吸入泵与驱动机构等。进一步,由于细微气泡的产生不需要自来水的压力以外的动力,因此无需具备用于驱动细微气泡产生器40的电池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局部清洗装置801,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节省空间,并且实现清洗能力的提高,因此能够适合携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结构。例如细微气泡产生器40只要是在供水路径H上即可,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即,细微气泡产生器40例如也可以设置在贮水容器88与泵86之间。
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安装部件30,而将细微气泡产生器40内置于贮水容器88、泵86或者局部清洗用喷嘴81中。
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细微气泡产生器40为用于生成细微气泡水的装置的一例,其具体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结构,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外的各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也可以构成为含有分割成2个的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与下游侧流路部件60。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细微气泡产生器40也可以一体地形成有上游侧流路部件50与下游侧流路部件60。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碰撞部70不仅限于与上游侧流路部件50或者下游侧流路部件60一体形成。例如也可以从上游侧流路部件50或者下游侧流路部件60的外侧朝向内侧拧入多个螺钉等,使该螺钉的顶端突出到流路41、42内,从而发挥与碰撞部70的突出部71相同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区别表达具有相同功能作用的结构,采用了“第一”、“第二”的语句,其并不代表任何优先顺序。
而且,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适当组合构成。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或宗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冲水便器装置,具备:
便器;
供水路径,通过供水阀连接到自来水管的阀栓,向所述便器供给清洗水;以及
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所述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供水路径来使经过所述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所述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路径在所述供水阀的下游侧分支成向所述便器的便池内供水的便池供水路径与向所述便器的唇面供水的唇面供水路径,
所述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所述便池供水路径与所述唇面供水路径的分支点的上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路径在所述供水阀的下游侧分支成向所述便器的便池内供水的便池供水路径与向所述便器的唇面供水的唇面供水路径,
所述细微气泡产生器位于所述便池供水路径与所述唇面供水路径的分支点的下游侧,并设置在所述便池供水路径以及所述唇面供水路径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或两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水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清洗剂供给装置,所述清洗剂供给装置向所述便器内供给清洗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水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剂供给装置向设置有所述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供水路径中的、所述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下游侧供给清洗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水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剂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便器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水便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所述供水路径的出口部。
8.一种清洗水水箱装置,具备:
水箱,贮留便器的清洗水;
供水口部,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部,向所述水箱内供给从自来水管的阀栓供给的水;以及
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从所述阀栓至所述供水口部的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供水路径来使经过所述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所述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9.一种局部清洗装置,具备:
局部清洗用喷嘴,喷出用于进行局部清洗的水;以及
细微气泡产生器,设置在从水源至所述局部清洗用喷嘴的供水路径上,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供水路径来使经过所述供水路径的水包含细微气泡从而生成细微气泡水,而不从所述供水路径的外部获得气体的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水源连接到自来水管的阀栓上,并组装到清洗便座装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喷嘴清洗部,所述喷嘴清洗部连接到所述供水路径,且设置在所述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下游侧,并能够喷出所述细微气泡水以作为用于清洗所述局部清洗用喷嘴的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作为所述水源进一步具备贮水容器并可携带,所述贮水容器能够贮存用于向所述局部清洗用喷嘴供给的水。
CN201810332001.4A 2017-04-13 2018-04-13 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Pending CN108729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6355.0A CN117449412A (zh) 2017-04-13 2018-04-13 清洗便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9901A JP6948144B2 (ja) 2017-04-13 2017-04-13 水洗便器装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局部洗浄装置
JP2017-079901 2017-04-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6355.0A Division CN117449412A (zh) 2017-04-13 2018-04-13 清洗便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9513A true CN108729513A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3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6355.0A Pending CN117449412A (zh) 2017-04-13 2018-04-13 清洗便座装置
CN201810332001.4A Pending CN108729513A (zh) 2017-04-13 2018-04-13 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6355.0A Pending CN117449412A (zh) 2017-04-13 2018-04-13 清洗便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48144B2 (zh)
KR (1) KR102060334B1 (zh)
CN (2) CN11744941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477A (zh) * 2021-09-27 2022-01-04 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漱口出水装置
JP7371288B1 (ja) 2023-03-13 2023-10-30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および便座ユニッ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180A (zh) * 1997-08-15 2000-11-29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洗涤水喷射装置
CN101228325A (zh) * 2005-07-26 2008-07-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冲水马桶设备
JP2009136864A (ja) * 2007-11-16 2009-06-25 Nippon Sozai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
CN203049756U (zh) * 2013-01-11 2013-07-10 钟章水 一种无水箱马桶的冲洗通道
JP2014147901A (ja) * 2013-02-01 2014-08-21 Micro-Bub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器及び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管路構造
CN203924284U (zh) * 2013-10-25 2014-11-05 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 无水箱马桶的控制系统
WO2017018143A1 (ja) * 2015-07-29 2017-02-0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液体用電磁弁、液体用電磁弁の製造方法、及び洗濯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9585A (ja) * 1993-04-16 1994-10-25 Inax Corp 気泡サイホン便器
JPH10211115A (ja) * 1997-01-30 1998-08-11 Sankyo Co Ltd 携帯用局部洗浄器の加温方法及び携帯用局部洗浄器セッ ト
JP4848679B2 (ja) * 2005-06-15 2011-1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局部洗浄ノズル
JP2009082903A (ja) * 2007-09-16 2009-04-23 Sgk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装置。
JP5120770B2 (ja) * 2007-09-26 2013-01-16 Toto株式会社 衛生設備器具
JP5302849B2 (ja) * 2009-10-27 2013-10-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便器装置
KR101234341B1 (ko) * 2011-04-25 2013-02-15 김창호 절수장치를 갖는 양변기
WO2016195116A2 (ja) * 2015-06-02 2016-12-08 株式会社ウォーターデザイン 液体処理ノズル、それを用いた液体処理方法、ガス溶解方法及びガス溶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5180A (zh) * 1997-08-15 2000-11-29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洗涤水喷射装置
CN101228325A (zh) * 2005-07-26 2008-07-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冲水马桶设备
JP2009136864A (ja) * 2007-11-16 2009-06-25 Nippon Sozai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装置
CN203049756U (zh) * 2013-01-11 2013-07-10 钟章水 一种无水箱马桶的冲洗通道
JP2014147901A (ja) * 2013-02-01 2014-08-21 Micro-Bub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器及び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管路構造
CN203924284U (zh) * 2013-10-25 2014-11-05 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 无水箱马桶的控制系统
WO2017018143A1 (ja) * 2015-07-29 2017-02-0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液体用電磁弁、液体用電磁弁の製造方法、及び洗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8538A (ja) 2018-11-15
JP6948144B2 (ja) 2021-10-13
KR102060334B1 (ko) 2019-12-30
KR20180115635A (ko) 2018-10-23
CN117449412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5277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icro-nano bubble bathtub water and micro-nano bubble bathtub
JP4736672B2 (ja) シャワー装置
JP2009082903A (ja) 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装置。
US6651266B1 (en) Flushing method of toilet, toilet used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and components thereof
WO2005115596A1 (ja) 微細気泡含有液生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これに組み込まれる微細気泡発生器
CN107923168B (zh) 泡沫产生装置及抽水式马桶
CN108729513A (zh) 冲水便器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以及局部清洗装置
CN202936870U (zh) 一种洁厕剂供给装置
JP2008237601A (ja) シャワー装置
KR20010022937A (ko) 세정수 토출 장치
CN108720775A (zh) 餐具清洗机
KR20100104973A (ko) 마이크로 버블용 노즐과 버블 발생 모듈
JPH08302796A (ja) 水洗便器用泡発生装置
AU2011202245A1 (en) Flushing arrangement for flushing a toilet bowl, water closet having such a flushing arrangement and toilet bowl
JP2008138378A (ja) 薬液混入水吐出装置および水洗便器装置
JP2006136862A (ja) オゾン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KR100755747B1 (ko) 포세식 좌변기
JP2009072662A (ja) 微細気泡製造装置
JP2007000546A (ja) 微細気泡発生浴槽
CN110998037A (zh) 便器清洗系统
JP4830867B2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2002191949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JP5147200B2 (ja) 油水分離装置
JP3738440B2 (ja) 気泡発生装置
JP2009072664A (ja) 微細気泡噴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