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1784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1784A
CN108701784A CN201680082357.6A CN201680082357A CN108701784A CN 108701784 A CN108701784 A CN 108701784A CN 201680082357 A CN201680082357 A CN 201680082357A CN 108701784 A CN108701784 A CN 108701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connector
nut
fa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23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1784B (zh
Inventor
清水纪雄
内田敏德
黑田和人
关野正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01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1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例如具备壳体、多个电池单体、第一连接器。壳体具有第一外壁部及设置于第一外壁部并向第一外壁部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多个电池单体具有电极端子,被收容于壳体。第一连接器设置于突出部,与电极端子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壳体中收容多个电池、从端子台输出多个电池的电力的电池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4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电池组中,例如能够获得在组装于电池组对电池组的电力进行传递的连接构件的安装作业中产生更少的不良状况的新构成的话,是很理想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例如具备壳体、多个电池单体、第一连接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外壁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部并向所述第一外壁部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具有电极端子,被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是表示电池组被设置于设置部的状态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及固定构造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是对电池组从底面侧观察的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侧视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主视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是表示电池组上连接有外部连接器的状态的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侧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剖视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壳体内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是在支撑部支撑有第一螺母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壳体内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是从支撑部拆下了第一螺母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一螺母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一外壁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一外壁部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剖视图。
图15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二螺母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
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一螺母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
图17是第3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一螺母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
图18是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第一螺母的示意性且示例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构成及由该构成带来的作用及结果(效果)只是一例。
此外,在以下所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有同样的构成要素。由此,以下对这些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共用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方便起见规定了方向。X方向为壳体11的长边方向,为电池单体12的宽度方向。Y方向沿着壳体11的短边方向,沿着电池单体12的厚度方向。Z方向沿着壳体11的高度方向及电池单体12的高度方向。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彼此正交。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电池组1例如具备壳体11、多个电池单体12、导电构件13、14、连接器15A、15B、电路基板17。电池单体12、导电构件13、14、连接器15A、15B及电路基板17被收容于壳体11。多个电池单体12通过多个导电构件13而彼此电连接。多个电池单体12的电力、即电池组1的电力能够经由导电构件14及连接器15A、15B向外部连接器100(连接构件)输出。此外,电池组1能够通过托架101及螺栓102固定于设置部103。连接器15A、15B的一方为正极连接器,连接器15A、15B的另一方为负极连接器。以后,作为连接器15A、15B的通称而有时使用连接器15。电池组1也可称作电池模组、电池装置。此外,壳体11也可称作外壳、容器。此外,电池单体12也可称作单电池、电池。连接器15为第一连接器的一例,外部连接器100为第二连接器的一例。
电池单体12例如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而构成。另外,电池单体12也可以是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等其他电池。
如图2所示,电池单体12构成为一方向(例如Y方向)较薄的偏平的长方体状。电池单体12具有壳体21、正极端子22A、负极端子22B、阀部24。在壳体21内收容有未图示的电极体及电解液。电极体作为一例,可以是作为发电要素的正极片及负极片隔着隔膜以螺旋状卷起而形成。此外,电极体作为一例,可以是正极片及负极片隔着隔膜层叠而形成。在电极体的正极片及负极片分别连接有正极端子22A及负极端子22B。以后,作为正极端子22A及负极端子22B的通称而有时使用电极端子22。
壳体21作为一例,构成为一方向(例如,Y方向)较薄的偏平的长方体状。壳体21通过金属材料(例如铝、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或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壳体21是收容体21a和盖体21b组合而构成的。收容体21a形成为上部敞开的大致长方体的箱型,在该收容体21a中收容有电极体及电解液。盖体21b将收容体21a的敞开的上部堵塞。壳体21也可称作容器。
正极端子22A及负极端子22B设置于盖体21b,从盖体21b的外表面突出。正极端子22A与负极端子22B在X方向即盖体21b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正极端子22A和负极端子22B分别由导电性材料构成。
阀部24在盖体21b中设置于正极端子22A与负极端子22B之间。阀部24在壳体21内的压力变得高于阈值时打开而使该壳体21内的压力降低。
多个电池单体12在壳体11内例如以三列并列。多个电池单体12以盖体21b的外表面朝向相同方向(作为一例为Z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以盖体21b的长边方向沿着相同方向(作为一例为X方向)的方式配置。多个电池单体12通过多个导电构件13而串联或者并联地电连接。导电构件13例如由铝等导电性材料构成。导电构件13也可称作母线、连接构件,结合构件。
如图1所示,壳体11呈现一方向(X方向)较长的长方体状的外观。如图2~6所示,壳体11具有底壁部11a、端壁部11b、11c、侧壁部11d、11e、顶壁部11f、中间壁部11g(参照图2)及分隔壁部11h(参照图2)等多个壁部(壁)。端壁部11b为第一外壁部的一例,底壁部11a为第二外壁部的一例。
底壁部11a形成为四边形状(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底壁部11a沿着XY平面而延伸。底壁部11a的外表面构成为平面状。
端壁部11b、11c形成为四边形状(例如长方形)的板状,与底壁部11a的长边方向(X方向)的端部连接。此外,端壁部11b、11c沿着与底壁部11a交叉的方向(作为一例为正交的方向,YZ平面)延伸。端壁部11b、11c在底壁部11a的长边方向(X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彼此大致平行地设置。
侧壁部11d、11e形成为四边形状(例如长方形)的板状,与底壁部11a的短边方向(Y方向)的端部连接。此外,侧壁部11d、11e沿着与底壁部11a交叉的方向(作为一例为正交的方向,XZ平面)延伸。侧壁部11d、11e在底壁部11a的短边方向(Y方向)上隔开空间而彼此大致平行地设置。此外,侧壁部11d、11e与相邻的端壁部11b、11c连接。
顶壁部11f形成为四边形状(例如长方形)的板状。顶壁部11f与端壁部11b、11c及侧壁部11d、11e的、与底壁部11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顶壁部11f在底壁部11a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与底壁部11a隔开空间而设置。顶壁部11f与底壁部11a大致平行地延伸。
中间壁部11g形成为四边形状(例如长方形)的板状。中间壁部11g位于底壁部11a与顶壁部11f之间。中间壁部11g与底壁部11a及顶壁部11f大致平行地延伸。中间壁部11g与端壁部11b、11c及侧壁部11d、11e的内表面连接。
分隔壁部11h形成为四边形状(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分隔壁部11h位于底壁部11a与中间壁部11g之间,与底壁部11a连接。分隔壁部11h与端壁部11b、11c并列地设置。分隔壁部11h与端壁部11b、11c大致平行地设置。此外,多个分隔壁部11h以它们的面彼此相面对的状态而并列地(作为一例为平行地)配置。分隔壁部11h的间隔大致恒定。
在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由底壁部11a、端壁部11b、11c、侧壁部11d、11e及中间壁部11g围起的收容室11i(参照图2)。收容室11i由分隔壁部11h、隔离物31划分成多个区域(室),各区域中收容有一个电池单体12。
此外,在壳体11的端壁部11b设置有两个突出部11j。两个突出部11j设置于端壁部11b的顶壁部11f侧的端部。突出部11j跨及端壁部11b和顶壁部11f而设置。各突出部11j向端壁部11b的外表面11ba的外侧突出(伸出)。两个突出部11j在壳体11的短边方向(Y方向)上彼此隔开空间而设置。在这些突出部11j的每个配置有连接器15。突出部11j也可称作伸出部。
壳体11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变性PPE(聚苯醚)、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构成。此外,作为壳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也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例如也可以使用PE、PP、PMP等烯烃树脂;PET、PBT、PEN等聚酯系树脂;POM树脂;PA6、PA66、PA12等聚酰胺系树脂;PPS树脂、LCP树脂等结晶性树脂及它们的合金树脂;或者,PS、PC、PC/ABS、ABS、AS、变性PPE、PES、PEI、PSF等非结晶性树脂及它们的合金树脂。
此外,如图2等所示,壳体11是作为多个构件的组合、具体地说作为收容体41、中间构件42及盖构件43的组合而构成的。中间构件42与收容体41的一端部重叠并与收容体41结合,盖构件43与中间构件42的一端部重叠并与中间构件42结合。收容室11i由收容体41及中间构件42围起。
收容体41具有:底壁部11a;被包含于端壁部11b、11c的端壁部41b、41c;被包含于侧壁部11d、11e的侧壁部41d、41e;分隔壁部11h。在收容体41设置有由底壁部11a、端壁部41b、41c、侧壁部41d、41e围起的开口部41f(凹部,空间)。开口部41f构成收容室11i的至少一部分。
中间构件42具有:被包含于端壁部11b、11c的端壁部42b、42c;被包含于侧壁部11d、11e的侧壁部42d、42e;中间壁部11g;突出部11j的至少一部分。中间构件42对收容体41的开口部41f进行覆盖。中间壁部11g与底壁部11a的厚度方向(Z方向,壳体11的高度方向)上的壁部42b、42c及侧壁部11d、11e各自的中间部连接。
盖构件43包含顶壁部11f、突出部11j的至少一部分。
收容体41与中间构件42通过结合部44而机械地结合,中间构件42与盖构件43通过结合部45而机械地结合。即,收容体41与盖构件43经由中间构件42而结合。结合部44通过在中间构件42的端壁部42b、42c及侧壁部42d、42e设置的多个爪卡止于收容体41的端壁部41b、41c及侧壁部11d、11e,从而将中间构件42与收容体41结合。此外,结合部45通过设置于盖构件43的多个爪卡止于中间构件42的侧壁部42d、42e而将盖构件43与中间构件42结合。
在上述构成的壳体11中,如上所述那样,在构成收容室11i的一部分的收容体41的开口部41f,收容有多个电池单体12。在相邻的电池单体12之间,配置有绝缘性的隔离物31。隔离物31使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2分离。隔离物31例如是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片。隔离物31也可称作分隔壁部(壁部)。
此外,电池单体12的正极端子22A及负极端子22B从在中间壁部11g设置的贯通孔(开口部)贯通,向中间壁部11g的顶壁部11f侧突出。
此外,在设置于中间壁部11g与顶壁部11f之间的收容室11k(空间),收容有多个导电构件13、14、连接器15A、15B、电路基板17、板构件18等。导电构件13、14例如焊接于电池单体12的电极端子(正极端子22A、负极端子22B)。连接器15A、15B通过螺钉等结合件46而与中间构件42结合。此外,电路基板17通过螺钉等结合件46而与盖构件43结合。
电路基板17例如为印刷电路板(PCB)。在电路基板17设置有布线图案并且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电路基板17与导电构件13等电连接,能够检测导电构件13的温度、电池单体12的电压等。此外,在电路基板17安装有两个(多个)连接器48。连接器48例如为LAN连接器(通信连接器)。连接器48从在中间构件42的端壁部42b设置的开口部42b1露出。连接器48配置在两个突出部11j间,即两个连接器15A、15B之间。在连接器48,例如连接有LAN电缆的连接器32(参照图7)。经由该LAN电缆,例如,控制装置接收电路基板17的检测结果并且控制电池单体12的电压。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连接器15、导电构件14及突出部11j。另外,两个导电构件14、两个连接器15及两个突出部11j分别为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下主要对一方(端壁部11d侧,图2中靠前侧)的、导电构件14、连接器15及突出部11j进行说明。
如图8、9所示,突出部11j具有底壁部11ja、端壁部11jb、侧壁部11jd、11je、顶壁部11jf。底壁部11ja从中间壁部11g延伸突出。侧壁部11jd从侧壁部11d(侧壁部42d)延伸突出。侧壁部11je位于侧壁部11jb的与Y方向相反的一侧(侧壁部11e侧),并且,与侧壁部11jb在Y方向上隔开空间而设置。顶壁部11jf从顶壁部11f延伸突出。端壁部11jb与底壁部11ja、侧壁部11jd、11je及顶壁部11jf连接。另外,两个突出部11j之中的另一方(端壁部11e侧,图2中的里侧)中,侧壁部11je从侧壁部11e(侧壁部42e)延伸突出,侧壁部11jd位于侧壁部11je的Y方向(侧壁部11d侧)。
此外,突出部11j具有突出部11j的突出方向(作为一例为X方向的相反方向,图9中为右方向)的端面11jj。端面11jj构成端壁部11jb的外表面。此外,在突出部11j内设置有室11jh(空间,收容室)。室11jh在端面11jj开口。室11jh包含贯通了端壁部11jb(端面11jj)的开口部11ji。此外,室11jh与收容室11k相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5为母连接器,外部连接器100为公连接器。连接器15具有:绝缘性的躯体15a;支撑于躯体15a的导电构件15b。在躯体15a设置有开口部15c。在开口部15c中插入有外部连接器100,连接器15与外部连接器100彼此嵌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连接器100向连接器15的插入方向(组装方向,安装方向)为突出部11j的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X方向)。即,外部连接器100向与突出部11j的突出方向的相反的方向(X方向)移动而安装于连接器15。躯体15a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另外,图9中概略地示出了连接器15的内部构造。
导电构件15b以一部分埋入躯体15a内的状态被支撑于躯体15a。导电构件15b与设置于躯体15a内的端子部电连接。该端子部与外部连接器100的端子部电连接。此外,导电构件15b在与躯体15a的开口部15c相反的一侧具有从躯体15a突出的端子部15d。端子部15d构成为平板状。端子部15d经由导电构件14而与电极端子22电连接。导电构件15b例如由铝等导电性材料构成。导电构件15b也可称作母线、连接构件、结合构件。
连接器15以开口部15c从突出部11j的开口部11ji露出、并且躯体15a与端子部15d在端壁部11b的厚度方向(X方向)上并列的状态,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室11jh。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躯体15a的一部分被收容于室11jh,躯体15a的其他部分及端子部15d被收容于收容室11k。另外,也可以是,躯体15a整体、连接器15整体被收容于室11jh。躯体15a为,该躯体15a的Y方向的两侧部分通过结合件46而与中间壁部11g和底壁部11ja的至少一方结合。此时,躯体15a被压靠于从中间壁部11g及底壁部11ja朝向连接器15突出的突起部11l。换句话说,躯体15a由突起部11l支撑。导电构件15b为第二导电构件的一例。
导电构件14具有两个端子部14a、14b、两个(多个)弯部14c、14d。端子部14a与电极端子22电连接。端子部14a例如以与电极端子22重叠的状态被焊接(结合)于电极端子22。端子部14b与连接器15电连接。端子部14a与端子部14b在Z方向上隔开配置。弯部14c、14d设置在端子部14a与端子部14b之间,并且在Z方向上并列。弯部14c与端子部14a连接。弯部14c构成为朝向X方向成为凸状且在X方向的相反侧敞开的大致U字状(弯曲状)。弯部14d与弯部14c和端子部14b连接。弯部14d构成为朝向X方向的相反侧成为凸状且在X方向敞开的大致U字状(弯曲状)。这样的构成的导电构件14中,至少弯部14c、14d能够作为弹性部(弹簧部)发挥功能。例如,在以由结合件46对连接器15进行固定的固定场所为支点、端子部15d在Z方向上发生了振动的情况等时,弯部14c、14d弹性变形。由此,容易缓和端子部14a、14b、15d、电极端子22处的应力集中。另外,弯部14c的形状也可以是U字状(弯曲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弯部14c的形状也可以是大致V字状等。导电构件14例如由铝等导电性材料构成。导电构件14也可称作母线、连接构件、结合构件。端子部14a为第一端子部的一例,端子部14b为第二端子部的一例。
连接器15的端子部15d与导电构件15b的端子部15d通过螺母47及公螺纹构件49而结合。螺母47及公螺纹构件49被收容于壳体11内(收容室11k),彼此连接。详细地讲,连接器15的端子部15d、导电构件15b的端子部15d及垫圈70沿Z方向被夹在螺母47与公螺纹构件49之间。螺母47为第一螺纹构件及第一螺母的一例,公螺纹构件49为第二螺纹构件的一例。
如图10、12所示那样,螺母47具有供公螺纹构件49插入的筒部47a、凸缘部47b。筒部47a构成为以中心轴Ax为中心的环状(作为一例为圆筒状)。中心轴Ax沿着Z方向。在筒部47a的内侧(内周部),设置有母螺纹部47c。螺母47例如由黄铜、铁等金属材料构成。此外,螺母47的表面可被实施镍等的镀覆。
凸缘部47b从筒部47a的Z方向的端部向筒部47a的径向的外侧伸出。凸缘部47b具有构成螺母47的Z方向的端面的面47d。在面47d上,导电构件14的端子部14b与导电构件15b的端子部15d重叠(参照图9)。面47d为第一面的一例。
此外,凸缘部47b在从沿着中心轴Ax的轴向(Z方向)的方向观察时构成为非圆形。即,凸缘部47b的绕着中心轴Ax的外周面47e在从沿着中心轴Ax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具有与中心轴Ax正交的方向上的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彼此不同的多个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凸缘部47b在从沿着中心轴Ax的方向观察时构成为六边形(多边形)。
螺母47以能够沿中心轴Ax的轴向(Z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于支撑部11ga。如图9~11所示,支撑部11ga设置于壳体11的中间壁部11g。在支撑部11ga设置有开口部11gb(贯通孔)。在该开口部11gb收容有螺母47。
支撑部11ga具有支撑部11ga的突出方向的端面11gc、以及构成支撑部11ga的内表面的面11gd、11ge、11gf。螺母47的包含面47d的端部从端面11gc突出。面11gd、11ge、11gf面对开口部11gb。面11gd构成为沿着螺母47的筒部47a的外周面的形状(圆筒状),将筒部47a包围。面11ge构成为沿着螺母47的凸缘部47b的外周面47e的形状(非圆形,作为一例为六边形),将外周面47e包围。面11gf设置在面11gd与面11ge之间,并且沿着XY平面延伸。面11gf将凸缘部47b支撑于中心轴Ax的轴向的一方侧(Z方向)。面11ge为第二面的一例。
上述构成的支撑部11ga以使螺母47能够沿中心轴Ax的轴向(Z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螺母47。此外,面11ge以与外周面47e接触的状态限制绕着中心轴Ax的螺母47的旋转。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1ga可通过树脂成形而与中间构件42一体形成。因而,面11gd以其径长(筒径)随着趋向端面11gc而变大的方式构成为锥形状。即,在面11gd设置有脱模角度。另一方面,面11ge的径长是恒定的。通过这样的构成,抑制了支撑部11ga的形状不合格,并且,抑制了面11gd与凸缘部47b的外周面47e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
在以上的构成中,如图6、图7所示,在外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15连接的状态下,与外部连接器100连接的电缆104沿着端壁部11b朝向端壁部11b的下端部11s延伸。即,电缆104在与外部连接器100向连接器15的插入方向(X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电缆104与壁部11b的外表面11ba之间设置有间隙。
如图1所示,电池组1例如通过托架101及螺栓102而被固定于设置部103。设置部103例如形成为沿着壳体11的底壁部11a延伸的长方形(四边形状)的板状。设置部103也可称作支撑构件、散热构件、托盘构件、架子构件、滑动构件等。电池组1、托架101及设置部103为电池单元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多个电池单元可以分别以相同的姿势在Y方向上并列配置。设置部103为第二支撑构件的一例。
托架101例如具有底壁部101a、立壁部101b。底壁部101a形成为沿着设置部103延伸的四边形状的板状。如图2、图4也示出那样,在底壁部101a设置有供螺栓102贯通的开口部101c。此外,立壁部101b形成为沿着壳体11的端壁部11b、11c延伸的长方形的板状,与底壁部101a的端壁部11b、11c侧的端部连接。在立壁部101b,设置有供螺栓102贯通的开口部101d。托架101通过彼此连接的底壁部101a及立壁部101b,在Y方向的视线上形成为大致L字状。托架101为第一支撑构件的一例,也可称为安装构件、固定构件等。
然后,如图3、图5所示,在壳体11的端壁部11b、11c,分别设置有多个螺母51。在螺母51,设置有能够与螺栓102的第一螺纹部102a(参照图2)连接的第二螺纹部51c(参照图3、15)。第一螺纹部102a为在螺栓102的轴部的外表面形成的公螺纹部,第二螺纹部51c为在螺母51的筒部51a的内表面形成的母螺纹部。螺母51例如通过内嵌成形等而与壳体11一体地构成。此外,螺母51以至少第二螺纹部51c露出在壳体11的外侧的状态固定于端壁部11b、11c。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些螺母51上,以在中间夹着立壁部101b(参照图1、2)的状态,结合着螺栓102,由此,壳体11被支撑(固定)于托架101。此外,通过在可设置在设置部103的里侧的螺母上以在中间夹着设置部103及底壁部101a的状态结合有螺栓102,从而托架101被固定于设置部103。通过这样的构成,壳体11(电池组1)经由托架101而被固定于设置部103。托架101及螺栓102为固定构造的一例。另外,将底壁部101a结合于设置部103的螺栓102也可以是螺钉。螺母51为第二螺母的一例。
此外,在壳体11的底壁部11a与设置部103之间,可设置片状的热传导构件。热传导构件例如由含有热传导性填料(金属材料)的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如图4所示,在壳体11上安装有托架101的状态下,底壁部11a的下表面与底壁部101a的下表面彼此沿着相同平面而并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将沿X方向并列的两个底壁部101a向设置部103侧压靠的状态下将螺栓102与螺母51结合,由此,在底壁部11a与设置部103之间使热传导构件在Z方向上压缩。由此,底壁部11a与热传导构件彼此更容易紧贴,并且,热传导构件与设置部103彼此更容易紧贴。由此,例如,收容于壳体11的多个电池单体12的热经由底壁部11a、热传导构件,更容易高效地向设置部103传递。另外,热传导构件不限于热传导片,例如也可以是润滑脂、粘合剂等。
此外,如图3、图5所示,在端壁部11b、11c的每个,多个(例如四个)螺母51在Y方向及Z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设置。托架101通过多个螺母51,能够选择地安装在任意的位置处。托架101例如与多个螺母51之中的至少沿Y方向并列的两个螺母51被进行两点紧固,从而与一点紧固的情况相比,壳体11容易被托架101更牢固地支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螺母51,壳体11能够以多个姿势而设置,多个姿势是指:底壁部11a与设置部103相面对的第一姿势(参照图1);侧壁部11d与设置部103相面对的第二姿势;侧壁部11e与设置部103相面对的第三姿势;等等。第一姿势、第二姿势及第三姿势的哪个姿势的情况下都是,能够通过沿Y方向及Z方向并列的两个螺母51,对托架101进行两点紧固。另外,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第三姿势)中使用了不同的托架101。
此外,如图3、6所示,多个螺母51设置于端壁部11b、11c之中的、收容体41的端壁部41b、41c。沿Z方向并列的两个螺母51以端壁部41b、41c的Z方向的中间部为中央而设置于从该中间部离开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假设在中间构件42的端壁部42b、42c设置有螺母51的情况下,有可能需要将托架101的立壁部101b(参照图1、图2)延伸到与端壁部42b、42c在X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关于该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螺母51设置于端壁部41b、41c,因此,托架101的立壁部101b在Z方向上容易构成为更小型。另外,在端壁部41b、41c、或者端壁部42b、42c,可在与立壁部101b在X方向上不重叠地在Z方向上偏移的位置处设置序列号等的显示部。根据本实施方式,托架101容易在Z方向上构成为更小型,因此,还具有容易抑制例如序列号等的显示部被托架101覆盖而遮挡的优点。
此外,如图3、图6所示,在端壁部42b设置有连接器15A、15B。连接器15A、15B位于沿Y方向并列的两个螺母51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5A、15B与螺母51(第二螺纹部51c)在Y方向偏移地配置。如图1也示出的那样,在连接器15A、15B上连接有外部连接器100。外部连接器100的电缆104例如从外部连接器100沿着Z方向延伸,并且,在设置部103侧沿着X方向弯曲地被引出。假设连接器15A、15B与螺母51在Y方向上不偏移地配置的情况下,外部连接器100的电缆104可能受到螺母51、乃至与螺母51结合的螺栓102的干扰。关于该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连接器15A、15B与螺母51在Y方向上偏移地配置,因此,容易抑制产生上述的不良状况。连接器15A、15B为连接器连接部的一例。此外,Y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一例。
此外,如图6所示,多个螺母51(第二螺纹部51c)设置于端壁部11b之中的端壁部41b,连接器15A、15B设置于端壁部11b之中的端壁部42b。通过这样的构成,多个螺母51(第二螺纹部51c)位于比端壁部11b的上端部11t更靠近下端部11s的位置,连接器15A、15B位于比端壁部11b的下端部11s更靠近上端部11t的位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容易使连接器15A、15B与螺母51在Z方向上彼此更远离地配置。由此,例如,容易抑制组装于螺母51的托架101受到连接器15A、15B、乃至与连接器15A、15B连接的外部连接器100等的干扰。下端部11s为第一端部的一例,上端部11t为第二端部的一例。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1的端壁部11b设置有螺母51、连接器15A、15B、连接器48等,因此,能够在端壁部11b的周围更高密度地配置托架101、外部连接器100、连接器32等。由此,例如,容易有效地活用壳体11的除了端壁部11b的周围之外的空间、例如侧壁部11d、11e的周围的空间等,进而有时容易使多个电池组1(电池单元)在Y方向上彼此更接近地配置。
如图15所示,螺母51例如具有筒部51a、凸缘部51b。筒部51a构成为沿着端壁部11b、11c的厚度方向、即X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在筒部51a的内表面(筒内)设置有第二螺纹部51c。凸缘部51b位于筒部51a的X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从筒部51a向径向(YZ平面)的外侧伸出。凸缘部51b在X方向的视线中,例如构成为六边形状(多边形状)。此外,螺母51为,第二螺纹部51c的X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即与托架10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被封闭。螺母51例如可通过对六棱柱状的棒材设置开口部并实施攻丝加工、并且将棒材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切削成圆形状而构成。
如图13、14所示,螺母51以凸缘部51b和筒部51a的至少一部分被埋入端壁部11b、11c中的状态而与壳体11一体化。凸缘部51b具有:面向X方向的一方侧的面51b1;面向X方向的另一方侧的面51b2;面向径向(YZ平面)的外侧的面51b3。通过凸缘部51b的面51b1、51b2与端板部11b、11c的树脂彼此卡止,抑制了螺母51相对于端壁部11b、11c的向X方向的移动、即脱离。此外,通过六边形状的凸缘部51b的面51b3与端板部11b、11c的树脂彼此卡止,从而螺母51相对于端壁部11b、11c的向径向的移动及向周向的移动(旋转)被抑制。
此外,在端板部11b、11c设置有覆盖部11p。覆盖部11p从凸缘部51b的径向的外侧,沿着X方向突出并且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对凸缘部51b的与电池单体12相反的一侧、即凸缘部51b的面51b2进行覆盖。筒部51a通过覆盖部11p而局部被覆盖,至少一部分沿着X方向比覆盖部11p更突出。螺母51例如由磁性材料构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连接器15(第一连接器)设置于突出部11j。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更容易知道连接器15的位置。此外,例如,容易进行将外部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连接于连接器15的作业。此外,例如,容易抑制与外部连接器100连接的电缆104与端壁部11b的外表面11ba接触。此外,例如电缆104的配置的自由度容易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连接器15的至少一部分被收容在突出部11j的室11jh内。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容易通过突出部11j对连接器15进行保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导电构件14(第一导电构件)具有设置在端子部14a(第一端子部)与端子部14b(第二端子部)之间的弯部14c、14d。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由于电池组1的组装时、将电池组1搭载于车辆等移动体时的振动等而导致对导电构件14作用了负荷,通过弯部14c、14d变形,也能够容易地缓和端子部14a及端子部14b处的应力的集中。由此,提高了导电构件14与电池单体12及连接器15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此外,即使在连接器15或电池单体12存在配置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弯部14c、14d变形,也能够容易地吸收它们的偏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支撑部11ga以使螺母47能够在螺母47(第一螺母)的中心轴Ax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螺母47。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由于电池组1的组装时、将电池组1搭载于车辆等的移动体时的振动等而导致对导电构件14作用了负荷,导电构件14、15b会与螺母47一起移动,因此,也容易缓和导电构件14、15b的端子部14a、14b、15d处的应力集中。此外,即使在连接器15或电池单体12存在配置偏差的情况下,通过螺母47的移动,也可容易地吸收它们的偏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螺母47具有从筒部47a向筒部47a的径向的外侧伸出的凸缘部47b,凸缘部47b具有重叠有导电构件14和导电构件15b的面47d(第一面)。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相比于对未设置凸缘部47b的筒部47a重叠导电构件14及导电构件15b的情况,容易加大对导电构件14及导电构件15b进行支撑的面积。因此,容易缓和导电构件14及导电构件15b处的应力集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凸缘部47b在沿着中心轴Ax的方向观察时构成为非圆形。此外,支撑部11ga构成为沿着外周面47e的形状并将外周面47e包围,在与外周面47e接触的状态下限制螺母47的绕着中心轴Ax的旋转。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不需要作业者进行螺母47的旋转紧固,因此使得公螺纹构件49向螺母47的连接作业容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电池组1具备:壳体11,被支撑于托架101(第一支撑构件),具有绝缘性的端壁部11b、11c;多个电池单体12,被收容于壳体11;以及第二螺纹部51c,设置于端壁部11b、11c,能够与第一螺纹部102a(螺栓102)连接,在第一螺纹部102a以将托架101夹在中间的方式组装于第二螺纹部51c的状态下,壳体11被支撑于托架101。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设置于端壁部11b、11c的第二螺纹部51c,能够以更简单的构成来实现能够将壳体11组装于托架101的电池组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螺纹部51c由以至少一部分被埋入于端壁部11b、11c的状态设置的螺母51(母螺纹部)构成。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相比于第二螺纹部51c由螺栓102(公螺纹部)构成的情况,容易更简单地构成电池组1。由此,例如,能够减少电池组1的制造需要的工时、费用等,能够使端壁部11b、11c和螺母51更加容易或者更加高精度地一体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螺母51具有:在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部51c的筒部51a;从筒部51a的与托架10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筒部51a的径向(YZ平面)的外侧伸出的凸缘部51b。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凸缘部51b,抑制了螺母51相对于端壁部11b、11c的向X方向的移动,进而容易抑制螺母51从端板部11b、11c脱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凸缘部51b在从端壁部11b、11c的厚度方向、即X方向观察时构成为多边形状。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多边形状的凸缘部51b,抑制了螺母51相对于端壁部11b、11c的向周向的移动(旋转),进而能够使第一螺纹部102a与第二螺纹部51c之间的连接作业更加顺畅、更加高精度或者更加可靠地进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端板部11b、11c设置有从凸缘部51b的径向的外侧突出、将凸缘部51b的与电池单体12相反的一侧的面51b2覆盖的覆盖部11p。假设在端壁部11b、11c未设置覆盖部11p的情况下,端壁部11b、11c的与凸缘部51b的面51b2对置的部分的壁厚可能会变薄。关于该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覆盖部11p,抑制了与凸缘部51b的面51b2对置的部分的壁厚变薄,进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螺母51从端壁部11b、11c脱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筒部51a的至少一部分比覆盖部11p更向端板部11b、11c的厚度方向、即X方向突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筒部51a,抑制了托架101与覆盖部11p之间的接触,进而容易抑制因托架101与覆盖部11p的接触而产生的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螺母51为,第二螺纹部51c的与托架10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被封闭。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相比于第二螺纹部51c的与托架10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敞开的情况,容易更可靠地抑制第一螺纹部102a(螺栓102)向端板部11b、11c的侵入、进而向收容室11i的侵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螺母51由磁性材料构成。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壳体11与螺母51的一体成型时,能够通过磁铁等将螺母51保持在端壁部11b、11c的任意的位置,进而,有时能够更容易或者更高精度地使端板部11b、11c与螺母51一体化。此外,例如,通过将螺母51与设置于端板部11b、11c的磁铁等结合,有时能够将螺母51保持(固定)在端壁部11b、11c的任意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端壁部11b,在比下端部11s(第一端部)更靠近上端部11t(第二端部)的位置设置连接器15A、15B(连接器连接部),在比上端部11t更靠近下端部11s的位置设置第二螺纹部51c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连接器15A、15B与第二螺纹部51c容易在Z方向上彼此更远离地配置。由此,例如,抑制了组装于第二螺纹部51c的托架101与连接器15A、15B、进而与连接器15A、15B连接的外部连接器100等发生干扰,托架101能够在Z方向上更小型地构成。此外,由于托架101容易更小型地构成,因此,有时可容易地抑制端板部11b、11c上可设置的序列号等的显示部被托架101覆盖而遮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连接器15A、15B与第二螺纹部51c在Y方向(第一方向)上偏移地配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容易抑制与连接器15A、15B连接的外部连接器100的电缆104等受到第二螺纹部51c(螺母51)、进而与第二螺纹部51c结合的第一螺纹部102a(螺栓102)的干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外部连接器100与连接器15连接的状态下,与外部连接器100连接的电缆104沿着端壁部11b延伸。这样的构成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5设置于突出部11j。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与未设置突出部11j的情况相比,容易加大电缆104与壁部11b的外表面11ba之间的间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为,底壁部11a连接于设置部103,并且,在设置部103经由托架101连接有螺母51。由此,壳体11与设置部103之间的导热路成为多个,因此电池组1的散热变得容易。另外,如上所述,底壁部11a也可以经由热传导构件与设置部103连接。
<其他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图16~18所示的第2~4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具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电池组1同样的构成。由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的结果(效果)。但是,第2~第4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主要是螺母47不同。
图1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47中,凸缘部47b具有伸出量及形状彼此不同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47f,第二部分47g)。第一部分47f具有外周面47e并从筒部47a向径向的外侧伸出。第二部分47g与第一部分47f连接。第二部分47g具有面47d,至少一部分(作为一例为全部)从第一部分47f向径向的外侧伸出。并且,面47d的面积比第一部分47f的与中心轴Ax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大。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面47d的面积比第一部分47f的与中心轴Ax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大。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容易加大对导电构件14及导电构件15b进行支撑的部分的面积。因此,容易缓和导电构件14及导电构件15b处的应力集中。
图17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螺母47与第2实施方式的螺母47同样,具有第一部分47f、第二部分47g。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面47d(第二部分47g)相对于中心轴Ax非对称地构成。即,面47d在其外周部具有相对于中心轴Ax而在筒部47a的径向上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且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彼此不相同的一对部分。作为一例为,面47d在其外周边部具有曲率恒定的弯曲部47da、以及直线部47db,例如,弯曲部47da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不同于直线部47db的中心部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
此外,相比于弯曲部47da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直线部47db的中心部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较短。这样的构成的螺母47作为一例为,以直线部47db沿着Y方向的姿势而配置。由此,使连接器15的躯体15a及螺母47在X方向上容易接近。由此,容易实现电池组1的小型化及体积能量密度的提高。
图18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螺母47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外周面47e和面47d连续地设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面47d相对于中心轴Ax构成为非对称。即,面47d在其外周部具有相对于中心轴Ax而在筒部47a的径向上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且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彼此不同的一对部分。作为一例,面47d在其外周部具有直线部47dd、47de。直线部47de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比直线部47dd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最短距离)短。这样的构成的螺母47作为一例为,以直线部47dd、47de沿着Y方向的姿势而配置。由此,例如,相比于直线部47de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和直线部47dd与中心轴Ax之间的距离相同的构成,使连接器15的躯体15a及螺母47在X方向上容易接近。由此,容易实现电池组1的小型化及体积能量密度的提高。
此外,以上说明的第2~第4实施方式的支撑部11ga的内表面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成为沿着第2~第4实施方式的螺母47的形状,第2~第4实施方式的支撑部11ga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支撑部11ga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连接器为母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为公连接器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一连接器为公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为母连接器。此外,也可以是,第一螺纹构件为螺母,第二螺纹构件为公螺纹构件。
以上示例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例,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构成以外也能够实现,并且,能够得到通过基本的构成(技术的特征)得到的各种效果(也包括派生的效果)。此外,各构成要素的参数(构造、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Claims (13)

1.一种电池组,其中,具备:
壳体,具有第一外壁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部并向所述第一外壁部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多个电池单体,具有电极端子,被收容于所述壳体;以及
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该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面、以及在所述端面开口的室,
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被收容于所述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具备第一导电构件,该第一导电构件具有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二端子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二端子部之间的弯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具备:
第一螺纹构件;
第二螺纹构件,与所述第一螺纹构件连接;
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第一螺纹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螺纹构件的中心轴的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第一螺纹构件;以及
第一导电构件,与所述电极端子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绝缘性的躯体和支撑于所述躯体的第二导电构件,
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被夹在所述第一螺纹构件与所述第二螺纹构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第一螺纹构件为第一螺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第一螺母具有:
绕着所述中心轴的环状的筒部;以及
凸缘部,具有重叠有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第一面,从所述筒部向所述筒部的径向的外侧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凸缘部在从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构成为非圆形,
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二面,该第二面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面的形状,将所述外周面包围,在与所述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一螺母的绕着所述中心轴的旋转进行限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凸缘部具有:第一部分,具有所述外周面,从所述筒部向所述径向的外侧伸出;以及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具有所述第一面,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径向的外侧伸出,
所述第一面的面积比所述第一部分的与所述中心轴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大。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非对称地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部且能够与第一螺纹部连接的第二螺纹部,
所述第一外壁部为绝缘性,
在所述第一螺纹部将第一支撑构件以夹在中间的方式组装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状态下,所述壳体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第二螺纹部由以至少一部分被埋入于所述第一外壁部的状态而设置的第二螺母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与第二支撑构件连接的第二外壁部,
所述第二螺纹部经由所述第一支撑构件而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在第二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电缆沿着所述第一外壁部延伸。
CN201680082357.6A 2016-03-16 2016-03-16 电池组 Active CN108701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8383 WO2017158773A1 (ja) 2016-03-16 2016-03-16 組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1784A true CN108701784A (zh) 2018-10-23
CN108701784B CN108701784B (zh) 2021-06-08

Family

ID=5985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2357.6A Active CN108701784B (zh) 2016-03-16 2016-03-16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3463B2 (zh)
EP (1) EP3432383B1 (zh)
JP (1) JP6639637B2 (zh)
CN (1) CN108701784B (zh)
WO (1) WO20171587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6116B2 (ja) * 2017-09-21 2021-12-08 株式会社ブルーエナジー 蓄電装置
JP6936970B2 (ja) * 2017-10-16 2021-09-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筐体内回路体に対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接続構造
KR102159347B1 (ko) * 2017-11-14 2020-09-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셀 가압형 엔드 플레이트와 확장형 센싱 하우징 구조가 적용된 배터리 모듈
KR102315974B1 (ko) * 2017-12-01 2021-10-2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장 어셈블리 및 상기 전장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11862817B2 (en) 2018-02-14 2024-01-02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JP6797875B2 (ja) * 2018-10-03 2020-12-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WO2024102576A1 (en) * 2022-11-11 2024-05-16 Caterpillar Global Mining Equipment Llc Energy storage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974A (zh) * 2007-09-17 2009-03-2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JP2010153128A (ja) * 2008-12-24 2010-07-0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CN101989667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相对电动交通工具装卸的电池组和具备该电池组的电动交通工具
CN104659439A (zh) * 2013-11-20 2015-05-27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模块
CN104981922A (zh) * 2012-12-27 2015-10-14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模块、和包括保护电路模块的蓄电池模块
US9178203B2 (en) * 2012-02-15 2015-11-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attery module with a flexible bus
CN205858607U (zh) * 2016-07-14 2017-01-04 沈阳佳信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十字头体与活塞杆连接的液压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4873A (ja) 2009-04-07 2010-10-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構造およびパック電池
KR101108181B1 (ko) 2009-11-27 2012-01-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팩
JP5475633B2 (ja) 2010-12-24 2014-04-16 株式会社東芝 組電池装置
JP5694843B2 (ja) * 2011-04-25 2015-04-01 Jm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1987773B1 (ko) * 2012-07-16 2019-06-11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전지팩
JP6023606B2 (ja) 2013-02-18 2016-11-0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蓄電装置
JP5880473B2 (ja) * 2013-02-27 2016-03-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ユニット
US20150037662A1 (en) 2013-07-30 2015-02-0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 battery cell
JP6106635B2 (ja) 2014-07-11 2017-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974A (zh) * 2007-09-17 2009-03-25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JP2010153128A (ja) * 2008-12-24 2010-07-0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CN101989667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相对电动交通工具装卸的电池组和具备该电池组的电动交通工具
US9178203B2 (en) * 2012-02-15 2015-11-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attery module with a flexible bus
CN104981922A (zh) * 2012-12-27 2015-10-14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模块、和包括保护电路模块的蓄电池模块
CN104659439A (zh) * 2013-11-20 2015-05-27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模块
CN205858607U (zh) * 2016-07-14 2017-01-04 沈阳佳信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十字头体与活塞杆连接的液压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03463B2 (en) 2021-01-26
JPWO2017158773A1 (ja) 2018-10-18
JP6639637B2 (ja) 2020-02-05
US20190081292A1 (en) 2019-03-14
EP3432383B1 (en) 2023-01-11
EP3432383A4 (en) 2019-12-04
CN108701784B (zh) 2021-06-08
EP3432383A1 (en) 2019-01-23
WO2017158773A1 (ja) 201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1784A (zh) 电池组
CN107710450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2082251B (zh) 电池组
EP2207222B1 (en) Battery pack
US885279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ith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EP2131419B1 (en) Battery Pack
US20190341657A1 (en) Smart-battery-protection plate, smart battery, and mobile platform
CN106058134A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10541452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ircuit board having protruding surface
CN109560225A (zh)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CN109478629B (zh) 布线模块
EP3203593B1 (en) Adapter
JP5822587B2 (ja) 電池収納室及び電子機器
CN108496262A (zh) 电池组
JP7102117B2 (ja) 接続部材
CN106328876A (zh) 棱柱形的蓄电池单池和蓄电池组
EP3190644A1 (en) Lead tab of fibrous secondary battery
CN110495842A (zh) 电机、分水器和具有该分水器的洗碗机
CN209169556U (zh) 一种航空插头
US11011881B1 (en) Interchangeable plug charger with coaxial conductive structure
CN212783967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卡接结构
US20230018206A1 (en) Dual real time clock (rtc) battery hold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17956140U (zh) 异形导电端子和储能装置
CN212159901U (zh) 集成电能表组件和具有其的电能表
JP2018026215A (ja) 組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