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0225A -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0225A
CN109560225A CN201811119450.7A CN201811119450A CN109560225A CN 109560225 A CN109560225 A CN 109560225A CN 201811119450 A CN201811119450 A CN 201811119450A CN 109560225 A CN109560225 A CN 109560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ttery module
connecting component
battery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94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0225B (zh
Inventor
诸根理仁
山本博史
松尾辰己
伊藤元洋
佐藤信也
黑田和人
冈部令
金子典广
行田稔
笹木裕司
浅见康太
根岸信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85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021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547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16497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60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0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0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9Processes for forming or storing electrodes in the battery contai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urrent, e.g. fus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45Multimode batteries, e.g. containing auxiliary cells or electrodes switchable in parallel or series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3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池模块。例如,得到不良情况更少、被改善了的新型构成的电池模块。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例如具备多个电池单元、第一框体、连接部件。多个电池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在第一框体中设置有分别收容电池单元的各自的多个第一收容部、以及与第一收容部在第一方向上分隔的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连接部件具有:主体,收容于第二收容部;一对连接端子,设置于主体的朝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的第一面上,能够经由导电部件与电池单元的电极部电连接;以及导电部,跨越在一对连接端子之间。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电池模块,具备:多个电池单元;框体,设置有收容多个电池单元的收容部;以及虚设电池(连接部件),与电池单元一起收容于收容部,设置有能够经由导电部件与电池单元的电极部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1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电池模块中,例如,如果能够获得不良情况更少、被改善的新构成,则较优选。
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例如具备多个电池单元、第一框体、以及连接部件。多个电池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在第一框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收容部,分别收容电池单元的每个;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收容部分隔。连接部件具有:主体,收容于第二收容部;一对连接端子,设置在主体的朝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的第一面,能够经由导电部件与电池单元的电极部电连接;以及导电部,跨越在一对连接端子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细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连接部件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连接部件的第二板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且是多个连接部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且是多个连接部件机械式地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且是多个连接部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且是多个连接部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且是多个连接部件的组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且是多个连接部件的组件机械式地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连接部件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连接部件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局部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截面图。
图16是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连接部件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连接部件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8是第八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例示性且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V-V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1A~1E…电池模块,11…框体(第一框体),11x1…第一收容部,11x2…第二收容部,12…电池单元,13、14…汇流条(导电部件),18、18A~18E…连接部件,20…框体(第二框体),22…正极端子(电极部),23…负极端子(电极部),30…主体,30a…上表面(第一面),30b…下表面(第二面),30r…开口部,30t…格子状部分,30x…突起(标记),31…第一板(导电部),31a…窄宽度部(熔断部),32…连接端子,33…第二板,35…连接部,X…第一方向,Y…第三方向,Z…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构成以及通过该构成实现的作用以及效果,为一个例子。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序号仅用于区别零件、部件,并不表示顺序、优先度。
此外,在以下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在以下,对于这些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共通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方便,定义有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X方向沿着框体11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并且沿着电池单元12以及连接部件18的厚度方向。Y方向沿着框体11的长边方向,并且沿着电池单元12以及连接部件18的宽度方向。Z方向沿着框体11的高度方向,并且沿着电池单元12以及连接部件18的高度方向。X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Y方向是第三方向的一个例子,Z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个例子。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电池模块1的立体图,图2是电池模块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的细节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3所示那样,电池模块1例如具备框体11、多个电池单元12、汇流条13、14、连接器15、16、电路基板17、以及连接部件18。框体11是第一框体的一个例子,汇流条13、14是导电部件的一个例子。
电池单元12、汇流条13、14、连接器15、16、电路基板17以及连接部件18收容于框体11。多个电池单元12经由多个汇流条13以及多个连接部件18而相互电连接。多个电池单元12的电力、即电池模块1的电力能够经由汇流条14以及连接器15向外部连接器100输出。一对连接器15中的一方为正极连接器,另一方为负极连接器。
电池模块1设置于各种装置、机械、设备等,作为这些各种装置、机械、设备的电源而使用。例如,电池模块1除了作为汽车、自行车(移动体)等的电源等、移动型的电源而使用以外,例如,还能够作为POS(Point Of Sales)系统用的电源等、安放型的电源而使用。此外,在各种装置等中,还能够将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电池模块1作为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而成的组合来搭载。此外,电池模块1所包含的电池单元12、连接部件18的数量、配置等,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情况。电池模块1也称为组电池、电池装置等,电池单元12也称为单电池、电池等。
电池单元12例如构成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电池单元12也可以是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蓄电池、充电式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一种,电解质中的锂离子负责导电。作为正极材料,例如使用锂锰复合氧化物、锂镍复合氧化物,锂钴复合氧化物、锂镍钴复合氧化物、锂锰钴复合氧化物,尖晶石型锂锰镍复合氧化物、具有橄榄石构造的锂磷氧化物等,作为负极材料,例如使用钛酸锂(LTO)等氧化物系材料、铌复合氧化物等氧化物材料等。另外,作为电解质(例如电解液),可以将配合了氟类络盐(例如LiBF4、LiPF6)等锂盐的例如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等有机溶剂等单独使用或者混合多种来使用。
图2所示那样,电池单元12例如具有框体20、作为电极部的正极端子22以及负极端子23。框体20构成为在X方向上较薄的偏平的长方体状。正极端子22以及负极端子23设置于框体20的上表面20a。上表面20a也能够称为端子面、顶面、外表面、露出面等。框体20是第二框体的一个例子。
此外,框体20例如具有壳体20A、盖20B。壳体20A构成为一端侧(上端侧)开放的长方体状的箱型。盖20B构成为长方形的板状,堵塞壳体20A的开放的部分。壳体20A与盖20B例如通过焊接等相互结合,抑制从所结合的部分泄漏液体、气体等。框体20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构成。电池单元12为所谓方型罐类型的电池单元,也能够称为罐单元等。
此外,在框体20的内部例如收容有电极体、电解液等。电极体例如具有正极片、负极片、绝缘层(分隔件)。电极体卷绕有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绝缘层,能够构成为扁平形状。电极体能够作为电极组且是发电要素起作用。
正极端子22以及负极端子23设置为在Z方向上贯通盖20B的状态。正极端子22与负极端子23位于在盖20B的长边方向、即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位置。正极端子22在框体20内与电极体的正极片电连接,负极端子23在框体20内与电极体的负极片电连接。
此外,在盖20B的正极端子22与负极端子23之间设置有阀部24。阀部24在框体20内的压力高于阈值的情况下开放,使该框体20内的压力降低。
多个电池单元12在框体11内例如排列为三列。具体地说,在框体11中,六个电池单元12和两个连接部件18在X方向上排列而成的列,在Y方向上设置有三列。多个电池单元12以及多个连接部件18被配置为,各自的上表面20a、30a(端子面)朝向相同的方向(上方),并且各自的上表面20a、30a的长边方向沿着相同方向(Y方向)。多个电池单元12以及多个连接部件18通过图3所示的多个汇流条13、14而串联、并列地电连接。
如图1~3所示那样,框体11构成为在Y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框体11例如具有底壁部11a、端壁部11b、11c、侧壁部11d、11e、顶壁部11f、中间壁部11g(参照图3)、分隔壁部11h(参照图2、3)等多个壁部。
底壁部11a沿着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XY平面)延伸,并且,构成为在Y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板状。底壁部11a面向多个电池单元12的下表面、以及多个连接部件18的下表面30b(参照图5)。
端壁部11b、11c均沿着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XZ平面)延伸,且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互平行地设置。端壁部11b、11c与底壁部11a的长边方向、即Y方向的两端部连接。
侧壁部11d、11e均沿着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YZ平面)延伸,且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互平行地设置。侧壁部11d、11e与底壁部11a的短边方向、即X方向的两端部连接。此外,侧壁部11d、11e与端壁部11b、11c分别连接。
顶壁部11f构成为沿着底壁部11a延伸的长方形板状。顶壁部11f与端壁部11b、11c以及侧壁部11d、11e的与底壁部11a相反侧的端部连接。
与顶壁部11f同样,中间壁部11g(参照图3)构成为沿着底壁部11a延伸的长方形板状。中间壁部11g位于底壁部11a与顶壁部11f之间,在Z方向上与底壁部11a以及顶壁部11f分别隔开间隔地设置。中间壁部11g与端壁部11b、11c以及侧壁部11d、11e的内表面连接。
分隔壁部11h构成为沿着端壁部11b、11c延伸的长方形板状。分隔壁部11h位于底壁部11a与中间壁部11g之间,且跨越在侧壁部11d与侧壁部11e之间。分隔壁部11h在Y方向上与端壁部11b、11c分别隔开间隔地排列。
在框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由底壁部11a、端壁部11b、11c、侧壁部11d、11e以及中间壁部11g围起的收容室11i。收容室11i由图2、3所示的分隔壁部11h、隔离件28等划分为多个收容部11x(区域、空间),在各收容部11x中各收容有一个电池单元12或者连接部件18。即,在收容部11x中包括收容电池单元12的第一收容部11x1、收容连接部件18的第二收容部11x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的各列中,第二收容部11x2在X方向的中央部侧各设置有两个。
框体11例如由改性PPE(聚苯醚)、PFA(全氟烷氧基烷烃、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另外,作为壳体11的合成树脂材料,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使用PE、PP、PMP等烯烃树脂、PET、PBT、PEN等聚酯系树脂、POM树脂、PA6、PA66、PA12等聚酰胺系树脂、PPS树脂、LCP树脂等结晶性树脂及它们的合金树脂,或者,能够使用PS、PC、PC/ABS、ABS、AS、改性PPE、PES、PEI、PSF等非结晶性树脂以及它们的合金树脂。
另外,框体11通过将多个部件(分割体)组合而构成。具体而言,框体11例如具有壳体41、中间盖42和顶盖43。中间盖42堵塞壳体41的收容室11i,并与壳体41一体化。另外,顶盖43堵塞中间盖42中的汇流条13、14、电路基板17等的收纳部分,并与中间罩42一体化。
壳体41具有底壁部11a、包含于端壁部11b、11c的端壁部41b、41c、包含于侧壁部11d、11e的侧壁部41d、41e、以及分隔壁部11h。在壳体41上设置有由底壁部11a、端壁部41b、41c以及侧壁部41d、41e围起、且向上方开放的开口部41f。开口部41f构成收容室11i的至少一部分。壳体41也能够称为收容体、第一框体部件等。
中间盖42具有包含于端壁部11b、11c的端壁部42b、42c、包含于侧壁部11d、11e的侧壁部42d、42e、以及中间壁部11g。中间盖42覆盖壳体41的开口部41f。中间壁部11g与端壁部42b、42c以及侧壁部42d、42e各自的Z方向的中间部连接。中间盖42也能够称为中间部件、第二框体部件等。
上盖43至少具有顶壁部11f。上盖43覆盖中间盖42的比中间壁部11g靠上方的空间。上盖43也能够称为盖、第三框体部件等。
如图1、2所示那样,壳体41与中间盖42通过钩挂部44相互机械地结合,中间盖42与上盖43通过钩挂部45相互机械地结合。即,壳体41与上盖43经由中间盖42相互结合。
钩挂部44例如由设置于壳体41的端壁部41b、41c以及侧壁部41d、41e的多个开口部44a(参照图2)、以及设置于中间盖42且钩挂于开口部44a各自的边缘部的多个爪44b构成。此外,与钩挂部44同样,钩挂部45例如由设置于中间盖42的侧壁部42d、42e的多个开口部、以及设置于上盖43且钩挂于开口部各自的边缘部的多个爪构成。
如上所述,在上述构成的框体11中,在构成收容室11i一部分的壳体41的开口部41f,收容有多个电池单元12以及多个连接部件18。在X方向上相邻的电池单元12彼此之间、连接部件18彼此之间、电池单元12与连接部件18之间,分别配置有绝缘性的隔离件28。隔离件28使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部件彼此分离。隔离件28例如是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的板、片等,能够拆装地设置于框体11。隔离件28也能够称为分隔壁部(壁部)等。
电池单元12的正极端子22以及负极端子23、连接部件18的一对连接端子32等,贯通设置于中间壁部11g(参照图3)的未图示的贯通孔(开口部),比中间壁部11g向顶壁部11f侧突出。
此外,在中间壁部11g与顶壁部11f之间的空间中,收容有多个汇流条13、14、连接器15、16、电路基板17、板部件19等。汇流条13、14例如通过焊接等与电池单元12的正极端子22以及负极端子23、连接部件18的一对连接端子32等结合。此外,连接器15通过螺钉等结合工具46与中间盖42结合,电路基板17通过螺钉等结合工具46与上盖43结合。
电路基板17例如是印刷电路板(PCB)。在电路基板17上设置有布线图案并且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电路基板17能够与汇流条13等电连接,而对汇流条13的温度、电池单元12的电压等进行检测。
此外,在电路基板17上安装有两个连接器16。连接器16例如是LAN连接器(通信连接器)。连接器16以及连接器15从设置于中间盖42的端壁部42b的开口部露出。连接器16配置在两个连接器15之间。在连接器16上例如连接有LAN电缆的连接器。经由该LAN电缆的连接器,例如,控制装置接收电路基板17的检测结果,并且对电池单元12的电压进行控制。
图4是连接部件18的立体图,图5是连接部件18的第二板33的俯视图。如图4、5所示那样,连接部件18例如具有主体30、第一板31、一对连接端子32、第二板33。一对连接端子32以及第一板31设置于主体30的上表面30a。第一板31例如由铝、铜等金属材料构成,与一对连接端子32电连接。第一板31是导电部的一个例子,上表面30a是第一面的一个例子。
连接部件18是具有与电池单元12大致相同的形状的构造体。但是,在连接部件18上未设置有成为发电要素的电极体等。如图2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一部分电池单元12而将这样的连接部件18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来构成电池模块1,由此在电压不同的多个规格的电池模块1中,能够构成为使框体11、汇流条13、14等部件共用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与根据额定电压而使用不同规格的框体11、汇流条13、14等部件的情况相比,容易降低电池模块1的制造所需要的工时、费用。连接部件18也能够称为单元汇流条、虚设电池等。
主体30例如构成为在X方向上较薄的偏平长方体状。主体3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由此作为代替电池单元12的框体20的加强件起作用。主体30例如由聚碳酸酯等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此外,主体30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由铝等金属材料构成。主体30也能够称为底座、壳体、框体、容器等。
第一板31构成为沿着主体30的上表面30a延伸的长方形板状。第一板31露出地设置于上表面30a。换言之,第一板31构成上表面30a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板31例如通过内嵌成型等而与主体30一体化。在主体3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状态下,上表面30a面向中间壁部11g(参照图3)。上表面30a也能够称为端子面、顶面等。
此外,在第一板31上设置有一对连接端子32。一对连接端子32位于在第一板31的长边方向、即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位置。换言之,第一板31跨越在一对连接端子32之间。一对连接端子32例如通过焊接等与第一板31结合。此外,一对连接端子32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是与第一板31一体地构成的突起等。
如图5所示那样,第二板33构成为沿着主体30的下表面30b延伸的长方形板状。第二板33露出地设置于下表面30b。换言之,第二板33构成为下表面30b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33例如通过内嵌成型等而与主体30一体化。在主体3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状态下,下表面30b面向底壁部11a。下表面30b是第二面的一个例子,也能够称为底面等。
此外,第二板33以及上述的第一板31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即与电池单元12的框体20相同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构成为,框体20与底壁部11a以及中间壁部11g、主体30与底壁部11a以及中间壁部11g,能够分别通过使用了相同粘合剂的固定方法来固定(一体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与第二板33以及第一板31由与框体20不同的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体30与框体11之间的粘合强度比框体20与框体11之间的粘合强度降低,或者能够降低电池模块1的制造(组装)所需要的工时。此外,第二板33以及第一板31不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由与框体20不同的材料构成。
此外,如图4所示那样,在主体30的侧面30c、30e分别设置有多个开口部30r。开口部30r在沿着X方向观察时构成为四方形状。开口部30r例如是朝向侧面30c、30e侧开放的凹部(槽部)。此外,开口部30r不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是贯通侧面30c和侧面30e的贯通孔。开口部30r也能够称为材料减少部、减料缺少部等。即,通过开口部30r,能够实现主体30的轻量化。
此外,在侧面30c、30d设置有由多个开口部30r构成的格子状部分30t。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格子状部分30t,能够确保主体30的所需要的刚性以及强度。在主体3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状态下,侧面30c、30e面向隔离件28。此外,在主体3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状态下,侧面30d、30f面向分隔壁部11h或者端壁部11b、11c。侧面30c、30e也能够称为长侧面等,侧面30d、30f也能够称为短侧面等。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电池模块1具备:框体11,设置有分别收容电池单元12的多个第一收容部11x1、和在X方向上与第一收容部11x1分隔的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11x2;主体30,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以及连接部件18,具有设置在主体30的上表面30a并能够经由汇流条13与电池单元12的正极端子22或者负极端子23电连接的一对连接端子32、和跨越在一对连接端子32之间的第一板31(导电部)。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难以通过在X方向上分隔框体11内的隔离件28等部件、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连接部件18的主体30等,而在框体11内形成空洞部,进而电池模块1的刚性以及强度容易提高。此外,例如,通过上述的构成,容易更容易、更顺利、或者更迅速地进行电池单元12以及连接部件18向框体11的组装操作、布线操作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收容部11x2设置于框体11的比X方向的端部(侧壁部11d、11e)靠X方向的中央部的附近。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第二收容部11x2,能够将连接部件18配置于与X方向的端部侧相比电池单元12的温度容易变高的X方向的中央部侧。因此,例如,容易抑制由场所导致的电池单元12的温度差别,进而容易增加电池模块1的寿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导电部具有沿着主体30的上表面30a延伸的第一板31。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第一板31,导电部进而连接部件18容易比较简单地构成。因此,例如,容易降低连接部件18的制造所需要的工时、费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连接部件18具有露出地设置于主体30的下表面30b的第二板33。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有时能够通过第二板33的规格设定来提高主体30与底壁部11a之间的热传导性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板33以及第一板31由与电池单元12的框体20相同的材料构成。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第二板33以及第一板31,能够将主体30的下表面30b以及上表面30a通过使用了与电池单元12的下表面以及上表面相同的粘合剂的固定方法来固定于框体11。因此,例如,与第二板33以及第一板31由与框体20不同的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主体30与框体11之间的粘合强度比电池单元12与框体11之间的粘合强度降低,或者能够降低电池模块1的制造(组装操作)所需要的工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主体30上设置有由在X方向上开放的多个开口部30r构成的格子状部分30t。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格子状部分30t,能够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刚性以及强度的更轻量的主体30(连接部件18)。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A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同样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二收容部11x2设置于框体11的X方向的两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收容部11x2为,在Y方向的各列中,设置在X方向的两端部。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第二收容部11x2,能够将连接部件18A配置在框体11的X方向的端部,因此能够保护电池单元12。例如,在向框体11输入了沿着X方向的振动、冲击等的情况下,连接部件18A的主体30能够作为缓冲材料起作用。由此,能够抑制向电池单元12传递的振动、冲击等。此外,例如,在于X方向上与框体11排列地配置有发热体的情况下,连接部件18A的主体30能够作为隔热材料起作用。由此,能够抑制从发热体向电池单元12的热传递。此外,通过连接部件18A设置于X方向的端部,由此还具有能够使对电池单元12的温度、电压等进行监视的电路基板17在X方向上构成得更小型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一对连接器15中的一方相邻接的连接部件18A,经由汇流条14(参照图3)与该一方的连接器15电连接,与另一方相邻接的连接部件18A经由汇流条14与该另一方的连接器15电连接。换言之,连接部件18A设置在通过汇流条13(参照图3)与多个电池单元12电连接的串联电路的端部。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与连接部件18A设置在串联电路的中途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电路基板17构成得更小型,或者能够抑制连接部件18A对电池模块1A的影响。
<第三实施方式>
图7、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B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同样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7所示那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能够与多个连接部件18B相互机械地连接的连接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5设置于主体30的侧面30d、30f(短侧面)、且是Z方向的一端部(上端部)。此外,连接部35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设置于主体30的侧面30c、30e。连接部35是第一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连接部35例如具有设置于侧面30d的突出部36、以及设置于侧面30f或者侧面30d且能够与在Y方向上相邻接的其他连接部件18B的突出部36连接的凹部37。如图8所示那样,多个连接部件18B通过使突出部36通过压入等而嵌合于凹部37,由此在Y方向上一体化。此外,位于图8的左侧端部的连接部件18B,相对于其他连接部件18B以在X方向上反转了姿势安装。
此外,如图7所示那样,在突出部36的根部分,设置有比前端部分向径向(XZ平面)扩展了的凸缘部38。凹部37不能够收容凸缘部38。由此,当突出部36的前端部分插入凹部37而抵接到凸缘部38时,在相邻接的两个连接部件18B之间产生凸缘部38的高度(厚度)量的间隙。该间隙被设定为与分隔壁部11h(参照图2)的沿着Y方向的厚度大致相同。在分隔壁部11h,例如能够设置有能够收容突出部36的切口状的逃逸孔(开口部)。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多个连接部件18B上设置有能够相互机械地连接的连接部35。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连接部35,能够使多个连接部件18B一体化,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连接部件18B向框体11的组装操作,或者能够提高连接部件18B进而电池模块1B的刚性以及强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连接部35设置于侧面30d、30f的Z方向的一端部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如图9所示的变形例的连接部件18B1那样,设置在侧面30d、30f的Z方向的两端部。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1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C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同样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0、11所示那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多个连接部件18C经由隔离件28A相互机械地连接。隔离件28A例如具有板部28a、突出部28b。板部28a构成为在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YZ平面)延伸的四边形状。板部28a的大小与连接部件18C的侧面30c、30e的大小大致相同。板部28a位于在X方向上相邻接的两个连接部件18C之间。换言之,板部28a将在X方向上相邻接的两个第二收容部11x2(参照图2)之间进行分隔。
突出部28b例如设置在板部28a的四角。此外,突出部28b从板部28a向X方向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突出。即,在板部28a设置有八个突出部28b。突出部28b中的X方向的一方的四个,能够与位于该一方的连接部件18C机械地连接,X方向的另一方的四个,能够与位于该另一方的连接部件18C机械地连接。隔离件28A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金属材料等构成。
此外,在连接部件18C的侧面30c、30e,在与突出部28b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部39。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压入等将突出部28b与凹部39嵌合,由此两个连接部件18C与隔离件28A在X方向上一体化。此外,如图11、12所示那样,通过压入等将突出部36与凹部37嵌合,由此多个连接部件18C的组件彼此在Y方向一体化。此外,位于图11、12的左侧端部的组件,相对于其他组件,以在向X方向反转了姿势安装。突出部28b以及凹部39是第二连接部的一个例子。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多个连接部件18C经由隔离件28A相互机械地连接。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能够利用将第二收容部11x2(参照图2)彼此进行分隔的隔离件28A,使多个连接部件18C一体化。因此,例如,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池模块1C的制造(组装操作)所需要的工时,或者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模块1C的刚性以及强度。
<第五实施方式>
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D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同样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3所示那样,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连接部件18D的第一板31上设置有窄宽度部31a。窄宽度部31a位于第一板31的一对连接端子32之间。窄宽度部31a的沿着X方向的宽度,窄于与第一板31的一对连接端子32连接的部分的沿着X方向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对第一板31流动一定以上的大电流的情况下,窄宽度部31a熔断。窄宽度部31a是熔断部的一个例子。窄宽度部31a也能够称为脆弱部、易熔断部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设置于第一板31的窄宽度部31a,能够得到具有熔断器功能的连接部件18D。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第一板31上设置有窄宽度部31a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板31之间夹设熔断器。
<第六实施方式>
图14、1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E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同样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4,15所示那样,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连接部件18E的上表面30a设置有突起30x。突起30x设置在上表面30a(第一板31)的大致中央部,且向Z方向的一方(上方)突出。突起30x是标记的一个例子,能够作为连接部件18E相对于电池单元12的识别部起作用。
此外,如图15所示那样,在框体11的中间壁部11g以及电路基板17上,在与突起30x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开口部11g1、17a。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将突起30x向开口部11g1、17a插入,由此即使在连接部件18E被中间壁部11g、电路基板17等覆盖而遮挡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连接部件18E的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突起30x,由此容易能够更容易、更顺利、或者更迅速地进行电池模块1E的布线操作等。此外,例如,当连接部件18E设置于电池单元12的设置场所(第一收容部11x1)时,突起30x与中间壁部11g或者电路基板17发生干涉,因此也有能够抑制连接部件18E的误组装的优点。
<第七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局部不同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6所示那样,连接部件18F未在主体的侧面30c、30e设置开口部、格子状部分,而具有由上表面30a、下表面30b、以及四个侧面30c、30d、30e、30f包围的空间。此外,在该包围的空间内收容有电路基板(未图示)。
该电路基板具有之前说明了的电路基板17的一部分的功能,例如具有具备AFE电路、FET电路那样的电流切断功能的晶体管部分。在此,将包含电流切断功能的部件称为电流切断部件。
电流切断部件根据从电路基板17传递来的电池单元12的电流、电压、温度的信息进行动作,在判断为这些成为了预定范围外的值的情况下,能够将电流路径切断。此外,在未从电路基板17得到电池单元的电流、电压、温度的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常时进行将电流切断的控制。
此外,关于电流切断部件的驱动电力,可以考虑在连接部件18F中收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并从此处得到电力,或者利用电池模块1的电力等。
从电路基板17取得电池单元12的电流、电压、温度的信息,但也能够进行从电路基板17经由通信线的信息传递、或者基于无线的信息传递。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将图3所示的电路基板17那样需要较大空间的部件,不设置在电池模块1的上部而设置在连接部件18F的内部,因此能够减小电池模块1的体积。
已知具有电流切断功能的晶体管部分的发热较大。因此,在对电路基板17设置有对电池单元12的温度进行测定的功能那样的情况下,有时晶体管部分发热,而所测定的电池单元12的温度变得高于正确值。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晶体管部分等设置于连接部件18F的内部,由此能够使测定温度的位置与发热部件之间的距离变大,使其温度测定误差减小。
此外,在图16中表示出一个连接部件18F,但例如也可以如图17的连接部件18G那样连结多个连接部件,并在其中加入电路基板17的功能。即使在连接部件中收容的部件变大,通过如此地连结多个连接部件,也能够确保适当的收容空间。
<第八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局部不同的构成。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同样结果(效果)。
图18是连接部件18的立体图,图19是图18的V-V截面图。如图18、5所示那样,连接部件18例如具有主体30、导电部31、一对连接端子32、多个绝缘体51~53。一对连接端子32露出设置于主体30的上表面30a。导电部31例如是由铝、铜等构成的金属板,并在主体30的内侧与一对连接端子32电连接。上表面30a是第一面的一个例子。
连接部件18是具有与电池单元12大致相同形状的构造体。但是,在连接部件18上未设置有成为发电要素的电极体等。如图2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代替一部分电池单元12而将这样的连接部件18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来构成电池模块1,由此在电压不同的多个规格的电池模块1中,能够使框体11、汇流条13、14等部件共用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与根据额定电压而使用不同规格的框体11、汇流条13、14等部件的情况相比,容易降低电池模块1的制造所需要的工时、费用。连接部件18也能够称为单元汇流条、虚设电池等。
主体30例如构成为在X方向上较薄的偏平长方体状。主体30通过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由此能够作为代替电池单元12的框体20的加强件起作用。主体30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构成。主体30也能够称为框体、底座、容器等。
此外,如图18所示那样,主体30例如具有壳体30A、盖30B。壳体30A构成为一端侧(上端侧)开放的长方体状的箱型。即,在壳体30A上,设置有由构成主体30的下表面30b、多个侧面30c~30f的多个壁部围起的开口部30i(参照图19)。盖30B构成为在Y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盖30B在覆盖了壳体30A的开口部30i的状态下与壳体30A一体化。壳体30A与盖30B例如能够通过焊接等而相互结合。壳体30A是第一壳体的一个例子,盖30B是第一盖的一个例子。
此外,如图19所示那样,在盖30B上设置有向上表面30a侧(上方)开放的多个有底的凹部30u。在沿着Z方向、即盖30B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凹部30u构成为四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一对连接端子32对应,两个凹部30u在Y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
此外,在凹部30u的底面上设置有贯通孔30v。贯通孔30v跨越设置在凹部30u的底面、和盖30B的与上表面30a相反侧的里面30j之间。在沿着Z方向观察时,贯通孔30v构成为圆形状。连接端子32中的轴部32b插入于贯通孔30v。
连接端子32例如具有头部32a、轴部32b、结合部32c。头部32a在贯通孔30v的上表面30a侧与轴部32b连接,结合部32c在贯通孔30v的里面30j侧与轴部32b连接。如图18所示那样,头部32a构成为沿着凹部30u的边缘部的四边形状。头部32a的沿着径向(XY平面)的宽度,大于贯通孔30v的开口宽度(直径)。此外,轴部32b构成为沿着贯通孔30v的内周面的圆柱状。
结合部32c例如是在连接端子32与导电部31通过凿密而相互结合的情况下、从轴部32b的端部沿着径向(XY平面)伸出的部分。结合部32c在Z方向上与导电部31重叠,在结合部32c与头部32a之间夹设有导电部31和绝缘体51。
绝缘体51例如具有筒状部51a、凸缘部51b。筒状部51a夹设在贯通孔30v的内周面与轴部32b的外周面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连接端子32的凿密时该连接端子32在Z方向压缩,因此轴部32b沿着径向(XY平面)膨胀。由此,筒状部51a以弹性地压缩的状态夹设在轴部32b的外周面与贯通孔30v的内周面之间,进而能够抑制连接端子32的沿着径向(XY平面)的移动(松动等)。
凸缘部51b从筒状部51a的上端部沿着凹部30u的底面向与轴部32b相反侧延伸。凸缘部51b夹设在连接端子32的头部32a与凹部30u的底面之间。绝缘体51例如是垫片、填料等,将连接端子32与盖30B绝缘。绝缘体51是绝缘部件的一个例子。绝缘体51也能够称为第一绝缘体、夹设物等。
绝缘体52例如具有筒状部52a、突出部52b。筒状部52a例如构成为沿着凹部30u的边缘部的方筒状。筒状部52a位于凹部30u内,并夹设在连接端子32的头部32a与凹部30u的侧面之间。
突出部52b从筒状部52a的下端部沿着凹部30u的底面向轴部32b侧(绝缘体51侧)沿着。在沿着Z方向观察时,突出部52b构成为四方形状的框状。绝缘体52夹设在连接端子32与盖30B之间,覆盖连接端子32的周围。绝缘体52例如是垫片、填料等,将连接端子32与盖30B进行绝缘。绝缘体52是绝缘部件的一个例子。绝缘体52也能够称为外部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夹设物等。
绝缘体53夹设在盖30B的里面30j与导电部31之间。绝缘体53例如为薄板状的绝缘片、绝缘板等,将盖30B与导电部31进行绝缘。绝缘体53是绝缘部件的一个例子。绝缘体53也能够称为内部绝缘体、第三绝缘体、夹设物等。
如图2、18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盖30B由与电池单元12的盖20B相同的部件构成。即,盖30B的形状与盖20B的形状相同,盖30B的规格与盖20B的规格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壳体30A,也由与电池单元12的壳体20A相同的部件构成。即,壳体30A的形状与壳体20A的形状相同,壳体30A的规格与壳体20A的规格相同。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连接部件18具有:主体30,构成为,能够收容于电池模块1的框体11内,且是与收容电池单元12的第一收容部11x1在X方向上分隔的第二收容部11x2;一对连接端子32,设置于主体30的上表面30a,能够经由汇流条13与电池单元12的正极端子22或者负极端子23电连接;以及导电部31,跨越在一对连接端子32之间。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构成为能够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主体30、设置于上表面30a的一对连接端子32等,容易得到能够更容易、更顺利、或者更迅速地进行向框体11的组装操作、布线操作等的连接部件1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主体30具有:壳体30A,设置有向Z方向的一方开放的开口部30i;以及盖30B,覆盖开口部30i,设置有一对连接端子32。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分开为壳体30A和盖30B的比较简单的构成,能够得到能够收容于第二收容部11x2的主体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一对连接端子32设置为贯通了盖30B的状态,导电部31在盖30B的内侧跨越在一对连接端子32之间,在盖30B与一对连接端子32之间、以及盖30B与导电部31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体51~53。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设置在盖30B内侧的导电部31、绝缘体51~53等,能够得到具有与电池单元12同样的导通路径的连接部件1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盖30B具有与设置有电池单元12的正极端子22以及负极端子23的盖20B相同的形状。根据这样的构成,例如,通过盖30B,能够得到容易降低电池模块1的制造所需要的工时、费用的连接部件18。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一个例子,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本发明也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构成以外来实现,并且,能够得到通过基本的构成(技术特征)得到的各种效果(也包括派生的效果)。此外,各构成要素的规格(构造、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地变更而实施。

Claims (15)

1.一种电池模块,具备:
多个电池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
第一框体,设置有分别收容上述电池单元每一个的多个第一收容部、以及在上述第一方向上与上述第一收容部分隔的至少一个第二收容部;以及
连接部件,具有:主体,收容于上述第二收容部;一对连接端子,设置在上述主体的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的第一面上,能够经由导电部件与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极部电连接;以及导电部,跨越在上述一对连接端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上述第二收容部设置于比上述第一框体的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靠上述第一方向的中央部的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上述第二收容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框体的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上述连接部件设置于通过上述导电部件与上述多个电池单元电连接的串联电路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上述导电部具有沿着上述第一面延伸的第一板。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第二板,该第二板露出地设置于上述主体的朝向与上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上述第二板以及上述第一板中的至少一方由与上述电池单元的第二框体相同的材料构成。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在上述主体上,设置有由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开放的多个开口部构成的格子状部分。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在上述第一框体上,在上述第一方向或者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排列地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收容部,
该电池模块具备收容于上述第二收容部的每一个中的多个上述连接部件,
在上述多个连接部件上设置有能够相互机械性连接的连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在上述导电部设置有熔断部,当流动一定以上的电流时,该熔断部熔断。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在上述第一面上设置有表示上述连接部件的标记。
12.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在上述连接部件的内部,具有基于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流、电压、温度的至少一个信息、将从多个上述电池单元取出的电流切断用的电路。
13.一种连接部件,具备:
主体,构成为能够收容于电池模块的第一框体内、且是收容于与收容电池单元的第一收容部在第一方向上分隔的第二收容部;
一对连接端子,设置于上述主体的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的第一面,能够经由导电部件与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极部电连接;以及
导电部,跨越在上述一对连接端子之间,
上述主体具备:
第一壳体,设置有向上述第二方向的一方开放的开口部;以及
第一盖,覆盖上述开口部,设置有上述一对连接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部件,其中,
上述一对连接端子设置为贯通上述第一盖的状态,
上述导电部在上述第一盖的内侧跨越在上述一对连接端子之间,
在上述第一盖与上述一对连接端子之间、以及上述第一盖与上述导电部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连接部件,其中,
上述第一盖具有与设置有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电极部的第二盖相同的形状。
CN201811119450.7A 2017-09-27 2018-09-25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Active CN109560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5803 2017-09-27
JP2017-185803 2017-09-27
JP2017185842A JP7102117B2 (ja) 2017-09-27 2017-09-27 接続部材
JP2017-185842 2017-09-27
JP2018050958 2018-03-19
JP2018-050958 2018-03-19
JP2018054728A JP2019164970A (ja) 2017-09-27 2018-03-22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接続部材
JP2018-054728 2018-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0225A true CN109560225A (zh) 2019-04-02
CN109560225B CN109560225B (zh) 2022-04-29

Family

ID=6368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9450.7A Active CN109560225B (zh) 2017-09-27 2018-09-25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4086B2 (zh)
EP (2) EP3474344B1 (zh)
CN (1) CN109560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104222U (zh) * 2018-12-23 2019-07-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
US11342620B2 (en) * 2019-03-04 2022-05-24 Chongqing Jinkang Powertrain New Energy Co., Ltd. Battery module scalable in three dimensions
US11121408B2 (en) 2019-03-14 2021-09-14 Medtronic, Inc. Lithium-ion battery
KR102265300B1 (ko) * 2019-07-04 2021-06-16 주식회사 솔루엠 단열 구조를 가지는 충전기
JP7157014B2 (ja) * 2019-07-10 2022-10-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パック
US11621455B2 (en) * 2019-12-23 2023-04-04 Saft America Vent assembly with membrane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986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装置
CN102299279A (zh) * 2010-06-22 2011-12-2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池
JP2012146403A (ja) * 2011-01-07 2012-08-02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
CN103311471A (zh) * 2012-03-14 2013-09-18 株式会社东芝 二次电池装置
JP2014036001A (ja) * 2012-08-10 2014-02-24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電池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
DE102012107866A1 (de) * 2012-08-27 2014-02-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batterie
CN103840103A (zh) * 2012-11-22 2014-06-04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机动车辆电池
JP2014164812A (ja) * 2013-02-21 2014-09-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モジュール
EP2816632A1 (en) * 2013-06-14 2014-12-24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Casing for a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partitioning
KR20150032077A (ko) * 2013-09-17 2015-03-2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더미셀을 구비한 배터리모듈 및 상기 배터리모듈용 더미셀
JP5726605B2 (ja) * 2011-04-12 2015-06-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組電池を内蔵した電池ブロックおよび蓄電装置
CN105122499A (zh) * 2013-02-18 2015-12-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块和二次电池组件
CN106058100A (zh) * 2012-09-06 2016-10-26 阿提瓦公司 框架具有点胶挡止的电池组件
JP6164519B2 (ja) * 2013-04-08 2017-07-1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7000563A (zh) * 2015-02-26 2017-08-01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8255A (ja) 1990-01-08 1991-09-11 Masao Nagaoka 模擬乾電池
JPH1029172A (ja) 1996-07-12 1998-02-03 Nippon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式電動工具の電池パック及びこの電池パック用ダミー電池
JP6467815B2 (ja) 2014-08-20 2019-02-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セル積層体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0986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装置
CN102299279A (zh) * 2010-06-22 2011-12-2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电池
JP2012146403A (ja) * 2011-01-07 2012-08-02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
JP5726605B2 (ja) * 2011-04-12 2015-06-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組電池を内蔵した電池ブロックおよび蓄電装置
CN103311471A (zh) * 2012-03-14 2013-09-18 株式会社东芝 二次电池装置
JP2014036001A (ja) * 2012-08-10 2014-02-24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電池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
DE102012107866A1 (de) * 2012-08-27 2014-02-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batterie
CN106058100A (zh) * 2012-09-06 2016-10-26 阿提瓦公司 框架具有点胶挡止的电池组件
CN103840103A (zh) * 2012-11-22 2014-06-04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机动车辆电池
CN105122499A (zh) * 2013-02-18 2015-12-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块和二次电池组件
JP2014164812A (ja) * 2013-02-21 2014-09-0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モジュール
JP6164519B2 (ja) * 2013-04-08 2017-07-1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モジュール
EP2816632A1 (en) * 2013-06-14 2014-12-24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Casing for a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partitioning
KR20150032077A (ko) * 2013-09-17 2015-03-25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더미셀을 구비한 배터리모듈 및 상기 배터리모듈용 더미셀
CN107000563A (zh) * 2015-02-26 2017-08-01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97202A1 (en) 2019-03-28
EP3474344A2 (en) 2019-04-24
EP3474344B1 (en) 2021-12-15
EP3474344A3 (en) 2019-09-18
CN109560225B (zh) 2022-04-29
EP3686961B1 (en) 2021-12-22
EP3686961A1 (en) 2020-07-29
US11394086B2 (en)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0225A (zh) 电池模块及连接部件
US9490465B2 (en) Z-shaped bus bar for a battery pack
CN103875095B (zh) 二次电池组
EP2790246B1 (en) Electric storage module
JP7196950B2 (ja) 蓄電装置
US20180166673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nductor and conductive module
CN109997248B (zh) 用于使电蓄能单元电连接的连接装置
CN103858255B (zh) 二次电池组
CN102959766B (zh)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次电池组
CN104868182A (zh) 电池组
WO2017061311A1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9037506B (zh) 电池组
EP3176850B1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KR102362882B1 (ko) 배터리 팩 커넥터
CN109565164A (zh) 具备救援端子部的电连接箱
EP3367473A1 (en) Wiring module
CN106471647A (zh) 可电压保护地制造的机动车电池
CN107408651A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制造用于电池模块的壳体的方法
CN109643780A (zh) 电池包
CN106486624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US10840490B2 (en) Manual service disconnect for battery system
US20140356669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7346811A (zh) 低压动力电池包
CN112838302B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汽车
CN102760919B (zh) 集成式感测导线模块边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